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时间: 2020-09-01 22:50:33 分类: 美文赏析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作者:观看天下趣事

发表时间:18-04-0816:51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旷世济民

诸葛亮的故事2、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诸葛亮的故事3、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诸葛亮的故事4、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诸葛亮的故事5、智激周瑜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诸葛亮的故事6、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诸葛亮的故事7、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诸葛亮的故事8、孔明巧布八阵图

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诸葛亮的故事9、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智勇双全 沉着冷静 知己知彼 胆识过人

喜欢小编的关注一下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在下面评论,评论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你知道吗?

作者:小迷糊爱自己

发表时间:18-06-2914:37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 历史的精髓,这里将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尤其是小时候的一些故事,还有一些小知识。诸葛亮在三国时期非常有名,而且,诸葛亮的头脑非常的灵活机智,思维敏捷,总是有非常多的计谋,最后才会帮助刘备打下江山,才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场面。而且,诸葛亮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也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再熟悉不过了。小编对诸葛亮可以说是十分的崇敬和崇拜,觉得在古代那么教育匮乏的时代能出这样的才情卓越的人物,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诸葛亮为了大汉的江山付出了太多,你可以翻遍历史书籍,可以说诸葛亮是没有污点的一个英雄人物。而且人们常常把机智、才思敏捷的人才称为“小诸葛”。诸葛亮的故事有非常多,那么小编就着重的来说,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小故事。其实小编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诸葛亮的一些非常多的故事,而且在语文课本上也学习到了,一直到了初中、高中学的历史,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个多么厉害的英雄人物,在当时战争纷乱的三国有曹操那样的枭雄,也有诸葛亮这样的智者,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人们常说“战乱出英雄”,所以,诸葛亮,就在各种人才里面脱颖而出。

诸葛亮

诸葛亮小时候曾跟随父亲一起去拜师,学文化,长知识,拜当时非常著名的水镜先生当师父,让水镜先生来教他学礼仪,学治国之道,学一些当时非常流行的文化。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拜水镜先生为师的,就像现在的入学考试一样,想要考上这个学校就要做题考试,拿到及格的分数,达到上这个学校的分数线,你才能够进入这个学校,成为这个学校的学生。诸葛亮当时也是一样的,想要拜水镜先生当师父就要解答好水镜先生出的一些难题,水镜先生给诸葛亮出了三道题目,如果诸葛亮答对了,就会收下他。这三道题目的第一道题,让诸葛亮想方设法的让水镜先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这时候诸葛亮想了一会儿,然后就拿起旁边的竹竿去,捅屋顶的瓦片,水镜先生看到就急了,害怕诸葛亮把屋顶给捅破,就连忙站起身去阻止诸葛亮的这一举动,这时候诸葛亮跟先生说先生站起来了,这一道题,他答对了。

诸葛亮

第二道题就是水镜先生做出了一个动作,他把食指弯曲,然后伸到了诸葛亮的面前,又用手点了一点,诸葛亮当时恍然大悟,知道了他这个举动的意思,诸葛亮对水镜先生鞠了一个大躬,然后,又向后退了三步,对水镜先生说,先生,你是想让我做一个非常大的官,而且让人首屈一指,你还要让我为了这个奉献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明诸葛亮答对了。

第三道题,就是水镜先生对诸葛亮说,让诸葛亮想方设法让他一步也走不出,就是我们所说的寸步难行,这时候诸葛亮猛然跳起来,指着水镜先生开骂,说水镜先生没有本事,胡说八道,这时候水镜先生非常生气,而同时诸葛亮又把他的帽子随手一扔,扔到了房顶上,先生就只能脱了鞋,站在诸葛亮父亲的肩上去拿帽子。这时候诸葛亮又把鞋藏到了一个找不到的的地方,就让水镜先生一步也迈不出去,总不能光脚在路上走吧,水镜先生看诸葛亮如此机智,就把诸葛亮收为了弟子。

诸葛亮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就到了三年后,这时候,弟子都盼望着能够出师下山,然后领略世间的万物,可以辅助自己心中的明主,去一展抱负,大展宏图。但是就像我们在学校里一毕业就会有毕业考试一样,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这场考试,这场考试算是让你为你的母校交上一份来自自己真心的答卷,这时候水镜先生就跟弟子们说出一道题,如果能够解决掉这一问题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出师下山,可以去展现自己的抱负了。一说这话,座下的弟子都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都想解决好这个问题,然后,去完成自己的梦想理想,辅佐明主,一统江山。

那么肯定有人会在想,到底是什么问题呢?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谁能够得到水镜先生的允许,谁就能够出师下山。这时候,弟子都急了就说山上着火了,然后说家里出事了,要赶紧回去,这些理由哪能让水镜先生允许呢,这时候到水镜先生,一动不动,一点儿都不为他们这些理由所撼动,而且也不理睬他们。

诸葛亮

我们看看诸葛亮在干什么?诸葛亮一听说这个问题,想了一会儿,然后好像想不出办法一样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了,这时候水镜先生看到其他的弟子都非常着急,而诸葛亮却在桌子上睡大觉,心里不由得出现了一股气,这时候快到中午了,诸葛亮睡醒了一觉然后抬起头,就指着先生大骂说,先生非常刁钻,总是想害座下的弟子。水镜先生是什么人呀?水镜先生是天下的名士,哪一个人见了水镜先生不得尊尊敬敬的弯腰称呼一声呢?而诸葛亮却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他,诸葛亮又说,水镜先生这样的人,不配当他的师傅,不配为人师表。所以,要求退学费,然后让他下山。这时候水镜先生都气的眼冒金星,大怒不已,哪还会让他在山上多待,就让几个弟子赶快把诸葛亮赶下了山,一出了山门,诸葛亮就向水镜先生下了跪,说刚才的一那些举动都是为了解决老师出的难题,让老师谅解,甘愿受罚。这时候水镜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诸葛亮的计谋,他中计了。水镜先生一边用手缕着胡子,一边对诸葛亮大加赞赏。

诸葛亮

说到这儿,关于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就说完了。其实,我们关注名人,应该关注一些他小时候的教育问题,还有一些足智多谋的小故事,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而且,历史就是让我们引以为戒,或者是来借鉴学习的,如果你还有什么更好、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小故事,欢迎在下方留言。

欢迎大家的阅读和欣赏这次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评论

原创首发,禁止复制抄袭,违者必究

****************

诸葛亮的童年故事,他经历了什么?

作者:小奔娱乐君

发表时间:18-11-1416:52

在公元181年间,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郴的阳都。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早在诸葛亮出生之前,就当上了郡太守的助手。诸葛亮在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以及一个弟弟。但是诸葛亮的母亲生下弟弟没有多久,就离开了人世。母亲离世的突然打击,一度使得诸葛亮痛不欲生。但是父亲为了抚育四个孩子,不久以后,诸葛家中迎进了一位后母。这是一个十分贤惠善良女人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连年灾荒,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不久,黄巾大起义就爆发了。正在洛阳从事学业的哥哥,看到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感到大汉江山已经没有什么前途了,也就不想在洛阳呆下去了。得到母亲病逝的消息以后,为了照顾和教育年幼的弟弟妹妹,他毅然离开了备阳,不就便回到了家乡。

由于黄巾起义的冲击,诸葛珪的郡丞同样的也当不下去了。离任以后,整个家庭便断了俸禄,诸葛一家的经济更困难了。家境的破败,使诸葛珪在忧愤中染上了疾病,不久也死去了。父母的相继去世,给未成年的诸葛亮以无情的打击。这时,哥哥经孙权的姐夫弘咨的推荐,当上了孙权的谋士,在那里安了家。从哥哥出走以后,少年的诸葛亮感到更加寂寞孤独

在公元195年,由于叔父诸葛玄得到大豪强地主刘表和袁绍兄弟的推荐,出任扬州豫章太守。诸葛亮姐弟为生活所迫,决心跟随赴任的诸葛玄前往豫章。最其生来钱房控朗机疲资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豫章.当诸葛玄来到豫章太守衙门时,守门的衙役大吃一一惊,说:“哪来这么多太守,朱太守还没有上任几天,怎么又来一位新太守呢?”诸葛玄的侍从说道:“我们的诸葛太守也是来上任的,你快去通报吧!”衙役转身进去了。过了一会儿,衙役走出来大声说道:“赶快滚开吧!老爷回话,说谁派你来的你就找谁去吧,这里没你的份。”诸葛玄不甘心失败,要找朱太守辩理。但朱太守说:“我送出了一大笔彩礼,才弄到这么个美差,哪能让给别人呢?”诸葛玄明白了,原来太守的职位在他到任之前,已被朱皓花钱买去了。诸葛玄无奈,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豫章,雇上一只小船,决定到荆州去投奔刘表。

到了荆州以后,刘表表示同情并收留了他们,但叔父忧愤成疾,不久便抛下他们姐弟逝去了。唯一的靠山又失去,这对年轻的诸葛亮又是一次冗重的打击。这时,诸葛亮已经十六七岁了,他不愿仰人鼻息,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于是,他告别了刘表,带曾姐姐、弟弟来到了襄阳西20里的隆中,盖了几可茅草房,过起了田园生活。

诸葛亮的童年,真可谓是一波三折。他的童年生活也印证了这样一句古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一代神人,“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作者:阿琳讲历史

发表时间:18-11-2213:48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阿琳讲历史,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每天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做老师,关羽和张飞看在眼里,非常的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的,能有什么才学啊,大哥你对他实在是好的过头了,又没有看见他展示过自己的才能!刘备劝解到说,:他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多说,”如鱼得水“就是比喻跟自己相投和的人,或者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做助手,简直是”如鱼得水“研究的项目进步是如此的快,突破了一个有一个的难关。

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随着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惇领兵十几万,到达了博望城,逼近新野,刘备叫了关羽和张飞二人,商议迎敌的方案,张飞原本对刘备说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了。刘备让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羽张飞二人不听话,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

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火攻曹操的军营,打败夏侯惇,这场漂亮的胜仗,让关羽和张飞开始佩服诸葛亮了, 从一以后他们二人,诚心诚意的听从诸葛亮的调遣。这个故事来自成语”初出茅庐“就是会所诸葛亮出山之后就掌握兵权,带兵打仗,后来则是用来比喻刚刚进入社会工作,缺乏工作经验。

当时孙权为了控制要挟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把他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向借着这个机会把他软禁起来,作为人质,然后再派人去夺会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但是他还是心存疑虑。诸葛亮却让人告诉他放宽心,大胆的前行赶路,满有把握的表示会”略用小谋,让周瑜半筹不展,吴候的公主,又是妹妹;荆州万无一失“出门之前,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了他的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并告诉他每个锦囊里面都有一个妙计,你可以按照这个先后的顺序打开,照着做,赵子龙按照诸葛亮告诉他的出发了。

这个计划完美的让孙权假嫁妹子,变成了真的嫁妹妹,后来又护送,刘备和他的夫人安全的离开了吴国,逃出了虎口,这就是锦囊妙计的故事。”锦囊妙计“现在比喻能够及时的解决紧急的问题的妥善办法。感谢大家的品读,欢迎大家评论互动,记得点赞关注哦,明天更精彩。

****************

诸葛亮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下,初出茅庐的故事经过

作者:音乐挖机

发表时间:18-10-3015:01

有关于诸葛亮这个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关于他的一些故事。诸葛亮素有卧龙之称,那么他肯定是那个时代公认的有才能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天之骄子是怎么选择追随刘备的呢?在开始的时候他又作出了怎样的成绩呢?让我来讲讲关于他的最开始的两个故事吧。

在刘备拥有了关羽、张飞、徐庶等大将之后,苦于没有一个有才谋的军师伴其左右,为他指点迷津,出谋划策。这时候徐庶告诉他诸葛孔明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居住在卧龙亭,深居简出,但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非常了解现在的局势,如果可以得到他,那么大业就完成了一半了。

刘备听此后非常高兴,就带着关羽张飞上门拜访,但不巧的是诸葛亮的门童说他出门了,他们一行人便只能作罢。没过几日,刘备在风雪天里再次上门拜访,得到的还是一样的回答。刘备还是不死心,迫切的希望得到诸葛亮,便不顾关羽张飞的再三劝阻和抱怨再次登门,这回诸葛亮在呢,但没有起身相迎,而是在呼呼大睡。关羽张飞想要直接叫醒,可刘备不许,就在院子里恭敬的拱手相候等到诸葛亮睡醒。诸葛亮在得知刘备屈尊三次拜访与他,让他甚是感动,选择追随与他。双方都很是高兴。这便是三顾茅庐,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备也算是终有所获。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后,简直如获至宝,吃饭睡觉都在一起,终日和诸葛亮讨论国家的大事,请教对一些事情的见解,诸葛亮也不厌其烦的与之交谈,就像老师给学生传教授业解惑一样。

这样的情况关羽和刘备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诸葛亮来了之后他们遭到了疏远心生妒忌。张飞就找刘备理论,说诸葛亮年轻气盛,经验太少。可刘备哪里听得进去,反过来说了张飞一顿。

在刘备到达新野之后,曹操便想给他来一个下马威,派出十万军队到达新野。刘备找来自己兄弟讨论如何如何应对,张飞还在记恨着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便出言说让诸葛亮去。刘备也没有生气,他也能理解,便说:“武靠二弟三弟,文靠诸葛孔明,这样才能大战四方。”

随后刘备放心的让诸葛亮指挥作战,制定计划。但诸葛亮也知道现在关羽张飞不服他,害怕他们不听指挥胡作非为,所以便要来刘备的印章,强行命令他们。就这样,诸葛亮率领众将士在博望坡和曹军交战,诸葛亮采用火攻之计,打了曹军一个措不及防,曹军大败,开始撤退。此战过后,关羽张飞倒是看到了诸葛亮的能力,不再对他针锋相对,反倒愿意听从他的调遣。

诸葛亮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刘备也是更加的重用诸葛亮,这就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所作之事成功的展现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徒有其名。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初出茅庐的过程之间大概就是这样的,大家了解了多少呢?

****************

关于诸葛亮的一个传奇故事,网友:假的?

作者:不能说秘密

发表时间:18-08-0816:17

诸葛先生一生是个传奇,他为我们留下许多精神,读过《诫子书》,读过《出师表》,读过《三国演义》,先生是神也是信仰。可是对于他的许多故事在历史方面还是有颇多争议的。

1.隆中对策

昔徐庶向玄德推荐先生,后有玄德三顾先生于茅庐,与先生于隆中作谋划天下的谈话,这一番交谈为后世天下三方定下基础。先生实乃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而隆中对亦可被称为草庐对,语出陈寿先生提的《隆中对》。有人说隆中一见,天下便有了三分,并且更多人认为他们初次相识便为之惺惺相惜。然隆中之前,他们早已于樊城见过。先生本是荆刺史刘表的世交亲戚,他北行去见刘备,所被礼待却不受重视,后与刘备谈民生治策,才让玄德另眼相看。后有司马徵和徐庶推举诸葛先生,才有隆中对。隆中交谈的内容大致是如何让刘备有实力争天下,并预言今后的天下谁当家。但是历史上第一次的“隆中对”并非先生提出。鲁肃曾提出“东吴版隆中对”,当时他的预言三分天下的并非刘备而是刘表。

2.三顾茅庐

三顾诸葛先生于草庐而得贤助的故事想必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刘关张隆中草庐求孔明出山,然后隆中对就出现了。然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并未有文字记载他们在草庐见面,更无文字写到关张随行。之所以有三顾之说,皆因先生在《后出师表》中提起“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依诸葛先生所言既有可能是为了显出玄德的高尚求士,体现出自己的清明,也有可能为了教育刘婵为君之道。而且我们熟知的是“三顾”乃是刘备未识卧龙而求,并非樊城初见不识卧龙先生。其实先生早已有自荐之意,可惜玄德并不重视。

3.舌战群儒

诸葛先生与东吴众儒生的口舌之争乃是《演义》中记载先生的一个精妙故事,更是促使孙刘联合抗击曹。但从历史考究,并无可靠的明文记录。诸葛先生与程德张昭的人的争论也无记录有关孙刘联军的内容。《演义》中的舌战的地点和时间根本与正史记录的事件有冲突,而且真正算得上为孙刘联军舌战群儒的应该还是鲁肃。于《鲁肃传》中记载,孙权欲降,鲁肃劝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让周都督回金陵的也是鲁肃。如今值得考究的史书皆少有先生在这交谈中的活动描写。

4.草船借箭

很多人从小知道孔明利用草船借的百万箭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是出自《演义》中的,并非历史上真正发生的。罗贯中先生应该是从那件事改编成故事的。话说赤壁之战结束后几年,一天晚上,孙权带领全队前往曹营探查情况,却让曹军发现,于是其让木船倾斜,曹军箭矢落在木船上,后曹操知道上当。如果这个解释不了,那也没有相似的事了。正史并无周瑜与诸葛亮下军令状,也无诸葛先生草船借箭之事的记载。孙刘联军怎会缺少箭矢,缺少弓箭还怎么冒险谋划战争?更无可能借来百万支箭那么夸张。

5.三气周瑜

正史记载的周都督可是意气风发,气度宽宏,并非小气量之辈。周都督真实的死因是在征伐蜀国途中得了重病不治,亡于巴丘。而赤壁之战中“借东风”什么的也是虚构,此战的真实主角是周瑜,周瑜乃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兴盛全靠他与孙家两兄弟。

此外空城计亦非诸葛先生曾用,吕布和赵云都用过,但是孔明先生的并无明文记载。火烧新野并未曾有过,只有火烧博望,但确实玄德干的。读三国我建议读一读陈寿先生的《三国志》,小说始终是虚构成分比较多,不能当正史,只能当精神支柱来了解。

****************

三顾茅庐而出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感动

作者:谈历史的小爱

发表时间:18-11-1609:46

我国有着五千年左右的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出现了好多好多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有的是有着雄心壮志的帝王,有的是智慧过人的谋臣,还有的是英勇善战的大将军,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的存在,才让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显得这样的深厚。诸葛亮就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物,他几乎被所有人熟知,年纪再小的孩子,也能够说出几段关于他的故事出来。

在他的一生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被人们称道。他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面,他的父亲在他们住的地方当得一个小官,并不是很大,他们的祖先是有人当过比较大的官职的。而且这么多代的人传下来,他们这个家族在他们那一块,也是非常有声望的一个家族,所以他的少年时期是过着比较好的生活的。不过他有一个非常让他遗憾的地方,就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母亲都先后因为生病去世了,所以一直都是跟着他的叔叔生活的。虽然他的叔父对他也很好,也很重视对他的培养,但是他总归是少了一些父亲母亲的关爱,这件事情,到了他晚年的时候,都是让他非常痛心的。

早年的他一直都跟着他的叔叔到处奔波,他的叔父也是当官的,非常重视对他的培养,而且他本人也非常的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常出众的才华。由于有着长辈的悉心教导,几乎他叔叔把他所有的见识、所有的本事都交给他了,他本人也变成了一位非常出名的人才。到了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叔叔也生病死了,他非常的伤心难过,于是在一个偏僻的乡村里面隐居了下来。

但是由于他交的一些朋友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也是那个时候比较出名的人,他的才华也被他们赏识,他的朋友们到处向人们宣扬他的才华,所以导致他本人也被很多当时有权势的人知道了。这些人都想拉拢他,想让诸葛亮为他们出谋划策,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一直到了刘备这个人的出现,他们的相遇还是历史上一件非常有名的事情,刘备足足拜访了他三次,他才答应见上他一面。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他很讨厌这些不管百姓们生活的人,认为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才让天下变得这样乱糟糟的。没想到他们经过一番谈论之后,知道了这位前来找他当谋臣的人,完全跟其他的人不一样,他们聊得非常投机,他们都是那样一种心怀天下的人,都想为天下间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做一些事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过在这之前,他们就需要先将这个乱糟糟的天下治理好。

隐居了好几年的他终于决定出山了,由于他的才华实在是太出众了,刘备几乎所有的事情全都要询问一遍他之后才实施。他也没有辜负这一份信任,不管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处理得很好,让人很放心,并且他也十分喜欢这一份被人信任的感觉。他的一生,几乎全都在为了刘备而活,一直到了晚年,刘备死了,他还在为了他的后代而打拼。即使是自己生了很严重得病,也要完成这一位君主没有完成的事业,最后自己也由于太劳累了,病死在了战场之上。

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为了这个欣赏他的君主,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他们君臣之间的故事也让我非常的感动,我觉得如果他们这样的人再多一些的话,天下间百姓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

历史故事——诸葛亮在隆中

作者:没做完的梦最痛

发表时间:18-03-2012:01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八岁那年,父亲诸葛珪又因病去世。清人张澍引《诸葛氏谱》说:“玄死时,瑾年十三,亮年八岁。”此说错误颇多,疑为“珪死时,瑾年十五,亮年八岁”。封建时代,父亲是一家之长,家中的顶梁柱。顶梁柱的崩折,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长子诸葛瑾已经十五岁,承担起奉养继母的义务,八岁的诸葛亮、年幼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诸葛亮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刘备当初拜访卧龙的时候 起初没成功,留下书信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皮衣,骑着小驴,拿着一壶酒的老头,此人就是黄承彦。老黄过着小桥,念着诗: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麟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黄承彦逝去时后事是诸葛亮的手下一手操办的。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世人皆知,陈寿的《三国志》无人不晓。诸葛亮六出祁山时。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的事情,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神奇的木牛流马帮助蜀国解决了兵员不足的问题,打破了敌人对给养线的封锁,将蜀军急需粮草准时送到,为蜀国稳定政权,平定骚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提起木牛流马,还得从黄月英与诸葛亮的婚事谈起。黄月英是东汉末年沔(miǎn)南名士黄承彦的独生女儿,受其父亲及其父辈们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读经史,多才多艺,是巾帼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创始人,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她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诸葛亮对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详良久,细细揣摩,默记于心。

黄月英为了考察诸葛亮是否真有过目不忘的超人之才,在成亲的前一个月,请她父亲向诸葛亮提出了“三不”条件,即结婚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乘船。(船,隆中民间的旱船)。

这“三不”条件,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一阵子,他想: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难道叫新娘子步行?再说,我若让新娘子步行,岂不让人笑话,况且新娘子面子也过不去,这可叫人如何是好。这可真是件头疼的事。

有一天,诸葛亮坐在对面的棋山上,脚瞪一块石头,苦思冥想。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牛惊了!牛惊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猛地,他把自己后脑勺一拍,说道:“有了!”就往家里跑。原来,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于是,说干就干,他和书童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腊月初八,是黄月英出嫁的日子,黄承彦的院里院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人——看他黄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看他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时候,隆中附近的黄家山下,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楚。“接亲的来了!”随着这喊声,看热闹的人从黄家院子里涌出。取亲的队伍中,只见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在“台子”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大家围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围着书童问这是啥东西?书童乐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哈哈!木牛流马,多新鲜的名字!”

诸葛亮娶亲用的“木牛流马”有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

只见这木牛流马,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如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轴。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舌头一扭,它就停,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

后来,木牛流马失传,只留下了高轱辘车。解放后,胶磙车代替了高轱辘车。

****************

人物传说:关羽 张飞 诸葛亮的故事

作者:学及古今

发表时间:18-04-2310:18

关公收周仓

传说关公收周仓以前,和周仓对过阵,周仓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实在抵不了他。

后来,关公看出了周仓有勇无谋,脑袋瓜简单,就想了个计策对周仓说:“别看你力气大,你连根鸡毛也扔不到房上。”

周仓想也不想,拿了根鸡毛就朝房上扔,一扔刮下来了,一扔又刮下来了,怎么扔也不上去。

关公抓起一只鸡,嗖地一声扔到房上:“怎么样,你不如我吧?”周仓这下心里服了

就跟随了关公,为他扛大刀。扛了这么一阵子大刀,周仓又不服气了,心想,你还没我能耐大,我杀了你吧。

一天,关公骑着马在头里走,周仓就在后头举起刀来。他没想到,太阳把他的影子照在地上,被关公看见了,关公头也不回地说:

“住手,你想干什么?”

周仓不由大吃一惊:“没干嘛呀。”

“不对,你想杀我。’

周仓又吓了一跳: 他怎么就知道? 好家伙,关公背后有眼!

周仓从这儿就再也不敢和关公过不去了。

张飞智请诸葛亮

都知道,刘关张三请诸葛,头两次没见着,到第三次,他们才把诸葛亮堵在屋里了,不过还是遭了点难。

传说这天下着鹅毛大雪, 西北风呼呼猛刮,天气很冷。刘关张三人踏着一尺厚的雪来到卧龙岗。

诸葛亮早料到他们来了,就在屋里说:“你们谁能把我从屋里说到院里,我就跟你们走。”

刘备和关公听了这话,立时皱起眉头想办法。张飞可火了:“天这么冷,你在屋里暖暧和和,怎么舍得出来? 俺没那本事。这么着吧,你出来叫我进去,你能把我说出来,你算赢了,就别走了。输了可就不由你了。”

刘关二人怕张飞把事弄僵了,赶紧喝斥他。诸葛亮在屋里倒没生气,他心想: 凭我三寸不烂之舌还说不住你莽张飞? 就应许了:“行喽,你进来吧。”他起身就出了屋。

张飞见他出来,把大眼一瞪:“我往哪儿进? 你快跟俺走吧。俺张飞总算把你说出来啦!”他抖落身上的雪,哈哈大笑起来。诸葛亮这才知道中了张飞的计。

临走,张飞又多了个心眼,一把火把诸葛亮的小屋点了,看你诸葛亮怎么办?

诸葛亮一见没家了,无奈就跟他们出了山。

曹操之死

传说曹操想在洛阳修一座宫殿,要用很

多很多木料,一时又弄不来,人们遭了难。曹操知道后对修宫殿的人们说:“黑水潭那儿不

是长着棵几十丈高的大杏树吗? 把它弄来就能省好多木料。”

提这棵大杏树,大伙你瞅我、我瞅你,瞪直了眼。

这棵杏树是有来头的。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一条独角龙被赶到了黑水潭里。它不行好,净祸害百姓,大禹就派了一名擒龙伏虎的将军去拿它。这人手拿长矛,站在潭边,等着独角龙出来。独角龙狡猾得很,它一露头,看见将军的长矛,吓得赶快缩回水里。将军不分白天黑夜,一直站着等独角龙出来。站来站去,头发白了,牙掉了,不知什么时候死了。后来就在那儿出了棵杏树,越长越大,人们叫它白发仙翁。一直长到现在,几十个人也搂不过来。

曹操提到这棵杏树,谁也不敢去砍。不知哪个胆大的开口说:“丞相,这棵杏树已经成了仙,谁敢弄去? 谁弄谁败兴,轻着伤,重着死。”“我不信! 天下神鬼都怕我,我还怕这棵老树不成?”他硬逼着二十来个木匠去了。

这一带的百姓听说要弄倒仙树,都急了。它每年春天,开出满树白云彩一样的花,好看得很。夏天,枝稠叶盛,人们在下边歇凉,还可以拾又红又甜的杏吃。大家实在舍不下这棵树,就举荐一位长老出面说情。长老对木匠们说:“这树不能随便伤害,它已经多少辈子,成了仙。谁都没敢折过一个树枝,你们也动不得!”

木匠们说:“你跟俺们说不顶用,是曹丞相叫来的。“木匠们说罢,就用锅子锅锅了多少次,像棵铁树似的,只赠了点皮,还滴答血一样的红水。又用锛子铸,一镇一溜白印儿。没法了,回去向曹操一说,曹操不信,“不要胡言乱语我身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个不怕我? 我去看看。”

第二天,曹操亲自带人去了。长老给曹操跪下说:“丞相啊,听我良言相劝,不要动它。要建宫股,村边山上到处有树木,可随便砍,再说,这树已有几千年了,长得好好的,到你手里没了,不怕损害你的名誉吗?”

“哈,你倒教训开我了。不行,我就要这棵树!”曹操立时吩咐木匠们下手,又是锯又是砍,折腾了半天还是只蹭点皮。这时,曹操猛地头疼起来,也顾不上砍树了,急忙回了宫。

曹操回去以后,头疼得更厉害了,找了好多医生,谁也治不好。最后找来了神医华佗。华佗看了说:“你的病一下半下治不好,必须把脑袋锛两半,取出脑子洗干净,才能治好。”曹操一听气坏了:“好你个华佗,成心害我,莫非你不知道有欺君之罪吗?”他就把华佗打进了死牢,让他死在里边。从这儿,再没人给曹操看病了,他就头疼死了。

喜欢我的说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转发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这篇文章828la109385。

【结语】: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09385'></small><noframes id='828la109385'>

  • <tfoot id='828la109385'></tfoot>

      <legend id='828la109385'><style id='828la109385'><dir id='828la109385'><q id='828la109385'></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09385'><tr id='828la109385'><dt id='828la109385'><q id='828la109385'><span id='828la109385'><th id='828la109385'></th></span></q></dt></tr></i><div id='828la109385'><tfoot id='828la109385'></tfoot><dl id='828la109385'><fieldset id='828la109385'></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09385'></bdo><ul id='828la109385'></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