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

时间: 2020-09-02 00:10:41 分类: 美文赏析

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

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

****************

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

作者:品诗赏词

发表时间:18-04-2005:46文化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无论你有多落魄,也无论你有多坎坷,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关心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总会有一些志同道合或者无话不说的哥们。当你们依依惜别,执手互道珍重,里也许就会想起一首关于送别的古诗词。

儿行千里母担心,仿佛有说不完的叮嘱,道不尽的担心,真正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外不踏实,在家又不安心离开了又思念分手时更是满满的柔情难以倾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其实聚和散都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心与心始终相连才是人间真情。纵然终日相守,却同床异梦,又何必人前卿卿我我;即使暂时分离,两情又何必朝朝暮暮。

下面精选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感受古人那种若隐若现的情感体会送别时的依依之情。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送别 唐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7、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送别 唐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9、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万里送行舟。

10、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重别梦得 唐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

小学生必背关于送别的古诗词

作者:教书育人桃李满园

发表时间:18-05-1009:38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很不便利,朋友之间往往一别就是数载难以相见,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离别,离别的时刻,人们往往要设酒为朋友送行,折柳相送,以寄相思之意。酒过三杯,情到深处,有时还要吟诗作赋,抒发离别情怀和祝福。古代的文人墨客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送别诗歌,我们小时候学过的送别诗,您还记得吗?

****************

古诗词里的毕业赠言,送别时最励志最温情的话,总有一句能用上!

作者:有伴陪你读诗词

发表时间:18-06-0510:50优质原创作者送别韩红

人生一世,来去匆匆,每天都在演绎聚散离合。再华美的故事,再繁盛的宴席,都有散场的那一刻。

年少抛人容易去,无情不似多情苦,分别大多都付诸于谈笑间。岁月渐长,也渐解离情之苦,也渐渐能感受“别亦难”时的不舍与惆怅。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明代沈周《京口送别图》局部

那么,古人在分别时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古诗词又有哪些适合我们今天运用的名句呢?

勉励关怀的话

〔唐〕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夜别韦司士》: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唐〕王昌龄《别陶副使归南海》: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唐〕李涉《岳阳别张祜》: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唐〕骆宾王《送别》: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唐〕高适《别王彻》: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唐〕王勃《别薛华》: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唐〕许浑《留别赵端公》:却愿烟波阻风雪,待君同拜碧油幢。(南齐公主所乘车用碧油幢,即青绿色的油布帷幕。唐代御史也用碧油幢,后引申指军幕。)

思念不舍的话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宋〕晏几道《生查子》: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唐〕王昌龄《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宋〕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唐〕杜牧《别怀》: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引用鲤鱼传书的故事,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唐〕王维《送沈子归江东》: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明代唐寅《金阊别意图》局部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亭是修在路边供旅人休息的地方,五里修一短亭,十里修一长亭,所以小说戏剧里常有“十里长亭相送”之类的话。“长亭更短亭”就是指送了一程又一程。形容友情深厚,依依不舍。而在长亭送别的习俗,则源于“亭”与“停”的谐音的缘故。在长亭送别,有挽留远行者之意。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不忍分别。另一种解释是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明代唐寅《金阊别意图》局部

长亭送别 | 折柳相赠

〔唐〕白居易《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隋〕佚名《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杜牧《题齐安城楼》: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宋〕晏殊《玉楼春·春恨》: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欧阳修《浪淘沙》:长亭回首短亭遥。过尽长亭人更远,特地魂销。〔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后会有期 | 后会无期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宋〕晏几道《秋蕊香》: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唐〕许浑《送别》: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宋〕时彦《青门饮·寄宠人》: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

****************

唐诗中最情意悠长的送别诗句: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作者:老张侃诗词

发表时间:18-06-0609:33优质原创作者

共 688 个字,4 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 2 分钟

今天的我们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古代那种恶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人们离别时所抒发的情感的。我们翻开中国古典诗词,会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书写离别。

各种各样的离愁别恨,写出了特定历史发展条件下,人们对于离别的独特感受。这其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也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轻松,还有“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的情意,更有“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惆怅。

正是因为古代人们对于离别有独特的感受,才会带来了今天有如此美丽的送别意境。比如今天我们所要说到的这首古诗,一句“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让我们身临其境,回到诗人们送别的场景之中。

且看: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岭上逢久别者又别》,作者是唐代诗人权德舆。这首古诗很短,一篇五绝,只有20个字,但是却描摹出了送别时的美丽意境,画面冲淡而情谊悠长,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此番离别作者回忆往事,十年之前我们曾经在此地告别,各自走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上。如今我们却又在这里不期而遇,实在是上天特有的恩赐。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但是很遗憾的是,这里只不过是我们短暂的相遇,随后的我们又要各自离开,纵然不舍,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分别骑马要走向何方?看那夕阳下的万壑千峰,谁又能告诉我们人生的答案?

这首古诗最有味道的地方,不是表达就别重逢,而是着重表达重逢之后的再次离别。古人的离别被赋予了人生、命运等深刻的意味,所以也就赋予离别场面,更深刻的意境之美。“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前路漫漫,暮色朦胧,人生感慨,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学会了这些“离别”诗词,当年给同学写毕业寄语就没那么费劲了!

作者:文史道

发表时间:18-06-1515:05优质原创作者

由于中国古代交通十分不便,一次分别再相见可能时隔十几年,有时候甚至是永别。正是基于此,所以古代诗人和词人们对每次的离别,都给予了特别深厚的感情,最后付诸笔端,化作成一首首或惆怅、或激昂、或悲壮的“离别”诗词!

大家都知道,诗和词,最初的创作,都是用来传唱的,就和现在的歌词一样。诗兴于唐,词盛于宋。以小编看来,词在格律上更胜一筹。

自古以来,描写“离别”在诗词中占比都很大,唐宋几百年间,更是留下了非常多的经典诗篇。接下来,小编择其最优者,与读者大人们一起欣赏,看看是诗写的好?还是词填的好?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赏经典诗词,聊诸类文化,请关注【古文化新视野】。

****************

李白这首送别五绝古诗,写尽离别之苦,被评“二十字无不刺骨”

作者:老张侃诗词

发表时间:17-11-2111:58优质原创作者

在古典诗词当中,送别诗是占很大比例的。毕竟在古代那样恶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

所以,我们接触过太多的送别诗了。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伤感,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苦涩,有“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悲伤,有“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的故作旷达。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这些送别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李白的作品。

除了这些之外,李白还有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是一首简单的五绝,却写尽离别之苦,被后世评“二十字无不刺骨”。且看: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这是一首最简单不过的送别诗,写出了诗人在劳劳亭与故人的送别。

开篇两句,诗人虽然要写离别,但是更多的写的离别之所。以“劳劳亭”衬托故人告别之地,是一种直中见曲的写法。诗人越过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不同于一般送别诗歌的直抒胸臆,立意高妙,运思洒脱,更显诗人的笔力遒劲。

劳劳亭

前两句以劳劳亭写离别,点明是“天下伤心处”;后两句则以柳条写离别,更以“春风知别苦”来极言离别之苦,同样也是直中见曲。

古人折柳送别乃是一种习俗,在这种习俗的基础之上,诗人们往往都以折柳来寓意送别。比如隋朝的送别诗,“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比如“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又比如王之涣的“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折柳送别

在这些诗篇当中,以折柳寓意送别还是浅显的,而以折柳寓意送别,再联想到“春风知别苦”上的诗句,还是不常见的。本来这首《劳劳亭》,前两句已经写得足够出色,开门见山已经成就隽永之语,如果后两句再重复,难免会影响这首诗的整体格调;但是诗人却以折柳写到春风,更是开拓了新的境界。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虽然这首诗只是简单无绝,但是却蕴含着无尽的离别伤痛,所以在后人的评论之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评“二十字无不刺骨”,极言此诗为离别诗之极佳作品。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简析10首古人送别诗 创作送别诗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作者:老街味道

发表时间:03-1800:01优质原创作者

前言

送别本是叙述一件事情,但是写好送别也要用好情、景二字。处理好情和景的融合以符合整首诗的立意,是诗词创作的章法安排。 同时在具体每一句或每一联的情景描写中,句法、字法的应用也能显示作者的功力。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六》中感慨:

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则认为没有那么玄乎:”写景而离情自见。“

叙述送别这件事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好情景交融以抒发作者感受并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好作品。老街列举几首古人优秀的送别诗,看看古人是怎么做到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顺便练习几首交流。

一、诗经里的送别诗

早在诗经里就有好几首以送别为主题的作品,如《燕燕》、《渭阳》、《崧高》、《烝民》、《韩奕》等。几首诗各有特色,老街就简单聊一聊前两首。

1、《国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首诗前三章以燕子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这是送别诗常用的以写景起句。中二句是叙事: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后两句是抒情: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眺望远方,眼力不及人远,只剩下送行之人泣涕如雨。

《燕燕》在中国诗史地位极高,被清朝的渔洋山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宋代许顗《彦周诗话》中赞叹为"真可以泣鬼神!"

《燕燕》的写景、叙事、抒情安排妥贴,章法清晰,又以乐景反衬哀情,深婉可诵 。

2、《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相比较《燕燕》来说,虽然两首诗都写了送别场景,但《渭阳》是一首简单的叙事抒情诗,比起《燕燕》的艺术价值就低得多。

前两句(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总让老街想起那首小时候特别熟悉的《送别》歌: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二、汉朝苏李送别诗

南朝萧统《文选》里记录了多首苏李送别诗,苏武和李陵两个人落难匈奴,相互结交为友。苏武虽然不幸,但是还能够回国,李陵却有家不能回。临别之际二人互相唱和以表达不舍之情。

注:"苏李诗"一般被认为是东汉文人假托苏李之名所作,并非作于西汉。

1、《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 》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这首和《渭阳》相似,也是一首不侧重写景的叙事抒情诗,前四句地点、人物、时间、动作、感情一一道来。第5、6句叙述临别时相互赠言,内容就是结尾四句对于未来的期待: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那首叫做《送别》的歌结尾处也是这样写的:

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标望君还。

梁启超根据刘勰、钟嵘的评论只提李陵而不及苏武,判断苏李送别诗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古诗十九首,诗风有些相似。老街就只说这一首吧。

三、魏晋南北朝送别诗

老街列举两首挺有代表性的南北朝绝句。常常有人说绝句一定是近体诗,下面可以看到,绝句早在隋朝以前就有了,何逊《相送》就是一首古体绝句。

另外齐梁永明体其实就是早期的近体诗,这首庾信《重别周尚书》是一首格律严谨的近体绝句,所以不能说格律诗只有唐朝才有。

1、何逊《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何逊《相送》首2句抒情,后两句以写景收尾。

2、庾信《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庾信《重别周尚书》似乎偏重于”离情和望归“,而不是送别。整首诗相对更加高妙,侧重写景,但是情在景中。 这首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过:”写景而离情自见。“王国维也讲过:“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注:第二句夹议论,万里与一人对比突出一个”空“字,衬托后两句的南飞雁。唐李商隐有句:万里云罗一雁飞,一句内有对比,一句写尽整首《重别周尚书》。

四、唐诗中的送别

1、王维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前写景后抒情

说送别诗怎能少了王维的这首《渭城曲》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代徐增《而庵说唐诗》评价:

人皆知此诗后二句妙,而不知亏煞前二句提顿得好。此诗之妙只是一个真,真则能动人。后维偶于路旁,闻人唱诗,为之落泪。

前二句写景绝妙,轻尘暗藏”行尘“,杨柳暗藏”折柳“,加上”客舍“一词,自然令人联想到暗藏的”送别“之意。

后两句抒情,不像《与苏武诗》中相约后会有期: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而是用曲笔写真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首和《诗经·燕燕》一样,以乐景反衬哀情。

这首绝句2、3句失黏,王维宁肯失黏也不把1、2句颠倒,可见一二句之妙,第一句写行尘(行人的马尘),第二句写折柳(送别),颠倒不得。

2、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景多情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也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第一联对仗(首句押韵因此韵脚平平相对),第二联不对仗,被称为偷春体。

第一联写景,但是景色阔大,想象多于眼中所见,这是虚境不是实境。后三联都是抒情。

3、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景交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后两句写景,前两句叙事多用实词,都是华丽的意象: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通篇情景交融而成。

五、宋词中的送别

1、辛弃疾《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前四句叙事写景,后四句抒情,其中下阙第四、五句用双关语: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2、周邦彦《兰陵王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的章法复杂极了,是宋词中的绝品之一。充分体现了周邦彦词善于勾勒、时空交错、曲折回环的特点。

全词首段写景, 以“柳”起兴,是作者离开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马上又回忆起从前自己送人的情形,然后又转回现实中: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第二段写别时的感想,又开始回忆:闲寻旧踪迹.....又回到现实:愁一箭风快.....

第三段写别后的愁怀: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然后又开始回忆: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又回来: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从实入虚 ,从虚入实,有眼前景有记忆中的景,实虚相间,情景交融 。

《兰陵王 柳》不同其他的送别词,整篇更多写了自己的离情别绪,夹带了作者当年客中送客的回忆: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

结束语

送别诗有夫妻之别、亲友之别、同僚之别、过客之别。有的不提名字;有的提到被送之人的名字,例如李白”闻道龙标过五溪“;有的写出送人的名字如: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的偏重于叙事,如《渭阳》;有的偏重于写景,情在景中,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的偏重于写情,如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如王维《渭城曲》;有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以景收,例如何逊《相送》。

老街练笔时也写过几首送别诗,录入几首欢迎诗友们交流指正:

1、绝句·别

杨柳东风日日春,明朝俱是异乡人。鹧鸪声里斜阳外,一客潇湘一客秦。

2、《南乡子-岁岁短长亭 》 @ 老街味道

岁岁短长亭,守得春来忽又行。脉脉谁知江上柳,盈盈,魂作杨花泪作萍。 小别亦伤情,况是千山万水横。洒遍乡愁今夜雨,声声,倚枕篷窗梦里听。

@老街味道

摇落深知宋玉悲 古人悲秋为什么总要提这个风流才子?

这些咏梅的佳作都读过吗?您以为最好的咏梅诗是哪一首?

55米高的山丘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辛弃疾为何要在这里北望神州?

唐诗中最常见的10个典故 都能说上来的才是真喜爱诗词

这里有没有你最喜欢的吟雨诗词 你能自己写一首吗?

****************

古人用“折柳”来送别怀远,来读读这些有关“杨柳”的诗句

作者:史家之韵

发表时间:18-09-1519:05优质原创作者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从一开始就对柳树有着特别的感情,古代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达挽留不忍分别之意。东晋的谢玄把《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视为《诗经》里最好的一句诗。显然,在《诗经》中的杨柳就已经有了思念的意思了。

古代地理志《三辅黄图·桥》中有“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灞陵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的记载。由于该书没有明确的朝代和作者,但据考证应该不晚于南北朝,这说明最晚在南北朝时期,亲朋好友遇有分别,送行者总要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

汉魏六朝虽然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但在文学上的表现并不普遍,只有梁元帝萧绎的《折杨柳》一诗较为著名: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到了唐代,随着大唐盛世的繁荣,文学也高度繁荣起来,折柳送别也在唐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时折柳最盛的地方是在大唐国都长安了,因为长安是当时人员流动最为频繁的地方。

折柳送别虽然可以不分地域,当唐朝有一个折柳送别的中心地点,那就是长安东郊灞水之上的灞桥,灞桥是当时长安人迎送别离集中之地,灞水河畔,杨柳依依,送行的人常常在这里折柳送别,以寄托送别与思念之情。

李白的《忆秦娥》一词中就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杜甫在《柳边》一诗中有“汉南应尽老,灞上远愁人”一句。

李白客居洛阳,在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写下一首诗,里面依然有“折柳”一词: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从金陵(今南京)前往扬州时,与友人分别时留下一首离别诗,里面依然有杨柳: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在五言长诗《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中的最后一句,还是“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劳劳亭》五言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后两句说春风深知离别之苦,不忍见到别离场面,故意不吹柳条,不让柳条发青,以达到人们不用折柳送别。

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与友人分别赠诗时,普遍地运用到了折柳这个词句,这些,充分说明了折柳在唐朝友人分别时的折柳这一习俗。

不仅是李白写有折柳送别的诗,其他诗人也有不少关于“杨柳”的诗。王维的送别名作《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便有杨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朝中叶的名相张九龄在《折杨柳》诗中一开头就是折柳:

《折杨柳》 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唐宪宗年间,还有一个折柳的典故,成都人雍陶(也有作陶雍)是一个狂妄不羁的诗人,他初到四川雅安做刺史,有一次到城外一个叫做“情尽桥”的地方,这里和长安的灞桥一样,是一个送别的地方。

雍陶听到这个桥叫的名字后感觉很怪,于是就在这座桥上建了个驿馆,供迎送别离的客人使用,并把这个名为情尽桥改名为“折柳桥”,他还题了一首诗: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宋代柳永在其抒写离别情绪的千古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不仅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也成了折柳离别时最催人泪下的一句。

我国古代诗词里还有很多的有关折柳送别的诗词,那些笔者没有想到的诗句,欢迎读者朋友们一起留言讨论。

****************

唐诗里最令人感动的一首送别诗,通篇短短四句,读来更是催人泪下

作者:尘世晓书僮

发表时间:07-2113:48优质原创作者

唐诗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精神,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情绪,往往很多的诗人,他们可能只是记录了现实生活中一些极为细小的事情,可是由于他们那种生动而细腻的描写,从而也使得这些作品显得更加的独特,也更加的凄美,读起也是催人泪下。对于这样的作品,应当也是最不容错过。而且读这样的一类作品,也最能够打动我们,引起我们情感上的深思。

小编今天要向大家推荐唐诗里最令人感动的一首送别诗,那便是刘长卿的这首《送灵澈上人》,作为唐朝为五绝写得最棒一位诗,他们流传下来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五言绝句,而且他的构思精致。而他的这首诗则这方面比较有代表的作品之一,诗人只是描写了送别朋友的后的一种内心感受,但描写的却是极为深刻,也无比的深情,读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最终成为了唐诗里的千古名篇。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字文房,唐朝著名的诗人,今天安徽宣城人,他也被后世称为“五言长城”,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五言绝句,那他的这首《送灵澈上人》,也是诗人众多作品中,最为深情,也最为令人感动的一首诗,而且这首诗还被收录在了《唐诗三百首》里面,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名篇。

其实唐诗里有很多送别诗,可是刘长卿这首作品又是别具一格,他并没有细写送别时的感受,而描写了自己送别后朋友远去时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使得这首诗显得很独特。一般的诗人他们在创作这一类作品时,往往都是描写当时两人的心境,以及自己的感受之怀,可是这首不一样,它主要还是描写朋友走远之后,自己心理的变化。

第一二句便是千古名句,描写的很是生动,也无比的唯美,可谓是如诗如画,“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竹林寺正是在那苍茫的山林之中,即使是在很远的地方,那也能够听到寺庙里面传来的钟声。在这两句中既有写景,也有描写当时的一种心境。诗人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也令这首诗显得更为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加的伤感。

第三四句诗人则进一步地描写到了自己当时内心的一种感受,“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我目送着他戴着斗笠,身披着斜阳,踏着晚霞,独自向青山走去,最后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了前方的尽头。在这两句中,诗人重点突出了自己当时内心的一种感受,描写的无比的深情,也无比的伤感。

虽然这只是一首很普通的送别诗,但是整首诗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还是在用词方面,那都是极为讲究,这也正是诗人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而且这首《送灵澈上人》,通篇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这也正是此诗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的原因,这样的一首作品,那也是最能够体现出送别后的那种孤寂的心情

****************

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文化意象,十首描写柳树的经典唐诗宋词!

作者:有伴陪你读诗词

发表时间:18-07-1716:41优质原创作者

从《诗经》中的“杨柳依依”到韦庄的“无情是台城柳”,从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一缕柳丝寄寓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愁绪啊!人们读到这个字,就会随着各自的文化积累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那种萦绕在心头的忧怨。

〔唐代〕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把柳树比喻成小家碧玉般的美女,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唐代〕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古人送别时多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言简意赅,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唐代〕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君向潇湘我向秦”句,将临别的时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唐代〕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

〔唐代〕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诗人借杨柳与兰花与春含泪告别,表达女子惜春情态,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

〔宋代〕晏几道: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她乘着小舟消失在春江的尽头,留下我独自站在岸边,柳枝佛面,离愁不尽。更让人心痛的是,此去一别,音信断绝,后会无期。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这首词抒写离情别绪。情似游丝,泪眼相觑。一溪烟柳,难系兰舟。写尽了离别况味。愁绪无数,无法排遣,写尽了别后相思之苦。全词凄迷哀婉,愁思无限。

〔五代〕李煜《赐宫人庆奴》: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代〕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关注有伴陪你,便是人间好时候

幸运女人,最浪漫的爱情故事,世上竟有如此奇妙的缘分

此地空余黄鹤楼,十首描写登楼的古诗词,感受乡愁与壮志未酬!

--免责声明-- 《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这篇文章828la110587。

【结语】: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十二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都是依依之情,却各有传神之作】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0587'></small><noframes id='828la110587'>

  • <tfoot id='828la110587'></tfoot>

      <legend id='828la110587'><style id='828la110587'><dir id='828la110587'><q id='828la110587'></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0587'><tr id='828la110587'><dt id='828la110587'><q id='828la110587'><span id='828la110587'><th id='828la110587'></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0587'><tfoot id='828la110587'></tfoot><dl id='828la110587'><fieldset id='828la110587'></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0587'></bdo><ul id='828la110587'></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