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时间: 2020-09-02 00:13:50 分类: 美文赏析

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

思念美丽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

作者:芳草林

发表时间:18-04-1010:06

我擎着一把伞独自在雨中行走

周身被细细密密的情思包裹

忧愁在外头

孤独在里头

我目光追随着远去的大雁

一种牵扯的风景远离了视线

空旷在前面

影子在后面

我仰望着天上虚无缥缈的云彩

异域的国度永远是两条平行的线

你在云上面

我在云下面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曾经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扉

作者:那一场风波

发表时间:18-11-1612:28

乡音愁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台湾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曾经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扉,隔岸割不断的骨肉同胞情,血脉相连,永世生生不息。在这头,乡愁是一张洒满白月光的信笺,而那头,新娘的鬓发早已斑白,乡愁是一衣带水中的行舟吗?

其实,在中国人心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核,在风霜包裹的坚硬外壳下,有一捏就碎的细软。如烟渺渺,一缕便散作了魂归的离上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叶子,春发秋落,无论何时何处何境,都在“秋月长园”里发酵一坛桂花酿,但愿“千里共婵娟”、“人月两团圆”。其实乡愁啊,似一枚新镰弯钩,那露芽的尖尖冷不丁间便刺向茫茫的苍穹,“梦觉灯生晕”、“凭寄还乡梦”。乡愁如梦,夜夜“殷勤入故园”,谁主沉浮这梦里梦外的祈求,或熹微可见,这“万里故园心”载不动的鸿雁频传,孤鸣落单,不闻“家书抵万金”的音信了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一封家书、来往大雁,常常成了诗人们欲诉乡愁的热门载体,不见故乡,不知故乡事,不闻故乡音,于是,这寄托的,唯有对书信的热切盼望更为实在、实际。“朔雁传书绝,湘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南来北往,一茬茬春去秋回,随时节而迁徙,这冷暖人生,雁群也自知不如归去,待来年春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萦耳的乡音、乡书、乡情,顷刻间可覆满思念的海子。但是,似乎心事“古难全”,却道“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千山万水,一书往来,行行重行行,山路迢迢,江河溶澹,不是当下“航空邮件”三两日的快捷、方便,也不是电子邮件“秒杀”般的神速与快准,唐人布燮《思乡作》中说:“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信来信往,怎一个难字了得!但闻雁儿的声声落鸣,总会有几分乡音不改的熟悉。在他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这切切等候,只待易安一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便有了一份团聚的音讯,喜上枝头,西楼今夜照人还。

游子如浮萍,行迹飘摇,唯有乡音,一生一世不曾改变。

从古至今,孤灯、寒夜、风声、明月、驿站等,都成了客居者托怀的乡愁物象,渲染着一段浪迹天涯路,彷徨无根,伤感情切的身世处境,契入的带感强烈,容易引起共鸣。

漫漫月色里,风紧一阵,又过一阵,窗外偶有轻鸣几滴落下,倍觉孤单。寒窗薄枕,盏萤火微微地汲取着黑幕的低沉,独自抬头,抑或俯首,而今这般,还能想起什么?此刻的孤苦伶有,漂泊在外,归期却遥遥不定,家事不明,这难咽的苦楚、辛酸,谁能懂,谁又能体会?“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的日子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烤着明火,锅里沸腾腾的亲情暖融融的,这才是不负了人生滋味的心情。但是,诗人此刻在什么地方呢?他在邯郸一驿馆内,屈膝抱腿蜷缩在夜灯里,想象着当初家里的一切,浮现在眼前的光景,远行人在天涯中。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从严冬中走过,春日的曦晖,虽薄薄的一层苏暖,却已是心情尚好。只是小睡起身后有些渐凉挟裹,寒梅仍在鬓上斜插,凋零了。由此思及,不知一时间忆起了什么?问问心,故乡在何处?或许这疑问,扪心自问多少年了,除非一醉不醒,不然,是真的无法忘却它在心里一直时隐时现着。

李清照被春风撩动起来的乡情,一发不可收拾,采用一种意识流程,一层层地剥茧、升华,一层层地承接、相扣,布局轻巧精细,着墨行云流水,宛若她即在历史的镜子中,正动情地上演这一出明晰、深情的“微电影”,极富动感的片段。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人世间,谁能了一生故园情,谁能不拨弦故乡吟,谁能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乡音、乡愁、乡愿,人人不了情。

****************

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曾经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扉

作者:那一场风波

发表时间:18-11-1612:28

乡音愁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台湾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曾经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扉,隔岸割不断的骨肉同胞情,血脉相连,永世生生不息。在这头,乡愁是一张洒满白月光的信笺,而那头,新娘的鬓发早已斑白,乡愁是一衣带水中的行舟吗?

其实,在中国人心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核,在风霜包裹的坚硬外壳下,有一捏就碎的细软。如烟渺渺,一缕便散作了魂归的离上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叶子,春发秋落,无论何时何处何境,都在“秋月长园”里发酵一坛桂花酿,但愿“千里共婵娟”、“人月两团圆”。其实乡愁啊,似一枚新镰弯钩,那露芽的尖尖冷不丁间便刺向茫茫的苍穹,“梦觉灯生晕”、“凭寄还乡梦”。乡愁如梦,夜夜“殷勤入故园”,谁主沉浮这梦里梦外的祈求,或熹微可见,这“万里故园心”载不动的鸿雁频传,孤鸣落单,不闻“家书抵万金”的音信了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一封家书、来往大雁,常常成了诗人们欲诉乡愁的热门载体,不见故乡人,不知故乡事,不闻故乡音,于是,这寄托的,唯有对书信的热切盼望更为实在、实际。“朔雁传书绝,湘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南来北往,一茬茬春去秋回,随时节而迁徙,这冷暖人生,雁群也自知不如归去,待来年春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萦耳的乡音、乡书、乡情,顷刻间可覆满思念的海子。但是,似乎心事“古难全”,却道“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千山万水,一书往来,行行重行行,山路迢迢,江河溶澹,不是当下“航空邮件”三两日的快捷、方便,也不是电子邮件“秒杀”般的神速与快准,唐人布燮《思乡作》中说:“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信来信往,怎一个难字了得!但闻雁儿的声声落鸣,总会有几分乡音不改的熟悉。在他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这切切等候,只待易安一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便有了一份团聚的音讯,喜上枝头,西楼今夜照人还。

游子如浮萍,行迹飘摇,唯有乡音,一生一世不曾改变。

从古至今,孤灯、寒夜、风声、明月、驿站等,都成了客居者托怀的乡愁物象,渲染着一段浪迹天涯路,彷徨无根伤感情切的身世处境,契入的带感强烈,容易引起共鸣。

漫漫月色里,风紧一阵,又过一阵,窗外偶有轻鸣几滴落下,倍觉孤单。寒窗薄枕,盏萤火微微地汲取着黑幕的低沉,独自抬头,抑或俯首,而今这般,还能想起什么?此刻的孤苦伶有,漂泊在外,归期却遥遥不定,家事不明,这难咽的苦楚、辛酸,谁能懂,谁又能体会?“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的日子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烤着明火,锅里沸腾腾的,亲情暖融融的,这才是不负了人生滋味的心情。但是,诗人此刻在什么地方呢?他在邯郸一驿馆内,屈膝抱腿蜷缩在夜灯里,想象着当初家里的一切,浮现在眼前的光景,远行人在天涯中。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从严冬中走过,春日的曦晖,虽薄薄的一层苏暖,却已是心情尚好。只是小睡起身后有些渐凉挟裹,寒梅仍在鬓上斜插,凋零了。由此思及,不知一时间忆起了什么?问问心,故乡在何处?或许这疑问,扪心自问多少年了,除非一醉不醒,不然,是真的无法忘却它在心里一直时隐时现着。

李清照被春风撩动起来的乡情,一发不可收拾,采用一种意识流程,一层层地剥茧、升华,一层层地承接、相扣,布局轻巧精细,着墨行云流水,宛若她即在历史的镜子中,正动情地上演这一出明晰、深情的“微电影”,极富动感的片段。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人世间,谁能了一生故园情,谁能不拨弦故乡吟,谁能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乡音、乡愁、乡愿,人人不了情。

****************

悠悠乡愁——余光中先生的人生念想

作者:诗意悦读

发表时间:18-01-2610:09

沉静中的余光中先生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大陆在那头

母爱最是无私

我不知道有多少漂泊在外的人每夜会抬头看着天空,思念远在天涯的故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经常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说个祝福

小时候我们总喜欢依偎在母亲身旁,绕着母亲不停转呀转;可是长大后,我们又都喜欢离开母亲,离开家乡前往他处做个流浪异客;当老了以后,我们或许就能体会到母亲的念想,也将常常想起母亲,想起故乡。

乡愁就是这芦苇的丝絮,总是很黏

故乡就像一幅画,而我们的行囊总是匆匆;母亲就是画中的女子,总盼着儿郎早日归来,但却久久侯不到音信。

某一天,当你归来时偶然间发现母亲的鬓角斑白,皱纹又深,手掌更加粗砺,你就应该知道,是母亲为了这个家操持一生,是母亲为了你不停劳作。

不管是余光中先生也好,还是我们自己也罢,常回家看看总是好事,总是一份孝心。虽然我们工作真的很忙,但也要记得抽空打个电话给父母,记得常回家给父母买些菜,买些柴米油盐,买些衣服。

****************

再见,乡愁!再见,余光中!

作者:成都全接触

发表时间:17-12-1416:40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据台湾东森新闻、台湾中时电子报等媒体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辞世,享年89岁。

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游子安息!

(以上转自人民日报)

余光中先生与四川、成都缘分深厚, 少年时代在重庆上学,好朋友不少是四川人;与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是知己;夫人范我存女士年少时也在乐山念书……种种与四川有关的记忆,让余光中夫妇俩至今的生活仍有不少四川痕迹:比如喜欢吃泡菜,比如夫妻俩60多年的对话,全是四川话……

最后,附上一首 由音乐人 罗大佑 作曲并演唱

余光中 作词的歌曲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

余光中走了 乡愁永远都在

作者:中国日报网

发表时间:17-12-1507:22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余光中走了 乡愁永远都在

乔杉

  资料图:余光中携夫人范我存女士出席活动。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余光中走了,那位写下《乡愁》的桂冠诗人走了。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曾被文坛大师梁实秋称赞“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

虽然余光中身上有着很多光环,但他最为人熟知的还是诗人身份,最为人熟悉的作品还是《乡愁》。对于这首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因此被称为“乡愁诗人”,也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首现象级作品的出现,往往是因其以艺术性的手法巧妙地触及到了人们的心灵,或者打开了一段记忆,或者开启了一段叙事。《乡愁》的流行,也有着这样的逻辑。余光中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颠沛流离是人生常态。余光中也是这样,他一生都在跋涉,走过很多地方,但不管走多远,不管走过多少地方,故乡只有一个,乡愁永远都在。

乡愁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乡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乡愁才在人们心中始终挥之不去。作为诗歌,《乡愁》固然有其巧妙的表达,但最关键的,还是通过巧妙的表达架起了一座桥,抵达了人们的内心深处。也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着普遍的乡愁,所以《乡愁》这首诗才会打动这么多人。曾经的生活经历发育和充实了余光中的乡愁,但如果有可能,这样的经历谁也不想拥有

优秀的作品,有着穿越一切的力量。今天,乡愁依然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深沉情愫,这种乡愁,还常常以家国情怀的形式表现出来。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这两天出现的一幅现象级漫画——“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国家公祭日期间,这句话被许多网友转发提及,其来自于一张漫画图,图中两名分别来自1937年和2017年的女孩隔空相对,一人身边战火纷飞,一人身处和平现代。

从艺术手法上讲,这幅现象级漫画固然不错,更重要的还是这幅图表达的情绪。“那年乱世如麻”,正是余光中经历的那个时代。人们竞相转发这幅漫画,也是认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更是希望通过这幅画纪念那个时代——力透其中的家国情怀,其实也是一种乡愁,只是这里的乡愁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已经上升到家国情怀的层面。正是人们有着普遍的家国情怀,所以这幅“催泪漫画”才能成为流行作品。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想想余光中那代人的经历,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因为有着那样的时代背景,余光中那一代人的乡愁是那么沉重。那样的时代已经很远了,但人们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忘记。现在温故这段历史,并不是为了牢记仇恨,而是为了不让这段历史再次上演。“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不忘伤痛、铭记历史,才能迎来更加光辉的未来。

在时间的叙事中,一个人的力量其实是十分渺小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要找准了一个方向,认真做一件事,做对做好一件事也就行了。在文学创作上,余光中并不是只有诗歌,更不是只有《乡愁》,但因为《乡愁》真正打动了人心,余光中也成为人们心中的“乡愁诗人”。当然,文学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但我们还是希望看到文学在一些深沉内容上有着丰富表达,譬如乡愁以及作为其升级版的家国情怀,都应该成为文学创作的沃土。

余光中走了,乡愁永远都在。

****************

余光中:并未消逝的乡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时间:17-12-1420:29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

乡愁诗人

今天上午,朋友圈被一条来自台湾媒体的报道刷屏:著名诗人余光中在12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89岁。看到这则报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不期然地想起在中学语文课本上那篇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和他提到的“Y先生”,Y先生正是台湾诗人余光中。1982年,《星星》诗刊连续12期介绍“台湾诗人十二家”,3月号便刊登了余光中的诗与介绍文字。编辑流沙河为余光中回信中的那句话“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所触动,很快写下了那首诗。

诗人余光中(1928—2017)

最初的介绍里,余光中的那首短诗《乡愁》最为出名。不难想象,在那个改革开放刚刚开启,两岸之间的文化与交流刚有松动的历史时期,像“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样的句子,能撬动多大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

余光中《乡愁》手迹

与1949年涉海而渡的许多台湾人一样,余光中也属于“大江大海”的一代人。祖籍福建永春的余光中,1928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8年,当他还在金陵大学外文系读书时便开始写诗,由于受到梁实秋的赏识,还出版了诗集处女作《舟子的悲歌》。1950年,随父母赴台后,余光中继续就读于台大外文系,1953年,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成为台湾五六十年代异常活跃的现代诗人。

余光中的诗集处女作 《舟子的悲歌》

尽管在大陆普通读者的接受视野中,余光中一直有一个“乡愁诗人”的身份,但是这种乡愁,毋宁说更多出于一种传统与文化的乡愁。有人问起他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时,余光中曾经说:“我虽然读的外文系,我不过是从西洋文学中学习,作为一种手段,目的还是把西方‘冶金术’拿来,发掘东方的宝藏。”对于自由酷爱古典文学的余光中来说,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浪子回头”式的借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现代主义的潮流席卷了台湾,从诗歌影响到散文、绘画与音乐。余光中回忆起那个时期异常兴盛的台湾诗坛:“在如何对待西化和传统的问题上一时比较混乱,不仅诗人参与,社会人士也加入进来,因为各持主张,论争很热闹。当时争辩的主题大约有三个:文白之争、现代画、现代诗。而现代诗则是论辩的重点。在古典诗与‘五四’的新诗之后,现代诗的产生是‘必然’,再走回去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现代诗毕竟是新生的艺术,毛病在所难免。那么现代诗究竟该怎样写,它对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潮流该持怎样的态度?”

在那种热烈的讨论氛围中,余光中尝试了一系列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可是不久,他开始警觉西化之失,并向一些西化作家直言苦谏,毅然告别虚无与晦涩,回归传统,写下许多诸如《寻李白》等一系列以古人为题的人物诗,以及像《白玉苦瓜》等博物馆文物为题的古意斑斓的诗歌。然而,在余光中看来,这时的回归传统,已是融合了现代精神的“中国诗的现代化”。

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

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尽管从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余光中曾经三次留学或任教于美国,还学会了开车,喜欢上了披头士乐队,但萦绕在他诗歌中的主题依然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在一次访谈中,余光中说:“迄今我成诗千首,乡愁之作大约占其十分之一。与此相近之作尚有怀古、咏物、人物等主题,数量亦多。在乡情之外,我写得很深入的主题还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自述、造化各项。因此强调我是‘乡愁诗人’,虽然也是美名,却仍不免窄化了我。”

更重要的是,余光中理解中的乡愁,内涵广阔,不仅包含地理意义、家乡风土、历史在内的文化印记,还有格局大小之别。举例来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小而亲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大而慷慨。”

“新古典主义”诗学的大陆影响

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到大陆。但他的诗歌,早已先于人而抵达。“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杨炼,对我回忆道,早在1980年代中期,他自己诗歌的英文译者便送给他一本余光中翻译的《英美现代诗选》,其中对于叶芝、庞德等人的翻译,令他印象深刻,至今还将其保存在柏林的家中。

“余光中的诗歌对音乐性非常讲究,比较有名的《乡愁》,很强调音乐性,讲究押韵,与古典诗歌的关系很密切。”尽管杨炼认为余光中与古典诗歌的衔接方式比较简单,与自己的写作没有太大关系,但在他看来,在1980年代中期,大陆诗歌局面初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余光中的影响很大。原因在于,“他的诗第一非常中文、非常中国,第二朗朗上口很悦耳,第三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所以对当时一批抒情诗人影响很大,这些诗人的写作介乎于官方诗人与朦胧诗带来的现代气息之间,所谓港台味。”

诗人王家新也很早就读过余光中的诗集《白玉苦瓜》,在他看来,后者对大陆诗歌的影响主要在1980年代。余光中早年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洗礼,后来致力于发掘与整合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和新诗的艺术经验,这种浸透语言与文化乡愁的“新古典主义”诗歌写作,无疑给汉语诗歌带来一种新的可能。王家新举了诗人张枣的例子:“他确实让当时许多一心执迷现代主义的年轻诗人重新发现了古典,并意识到可把中国古典引入现代。虽然台湾诗坛的复古风很有问题,但离开它们的影响和启发,据很难有《镜中》这样的诗出现。”

王家新尽管没有对余光中“新古典主义”诗学的问题更多展开,但毫无疑问,类似的质疑也曾出现在台湾诗坛。1986年元旦,余光中在他的第8本诗集《敲打乐》的新版序言中写道:“有些论者一直到现在还在说,我的诗风是循新古典主义,与现实脱节云云。什么才是现实呢?诗人必须写实吗?诗人处理的现实,就是记者报导的现实吗?这些都是尚待解答的问题。不错,我曾经提倡过所谓新古典主义,以为回归传统的一个途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新古典主义是唯一的途径,更不能说我目前仍在追求这种诗风。”

可见,无论是乡愁也好,新古典主义也好,都不足以概括余光中本身徘徊游走于中文与英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诗歌创作。况且,在余光中心目中,诗歌只是他生命的一个维度,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合起来才构成他创作完整的四维空间。

据说,梁实秋曾称赞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无独有偶,在诗人杨炼看来,余光中的散文成就要比诗歌高,而他的翻译在当代中文诗人中更是突出:“比如叶芝的《丽达与天鹅》,他对外语诗意与形式吃得非常透,并把这种感受和对诗的要求融化到翻译中,进入化境,丝毫没有现代白话文的生涩之感。庞德的那首《理查王》,更难翻译,非常严格的诗歌形式,但同时第一人称写作的理查王说的语言非常粗俗,他可以把这种粗俗的语言,与非常严格的韵和形式结合得完美无缺,甚至有点炫技的感觉,但这种炫技在诗歌意义上非常高级。”

2006年,我曾在北京大学校园里目睹过余光中诗歌讲座的空前盛况。一间最多容纳三四百人的教室里拥入近千人,听讲的学生甚至站到了讲台两侧。那时的我还颇为意气,在我看来,这种明星式的围观完全与诗歌无关,愤愤之下甚至挤出了教室。

后来想想,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同今日对诗人的纪念,拥挤热闹之中,有人真正关注他的诗歌就好。对于这一点,余光中向来自信,1983年,在诗集《白玉苦瓜》10版的自序中他写道:“安迪·沃霍说:在大众传播的现代社会,每人轮流出名五分钟。流行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致命伤,就是既快又高的折旧率。诗,从来不是什么流行的东西,所以也没有什么折旧率的问题。对于屈原或杜甫,折旧率似乎毫无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后台 。

点击下图

订阅 2018年《三联生活周刊》(52期)

****************

余光中:乡愁,是他一生写不完的思念

作者:太白的西瓜

发表时间:06-1709:43

千山万水,只为让我们从他乡奔赴故乡,奔赴回不去的从前。——余光中

年轻时候的余光中

每逢佳节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时候,不免想起余光中先生的那首《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我们很多人认识余光中先生,也是从他的这首《乡愁》开始的。这段浅显、简短的文字,却把中国人千年以来、深刻情感和文化中的“乡愁”之情,展示的淋漓尽致。

余光中不仅在诗歌上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散文、文艺评论、翻译上面也有不俗的成绩,为此他自称是写作的“四度空间”。而他在中国当代文坛驰骋半个多世纪,涉猎广泛,文学风格悠远、辽阔、深沉,著作颇丰,由此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这本《时间的乡愁》是余光中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收录了余光中生前未及出版的散文、诗歌、评论,包含了他写在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深情之作:思念亲人,回忆友人,讲述创作心路,鉴赏文艺之美。

余光中的一生都与“乡愁”有解不开的渊源,但他的“乡愁”却从不是简单的“地理意义”上的思乡之情。

从少年离家对家乡的思念,热爱古典文学却从事外文教育的职业生涯,余光中的乡愁是隔着时空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从教西方文学课却对中国传统文学深深的爱意。

余光中的时空乡愁:科技发展让现代人“情感缺失”

1、余光中的乡愁:回不去故乡的“思念”

乡愁是人同此心,举世皆然的深厚感情,对于离家甚至去国的游子尤为如此。

对于余光中的一生而言,乡愁更是他此生最大的情感寄托。

1928年的重阳节,美丽的少妇孙秀君在南京栖霞山登高眺远后,动了胎气,次日凌晨产一男丁。家里人给这个新生的孩子命名“光中”,意味“光耀中华”。

但余光中却更自豪于自己的生日,因为是出生在“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里,他得意地自称自为“茱萸的孩子”。

而关于故乡,余光中的思念里也带着满满的古典情思:因父亲祖籍福建,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而他出生于南京,便以“江南人”自豪。

少年余光中与母亲孙秀君

余光中的一生的“乡愁”便由对江南的眷恋而起。这眷恋萦绕在他的心底,从他的笔尖留出。余光中一生写诗将近一千多首,有近十分之一都围绕着“乡愁”。

他出生在诞生无数人墨客的金陵古都,江南的灵山秀水滋润着他的童年。少时因为战乱局面,辗转在江南各地求学,从南京、常州到太湖畔,在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最后随父母迁居到了山城重庆。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了故乡南京,进了金陵大学的外语系深造,但终因种种无奈离开了大陆,辗转在香港、台湾、美国,最后定居台湾。

自1949年离开大陆,21岁的青年余光中对于故乡的思念就从未停止。他在大陆之外思念着江南的风筝、四川的蟋蟀,思念少时的生活,想再见故乡的一草一木,想念亲人的音容笑貌。

然而余光中的乡愁,是命运的无常,是时代洪流的阻隔。尽管后来他曾多次往返两岸三地,但时光的无情、快速发展的时代,依然让他思念无处可托。

正如余光中先生无处可托的乡愁一样,我们现代人的“乡愁”也近乎无处可托。

2、现代人的“乡愁”:再也无法见到故乡的“恐惧”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乡愁”也从来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人们一旦离开家乡,再回去的难度近乎登天。而去国怀乡,漂泊异地的人们,情感的迸发就更为深刻。

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思乡念人的千古佳作:

有感慨啥都是我家乡好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落叶归根却寻不到故人伤感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也有离乡多年的“恐惧”:“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更有渴望听到家乡消息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而现代的我们,因为交通的发达,通讯的方便,似乎对“乡愁”的感觉少了很多。

想回家了,不会再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不过是一两个小时的飞机、几个小时的高铁而已。想念父母了,有委屈要对家人倾诉了,不再是几天、几个月的一封书信,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的微信消息。想知道朋友的近况,不必托专人打听了,翻翻他的朋友圈就可以知道。想念家乡的特产了,网购瞬间解你的馋思。

现代科技的发展,经济条件的富足,让我们哪还有思想之愁可言。我们的“乡愁”情感缺失了,我们再也无法体会古人的那种碾转反侧、魂牵梦萦。

随之而来的,却是“再也无法见到故乡的恐惧。”

因为,我们的家乡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光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

这变化的速度日新月异,有时候,不过隔着几个月回到老家,街道两旁的店铺、景色都会有新的变化。更何况,我们儿时记忆力的许多景物、人事都已不再了。

每时每刻都在告诉发展的乡村、城市,早把我们儿时记忆力的故乡抛弃了。即使,从未离开家乡的人,也可能早已寻不回童年的“故乡”了。

于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乡愁”也无处可托了:我们找不回熟悉的故乡了。

当今的乡愁,愁的正是见不到儿时故乡、梦中故乡的恐惧。

余光中的文学乡愁:西方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冲击

余光中擅长现代诗歌、散文,更是被称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但他一生却对中国古典文学充满了感情和喜爱。

余光中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在父亲的泉州腔、舅父的江南腔里,听到了古诗吟诵之美。

念大学时候,为了照顾母亲,他放弃了北大,选择了金陵大学的外文系,后来工作,教授外国文学课。

但少年时期家庭氛围的熏陶,让他对传统文化充满了热爱。这份热爱,让他熟读中国古典名著,对于古诗更是有着深刻的研究,他崇拜杜甫,研究苏东坡。

他的现代诗歌里,也有着传统文学的烙印。比如在这首《夜读曹操》里,就交杂着古文与白话文,现代与古代交相辉映,既有用典,更有情深。

也不顾海阔,楼高竟留我一人夜读曹操独饮这非茶非酒,亦茶亦酒独饮混沌之汉魏独饮这至醒之中之至醉

他对传统文学喜爱,极为推崇钱钟书。他佩服钱钟书的博学多才,尤其是对于旧诗的写作和研究。余光中认为钱钟书是“积极意义的保守主义者”,钱钟书著书无数,但却从不写新体诗。与杨绛恋爱的时候,情诗都是七言律诗。

余光中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之美是现代文学达不到的彼岸,更是几千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丰厚的、最美的、不用交税的遗产。

他曾说:

“古典文学是我写作生命的主流,也是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更是我写作语言的根底,骨架。”

他希望现代人多读古诗,尤其是要多吟诵古诗,从这里体会传统文学之美,更希望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因而当知道台湾当局不断删减中学课本里文言文比例的时候,他大为愤慨。不顾身体和年龄状况,执笔写下了《免缴遗产税的现金》,对台湾当局的媚日行为进行讽刺。

在这篇文章里,余光中说文言文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是“经千百去的淘汰到我们手里,是一笔现金,不需缴税。”

在这本《时间的乡愁》里,收录了余光中先生对古典文学的评论、对杜甫、苏东坡诗歌作品的研究,对中西田园诗歌的比较。

这些正是余光中对于现代人不再热爱古典文学深深的担忧之情。

余光中先生对传统文学的研究、热爱,也让我们这些人应该反思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从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以来,推崇西方文学,而压制东方文学成为了文学界的主流。

正如书中,余光中先生所说,西方人写书,只要等着东方人去翻译就可以了;但东方人出书,却要自己谋求翻译在国外出版。

文学上的“崇洋媚外”,让我们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学瑰宝嗤之以鼻,而对洋文化却追逐传颂,甚至某些人还进行“跪舔”。

这种短视的行为,让很多人在文学上没有了“根”。

我们的汉字,我们的每一成语、每一个典故里,都充满着古人的智慧、中文的奥妙。不懂古典文学,让我们的知识狭窄而无知,让我们的思想浅薄而可笑。

传统文化并非都是糟粕,于今日的我们而言,要取其精华,更要大力传扬,让我们的后辈从小沉浸在传统文化之美中。

让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层的古典文学教育,重新传承下去。

余光中《时间的乡愁》,对我们的一些启示

在这本《时间的乡愁》里,既有余光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推崇,也有他对西方文学的艺术评论,更有他自己在诗歌写作上的感悟,也有他对文学艺术评论的研究。

从他的这些写作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于学习传统文化、进而进行写作的一些方法:

1、坚持阅读古典文化,扩充知识面

余光中说写散文不仅要有情感,更要有见识。见识从哪里来的?当我们不能行万里路的时候,就要去读万卷书,从书中增长我们的见识。

余光中把古典文学当做他写现代诗歌的根基。而这些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作家所缺的呢?

无论什么时候,丰厚的文学素养都是写作的基础。我自去年开始写文章,深恨“书到用时方恨少”,尤其是在传统文学方面。因为底子薄弱,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言不达意,文字不够优美,表达不够深刻,所思所想成为文字后,常常浮于表面。

而坚持阅读古典文化,也更能熏陶一个人的气质,也更能让我们对几千年的历史由更好的了解,更能从古人的著作里学会国学知识。

2、对于写作评论,要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这本书里,有余光中先生诸多的文学评论,有对文化名人的评论,有对诗歌的评论,也有对某位作品的评论,也有对作家文学风格的评论。

这些评论,是先生的随性之作,但他看得出他对于各种文学体裁和历史的研究透彻。而这些正是基于他丰厚的学做素养,基于他站在整个文学层面的立场。

他在评论杜甫的时候,就批评清朝诗人赵冀由于研究不深或者对杜甫生平、风格不够了解,写出得杜甫评论不够公正客观。

对于我们的写作来说,尤其是写书评的时候,所需要了解的就更多了。要了解一本书的成书背景、作者生平,作者写这本书时候的思想、生活状态,作者过往的文学风格等等,要对作者和一本书了解得够透撤,才能写出公正而深刻的文学评论来。

余光中对《围城》的评论,只是从书中里面两位人物对新旧诗歌的写作,就由此写出了钱钟书对于新旧诗歌的态度。可见书评,不是仅仅局限于整体的评论,找出自己独特的角度,也能有不一样的观点出来。

人生天地间,总有看不完的风景,抵达不了的彼岸。也许有些地方,有些人,有些事,我们只能相思,却无法再度拥有。

就如余光中一生,从现代诗歌、西方文学回归到了传统的乡土文学,进行了文学上的回归,但他生活却依然回不到故乡去了。

余光中先生一生的作品里,乡愁固然不是所有,但却成就了他文学事业。他的一生有写不完的乡愁,有回不去的故乡,永远抵达不了的过去。

他从未忘记故乡,他把乡愁深刻在了自己的骨血里,在自己的文字里。他用细腻柔绵的笔触,写出了当代中国诗歌之美,文学之美。

也许现代生活,让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老先生那种“乡愁”,但庆幸有余光中的文字,有他热爱的中国古典文学里的“乡愁”,有和他一样再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学传播的作品,让我们能从这些作品里体会乡愁,感悟中国传统文学之美。

作者 | 太白的西瓜

图源 | 网络侵删

****************

【夜读】再见,乡愁!再见,余光中!

作者:江西日报

发表时间:17-12-1422:01江西日报社

据台湾东森新闻、台湾中时电子报等媒体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辞世,享年90岁。

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今天,江报君请来悦音传媒创始人,CEO,制片人周明为大家朗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寄托我们的哀思,祝余老先生一路走好!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朗读者简介

周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原电视台新闻主播,悦音传媒创始人,CEO,制片人。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指导专家。

作者:余光中

朗诵者:周明

****************

余光中:一首《乡愁》,两岸泪流!

作者:其实你不懂啊哈

发表时间:01-2918:16

说到余光中,我们想到的一首诗就是他所写的《乡愁》,一首牵系两岸人民的诗歌,这首歌岁没有多少字,但是却饱含了无数的情感在里面,很多在台湾的人们都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只能隔海相望,望着自己故乡的方向,这首诗歌也表达着诗人渴望祖国统一和亲人的团聚,但这又怎么是轻易实现的呢?寥寥数语却有着强烈的思乡之情。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触,读懂那诗句中的意义。

这首诗,寄托了两岸人们的情感,很多离乡奔波的人们在看到这首诗也会流下眼泪,这份乡愁,虽不如两岸的那种乡愁,但我们也从中能读懂一丝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声声乡愁,敲击着我们的心头,那般清脆,又那般柔软,软到一碰就碎,坚硬到暗夜流泪,这一切我们都只能独自忍受。但是余光中老先生最后也没有看到祖国统一,没有回到他心心念念的故乡。在2017年12月14在台湾逝世。享年89岁。有人说,余光中老先生的离开,中国的诗坛就塌了半边天。

这样说也没有错,余光中出生于1928年,他经历的不是一个单纯的岁月,而是经历了很多的变革,一个跨越几个时期的诗人,其实,说实在的,我不太愿意去读余老先生的文字,不是因为他写的不好,而是因为他的主题,大多都围绕“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有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所以我现在的年龄还不足以去阅读余老先生的文字,我怕读不懂字里行间的意味,我怕误解了余老先生的初衷,虽然说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思想,但是我还是愿意去读懂余老先生内心的想法,如果单纯的靠自己的理解,那一首诗的意义虽然重大,但是却不能了解当时的背景,这是很可悲的,我更愿意通过一篇文字,去读懂作者的想法,去和作者进行灵魂上的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乡愁》这首诗是余光中在21岁时写下来的,一位21岁的他,就已然写出这样流传的经典之作,一位21岁的少年写出了多少人的情感,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乡愁》,也是因为他自身的经历,也正如他自己所言“如果我十二三岁,我的底蕴还不够我写《乡愁》。正因为那时我已经21岁,古典名著、旧小说、地方戏这些我都读过,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虽然幼稚,但已经很深入,印象很深,所以我不会,也不容易抛弃这个东西,再加上,我父母的乡音都一直蛮重的。”

除了《乡愁》这首诗,我更喜欢他的一首诗叫做《白玉苦瓜》,这白玉苦瓜是藏于故宫博物馆的文物,但余光中先生却不是简单地咏物,而是以物寄情,写了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在第一节中描写了白玉苦瓜的形态,而第二段将其作为祖国的象征咏唱。从“皮鞋”、“马蹄”、“重吨战车”践踏苦瓜,是象征祖国自鸦片以来被日寇入侵的苦难。在余光中老先生仙逝的那天,不少文人都为其写了不少作品,用来表达对余老先生的惋惜,用来表达对余老先生的感情,因为他的离开,是诗坛的损失,他的离开可以说,诗坛的半边天就塌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歌还在回荡,可是余老先生已经不再,多希望有一天祖国可以统一,再不用说出“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哀叹。

余光中:一首《乡愁》,两岸泪流!今天就到这,点个赞吧!

****************

当乡愁成了绝响,再见,余光中

作者:三联中读

发表时间:17-12-1717:36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

原文@MOViE木卫 载于中读App

说来,知道有《乡愁》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比在朋友圈悼念余光中死讯的人,更了解余光中。

中间略有渊源,始于十几年前,高中母校一百周年校庆。据说就翻了百年的名人志录,怎么都找不到一个跟文化名流沾边的人。后来,就还了祖籍是本县人的余光中,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在这边就读,只是返乡过几趟。闽南话也不会说。后来,县里还给他盖了一个相当气派的文学馆。

我在这里,无意评价余光中的文学成就——尤其是诗歌成就。也不想说他的政治立场,以及告密等历史黑材料。借这么个机会,了解下电影以外的文学天地,还有说下《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记录对象,就是余光中。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几年前出了第一辑。其中,我看过《寻找背海的人》(王文兴)和《化城再来人》(周梦蝶)。

当时就听友人大致提过,这两套是比较好的。相比之下,余光中的《逍遥游》,据说是老人家比较端,不好亲近,套话。单看75min时长,与163min的《化城再来人》,大概能比较出素材量上的差异。进一步的也能说明,面对镜头,一个文学家,愿意暴露多少的自己。

像周梦蝶,他就一口河南腔,乡音不改最感怀。摆摊、写诗、习佛,与电影有关的篇幅也饶有趣味,还会讲与三毛的八卦。命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不知道为何当兵,也不知道与亲人好友为何结缘,又失散。

相比之下,《逍遥游》就特别中规中矩的电视纪录片,除了对诗作搬演,口述采访也比较流程模式,最后试图塑造的,就是一个跨越了海峡两岸,尤其是大陆落地的文学完人。

余光中给人的感觉,虽然时局多变,但就是资历老,见过世面。人生非常顺,地位超然。

话说来,余光中是南京出生的人。母亲是常州人,于是又有常州口音,于是更认可自己是江南人。采访中又有说,他在厦门待过一年,也是广义上的厦门人。纪录片中,他会用四川话吟诗。加上开头说的,祖籍又是闽南泉州,后半生迁居台湾,又有游历香港西洋通英文。

这就不难解释了,他在《乡愁》里面的最后对话对象,是中国。

台湾那边的文学圈子来看,余光中更像是赶上统战的大势,就有了在大陆四处打卡的那些影像。

我找过余光中文集,读他在香港,还有欧洲,尤其是像布拉格的一些文字。但说实话,读着吃力。我现在喜欢到了一个地方,就搜集名人大家,是怎么描绘那些我自己也走过的路,经过的桥,看过的山,还有游过的水,看别人的视角(大概是在写游记的关系……)。

余光中在散文上的造诣,我只是看了皮毛,觉得用词用于精致,考究,生活气息不够,缺少直抒胸臆的性情。这与他在纪录片里的形象,倒是完不谋而合。

相比文章,他的诗歌,我算看得更多一些。用词上的雕琢,更像诗歌的做法,不难发现,他的古雅,抽离,与古人比争的套路,一直到生涯最后,也还在不断创作。

《乡愁》走红大陆,或可以理解为统战的想象。但剥离掉这一层,《乡愁》也确实很好。文字简单,情感增叠,韵味无穷。

不知道为何,想起了今天看到的一则报道,说朴树在录歌时,因李叔同的《送别》,用情太深,以致泣不成声。

余光中说,诗歌与地点,是拥有和霸占的关系。杜甫写三峡写得多,于是三峡成了杜甫的,黄河就成了李白的。所以,晚年的他,只得一个高雄的西子湾。西子湾景色美好。有海,有大得惊人的远洋轮船,有一衣带水、通往大陆的想象,就可以了。

不知道为何,描述这种诗人与地点的霸占关系,让我想起了独霸火药的泉州老乡蔡国强。

月初结束的台湾之行,我恰好在高雄混了近十天。南高雄,大致上是荒凉的。马路宽敞,机车也没有台北那么多。市貌并没有阿萨亚斯在手记里写的那么凌乱,到处是巨轮解体后的零件部位,稀奇古怪的配件店。我一个人,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大马路上逛,与非周末的驳2园区和捷运车站,都是一样的空旷,无人。在旗津的山上,也能看到西子湾,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朋友还提议,要不要去寿山上看猴子。

说来可能是巧合,在纪录片里看到枋寮车站,垦丁风吹沙,还有余光中的墨宝,都有冒出来无端的陌生感。也许,他虽然成名活动在台湾,却更像是属于大陆的文人。

又或者,这根本就不是误会。文学与诗歌,在哪里落地生根发芽,那么,它就会在那里长大。侯孝贤会成就九份,余光中让自己的诗歌回到大陆,都是命运的成就使然。

--免责声明-- 《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这篇文章828la110634。

【结语】: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思念是美丽的孤独(读余光中乡愁有感)】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0634'></small><noframes id='828la110634'>

  • <tfoot id='828la110634'></tfoot>

      <legend id='828la110634'><style id='828la110634'><dir id='828la110634'><q id='828la11063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0634'><tr id='828la110634'><dt id='828la110634'><q id='828la110634'><span id='828la110634'><th id='828la110634'></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0634'><tfoot id='828la110634'></tfoot><dl id='828la110634'><fieldset id='828la11063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0634'></bdo><ul id='828la11063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