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时间: 2020-09-02 00:57:25 分类: 美文赏析

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史读书

发表时间:18-11-0620:32优质原创作者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我们小时候就学过的苏轼的一首诗,这首诗传诵甚广,和李白的《静夜思》有的一拼。元丰七年,朝廷下诏让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任职。苏轼在前往汝州的途中,打算顺便去探望弟弟苏辙,一路又与参寥子结伴到庐山,《题西林壁》即作于此时。

从正面看庐山连绵起伏,侧边看庐山山岭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来看庐山,庐山的景观也各不相同。我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是因为我就处在庐山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首即景说理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观赏庐山的千姿万态的风景,得出一个结论:我之所以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被视野所局限。这首小诗,以简短的诗句,激起了人们的思考,也带给了人们启迪:人们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片面性;只有认识到事物的全貌,超越传统的固定思维,跳出框架,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在苏轼的笔记中,有记载他这次游览庐山的事情。苏轼登上庐山时,被庐山秀丽的景色惊艳到,因为景色物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于是他决定此行不作诗,只好好观赏风景。苏轼一路观赏,到了开元寺中,庙中的僧人见到他都喊到:“苏子瞻来了!”苏轼很高兴,不觉间就作了一首诗:

“芒鞵(xie)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旦诗兴大发了,就收不住了,苏轼一下子又作了两首绝句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忆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苏轼的好友陈令举曾寄《庐山记》给苏轼,里面描绘了庐山的景色,还提到了李白和徐凝有关庐山的诗。苏轼如今亲自到了才知道,才知道庐山真的是人间仙境。

苏轼进到寺内,主僧久闻苏轼大名,于是向他求诗,于是苏轼又作了一首绝句: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谪仙”指的自然就是李白了,而李白写庐山最著名的诗句莫过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徐凝是中唐诗人,他曾写过有关庐山的诗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在《东坡集》中有记载此事:苏轼认为这两句写得甚是凡俗简陋,而徐凝还伪造白居易的诗句来赞美他自己的诗句是“赛不得”。因此苏轼在此诗中鄙视了徐凝一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轼在庐山中待了十余日,从山南到山北,从漱玉亭到三峡桥,胜景实在是太多了,根本记不下来,所以苏轼就选了最有代表性的两处美景,又写了两首诗:

《开先 漱玉亭》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栖贤 三峡桥》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最后,苏轼和庐山东林寺长老去游西林寺的时候,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题西林壁》,在苏轼的笔记里,这首诗和他诗集里的记载略有不同,这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是“远近高低总不同”。)

以前的诗歌大都是以诗言情、以诗言志,到了宋代,特别是苏轼,出现了以诗言理的新诗风,可谓是诗坛的一大突破。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语言浅显、意义深远,告诉了人们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在当时来看,这可是“新思想”,还“未经人道过”(《宋诗精华录》)。

****************

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行走的长颈鹿

发表时间:18-10-2612:59

庐山位置在九江市,是国家景区的重点和示范点。这儿有山峰,有瀑布,有湖水,中国山峰排行榜可以进入前十,接下来我带你走进这座山峰。

先来到锦绣谷,和它的名字一样,这儿的花草非常繁茂,在一个山谷里,两边是陡峭的面壁,脚下花草繁荣,真是仙境一般。再来到三叠泉,这儿是庐山最美的瀑布,水流顺着山峰之间的缝隙哗啦啦地留下来,从远处看,很清秀,像是白色飘柔的长发。

接下来就是含蟠口,这里三面都是山壁,只有一面是湖水,就好像一张大嘴,正准备喝湖里的水,是不是觉得和他的名字很搭呀,要想观看全局,最好到含蟠亭子上看,一眼看去,有桃花盛开,湖面就像是一块镜子。

还有一间房子,这可是有历史的意义,国共双方领导者都在这儿居住过,这就是庐山美庐,这儿还有很多曾经的照片保留在这儿,供后人观看。

五老峰,景色和他的名字一样,由五座山峰,形状各异,都是老人的模样,再往远处看,你会觉得像是五根手指,长年累月自然形成的奇景。植物园,这里的植物非常多,也有很多稀奇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来这儿空气很清新,也很湿润,是个避暑的好地点。

三宝树,三颗古老的树木,非常的粗壮,三五个人围成一圈,才能抱住他,一颗是银杏树,一颗是柳杉树,他们都有40多米高,存活了将近600多年。这里还有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剧院,当年蒋介石曾在这儿办过军事训练班,解放后,毛主席开了三次会议,都是很重要的会议。

芦林湖这儿是一个盆地,湖面平静,安静美丽,两边树木排列整齐,夕阳照耀下,更加淡雅,据说毛主席闲来没事都会在这儿游泳放松。

从古代开始,很多名气很大的诗人都称颂过这儿,像王安石,白居易等古代的巅峰代表都留下了足迹,再到近代胡适,郭沫若也纷纷前来观游。最著名的就是李白写下的望庐山瀑布,还有陶渊明写下的桃花源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经常见到。

由于这儿风景秀美,很多宗教都选择在这里建立,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甚至连西方的天主教,穆斯林也来到这儿传播,到现在为止,这儿的寺庙,道观数量极多,据统计超过了五百座。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起来感受庐山的美景!

作者:好剧一起分享

发表时间:18-11-2415:36

庐山风景名胜区,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

景区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在古代,庐山最有代表性的地点便是秀峰,这是因为其历代交通便利,庐山上面到清朝末期才有人到达。秀峰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诗赞曰:“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日螟不知去,鱼鸟会留人。”

龙潭,所谓龙潭就是庐山瀑布一支流水流入此潭中。潭水碧青如玉,明沏见底,水中游鱼可数,但据说深不可测。宋代南康军守李亦的篆体“龙”字,字体就达4米见方,独悬龙潭石壁。

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秀峰景区是一个单独的景区,并不在庐山大景区之内。秀峰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等几个山峰组成,著名的《望庐山瀑布》其实是写于此处。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美丽庐山欢迎您

作者:永珍带你去看美丽世界

发表时间:18-09-1112:20

在江西的北部,有一座非常秀丽的山,虽然没有华山一般的险峻,也没有黄山那样的雄伟,但却多了一份独有的神奇和清秀,这里的洋房的历史痕迹虽然不如鼓浪屿这样有特色,但却更贴近现实,这就是江西的庐山,一座多元化的名山。

文/永珍 【原创首发,禁止复制抄袭,违者必究】

庐山,地处江西省的北部九江市内,庐山无数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其幸运臻痪洹安皇堵秸婷婺浚辉瞪碓诖松街小弊钗

还有很多人是看了电影《庐山恋》才知道了这个地方,也许有些年轻人并不知道《庐山恋》这部电影,电影《庐山恋》在1980年就出品了,在那个年代的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走进庐山电影院,重温一下这部经典

从苏州出发到庐山,如果体力好的可以自驾,路程对于飞机来讲也不太划算,上海高铁出发也可以的,只不过往南昌绕行到九江感觉也不太值,尽管庐山的风景区属于庐山市境内,但是从九江出发,反而比庐山市出发能更快到达,大家可以在九江汽车站上搭乘直达庐山风景区的大巴。

如果自驾前往庐山的话,一般都是自驾先到九市江,然后从庐山的北门入庐山风景区。北门即从九江方向上山的主干道,从九江到山脚下的威家镇有九威大道,这是很好开的路,但是从威家再向上就是盘山公路了,号称有400多个弯,有晕车的游客最好采取一些的防范措施,比如晕车药服用等等。

以庐山山顶牯岭为中心,庐山的景点主要分成两大块,即一线、二线景区,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庐山的三叠泉景区了,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其实三叠泉并不是泉水,而是一条瀑布,因水流从五老峰的北悬崖口落下,冲击了三级盘石而形成“三叠”,所以故名三叠泉。

一般来说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水量充沛,可以看的到飞流直下的落差瀑布,是观赏三叠泉景色的最好时机,到了冬天,水量就少了,能看到的则是秀气柔美的水帘。注意,此处要买一张“返山卡”,2元,可以退,但一定要买,不然会被判定你是没有买票。

庐山最险峻的山峰就是五老峰了,它位于庐山风景区的顶部,因为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截断,分成了并列的五座山峰,看起来就像五位老翁,因此得名五老峰,如果只在山下仰望山峰的话,是无法领略到山势之险峻、乱石之奇特的。所以一定要从西北面的小道开始登山,才能真正体验到山景的感觉。

感觉这里看风景怎么都比含鄱口的视野要开阔,如果运气好,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云海,云海乃奇观,可遇不可求!,以前我去黄山,也没看到过云海,只能说人品爆发就能看得到吧。这里的日出和日落也是很美的,在顶上还可以眺望到鄱阳湖喜欢摄影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想看鄱阳湖的,还可以去含鄱口,这里同样也是庐山著名观日处,到了清晨,鄱阳湖上晨光普照,水天一色, 一轮红日升出湖面,金光万丈,一瞬间湖面都红了,形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记得把这一场景拍下来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雾气浓重的话,就看不太清楚了。

庐山不仅仅只有风景,还有一些近代的历史遗迹,江浙的朋友应该知道,在杭州和苏州有一家饭店叫做美庐公馆,价格不便宜,但菜品非常的精致,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庐在哪里,这就在庐山上了,是一座隐藏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风格的别墅。这里曾是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也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地方。

庐山的美食只要以山珍居多,石鱼爆蛋估计很多人没听说过这道庐山名菜,石鱼是一种很小的鱼,生活在瀑布和泉水中。把它和鸡蛋一起爆炒,非常具有滋补营养价值,除了石鱼,还有一种叫石鸡,千万不要听名字误认为这是一种野鸡或者野鸟什么的,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种蛙类,比田鸡略大,比牛蛙又小得多,其肉质肥美,比牛蛙和田鸡都好吃,但价格不便宜。

庐山在我眼里,是个好地方,特别是夏天也是一个避暑的圣地,喜欢玩山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喜欢摄影的朋友们,这里也是一个适合你们来的好去吃。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喜欢出去旅游,探索身边的美景,寻找身边的美食,并且记录下这一刻,留作美好回忆,谢谢大家支持我的作品。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风景!

作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发表时间:18-09-0100:0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曾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很学过这样的诗句。

有山有水,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神仙似的地方,身临其境,瀑布与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水流没那么宽,没那么多

登庐山上好汉坡,穿过一段坡路,路边的粗壮的松树为游人遮凉,虽然是坡路但是也要走好久。

到了好汉坡,石阶而上开始登山,好汉坡位于莲花洞登山小路的半山坡, 好汉坡因毛泽东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来的名字。

上山的台阶不平稳还有点滑,女生千万不要穿高跟鞋,很累的,容易崴脚。

半山腰的风景

眺望远处,虽然看不到蓝天但是白云还是有的。

拾级在千步石阶之上,近距离地饱览秀美山色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远远的看到一个小亭,是望江亭

路边有平路可以供游人休息

奇形怪状的石头,显得惟妙惟肖。

爬到了观望台,还有纪念石碑

另一边的风景也是很美的,陡峭的山峰。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纵论古今

发表时间:04-0412:25

相传在我国庐山、青城山、峨眉山等地,每当月隐之夜,山下黑黑的山谷间,会突然涌现出十到数百点萤火虫似的光。火光时大时小,时聚时散,或近或远。古人把他们看成是神仙手提灯笼穿行在天地之间,这便是所谓的佛灯,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佛光。

据载,历代看到佛光的人很多,许多文人骚客也为此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著名的有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最高峰望雪山》,现代学者王阳明的《文殊台夜观佛灯》等。其实,佛光现象并不常见,即便住在庐山几十年的人也很难看到一次,这就给研究者带来了重重困难,因而它成了一个至今悬而未决的千古疑谜。

1961年秋,我国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在考察庐山后,特地将佛光,作为庐山大自然的三谜题,(佛灯谁点燃?庐山云雾为什么会响?庐山雨为何自下往上跑?)之一,向庐山有关研究所提出来希望科学家能认真予以研究。

据记载及目击者的描述,佛光的颜色有白、青、蓝、很像天上的星星,而且,在山上看,佛光主要在山下,忽明忽灭,闪烁离合。根据上述佛光的几点共性,有的研究者认为,它很可能是山下灯光的折射,还有人认为是星光在水中的反射,也有人说是-萤火虫在飞舞,或是山中发荧光的矿石说。而最普遍的解释是磷火说,磷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作用,产生磷化氢和四氧化二磷气体,它们在空气极易自燃,因此,空气轻而随风飘动,故有闪烁离合的景象。由磷化氢燃烧时光不强,所以必须是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才能看到,但研究者认为,磷火说的漏洞也很多,一是磷火多贴着地面缓緩游动,不可能飘得很高,二是磷火的光很弱,庐山文殊台和青城山神灯亭的海拔皆1000米以上,峨媚金顶海拔超过3 000米,不可能看得那么清。

1981年12月14日,庐山云雾所收到海军航空兵老飞行员郭宪玉的来信,他对佛光的来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法,认为它是,”天上的星星反射在云上的一种现象”。他说,夜间无月亮时在云上飞行,飞机下面铺天盖地的云层就像一面镜子。从上往下不易看到云影,只能看到云反射的无数星星。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易产生“倒飞错觉”,就是感到天地不分,甚至会觉得是头朝下飞行。从而联想到天黑的夜晚,若有云层飘浮在文殊台下,把天上的群星反射下来,就有佛光现象。然而,这种云反射星光的现象应该是相当普遍的,而佛光却并非每处高山都能见到,只能在青城山主峰高台山顶的上清宫旁的神灯亭、峨媚山的金顶睹光台和庐山大天池的文殊台才会出现,可见这一说法也不足以定论。

那么,这会不会是人类以外高度文明的外星人留下的足迹呢?这一现象至今还是个迷,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美丽的庐山我来了

作者:趣味生活怪咔

发表时间:18-03-1420:37

庐山素以它的美丽和云雾闻名于世。真有幸,我在五老峰上就亲眼看到了那晨雾一般的云。我坐在石凳上,偶一抬头,呀!头顶上竟有那么多云在飘动。它们时而散得很快,被风一吹,立即毫无规律地飞舞着,盘旋着;时而又抱得很紧,牢牢地簇拥在一起,任凭风怎么吹也吹不开。一瞬之间竟不知有多少变化。我又转过头,遥望另一种云:它们自山谷袅袅腾起,又缓缓升起,始终是淡如烟,薄如纱,却不会让风吹散,我以为这种美丽的景色只有在梦境中才能看到,没想到现实也存在,景色美丽到了极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有如雷贯耳的大诗人留下的遗迹,也有两朝领袖留下的足迹,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承载了多少人的缱绻爱恋。与其说这厢风景独好,不如说它有深沉的人文情怀。那些踏上过庐山的脚印,已融入它的血脉,化作了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朵花。那些真实的、丰富的历史故事,贯穿千百年,赋予庐山其他山峰都不曾有的使命感,仿佛它就是为了见证什么而存在。山峰不会说话,它默默地注视着往来在它怀抱里的人们,不论是青史留名,还是芸芸众生。庐山不停变幻的历史氛围,让人反应不及、琢磨不透,剥离这些迷雾,背后的是包容这一切的青山碧水,是庐山的本源,它的真面目。无论前人作何想法,后人只为风景而来,我们不想思考政治的复杂性,只想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庐山的清凉和平静

三叠泉 三叠泉也叫三级泉、水帘泉,位于庐山风景名胜区东南九叠谷,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它其实并非泉而是瀑布,水流从五老峰北悬崖口落下,冲击三级盘石而形成“三叠”,总落差155米,十分壮美,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请点击输

美庐 庐山牯岭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巴莉曾与宋美龄交好,1934年将这栋房屋赠送给宋美龄。蒋介石见这里环境恬静美丽,宋美龄的名字中又有一个“美”字,于是命名为“美庐”,庭园中卧石上的“美庐”二字为蒋手书。

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

以上是小编春节游玩的时候所记录的美丽画面,希望大家喜欢,大家有时间的时候经常出去走走,放松放松内心的压力,做一个愉快的自己。

****************

风景之美的感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明琼萌宠

发表时间:18-09-0817:12

在传统的赏景经验中,可归纳出4点基本方法:游山先问,远望近看,登高远眺,情景交融。这就是旅游赏景的16宇诀。

一、游山先问

我们的审美感知并不只是五官的感受,而是节有一定的理解、领悟的因素。因此,在你去某一风景地游玩之前,应该朱了解一些风景的特点,风景区的历史沿革以及故事传说,、二这对你欣赏效果的深化是大有好处的。早在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中就专门撰写了《登涉》一章介绍游山的注意事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游山先间”。先间包括很多内容,有生活方面的,有安全方面的,但和欣赏最有关系的是预先了解山水或古迹风景的总体特征、历代文人的评价、以及恰当的游览方式。

例如,福建武夷山景区的色彩特征是碧水丹山。这是因为红色矿岩经风化之后在浓树衬托下现出的典型特征,而那里的山水地貌的特点是“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要是游人事先知道这些山水的风格,游览时就会格外注意“秀山”和“曲水”,在登上天游、大王等名峰之后,一定会乘竹筏泛游九曲溪,使了解到的知识在游历的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发挥。

再如,九华山是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血上寺院林立,它的美主要表现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上,表现在层层青山环抱之中的建筑美和山水美的结合上。要是对佛教的历史和传统知识了解甚少,上九华山游览就难免使你失望。这是因为未傲到“知己知彼’。前人留下的有关风景的诗文不仅概括提炼了风景美,而且常常抒发了古代艺术家的脚臆情怀,是我们今天赏At好的借鉴,也是“先问”的主要内容。《现代游记选》中有一篇子敏写的《西湖即景》,作者因为受到“冒雨游山也莫嫌,却缘山色雨中添”诗句的激励,冒雨游杭州玉皇山,在山顶茶榭里远眺雨中西湖,看到了出平意料的关系“西湖宛如墨染了一般,完全变成浓黑的了。……湖水是浓黑的,而苏堤则变彼是一条白色的带子,堤上的六桥竟宛如汉白玉服刻的了。幻的天工造成奇特的黑白对比,这美是我生平未见的。”如旅游者不知道“山色空檬雨亦奇”的名句,不了解雨中西湖的特有魅力,那末,他肯定不会在路湿苔滑的山路上冒雨登攀了。可见,“先间”是旅游赏景前主要的准备工作。

二、远舰近若

我们外出游览,所欣赏的山水风景,都是以连续的空间形式展现在你眼前的,如同欣赏连续不断的立体风景画面。这些画面有近有远,有大有小,而且每每随游人的动态游览变化着相对的位置,近景渐渐变为远景,远景又变为近景……要完整地游览赏景,必须做到远近结合,宏微结合。古人赏景,就很注意远近和宏微的结合,象“宿云似幕能遮目,细雨如烟不损花”、“风带残云归远帕,树摇余摘乱斜阳”等名句,就是综合了远近、大小、和宏徽的审美感受而写出的,而且这远妙,残云,明月也只有在细雨,小花,树荫的配合拱托之下才显得更完美。北宋的绘画理论家郭熙在谈到风景欣赏时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这里说的“势”是指自然山水总的气势神态。要看到自然山川的全景,领悟它的整体美,就要相隔较远的距离来进行观赏。“质”是指具体的山林泉石的姿态、纹理、形式和色彩等细微精巧的美。

“近看取其质”就是在对山水整体风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就近仔细察看各种风景形象表现出的小范围的细巧关或象“落叶惊游鱼”之类的细小动态美。有一首叫《舟还长沙》的古诗颇能说明赏景先要远看,把握总体,才能体味到其中之美。这首诗写道:“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作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这位长沙女子之所以在如画的山水中一直不觉其美,主要是没有机会到远处去观赏,也就不能从气势上领略风景之美。这和苏东坡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样的道理。譬如云雾中半露半现的山形美,一定要在山下远处观望,如果你到山上,身处云雾之中,是不会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感的。‘所以,不懂得远距离欣赏,而把注意力统统集中主近处的细部小景上,就会得小失大,从而欣赏不到山水风g7全面的,真正的美。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一次游,万了会稽山阴风景之后,留下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名句。如果说“仰观宇宙”和宏观的远望相关连的话,那么“俯察”就是细心就近观赏了。赏风景之美,光进行远望还不够,一定要走到景色中间,仔细地察看品味。有些美学家认为,美的东西都是小而可爱,这当然有些绝对,然而风景中的许多美确定包含在小巧而灵活的景物之中,象I面提到的荷花游鱼,虫鸣鸟语,溪边卵石,悬岩奇松,都必须近而观之,细心静赏。另外象古人描绘的“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白鸥傍桨自双浴,黄蝶逆风还倒飞”等恬静景色中细小的动态美,也都离不开细致入微的观it.正确的赏景必定是远近、宏微的结合。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小敏带您去旅游

发表时间:18-03-3114:46

庐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也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世界文化景观”和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导游词。她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到29度41分之间,她的山体是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至西南绵延约29公里,西北至东南宽达16公里,其山体面积有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现分为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庐山(南麓)山南景区,庐山(西麓)山西景区,三个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6年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到:“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一座古老而年迈的山,庐山早在十八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纪”时,就开始在江南古陆上隆起。在距今六亿至四亿年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整个时期,庐山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志留纪未期,庐山逐渐得以抬升。在距今3.5亿至2.8亿年间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庐山又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再度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庐山又得以缓慢抬升。在距今六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庐山先后受“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多次强烈影响,突兀而出,呈现出地垒式断块隆起,生成了一山飞峙的壮观秀姿。

庐山是一座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的山体最高点,是海拔1474米的大汉阳峰。庐山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度是一个分界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地域,群峰各自分顶而立;在海拔700米以下基本上是悬崖峭壁的地貌,尤其以东南及西北地区较为典型。山中具有峰峦、谷地、坡地、河流、湖泊、悬崖、绝谷等多种地貌。自古庐山有名子的山峰就有170多座,山中群峰间散布着山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之多。庐山的山中河流流水多在海拔700米左右的河谷地质断裂点处,形成急流和瀑布。庐山之中有22处著名瀑布,18条溪涧。匡庐奇秀甲天下,然而庐山之奇却莫若云。庐山的云和雾,姿态万千、变幻莫测,是庐山神奇神秘之源...,人们方才低头谈笑间还是云开天现,此刻回头之时却又云绻雾迷,仿佛“山”活了....,庐山就是这样一座充满动感秀美的山。

庐山云奇,庐山的雾迷,庐山的雨也富有诗情画意。在朦胧的雾中,庐山的雨亦朦胧...,正是如此多变多幻的云、雾、雨之间相互衬映变化,让庐山演化出许多圣贤追寻多时的真趣灵境。从此庐山中的奇峰、怪石、瀑泉、壑谷,等自然风物,不仅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亦使庐山增添了许多神奇、神秘和神圣。相传,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姓匡名俗的人,带着他的六位弟兄。来到了这座山中,用山上的毛草盖起了一间毛草屋,在这里参悟修仙。匡俗七兄弟,经过修炼,终于得道全部成仙而去了。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慕仙的人们纷纷来到这座山找匡俗兄弟们的仙踪,就连时下的周文王、周威烈王也先后派了人来找。可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找到匡俗兄弟们,只找到了匡俗兄弟们修炼时住过的毛草屋。从此后,人们就称这座山“匡庐”,意为匡俗七兄弟结庐成仙的地方。

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庐山称为“敷浅原”。在《山海经》中,庐山名叫“天了都”、“天子障”。“庐山”的名子,最早是出自我国汉朝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这部书中。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第七》中这样描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从此,庐山就成了这座山的大名了。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退休以后

发表时间:06-2012:16

走进江西九江的庐山似乎就走进了神秘之地。那里有着朦胧的晨雾,让你感到变化莫测;那里有着跌宕起伏的山峦,让你感到山的奇特,水的壮美;那里有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让你感到大山的深不可测。那里还有着许许多多历代名人的故事,让你真切地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免责声明-- 《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篇文章828la111287。

【结语】: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1287'></small><noframes id='828la111287'>

  • <tfoot id='828la111287'></tfoot>

      <legend id='828la111287'><style id='828la111287'><dir id='828la111287'><q id='828la111287'></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1287'><tr id='828la111287'><dt id='828la111287'><q id='828la111287'><span id='828la111287'><th id='828la111287'></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1287'><tfoot id='828la111287'></tfoot><dl id='828la111287'><fieldset id='828la111287'></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1287'></bdo><ul id='828la111287'></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