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

时间: 2020-09-02 01:54:24 分类: 美文赏析

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

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

****************

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

作者:绿杨夜话

发表时间:18-05-2918:04

关于朴园的诗,除王墉所写的《朴园二十咏》以外,其实还有钱泳的《朴园十六咏》。有意思的是钱泳在序中说(朴园)“亭台池馆秀甲淮南,园中名胜甚多,于未经诸公品题外,又得十六景,各系一诗。”从而让我们领略到园中梅花岭、芳草垞等另外十六景。

钱泳(1759-1844)原名钱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曾祖集选(字奉麓),祖父成基(字绍美)父亲钺(字锦山,1722-1795)。钱泳自小聪颖,五岁时能写楷书,八、九岁时工篆、隶,并随父钱锦山悉心攻读古籍。14岁时在苏州得到一批汉魏碑刻拓片,朝夕临摹。后又受到工于书法和诗文的退职按察使金祖静等的指导、研讨,文学书艺大进。17岁游吴门,后赴考举人落第,拂袖回乡,馆于苏州郭氏为生。乾隆五十年(1786),因钱泳为河南巡抚毕沅①准备的皇宫献品,皇上十分满意,毕沅聘其入幕府掌书记。钱泳为之校勘著作《中州金石记》,鉴品了一批书画和碑刻。乾隆五十三年(1788),毕沅调任湖广总督,钱泳又回苏州坐馆。1791年游幕绍兴李亨特②署,分修《绍兴府志》。后又1796年游幕于杭州粮道张映玑、1797-1798年游幕于两浙都转盐运使秦震钧③署。1798年秋他来到京城,通过法式善结识了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④。永瑆奉旨刻印《知诒晋斋帖》,钱泳为之刊定。1814年至1832年,钱泳又入幕高邮知府冯馨、江苏粮储道斌良、南河河道张井⑤。钱泳又擅长水利,70岁时被南河河督张井聘去协助规划水利工程,提出了一套很有见地的建设性意见。后又向上递呈了《速修三吴水利,以盈国赋,以益民田》的疏文,要求疏浚太湖支流,确保太湖周围的民田。80岁时,给松江府送去《七省海道全图》和《晏海水师》书籍,关心着国家的水利建设。

钱泳

钱泳随后母华太安人居住常熟钓诸,后母逝。钱泳又移居翁家庄,居住于常熟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五世从祖尚书公别墅。后钱泳建写经楼,仿汉蔡邕石经写孝经、论语、大学、中庸、刻石置,群学又藏所刻汉唐诸碑于虞山石室。钱泳又钩勒和手书了一批碑版,广为流传于江浙等地,以后又传向朝鲜、日本、中山邻近各国,于是名声大振。

钱泳著作甚丰,有《说文识小录》《守望新书》《履国金石目》《履园丛话》《述德编》《登楼杂记》《铁卷考》等30余种,皆出版发行。这些著作,对后人研究金石、文史、自然科学等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读明清笔记,怎么也绕不开钱泳的《履园丛话》。“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自为笺记。”自谦其为“遣愁索笑之笔”。在《履园丛话》中记载了南京、苏州、扬州、瓜洲、仪征、通州、如皋、泰州、嘉定、芜湖、杭州、绍兴等地的近六十座名园。

朴园在今仪征马集镇境内,张安保的《朴园记》说:“朴园……在水一方,拓地数里,傍先人之垄,开读书之堂。”是徽州歙县盐商巴光诰(字北野,号朴园)、巴光奎(宿厓)兄弟俩为族中弟子建造的一个雅致娴静的读书之所。朴园嘉庆十九年(1814)始建,费时五年于1818年建成,由造园名家戈裕良操刀,耗银二十多万两。沈恩培《朴园记》说,“既落成,朴翁自为之记……以为水山土木之华,一归于朴实,梅花溪居士遂以朴翁之号署其园”。张安保的《朴园记》也说道,巴光诰号为朴园,“而钱梅溪取以名其园者也”。说因其建筑,朴实自然,而园主人号“朴园”,钱泳遂以主人的名号为园名。“朴园”是用于族中弟子读书的,所以还包含着“朴园者,朴学之园也”之意。

钱泳行书《兰亭序》 册页 (四开) 水墨纸本

《履园丛话》:朴园在仪征东南(北)三十里,巴君朴园、宿崖昆仲以其墓旁余地,添筑亭台,为一家子弟读书之所,凡费白金二十余万两,五年始成。园甚寛广,梅萼千株,幽花满砌。其牡丹厅最轩敞,吴山尊⑥学士书楹帖一联云:“花候过丁香,喜我至刚逢谷雨;仙根依丙舍,祝君家看到仍云。”有黄石山一座,可以望远,隔江诸山,历历可数,掩映于松楸野戍之间。而湖石数峰,洞壑宛转,较吴阊之狮子林尤有过之,实淮南第一名园也。道光癸未秋九月,余自邗上往游,与童君石林、张君石樵⑦辈信宿其中,得十六景,有梅花岭、芳草垞、含晖洞、饮鹤涧、鱼乐溪、寻诗经、红药阑、菡萏轩、宛转桥、竹深处、识秋亭、积书岩、仙棋石、斜阳坂、望云峰、小渔梁诸名目,各系一诗,刻石园中。

《朴园十六咏》中钱泳说“余以道光壬午四月亲至其地。”说明这是他第一次来朴园,为朴园命名并写有十六首诗。道光壬午是道光二年(1822)。道光癸未是道光三年(1823),时隔一年半,故地重游,这时他的诗已经刻在朴园之中。《朴园十六咏》中《小渔梁》中钱泳有注:“巴氏先世居歙县之渔梁故云。”从而佐证了巴家来自于徽州歙县,移民仪征。

钱泳原配华安人,常熟宛山东北戴家湾人。生子日奇、日祥。继配吴孺人,生子日寿、日富。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钱泳逝世,寿高86岁,道光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葬于常熟宛山。体仁阁大学士常熟人翁心存⑧为之作墓志铭。

朴园十六咏

梅花岭

花映真州月,香分庾岭春。

扶筇岭头看,花月认前身。

庾岭:山名。即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因岭上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筇:拐杖。

芳草垞

好雨御东风,绿遍垞上草。

王孙胡不归,春花易衰老。

垞:小丘。

含晖洞

深窈若廊庑,四壁含清晖。

何殊白鹿洞,讲学仿前规。

饮鹤涧

绝涧咽危峰,潺湲响朝夕。

野鹤忽飞来,泠泠饮空碧。

危峰:高峻的山峰。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泠泠:本意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鱼乐溪

有水堪摇漾,凭饥不上钩。

游行如我乐,身世两悠悠。

寻诗径

一径入深林,大路平如掌。

新诗如处寻,穿云自来往。

红药栏

自种彤云片,开成没骨花。

凭栏几回望,恐是赤城霞。

红药:芍药花。没骨花:因芍药是草本。

君子轩(亦作菡萏轩)

花落风满湖,花开丽千顷。

香远益清凉,亭亭几枝影。

菡萏,荷花的别称,荷花还未盛开的样子,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

宛转桥

宛转复宛转,春来几度经。

微吟过桥去,下有大鱼听。

竹深处

碧玉立千竿,条条满深隖。

有客自来看,巍然一亭古。

隖同“坞”,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

识秋亭

木落千山静,慨然知已秋。

独登小亭望,凉月正西流。

书岩

峩峩紫云岩,中藏三万卷。

将以贻子孙,摛华付金管。

峩峩同“峨峨”,山体高大陡峭。摛(chī)华:铺陈辞藻,指施展文才。金管:毛笔。

仙棋石

胜负世所竞,神仙亦好棋。

一局已千年,樵人那得知。

斜阳阪

叠叠明霞收,点点苍螺远。

鸦噪绕寒风,飞上斜阳阪。

望云峰

双峰高插天,上有狐云飞。

望云有时尽,思亲无尽时。

小渔梁

在昔住渔梁,先人已云逝。

春水望桃花,犹疑钓游处。

注释:

①毕沅(1730-1797)字纕蘅,亦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②李亨特(?—1815)汉军正蓝旗人,李奉翰次子。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官员。

③ 张映玑:字琏之,山东海丰(无棣)人,援例刑部员外郎升郎中,初为湖北宜昌知府,迁杭州督粮道、两浙都转盐运使。秦震钧(1735-1807)字酉经,号蓉庄,江苏无锡人。一生在山东、陕西、甘肃、浙江等地任地方官吏。

④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

⑤冯馨,浙江嘉兴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任高邮知州,十六年离任,二十年回任。斌良 (1771-1847)字吉甫,又字笠耕、备卿,号梅舫、雪渔,晚号随葊。清著名大臣桂良的仲兄。1817-1820为苏松常镇太督粮道 。张井(1776-1835)字仪九,号芥航,又号畏堂、二竹斋。陕西鄜州中部县人,清朝政治人物、水利学家。嘉庆六年(1801)成进士。道光四年(1824),擢开归陈许道。寻以三品顶戴署河东河道总督。

⑥吴鼒(1756-1821)字及之,一字山尊,号抑庵,全椒人。嘉庆四年(1799)成进士,由翰林院编修仕至侍读学士。著有《吴学士诗文集》《百萼红词》等。

⑦童锡龄字石林。仪征人,工书,善画。临各家法帖,无不得其神妙,擘窠大书尤佳。画亦秀逸,不落恒蹊。晚年,右臂病痺,左书长幅小楷,人尤珍之。张安保(1795-1864)字怀之,号石樵,又称叔雅、潜翁,仪征人。博古工书,铁笔法浙派,诗饶唐贤矩知,著《味真阁诗集》。

⑧翁心存(1791-1862)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督广东学政。咸丰元年,擢工部尚书。四年,起授吏部侍郎,调户部,擢兵部尚书,迁协办大学士。八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端。著有《知止斋诗集》。

****************

我怎样把文章写得细腻一些?

作者:骅骏说教育

发表时间:03-2606:04

有许多朋友说,写的文章感觉到太过粗糙,太概括,应该细腻一点,那么文章如何做到笔触细腻呢?

所谓笔触细腻,一般来说就是指文章要通过叙述描写和一些恰当的修辞方法和细节刻画等综合运用,使文章具有清新真切可感的特质,让读者产生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愉悦心理和阅读享受,对此可用朱自清先生得话“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之一石之细”来形容来表述,做到笔触细腻方式方法比较多,但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有下面三种。

第一种是巧用修辞。

就是巧妙恰当的运用修辞,不但可以使文笔细腻,还可以增强文采和语言的表现,常用的修辞有排比,比喻和拟人三种,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事物特征,使形象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把人物或景物的情状细致如微,具体真切的描绘出来,并且富有情趣。给读者以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

如:“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瞬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落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句话就像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给人的具体美感表达出来了,笔触细腻生动形象。

第二种是用好对话。

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的对话可以凸显作者笔触细腻的特点,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下面一段对话:

这位老夫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裕,又说,我收藏了4000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她大叫,我也是这样,目光真诚的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这段文字对话,将莫拉和我喜爱读书,与互为知己,知音难得,灵动的展示出来了。

第三是妙用细节。

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具有生动传神的功效,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学习过的课文中就很多,比如儒林外史中一段经典的描写:

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能断气,赵氏慌忙擦擦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吧,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他点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吴敬梓不愧细节刻画的大师,仅从这段细节来看,他就把严监生这个吝啬鬼,爱财如命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原创稿件,敬请关注

****************

《儒林外史》作者为何喜欢抨击科举?看看他和他老爹的遭遇就明白

作者:浅谈中国史

发表时间:04-0520:42学者,优质原创作者

小编说

读者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范进中举》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节选自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讲述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态。

书中的文人们各个满口忠孝节义,心里却只想着靠着圣贤之书谋取功名利禄,种种滑稽故事也就由此产生了。

吴敬梓作为一名读书人,为何对要抨击科举考试,嘲讽文人士子呢?这还得从他的种种经历说起。

吴敬梓的家族非常重视教育,从明代开始,就不断的有吴家人攀蟾折桂。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吴敬梓从小就非常聪明,据说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仅如此,吴敬梓并不是个只知道背诵的书呆子,相反,少年吴敬梓还经常游玩山水、结识贤达,因此,吴敬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神”。

吴敬梓他爸吴霖起是一位好父亲,也是个好人,他的一言一行对于吴敬梓的影响都非常大。

范进中举剧照

吴霖起的是一个掌管教育的小官,在清朝时期,负责教育的部门基本上算是所谓的“清水衙门”,但他依然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甚至不惜变卖家产兴建学舍和文庙。

然而,从不贿赂上司的吴霖起遭到了同僚的记恨和打压而不得不辞官回乡,这也让吴敬梓受了很大打击,父亲从小就是他的榜样,现在却落得这个下场,不由得让他重新开始思考读书做官、考取功名的意义。

后来吴敬梓二十三岁的时候考取了秀才,刚高兴了没多久,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吴敬梓的族人们看他好欺负,纷纷和他争夺起吴霖起的遗产来

儒林外史

要知道,吴门可是靠着“读书科考”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世家的,而家族成员们一碰到利益便把经史子集全部抛之脑后,可以说是讽刺至极了。

这场“遗产之争”使得吴敬梓的心境彻底发生了转变,他的世界观也真正开始重塑。

吴敬梓一介文人,根本不懂怎么管钱,吴父死后,他就开始自己的“败家”之路。

不但整天饮酒作乐,还特别慷慨,谁借他钱都一口答应,没过多久,这种只有出账没有入账的生活方式便使吴敬梓陷入贫困之中,当时甚至有很多人在教育小辈的时候拿他当反面教材,可以说是非常嫌弃了。

吴敬梓故居

按照正常的剧情走向,吴敬梓就应发奋读书、努力备考,功成名就后回来打他们的脸,可那时的吴敬梓早已对科考和官场失望之极,不论朋友怎么劝说都没用,后来甚至有地方官员出于爱惜他的才华亲自推荐他参加考试,但还是被婉拒了。

为了维持生计,吴敬梓只好以卖文为生,还有一些友人可怜他的境遇,偶尔会资助他一下。都穷到这个地步了,吴敬梓仍然没有放弃饮酒,手头稍有宽裕就要喝上两杯,乾隆十九年的冬夜,一代才子吴敬梓因饮酒过量结束了穷款潦倒的一生。

吴敬梓像

吴敬梓的文章嬉笑怒骂、自然随意,幽默又俏皮,清醒又刻薄,阅读他的作品,就好像一幅《文人众生相》在面前徐徐展开,让人若有所思、哭笑不得。

****************

刘勇强:清凉(新人文小品小说)

作者:古代小说研究

发表时间:18-08-0406:29教授,文化达人

1

清凉山是城西极幽静的所在。山不高大,也无名胜,没有秦淮河的艳俗、奢靡、喧闹,引得一些文人留连。

朱卉一生漂泊,备极艰辛,心灰意冷,落脚南京,对清凉山格外喜欢,视为归宿。他用邵雍诗句“眼前无冗长,心下有清凉”给草舍写了幅对联,又在山下为自己预备了一个生圹。

2

朱卉虽无功名,但能诗善画,故得与一时名流交往。立秋前,暑热未退,他招好友来清凉山扫叶楼雅集。

朋友中,吴敬梓的诙谐、袁枚的清通,他最为叹服。他对二人说:“你们同年被荐举博学鸿词科,都是高人。”

吴敬梓当年并未赴廷试,淡淡地说:“我那个不算数。自忖不合时宜,没去自取其辱。”

袁枚呵呵了两声。朱卉想,袁枚试而落选,可能不愿旧话重提。便向袁枚介绍吴敬梓时说:“敬梓是文章大好人大怪,后来索性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整日价逍遥自在,也不知做些什么事。”

吴敬梓说:“有什么可做的?只为八股取士这个法不好,一代文人有厄。”

袁枚却说:“我辈身逢盛世,非有大怪僻、大妄诞,当不受文人之厄。”

朱卉见二人仍不同调,又拿话岔开:“敬梓其实本不像我这样精穷,只是性豪宕,喜助人……”

没等朱卉说完,袁枚说:“我前天还写信给程晋芳,劝他不要高谈心性,不事生产,性喜泛施,有求必应,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朱卉说:“世界真小。原来袁先生也认识程晋芳。晋芳倒是特别推重敬梓。”

吴敬梓说:“这倒不须说。晋芳是做经学的,那才是人生立命处。不要说时文不值一提,就是会吟几句诗,也算不得什么。”

袁枚道:“晚生年来穷究史书,静观世事,于安身立命之道,也略觉有进。古往今来,文人以读书传名为第一计,时文、经学、诗歌,无不可以传名。听说吴先生写小说,将来竟以稗说传,也是美事。”

朱卉笑道:“这果然说的快畅!”

3

扫叶楼雅集是朱卉召集的,因吴敬梓、袁枚言谈龃龉,他颇感歉疚遗憾。雅集散后,他对吴敬梓说:“敬梓兄,袁枚其实并无恶意。听说有些考据家攻击他浮薄无学,他每每反唇相讥,才变得尖刻了。”

吴敬梓说:“我不认为他有恶意。倒觉得他谈吐率性,有几分可爱。”

朱卉说:“是的,是的。他曾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句刻了一枚私印,听说有个尚书过金陵,要他的诗册。他竟盖了这枚印,被尚书诃责。他开始还道歉,谁知尚书没完没了。他便一本正经地说:‘公以为此印不合规矩吧?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小是卑贱的。只怕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小,不复知有公也。’那尚书素以理学自居,坚称‘人皆好名,我独不好名’,袁枚又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好名也’,说得一座大笑,尚书无言以对。”

吴敬梓也笑道:“袁枚俗在好名,不俗也在好名。”

朱卉说:“儒林中不可无此等人,他能否入得了先生的外史?”

吴敬梓说:“外史就要结稿了,朝夕与儒林人物混,我也有些闷了,倒不如最近结识了些市井奇人有趣。”

4

其实,袁枚早就知道吴敬梓,没有登门拜访,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那就是吴敬梓号文木,书斋名为文木山房。他听到这个名号的第一反应是“文”“木”二字可看作“枚”字的拆开。虽然“枚”字原本从木从攴,但“攴”旁习惯上都写成“攵”,俗称“反文”。金陵人本喜解字,习以为俗。他自己也在《子不语》中,记述了几个“斤、车\斩”“木、目\相”的拆字故事,所以对此比较敏感。“枚”字被分解,多少令他有点异样感觉。

不过,那天说话有点耿直,却不是为这个,而是因另一件更令他不爽的事。

袁枚任江宁知县时,判过一个案子。有个松江女子沈宛玉,嫁给淮北富商,因与丈夫不合,私行脱逃。山阳令行文请协助缉拿、审理。袁枚发现她竟能作诗,便有心通融。山阳令说:“判离婚是不行的。但才女嫁俗商,到底不般配,可不追究其背逃之罪,放她回去算了。”没想到沈宛玉回了娘家,又跑到南京来,不知了下落。淮北、松江两边的人都指责他处置不当。

近来,袁枚听说吴敬梓收留了沈宛玉,写信请朱卉去讯明颠末,吴敬梓却说并没有这事。袁枚认为吴敬梓不肯说实话,又听说他将此事写进了小说,颇感不快。袁枚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儒林外史》,担心吴敬梓胡编乱造,有损他的名声。

袁枚希望有机会当面向吴敬梓求证一下。

5

虽然都住在南京,见面的机会并不像想象得容易。

袁枚要找吴敬梓时,他也许去了外地。而袁枚更是经常出游。两人都在南京时,又可能风雨雷电骄阳似火。就算天时地利凑合,难免各有头疼脑热,比如袁枚就无秋不病。直到吴敬梓客死扬州,两人缘悭分浅,竟没再见过。

吴敬梓离世后,移灵南京,葬在了清凉山。

朱卉想到袁枚对吴敬梓可能还有误会,问宁楷如何解释。宁楷既与吴敬梓关系亲密,又师事袁枚,便说:“这好办,请袁先生到清凉山下新开的茶肆来喝茶。我自有道理。”

众人落座后,袁枚说:“海内儒者,又弱一个,人何以堪!诸位既是吴敬梓的朋友,可知他是否藏匿了松江女子?后来那女子又去了哪里?”

宁楷道:“一会儿先生便知端详。”

正说着,老板娘端了一盒软香糕出来说:“各位贵客都是吴先生的朋友,这盒茶点是送给各位的,敬请笑纳。”

宁楷问袁枚:“认识她吗?”

袁枚觉得有些眼熟,仿佛就是沈宛玉。因沈宛玉长得并不出众,当时只关注了才情,没在意容貌,记不真切。

宁楷笑道:“先生不必狐疑,她就是沈宛玉。当日被判回家,因娘家兄弟冷眼,也怕富家再找麻烦,就又跑出来。她从富家脱逃时,曾将些金银器皿、珍珠首饰卷走,变卖了银子,在清凉山开茶肆为生。吴敬梓没与先生明说,是怕知道的人多,对她不好。不过,她被吴敬梓写进了小说,可以流芳百世了。”

袁枚想,这就是了。如此看来,吴敬梓倒是有心人,便微笑道:“听说吴敬梓写小说,把朋友都写进去了,多有讥刺。敬梓,敬梓,敬而远之。我平素与他交往少,也有避其锋芒的意思。诗人如牛毛,传者如麟角。即便如此,我也不想在小说中传名,千秋万世自有知我者。”

宁楷说:“这却有趣的紧。吴敬梓做小说,多写人的不是,想进他小说的人大概很少。先生做诗话,多写人的佳处,欲跻身诗话的人如过江之鲫。诗稗有别,于此可见一斑。”

6

不久,朱卉也去世了,葬到他早先预备的清凉山墓地,袁枚为之题写了“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

那日,宁楷到随园拜见袁枚。说起朱卉,他问:“人称朱卉为‘朱破楼’,因他《谒孝陵》诗中有句‘夕阳僧打破楼钟’,大家都说好。我看到此句也有作‘破楼僧打钟夕阳’的,先生觉得怎样更好?”

袁枚说:“别的不论,诗却难定一尊。若不拘格律,‘楼破夕阳僧打钟’‘打钟破楼夕阳僧’‘夕阳楼破僧打钟’等等,句句皆通。只可惜一个老诗人,单凭一句破诗留名。”

宁楷点头道:“是啊!朱老前辈早年孜孜以求,没承想晚景凄凉,死后寂寞。我听他感慨过,他的诗集将来可能汩没于洪涛巨浪中,令人唏嘘。所以,吴敬梓感叹诸臣生不能入于玉堂,死何妨悬于金马,在《儒林外史》最后写了一个‘幽榜’,表彰失意人才,以抒其沉冤抑塞之气。”

袁枚说:“他真如此写了?我原说过文人以读书传名为第一计,但若死不罢休,又没意思了。我的《子不语》里有个杨宾的故事,书法精妙,年六十时,病死而苏,说‘近日玉帝制《紫清烟语》一部,缮写者少,天上书府召试善书法的人,我也被唤赴试。如果我中式,恐怕就不能复生了。’三天后,果然闻得空中有鸾鹤之声,他忧伤地说‘我不能学王僧虔,以秃笔自累,致损其生。’遂瞑目而逝。有人问天府书家的排名,他说‘索靖一等第一人,右军一等第十人。’这也是个幽榜,在这样的幽榜上站名排序,倒不如不藏拙而生的好。”

宁楷说:“先生的《子不语》可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看。”

袁枚道:“看这些恐怕扫兴。我们还是去清凉山走走吧。”

7

二人出了园门,一径踱到清凉山来,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袁枚心情舒畅,不禁朗诵道:

子才子,颀而长,梦束笔万枝,为桴浮大江,从此文思日汪洋……天为安排看花处,清凉山色连小仓……一笑不中用,两鬓含轻霜,不如自家娱乐敲宫商……发言要教玉皇笑,摇笔能使风雷忙。出世天马来西极,入山麒麟下大荒。生如此人不传后,定知此意非穹苍……

宁楷听到这一串豪言壮语,心想,狂放随性,我只服袁先生。袁先生仕虽不显,而备林泉之清福,享文章之盛名,本朝恐无人能及。也许还是他说得对,《儒林外史》最后请旌沉抑之人才,以昭圣治,以光泉壤的描写,实在没有什么意思。

忽然起了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让人觉得有些清凉。

2018年7月28日于奇子轩

附 记

据考证,吴敬梓与袁枚至少在1748-1754年间,同在南京,交游多有重叠,但二人关系却不明不白,为清代文学一大疑案。本篇据目前所知若干文献,稍加想象,略施附会,以见其中瓜葛,人物、本事、言语,则多有出处,兹依节次撮要如下:

第一节起有关朱卉事,嘉庆《江宁府志》卷四十二《流寓传》:朱卉,字草衣……性喜吟咏,所历半天下。中岁侨居上元始婚,卒无子,晚依一女以终。自营生圹清凉山下。袁太史枚题其墓曰:“清诗人朱草衣之墓。”尝作《谒孝陵》诗,有 “秋草人锄荒苑地,夕阳僧打破楼钟”之句。人亦称“朱破楼”云。

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有数首诗词与朱卉有关。袁枚《随园诗话》也数次提及朱卉,并予好评,其诗集中也多有与朱卉交往之作。

第二节,吴敬梓语摘自《儒林外史》等,袁枚语多出于其《答鱼门》(见《小仓山房尺牍》卷二)。

第三节,《随园诗话》卷一:余戏刻一私印,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时率意用之。尚书大加诃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

《小仓山房尺牍》卷六《与似村》:……世兄寄我诗笺小印,有“诗名心未忘”五字,我贴壁间,有某官素好谈理学者见之,栩栩然曰:“人皆好名,我独不好名。”我应声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好名也!”其人惭沮而去。(此事又见《随园诗话》卷一四)

第四、五节,关于沈琼枝原型,前人揭示为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所述松江女张宛玉,今人郑志良则认为系“茸城女子”沈珠树,也有人相信吴敬梓乃将张宛玉、沈珠树融为一体。对此,井玉贵先生有文辨之甚详。本篇写作时,即参阅了井文。写作时仍捏合张、沈。袁枚托朱卉“讯明颠末”语见其《与朱草衣》,乃某次雅集后打听另一事,亦随手牵而就之。“无秋不病”“海内儒者又弱一个”“牛毛麟角”云云,见其《答程鱼门书》(《小仓山房诗集》卷十八),唯所弱者指程廷祚。“千秋万世”句出《随园老人遗嘱》。

关于拆字,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三载“金陵人喜解字,习以为俗,曰‘同田为富’‘分贝为贫’‘大坐为奎’”。袁枚《子不语》中涉及拆字的作品有《斤车大道》《木撑入眼》《张文和公》等五六篇之多。

第六节,《子不语》卷二《紫清烟语》:苏州杨大瓢讳宾者,工书法,年六十时,病死而苏,曰:“天上书府唤我赴试耳。近日玉帝制《紫清烟语》一部,缮写者少,故召试诸善书人。我未知中式否。如中式,则不能复生矣。”越三日,空中有鸾鹤之声,杨愀然曰:“吾不能学王僧虔,以秃笔自累,致损其生。”瞑目而逝。或问天府书家姓名,曰:“索靖一等第一人,右军一等第十人。”

朱卉“汩没于洪涛巨浪”语见王应奎《柳南文钞》所收《草衣山人诗集序》引朱卉尺牍。

第七节袁枚诗题为《子才子歌示庄念农》,见《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五。袁“仕虽不显”云云,参见《清史稿·文苑·袁枚传》

有关清凉山描写,间用《儒林外史》句意。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古文诗词名句赏析:217句人生必读的古文名句名篇,值得品味

作者:美文悦读秀

发表时间:18-01-1318:50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6.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9.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1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1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 风?氓》)

1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1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

1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9.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21.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22.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2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26.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

27.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

2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0.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1.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

3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3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7.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3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3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0.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4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4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4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45.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4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48.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9.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50.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5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5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5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5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5.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56.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5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59.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 屈原列传》)

60.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6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

6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6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5.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6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6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6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68.多行不义,必自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6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70.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7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言必信,行必果……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朝闻道,夕死可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7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75.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76.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7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7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7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8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8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8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8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8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8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史记》)

8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8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8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8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9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9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9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9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9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9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

98.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事空。(范晔《后汉书》)

99.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10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0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0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0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0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0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0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12.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11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11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1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二韵》)

11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117.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11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19.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12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2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122.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2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12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26.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127.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12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29.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130.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3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3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3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3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3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3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1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3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4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14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4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14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4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4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4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夜》)

15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5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15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15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16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6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6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抒怀》)

16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

16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16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

166.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16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6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6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17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17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绝词》)

172.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唐庚《文录》)

17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17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为春。(苏麟《断句》)

17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76.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臧晋叔《元曲选》)

177.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刘祁《归潜志》)

178.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179.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高明《琵琶记》)

18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施耐庵《水浒传》)

18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冯梦龙《醒世恒言》)

18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卖柑者言》)

18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对联)

18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

18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186.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曹雪芹《红楼梦》)

187.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吴敬梓《儒林外史》)

18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18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9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己亥杂诗 》

19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9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193.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范晔《后汉书》)

19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欧阳修《笔说》)

195.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司马迁《史记》)

196.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衡论》)

19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

19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9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200.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

201.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202.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冯梦龙《古今小说》)

203.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204.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魏子安《花月痕》)

205.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励学篇》)

20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07.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20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冏《六代论》)

209.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三侠五义》)

2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争报记》)

211.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入京诗》)

212.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礼记》)

2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4.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1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216.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217.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

古人真是太有才了:细数那些五花八门的奇葩诗歌!

作者:皮皮瞎扯

发表时间:02-2116:40

在古代众多诗歌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并在每一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

而今天皮皮君带领大家见识一下别具匠心的诗歌,真可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1、《联珠诗》(又名顶针诗,是用修辞手法中的顶针格式写成的诗)

《桃花冷落》——无名氏(节选)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2、《半字诗》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3、《嵌字诗》

《西江月》——唐伯虎

我闻西方大土,为人了却凡心。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

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

嵌:我为秋香屈居童仆。

4、《同头诗》

《春诗》——皎然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5、《回文诗》(顺读成诗,倒读亦成诗)

《题金山寺》——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6、《宝塔诗》

宝塔诗又分为单宝塔诗和双宝塔诗两种:

(1)单宝塔诗

《一至七言》——吴敬梓《儒林外史》

秀才

吃长斋

胡须满腮

经书揭不开

纸笔自己安排

明年不请我自来

(2)双宝塔诗

《诗》——白居易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你还知道哪些别具一格诗句,欢迎投稿

****************

世界上有两种人不热爱鲁迅,不认识字的人,没读过鲁迅的人

作者:我爱我的历史课堂

发表时间:01-0616:50

通读过鲁迅而不热爱鲁迅,这种情形几乎不可能出现。一种很泼皮的说法:经典,是那些人人都想读却不去读它的书。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有道理的。在我,有两种态度,全世界都以为是经典而我以为不是的,绝对不读,此其一;我也以为是经典,我也读,但不热衷读的,少读,此其二。但是鲁迅的著作,绝对不在其中。鲁迅的著作,特别是他的杂文集,是我平生读得最津津有味最爱不释手最上瘾的图书之一,在复读的次数,在阅读的快感方面,或者只有金庸的小说可以作为比照。全世界只有两种人有理由不热爱鲁迅,不认识汉字的人,没有完整读过鲁迅的人。通读过鲁迅而不热爱鲁迅,这种情形几乎不可能出现。

如果居然有这样的人,那一定是这人本身有问题。我不曾因为鲁迅伟大而去读他,而是因为他可读好读耐读才去读他。在我将近三十岁的某一年的某天,我随手抓过一本鲁迅小册子来读。那是70年代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又由各省人民出版社分别印行的鲁迅单行本,包括小说、散文、杂文、书信。每一本的定价 只有二三角钱。我太太却是以每本七分八分的价格在大学校园的书摊上买的的。这样的小册子,家里的书架上至少有一打。在这某一天之前,我也曾断断续续地翻过,却没有特别投入地读,也没有特别激动的收获。但是,从这某天开始,我却一口气读下来了。我不仅一口气读完了家里的全部鲁迅小册子,而且跑到单位的资料室借阅剩余的鲁迅著作,包括序跋、日记、书信统统补遗了。

一向以来,我的读书原则是,不读作家的全集,一个再杰出的作家,他最杰出的作品也只有那么一两部,而其余的部分,仅仅是其杰作的准备,或杰作的余绪。除非你打定主意要彻底了解一个作家,否则你没必要读他的全集。他经不起通读。鲁迅是个例外,他的几乎全部作品都经得起复读。鲁迅是多么生动和有趣,多么深厚和丰富啊。近些年来最有成绩的鲁迅研究者、新的权威性的学者王晓明,在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时,说最有可能成为伟大作家的是鲁迅。他的意思是,鲁迅几乎就是了,却终于不是。我不清楚,他在什么意义上使用伟大和作家这两个词汇。我毫不犹疑地认为,不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而且在三千年的全部中国文学史中间,鲁迅是仅有的两位当得起伟大这一名号的作家之一,另一个是曹雪芹。

其余的所有杰出的中国作家和诗人们与“伟大”之间,都或多或少地有些距离。王晓明写出了有史以来最逼近鲁迅本人的《鲁迅传》,但是,甚至是他也有这样的疑问,那么一定是存在一个 影响广泛的理念的误区。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否定鲁迅在思想上的深刻和犀利,连他的敌人也做不到。能够言之成理(似乎)的反对意见是,鲁迅不是一个体系完整的思想家。这真是呆气十足的混帐话。鲁迅何尝打算创建某种完整的思想体系,这种外在的任务有什么理由指派给鲁迅呢?我们需要留意的是,鲁迅的虽然有起伏和变化却长期据有的思想上的总体倾向,或者说思想准则,那谁则,是鲁迅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中提炼出来,又据此出发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进行也许并不永远正确却犀利和无情的批判。这种批判,无论其锐度和厚度,都是空前的,足以令我们敬爱和热爱。

最容易生发也最可笑的对鲁迅的苛求,就是从数量和形式感方面进行的攻击。鲁迅不是伟大的小说家,因为他小说的数量太少了,而且他最杰出的小说比方《阿Q正传》在形式上不统一,诸 如此类。且不说最杰出的作家也只有一两部代表作,且不说形式感完美的小说只存在于观念中(而且还是死硬的观念),且不说鲁迅几乎在每一篇小说都作着相当成功的形武感方面的尝试,就算鲁迅在小说这个单项上应该做得更多更好而没有做到又如何呢?鲁迅是在多种项目上都有伟大表现的作家。比方散文和杂文。虽然在广义上,杂文是散文内部的一种体式, 但在狄义上,我们说到散文,是指那些带有抒情性叙事性的传统意义上的美文.杂文,则是具有时事性的比较理性的随笔和杂感。

即使在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鲁迅的散文,包括怀旧的《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以及杂文集中的部分篇章,仍然散发着亲切的逼人的诗性的纯美的光芒。实际上,鲁迅的小说集中某些篇章也是这个范畴之内的,比方《鸭的喜剧》、《做乡》等。 擅长作诗性的描叙的沈从文,非常佩服鲁迅的抒情本领,专门写过一篇《向鲁迅学习抒情》。沈从文的学生,文字精筒的汪曾祺,也非常佩服鲁迅文字上的精简有力和传神。关于鲁迅在文字上的精粹功夫,可以举一个旁证:周作人早期的文字,包括译稿、讲义、随感,总是经过鲁迅的修改,才送出印发。鲁迅和周作人,在郁达夫、胡适眼中,是代表新文学散文最高成就的人。杂文是否文学,这个问题被不断提起。这个愚蠢的问题居然关系到鲁迅是否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家。

三百多年以前,蒙田就发明了“随笔”这个概念。精深的思辨和智慧的观察充斥着他的文字,没有人说它们不是文学。培根的理性文字,兰姆的感性文字,没有人说它们不是文学,鲁迅的杂文何以会不是?鲁迅的杂文,的确有许多是由时事性的话题引发出来的,但是,它们的意义和力量是时事拘缚不住的,是超越时事的。它们的意义和力量,是由智性的张力、理性的深度和感性的锐度完成的,是由犀利的思想、精简的文字和辛辣的讽刺,深刻的幽默风格构成的,它们是最文学的文学。鲁迅在议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时感叹道“伟大也要有人懂”。懂得伟大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去接近它阅读它,伟大不应成为我们拒绝和远离鲁迅的理由,我想再次强调鲁迅的可读性,我是在最基本最纯粹的意义上使用“可读性”这一概念。鲁迅著作是极具可读性的,其次,它们是伟大的。

****************

一部《儒林外史》,一部清代社会史

作者:予文馆

发表时间:18-05-3120:12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

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

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

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

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这是大家了解的吴敬梓。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大家不知道的吴敬梓。

刘声木所撰《 苌楚斋随笔》有记载: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诸生。袭祖父业,有二万余金。与文士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辍,不数年,赀产荡尽。冬夜苦寒,邀同好五六人,绕城堞行数十里,谓之暖足。撰《文木山房集》十二卷、《诗说》七卷、《儒林外史》五十卷。他集不传,此书独风行一时,世人多见之好之。其中描摹文士情态,嬉笑怒骂,如铸鼎象物,颇为小说界开一新面目。惟其书本五十回,为五十卷,不知何人割裂茂才《文木山房集》中语,襞积增为五回。后有茂才从兄青然先生檠女孙之女夫上元金和一跋,称五十五回,为五十五卷,是每回可为一卷矣。程鱼门太史晋芳《勉行堂文集》中有《文木先生传》,谓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其橐中笔砚都无云云。负才如是,家产如是,而一寒至此,毫不以为意,真世间所罕有者。

“程鱼门太史晋芳”是吴敬梓的好友,程晋芳,官位鱼门太史。

时隔两百七十余年,生活中的吴敬梓早已魂消骨没。

如果想要探寻当年的吴家少年敬梓,后来历经沧桑的秦淮寓客。

吴敬梓的好友程晋芳对他的评价,也许是最接近生活的本质。

程晋芳说,“负才如是,家产如是,而一寒至此,毫不以为意,真世间所罕有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吴敬梓和出生边鄙的鲍照不一样,他前半生鲜衣怒马千金买笑。

吴敬梓和身为王子皇孙的曹氏兄弟也不一样,他后半生受尽了世人冷眼旁观。

也许,也只有曹雪芹和张岱从生活际遇上最能理解吴敬梓。

吴敬梓,生长于富贵之家。

吴氏家族世代为地方世族,“家声科第从来美”。

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间的探花。

祖父吴旦是个监生,伯叔祖吴晟、吴昺皆进士及第,“一时名公巨卿多出其门”。

丰富的家产允许吴敬梓与南北名士往来游赏。

然而,由于父亲立志做清官,而自己又不仕朝堂,不善经营田产,吴家日渐衰落。

最后竟然引得“兄弟参商,宗族垢谇”(吴敬梓《移家赋》),而当年与吴敬梓往来的名士无一不趋利避害,与之绝矣。

家庭的没落,朋友的背弃,触及残酷的现实社会,吴敬梓愈发领悟到时代的弊病。

于是,他举家搬往金陵,潜心著书,这部写尽封建儒林丑态的《儒林外史》面世了。

在《清稗类抄》中有这样的记载:

言情之作,则莫如曹寅之《红楼梦》,讥世之书,则莫如吴敬梓之《儒林外史》。曹以婉转缠绵胜,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有将军欲以巧胜人,盘马弯弓故不发之致;吴以精刻廉悍胜,穷形尽相,惟妙惟肖,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所谓各造其极也。

优秀的作品总是闪闪发光。

关于《儒林外史》,在《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也有这样的评论:

读《儒林外史》者,盖无不叹其用笔之妙,如神禹铸鼎,魑魅魍魉,莫遁其形。然而作者固未尝落一字褒贬也。

评论里又说:

《儒林外史》一书,意在警世,颇得主文谲谏之义。其描写炎凉世态,纯从阅历上得来。警世小说,而能不涉腐气,断推此种。

吴敬梓,这个遍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读书人,在看遍世事之后,他讲赤裸裸的社会现实写入书中。

《小说林》第十二期(1908) 《觚庵漫笔》说:

《水浒传》、《儒林外史》,我国尽人皆知之良小说也。其佳处即写社会中殆无一完全人物,非阅历世情,冷眼旁观,不易得此真相。视寻常小说写其主人公必若天人者,实有圣凡之别,不仅上下床也。

书中的每一个人,不论是匡超人,还是范进、周进,实则都是他的日常生活往来中的各色人等。

《卧闲草堂刻本》中说:慎勿读《儒林外史》 ,读之乃觉身世酬应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他用一部《儒林外史》,展现了整个18世纪清朝的社会现实人性百态。

《澄斋日记》中说:于《儒林外史》,见明朝及清初社会风俗。

历史学家从《儒林外史》里能够读出清代的科举制度。

文史学家从《儒林外史》里能够读出清代的士人世相。

语言学家从《儒林外史》里能够读出清代的风俗习语。

《儒林外史》的史学意义实际上更为胜过了吴敬梓个人的研究意义。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提出了“三不朽”的人生价值,从此,成为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立世准则。

《左传》里说: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吴敬梓假脱明代,写出了清代的社会世态。

说的是《外史》,却足矣比肩正史。

一部《儒林外史》,一部清代社会史。

****************

高中作文教学的抓手是什么?国学大师梁启超告诉你:要掌握规矩

作者:立恒语文

发表时间:04-3020:52研究者,优质原创作者

每年的高考结束后,总有那么一批人急不可耐的站出来对高考作文指手画脚、评头品足。这类人中既有高校中文专业的教授,也有一些赶热闹的中学语文教师。他们认为高考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他们认为高考作文模式化倾向普遍、严重,缺乏个性;他们认为高考作文虚情假意、矫揉做作,缺乏诚意;他们高呼:“高考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等等。

初看这些论调,似乎颇有针对性、颇有勇气、颇有创意。但年年看,看得多了,我却有些疑惑。静下心来细细想想,高考作文真有这些人说的那么可怕吗?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30个年头,高三毕业班也带过很多届,高考作文也讲过很多遍,公开发表的教研文章也有很多篇。以我的经验和认识看,高考作文似乎没有那么可怕,上述的那些论调实在不过是故作惊人之谈。这些论调看似悲天悯人,实则是对高中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的无知。

我们先说一说高考作文最为人们所诟病的模式化倾向。应该承认,高考作文的模式化倾向是存在的,而且还为数不少。但是,我觉着这里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模式化倾向本身,而是如何看待、如何认识模式化的问题。众所周知,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是议论文写作。而就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说很不如人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坚实的论据,议论空洞浮泛;结构方式简单单一,对文中使用的论据不会分析,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文章通常呈现为“观点+材料”式的简单结构;语言贫乏枯燥,缺乏文采,等等。试想,面对如此乏力的写作局面,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你是强调创新呢,还是强调规范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从规范写作的角度来看,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就是提供典型的范例,提供议论文常见常用的结构方式、表达方式,并反复训练之。批评者们所谓的模式化倾向就是这样出现的。

从模式化倾向产生的根源上看,所谓的模式化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写作的表现,是绝大部分学生对议论文常见常用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种运用是符合绝大数学生的实际的。

那么,这种规范性很强的写作会不会像许多似乎很有远见的批评者所说的那样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首先, 从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上来看,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能写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常用实用文;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绝不是培养未来的作家(实际上也不可能)。在这个方面,近年来上海师大附中的一批青年教师所倡导的作文教学应从“精英写作”回归“公民写作”的做法我觉得就很值得肯定。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既然是“公民写作”,那么,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只要掌握了常见常用的实用文常见结构方式、表达方式,会写能写满足生活、工作需要的常见常用的实用文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而言,模式化写作是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的。这里,好像和创新能力关联不大。

第二,从绝大多数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高中毕业以后,不论是考入大学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他们的职业选择绝不是搞文学创作,当作家,而是或搞研究,或直接就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阶段对他们进行的规范性的写作训练已经足够他们工作、生活之需了。在这个意义上,模式化写作也是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的。这里似乎也和创造性没有多大的关联。

第三,对于少数确有创造才能的学生来讲,规范性的作文训练非但扼杀不了他们的创造才能,而且还是调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的起跳板。因为正如创造心理学所描述的那样,具有创造天赋的人天生就有一种厌恶束缚、摆脱束缚的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面对的束缚越强势时,创造的需求就更强,并最终突破束缚,走向自由。

第四,实际上从这些年频频出现的一些“另类”高考满分作文上看,规范性的写作训练从来就没有阻挡过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就文体而言,高考作文是从1999年开始取消了文体限制,实行文体自选的。从这个时候开始起到现在,全国卷及各省市卷的一些优秀高考作文既有常见的议论文、记叙文、随感小品、抒情散文,也有小小说、童话、寓言、戏剧、电影剧本、演讲稿、日记体、书信体、章回体、访谈录、诗歌等等。

如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是以病历形式写的,广为传扬的《赤兔之死》则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纯天然诚信口服液》是巧用产品说明书的形式写的;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一份心灵测验的报告》是以一份民意测验卷的形式写的,《选择伟大心灵的实验报告》则是用实验报告的形式写的,而《“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总决赛》则在众多被人尝试过的文体基础上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写出了别具一格的演讲稿;2005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则是用古体长诗写成的;2008四川高看满分作文《坚强》是一首古体藏头诗;2009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也为古体长诗;2010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竟是用纯粹的文言文写成的。据说,这篇作文连当年的阅卷老师也很难读懂。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高考作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说法纯粹是一些人无视现实的无稽之谈。

再说一说批评者们常常攻击的所谓高考作文虚情假意、没有诚意。诚然,在数以千万计的高考作文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作文,这一点,我们无须讳言。但就绝大数考生的作文而言,这种批评实在是既无聊,又无知。

我们知道,高考作文首先是一种考试作文。作为考试作文,它首先必须符合这么一个条件:立意必须紧扣题目蕴含的指向。考生在立意上如果背离了这一条原则,作文就会被视为偏题或离题,从而导致作文的彻底失败。而就几乎所有的高考作文题来看,题目的倾向性十分明显。

拿这些年来的新课标卷作文题来讲,2007年所给题目蕴含的中心话题是创新,2008年所给题目蕴含的中心话题是环保和慈善,2009年所给题目蕴含的中心话题是诚信与善良,2010年所给题目蕴含中心话题是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2011年所给题目蕴含中心话题是中国崛起,2012年所给题目蕴含的中心话题是顺手做好事。试想,考生面对如此倾向明显的题目,他还敢别出心裁、另立它意吗?想想当年的你我,不都是从这根独木桥上过来的吗?如果让你我丢掉今日的饭碗,再次参加高考,面对这样的题目,你我敢任意发挥吗?所以,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痛,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再次,从考试本身的角度来看,题目在立意上完全放开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做法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极容易产生一大批抄袭、套作的文章。我想,这种结果恐怕也是那些义正词严的批评者们所不愿见到的吧。

第三,请批评高考作文的批评家们牢牢记住:高考作文仅是一种考试作文,这种作文是大型考试持续存在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是适合这种大型考试的体式、大型考试的考试特点和阅卷特点的。舍此,高考作文无从产生。因此,批评家们与其大肆批评高考作文,还不如留些精力批评批评高考。可是,如果舍弃了高考,我们选拔人才的公平机制又在哪里呢?

八股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我国的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终结延续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人们对八股文批评的声音从来就没有断绝过,近代以来尤其激烈。批评的中心同今日批评高考作文的这些人现在所秉持的观点几乎如出一辙。批评八股文的人指摘八股文扼杀了士子们的创造性,扼杀了人才;批评高考作文的人也发着同样的声音。但审视一下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终结这一千多年来的中华学术文化,谁敢说这一千多年来的中华学术文化没有创造性?在这里,我们只要列出这么一串串响亮的名字就足够了。他们是:陈子昂、李白、杜甫、孔颖达、张旭、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朱熹、文天祥、解缙、唐伯虎、汤显祖、拿徐渭、归有光、冯梦龙、王夫之、罗贯中、吴承恩、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象八股文这种对读书人思想禁锢极其严密的文章体式都不能封杀一代代读书人的创造热情、创造能力,高考作文这种开放度远远要高于八股文的文章又怎会扼杀了今日高扬个性和自由的高考学子们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呢?

亚圣孟子早就有言:“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国学大师梁启超很赞同的孟子的看法,并补充说:“世间懂规矩而不能巧者有之,万万没有离规矩而能巧者”,还说:“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现在教中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见《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第7页)诚哉,是言!

所以,那些故作姿态的批评家们,与其喋喋不休的浪费时间、精力指责自己并不熟悉的高考作文,还不如珍惜时间、精力做一些自己已懂且能做的事情吧。语文教学的婆婆已经很多,我们不再需要婆婆。

****************

李丽平:《儒林外史》士人涉讼情节及其身份特权研究

作者:古代小说研究

发表时间:04-1507:50教授,文化达人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读书人为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此书不仅写到众多士人在科举制下读书、中举、装名士、打秋风的行为,还用相当的篇幅描写了他们在涉讼时的表现以及连带而及的身份特权。

这些士人凭借其特殊身份参与诉讼,干扰司法,但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又得到社会的认可,变成了一种于法不合却又“合情”的现象。

研究这一现象,既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读书人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也可为中国法制史提供一些特殊的生动的材料。

1、《儒林外史》中士人涉讼描写及相应法律规定

《儒林外史》全书共55回[1],前后写了20多件与诉讼有关的事件。这些诉讼都与读书人的特殊身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可以说士人干讼是构设情节的一个主要手段。假如没有这些士人参与,审理结果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况。在这些案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范进中举后有一个小插曲,故事很简单,但描写却很典型。

僧人慧敏被一伙乡民诬陷,称其与何美之媳妇通奸。由于是在何家“现场抓获”,当时和尚又是光着上身,和女人坐在一张桌旁吃饭,应该是“有口难辩”的尴尬处境。

可是,他托人找到范进。范进为了自己的脸面——和尚被他雇来念经,便“拿帖子向知县说了”。而知县立刻把和尚和女人都放了,反过来把原告的乡民们拘押起来。

乡民们是张静斋(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佃户,是张指使他们搞的。于是,张静斋也拿一帖子说情,知县便把这些人“骂了几句,扯了一个淡,赶了出去”。

案件的核心是举人、乡绅、县官之间的较量,原本应该由县官审理的案件,变成了案件双方力量的对比,最终却囿于情面徇情断案。

故事很简单,但推敲起来很有意思。对于普通百姓十分严重的事情,只要是上层“圈子里的人”出面,立刻烟消云散。甚至诉讼的两造本来矛盾,但各自在活动,就可以同时被免于刑罚。

这里有一句颇耐寻味的话:“扯了一个淡,赶了出去。”也就是说,主审官找了个不沾边的借口,就下了台阶。而所有当事人对此似乎是觉得理所当然,所以没有任何异议,只是还要破费了银钱去打点各个环节的胥吏[2]。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范进。范进在科场失利的时候,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可怜之地,而一旦中了举,并没有做官,就可以“拿帖子”干预诉讼了,由此,从侧面反映出了科举、功名何以对读书人有偌大吸引力。当然,同时也成为了上层读书人倚仗身份干扰诉讼的绝佳案例。

沈琼枝的案子亦是如此。沈琼枝因不愿在盐商府中做妾,带着宋家的金银细软私逃到南京,以刺绣为生,之后结识了杜少卿等读书人。盐商告状后,江都县的差役来捉拿。本县官看到沈琼枝的行李内有杜少卿的书与武书的诗卷,便嘱其同年相好江都县县令,“托他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行择婿”。

在此案中,盐商可以左右江都县,起初判“沈大年既系将女琼枝许配宋为富为正室,何至于自行私送上门?显系做妾可知,架词混渎,不准”。并认为他是“刁健讼棍”,断沈琼枝的父亲输掉官司,押解回常州。

而当看到这些读书人的书信,认为他们之间有较密切的唱和关系时,便主动写信给自己的同年,劝其开脱沈琼枝[3]。

此案的核心是贡生、官宦人家的子孙、县官和盐商之间的较量,事情发展前后有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当沈大年单独状告盐商时,县官囿于盐商的金钱而断沈父败诉,当看到杜少卿、武书的书简时,县官之间主动找理由为其开脱。

他们的权势在自发自动地起作用,虽没有刻意为之,却改变了初期败诉的结局。此案的特殊意义在于揭示读书人到达一定的层面后所产生的影响力。同时,也刻画出那个时代一场诉讼复杂的幕后因素。金钱的作用让位于特权身份。

而庄绍光救私藏高青丘的禁书《高青丘文集》的卢信候一事,案情则要严重得多。庄征君“悄悄写了十几封书子,打发人进京去遍托朝中大老,从部里发出文书来,把卢信侯放了,反把那出首的人问了罪”[4]。

庄绍光能救卢于水火,是因为他被特旨征召过,于是不仅进入了“圈子”,而且进入了“圈子”的上层。如此等等,还有若干。

透过小说内容可以发现有许多人凭借特殊身份去干预诉讼,可是遍查明清时期的法典或相关规定,可以发现法律对士人干讼明确予以禁止。明初即有由皇帝颁布,具有极高法律效力的“卧碑文”:

天下利病,诸人皆许直言,惟生员不许……其事不干己,辄便出入衙门,以行止有亏革退。若纠众扛帮,骂詈官长,为首者问遣,余尽革为民。[5]

《大清律例通考》卷三十《刑律诉讼》“按语”,雍正五年(1727)规定:

文武生员,除事关切己及未分家之父兄许其出名告理外;如代人具控作证者,令地方官员申详学臣,褫革之后,始行审理曲直。[6]

为了限制“士人涉讼”的行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还进一步制定了新的法规:

生员代人抗帮作证,审属虚诬,该地方官立行详请褫革衣顶,照教唆词讼本罪上各加一等治罪;如计赃重于本罪者,以枉法从重论……倘罔知悛改、复蹈前辙,该教官查明再犯案据,开报劣行,申详学政黜革。[7]

除此之外,各地的书院也有禁止门下生员干预诉讼的规定。清代以后书院由各级官府管理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官府要褫夺士人的功名,有时要先征求书院的意见。

为了维护书院的声誉,各地书院如濂溪书院、文石书院、桂香书院等分别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乾隆三十一年(1766)、乾隆四十七年(1782)在其院规中都对干讼的生员做出了如下警告:

若已系籍书院,仍复浪荡村墟,出入衙门,其行不忌,在院者鸣鼓逐出。

尔诸生……慎毋恃官府待我厚而奔走公庭,毋恃衙门为我熟而钻谋蠹吏。

诸生……倘有……包揽钻营扰害人民者,无论生童,立即逐出。[8]

这些禁止读书人干讼的规定在各个层面上不断出台,恰恰说明了“士人干讼”现象普遍存在与屡禁不止。这种现象大量出现在小说中,特别是写实性很强的《儒林外史》一类小说中,足见在当时现实生活中,确乎存在较多士人干讼的情况。

按照传统观念,一般人心中都有读书明理的观念,认为读书人应该是乡里之望,特别是封建时代通过科举选出来的读书士子更应起到表率作用。海瑞在《规士文》中写道:

吾少时乡居,见闾阎父老,阛阓小民,同席聚饮,恣其笑谈,见一秀才至则敛容息口,惟秀才之容止是观,惟秀才之言语是听。秀才行于市,两巷人无不注目视之。曰此某斋长也。人情之重士如此,岂畏其威力哉?以为彼读书知礼之人,我辈村粗鄙俗为其所笑耳。[9]

对士人干讼现象,顾炎武指出:

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扰官府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生员也;与胥吏为缘,甚有身自为胥吏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则群起而哄者,生员也;把持官府之阴事,而与之为市者,生员也。前者噪,后者和;前者奔,后者虽;上之人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锄之而不可锄也,小有所知,则曰是杀士也,坑儒也。[10]

这段话把士人干讼的情状揭露得淋漓尽致。同时还把地方官为何“买账”的心理因素也揭示出来:一是读书人有聚众的手段,二是占有了“斯文”的制高点,拿着“杀士”“坑儒”的大帽子。

这段言辞激烈的描述,在其后不久便验证于“哭庙案”。性质虽不尽相同,“士人”结伙对抗地方官,“群起而哄”的场景却毫无二致。

瞿同祖先生在其所著的《清代地方政府》一书中写道:

有的士绅甚至以更加邪恶的手段从事不法活动——诬枉良善、夺人土地坟山,拷笞佃农,强暴民女,诈欺钱财等。有一份诏书披露,许多生员甚至向河中渡船强行收费,向赶集的农民强行收税。[11]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小说中所写的这些士人不惜违反法律和学规也要干预诉讼?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另一方面,它对小说文本表达又有哪些作用呢?

2、士人干讼的原因分析

士人之所以能够干涉诉讼,一方面基于其特殊的身份,一方面缘于彼此之间的关系网络。而这两方面都和科举制度密不可分的。《儒林外史》作为具有较强写实性的世情小说,对此也有深刻的揭示。

清代科举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三级,与此相对应的便是秀才、举人、进士三级功名,通过某一级的考试后,他们的身份已经不同于普通百姓,就有了接近官府的资格,享有不同的特权。

如有生员、廪生、监生等身份,不仅有标志身份的服饰要求,可以“头戴方巾”,在涉及诉讼时可以享有相应的礼遇;而考上了举人,不但可以参加会试投考进士,而且开始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也就有了与地方官平起平坐的资格。

有关“身份”的描写,在《儒林外史》中出现多次,如第三回写胡屠户吩咐他的女婿范进道: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12]

范进不过考中了一个秀才,胡屠户便认为已经属于另一个阶层了,要有相应的“体统”。

第十七回写匡超人考中了秀才后的地位陡升。

匡超人又进城去谢知县。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13]

“分庭抗礼”,即把他看作同一阶层的人物了。而他的哥哥匡大也立刻随之地位变化,理直气壮地威胁别人道:

县主老爷现同我家老二(指匡秀才)相与,我怕你么?我同你回老爷去![14]

更直接的“身份”变化的描写在第二十回。匡超人由秀才补了廪,拔了优贡,地位便升了“半个”档次,于是口气随之改变,对他哥哥说:

就是那年我做了家去与娘的那件补服,若本家亲戚们家请酒,叫娘也穿起来,显得与众人不同。哥将来在家,也要叫人称呼“老爷”,凡事立起体统来,不可自己倒了架子。[15]

封建时代,社会存在“士农工商”的划分。在以身份为本位的社会制度下,很多人会选择读书、应举,以提升地位、光耀门楣。《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一见匡超人即劝说他要读书应举:

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生在世,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就是生意不好,奉养不周,也不必介意,总以做文章为主。那害病的父亲,睡在床上,没有东西吃,果然听见你念文章的声气,他心花开了,分明难过也好过,分明那里疼也不疼了。[16]

第三十二回中,杜少卿问臧蓼斋:“臧三哥,我且问你:你定要这廪生作甚么?”臧对杜少卿说:

你那里知道!廪生,一来中的多,中了就做官。就是不中,十几年贡了,朝廷试过,就是去做知县、推官,穿螺螄结底的靴,坐堂,洒签,打人。[17]

杜少卿笑骂他道:“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这其实代表的是作者的态度。但是,虽然作者本人对此不齿,这却是现实的情况。

正是由于科举制度打破了一成不变的社会阶层分化,所以成为许多人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甚至有金东崖为了让“一字不通”的儿子进学,要去买秀才,开出价格说“绍兴的秀才,足足值一千两一个”[18],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这些士人并不是单一个体,而是结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颇类俗称的“院外集团”[19]。

这个“关系网”产生的根基便是科举制度。通过一次次院试、乡试、会试的秀才、举人、进士们,自然地因“同年”“同门”结成了关系网(类似于当今的校友会)。

同时,除“朝廷制下”的“学里老师”外,尚有另外一种老师,即主持各级考试的现任官员:知县、知府、学政、总裁、阅卷大臣和读卷大臣等,他们与应考士子也结成师生关系,如考生称知县、知府为“老师”,称学政为“大宗师”,称乡、会试主考为“座师”,分房阅卷的考官称为“房师”。

这种师生及同年、同门之间的关系,一经确立,就会保持终身。士人有义务对其座师、门生、同年及其子女保持忠诚或亲近,并在困难时互相帮助——这是所有学绅共守的义务[20]。

《儒林外史》这方面描写最为的典型例子,一个是王惠对待荀玫一段。二人同榜进士,王富荀穷,王惠却是刻意结纳荀玫。

他先是主动为荀玫提供住处,“叫人把荀进士的行李搬在江米巷自己下处同住”;荀玫丧母,他主动请假,“一同来家,替太夫人(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贫穷农妇)治丧”,“借了上千两的银子与荀家”;以致荀玫“送出境外,谢了又谢”。

若看这些描写,这个王惠真是慷慨仗义之人。可是后文笔锋一转,其实是个十分贪鄙之徒,既不仗义,又复贪婪。那么为什么对荀玫如此热心,如此大方呢?这却是不言自明——编织“同年”“同榜”关系网的需要而已。

前文范进中举后,张静斋主动送房产、银两,口称:

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21]

是一样的道理。下文又写严贡生借助这种关系网吓人,与此彼此呼应:

严贡生道:“岂但二位亲翁,就是我们弟兄一场,临危也不得见一面。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亡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王德道:“大先生在省将有大半年了?”严贡生道:“正是。因前任学台周老师举了弟的优行,又替弟考出了贡。他有个本家在这省里住,是做过应天巢县的,所以到省去会会他。不想一见如故,就留着住了几个月,又要同我结亲,再三把他第二个令爱许与二小儿子。”

王仁道:“在省就住在他家的么?”严贡生道:“住在张静斋家。他也是做过县令,是汤父母的世侄。因在汤父母衙门里同席吃酒认得,相与起来。周亲家家,就是静斋先生执柯作伐。”王仁道:“可是那年同一位姓范的孝廉同来的?”严贡生道:“正是。”[22]

作者反复写这复杂缠绕的关系,正是要揭示科举制度在这方面的弊端。

大多数士人由这层关系而被纳入到这个关系网中,比如《儒林外史》中写危素与时知县的关系、庄征君与“朝中大学士太保公”的关系等。

而“座师”李本瑛对匡超人的提携;范进参加会试前,他的“座师”周进经常替他“在当道大老面前荐场”;范进要打成绩不好的梅玖,因听说是周进的门生便免打;范进做了山东学道,因周进的嘱托,极力找寻荀玫的卷子,并将他取为案首;周进主持广东院试时,试卷尚未收齐即将魏好古取为秀才第二十名。

他们就是如此互相勾连、提携共进的。当众人聚在一起,论起同年、同师,或是父祖辈之关系、亲眷,则将其视为“自己人”,也即进入了“圈子”。圈圈相套,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

这种圈子能量很大,圈中之人“一举于乡,即以营求关说为治生之计,于是在州里则无人非势豪,适四方则无地非游客。”[23]

这种因科举而形成的关系将原本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大者可以影响朝政,小者则干预诉讼,于是被最高统治者所禁止。顺治、乾隆时期不断有谕旨申告:

制科取士,计吏荐贤,皆朝廷公典。臣子乃以市恩,甚无谓也。师生之称,必道德相成,授受有自,方足当之。岂可攀援权势,无端亲昵。考官所得,及荐举属吏,辄号门生。贿赂公行,径窦百出,钻营党附,相煽成风,朕欲大小臣工杜绝弊私,恪守职事,犯者论罪。[24]

朕为天下主,而令在廷大臣,因师生而成门户,在朝则倚恃眷注,事事要被恩典,及去位而又有得意门生留星替月,此可姑容乎?[25]

下旨禁止,恰好说明了现象之广泛,问题之严重。而尽管朝廷屡次禁止,此风却屡禁不止。原因乃在于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科举制度没有改变,而这一现象的受益者遍被朝野,上下相效也。

此外,结社、坐馆、游历等也为这个“关系网”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诗词而聚集结社比如莺脰湖诗会、西湖诗会,虽是这些假名士们为追求所谓的高风而作,但也反映出这是当时文人之间联络的手段之一。

秀才或举人如周进、权勿用、虞育德父子、王德、王仁、余有达、迟衡山等到乡绅人家去坐馆,从空间上拉近了这个集团内部人员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东家与西席的关系比较融洽,而这样的接触也使这个集团的关系更加稳定。

士人游历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以切磋学问、德业相长为宗旨的纯粹游学,而是以结交天下名士成为其主要出发点。这一点在《儒林外史》中的表现并不明显,但是也隐含有一些,比如马二先生、遽公孙以及众多从各地到南京的人。

以上原因在现实中往往交叉起作用,使得他们的连接枢纽非常牢固。这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社会所固有的讲人情、好面子的习俗。正是这个庞大的集团内部互相勾结、妥协、利用、制约,凭借这个庞大的“关系网”做后盾,才使每一个跻身其中的人获得自己的特权,于是便能够由诉讼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士人具有比其他社会阶层更加优越的地位,他们相互认同为侪类,并具有相近的态度、兴趣和价值观,自认为有别于其他社会成员,这一认识显然支撑了他们的共同情感和集体行动。

而在整个“关系网”中,朝廷的高级官员则处于这个集团的顶端,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金钱,倚仗着这个由科举而形成的庞大的集团,每每逃脱法律的制裁。

甚至官宦人家的子孙凭借其父祖的余荫也可以轻易左右诉讼,像娄三娄四救杨执中时,只是差家人晋爵持其名帖到衙门中去,最终不仅救出了杨执中,所欠盐店的账也一笔抹掉,整个诉讼发生了变化。

外人对其中一个成员的触犯,会被认为是对整个集团的触犯,有个县官曾说:“礼一士,则士林皆悦;辱一士,则士林皆怒。”[26]可见他们之间互相勾连的关系之紧密。

从思想层面来说,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划分,涉讼的士人和审案的官员都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有着大体相同的学习经历和经史素养,加之古代法律的立法指导思想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士子们和审案官员是在同一个思想体系内进行活动,和任职的官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涉讼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再进一层来分析,士人更被认为是官员治政所依赖的重要力量。在“庶民”“士大夫”和朝廷之间其实是一场博弈,朝廷试图利用“士大夫”集团维持其在民间的统治,必然要下放部分权力,而“士大夫”集团作为一个中间阶层,要想有效实现自己的权力,必须要充分把握好朝廷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分配,并在这个过程中谋求自身的利益。

在朝廷及民众之间起到沟通连接作用的则是乡绅。瞿同祖先生在他的《清代地方政府》一书中,将州县官员对地方的管辖权称之为“正式权力”,将士人或者说士绅对地方的软性控制和干涉的权力称之为“非正式权利”。

所谓的“正式权力”直接来自于国家,代表皇帝以及中央政府行使国家权利,以国家暴力机关为其权力保障。而所谓的“非正式权力”则并不由官方授权,也不具有官方身份,他们的权力更多的来自于下部,即来自于他们长期生活和活动的地域。

官员作为朝廷的派出机构,在处理民众案件时也不能不顾及这些读书士子们的关系,这是官员实现有效统治的重要方式,清代汪辉祖曾说:

官与民疏,士与民近,民之信官,不若信士,朝廷之法纪不能尽喻于民,而士易解析。谕之于士,使转谕于民,则道易明,而教易行。境有良士,所以辅官宣化也,且各乡树艺异宜,旱潦异势,淳漓异习。某乡有无地匪,某乡有无盗贼,吏役之言,不足为据。博采周谘,唯士是赖,故礼士为行政要务。[27]

由此可见,通过士人与民众的联系,朝廷的政令法律得以贯彻,官员的统治也须仰仗士阶层来行使其“正式权力”。官府对士子要优礼之,士子必须依靠官府。明乎此,则可以理解为什么连金圣叹如此个性狂放不羁之人,都不放弃秀才身份,正表明秀才身份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利益。

科举制伴生的身份特权是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中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附带而来的“关系网”使得士人涉讼并获得成功变成了现实。在它存在的一千三百余年里,读书人为了作官为宦,谋取功名,把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举之上。

而这些具体内幕在其他文献中难以看到,在小说中却反复出现这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对诉讼的干预,以及利用其身份获取其他利益,这是小说给予我们的独特的认识价值。

3、士人涉讼情节对文本表达的作用

《儒林外史》中所写的诉讼往往与特定身份有关,其所犯之罪也只能是特殊的罪行,但是却恰好可以表明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多种多样的犯罪行为,不因其身份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倚势犯下更多的罪,而法律制度本身却又缺少必要的约束。

作者对这些案件具体过程的描写比较简单,不若《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等书中所写读书人干预诉讼那么详细。从小说文本来看,这些案件主要有以下三种作用:

第一,表现主旨。这些士人能够在涉讼中获得胜利,根源在于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这也正是《儒林外史》一书所着力表现的地方,它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

吴敬梓出生于科举世家,由于门庭衰落,少年丧母,青年丧父,家产被夺,功名不就,中年移家,生活渐趋贫困,以致晚年漂泊四方,几度依人作客,从而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各阶层[28]。

金和在《儒林外史跋》中说:“是书则先生嬉笑怒骂之文也。盖先生遂志不仕,所阅于世事者久,而所忧于人心者深,彰阐之权,无假于万一,始于是书焉发之,以当木铎之振,非苟焉愤时疾俗而已。”[29]

鲁迅先生也说其“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30]

吴敬梓在耳濡目染中深刻体会到科举制的利与弊。如同曹雪芹经历了异样的繁华而创作《红楼梦》一样,他目睹了科举为士人带来的荣耀,也目睹了更多人挣扎科场多年,导致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所以此书一开篇即提到“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小说表现出作者对儒林中人行止之失望,而士人涉讼即是他表现这一主旨的途径之一。

第二,塑造人物。塑造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自应是小说的核心内容。《儒林外史》在复杂多样的情节中包含一系列的案件,这些都是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者借助诉讼来写人物,既增加了戏剧性,也有利于置人物于尖锐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案件中暴露出性格的不同侧面,如严贡生、娄氏兄弟等。

第三,推进情节。《儒林外史》一改《金瓶梅》《林兰香》等书的写法,不再以一家写及整个社会,而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可以说是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鲁迅先生说此书的结构“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31]

如此安排小说的结构与人物,每个人在书中的篇幅都不会太多,写出几件足以突出其性格的事情即可。虽然案件仅是其中的一个小穿插,但其涉身诉讼或者说干预诉讼者亦不在少数。

作者在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众多,所以其展现的重点不是官场内幕,而是人与人之间势力的竞争、对比,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勾结、互相利用的关系。而诉讼在一个典型时刻中,更能对这种人际关系有一个充分的展现。

与此书结构相适应的是其在写到诉讼情节时,不可能是完整详细地描写,而是“点到为止”地穿插叙事了一些案件,作者用墨尤为珍贵。

士人干预诉讼,在诉讼的过程中显示特权,而这些特权又进一步提高了其社会地位,更有利于其对诉讼的干预,于是在长久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链”。这样一种制度建构的基础则是科举制及由它所派生出来的政策。

《儒林外史》的作者对这一制度极度失望,因而以一种“极力不合作”的姿态来创作这部小说。

由于对现实制度的基本否定使得他笔下人物大多灵魂有几分变形,然而对于这个摧残、毒害了他们的制度毫不觉醒,依然麻木不仁地享用这个制度所带给他们的好处——干讼并从中获得利益,揭露、讽刺之外还隐隐透出了一丝悲凉。

注释:

[1]、此书的版本有55回、56回之说,主要的分歧是在最后“幽榜”的真伪,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中涉讼情节的研究,故本文从众,认为“幽榜”乃后人补做,所以界定此书为55回。

[2]、[3]、[4]、[12]、[13]、[14]、[15]、[16]、[17]、[18]、[21]、[22]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汇校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1—52、493—515、439、37、217、216、254、200—201、398、244、43、78~79页。

[5]、《松下杂钞》下卷“卧碑”,《涵芬楼秘笈》第三辑,商务印书馆1917年排印版,第365页。

[6]、 [清]吴坛著,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卷三十“刑律诉讼·按语”,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74页。

[7]、 [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卷三十九“刑律三十五·诉讼之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3页。

[8]、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107、247页。

[9]、 [明]海瑞著,陈义钟编校《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页。

[10]、 [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页。

[11]、[20]、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06、282~283页。

[19]、所谓“院外集团”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指的是诉讼过程中在幕后活动并影响了审判的权势人物们。

[23]、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全校本》卷十六“经义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40页。

[24]、赵尔巽《清史稿·世祖本纪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8页。

[25]、 [清]朱寿朋编《东华续录》,乾隆三十“乾隆十四年十二月”,《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26]、 [清]袁守定《图民录》卷三,刘俊文主编《官箴书集成》第5册,黄山书社1997年影印版,第18页。

[27]、 [清]汪辉祖《学治臆说》卷上“礼士”,《丛书集成新编》第30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0页。

[28]、陈美林《吴敬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7页。

[29]、 [清]金和《〈儒林外史〉跋》,《儒林外史汇校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90页。

[30]、[3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229页。

本文原载《明清小说研究》2019年第1期,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这篇文章828la112146。

【结语】: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大师钱泳的仪征《朴园十六咏》】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2146'></small><noframes id='828la112146'>

  • <tfoot id='828la112146'></tfoot>

      <legend id='828la112146'><style id='828la112146'><dir id='828la112146'><q id='828la112146'></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2146'><tr id='828la112146'><dt id='828la112146'><q id='828la112146'><span id='828la112146'><th id='828la112146'></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2146'><tfoot id='828la112146'></tfoot><dl id='828la112146'><fieldset id='828la112146'></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2146'></bdo><ul id='828la112146'></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