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

时间: 2020-09-02 02:04:45 分类: 美文赏析

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

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

****************

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

作者:百度新闻

发表时间:18-08-1715:34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岩 张咪 记者 王晓宇)"居然群发短信邀请别人参加丧礼,中央八项规定都出台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这么干,这种干部必须通报批评。"近日,连云港市连云区纪委对外通报了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件,连云区供销社副主任李为波因群发短信邀请他人为其父吊唁,违规收受礼金 6700 元,被连云港市连云区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在全区通报批评。

2018 年 3 月 9 日,连云区纪委监委收到关于李为波群发短信邀请他人为其父吊唁的举报,该区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对此事开展初步核查。

初核中,核查组先后对 9 名参加吊唁人员进行谈话,并查看了被谈话人的手机短信,发现信访反映的李为波有关问题基本属实。随后,核查组找李为波本人进行核实了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案情,核查组多头并进,通过询问李为波是否履行了报备手续,查看相关吊唁人员通话记录、短信记录,查询李为波通信记录,调取、复印李为波父亲吊唁礼簿等,获得了多项书证、物证。

在对李为波本人进行询问时,其承认曾通过电话或发短信的形式通知他人为自己的父亲吊唁。当调查组拿出搜集来的短信内容时,李为波承认确是其本人编发,至于发给多少人,已经记不清了。

李为波对其群发吊唁短信的违纪事实供认不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没有严格执行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通过短信群发方式邀请他人参加我父亲的丧礼,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很后悔。我一定配合组织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错误,接受组织的处理,并马上退还收受的礼金。"

随后,连云区纪委对李为波进行党纪立案。经查,2018 年 2 月 20 日,李为波通过用个人手机群发短信的方式发送其父亲丧事吊唁短信给管理服务对象,并违规收受礼金 6700 元。初核期间,李为波已将违规收受的礼金全部退还。

"李为波是有着 13 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仍然顶风违纪,既让我们痛心,更让我们警醒。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将李为波的违纪问题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就是要让所有党员干部谨记,党规党纪不能碰,如果谁在纪律‘红线’面前不收敛、不知止,纪委监委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连云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费小岩说。

转自现代快报

****************

美文欣赏》老杨的抗争

作者:芊葭茫茫寻绿

发表时间:18-03-0210:48

今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美文,转载供大家欣赏。

1

老杨把福利院的人打跑了。在这个问题上,老杨绝对坚持原则。说什么也不能把大民送进福利院。在老杨看来,人一进福利院就彻底毁了,没傻都得被整成傻子。大民是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但绝谈不上傻,因为他记忆力好,而且记事准。

谁家死了人办白事,哪家娶媳妇办红事,谁偷人被打,哪家参赌被抓,只要是听过的事儿,大民就过心,一准儿忘不了。“搁你你能记住这么多事?说他傻,我看是你傻!”当着福利院的人,老杨义正词严地甩出这句话,搞得对方没招没招的。

说起老杨的傻孙子杨大民,也算是十里八乡的一件奇闻了。按理说,大孙子脑袋不灵光,再生个二孙子不就完了嘛。即便在严格贯彻计划生育的年代,头胎残疾也是允许生二胎的,老杨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一心一意守着个傻子,还不让送福利院?这不是犯傻是什么?但老杨就这么拧巴。他认准的事必须一条路走到黑,就算撞南墙,也要撞出个名堂来。

杨大民是老杨次子的儿子。老杨有两个儿子,长子一国绝对是老杨的骄傲,当然,前提是没发生大民这件事。当初,为供一国上北京的大学,老杨可谓破釜沉舟,甚至连地都卖出去了一部分。和其他出身农村的父母不同,老杨坚决不让儿子在课余时间打工,他要让一国和城里孩子一样安心学习,不必为生活费发愁。

“谁说农村孩子必须吃苦?你既然进城了,就得学城里人的样子,把田间地头那套收起来。这叫转运!别信命,就信自己。”入学报到前,老杨这样对一国说。一国也争气,大学毕业后又留在北京工作,找了个当地媳妇,生了女儿,成了标准的城里人。

看到儿子事业有成,老杨也愿在后代问题上让一步。“北京嘛,上班肯定忙,孩子多了照看不过来,不生儿子就不生儿子吧。”老杨抽着烟自我安慰到。

但是,对次子二国,老杨的态度就没那么委婉了。二国不像哥哥,从小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既然儿子这辈子只能当庄稼汉,也就谈不上让不让的了。

“念书不成就跟着我干活。早点找个媳妇,能给杨家延续香火也算对得起我了。”老杨轻抬拇指,把烟头弹到地上,接着又用脚掌使劲撵了几下。

2

二国的媳妇英子来自东北,大身板性格爽朗,干活有把子力气。老杨逢人便说,要不是自己眼光独到,他家二国上哪能碰上这么靠谱的女人。小两口结婚第二年便生下了儿子,取名杨大民。喜得长孙,老杨笑得合不拢嘴。二国也喜不自胜,这下,自己终于可以在大哥面前扳回一城了。

“大哥是优等生,上大学,娶城里媳妇,在城里落户,给爹长脸了。我一举得男,完成替杨家开枝散叶的责任,也让爹在列祖列宗面前有了交待。”二国美滋滋地盘算着。

然而,随着大民逐渐长大,老杨一家却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发现,大民只会干两件事:自言自语,呵呵傻笑。

“这可咋整?”看着儿子的呆样,二国只有唉声叹气的份,英子也越来越沉默,平时见老杨都躲着走。

“还是去北京找大夫瞧瞧吧。”老杨自告奋勇带孙子去北京看病,因为他觉得二国指不上,这孩子从小到大,除了去县城念两天初中,哪都没去过,到了北京还不得转向。老杨至少去北京看过孙女,坐过地铁环线,一国家的地址,他还是记得的。

临行前那天晚上,老杨先用手绢将三千块钱包好,然后又用针线把手绢缝在外套里侧。接着,他嘱咐英子为大民准备两套换洗衣服,再去门口便利店买两个桶装方便面,两三个小包装火腿肠和面包,作为火车上的吃食。

“医药费不着急,我先应付着,把病瞧明白了再说。实在不够,到北京还有他大伯照应。你们两口子多个心眼,把事情捂严实了。乡亲们若问起,就说我带孙子去看他大伯了,其他的别多说。”

老杨盘腿坐在炕沿上,边吞云吐雾,边告诫二儿媳。英子的嘴一向没把门的,再加上她性格爽朗,和谁都自来熟,心里有什么话直接往外掏,有什么苦直接往外诉,从来没个忌讳。老杨就怕她和别人念叨大民的脑子如何不好使,不灵透,所以特意敲打敲打她。

英子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就离开了。她心大,别人说啥都不往心里去。生了儿子这副德行,她也难过,但难过归难过,日子还得继续。她爱找人聊天,什么都聊。胡说一通后,心里也就没那么堵了。关于大民,英子从没和外人提过,并非因为家丑不宜外扬,而是因为越提心里越别扭。在英子看来,聊天是让自己开心,不是给自己找别扭的。

二儿媳妇的性格,老杨心知肚明,当初就是看重了她的爽朗,谁知爽朗也能爽朗出错来。老杨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把双腿放下,从炕上起身,然后擎着烟卷,缓缓踱到窗边,接着用力推开窗户,对着茫茫夜色静静地发呆。

今晚空气微凉,月亮隐在云层后,发出幽幽的白光。这种事怎么就让自己摊上了呢?老杨既纳闷又郁闷,不免悲从中来。兴许是伤心太过的缘故,老杨猛地一哆嗦,手突然一松,正在燃烧的烟卷掉进了窗跟下的花盆里。老杨害怕什么东西被引燃,立刻夺门而出。

“村东头,白花花,白花花。”月黑风高夜,大民突然从屋里跑了出来,一边哈哈傻笑,一边大声叫嚷。

老杨心中纳闷,他先走到花盆边捡起掉落在内,尖端依然呈现出橘黄色光亮的烟卷,然后慢慢蹭到大民跟前,眼睛始终盯着他那挂满笑容的脸。

“大孙子,什么白花花?”老杨悄声问道。

“村东头,白花花,白花花。”大民边奶声奶气地说着,边一个劲儿往门外指。“村东头,白花花,白花花。”

老杨被整的一头雾水,他琢磨了半天,瞬间恍然大悟。白天,他从地里干活回来,看到村东李家在置办白事。老李头重病一年多,如今驾鹤西游,老杨认为自己必须表示表示,但他下地干活,除去农具,啥都没带,所以到家后特意嘱咐二国拿上钱,代表杨家去吊唁。和二国交代事儿时,老杨提了一嘴,老李家门口摆着白花圈,人估计没了。这话居然被大民听去了,而且还能记住。

“你想说白花圈,是吧。”老杨边说边抚摸大民的头眼神里尽是温柔。别看这小子成天自言自语,呵呵傻笑不理人,原来别人说什么他都懂。

“白花花,白花花。”大民呵呵傻笑起来。

老杨顿时觉得心病去了一大块。我孙子还有救,他没傻。

3

北京市,朝阳区,**街,**小区,老杨敲响了一国家的门。

关于侄子的情况,一国已经在电话里听父亲讲述过了。他特意向公司请假,陪父亲和侄子赶往北京最好的脑科医院。从踏进医院开始,大民就一个劲儿傻笑,话倒没说半句。这孩子从不知害怕为何物,他眼中的世界是单纯,可笑的,好像两声呵呵便能化解一切。

诊断结果是脑部先天发育不良。从娘胎里带出的毛病,杏林圣手也回天乏术。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他的智商水平不会超过5岁。”医生抿了下嘴,表示自己也很遗憾

“您再想想办法吧!是手术,还是用药,再试一试吧!孩子太可怜了。医药费您不用担心,我们出得起。”一国的语气很激动,他想为父亲尽尽绵薄之力。家里供自己上学不容易,如今又远在北京,本就对父亲疏于照顾。所以,他想把医药费全担下来,倘若能治好侄子的病,也算为父亲尽孝心了。

“真没办法,不是钱的问题。您做家属的要相信我们的专业判断。”医生无奈地说,“我建议你们尽量帮孩子提高自理能力,从最简单的开始,能做到哪算哪。这样才有福利院愿意收留他。这种孩子需要专业人士提供照顾,村里的生活环境......”

“你这蒙古大夫胡说什么?”老杨实在忍不住了。

自打登上去北京的火车,老杨就和自己较上劲了。昨天晚上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大民不是傻子,他听的懂话,能记事儿,而且记得挺准。但说他没毛病,自己心里也过不去。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大民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任谁都觉得这孩子智商有问题。想到这,老杨也拿不准了,可他坚信一点,大民还有救,他不是傻子。能记住事儿怎么可能是傻子,再说他还记得那么准。但说他没毛病,自己心里也过不去。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大民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任谁都觉得这孩子智商有问题。......得,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了,老杨怎么盘算也盘算不明白,所以才和自己较劲。但他心里始终绷着一根筋,命这东西绝不能信,有病就得治,治不好也得治,怎么也能见点成效。谁知大夫偏偏给大民判了死刑,老杨岂能听之任之!

“我孙子能听懂话,记住事儿,还记得挺准。他不是傻子,他还有救。你刚才都是瞎说。”老杨用夹着方言韵味的普通话大喊到。

“大爷,您先冷静一下,听我说。您孙子这种情况很常见。有些智障病人的确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异于常人的天赋,比如他们对音乐和颜色非常敏感,甚至可以指挥乐队或画出非常高质量的画作。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在智商发育上是正常的。”

“那是别人,不是我孙子。”老杨边把大民抱到腿上,轻柔地抚摸着他的头,边气哄哄地反驳到,“我孙子就是脑袋不太灵光,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肯定能治好。他能听懂话,记住事儿,还记得挺准......”为说服大夫,老杨把“白花圈事件”完完整整,一字不落地叙述了一遍。

医生摇摇头,但出于职业素养,他依旧耐心听老杨把话说完了。

“大爷,我要和您儿子单独聊两句,您先带孩子去外面歇会儿吧。护士站有饮水机,我让护士给你俩倒点水喝。”接着,医生叫来一位护士,把老杨和大民带出去了。临出门前,老杨的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他认准了眼前的医生是蒙古大夫,嘴里说的全是瞎话。

“我刚才说的话您应该听明白了吧。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去福利院。如果大爷住在城市里,自己照顾也不是不行。但农村的医疗条件实在太差,就诊意识也不强,你一定要劝劝大爷,把孩子送到福利院生活,他也可以随时去探望。”老杨不在场,医生终于可以和病患家属顺畅交流了。

“我一定劝,一定劝,老爷子年纪大了,脑筋转不过弯来,您别往心里去。”一国一个劲儿地向医生道歉,尽量表现出城里人该有的涵养。

4

老杨的烟抽得更勤了,农活也干得更猛了。天没亮就起床下地,天黑透了才推门进屋。不干农活,他就蹲在院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周围扔的全是烟蒂。

大民去北京瞧病的事早已不胫而走。这都是拜一国所赐。他最清楚父亲的驴脾气,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一条路走到黑,撞南墙都不死心。因此,趁着过年回家的当儿,一国干脆直接把福利院的人拉到了村里。为这,老杨记上大儿子的仇了。

年二十九这天,杨家可谓混乱不堪。

“都给我滚出去!我孙子不傻,他能治好!”老杨歇斯底里地咆哮着。

“爹,大夫不说了嘛,大民能记住点事,记得还挺准,这都不作数。脑子有问题就是有问题。这是不治之症!您别太固执!”一国铁了心,要一鼓作气把问题解决。

“你个兔崽子,我养你,供你上学读书,你就这么报答我!他是你亲侄子,你非要把他往火坑里推吗?看我不打死你!”老杨气急了,他边说边扯下鞋子,使劲朝一国身上砸去。

“福利院不是火坑,这都是为大民好。”一国招呼工作人员,把老杨架到一边,自己则进屋把大民抱了出来。“住院费我全权负责。不用您老拿一分钱!”

“和钱没关系。你这是害人。我不同意!你们放开我!都给我滚出去!”

杨家大儿子找帮手来和老爹作对。这可是村里的大新闻。转眼间,老杨家大门口已经被村民围了个水泄不通。二国和英子去镇上购买过年用的东西,刚到村口就有人跑来通风报信,说他哥带着一群人和他爹干仗。

二国两口子闻讯,拔腿就往家赶。当他们从密不透风的人群中挤进院子时,老杨正和一国打作一团,俩人各拽着大民的一只胳膊,看样子谁也不会轻易松手。按理说,目睹如此暴力的场面,大民早该吓得尿裤子了,但小家伙却镇定得很,两只大眼睛瞪得溜圆,乐呵呵地瞧着眼前的一切。

“哥,你要干嘛?”二国实在摸不清哥哥的路数。

老杨身后还站着几个陌生人,他们全都面露尴尬之色,既不敢贸然上前,也不好独自离开。在福利院工作,多么难缠的家属都见过,但如此难缠,固执的,着实不多见。

“你们又是干嘛的?”二国转向福利院的工作人员。

看到弟弟回家了,一国只得暂且停手。本来,他的计划是先把侄子送走,再和二国两口子解释。年轻人认得清形势,不像父亲认死理,再说他们又不用为儿子的病掏一分钱,二国和英子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

“二国,事情不像你想的那样。我不是冲咱爹来的,回头再跟你解释。你先把爹和大民带屋里去。乡亲们都散了吧,没什么好看的,病人治病,再正常不过了。”一国边说,边把村民们往外推。

“你他妈才有病呢!我孙子好着呢!拿着你的钱滚,以后别登我杨家门!”老杨顺手抄起一小块碎砖头,猛地朝一国的后脑勺扔去。

一股针扎般的疼痛顿时袭来。一国边转身,边用手捂住后脑勺。还好,没出血。“我们走吧,给大家添麻烦了。”一国强压着心中的怒气,尽可能表现得客气,有礼貌一些。

“别在这给我装蒜!假模假似的!”老杨啐了一口,转身进屋了。

5

惹翻了父亲,送走了福利院工作人员,一国并没打道回府。这次,他之所以把燕子和女儿留在家,自己一人回来过年,就是为了寻个门道,把侄子送进福利院去。自从弄清大民得了啥病后,一国就在寻思,如何替弟弟和父亲解决这个难题。他想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

首先,把大民送进福利院。费用自然由他出。父亲供自己读书不容易,如今在城里站住脚了,为父亲分担点也是应当应分的。只要把大民送出去,父亲的重担就减轻了,而且也断绝了村里人的闲言闲语。

第二步,劝二国再生个孩子。没了大孙子,再生个二孙子不就得了。倘若中途生了女孩,他一国可以提供生活补贴,让弟弟不至于因为孩子多而增添生活负担。女孩长大了还可以接到北京上学,反正嫁人也不用买房子。总之一句话,这件事他杨一国要管到底。

正月里,雪下得出奇大。但厚重的白雪却掩不住浓浓的年味。农村的春节最像春节,因为它透着人情味,透着烟火气,更透着对大自然与时间的敬重。春节是老天爷对农民的馈赠。虽然万物凋零,寒风料峭,但人心还是暖的,热的。可惜,老杨的心已经冷了。他觉得没人理解自己,连亲儿子都和自己作对。大民不能进福利院,他没傻,还有救,怎么一国就是不明白呢?

大民在院子里玩得正欢,他穿着英子做的小花袄,在雪地里蹦蹦跳跳,好像小兔子似的。老杨蹲在屋内看着,满脸慈爱。“当当当”,一阵敲门声传来。英子从厨房跑出来开门。原来是村西的李翠莲。她丈夫在外省务工,今年活紧,初五就得上班,所以干脆没回来,和工友们一起在外省过年了。英子看她没根没叶的,远嫁到这边连个亲近的人都找不着,因此特意邀请她来家中一起过春节。

“西边山下,偷人被抓。”英子前脚叫了声翠莲,招呼她进来,大民后脚就嚷开了。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大民的表达能力有了惊人的提高。前面一句,后面一句,押韵押的恰到好处。

李翠莲的脸腾地红了,关于她偷人的传闻,早在几个月前就传开了。估计大民是在和英子去村头遛弯时,无意中听到的。

“胡说什么?一边儿玩去!”英子严厉地训斥儿子。

“你别管,让他说,随便说!”老杨蹭地一下站起来,转眼间已至院内。“看看,看看,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傻’儿子!别人家的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哪点傻了!”

“爹,你说的这是什么话,翠莲还在这站着呢!”面对公公的荒唐行为,英子只能规劝,不能责备。

“我想让你知道,大民记性有多好。下次一国再来胡搅蛮缠,你就把今天的事说给他听。”老杨觉得自己终于找到见证人了。

“小孩子瞎说,这也兴宣传。”英子边说边摇头。

但怪事发生一次算偶然,再、三发生就不寻常了。大年初一早晨,村里的男人们集体去祠堂祭祖。赵小勇和王顺来老杨家找二国。

门外俩人刚报出姓名,大民就笑着喊开了:

“南边沟陇地,赌博没出息;北边山坡旁,死爹没了娘。”

二国愣住了。他完全没想到儿子嘴里竟冒出这么两句。英子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李翠莲那次,她没往心里去。大民本不是正常孩子,说点不正常的话也合乎情理。但这次,大民竟一口气说了四句话,而且两两成对,两两押韵!

“怪胎!十足的怪胎!这儿子生的,真他妈不顺心。”二国突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当初知道大民的智力有缺陷,他虽难过,但也愿意养他一辈子。但摊上怪字就不一样了,此时此刻,二国只想逃之而后快。

头一次,这兄弟俩想一块去了。自落生起,一国和二国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哥哥奋发图强,一门心思要做城里人;弟弟吊儿郎当混日子,有了上顿不想下顿。谁知在大民进福利院这个问题上,哥俩倒殊途同归了,只不过一个是为人,一个是为己。

6

大民是何路数,老杨算摸清了。这孩子,精着呢!他会挑,只记别人家的事,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事,奇就奇在这。中午刚吃完饭,问吃的啥,他只会冲你傻笑;但随便报出村里某人的姓名,他会立刻编两句顺口溜,反应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对此,老杨满心高兴,他喜欢听大民说话,说啥都行,怎么说都行,因为这样可以证明大民还有救,但二国不这么认为。从大年初一起,他便坐立不安,想着哪天与哥哥合计合计,寻个方法把大民送走。其实这会儿他还不知道,很快,一国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大年初五这天,兄弟俩终于见面了。一番交流后,二国心服口服。上过大学的人脑筋就是活,一计不成立生二计。上次直接让福利院的人出面属于蛮干,这次则要智取。二国被哥哥委以重任,成与不成,就看他的表现了。为把事办成,二国费了不少心思,什么时候开口,如何对老爹循循善诱,怎么做才能不引起他的怀疑,这都得未雨绸缪。

一周后。

“爹,我和英子想再要一胎。”二国站在老杨炕前,郑重其事地说。

老杨正和大民玩得不亦乐乎。老杨说一个名字,大民编两句顺口溜。全村人的事没有大民不知道的,没有他说不上来的。看样子,多带大民外出逛逛是明智之举,说不定能让他彻底变为正常人。老杨觉得自己找准道了,以后就这么干。

“爹,我和英子想再要一胎。您听见了吗?”见父亲没反应,二国又重复了一遍。

“你说啥?”老杨刚发现二国的存在。“再要一胎?你吃饱了撑的!有个儿子,能传宗接代就行了。”

“多子多孙多福气嘛!再生个儿子岂不更好?”二国满脸堆笑,心里却慌得很。

“再生个儿子?你怎么知道你能生出儿子来?”老杨眯起眼睛,上上下下打量着二国。“有什么话你明说吧。以为再生个儿子,我就能撒手不管大民,任由你们把他送到福利院去?想得美!我告诉你们,”老杨把大民抱起来,放在大腿上,“他永远是我孙子,你就是再生一百个,也甭想在大民身上打主意。愿意生你就生,大民照样住在杨家,以后有亲兄弟姐妹照应着,他活得更熨帖。”

完了,二国知道自己斗不过父亲。姜还是老的辣,老杨的最后一句话足以把二国吓得屁滚尿流!以后有亲兄弟姐妹照应着,他活得更熨帖。他是熨帖了,兄弟姐妹还活吗?有多少人够他说,杨家得承受别人多少白眼!二国决定认输,他跑到一国那把老杨的话复述了一遍,一国听傻了。他突然想起若干年前那个晚上,父亲对自己说的一番话:

“谁说农村孩子必须吃苦?你既然进城了,就得学城里人的样子,把田间地头那套收起来。这叫转运!别信命,就信自己。”父亲果然说到做到,他一心认定大民有救,这是铁律,是不容更改的,否则就是信命,不信自己。

7

春节过后,大地回暖,虽有春寒料峭之说,但春天毕竟是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总是能给人带来活力。趁着中午阳光充足,乡亲们都喜欢聚到村头,谈谈天,说说地。有希望总是好的,在春天谈论希望,也不算不合时宜。

老杨拉着大民,慢悠悠地朝村头的方向溜达。

“你叫什么名字啊?”乡亲们故意逗他们祖孙俩,大民记得住别人家的事,就是记不住自己的事。

“你看吧,老杨,大民就是傻,连自己叫什么都记不得!”几个村民一齐起哄。

“能记得别人家的事就行喽!你们天天聊的不也是别人家的事吗?”老杨呵呵笑了一声,继续迈着四方步,领着大民溜溜达达向前走。

中午的太阳亮晃晃的,照得大地一片光明。

作者:风吹稻穗

--免责声明-- 《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这篇文章828la112302。

【结语】: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父亲去世,供销社副主任群发短信邀人来吊唁】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2302'></small><noframes id='828la112302'>

  • <tfoot id='828la112302'></tfoot>

      <legend id='828la112302'><style id='828la112302'><dir id='828la112302'><q id='828la112302'></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2302'><tr id='828la112302'><dt id='828la112302'><q id='828la112302'><span id='828la112302'><th id='828la112302'></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2302'><tfoot id='828la112302'></tfoot><dl id='828la112302'><fieldset id='828la112302'></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2302'></bdo><ul id='828la112302'></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