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

分类: 深度好文

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深度文)

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

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

坎坎坷坷人生,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中国现代女作家。成名作《生死场》,遗作《呼兰河传》。在她短暂坎坷的31岁的生命,尝遍了人生的千难万苦。尤其是她两次怀着前任的孩子再婚的经历一直让世人玩味。人们纷纷著书立作,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她的感情生活。

2013年宋佳和黄觉主演的《萧红》和2014年汤唯和冯绍峰主演的《黄金时代》相继上映。巨星云集的电影在当代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萧红热。很明显,人们对萧红情感的关注远多于对她作品的关注。

顺便提一下,我个人觉得黄觉性感无比。

很多人说渣男可恨,怜她遇人不淑。但是,我读了萧红的很多资料,却认为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她但凡自重自爱一点,在感情上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一、1911年——1930年,19岁之前的萧红在呼兰小城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呼兰县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927年,萧红与当地一个小军官的儿子汪恩甲定亲。汪恩甲也算相貌堂堂,订婚后,他辞去小学教员的职务,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读书。此时,萧红在哈尔滨女子第一中学(现改为萧红中学)读书。两人在哈尔滨相处融洽。除见面外,经常通信,萧红还为汪恩甲织过毛衣。后来,萧红发现他有吸食大烟的恶习,开始讨厌并疏远了他。

这期间,萧红认识了一位远房表哥——一位法政大学的学生陆哲舜。陆哲舜当时已有家室。可是萧红却与他擦出了爱情火花,她要求父亲为她解除婚约,被父亲拒绝。

二、1930年秋——1931年春,19岁到20岁的萧红在北平

1930年秋天,萧红拿着自己的嫁妆钱跟陆哲舜一起私奔到北平。萧红进入北师大附中读书,并与陆哲舜婚外同居在一起。

消息传到呼兰小城,犹如九级风暴掀起了轩然大波。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受到连累,黑龙江省教育厅以教子无方为原因,解除了他省教育厅秘书一职。萧红的弟弟也因受不了同学的嘲笑,两次转校出呼兰。流言蜚语烧焦了萧红家大院。

汪家深以为耻,解除了汪恩甲与萧红的婚姻。萧红家和陆家同时断绝了对萧红和陆哲舜的经济供给。

1931年春节,弹尽粮绝、身无分文的萧、陆二人各自落魄回家。萧红与第一个男人的恋爱到此结束。

为了躲开舆论压力,1931年3月,父亲把萧红送到阿城福昌号乡下,软禁起来。

二、1931年——1934年,20岁到23岁的萧红在哈尔滨

1931年秋天,萧红坐着一辆拉白菜的车逃离乡下,来到哈尔滨。没有家庭资助,萧红过着居无定所,众叛亲离的流浪生活。后来,彷徨无助的萧红投靠到已解除婚约的未婚夫汪恩甲那里。汪恩甲带着萧红,名不正言不顺地住进了哈尔滨道外区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

伤风败俗的消息再一次传到呼兰,萧红父亲震怒,将萧红开除族籍,断绝来往。汪家也不再提供经济来源。

二人在东兴顺旅馆住了七个月。萧红怀孕了,但他们没有自谋生路,一直坐吃山空,得过且过,欠旅馆600大洋时,汪恩甲提出回家拿钱,从此一去不再复返。

大腹便便的萧红被赶到旅馆尽头破败不堪的仓库里,并且被囚禁起来,只等生下孩子后,卖到妓院抵债。

走投无路的萧红写信求助于《国际协报》。说这里要卖人啦,快来解救吧。报社青年编辑萧军受主编的委托来给萧红送书。萧军第一眼看到的萧红只是一个面色苍白、衣衫落魄的孕妇,放下书本后,打算离开。萧红恳请萧军留下来坐一会儿。

萧红健谈、会画画也会写诗。随处丢放的诗稿和画稿令萧军刮目相看:眼前这惨遭遗弃的孕妇竟然是笔耕不辍的文艺青年。哀怨美丽的小诗、热切渴望的眼神、委婉动人的倾诉和求援,震撼了这位有侠肝义胆的东北大汉。

他和她,一个粗犷豪放、英雄救美。一个孱弱多情、亟待救助。就这样他们相遇了,顷刻间就撞出了爱情的火花,鄙陋的仓库里顿时花红柳绿起来。

可是,尽管爱情之花开的芬芳四溢,但换不来600块钱去营救萧红。600块钱在当时是相当多的一笔巨资。萧军无论如何也付不起,他们一筹莫展。

1932年7月,哈尔滨连续降水27天,8月,松花江堤决口,洪水漫入市区,道外成了一片汪洋。萧红所在的东兴顺旅店,一片混乱,店主顾不得楼上付不起房租饭费的孕妇,自己逃生去了。洪水解救了萧红,萧红趁乱逃出旅店,终于和萧军相聚了。

萧军原名刘鸿霖,当时已婚,但与妻子处于分居状态。1931年,萧军在离开乡下时给原配妻子留过一封信,要求她自行改嫁。可能有这样的原因,萧红和萧军并没有举行婚礼就住在一起了。

8月底,萧红在医院产下一名女婴。因无力抚养,孩子被送给道里公园看门人。之后杳无音信。萧红就这样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1932年11月,萧军和萧红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这段时间是二萧生活最为困苦时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贫穷没有限制他们的想象和才华。在萧军的引领下,萧红的第一篇文章《王阿嫂的死》在《国际协报》上发表了。从此,萧红走上了文坛。一颗闪闪的文学明星即将升起。

1933年10月,萧军和萧红创作了合集《跋涉》。但是,因为内容涉嫌影射了日伪黑暗统治。合集刚刚印了1000册,就遭到伪满洲国和日本特务当局的查封。1934年6月,二萧避开警察和特务的监视,离开了风声日紧的哈尔滨,前往青岛,投靠好朋友舒群。

三、1934年6月——11月,23岁的萧红在青岛

舒群是中共地下党员。在舒群的帮助下,二萧各自在报社担任编辑。在青岛衣食无缺的写作环境下,萧红写下了成名作《生死场》。但是,当时他们对国内文坛没什么了解,文学界也不了解二萧。《生死场》无处发表。他们想起鲁迅,于是,提笔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二人的合照和《生死场》稿件。没想到很快收到鲁迅的回信和鼓励

鲁迅是当年文坛的领袖,是文人向往的风向标,二萧每次去信,都得到鲁迅的及时回复,这给了二萧极大的写作动力和信心。正在这时,中共青岛地下联络站被破坏,舒群夫妇被捕入狱。二萧也面临险境。1934年11月,他们匆匆离开青岛,来到上海。

四、1934年11月——1936年7月,23岁到25岁的萧红在上海

1934年11月底,鲁迅对二萧发出见面的邀请,鲁迅不但给他们20块钱,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还积极地向报社推荐他们的作品。为了让二萧融入上海文学界,鲁迅在上海梁园豫菜馆设下饭局。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胡风等知名左翼作家。

在鲁迅的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出版,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在本书中,第一次用到萧红这个名字。《生死场》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

以此同时,萧军的文学创作也渐入佳境,创作出小说《八月的乡村》。也用到了萧军这个笔名。萧红萧军的笔名,据说是小小红军的意思。

生死场 《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在沦陷区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偏僻农村,穷苦农民之间发生的恩恩怨怨及抗日的故事。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对生的坚强和对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二萧很快在中国文艺界站稳了脚跟。萧红在文学创作上日臻成熟。但是,萧红在感情生活中再度受挫。其实,萧军早在哈尔滨的时候就有了外遇,萧军走到哪里都像一团火,热情洋溢讨女人欢喜,他也喜欢女人。在上海,萧军依然处处留情。以至于有人说:萧军的前半生除了出书就是出轨。

萧军的花心带给萧红极大的伤害和无尽的痛苦。在朋友的建议下,1936年7月,萧红东渡日本,打算在日本专心写作,并疗养感情创伤。俩人相约一年后相见希望那时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

五、1936年7月——1937年1月,25岁到26岁的萧红在日本

萧军曾拯救萧红于水深火热之中,并且二人风风雨雨、一路患难走来。有很多共同的难忘回忆。萧红是爱萧军的,萧红身在日本,但心系萧军。寂寞和乡愁更使她思念萧军。一封封写满相思和爱恋的信件漂洋过海寄到萧军手里。不到半年,萧红写下了35封信。但好像并没有影响到萧军的花花世界。

六、1937年9月——1938年1月,26岁的萧红在武汉

1937年1月,萧红提前回上海。但是二萧的感情生活没有太多的改善。萧军依然在外潇洒风流。萧红依然痛苦和伤心。日子在写作和争吵中继续度过。

有一次,萧红左眼青肿参加聚会。朋友问及,萧红说是自己不小心碰上了硬东西。但萧军冷笑大声说:“为什么替我掩饰?是我打的!”都说语言的冷暴力和热暴力要比拳脚的伤害更重。是的,保持自尊的遮羞布被无情的扯掉,二萧的感情裂痕越来越大。但是,萧红很珍惜曾同甘共苦过的感情,她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了萧军,希望萧军能回心转意。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8月上海沦陷。为了将刊物《七月》创办下去,作家胡风带领萧红、萧军等人迁往武汉。在武汉。10月。萧军邀请老乡端木蕻良来武汉帮助创办《七月》。至此,又一位与萧红有关的重要任务登场。

端木蕻(hóng)良,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日本人,可是他真的是中国人,原名曹汉文,出身于辽宁一位乡绅家庭,清华大学毕业后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端木与萧红夫妇一开始相处得很不错。他们共同创办刊物,像兄弟,像姐妹,同吃同住,关系融洽而随便。有时因为住处紧张,还三人挤到一张床上。没有人因此而有奇怪想法,战乱时期,有个栖息之地就不错了。

七、1938年1月——2月,27岁的萧红在山西临汾

1938年1月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招聘一批教授去临汾授课。萧红、萧军、端木等六七位作家应聘去山西临汾。但是在临汾只待了20多天,战事又起。

1938年2月,日军攻陷太原,临汾告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决定让作家和教员们撤退到西安。在去和留的问题上,二萧发生了巨大的分歧:萧军想投笔从戎,留下来参加当地游击队,在日寇面前留下来是危险的。萧红想有个安静的写作环境和安稳的生活,决定去西安。二人争吵激烈,但谁也没有为对方妥协,于是,各奔东西。萧军自己留下。萧红随端木等几位作家撤退到西安。临别时,二萧约定:再见面,愿意在一起,就在一起。不愿意,就永远分开。此时,萧红刚刚有孕在身。

八、1938年3月——4月,27岁的萧红在西安

1938年3月初,萧红来到西安,端木和萧红走的越来越近。端木蕻良文质彬彬,穿着时尚洋气,说话和声细气,与萧军的粗狂豪放成鲜明对比。每次作家们一起争论问题时,端木都站在萧红这一方,尤其让萧红欣慰的是端木不仅尊敬她,照顾她,还大胆地赞美她的文章超过了萧军的成就。

二萧本已裂痕重重的感情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4月初,萧军也来到西安。仅仅一个月,万物就变了,三人的世界变得尴尬万分。萧军对萧红闪电式的移情别恋很不甘心,怒气冲冲找到端木,要求为爱决斗,被萧红生生地拦住。至此,萧红正式提出分手。二萧很不友好地劳燕分飞,此生再无交集。萧红啊萧红,有没有人提醒过你,你怀胎近4个月了!而且怀的是萧军的孩子啊!

九、1938年4月——9月,27岁的萧红在武汉

1938年4月,萧红随端木返回武汉。1938年5月,在汉口大同酒家,萧红和端木举行了婚礼。这是萧红此生唯一一次婚礼。

在婚礼上,萧红说:“我对端木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相互谅解、爱护、体贴。”“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这种状况(指有孕在身)的人,还要什么名分。可是,端木却做出了牺牲,就这一点,我就十分满足了。”

大部分的史料,包括萧红本人都对此时的端木蕻良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端木这样家境优越的、风华正茂的青年能给怀着别人孩子的萧红一个妻子名分,难能可贵,他对她是真正的爱情,端木蕻良是敢于担当的男子汉。

说真话,我一看到这么写的书就生气:这叫什么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给你你要啊?端木算什么敢于担当的男子汉?分明是趁虚而入的第三者。而且是对大着肚子的孕妇,怎么下得去手的?端木算哪根葱啊!给萧红婚姻!端木你是能对肚子里的孩子负责啊,还是能对萧红负责?

6年前,萧红跟萧军开始生活时,肚子里怀的是汪恩甲的孩子。6年后,萧红跟端木蕻良结婚时,肚子里怀的是萧军的孩子。萧红要将孩子置于何地啊?

事实证明:端木蕻良只是一个能请得起神却送不起神的富家子。为此买单的是萧红,更多的磨难在等待着萧红。

他们从结婚到萧红病逝,共有4年的婚姻。在这4年中,在萧红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端木三次抛下萧红,弃萧红于危难而不顾。第一次是在武汉战火纷飞时。第二次是在重庆萧红生孩子时,第三次是在战乱的香港萧红病危时。端木因此备受世人指责和鄙夷。端木至死也没作任何解释。倒是端木死后,他的第二任妻子钟耀群写了一本名为《端木和萧红》的书,为端木辩解。可我觉得于事无补。

1938年6、7月间,日军攻陷武汉。人们纷纷去重庆避难。那时,武汉到重庆之间只能走水路。炮火连天,船票难求。萧红托朋友为他们买票。结果只买到一张。8月,端木和朋友们先行坐船离开,将身怀六甲的萧红独自一人留在战火纷飞的武汉。我认为不论什么原因,端木这么做都是无情无义。换做是萧军,会不会舍生取义,能不能拖也要先把萧红拖上船?

端木走后,炮火中萧红无处安身。只身赶往在武汉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驻地投宿。在人来人往的走廊楼梯口打地铺。一个怀孕7个月的堂堂作家,天天在地铺上躺着,可是据说依然谈笑风生,还写完了小说《汾河的圆月》。

9月,萧红终于买到船票,独自一人颠簸了十多天才到重庆。内心有多么心酸和艰辛无人知道。慌乱之中,大腹便便的萧红跌倒在码头上爬不起来,仰望苍天,萧红的心里除了生和死还想了些什么?

十、1938年9月——1940年1月,27岁到30岁的萧红在重庆

萧红到重庆后,没有依靠端木蕻良,而是独自一人,投奔江津的朋友白朗夫妇。11月,萧红在江津产下一名男婴。面色红润,身体健康。可是,三天后白朗再去探视时竟找不到婴儿了。萧红平淡的说死了。萧红的朋友在谈到这个孩子时,语言闪烁,令人生疑。这成为萧红研究的一个谜。

1939年夏,萧红返回重庆和端木生活在一起。

十一、1940年1月——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

1940年1月,萧红和端木前往香港,在香港,萧红开始创作《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既是萧红的遗作,也是她的巅峰之作。本书以萧红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用浑重而清新的笔墨,描写了东北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村民既善良、淳朴又愚昧、野蛮的原始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在萧红的笔下被写得栩栩如生。全书艺术形式独特,虽然写了人物,却没有主角。虽然也叙述了故事,却没有主线。全书7章,虽可各自独立,但俨然是一整体。

所谓“文如其人”,正是萧红这样至真至纯的性情才写得出那样的文字,她写散文,像写小说一样使用大量的叙事。写小说时,像写散文一样使用极多的抒情。她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曾有人称之为“萧红体”。

在香港,萧红人生中又一关键人物登场:骆宾基。骆宾基是端木的东北老乡,流亡到香港后,投奔端木。端木曾帮他安排住处,发表文章。

1941年4月,萧红被查出患有肺结核。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也笼罩在炮火硝烟中。人们纷纷撤离香港。骆宾基打电话向端木辞行,端木请求他暂留香港,协助照顾病重的萧红。虽然,此前骆宾基和萧红只见过两次面,但骆宾基慨然允诺。

出人意料的是:骆宾基到达后第二天,端木蕻良不知去了哪里。据萧红说:端木已经跟她告别,突围去了,不会回来了。就这样,在战火纷飞的香港,端木再一次弃萧红而不顾。在萧红生命的最后44天,陪伴在萧红身边的不是端木,而是骆宾基。

萧红曾对骆宾基说过:“三郎(萧军的笔名)若知我病重,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救我……”。多年以后,萧军曾写道:“地北天南哀两地,已无只手再援君”。萧红永远都不会知道,她的三郎早已为人夫了,他与妻子一生厮守并且养育了8个孩子。

1942年1月12日,香港战局平稳,端木蕻良又回到了萧红的身边,一直到1月22日萧红病逝,端木和骆宾基一样再没离开。

萧红在战乱中被迫辗转多处医院,其中在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被庸医误诊为气管瘤而动了手术,术后病情恶化,无法进食,不能言语。1月19日,萧红要来纸笔,费劲地写下最后一段文字“平生受尽白眼和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读起来苍凉而哀伤。

萧红在弥留时,把《生死场》的版权给了萧军,把《呼兰河传》的版权给了骆宾基,把散文集《商市街》的版权给了弟弟。作为合法丈夫,端木只剩下少量文章的版权。

萧红虽然英年早逝,但是端木蕻良是在1996年去世的。在萧红凄然离世之后的岁月里,端木一直被世人骂为负心汉、胆小鬼等等。对此,端木没做任何解释。但是,2009年,在端木已经去世13年后,端木的遗孀钟耀群在采访中哭着说:端木丢下萧红突围是因为他撞见了萧红与骆宾基的私情。这使得很多人把骆宾基视为继陆哲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以后的萧红的第5位男人。

因为当事人都已去世,一切都无法澄清。我认为骆宾基是不是萧红的第5个男人,已经不重要了。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在身患重病而丈夫离去的情况下,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在人人都在撤退保命的情况下,无论是对萧红,还是对骆宾基,即使发生了什么也无可厚非。更何况,我认为,在那样的生死存亡之际,一定会有超越爱情的感情存在。

--免责声明-- 《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这篇文章828la160241。

【结语】: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恩恩怨怨不了情——萧红的爱情故事(深度文)】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60241'></small><noframes id='828la160241'>

  • <tfoot id='828la160241'></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