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

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

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前言】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幸运鞒钫撸铖:‘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免责声明-- 《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这篇文章828la256032。

【结语】: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秋浦歌李白古诗(秋浦歌原文及翻译)】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256032'></small><noframes id='828la256032'>

  • <tfoot id='828la256032'></tfoot>

      <legend id='828la256032'><style id='828la256032'><dir id='828la256032'><q id='828la256032'></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256032'><tr id='828la256032'><dt id='828la256032'><q id='828la256032'><span id='828la256032'><th id='828la256032'></th></span></q></dt></tr></i><div id='828la256032'><tfoot id='828la256032'></tfoot><dl id='828la256032'><fieldset id='828la256032'></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256032'></bdo><ul id='828la256032'></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