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分类: 历史

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自从产生到它被废除,存在一千三百多年,黑格尔曾说“存在即是合理”,既然科举制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必然有它的优点。但不可否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科举制也必然存在弊端。那么科举制服的利弊分别是什么呢?

科举制考官

科举制考官

科举制度是隋文帝根据前朝历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利弊创新的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是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方式选拔人才,这使得广大有志青年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为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并且消除了魏晋时期世族大家把持朝政的威胁,巩固了统治阶级地位,促进国家安定统一。科举制的优点还有就是因为它不限制参加科举考试的对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读书狂潮,促进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而且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不断的丰富着中国文化。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朝代都有它的盛行的、巅峰的文学。科举制度带来的全民学习,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文坛巨匠,极大的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说过了科举制度的利,那它的弊在何处呢?纵观历史,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到了明清即封建社会后期,政府采取八股取仕,科举制的弊端就日益显现。八股文,有着严格的固定格式,而且所考内容仅限于儒学经史,这些都严重束缚了考生的创新思想,成为钳制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扼杀了创新能力。八股取仕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的进步,从而导致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也使得中国从此落后于世界文明潮流。因此从科举制度的利弊中看出,社会需要发展,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科举制度也将会被取代。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考试制度是沿袭了古代的科举制,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呢?

科举制图片

科举制图片

关于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这个问题根据记载就知道是隋朝。熟悉中国古代史的人都知道秦朝以前国家是通过世袭制选拔人才,它的弊端在于它只不能选拔有才有抱负的平民。汉朝则是察举制和征辟制,通过举荐来征集民间优秀人才。魏晋九品中正制初期为国家广收人才,但是后期受到贵族的阻扰,此时的人才选拔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此时已有了科举制度的萌芽。魏晋动乱之后,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建立隋朝。国家建立了,要想它能够运行下去,除了最高指挥官还需要众多能人贤士,为国出谋划策,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但是鉴于九品中正制给国家带来的危害,隋文帝决定以全新的制度选拔人才。

这样,科举制度诞生了。科举制度就是国家组织大规模的考试以此来招募人才。科举制度虽然是面对全国平民,但是它分为严格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优胜劣汰,所选拔的人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隋朝的安定与繁荣,并且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虽然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但是它却是在唐朝完善的。唐朝增加了明经和进士两科,而武则天执政期间,增加了武举考试,自此文武双全,人才辈出。科举制度萌发于魏晋,产生于隋朝,定型于唐朝,从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选拔制度给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

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它的一套统治机构,机构里的人才有的是沿袭前朝的人才选拔,也有的是自主创新建立一套新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也是其中之一。

江南贡院图片

江南贡院图片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那么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隋朝建立初期,因为是历经长期战火摧毁,国家要想安定平稳运行,迫切的需要选拔人才。但是隋文帝博古发现前朝前代的人才选拔制度都有自己的利弊之处。世袭制不能选拔民间优秀人才;九品中正制初期可以为国募集人才,后期世族势力扩大,严重影响阻碍了人才选拔,而且权力分散在士族大家中,不利于国家中央权力的集中。

而且正因为国家大权旁落士族手中,导致了国家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因此隋文帝决定通过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国家挑选栋梁之材。根据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取仕制,这也就是后来完善和发展的科举制度。那么,科举制度的产生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吗?科举制度是国家组织考试,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官贵族,只要有才华,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而且科举制让许多人才少了怀才不遇的愁怨。

而且通过科考选拔的人才,直接隶属于中央管辖,很大程度上促进皇权更加集中。皇权集中,国家也能够更加安定。这也是隋文帝当初选拔人才,为我所用的意愿。鉴于上面的种种原因,科举制应运而生,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

科举制度是我国隋朝时期由隋文帝建立体系,隋炀帝发展推广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创立的标志是设置了进士科,当时的科举制度的考核标准还不是很完善,主要分为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这里的进士科就是现在所说的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

科举制图片

科举制图片

公元605年,隋文帝第一次设置了进士科,跟随一起建立的还有秀才科和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察的是经学和时事实务政策,而进士科除了要考这两门之外还要考的还有诗词歌赋,也就是被选拔者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在三科之中进士科的难度是最大的,所以一般考取的人也是最少的,但是一旦被选上就意味着自己的学问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状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人选作进士科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的原因。

作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进士科也是紧跟着科举制度的变化而发展的。隋唐时期的进士科特别受重视,尤其是在唐代的时候。因为进士科的难度最大、选拔人数较少,所以被选上的人才是非常受重视的,进士科也就成为了三科之首。到了宋朝的时候进士科演变成为了科举制度中唯一的一科,想要通过考试必须要通过由皇上主持的殿试,最终能否成为第一全凭皇上的判定,由此可见作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的进士科的发展也是紧跟着科举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科举制度是谁废除的

关于科举制度是谁废除的这个问题不难。史书上记载:“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令,一纸诏书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1905年是光绪三十一年间,但是光绪皇帝在位期间,清政府的朝政是慈禧太后把持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左右着朝廷决策的走向。所以间接的可以说,科举制是慈禧太后废除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可以让顽固不化的老太后颁布这一指令呢?

慈禧太后图片

慈禧太后图片

清政府后期,科举制八股取仕的弊端日益显现。这个时期因为国门被迫打开,外来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近现代思想冲击着国民的头脑。一些博识之人考察国外的国家机构,政府体制,学术民风,得出结论:要想在使得中国富强起来,除了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还要从根本上摒除国人落后迂腐的思想,这就意味着建立近现代教育提上日程了。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立根之本,尤其现代化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培养新时期人才。因此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提出废科举,废除八股取仕,建立新式学堂、新式学校,受到光绪皇帝大力支持。可惜的是光绪帝没有实权,维新变法只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改革的措施也成了泡影。

清政府继续以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但是废除科举的呼声更加迫切。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激化。这时,慈禧太后被迫实施了清末新政举措,但是,新政只是慈禧太后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打出的幌子,并没有真正运行。也因此使得矛盾激化更加剧烈,废科举,停八股,设立新式学堂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在1905年9月初,迫于朝廷重臣的联名上书请求,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昭令废除科举,宣告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

所以说关于科举制度是谁废除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慈禧太后。

--免责声明-- 《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这篇文章828la32254。

【结语】: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科举制度的利弊分别是什么】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2254'></small><noframes id='828la32254'>

  • <tfoot id='828la32254'></tfoot>

      <legend id='828la32254'><style id='828la32254'><dir id='828la32254'><q id='828la3225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2254'><tr id='828la32254'><dt id='828la32254'><q id='828la32254'><span id='828la32254'><th id='828la32254'></th></span></q></dt></tr></i><div id='828la32254'><tfoot id='828la32254'></tfoot><dl id='828la32254'><fieldset id='828la3225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2254'></bdo><ul id='828la3225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