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类: 历史

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

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

辛弃疾,我国南宋时期的豪放派诗人,生于金国,他的词中有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因为国家常年征战,战斗的精神也随处可见。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画像

辛弃疾画像

苏轼的词,被誉为“为词立法”突破了以往词的传统作法,扩大的词的意境,而辛弃疾继承了苏轼在词上的改革,并将他继续发展,将词功能发挥到最大。而且苏轼与辛弃疾都属于豪放派的诗人,且都是性情中人,在词的创作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苏轼的词与传统的词作有很大的差异,词多表现的自由旷达。他在题材、风格上都做了重大的突破,将语言演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在词的创作中,加入了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日常生活、人生哲理的描写,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且苏轼受到儒家和道家的熏陶。

辛弃疾的词多显豪健悲愤,辛弃疾满腹爱国的热性,却壮志难酬,让他产生了矛盾,内心痛苦不堪。他的词已经不限于苏轼时期的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日常生活、人生哲理的描写,内容扩大了很多,题材也宽阔了很多,凡是能写入文学的东西,辛弃疾都将其写入其中,书写他难酬的壮志之志。

辛弃疾在言语技巧方面也有突破,他的词形式松散,句意连贯,在注重节奏和语气的基础上句子写的比较长,不拘泥于套路。有人评价他们,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

苏轼是什么之一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像

苏轼像

“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构成的。

“唐宋八大家”并不是在那个时代就有的称呼,而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才出现的。“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是由着朱右首先提出的,然后到了明朝中期,叶唐也选了八个人编了一篇文集。之后到了明朝末期,茅坤承这个人结合了前面两个人的说法,编选了一下,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这一个书。这个书在那个时候还是提供流行的,于是“唐宋八大家”就确定下来了。“唐宋八大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唐宋的古文运动中占据中心地位的人,他们也都提倡散文以及反对骈文,并给了当时还有后世的文坛一个深远持久的影响。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实力是不容置疑的。在“唐宋八大家”中,苏轼也是一个很出色的存在,有着很独特的文学观点,这使得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苏轼的文艺观是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苏轼留下的词有着《水调歌头》、《江城子》、《浣溪沙》、《蝶恋花》这一些,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这些都是给了后世很深的影响的一些文学作品。苏轼的风格也是被无数的后辈模仿。苏轼是因为足够厉害才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而不是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出名的。

苏轼是什么派词人

苏轼是“豪放派”的词人,虽然苏轼不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不过“豪放”这个词是苏轼第一个用来评价诗词文章的,而且,苏轼创造了宋词“豪放”的一个巅峰。可以说宋词的豪放就是从苏轼开始的。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在苏轼的词中不难看出那一份别人学习不来的豪放不羁,他不仅在是写一篇短短的词,他是在词中构建了一份宏伟的蓝图,让人不得不为这份气势所倾倒。说起来,豪放派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创作的视野是比较广阔的,气象是比较恢弘雄放的,还喜欢用一些诗文的手法和句法来写词,所以这就使得词中的语词宏博,而且不不拘守于音律这些东西,所以在有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奇怪,一些比价守旧的人就会觉得这些东西就是一些乱七八糟不能称之为词。不过这才是“豪放”啊。从苏轼的词中,我们是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个特点的,所以说苏轼是“豪放派”的词人,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老夫聊发少年狂”作为开头,这就是豪放啊。有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就这么出来了。就是是表达思念也是带着豪放的。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在表达思念,可是还是带着一份不一样的气势在的。试问,有多少人敢去“把酒问青天”呢?

所以说,苏轼是豪放派的词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如梦令苏轼

苏轼的《如梦令》有几首不同的词,其中《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是苏轼《如梦令》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词。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与苏轼被大家所熟知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显得比较清淡。不过清淡不是没有味道,而是更加的自然纯粹。

苏轼字东坡,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首词是写给自己,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首词。《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是苏轼从黄州回到了京城之后因为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而想念起在贬到黄州的那段日子。那段日子虽然有些郁闷,可是生活的却是很合自己的心意。苏轼对于那样的日子分外想念,就给自己写了首词,就有了《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词中的“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就是正好验证了苏轼想要回黄州过安逸日子的想法。这首词是苏轼少见的一种风格。

《如梦令?春思》是苏轼的另一首《如梦令》,这首词中有“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这一句词,这和《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中的“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表达着同一种感情,都是在向往着舒适安逸的日子。

不过苏轼想过田园生活,可是就是不能如意,那可不就是“如梦”一般的想法吗?身在朝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只好用作词来安慰一下自己,至少在词中,苏轼是在他向往的生活中。

苏轼婉约词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人物,是一代文学大家,堪称大文豪,苏轼的诗词歌赋都具有非常高的成就,特别是苏轼的词更是开创了“豪放派”的历史先河,在苏轼生活的那个年代,“豪放派”刚刚形成,婉约一派还占据主导地位。苏轼也有大量的婉约词作留存下来,其婉约词的成就也是非常高的。

苏轼塑像

苏轼塑像

苏轼的婉约词作流传下来的有很多,之所以能够被流产下来就是因为其非常的绝妙,甚至有一些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口头话语言,可见苏轼婉约词的深入人心。下面我们就开欣赏一首苏轼的婉约词。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芳草。墙里秋千墙处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的意境是非常优美的,写出了春天里燕子飞翔、绿水绕人家、柳絮飞舞、墙内秋千佳人笑,墙外行人侧耳倾听,听到墙外有行人,墙内佳人笑声渐渐变得“悄悄”的情境,可以说是一首绝妙的词作,特别是其中“天涯何处无芳草”和“多情却被无情恼”更是成为了现代人的流行语。很多人都会使用这两句话,但是却并不知道其来处,可见苏轼的婉约词对一千年后的我们的影响之深。

苏轼的婉约词虽然也是表达了婉约词的内容,但是鉴于苏轼豪放的性格,宽阔的胸襟,使得婉约词也有着开阔的意境和清丽的词风。所以说苏轼的婉约词也可以独成一派,而与其他的婉约词具有非常不同的意境。

苏轼性格

苏轼的诗词为千古所流传,他自己也成为了近千年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性格是怎样的呢?大家可能都会说苏轼的性格的是豪迈的、是乐观,可能大家是针对苏轼的诗词里面所抒发的感情色彩而肯定的,那么苏轼的性格到底是不是豪迈的呢?

苏轼雕像

苏轼雕像

首先,苏轼的旷达、好爽、乐观是来自于他性格最本身的直率,而且这个才是他的本质,是天生带有的,苏轼的一生官运坎坷,也就是他直率的原因,得罪了很多的权贵,而她的诗词也是与直率有很大的关系。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首先是自己的生活,再一个就是他的仕途,可以说是起伏不定的,从生到死,都是在起伏中度过的。

虽然苏轼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与他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关系,他直率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有一颗博爱和宽阔的心,慢慢的他的诗词里面也充满了豪放和轻松,更是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气氛和一些看清事实的独特眼光,这些都在他的文学作品里体现了出来。

苏轼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一生,从大的方面讲,他成了北宋各个集团之间争抢的产物,而从他自身来讲是因为他看清了一切,加上性格原因他心里无所牵挂,自然而然的就豁然开明,自然一切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无所适从了。

苏轼因为心中无牵挂,最终以豪迈的本色走完此生。

苏轼豪放词

苏轼,其诗词多为豪放潇洒,当然也有婉约的词。但是,苏轼作为诗词“豪放派”的鼻祖,他的诗词皆慷慨豪迈,令人读之无不感叹其作品的豪放气息,一曲读罢,心中的豪情万丈,荡气回肠,仿佛也经历诗词中的一事一物。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有《江城子》、《水调歌头》。

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冲击了宋代词坛,一改往日的靡艳风格,豪放派进驻了北宋词坛。苏轼也因此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豪放是指,诗词中语言激荡,言豪情,说壮志,颇有一番抛头颅,洒热血的架势。

这是苏轼在后期的主要风格作品特点,与早期的类似婉约不同。通过诗词,描写心中的壮志与抱负。《赤壁怀谷》,一开始就描写大江大河,上下五千年,这雄浑壮阔,绵延千里的大境界。

在这样大的境界中,作者心胸也跟着化在这宏大的天地之间。在这虚无飘荡的世界里,感叹自己人生的短暂,将人生的挫折也化为这个世界里,仿佛一切困难都没有那么严重了。作者在这个空间里,学会了去抗争,同样也跟苏轼这不甘沉沦的高傲的品质有关。

苏轼一生漂泊,但是,在他后期的诗词作品中,基本都是以一些激荡豪放的诗词为主。苏轼豪放潇洒的词,使人们尊他为豪放派领头人。豪放飘逸的词,在宋朝时期,其诗词多以艳为主,而豪放飘逸的词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存在。

苏轼是什么居士

苏轼是宋朝文学界的顶尖人物,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但这么一位不但在历史上留下众多诗词,而且性格十分豪爽的著名诗人,在朝廷任职期间却多次被贬,但也因为他的被贬经历,让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响彻天下的的称号,东坡居士。

苏轼像

苏轼像

在苏轼被贬的经历中,有一次是被贬到黄州,当时他虽然身上有一个‘团练副使’的职位,但并没有什么实权,而且每个月给的俸禄也很少,加上苏家当时的人口很多,因此一家人生活的十分贫困,尽管生活的有些困难,但日子还是可以勉强维持下去的。

可就在两年之后,随着苏家人口的增长,每天的开销逐渐变大之后,连这种苦日子也都快过不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友马正卿来黄州看他,看见自己的好友现在生活的艰难这么之后,就去找了他的同学,也就是当时的黄州太守帮忙,看在马正卿的面子上,黄州太守给苏轼找了一块不用的土地让他种点粮食什么的来维持生计。

而这块地正好黄州城东山坡上,苏轼想到自己一直崇敬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担任忠州刺史的时候,曾经在城东山坡栽过树,还经常去那里散步、作诗,而现在他所开垦的这块土地也在一块坡地上,和白居易那个时候有些相似,出于对白居易的敬意,他就给自己取了个东坡居士的名号,也在那过了近两年的农夫生活。

苏轼的词风

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大文学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力最深远、贡献最大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极具有创新精神,作为新派诗人的代表,苏轼突破了传统诗词的规则和约束,开创了新一代诗词新形象,为宋代诗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苏轼像

苏轼像

苏轼的诗风格多变,特点鲜明。这也和他生性豁达、为人直率并且喜欢道家风范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他的两千七百多首诗词中,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时候苏轼主要通过诗句表达他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十分鲜明的做出对现实的批判。例如《夜泊牛口》中就是如此,通过诗句的描述写出了百姓生活的劳苦和对他们的忧虑。第二个特点就是苏轼的诗具有很重要的美学价值。苏轼是出了名的爱美食爱美景爱出行,他喜欢畅游在大好河山之间,而这个时期他描写的诗句就非常的优美,将景物描写的淋漓尽致,情景相生的感觉让人仿佛和景色混为一体。

这个时期苏轼作品非常多,例如《惠崇春江晚景》、《题题西林壁》等,这是十分优美而欢畅的诗作,让人耳目一新,其中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新奇的拟人手法别具一格。第三个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苏轼的诗兼容并包开启了诗词革新的风潮。苏轼的诗词突破了传统诗作的束缚和条条框框,内容格局较之前恢宏了许多,其内容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巨大影响。

--免责声明-- 《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这篇文章828la32820。

【结语】: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浅析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异同之处】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2820'></small><noframes id='828la32820'>

  • <tfoot id='828la32820'></tfoot>

      <legend id='828la32820'><style id='828la32820'><dir id='828la32820'><q id='828la3282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2820'><tr id='828la32820'><dt id='828la32820'><q id='828la32820'><span id='828la32820'><th id='828la32820'></th></span></q></dt></tr></i><div id='828la32820'><tfoot id='828la32820'></tfoot><dl id='828la32820'><fieldset id='828la3282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2820'></bdo><ul id='828la3282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