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

分类: 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

朱元璋父亲

朱元璋父亲原名叫朱五四,是元朝末年的句容人,也就是明仁祖。

朱元璋像

朱元璋像

按照历史上记载,元代的汉人要是没有去上过学的话是不可以有自己名字的,都是按照父母的年龄相加或者是出生之后的日期来取名字的。这也是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名字的由来。朱元璋原名也不叫这个,它的原名叫朱重八,后来因为起义,投奔郭子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够大气,所以就给自己改名叫朱元璋,意思就是说自己是消灭元朝的武器。当时的朱元璋也帮父亲改了名字,叫朱世珍。

朱元璋的父亲是在五十岁时才有了朱元璋,后来搬到了濠州钟离县定居,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差,所以朱元璋的身体特别不好,营养不良,而且还经常容易生病,因为朱元璋父母没有太大的文化,所以非常的迷信,就是认为只有观音大士才可以救朱元璋,所以在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皇觉寺,还让他拜里面的老和尚为师父。朱元璋在庙里的生活其实并不如意,经常受欺负,后来的他是在坚持不下去,所以逃了回来,后来朱元璋父亲为了躲避赋役无奈之下只能搬了家,当时的朱元璋只有十岁,后来朱元璋父亲为了生活所迫去给当时太平乡的地主种地,而朱元璋也沦为了放牛娃。

然而朱元璋的运气还是很好的,他在放牛的时候认识了后来为他开疆扩土的朋友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他们这几人为朱元璋的皇帝之路可谓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成为后来的开国元老。

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家乡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和虫灾。使得朱元璋父亲、母亲、大哥相继在这场灾难中去世。

朱元璋的皇后

朱元璋的皇后就是大脚马皇后,也就是孝慈高皇后。出生在归德府宿州,于公元1332年出生,最终在公元1382年去世,死后葬在明孝陵。孝慈高皇后就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这位妻子影响了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的皇后

朱元璋的皇后

朱元璋虽然不像隋文帝一样,但是他和马氏也是非常恩爱的。马氏和朱元璋是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认识的,可以说这位皇后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她的一双大脚在那个时候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朱元璋并不介意,一双大脚在那个时候反而更好,至少不会拖累自己的男人。朱元璋登上皇位就立即册封马氏为皇后,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可见朱元璋对她的尊重和喜爱。朱元璋曾经多次想要册封马氏的族人,但是都被马氏拒绝了。

朱元璋的皇后马氏也是一个非常勤俭的人,她带领着宫女们还有公主一起纺织,在个人生活方面也经常是粗茶淡饭,很受大臣们的夸奖。马氏也经常劝解朱元璋,在朱元璋暴虐生气的时候想要静下心来经常回来找她,因为只有马皇后能让他平和下来。在政治上,马皇后偶尔也会给朱元璋提一点建设性的建议,会让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的脾气就开始不再收敛,暴虐成性,甚至杖杀朝臣,可见马皇后的重要性。

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是一位贤德的皇后,在后世有很多关于她的小说,而且都是夸奖她的。

朱元璋的太子

朱元璋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非常勤劳的皇帝之一,朱元璋去世之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那么朱元璋的太子去哪里了呢?朱允炆算不算是太子呢?

朱元璋的太子画像

朱元璋的太子画像

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继位之后,就册封自己的结发妻子马氏为皇后,封马氏的儿子为皇太子,也就是朱标。朱标是在朱元璋还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和马氏生下的,当时他们南征北战,朱元璋对朱标很是看重。朱元璋请了当时非常著名的老师来教育朱标,想要将他培养成为一名非常合格的继承人,但是朱标的身体不是很好,即使这样也没有改变朱元璋的决定。朱标三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有能力成为一名皇帝了,但是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在从西安巡查回来之后身体更是坏到了极点,最终撒手人寰,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就将全部精力放到了朱允炆的身上,他封朱允炆为太子想要培养他成为继承人。作为皇长孙的朱允炆性格温和,不喜杀戮,本心上并不想当皇帝,但是他对这位皇爷爷还是很尊重的,就听从了他的安排。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就登上了帝位,可惜皇帝没有当多长时间,就被自己的叔叔夺去了皇位。

朱元璋的太子一个因病去世,一个被夺去了皇位,可见朱元璋在培养继承人方面还是有些欠缺的,但是他作为皇帝还是很励精图治的。

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即为明太祖,是元朝时期的开国皇帝,又名朱重八、朱国瑞、朱洪武、洪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朱元璋死后,就由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那么朱元璋的儿子都去哪里了呢?

朱元璋像

朱元璋像

根据先关史料的记载,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中重点的大概就是他的大儿子和四皇子朱棣了。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是马皇后所生。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后就将他立为太子了,就是为了安抚马皇后,并且朱元璋聘请了著名的学者作为朱标的老师,想要将他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继承人,可惜这位皇太子的身体不是很好,在精心培养二十五年之后,朱标终于有了登上皇位的能力,但是他却因为生病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后朱元璋十分伤心,就开始培养这位皇子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成为下一代皇帝。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雄才大略,文韬武略,在智谋上也远远超过朱允炆,甚至是朱元璋本人也夸奖过他,但是朱元璋觉得朱棣身上戾气太重不适合当皇帝,所以就封他为燕王。也是这位燕王最终攻破皇宫,夺去了朱允炆的皇位,自己登上帝王之位。

这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中在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两位。有人说朱元璋的帝位就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样或许就不会有四年的内乱了,但是历史永远不能假设。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

朱元璋与朱棣是父子关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并不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而是起兵推翻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得。

朱元璋朱棣像

朱元璋朱棣像

他们这对父子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并谓“一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在位时,特别欣赏四儿子朱棣。朱元璋其他的几个儿子流氓气重,在封国内成天饮酒作乐,沉迷女色。唯独朱棣勤政务实,深得民心。朱元璋认为朱棣是继承皇位的好人选。朱元璋看朱棣,就像看到了从前的自己,有着非同寻常的气魄、胆识与性格。不得不说,朱棣具备了成为一国之君的禀赋。分封时,他将分量最重的燕地予以朱棣;娶亲时,他赐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长女给朱棣。朱元璋对朱棣尽显器重。但是,事实却出乎人的意料,朱元璋却让他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帝位。

朱允炆“性至孝”,孝顺聪明,从小受到儒家教育,书生气十足。朱棣则是有勇有谋,好战。孰优孰劣,谁更适合继承皇位,也难下定论。

但是,鸟飞留影,水过留痕。后人认为,朱元璋并非器重朱棣,而是朱棣下令让明初官修史书,将他的皇位合理化。在《明太祖钦录》中收录了这样一句话“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吗,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企图心重的朱棣是有所提防的,更是担心朱棣会对皇太孙朱允炆的继位形成巨大威胁。

但是,重重迷雾的背后,朱棣与朱元璋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也不能妄下断言。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与朱棣父子俩的亲情关系永远无法改变。他们都为明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元璋岳父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君主,而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他的皇后马氏,这是一位比较贤德的皇后,她为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在朱元璋最为艰难的日子也在陪伴着他,所以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

朱元璋岳父

朱元璋岳父郭子兴画

马氏是的出身不知道,但是她的父亲是郭子兴的好朋友,所以在她父亲去世以后,马氏就来到干爹郭子兴这里。所以郭子兴也算是朱元璋岳父,朱元璋的这位岳父对他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朱元璋在开始投奔红巾军的时候就来到了郭子兴这里,郭子兴看到朱元璋是个人才就把他留在了身边,有于朱元璋足智多谋,所以郭子兴非常倚重他。为了拉拢朱元璋,郭子兴将自己的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因此郭子兴就成为了朱元璋的岳父。

但是朱元璋岳父郭子兴为人多疑,在用朱元璋的同时还防着朱元璋,朱元璋几次都险遭他岳父的毒手。同时郭子兴和自己身边的极为农民军将领也不和,所以郭子兴被他们算计过,后来郭子兴抓住了一个将领孙德崖,但是同时朱元璋被扣住了。

朱元璋当时是郭子兴身边必不可少的人物,所以郭子兴不得不放了孙德崖,将朱元璋换了回来。也正式因为这件事情,郭子兴气病了,本来他的气量就小,再加上长期气愤,最后病死了。虽然朱元璋岳父郭子兴没有成就大业,但是他的力量被朱元璋继承了,最终帮助朱元璋成就了一番霸业。

朱元璋义子朱勇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这个时候被迫朱元璋参加了农民起义军,最终成就了霸业,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而在他打天下的时候,他的很多义子都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也得到了自己的回报,其中就包括朱元璋义子朱勇。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画像

在元末的乱世,各路农民起义军在各地作战,都会收养一些义子,这些孩子多数都是孤儿。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南征北战的时候会收养一些比较有能力的孩子,交给马皇后抚养,可以独自领兵后就开始随军作战。

在电视剧《朱元璋》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一场是非常著名的。朱元璋的义子朱勇,这个人打仗非常厉害,但是他违反了军纪,朱元璋要将他正法。朱勇作为朱元璋的义子,还是有战功的人,他认为这没什么,所以开始没在意。

一直到朱元璋准备杀了他的时候,朱元璋义子朱勇才认错希望朱元璋能让他战死沙场。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朱元璋为了展示自己的决心,只能杀了自己的义子朱勇,以此来已正军法。最终朱勇自己跳城墙而死。

电视剧中演绎的是假的,朱元璋的义子中也没有朱勇这个人,但是朱元璋有很多义子这是真的。其中包括了沐英、李文忠、平安、何文辉、朱文刚、朱文逊、徐司马、真童、金刚奴等等。他们这些人在成年之后,都被朱元璋恢复自自己原有的姓氏,不知道的也都赐了姓名,是他们感激涕零。

朱元璋五虎将

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元末混乱的局势中顺利突围,除了朱元璋自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人物之外,首先还有很多人才的辅佐,在战争年代自然少不了战将,而朱元璋首先的战将不但多,而且非常了不得。

朱元璋五虎将画像

朱元璋五虎将画像

朱元璋有五虎将,这五个人是朱元璋帐下最能打仗的将军,他们分别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由于朱元璋手下的战将太多,说以能够跻身前五绝对是优秀中的优秀。

朱元璋五虎将中徐达排名第一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因为徐达是朱元璋手下公认的名将第一,他的战功卓著,一生没有打过败仗。排在五虎将第二位的就是常遇春,这个人也是非常厉害的,自从投奔朱元璋以后就做了先锋官,也是没有打过败仗,但是由于去世时间过早,他没有等到朱元璋开国,但是他的功绩无可比拟。

第三位之所以是李文忠,是因为李文忠确实是朱元璋五虎将中仅次于徐、常的优秀将领,他是朱元璋的侄子,擅长长途奔袭,尤其是在对北元的战争中表现的极为出色,一生之中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四位是邓愈,他不但在前期的农民战争中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后来的北上整套蒙古中也有很大功劳。最后一位是冯胜,这个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很早就跟随朱元璋,为他立下了许多大功劳。

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将星闪耀,朱元璋五虎将绝对是其中最为明亮的五颗。

朱元璋的女人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关于他的研究和传说有很多,但是在他身边除了有谋士和战将,还有很多女人,也就是他的妻妾,朱元璋的女人对朱元璋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朱元璋的正妻,马秀英,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大脚马皇后。

朱元璋与马秀英画像

朱元璋与马秀英画像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女人之一,也是后来朱元璋的皇后,说到马皇后绝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在朱元璋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就跟随朱元璋了,还救过朱元璋的性命。朱元璋因为太过耀眼而被郭子兴猜忌,于是郭子兴就将朱元璋抓起来,同时命令军士不给朱元璋饭吃,想要把朱元璋饿死。

这时候,马秀英来看望朱元璋,她在胸口藏着刚做好的大饼给朱元璋吃,每次都会将自己烫伤,但是每次她都会这么做,直到朱元璋被放了出来。可以说这是贫贱夫妻的典范,也正是马秀英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对她非常尊敬,很多事情都会和她商量。

马秀英本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温柔贤惠,知书达理,是朱元璋的贤内助,一直以来他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帮助朱元璋,也帮她保住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

作为朱元璋的女人马皇后做到了为朱元璋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她的帮助下朱元璋减少了很多错误决策,也保住了一批忠臣。到了晚年,朱元璋弑杀也是马皇后在劝导,这时候的朱元璋也只听她一人的,她甚至成为了朱元璋的精神支柱,她去世后朱元璋极为伤心,进行了厚葬。

--免责声明-- 《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这篇文章828la36686。

【结语】: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是谁】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6686'></small><noframes id='828la36686'>

  • <tfoot id='828la36686'></tfoot>

      <legend id='828la36686'><style id='828la36686'><dir id='828la36686'><q id='828la36686'></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6686'><tr id='828la36686'><dt id='828la36686'><q id='828la36686'><span id='828la36686'><th id='828la36686'></th></span></q></dt></tr></i><div id='828la36686'><tfoot id='828la36686'></tfoot><dl id='828la36686'><fieldset id='828la36686'></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6686'></bdo><ul id='828la36686'></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