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

分类: 历史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

蒲松龄思想

蒲松龄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聊斋志异》现在还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对于蒲松龄先生的研究有很多,人们在对蒲松龄先生小说进行研究的同时,对蒲松龄的思想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蒲松龄画

蒲松龄画

实际上蒲松龄一生都在热衷于科举考试,但是因为当时科举考试腐败盛行,再加上蒲松龄本身五十几年都未曾考取功名,所以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是腐败对科举造成了损害,使自己不能在科场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他痛恨腐败,这就是他小说中的重要思想。

蒲松龄的思想受到他的父亲影响比较深,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得志的秀才,一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不能中榜,所以在他教导自己儿子的时候,就将科举才是正途的思想传播给了自己的儿子蒲松龄,因此蒲松龄这一生都在为科举奋斗

但是蒲松龄的科考之路注定是悲剧的,因为在他五十几年的时间,都没有中榜。蒲松龄同时对于腐败是非常痛恨的,因为这和他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在思想中就有对腐败深刻讽刺意味。

这主要在他的小说和作品中表现出来,蒲松龄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最出名的是小说,实际上他还有很多其他的作品,比如诗和骈文等,他都是高手,同时在这些作品中他也表现出了对于腐败的痛恨。

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蒲松龄是我国清朝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他完成的巨著《聊斋志异》是现存的我国最著名的古代短篇小说,其中很多故事到现在还广为流传,在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改编,深受人们的喜爱。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也就是一生都想通过自己的考试为官,为此他用了一生时间去考试,但是中期一生都没有考中,一直到最后才是一个优贡,也没有因为考试而成为官员。

蒲松龄之所以这样热衷于考试,是因为他受到父亲的影响比较深远,他的父亲一生只是一个秀才,但是一生也在为考取功名而努力,但是因为自己没有考上,所以就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他亲自教导蒲松龄,将这一思想深深的刻在了蒲松龄的身体里。

蒲松龄也有过辉煌,他在考取秀才的时候三项第一,一时间成为人们熟知的人物,名气也由此开始传播。但是他后来不知为何,屡试不中,在后来的五十年中,他参加了多次考试,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就是不能中举。这让蒲松龄的内心十分郁闷,他一生都想进体制内,但是一生都没有如愿。

虽然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而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才气是有目共睹的,在当时他的才名也被当时的人熟知。尤其是他后来写成的《聊斋志异》更是使他名流千古,到现在还影响着人们,成为一代伟大的小说家,这项成就比进体制内更为吸引人。

蒲松龄别名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1640年,去世于1715年,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写了一部传世巨著《聊斋志异》,这部文学作品的评价极高,艺术水平也非常高。

蒲松龄画照.

蒲松龄画照

蒲松龄是作者的原名,蒲松龄的别名是蒲留仙,留仙是蒲松龄的字,还有人叫他蒲剑臣,剑臣是他的另一个字。在古代人们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一般都不叫,因为这样会感觉很生疏,他们都会在成年以后自己取字,这个字也是他们的名字,一般关系比较好的都要叫字。

蒲松龄为什么给自己的字定为留仙和剑臣呢?这也和他的小说有关,因为《聊斋志异》是一本志怪体小说,其中说的都是妖魔鬼怪和神仙故事之类的事情,他为自己确定的字,就表现了这个意思。

《聊斋志异》耗费了蒲松龄许多年的时间,他在自己贫困交加的时候一边教书一边著述,在自己四十五岁的时候终于将这部巨著完成,之后的许多年中,他一直在对作品进行修改,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式。

《聊斋志异》的出版发行也遇到了很多麻烦,因为书成以后,蒲松龄没有资金印制,也没有人资助他,所以一直在小范围内传阅,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大范围刊印。此书一出,立刻震撼世人,人们争相购买,搞得洛阳纸贵,自此以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才开始大范围流传。

蒲松龄的故事

蒲松龄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一是从事文学创作,二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多次奔赴科举考场。而流传于世的蒲松龄的故事也都和发生在蒲松龄身上的这两件大事分不开。

蒲松龄画照

蒲松龄画照

蒲松龄的故事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曾经在通过秀才考试时拿到的连续三次的第一名。当时的蒲松龄正值19岁,为了通过秀才的科考已经参加了两次考试,在之前的两次考试中,蒲松龄都凭借自己的答卷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的这场考试就是他能否考中秀才的最后一场。按照清朝科考的惯例,考生答卷时必须采用八股文的文体,这种文体其实是很难发挥出考生真正的学识的,凑巧的是,这次开始的主考官是一名诗人,出的考题也不同于一般考官而加入了一些文学色彩,于是蒲松龄就下决心不用八股文攥写,在简单构思之后,蒲松龄决定用一种文学的手法来写一篇抨击社会现象的文章,果然,这篇文章得到了当时主考官的大力赞赏,蒲松龄也又一次拿到的第一名并成为一名秀才。

另外一件比较出名的蒲松龄的故事就是他为了自己的创作在街边摆茶摊的事。当时蒲松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谋求生机的他不得已在一个有钱人家里做了一名教书先生。尽管如此,蒲松龄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写故事。但是要满足自己不断扩大的创作需求,蒲松龄想尽办法终于想出了在村口摆茶摊的方法。蒲松龄摆茶摊非常特别,过往的行人不论是抽烟还是喝茶都不收一文钱,蒲松龄唯一的要求就是有故事的客人能够讲出一些给自己听。这件事的坚持也让蒲松龄获得不少的创作素材感人的《促织》一作就是在摆茶摊搜集到的灵感。

蒲松龄科举

蒲松龄的小说非常出名,有关蒲松龄科举的事情也流传至今。蒲松龄第一次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才仅仅19岁,当时蒲松龄在淄川县济南府参加考试,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蒲松龄连续三试都是第一名,自然也就成了当地的秀才,而亲自录取蒲松龄的人也非常了不得,那就是清朝著名的大诗人施闰章。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画像

施闰章当时担任的职务是山东地区的学政,并且施闰章还负责出题。山东秀才考试正式开始,施闰章出的第一道题目叫做《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著名的“齐人有一妻一妾”中得来的。虽然清朝的科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文体八股文,但是这并没有限制住蒲松龄的发挥。蒲松龄早早地就对人情世故有切身体会,再加上自身的观察力和阅读范围的广阔,很快便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答案,经历过三试之后都拿到了第一名,这让蒲松龄在当地几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文人。

蒲松龄科举的道路并未就此终结。在通过秀才考试之后,蒲松龄开始向全国进发参加朝廷主持的举人考试,但是蒲松龄再试时曾经连续参加过4次举人的考试,但是直到72岁高龄之时,蒲松龄仍然没有成功通过考试而仅仅做了一名贡生。然而为什么蒲松龄科举之路的前后差别这么大呢?据说蒲松龄在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本身就是剑走偏锋,因为他并没有完全遵照八股文的要求,但是他的敢言和精彩的文章还是吸引了当时的考官施闰章,但是先前这种情况在举人考试中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蒲松龄世称什么

蒲松龄是我国在清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文学家,他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造诣。按照古代人的称呼方式,蒲松龄还有两个字,一字称为留仙,另外一个字则是剑臣,另外蒲松龄还有一个号叫做柳泉居士。出生在山东淄川的蒲松龄还因为自己的贡献有了一些其他的名称,那么蒲松龄世称什么呢?

蒲松龄雕塑

蒲松龄雕塑

蒲松龄从小就在书香门第中长大,饱读诗书的他不仅仅有渊博的知识和聪颖的头脑,而且在仅仅19岁的时候,蒲松龄就在秀才的考试中连续获得三次第一名而顺利通过,但是由于古代科考制度的 规定,成为秀才的蒲松龄在秀才的考试上却并不顺利。经历了连续四次的秀才选拔考试,蒲松龄却连连在科考中受挫,直到超过70岁时还得了一个清朝的“贡生”的名头,既然蒲松龄的科考如此失败,那么蒲松龄世称什么为什么受到关注呢?

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这个称号的由来是因为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蒲松龄世称什么也和这部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聊斋志异》是一本由一个个短篇的小故事所组成的故事集,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后人的关注。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主要是以一群鬼怪妖魔作为自己书中的主要人物,而且还把发生在这些奇异角色身上的故事作为这本书最吸引人的情节部分。但是蒲松龄写这本书的目的却在于,希望通过一些怪闻异事来讽刺当时的朝政和社会积弊,这部立意深刻的作品也为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故而,蒲松龄被世人称之为聊斋先生。

蒲松龄的作品

蒲松林的作品从诞生以来已经在古今中外流传了几百年,而在蒲松龄的作品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所著的聊斋系列了。蒲松龄曾经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中间经历过探访、游历等等最终才写成了这部由一个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书籍《聊斋志异》,而且蒲松龄还这本书进行过多次修改。

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

在《聊斋志异》这部书籍中,蒲松龄主要采用了与唐传奇小说非常类似的文体,他所写的奇闻异事并非是为了追求极尽的恐怖和怪异,蒲松龄写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一些鬼魂的故事和传说,而对清朝时候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场上的情形进行讽刺和批判。蒲松龄的作品除了这部最为著名的小说集之外,另外还有《聊斋文集》、《聊斋俚曲》以及《聊斋俚曲》等,这些作品主要是蒲松龄在探访、游历和阅读过程中所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农业或者医药等的科普读物,写作风格也偏向于通俗。

蒲松龄的作品中比较不同的就是他流传于世间的14首俚曲,这些俚曲包括了《姑妇曲》、《穷汉词》、《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墙头记》等,另外擅长故事创作的蒲松龄还创作了一些戏本,其中就包含了《钟妹庆寿》、《闹馆》、《考词九转货郎儿》等,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作品之外,蒲松龄辛勤写下的还有许多是“科普”方面的作品。也因为这些作品,蒲松龄得到了世代读者的铭记和敬仰。

蒲松龄曹雪芹

蒲松龄和曹雪芹是清代最为著名的两大小说家,据研究,蒲松龄生活在康熙时期,而曹雪芹生活在乾隆时期,虽然两个人生活的年代不一样,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曹雪芹生活的年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已经刊行,并且很出名相信曹雪芹这位大才子是看过的。

曹雪芹石像照

曹雪芹石像照

蒲松龄和曹雪芹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他们是北方人,曹雪芹活跃在北京,蒲松龄主要在山东临淄活动,他们都生活在北方地区,所以他们两个人的作品都有极为浓厚的地方色彩,也就是反映当地的特色。

其次曹雪芹和蒲松龄都是学者型的文豪,他们都拥有扎实的学问。蒲松龄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导,十几岁的时候曾经连得三个第一,声名鹊起,而曹雪芹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文学上的成就是非常高的。

再有就是他们都是才子,因为蒲松龄和曹雪芹两个人的小说成就太高,所以其他方面人们都忽视了,实际上撇开小说成就我们不说,在当时文化的圈子里,这两个人也都是公认的才子,他们的才华是被众人认可的。

所以说一部作品的伟大成就并非侥幸,如果两个人没有很高的文学成就,没有良好的文学功底,那么他们也不可能学出艺术水平如此之高的巨著,流传后世。

这两位文学大师一生都是清苦度日,没有取得官职和功名,但是这些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已经流芳百世,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蒲松龄民族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他的小说成就极高,一部《聊斋志异》流传至今,影响巨大。而关于蒲松龄的研究到现在还在继续,其中一项研究就是蒲松龄的民族问题。蒲松龄到底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蒲松龄画

蒲松龄画

现在的很多人都认为蒲松龄是汉族,所以他是一个汉族作家。但是有研究表明,蒲松龄先生并不是汉族人,因为他的远祖不是汉族,而是蒙古族人。

在蒲松龄所作的《族谱序》中,蒲松龄对自己的民族有一个说法,他的远祖叫蒲鲁浑,还有一个叫蒲居仁,他们都是元代的总管。从中就可以分析出浦东领的民族,因为首先是名字不像汉人,其次是路大荒研究认定蒲松龄是蒙古族。

而在《蒙古族简史》中标注就更明确了,在这部作品中蒲松龄是蒙古文学家,说的非常肯定。但是在一些人考证以后认为,蒲松龄是蒙古族人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蒲松龄有可能是色目人。

因为有人考证了元代官制后发现,在元代担任路口总管的人并不是蒙古族人,一般都是由色目人担任,也就是女真人或者回族人,因此推断出蒲松龄并不是蒙古族人,而可能是色目人。

但是现在不管那个是蒲松龄民族,谁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现在的研究还在继续,蒲松龄到底是那个民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免责声明--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这篇文章828la37105。

【结语】: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7105'></small><noframes id='828la37105'>

  • <tfoot id='828la37105'></tfoot>

      <legend id='828la37105'><style id='828la37105'><dir id='828la37105'><q id='828la37105'></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7105'><tr id='828la37105'><dt id='828la37105'><q id='828la37105'><span id='828la37105'><th id='828la37105'></th></span></q></dt></tr></i><div id='828la37105'><tfoot id='828la37105'></tfoot><dl id='828la37105'><fieldset id='828la37105'></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7105'></bdo><ul id='828la37105'></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