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

分类: 历史

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

朱熹严蕊

严蕊是南宋时浙江天台的营妓,因为很受当时台州太守唐与正的赞赏和器重,所以受到牵连,被朱熹拘捕,逼取口供。这件事最后闹到皇帝哪里才算结束,严蕊被无罪释放,还准许她从良。

朱熹画像

朱熹画像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宋朝的时候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一个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却能享受在孔庙接受奉祀的先贤,位列大成殿的十二哲者。朱熹是李侗的学生,而李侗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朱熹这个人为官清正廉明,还有所作为,有提倡书院建设曾为宋宁帝讲学。朱熹是宋朝在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人。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这个功绩被我们后世人所称道,他的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且朱熹本人则被与孔圣人相提并论,被称为朱子。朱熹的著作很多,其中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了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学更是成为了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但是对后期的封建社会改革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严蕊,字幼芳,原姓周,是南宋中期的女词人。出生地位比较低微,从小就有学习诗书礼乐。之后沦为台州的营妓。严蕊擅长弹琴,下棋,唱歌跳舞,写字画画,对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也有所研究,她的学识广博,诗词的语言新颖,不落俗套。还有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严蕊受刑

?严蕊是一个营妓,但是她聪明美丽,色艺冠绝一时。为人做事很有义气,常常馈赠财物给有困难的人,对待别人都是真心的,所以很多人见了严蕊没有一个不是精神恍惚的,像是失落了魂魄一样。以至于还有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是为了见她一面。

严蕊

严蕊

因为严蕊的聪明,还因为她的诗词有新意,得到唐与正的喜爱和器重,由于严蕊表示自己讨厌侑酒劝觞的这种生活,唐与正也有在考虑在适当的时候让她脱离这种生活,让严蕊成为一个自由,不想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唐与正这个人在台州干的风生水起,打豪强除奸恶,很有政绩。但是就是由于他的种种行动得罪了朱熹和台州副通判高炳如,他还反对朱熹的理学。后来朱熹是浙东提举,在宋朝,提举的权利是很大的,可以罢免官吏。在朱熹还没到的时候,高炳如就在在前面迎接朱熹,在此期间捏造了许多事情用来诬陷唐与正,还说唐与正一个太守和营妓公然同居实在是大逆不道。朱熹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对付唐与正,便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控告唐与正和严蕊有奸情,命唐与正交出州印,之后就是直接抓捕严蕊,从正午一直审到半夜。

宋朝的律法规定,官府设宴可以召官妓歌舞助兴,但是不能留宿莫,违令者斩。朱熹就拿这个作为借口拘留严蕊,严刑拷打,逼取口供。朱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严蕊身材纤细,但是却有战士一般的性格,纵然是被打的遍体鳞伤,也没有说出一句和唐与正有关的话。严蕊受到朝打夜骂,依然不肯被屈打成招。在苦刑之下,伤势非常的重,已经被打成半死了。之后事情被宋孝宗知道,将朱熹改任,新任的浙东提举怜悯严蕊。将她释放出来,还判她落籍从良。

如梦令严蕊

如梦令是词牌名。严蕊是南宋的一次词人,也是一个营妓。严蕊写过一首《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的小令。这词将百桃花同梨花和杏花做里对比,生动传神的写出了桃花的特色,写出了桃花别具一格的风韵。

严蕊

严蕊

开篇的两句,直接点名了作者说的既不是梨花也不是杏花,但是至少知道了这词所赞扬的东西是花,这种花乍得一看,会被认为会是梨花,有时还不会被认为是杏花,这就能知道这花有梨花的白,也有杏花的红。“白白与红红”的叠字,用词简练,极其传神的写出花的风采,一花两色,确实罕见,这花真是别致啊。“别是东风情味”从侧面赞美了花风韵的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的众花之上。引人不经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花呢?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个虽然没有点出花的名字,但是已经做了不管之答。“曾记,曾记”,不但引起读者们的注意,还唤起了作者的记忆,而且将词的意境推得更为深远。“人在武林微醉”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暗示作者所咏之花的名字。陶渊明做的《桃花源记》写的就是桃源之花,花名为桃花。句子中“醉”之一字,写出桃花为人所迷恋的感受。这词的意境以桃花源结穴,令人回味颇为深长。这首词已经不同于一般停留于物体本身的咏物诗了,《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它纯然从空际下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表现出红白桃花的高标逸韵。可以说是词中的逸品。

严蕊卜算子

卜算子是词牌名,相传是借用骆宾王的绰号,因为据说骆宾王写诗喜欢用数字取名,所以被人称为“卜算子”。南宋词人严蕊写了一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这首词诉说了作者自己不是因为喜欢风尘生活感伤自己的的宿命,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严蕊

严蕊

这首是讲严蕊自己不喜欢风尘生活,流落至此,是因为宿命导致的花开花落自有当第的司春之神来决定。注定离开的总会离开,但是离开了有怎么生存下去呢。如果等到有一天山花插满了山头,不要问我去哪里了。

这词上篇讲述自己受宿命的摆布流落风尘,之后又因为关于风化问题被捕入狱,所以词中有作者自己的辩解,有自伤,也有作者愤懑不平的怨愤。下一句作者知道自己不是贪恋风尘,有不确定自己沉沦的根源,无可奈何,只好认为是前缘的作弄,体现作者迷惘的心理,也表现作者自己,既自怨自艾,又自伤自怜的复杂感情。“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花开花谢是由神来做主的,这两句作者借自然现象比作自己的命运,说自己像花一样,命运不能由自己做主,一生被掌权者操控。

下篇则抒发了作者对幸福自由的无限渴望。诉说像一般妇女的生活就是自己向往的目标,是自己最终的归宿。这是一篇在长官面前陈述衷曲的词。她表明自己的意愿,采用比较含蓄的方式以期引起对方的同情。这也是一个身处卑贱但是仍然尊重自己人格的风尘女子的自白。

严蕊鹊桥仙

鹊桥仙,词牌名,这个需要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这个词牌一般用来咏诵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严蕊的《鹊桥仙·碧梧初出》写的就是七夕时的景象,词中事物虽然写的很是详细,但是不免有着几分凄凉。

严蕊

严蕊

词的上阕,严蕊起笔自然,虽然她观察事物很是细致入微,但是表现的却有几分凄凉之感:偶尔轻坠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初开桂花才吐着馥郁清香,还有水塘中盛开已久的荷花也开始慢慢凋谢了。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希望织女能给自己灵巧的手艺。远望高挂的明月,它洒下的清辉如水一般清澈。农历的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七夕节,也叫作乞巧节。是天上牛郎和织女鹊桥相见的日子。词中的穿针人既指天下的女子,也包含了作者自己。

词的下阕,句句带有新意,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隐藏着一个普通女子缜密的心思,也蕴含着有一丝丝愁怨。蜘蛛忙着结网,却看不见喜鹊来银河搭桥。这个时候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看来,今晚牛郎织女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到七夕这天,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等待。但是在天上,牛郎和织女只不过是隔了一天罢了。

这时的严蕊可能清楚的意识到不管自己怎么的貌美如花,才艺高超,现在每天的逢场作戏,她就像一枝任人攀附的枝条。她清楚的知道她的美丽迟早会像荷花一样,固然美丽但总有凋谢的那一天。逢场作戏,强颜欢笑不是严蕊想要的生活,她想要的无非只是一份真实简单的爱情罢了。

--免责声明-- 《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这篇文章828la40452。

【结语】: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朱熹与严蕊的故事 严蕊受刑是怎么回事】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0452'></small><noframes id='828la40452'>

  • <tfoot id='828la40452'></tfoot>

      <legend id='828la40452'><style id='828la40452'><dir id='828la40452'><q id='828la40452'></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0452'><tr id='828la40452'><dt id='828la40452'><q id='828la40452'><span id='828la40452'><th id='828la40452'></th></span></q></dt></tr></i><div id='828la40452'><tfoot id='828la40452'></tfoot><dl id='828la40452'><fieldset id='828la40452'></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0452'></bdo><ul id='828la40452'></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