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

分类: 历史

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

宋濂借书

宋濂并非出生在官宦世家,所以家里非常穷苦,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更别提有多余的钱拿来买宋濂喜欢的书了,但是宋濂又恰恰走上了求学的道路,就急需优秀的文学书籍,宋濂知道自己家境不好,比较清贫父母没有能力再来满足宋濂对书籍需要,为了不给家中增加额外的负担,宋濂开始像周围的邻居借书看。

宋濂借书动画

宋濂借书动画

其实,书籍在当时并不少见,稍微富裕点的人家就能买得起很多藏书,这个宋濂提了个醒,原来也有办法可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开始大家看孩子好学都乐意将书借给宋濂,可试一来二去,有的大户人家开始不乐意了,宋濂也深知自己总是借别人的书不好,于是他每借一本书都定下一个还书时间,让主人放心将书借给他,因为宋濂每次都按时还书,大家又开始乐意借给宋濂书看了。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贵人家里借书看,却遭到了闭门羹,宋濂急了因为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就约定十日之后必定还书,主人才勉强答应,宋濂深知十日之内绝对读不完。到了约定的第十天早晨,当时是寒冬时节,漫天飞雪,气温骤降,没有人想要在大街上逗留,更不用说翻越千里来还书,大户人家这样想到,当宋濂顶着皑皑白雪出现在主人面前,非常感动,并答应以后宋濂随时可以来借书,而且不用限定还书的日期。因为自己的勤奋刻苦加上遵守约定,年幼时期的宋濂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依旧饱读诗书,为之后明朝的统治打下了基础。

宋濂求学

《宋濂求学》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讲的是明初的开国功臣宋濂向别人借书后,每次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书还到主人手中的故事,书的主人看到宋濂能按时还书,信守诺言,就特别放心,并且都乐意将自家的书籍借给宋濂看。

宋濂小时候在寒冬中裹着被子学习

宋濂小时候在寒冬中裹着被子学习

宋濂有一个好习惯,这也许是他家境贫寒才锻炼出来的好品质,看到一本好书,宋濂都会将他抄写下来,因为书不是自己的,但又想要反复品读书中意境,要是遇到时间来不及,或者书的内容是在太多,宋濂会选择连夜抄书,而且也许是受文人墨客的影响,宋濂对书的保护也格外用心,每一本借来的书宋濂都用纸张包好,以免弄脏,和大多数人人不同的是,宋濂从来不会折叠纸张,更没有在别人的书上做记号的坏习惯,每一本书都整理的十分平整,并做到有借有还。宋濂的求学道路非常坎坷,家境清贫的他不能和同龄人一样受到应得的教育,宋濂往往要徒步好久来到外村的私塾上课学习,请教老师。因为想要听到更博学的老师的授课,宋濂往往会不远千里,来到老师家中询问咨询,遇到德高望重的前辈,宋濂更是掩盖不住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就算遇到别人的斥责,宋濂却不退步,待到风轻云淡,宋濂又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宋濂每次外出求师,总是背着书本,独自行走在冷风中,仍凭风雪在脸上肆虐,往往是四肢被冻到僵硬,来到旅舍要服侍的人用热水和棉被才能让身体暖和起来,这样超越常人的意志力才让宋濂在求学路上收获的比别人多,也为后来参与政治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宋濂苦学

宋濂小时候家徒四壁,连一本可以拿来读的书都买不起,但是宋濂十分好学,对读书有特别的喜爱。于是小时候就常常能看到小宋濂奔波在邻里邻外,忙着向周围的人借书,但是看一遍不过瘾怎么办,小宋濂对书籍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如把每一本书都抄写下来吧,为了赶上还书的日期,即便是大雪纷飞的日子,砚台都结了厚厚的冰,小宋濂也不敢有一丝怠慢。

小时候的宋濂在抄借来的书

小时候的宋濂在抄借来的书

成年以后,宋濂开始仰慕古代圣贤的书籍著作,但是因为担心自己不能求到有学问学富五车的老师的帮助和指点,宋濂有过跑到百里外的异乡向道德高尚的老师求学的经历,在面对师长的时候,宋濂并没有保持一贯的谦卑,就算老师的门第挤满了整个屋子,宋濂还是虚心求教,要是被老师责骂了也并不胆怯,反而愈加放端正态度,等老师态度好了,继续求师。

宋代杨史程门立雪说的是重视情谊,遵守约定,而宋濂也有在大雪中求学的经历,因为生活艰苦,宋濂常常是用走着去求学的,穿着又很破旧,和同龄一同学习的比较起来,既不保暖也时常挨饿,但是宋濂觉得心中充满乐趣,在求学中掌握的知识是一些物质换不来的。

宋濂在自己获得在成功后仍不忘关照后辈,有一次马生君在大谈自己的求学之路如何刻苦,宋濂特意告知了自己过去的生活,马生君大有感悟,从此愈加虚心学习。

宋濂尝与客饮

有一次,宋濂和客人一起喝酒,皇上就暗中找人监视宋濂,为了考验宋濂的忠诚度,当时的皇帝重猜忌,是不是就给身边的人设个小陷阱。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皇帝就拿这个来问宋濂,有没有和宾客喝酒啊,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啊,分别有哪些门路啊之类的问题来套宋濂的话,宋濂早就吃透皇帝这一套,当然如实回答,这一回答皇帝开心,不错不错,宋濂忠心耿耿,不会骗我。

宋濂尝与客饮

宋濂尝与客饮

宋濂作为明初第一文官,难免被皇帝召见问话,聊聊江山社稷,民族兴亡什麽的都是常事了,这一次皇帝秘密召见宋濂,询问宋濂关于朝中大臣的看法,意在得知朝中有门有结派拉帮的存在,正所谓君子群而不党,宋濂心中早已有数,知晓皇帝内心的想法,告诉皇帝自己志合好的大臣有所结交,和不好的并不深交,所以并不了解大臣内部的真实想法,这一言论一出,皇帝立刻想到是自己过问太多,又对宋濂多了一份敬意。

还有一次茹太素上书奏章,足足有一万多字,皇帝不乐意了,心想我每天日理万机,处理国务,你难道连概括精简都做不到吗!皇帝正要大发雷霆,宋濂出面说话,告诉皇帝,大臣的奏章句句发自肺腑,句句出自真心,都是为国家社稷着想,是为国家呕心沥血之人,果不然皇帝看完之后对茹太素的话甚是认同,的确是在为国家操心和辛劳。同时对宋濂的诚实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认可。

宋濂传

《宋濂传》从多个方面将宋濂的童年生活,官场生活和与辅佐太祖朱元璋的的一系列从政生涯做了介绍

宋濂传

宋濂传

文中介绍宋濂因为文学方面的造诣较高,被朱元璋赏识,并被朱元璋招为顾问,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朱元璋也时常问问宋濂的想法。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宋濂也常常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不能统一,纵使有万贯金银,仍旧无济于事,人民不会感激皇帝,只有从民心考虑,才能真正巩固国家政权,避免小范围暴乱,安定民心。

随后的几年,宋濂被任命为翰林学士院士,从事书籍整理工作,和教授太子学习,由于拥有丰富的学识,宋濂教起书来也是游刃有余,太子的言行,宋濂都用礼的道理来劝说太子,让太子不被小人的谄媚之词蒙蔽了双眼,太子明白老师的好,对宋濂的建议虚心接受,称宋濂为师父。宋濂升官至侍讲学士后,专心负责起草诰文,成为皇帝的传话筒,因为宋濂自身廉洁,一心报效国家,所以明皇帝出示的诰文均经过宋濂之手,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决策的果断性,更是增加了民众的信服度,整个大明王朝一派其乐融融。宋濂在爵位,功劳上或许比不过其他明朝功臣,但在礼乐制作上,绝对是最有说话权的一位,宋濂七十二岁的时候被下葬在莲花山下,后来明宪宗追封谥号文宪给宋濂,以表彰和纪念这位帮助明朝学术界做了杰出贡献的忠臣。

--免责声明-- 《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这篇文章828la44200。

【结语】: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宋濂借书的故事介绍 宋濂求学到底有多勤奋】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4200'></small><noframes id='828la44200'>

  • <tfoot id='828la44200'></tfoot>

      <legend id='828la44200'><style id='828la44200'><dir id='828la44200'><q id='828la4420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4200'><tr id='828la44200'><dt id='828la44200'><q id='828la44200'><span id='828la44200'><th id='828la44200'></th></span></q></dt></tr></i><div id='828la44200'><tfoot id='828la44200'></tfoot><dl id='828la44200'><fieldset id='828la4420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4200'></bdo><ul id='828la4420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