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分类: 历史

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陈寅恪与柳如是

1961年8月30日,陈寅恪静坐在房间内时间已接近午夜12点,虽然目不能明、腿不能行,但其坐姿依旧端正,他正在等一个人,等一个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他们是在哈佛一同留学的同窗,而现在吴宓是清华研究院的主任。

《牡丹亭》中柳如是剧照

《牡丹亭》中柳如是剧照

午夜将过,终于等来了吴宓,陈寅恪将其所著《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赠送于吴宓,之后两人相谈甚欢,陈寅恪向吴宓透露自己正在准备一部壮观大作的大纲,此作便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此书发表后在学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陈寅恪打破了以往历史叙述中的守固观点,推陈出新,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一代风尘女子柳如是的人物背景与人生历程,塑造出了一个在轻浮卖弄外表下甚有主见与胆识的独立女性形象,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下,从事着反清复明的秘密任务。并引发世人感慨,明清之际,烟花之地的弱女子竟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情怀,更重民族独立,在当时的年代,柳如是所处的社会地位卑微,更是被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所不齿,但陈寅恪偏偏要为此奇女子立传,以彰显民族独立、精神自由的先进思想,通过柳如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展开对明清时期社会大历史的讨论与剖析。

这本明清社会的百科全书历时整整10年,陈寅恪从柳如是的遭际中联想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无奈,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挫败,深感触动,故而倾其心血,创作了这部85万字的巨作。

陈寅恪怎么读

陈寅恪名字中的“恪”的读音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与陈寅恪相熟的人都称其为陈寅恪“que”,但此读法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皆无记载,在20年代至40年代期间,清华北大出身的高层知识分子皆如此称呼陈寅恪先生,这不禁引起大家的疑问。

陈寅恪塑像

陈寅恪塑像

如此众多的人称其名字为“que”,询问其中一两人,却都说不出详细原因,大多都是人云亦云,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王力先生在一次采访中透露,“恪这个字本身只有"ke"一个读音,但在陈先生的名讳当中,大家都读为“que”,所以我也跟着这样称呼了,并未有正式的资料可以作证”que”这个读音。”

既然是人云亦云,那这个读音的源头出自何人呢,竟连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也将此字读为"que”,这其中的奥秘其实可以用方言读音来解释,因为在南方的一些省份“恪”的读音接近于”quo”,但国语标准中是没有这音的,故而随了乡音将名字读为"que”,陈寅恪先生在北方教学期间,大家也都习惯了称呼其南方的叫法。

对于名字读音的误解,陈寅恪先生倒并不放在心上,也未曾纠正,有人问其原因,陈先生反而笑着问道:“有这个必要吗?”如此精通国学的大师将其一生精力心血都灌注于学术研究上,对待自己的学术纠正反倒顺其自然了,可谓是大家风范。

陈寅恪的学生

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而且众多闻名而来的旁听生从未失望过,皆是在其课堂上满载而归,受益匪浅。

陈寅恪的学生

陈寅恪的学生

当时,陈寅恪所在的清华研究院英才辈出,与陈寅恪齐称为四大国学大师的另外三位皆是名满天下的知名学者,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而且学院内的学生也是优中之选,要在当时顶级学者圈内站立脚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是做到令恃才傲物的青年学生信服认可更是难上加难,但一向治学严谨并且勤勉的陈寅恪做到了,他将自身所含的通世之才在课堂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吸引了无数追崇者。为此,傅斯年曾评价陈寅恪“陈先生之学问,近三百年来无一人能及”。

陈寅恪晚年时期,望眼学界与其有同等学术造诣的人已是凤毛麟角,那个时代对高深学术的追求也已嗤之以鼻,故而来听陈寅恪讲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之后便不再教授课业,转而著书论作。

在这段双眼不能及的艰辛岁月中,一为名叫黄萱的女同学自愿为陈寅恪当助手,每天准时来陈寅恪的住所报道,为当时已双目失明的陈寅恪翻阅典籍资料并且朗读材料,誊录书稿。日复一日,转眼便坚持了14年之久,直到文革开始,她才被驱赶。而黄萱虽在之后的学界并未有所大的成就,但却见证了陈寅恪重要著作完成的全过程,连陈寅恪在临终时期也称赞道黄萱是承袭其论述思想最为到位的学生。

劝君莫谈陈寅恪

陈寅恪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所涉及的文学层面并不大众所熟知,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陈寅恪热”顺势而生,一系列关于陈寅恪生平轶事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众视野之内,如此泛滥的情境不知多文学界是福是祸,更多的学者声明陈寅恪的学术不该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保证高层学术的严肃性势在必行,因而“劝君莫谈陈寅恪”之说风生水起,此话的涵义是指学术造诣为达到一定高度,就不要将陈寅恪所代表的文学视为通俗文化,为众人所谈论。

劝君莫谈陈寅恪

劝君莫谈陈寅恪

当然陈寅恪并非一般文化人,他与金庸等诸多文学创作者,为大众文化所服务,他所研究的范畴偏门又古奥,对此感兴趣的人实为少数,自然能理解期间奥秘更是屈指可数,哪里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人物,他与一切故作噱头的作家毫无契合点,更甚至他与钱钟书也是不同的,钱先生虽然与陈先生同样博通古今,融汇中西,性情也属淡泊名利不好张扬,但是好歹钱先生还写过《围城》,这本小说还被拍摄成为电视剧,成为了大众传媒趋之若鹜的对象,也算走下了文学的神探,走向亲民路线了。

骆余名教授曾发表言论说:“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而面对如今人人都谈及陈寅恪以期附庸风雅,只能如易中天所言“劝君莫谈陈寅恪”。

陈寅恪评价

陈寅恪对于中国隋唐历史的贡献是难以泯灭的,他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通过切身实地的考察,撰述了两部举世名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开创了属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学中,注意到了对文化种族的关注与家族的关注,克服了众多研究学者绕不开的课题。

陈寅恪评价

陈寅恪评价

《中国剑桥史》在国际汉学界具有深刻的影响,书中对陈寅恪的介绍表现了超乎寻常的褒奖,“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对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贡献是突出的,他所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实际与严谨,令人不得不信服。”

牛津大学曾正式聘请陈寅恪担任其汉学专业的教授,并在此后数年虚位以待,以表聘任陈寅恪的诚心,他们认为陈先生数得上是当时最为优秀的中国学者,如此的认可已摒弃了国籍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差异。

当然陈寅恪不仅在国际上极富盛名,作为清华研究院“四大国学导师”之一,倾慕陈寅恪才学的人之中不乏当时已声名在外的知名学者教授,当时同样作为国学导师的梁启超便称颂陈寅恪道:“我梁某即便是著作等身,但也不及陈先生寥寥数语所涵盖的内容有价值。”

而历史学家傅斯年对陈寅恪的评价更能高度评价其博学通识,论其才学近三百年无人能与之相比。

--免责声明-- 《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这篇文章828la44683。

【结语】: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4683'></small><noframes id='828la44683'>

  • <tfoot id='828la44683'></tfoot>

      <legend id='828la44683'><style id='828la44683'><dir id='828la44683'><q id='828la44683'></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4683'><tr id='828la44683'><dt id='828la44683'><q id='828la44683'><span id='828la44683'><th id='828la44683'></th></span></q></dt></tr></i><div id='828la44683'><tfoot id='828la44683'></tfoot><dl id='828la44683'><fieldset id='828la44683'></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4683'></bdo><ul id='828la44683'></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