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

分类: 历史

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

困中求变:19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与实践

1872年10月,日本废琉球国为琉球藩,继而在1879年3月派兵入侵琉球,设置冲绳县。自此之后,琉球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间一个悬而未决的外交问题。二战后期,此问题再度浮出水面。有研究认为,国民政府应该趁日本战败投降之机收回台湾、琉球等岛屿,但《开罗宣言》并未提及琉球,在商讨战后对日和约的过程中,国民政府也未提及收复琉球问题。[1]本文利用新近开放的外交部档案、《蒋介石日记》等资料,考察开罗会议前后中国政府对琉球问题所持的态度,试图探讨托管琉球是否就是国民政府真实本意;在渐入困境的情形下,国民政府采取了何种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及围绕此问题展开的内部论争。一、开罗会议:失去的机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琉球问题成为国民政府需要考虑的外交问题之一,美国显然具有重要的发言权。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与蒋介石的一次会谈,成为战后解决琉球问题的基调。会议期间,罗询问蒋介石是否想要琉球,面对罗的询问,蒋介石并未明确表态,而是提议中美共管琉球。蒋介石的这一提议成为日后国民政府对琉政策的基本方针。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之前,蒋介石本人一直坚持收回琉球,其态度并无动摇,在其内心深处,琉球是中国需要从日本手中收回的领土。早在1932年,蒋已经认真考虑收回琉球,“预期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中秋节恢复东三省,解放朝鲜,收回台湾、琉球”。[2]琉球问题一直萦绕在蒋介石心头,时隔8年之后的1940年,蒋再次提及,“昨夜偶观二十一年九月十三与十八日日记,预定民国卅一年中秋节以前恢复东三省,解放朝鲜,收回台湾、琉球”。 [3]1932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一周年,日记表明了蒋介石对中日之间一些基本问题所持的态度,显然琉球与台湾并提,在收回之列。1940年10月,随着国际局势朝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方向发展,蒋深信收回琉球“自有可能”[4]。在1940年代以前,囿于时局和形势,收复琉球之议只是时而闪现于蒋介石或政治精英的个人记述之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于琉球问题的言论开始增多。开罗会议前,国民政府集中精力研究战后领土处置问题,琉球问题渐成热点之一。虽然《开罗宣言》并无关于琉球的内容,但围绕其所展开的外交折冲,显然是此间外交最为引起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5]目前发现的中国政府最早公开提出收复琉球的史料,是1942年11月3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宋子文谈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宋子文提出“中国应收回东北四省、台湾及琉球,朝鲜必须独立”[6]。宋子文发表谈话6天后,蒋介石再次明确对琉球问题的态度:“东三省与旅大完全归还中国”,“台湾、琉球交还中国”。[7]

1943年3月宋美龄访美。行前,蒋介石特别嘱托与罗斯福谈话的要点希望通过宋美龄向罗斯福表明中国政府在战后重大问题上的考虑,琉球问题也在其中。蒋写道:“去年(1943年)交妻与罗谈话要点:甲,东三省、旅顺、大连与台湾、琉球须归还中国,唯此等地方海空军根据地准许美国共同使用。”[8]到美后,宋美龄呼吁美国政府及民众支持中国抗日,赢得美国民众的好感。与罗斯福会谈后,宋美龄致电蒋介石,表示罗斯福在战后领土问题上同意“琉球群岛、满洲及台湾将来应归还中国”[9]。同月,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书中提到琉球在中国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仍将琉球与台湾、澎湖等视为中国领土不可割裂的一部分:“琉球、台湾、澎湖、东北、内外蒙古、新疆、西藏无一处不是保卫民族生存之要塞,这些地方之割裂,即为中国国防之撤除。”[10]可以认为,直到1943年3月,坚持收回琉球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蒋显然认识到美国的态度非常关键,因此才有嘱托宋美龄探寻罗斯福态度之举。在琉球问题上,国民政府内部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这种不同声音的存在当然会影响到蒋介石本人对琉球问题的思考。外交部在收复琉球问题上持消极态度,在1942年1月拟定的“解决中日问题基本原则”草案中,就表达了反对收回琉球的意见。该草案建议在遵守两项限制的情形下将“琉球划归日本”。两项限制一是“不得设防,并由军缩会设置分会加以监督”;二是“对于琉球人民不得有差别待遇,一切应遵照少数民族问题原则处理”。[11],而在此之前的1月17日,外交部亚东司司长杨云竹就已经私下向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John Service)表示中国不会收回琉球。[12]代理亚西司司长徐淑希也曾在致宋子文的备忘录中作此表示。基于对琉球历史的了解,徐认为,琉球与朝鲜类似,属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朝贡国,与台湾不同。[13]为准备开罗四国会议,国民政府相关部门开始筹划相关提案,琉球问题也在其中。军委会参事室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国际问题讨论会的提案都曾提出过收回琉球。军委会参事室提出,日本应将下列领土归还中国:甲、旅、顺大连;乙、南满铁路及中东铁路;丙、台湾及澎湖列岛。[14]国防最高委员会国际问题讨论会在其拟就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所应接受遵办之条款》中不但要求收回南满、台湾及澎湖列岛,也提出“琉球群岛应归还中国”。但此两份文件均准备了变通办法,即在不能收回的情形下,可将琉球划归国际管理或划为非武装区域。[15]但随着开罗会议日期的临近,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向蒋介石提供的参会决策也逐渐修改,对琉球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明确提出收回,而是采取淡化处理的态度。隶属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秘书厅的提案就没有涉及琉球,其在《战时政治合作方案》中只是提出“收复1894年以来日本所取得及侵占之领土”,这当然不包括琉球[16]。此时,军委会参事室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王世杰在《关于四国会议问题节略》中指出:“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后自中国侵占之领土(包括旅大租借地)以及台湾、澎湖应归还中国”,琉球显然不在其列。[17]1942年初,外交部就已经提出中国不必收回琉球,国防最高委员会、军委会参事室在开罗会议迫近时也有放弃琉球之议,这些不同声音的出现预示着政府内部对琉球问题态度的转变。上述部门关于琉球问题的提议当然会提供给蒋介石本人参考,这些不同意见的集中出现,蒋介石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美国的态度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而中美关系的亲疏当然会影响到琉球问题。现有研究表明,抗战后期中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严重性大大超过人们以往的认识,蒋介石本人对美国的不满与猜忌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已经出现。蒋出席开罗会议“并不像以往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积极,甚至也不像一般文件所显现的那样积极”[18]。可以预见,蒋介石不希望因琉球问题而让美国误会中国,进而激化原本存在的中美之间的不信任

11月13日,蒋介石自述与罗斯福、丘吉尔会谈所采取的态度:“此次与罗、邱会谈,本无所求、无所予之精神与之开诚交换军事、政治、经济之各种意见,勿存一毫得失之见则几矣。”[19]蒋介石的此种心态影响到外交方针的制定,对琉球问题态度的转变已经可以预见。11月14日,蒋介石着手准备与罗、丘会谈的资料及提案,在乙项“远东政治之提案”中有3点建议,而琉球已经不在归还之列。[20]11月15日,蒋介石自述其决定在会议时不提琉球问题的原因是:“琉球与台湾在我国历史地位不同,以琉球为一王国,其地位与朝鲜相等,故此次提案对于琉球决定不提。”[21]至此,蒋介石自“九­一八”以来所坚持的收回琉球之议似乎已被放弃,但蒋只是决定不提琉球问题,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他已经放弃琉球。[22]会谈前,蒋介石曾向随行的王世杰咨询意见,其中提到领土问题。王世杰在1943年11月17日的日记中对此有简要记录:“晚间,蒋先生约谈,询问对于与罗邱会见时应采取之态度与应提出之问题。”王世杰向蒋介石提出了5个方面的注意事项,其中第5项是日本战败后中国关于领土问题的主张:“台湾及澎湖列岛与九一八事变前之中国领土归还中国”,“朝鲜应独立”,“至于港九问题则可听任罗斯福总统,相机设法解决,我可暂不提出”。蒋介石对王世杰所提方案“亦以为然”。[23]在谈话中王世杰并未提到琉球,蒋介石也未加询问。蒋本人已经在两天前考虑到琉球问题,并决定在会议上不主动提出,此次向王咨询意见应包括琉球,但在王世杰所提方案未包括琉球的情况下,蒋未曾主动加以询问。现有资料只能证明蒋介石只是决定不提琉球,但没有设想罗斯福主动提出琉球问题时所应采取的应对方案。王世杰在起草军委会参事室提案时已经将琉球排除在拟收复领土之外,没有准备其他情形下的应对策略。同日,蒋介石再次确定与罗、丘会谈所持基本方针:“余此次去与罗、邱会谈,应以淡泊自得、无求于人为唯一方针,总使不辱其身也。对日处置提案与赔偿损失等事,当待英、美先提,切勿由我主动自提,此不仅使英、美无所顾忌,而且使之畏敬,以我乃毫无私心于世界大战也。”[24]着名的“蒋罗会谈”是在8日之后即11月23日进行的,蒋虽然已经打定主意不提琉球问题,但罗斯福却在会见时一再询问此事,这的确超乎蒋的预料之外。美国外交文件所记载的开罗会议之“蒋罗会谈”是一个十分简略的大概,众多文献所征引的关于琉球问题的讨论内容大致如下:罗斯福总统提及琉球群岛问题时,再三询问中国是否要求该群岛,蒋介石答称愿意同美国共同占领琉球,并根据托管制度与美国共同管理该地。[25]与罗斯福会谈后,蒋介石承认是自己主动表示要与美国共管琉球,“东北四省与台湾澎湖群岛应皆归还中国,惟琉球可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此由余提议”[26]。蒋记载了作此提议的原因,主要是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1)以安美国之心;(2)以琉球在甲午以前已属日本;(3)以此区由美国共管比归我专有为妥。[27]

最新的研究认为,开罗会议上蒋介石向罗斯福提议中美共管琉球的背景较为复杂,“道义因素、实力因素及策略考虑均发挥了影响”。国民政府对收复琉球的态度并不能一以贯之,而是随着外交环境的影响和国内舆论的左右发生变化,“收回琉球似乎不是中国始终如一的追求,其收回的迫切性不仅不及台湾和东北,也不及外蒙古”。[28]蒋介石在琉球态度上的转变显然受到了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民政府决策部门的意见,包括上面所提国防最高委员会及军委会参事室的意见;二是出于对中美关系的考虑,即“以安美国之心”。后来的材料证明,蒋担心美国因琉球问题而误会中国有全面扩张的企图似乎是多虑。[29]总体而言,蒋介石在琉球问题上由坚持收回到提议托管的转变,主要还是基于中美关系与自身实力而做出的选择。但此种转变并不代表蒋在琉球问题上的真正态度,托管琉球的外交政策背后蕴涵着新的变量。二、筹划对日和约:托管琉球政策的论争日本投降后,盟国开始研究对日和约问题,琉球问题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由于蒋在琉球问题上已经表达了中国的态度,即与美国共管琉球,这一表态为国民政府外交部所重视。社会舆论雀起之前,外交部经过认真研究,于1947年2月向蒋介石报告关于处理琉球问题的两点意见,意见显然秉承了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的表态。外交部报告的第一点意见是 “不赞成以全部或一部归还日本,防止日本再以琉球为侵略台湾南洋之跳板,及威胁我东方海防”,这是中美处理琉球问题的底线,也与《开罗宣言》的精神相一致。相比1942年所起草的对日问题处理原则,外交部的态度已经有了大的改变。外交部报告的第二点意见是“反对除由中美两国联合托管以外之任何其他办法”,但中美托管“应有一确定而短速之时限,如以五年或十年为期,以完成其关于自治及独立之各项准备,并防止其他势力侵入琉球”。 [30]学界研究战后琉球问题时,很少提到苏联的影响。鉴于历史及现实原因,苏联一向被认为缺乏在琉球问题上的发言权,但苏联因素的确曾被国民政府外交部考虑在内。驻美大使顾维钧曾专电外交部,报告苏联对琉球问题的态度。顾维钧称苏联在安全理事会“赞成美国所提代治太平洋群岛案”,而且 “无交换条件”,但“苏联对琉球岛颇表兴趣”。苏联对琉球岛感兴趣的消息,或许只是传闻,但经验丰富的顾维钧不敢大意,最终从美国外交部人员方面得知“美国并无鼓励之意”的消息后,才得以安心。[31]顾维钧电报还提及美国方面关于处理琉球岛的不同意见,指出在美国国内并不只有中美联合托管琉球一种主张:“有主张分为南北两部,以人民及习惯与日本殆相同之北部归还日本,其南部划并与台湾”;“有提及将琉球全部交联合国代治者”,但是具体办法仍然未能确定下来。顾维钧在电报中汇报其向美国方面传达的其个人意见为“可交我国代治或交由中美两国共同代治”。不论如何处置,顾维钧表示他个人都不赞同“交由联合国共治”,目的是防止受苏联掣肘。[32]

接顾维钧电报后,外交部将已经拟好的两点意见简要告知,并希望其暂时保密。此时,国内舆论的主流意见是收回琉球,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主张中国单独托管或中美联合托管以及主张琉球独立者,均有其代表。[33]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外交部虽然已经确定了对琉球的政策,但仍组织了3次座谈会,听取各方对日和合约意见,领土问题是讨论的重点之一。外交部长王世杰亲自主持了第一次座谈会。在主席报告中,王世杰明确了座谈的基调:“就对日和约问题举行商谈,惟吾人并不提出方案讨论,仅指出若干基本问题向诸位先生请教。”[34]领土问题被列为需要商讨的第一个问题,报告指出日本领土大致已经确定,只有4处岛屿成为问题,琉球尤其冲绳岛属其中之一。此时外交部对琉球问题已经形成一套方案,在谈话会上单独提出,实乃听取舆论意见,并冀此验证所定方针的可行性。王世杰在报告中所述“我政府对琉球问题已拟有方案,但未作最后决定”,的确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形。王世杰总结认为,从历史上看,琉球对中日双方均有从属关系,两者势力随国力而消涨。然后话锋一转,提及开罗会议,“在开罗会议上言及琉球时,主席曾表示并无一定要求领土之意”。王世杰对在座人员表示目前对琉球政策为:(1)是否一部或全部收回;(2)是否共管;(3)是否托管。[35]第一次座谈会上无人针对琉球提出具体处置方针,而主要是讨论一些对日和约的基本问题。座谈会第二天即9月5日,王世杰即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余下的讨论由外交部择员主持。王世杰的主席报告中尚把“是否一部或全部收回”作为一种先择,然而在第二次座谈会上刘师舜的主席报告则将其省去:“开罗会议时,我曾表示须收回台湾、澎湖,但对琉球则无意要求”,解决此问题方式有3种:“1,交中国托管;2,交中国、美国共同托管;3,由中国托管,而以冲绳岛为美国军事根据地。”[36]王世杰与刘师舜报告一前一后,刘的报告显然在琉球问题上后退了一步。或许作为一种回应,在讨论中刘士笃、柳克述、万灿等人表示中国应托管琉球,万灿甚至表示,“要琉球归还中国似不合法,只可主张由中国托管,成为一个缓冲地带”。唯一提出收回琉球的是胡焕庸,胡认为“归还中国是上策,由中国托管是中策,由中国托管而以冲绳作美国基地是下策”。其实胡的观点并不坚持收回,只是认为收回要强于托管,而此点认识代表了舆论的主流意见。胡焕庸的认识之所以不同于要求托管的众人,关键在于他作为地理学家认识到了琉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国若不收回琉球,就不能成为太平洋国家。琉球若给日本拿去,台湾就危险了。”胡焕庸还建议支持苏联收回千岛群岛,以换取苏联支持中国收复琉球。[37]第二次座谈会对琉球问题的基调是托管,虽有胡焕庸的收回之议,但无人呼应和支持。9月30日,在上海中国银行四楼会议厅,外交部次长叶公超主持第三次座谈会。在主席报告中,叶公超坦承,外交部研究对日和约的各种问题已经一年有余,和约稿子也有若干版本,但在和会召开以前不便发表。叶公超的主席报告并未表明政府对处置琉球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前两次讨论。第三次讨论仅有王芸生一人就琉球问题发表意见:“琉球可交联合国托管”,“力争收归我有,则大可不必”。[38]

就琉球问题而言,作为广泛征求意见的三次座谈会,其讨论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主流舆论要求收回琉球的呼声竟然被弃置一旁。此次外交部所听取民意的结果,与其先前拟定的处理琉球问题的两点意见相吻合,或许通过此番讨论,外交部进一步明确了托管琉球的态度。外交部倾向于托管琉球,是基于当时形势所做出的判断,其内部负责官员曾专门进行过详细研究。透过其研究方案,我们可以深入体会外交部的立场。在外交部的研究方案中,张廷铮所起草的《我对琉球政策之研究》应属一篇关键报告。[39]张廷铮时任外交部亚东司东一科科长,主管琉球事务。他参与了琉球问题的全过程,也是基本政策的起草人。他在报告文稿中指出,关于琉球问题的处置不会超出两个途径:其一,仍划归日本领有或划归中国或其他国家领有;其二,实行托管制度。这份研究报告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的各种提议,在如何处置方面并无创新之建议,关键在于对各种可能途径的深度分析。报告分析第一种途径的种种可能及结果,首先分析了划归日本后的影响:“琉球为日本过去侵略台湾南洋之跳板及封锁我东方海洋之基地”,如仍划归日本领有,“则不但我海面失去前卫,而台湾尤受其重大威胁”,鉴于此种重大不利结局,我国对将琉球交还日本管理之议“应坚决加以反对,绝不能作丝毫让步”。战后的中国国内,没有人赞成将琉球重新划归日本版图,由于琉球重要的战略地位,外交部当然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关于划归中国领有,张廷铮认为我国可以提出将琉球并入本国领土,但“琉球与我止于朝贡之关系,就种族文化言,均与我不同”,如果提出此等建议,“既难获国际间之支持,复有惹起盟邦疑忌心之虑”,仍是不提为好。在张看来,历史上其他国家与琉球素无联系,自不便提出吞并要求。美国屡次声明对琉球并无领土野心,“纵对琉球有长期占领之意,亦不致提出领土要求”。因此,收回琉球于现实碍难实行,“惟余采取托管之途”。张廷铮将中国单独托管列为第一个选择,并举述理由:“地理上接近我国,毗连台湾,历史上曾奉我正朔,受我册封,种族文化虽不尽同,但受我影响甚深,由中国单独管理感情易于融洽,治理易于奏效。”此项提议的不利因素是:“我国力未充实,保卫或治理或恐难周;此次败日,美国为占领此岛出力最大,我有不易启齿之苦衷。”虽然从结果上这是一个最佳选择,但并不为张廷铮所看好,而这也正是外交部的意见。中美共同管理是张廷铮列举的第二种选择。张的理由是:“如我国单独管理,不易为各国所承认,可主张中美共同管理,因基于我与琉球之地理历史关系,美在实际上之力量与贡献合作共管,当为最妥善之办法。”即使是中美共同托管这种“最妥善”的办法,张廷铮也考虑到了唯一的不利因素:“苏联如不能达到托管目的,可能反对我或美国或中美两国为托管国。”

[16] 《战时政治合作方案》(1943年11月),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3编《战时外交》(以下称《战时外交》)第3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版,第505页。[17] 王世杰:《关于四国会议问题节略》(1943年11月11日),叶惠芬编:《中华民国与联合国史料汇编——筹设篇》,台北,“国史馆”2001年版,第50页。[18] 王建朗:《信任的流失: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9-55页。[19]秦孝仪总编纂:《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5卷上册,第430-431页;《蒋介石日记》,1943年11月13日。[20] 蒋介石提出的三点是:1、东北四省与台湾、澎湖,应归还中国;2、保证朝鲜战后独立;3、保证泰国独立及中南半岛各国与华侨之地位。(秦孝仪总编纂:《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5卷上册,第431页)。[21] 《蒋介石日记》, 1943年11月15日。[22] 台湾学者许育铭注意到,“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中,并未明确提出对琉球的领土要求,只要求共同托管。其背后存在如果战后琉球如经托管,而琉球当地人民又表示愿意归并中国,中国理应接受的可能发展。”许育铭:《战后处理与地缘政治下国民政府对琉政策》(『中国』のインパクトと东アジア国际秩序」研究会发表论文,大阪:大阪大学千里生命科学中心,2006年11月11日)。[23] 《王世杰日记》第4册,1947年11月17日,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90年版。[24] 《蒋介石日记》,1943年11月17日。[25] 全文如下:The president then referred to the question of the Ryukyu Islands and enquired more than once whether China would want the Ryukyus. The Generalissimo replied that China would be agreeable to joint occupation of the Ryukyus b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eventually, joint administration by the two countries under the trusteeship of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请见“Roosevelt-Chiang Dinner Meeting”(1943/11/23),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3, 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1961, p. 324。[26] 《蒋介石日记》,1943年11月23、24日。[27] 秦孝仪总编纂:《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5卷上册,第438、439页;《蒋介石日记》,1943年11月23、24日。[28] 王建朗:《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抗战后期的中国国际角色定位与外交努力,《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第137、133页。[29]王建朗:《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抗战后期的中国国际角色定位与外交努力》,《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第137页。[30] 《拟就琉球政策两点敬祈核示》,1947年4月22日,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部档案(以下简称“外交部档”,419/0005,第40-41页。[31]《 驻美顾大使来电》,1947年4月16日,外交部档,419/0005,第43-44页[32]《 驻美顾大使来电》,1947年4月16日,外交部档,419/0005,43-44页[33]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对日和约国内各方意见辑要》(领土组,1947年7月—10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日本和约国内各方意见辑要》,档案号18/761)。[34] 《外交部对日和约审议会谈话会记录——第一次谈话会记录》(1947年9月4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3编“外交”,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下同),第363页。[35] 《外交部对日和约审议会谈话会记录——第一次谈话会记录》(1947年9月4日),第364页。

--免责声明-- 《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这篇文章828la48134。

【结语】: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实践】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8134'></small><noframes id='828la48134'>

  • <tfoot id='828la48134'></tfoot>

      <legend id='828la48134'><style id='828la48134'><dir id='828la48134'><q id='828la4813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8134'><tr id='828la48134'><dt id='828la48134'><q id='828la48134'><span id='828la48134'><th id='828la48134'></th></span></q></dt></tr></i><div id='828la48134'><tfoot id='828la48134'></tfoot><dl id='828la48134'><fieldset id='828la4813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8134'></bdo><ul id='828la4813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