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

分类: 历史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分别是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的一次战斗和汉朝建立之后汉高祖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都有汉高祖刘邦参与,那么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分别是怎样的呢?

项羽剧照

项羽剧照

垓下之战是于公元前202年发生的,是楚汉战争的一部分,是项羽的楚军和刘邦的汉军在垓下发生的一场战略性的战斗。汉军的主力是韩信率领的30万大军,楚军在初战被汉军击败,但是汉军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在僵持中汉军夜间大唱楚歌,这也是史上著名的四面楚歌这一成语的由来,使楚军士气崩溃。最终项羽在汉军的极大阻挠下渡过淮水,但是仅剩下28骑,最终项羽一人斩杀了数百汉军,最终自刎于乌江,宣布汉军获得楚汉战争的胜利。

白登之围是韩信反叛,同匈奴一起攻打汉朝,汉高祖刘邦身为汉朝皇帝,决定亲率32万大军出征攻打匈奴和韩信,在初次交锋时就打败韩信军队,并且使其遭受严重的损失,之后汉军也连战连捷,并且趁胜追击,但是因为刘邦轻敌,又没有听从刘敬的建议,犯了冒进的错误,出军后刘邦与汉军先头部队被冒顿单于带领的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中,一度与汉军主力失去联系,在七天七夜后,粮草也基本见底,最终陈平献奇计让刘邦派遣使者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才得以脱困,顺利撤回。

白登之围时匈奴的单于是谁

白登之围时匈奴饿的单于是谁曾引发人们的关注,匈奴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是以游牧为主,在秦汉之际当时还不是匈奴单于的冒顿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杀死,从此自立为单于。那么白登之围时匈奴饿的单于是谁呢?

冒顿单于剧照

冒顿单于剧照

冒顿当单于的最初几年,并没有向中原发动进攻,而是向东攻占了胡人的领土,向西占领了月氏,南并楼烦和南王,也就是说冒顿单于统一了当时的匈奴各部,使得匈奴渐渐强盛了起来。秦王朝灭亡之后,楚汉相争,所以对于冒顿的渐渐强大,刘邦和项羽都无暇顾及。冒顿在此期间成功的收复了被蒙恬掠夺的匈奴领地朝那和肤施等郡县,从而直接对汉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北部产生了强大的威胁。既然匈奴的势力已经能够跟大汉王朝抗衡,同时冒顿的野心又很大,不然他也不会杀父,并且发动侵略战争,再加上此刻匈奴的周边已经完全臣服在了冒顿的脚下,那么作为匈奴单于,为了自己部族的利益,冒顿向大汉发动进攻。

因为不满刘邦的统治,韩信开始向冒顿发出邀请,一起对大汉发动进攻,冒顿欣然接受,很快匈奴的侵略战争就打了起来。韩信叛乱的消息使得刘邦非常的震惊,震惊同时还有气愤,所以最终刘邦决定御驾亲征,最后反而中了匈奴军的诱兵之计,从而被围困在了白登山。由此白登之围时匈奴的单于是谁这一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白登之围为什么韩信没有去

在白登之围发生的时候,韩信还没有被杀,那么白登之围为什么韩信没有去呢?

韩信画像

韩信画像

对于白登之围为什么韩信没有去这一问题,其实是非常容易回答的。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除了将项羽围困在垓下的那场战役外,韩信都是独立领兵作战的。如果白登之围要让韩信参战,那么刘邦自己就可以不用来了,因为韩信一个人就可以率领汉军大败匈奴军,相反如果刘邦和韩信两个人都参战,反而容易因为意见不合而分散军心,所以这是韩信没参加白登之围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并且分封诸侯王之后,韩信基本上已经是半独立状态。在楚汉之争中,刘邦看清楚了韩信的能力,所以在建立汉朝之后,刘邦对韩信实际上是并不完全信任的。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不会放任韩信独自领兵作战,将军权交个韩信实际上就是将整个大汉的江山送到了韩信的手上,如果韩信就此真的谋反,那么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就直接断送在了刘邦的手上,这也是白登之围为什么韩信没有去的原因。因为刘邦不信任韩信,功高震主就是韩信当时德处境,这也是后来吕后用计斩杀韩信的原因。吕后对刘邦的后宫生活干预太多,贪图美色的刘邦不会将这次外出猎艳的机会拱手让与韩信,韩信参战的话他就不用御驾亲征。其实在白登山之围之前,刘邦就已经带着自己的心腹到达太原,陷入温柔乡中。

白登之围的皇帝

白登之围的皇帝是刘邦,当时御驾亲征的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上长达七天七夜,最后在陈平的建议下,贿赂的匈奴单于的妻子才得以成功脱险,当时刘邦身边只剩下先头部队,并且跟汉朝大军彻底失去联系。匈奴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秦末汉处之计冒顿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从而取代了父亲的单于之位。在冒顿当单于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直接统治了匈奴各部,使得匈奴有了能够跟汉朝相抗衡的能力,甚至对汉王朝在中国北部的统治构成了威胁。那么白登之围的皇帝为什么是刘邦呢?

刘邦像

刘邦像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并且大封诸侯王,韩信受封在颍川一带,处于对韩信的不信任,刘邦将韩信迁至到了太原郡。这使韩信对刘邦心存不满。公元前201年,韩信就勾结匈奴一起对太原发起了进攻。这一举动使得刘邦非常的震惊,在震惊之余他还非常的气愤,所以对于匈奴的进犯,他的做法是直接御驾亲征,率领着大汉王朝的三十二万士兵跟匈奴在太原展开正面冲突。

因为皇帝御驾亲征,所以士气非常高昂,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初步胜利。当时双方开战的时间是冬天,并且还下着雪,但是刘邦因为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所以认为匈奴军队不足为惧,应该乘胜追击,却没想到这是匈奴的诱兵之计。最终刘邦和他带领的先头部队,被匈奴围困在了平城的白登山上,跟汉王朝的主力军彻底的失去了联系。由此就可以得知,白登之围的皇帝是刘邦。

白登之围实际是刘邦胜利

史料中关于白登之围实际是刘邦胜利这一说法,其实也是有一定的依据。公元前200年也就是汉高祖七年,刘邦被围困在白登上,史称白登之围。既然汉高祖刘邦已经被围困在了白登山,那么又怎么说他胜利呢?

刘邦雕塑

刘邦雕塑

首先,在看待一段历史时是需要结合该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可以避免对历史错误的解读。关于白登之围,历史记载: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叛乱,同时还勾结了匈奴一起对太原发起进攻。韩信的叛乱使得刘邦很是气愤,所以他御驾亲征,率领汉军总计三十二万跟匈奴展开了正面战争,并且首战告捷。取得了战争初期的胜利后,刘邦继续带领着汉军向楼烦一带进攻,但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再加上刘邦首战胜利,难免有些骄傲,所以轻视了匈奴军队积极冒进,从而中了匈奴的诱兵之计。刘邦和其先头部队一起被围困在了平城白登山上,时间长达七天七夜之久,这就是白登上之围的具体经过。那为什么有人认为白登之围实际是刘邦胜利呢?

如果就从战况这一点来看,白登之围刘邦是失败的一方。但是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是刘邦采纳了自己部下陈平的计谋,向匈奴单于的妻子行贿,最终成功的脱困。逃脱并不等于胜利,这一点无可争议,所以由此还不能证明刘邦的胜利,但是在刘邦脱困后回到皇宫,他选择了跟匈奴议和,答应与匈奴和亲,从而成功的笼络了匈奴,换取了边境的安宁。这也是有人认为白登之围实际是刘邦胜利的原因,从长远来看,刘邦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使得大汉的边境免受匈奴的骚扰。

--免责声明-- 《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828la54664。

【结语】: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垓下之战和白登之围有什么不同】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54664'></small><noframes id='828la54664'>

  • <tfoot id='828la54664'></tfoot>

      <legend id='828la54664'><style id='828la54664'><dir id='828la54664'><q id='828la5466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54664'><tr id='828la54664'><dt id='828la54664'><q id='828la54664'><span id='828la54664'><th id='828la54664'></th></span></q></dt></tr></i><div id='828la54664'><tfoot id='828la54664'></tfoot><dl id='828la54664'><fieldset id='828la5466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54664'></bdo><ul id='828la5466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