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

分类: 历史

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

一、日本侵琉与林世功来华1871年9月,有琉球船民66人航海时遭遇台风,航船漂流到台湾,误入牡丹社生番乡内,被生番围杀54人,剩余12人被台湾府安全送回。事后,福建地方政府饬令台湾镇府道,对牡丹社生番见人嗜杀的陋习,认真查办,以儆强暴。1这就是着名的"牡丹社事件".1874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以台湾生藩杀害54名日本"属藩"琉球人为名,悍然出兵台湾。李鸿章避战求和,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北京专条》,专条内容大致分为三条:一、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二、前次所有遇害难民之家,中国定给抚恤银两。日本所有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先行筹补银两,另有议办之据;三、所有此事,两国一切来往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作罢论。至于该处生蕃,中国自宜设法,妥为约束,以期永保航客,不能再受凶害。2此条约的签订对中、日、琉都有深刻的影响。清朝变相的放弃了对琉球宗主国的地位,而对于琉球事实上的"灭国之路"的大门从此打开。

1875年日本举兵进入琉球,日本内务大丞松田道之强迫琉球国停止向清朝朝贡礼仪,断绝与清廷的外交关系,采用明治年号。面对日本的种种侵略行径,琉球国王尚泰自叹无力只得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寄托在"宗主国"清廷身上。于是1876年12月,琉球国王尚泰与三司官向居谦商议秘密遣向德宏赴福州,假借探问未归国的进贡使毛精长的名义,向清朝交涉。林世功以曾留学清朝,熟悉清朝事务为由自荐同往。一行共19人,从北山名护间切的湖边底港出发,在伊江岛遭遇台风,险些触礁沉没。在经过八重山群岛之后,于次年到达福州,被安置于柔远驿。

二、林世功在华的复国活动林世功等一行向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丁日昌递交国王咨文,陈述日本阻贡详情,呼吁清廷救助,同时何璟、丁日昌也联名上书朝廷:"查琉球国世外外藩,岁修联贡,较诸国最为恭顺。兹以倭人中梗,方物稽期。该国王昕夕优危,为难抗拒,深恐失修贡事,上负累朝复载之恩。"3但清廷西北战事吃紧,无暇他顾,林世功等上奏的咨文始终没有得到总理衙门和李鸿章的回复,但是林世功等人一直在积极的活动游说。林世功、向德宏在清朝积极努力的活动期间,日本于1878年8月正式宣布琉球改为"冲绳县",1879年琉球国王尚泰等被日本政府强迫迁往东京,琉球国灭亡。琉球灭国的消息由从琉球逃到清朝的官员和百姓的口中传到林世功、向德宏等在华活动的人的耳中,林向等人义愤填膺,不顾清朝规制,决定冒险北上,直接同总理衙门和李鸿章交涉阐述琉球国灭,乞求清廷主持复国。关于林世功等一行人北上的情况,蔡大鼎在其《北上杂记》中进行了详细地记述。据蔡大鼎《北上杂记》载:"当即叠次哀恳大宪,迅赐拯救。惟念在闽守候多年,竟致国灭主辱,若不晋京请救,难期再造邦国。因欲禀请闽宪,……不如薙发改装,密为北上。业于己卯年八月十四日。率同蔡大鼎、林世功,大文李文达,茂才蔡以正,传译通事谢维垣,驱使笃实之人陈学诚,从人仲村渠,三更时分坐驾河船,……即日开洋,十七日致上海……二十七日移寓河北(天津)宏盛客店,……九月初二日,河北启程……初五日四十里至都,由沙锅门进城,寓西河沿福来客栈。"4林世功、蔡大鼎等一行人到达天津后,上书李鸿章,请求清廷出面调解,以助琉球复国免受日本蹂躏,向德宏由于担心受到日本特务的追杀,留在了天津李鸿章处寻求庇护。林世功等其他人则前往北京继续活动以求得到中央的支持。一行人来到北京后,于八月十四日同毛精长联名,将请愿书送交总理衙门,请求出兵救援琉球。但清廷未作出反应,最后他们以绝食的方法请求清廷向日本交涉。日本的行为深深刺激了作为琉球宗主国的清朝政府,另一方面以何如璋为首的官员主张以强硬的态度回应日本的挑衅行径,因此清政府派李鸿章同日本政府调停,李鸿章虽想力争但因受制于中俄伊犁问题,不想以武力解决,因此便希冀于各国的调停干预。而此时恰逢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华,奕、李鸿章等人便想请其出面同日本政府谈判,格兰特答应以私人身份同日本交涉,提出"分岛方案"即将琉球一分为三,北部原先日本占据的五个岛屿有日本继续统辖,中部诸岛则有琉球国统治,南部的宫古列岛及八重山列划归中国。日本本不同意此方案但怕此事拖久恐有生变,清政府则想抽出精力全力处理中俄危机,因此在同意日本修改1871年签订的《中日通商条约》的前提下1880年11月中日双方签订了关于处理琉球问题的"球案条约"大意如下:大清国大日本以尊重和好,故将琉球一案所有从前议论置而不提。大清国大日本国公同商议、除冲绳岛以北属大日本帝国管理外,其宫古八重山二岛属大清国管辖,以清两国疆界,各听自治,彼此永远不相干预。1880年11月20日林世功来到总理衙门,做绝命诗两首:"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诗毕,挥剑自刎于总理衙门前。22日,得知此事的慈禧太后认为林世功是琉球王室的忠臣,赠白银200两,厚葬于通县张家湾立禅庵村。

三、林世功自刎的原因林世功为何最后会走上一条极端的道路来表达自己的愤恨和不满,我们可从林世功的经历看出一些端倪。出生于琉球久米村的林世功是华人移民的后代,"家谱记载:八世世功,童名加那,字春榜,行二,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十二月二十四日生,父弈保,母郑氏真鹤。"6在琉球时便学习中华文化,并以诗文着称,后作为琉球官派的留学生来清朝学习,在国子监学习4年之久,归国后先后担任琉球国王府的国学大师匠和太子的讲解官,可以说是林世功的前半生一直在和儒家文化程朱理学打交道,程朱理学对林世功的影响是非同一般的。当琉球受到外族侵略时,主动要求赴清乞师,这也是他意识里为人臣之道的外在表现,为人臣子必要为王上分忧,所以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为国解难为君分忧的这条道路。在清朝游说活动的三年里,琉球一步步被日本蚕食,而希冀的清廷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做出强有力的动作替琉球据理力争,林世功的思想在不断受打击的过程中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愤恨中多了些无奈之情。直至1879年琉球国王被迁日本,琉球国灭。林世功等冒险北上做最后一搏,面见李鸿章甚至在总理衙门前绝食抗议。林世功面对君王被掳受辱,国破家亡,而自己领命在清乞师回援三年未果,不禁羞愧难当,上不能面对君王,下不能面对父母,这对于"忠孝节义"以及"修身治国平天下"等观念全都溶入到血液中,血管里流的都是孔孟之道鲜血的林世功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1880年11月当清政府与日本签署"球案条约"的消息传来,林世功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面对国破家亡,自己又身在异乡,心中的无限凄凉是难以言喻的。20日林世功自尽于总理衙门前,此一死林世功表达出四个意思:一是表达对日本侵略的强烈愤慨;二是表达对宗主国清廷的失望;三是表达对不能完成使命的歉疚;四是表达自己作为一个小人物在这种大的局势面前的无奈。从林世功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程朱理学对琉球国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在士大夫身上。林世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集《琉球诗集》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追捧;林世功也是一位刚烈的爱国,他用自己的壮举得到了中琉两国共同的赞誉。林世功祖籍建,这也对中琉两国特别是福建与琉球的民间往来形成巨大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 《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这篇文章828la57885。

【结语】: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1880年在北京挥剑自杀琉球第一义士】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57885'></small><noframes id='828la57885'>

  • <tfoot id='828la57885'></tfoot>

      <legend id='828la57885'><style id='828la57885'><dir id='828la57885'><q id='828la57885'></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57885'><tr id='828la57885'><dt id='828la57885'><q id='828la57885'><span id='828la57885'><th id='828la57885'></th></span></q></dt></tr></i><div id='828la57885'><tfoot id='828la57885'></tfoot><dl id='828la57885'><fieldset id='828la57885'></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57885'></bdo><ul id='828la57885'></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