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

分类: 历史

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

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郑和下西洋,在明朝期间可谓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也被编纂成了书本广为流传,并为后世所津津乐道,那么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评价,又都有哪些见解呢?总体来说,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有正方、反方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交错搭成了一个很好的辩论舞台,且看看这舞台上的智者们的辩论吧。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首先来听听正方的声音,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并且为了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郑和下西洋,在航海地位上可谓是时间最早的一场探险旅程,开创了国际之先河,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也体现了当时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来的更为悠远流长。

其二、郑和下西洋,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可以说将大明朝的威仪带到了这些国家中,郑和在拜访的过程中,展示了明朝的政治风貌,并与这些国家的外交上达成了或多或少的协定。

其三、这场航海运动也开拓了明朝海上的经济贸易,使得国家经济贸易演化为国际经济贸易。

其次再来听听反方的意见,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整体来说并没有什么深远的意义,为何他们会这样说呢?

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极度浪费国力、财力的行为,虽然有一定的经济贸易成分在内,但大部分时间内几乎是净流出,对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没有任何的帮助。

其二、郑和下西洋在明朝之后,并没有继续跟进,使得这场探险止于明朝,成为了一场虎头蛇尾的活动。

郑和下西洋是在什么朝代

郑和下西洋是一场航海探险,这场探险可以说是整个世界上开始最早、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在整场探险过程中,以郑和为主要领袖,带领着近两万七千多名士兵,曾先后七次下西洋,进行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郑和下西洋是在什么朝代呢?为何郑和下西洋会发生在这个朝代呢?这次事件是一个偶然性事件还是一个必然性事件呢?

郑和

郑和

郑和下西洋是发生在我国的明朝初期,即明朝永乐年间的一次大规模航海事业。这场航海运动之所谓发生明朝永乐年间,其实是众多的偶然性串联成了一定程度的必然性事件,下面就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如下的探讨。

其一、明朝初期,整体国政还算是比较清明,皇帝朱棣也是一位胸怀远大抱负之人。在朱棣登位之后,他在政治上的作为相对来说是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较大推动的,当政局稳定,经济稳定后,朱棣也就有了航海社交的初步想法,通过外交的不断拓展,来拓宽国家的整个贸易体系。

其二、当永乐帝朱棣想法初步成形之时,在朱棣周围又恰好有这样一个正合适的人选,那便是郑和,郑和何许人呢?郑和是一个明朝人,在11岁时被净身后送到朱棣身旁伺候,通俗地说郑和就是一个太监,他有一个外号叫做三宝太监,郑和此人才思敏捷,在靖康之难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郑和在整体的军事思想上、政治敏感度上是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法成立又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就有了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我国内部也曾涌现一大批航海事业的专家们,他们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很多人的心里,提到航海事业,脑海中浮现的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探险,比如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但实际上东方国家的航海事业的起点远远早于西方诸国,比如中国的郑和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在我国内部也广为流传,那么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究竟是怎样的呢?

郑和

郑和

首先,必须明确郑和下西洋的大时代背景。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我国明代初期的一次航海探险活动,那时候的皇帝是永乐帝朱棣,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此人心怀大抱负,一心想将国家治理的更为强大。当永乐帝上任后,就曾经设想过与世界范围内的诸国奠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于是便派出了知晓航海技术的郑和郑三保从海域出发,从海路去拜访诸国。

其次,郑和下西洋的世界格局。当时整个世界的发展是明显东方领先于西方国家的,与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明朝处于初期,政治相对清明,在东方诸国中又有着极为重要核心的地位,可以说在放眼整个世界,中国正处于舞台的中央。从经济贸易角度、从巩固地位角度来说,于诸国的互动是极为重要的。在这种互通过程中,可以加强本国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精神交流,彰显中国的地位、体现中国的悠久文化。

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郑和下西洋已经成为必须完成的事业,通过郑和下西洋,也使得中国在航海领域有了新的发展和建树。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1407年7月也就是永乐三年,明成祖命令郑和率领大部队乘坐海船出海远航。他们的阵势非常庞大,大约有二百四十多条官船,跟随的人员大致就有两万多名。访问的国家也有三十多个,这些国家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

郑和下西洋图

郑和下西洋图

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东非之间的交流。这几次下西洋的经历让郑和体力透支,在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的途中,他因为过度劳累逝世了。民间也有故事将郑和下西洋的经历称作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爪哇,苏门答腊、天方、古里等国家,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了。也有人说他们也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非洲进献来的长颈鹿被明朝宫廷的画师化成图留作纪念,一次证明亚非之间友好交往的凭证。

其实在学术界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朱鉴秋认为郑和下西洋到过非洲东海岸这是有很多明确记载的,《明实录》中就多次记载郑和出使西方各国的事迹。并且在非洲东海岸也发现了古瓷器遗址,其中就有十四世纪的瓷器,这也是一个佐证郑和到过非洲东海岸的依据。

而对于郑和是否到达过澳洲的问题,朱鉴秋觉得郑和带领的船队很有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根据《郑和航海图》上发现苏门答腊相连处的一大片无名的陆地就是澳洲大陆。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为何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场航海远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又有哪些呢?这些特点里又有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劣势呢?以何种依据用来区分郑和下西洋特点中的优劣势呢?接下来围绕着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作出如下的分析。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时间比较早的活动。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国家从事过如此大规模的航海外交活动,这在当时是极具有历史意义的,可以说拓展了一个新型的领域,包括后期西方的很多航海运动都有参照郑和下西洋的整个过程,这个活动显示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中的领先地位。

其二、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郑和从第一次下西洋到最后一次的下西洋,中间共经历了25年,从公元1405年到1430年,郑和率领船队共进行了七次下西洋的活动,这个持续时长在当时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开创了历史之先河。

其三、郑和下西洋的次数相当多,它虽然有二十五年,但却是分割成为了七次旅程,每一次都是回到明朝后稍事休整又再度重新出发,这在古今中外的航海历史中可称为翘楚。

其四、郑和下西洋拜访的国家数量可谓极多。在郑和的整个下西洋的行程中,总共拜访的国家数量高达了三十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段,为何没有走的更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出发后又再度回到原地,行程的距离没有拉的很远。

--免责声明-- 《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这篇文章828la60795。

【结语】: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历史上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介绍】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60795'></small><noframes id='828la60795'>

  • <tfoot id='828la60795'></tfoot>

      <legend id='828la60795'><style id='828la60795'><dir id='828la60795'><q id='828la60795'></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60795'><tr id='828la60795'><dt id='828la60795'><q id='828la60795'><span id='828la60795'><th id='828la60795'></th></span></q></dt></tr></i><div id='828la60795'><tfoot id='828la60795'></tfoot><dl id='828la60795'><fieldset id='828la60795'></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60795'></bdo><ul id='828la60795'></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