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

分类: 历史

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

长平之战尸骨坑

战国时期,赵国的长平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交战双方秦、赵两国的兵力伤亡数目令人震惊。赵国前后死伤约45万人,此后元气大伤。而秦国也伤亡过半,国内空虚。

长平之战尸骨坑

长平之战尸骨坑

在长平之战的最后阶段,赵军主将赵括死于秦军的乱箭之下。赵国军队失去了主将,剩下的士兵便不成气候了,全部向白起投降。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白起并没有放过这些降兵。他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留下他们,可能会再生其它事端。于是,他便用了欺骗的手段,将赵国的四十余万降兵全部予以坑杀,只放回了年龄较小的240名士兵。这样的事件的确骇人听闻,但也足以让人见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白起临死前,也曾说过自己做了这样的事情,早就足够死罪了。

在1995年的时候,位于山西高平市的长平之战遗址正式开始了相关的考古发掘行动,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工作人员没日没夜的努力,终于将当年战争中的尸骨坑逐渐挖开,并将其分为一号坑和二号坑。两者均为深坑,并不像是秦军人为所挖,而更像是天然形成的。可以想见当年那四十余万赵国士兵死后被抛入这里,再将一层薄土掩盖上去。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尸骨也终究都被深埋于地下了。

因为这个尸骨坑是在永录村发现的,因此也被叫做“永录尸骨坑”,其出土了大量的尸骨、刀币、箭头等文物,为长平之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长平之战的故事

长平之战发生在周赧王时期,那时候的周王朝已经将要走到末日,而秦国的野心也在逐渐膨胀。当时,秦王已不满足于“王”的称号,他迫切地想要称帝,取周天子而代之。于是,秦国开始向各诸侯国展开攻击。

长平之战图

长平之战图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韩国,占领其野王,使得上党郡与韩国本土失去联系。韩国上下大为惶恐,为了能让秦国息兵,韩王欲将上党郡献出。而郡守冯亭却不赞同这个方法,他认为赵国还拥有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力量,遂与百姓商议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届时秦国一定会很愤怒,转而攻打赵国。赵国一旦受到攻击,便会同韩国亲近。两国合力,那么就能共同抵御秦军了。百姓都同意冯亭的意见,于是冯亭便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而赵王也接受了。

果然,秦国知晓后,非常不满。仅在两年之后,秦国又再次攻打上党。这一次,上党被占领,秦军则继续攻打赵国的长平。赵国派出了大将廉颇阻挡秦军。廉颇采取以逸待劳的方式率军固守。然而,这位一代名将的战术终究没有了实践的机会。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谣言,以为廉颇怯懦不敢战,于是解下他的职务,换上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导致战局急转直下。

秦国主将白起骁勇善战,他用计使赵括以为秦军战败溃逃,一直追击到秦军阵地,导致四十余万赵军被包围,粮草断绝长达四十六天。最终,赵括在突围时死于秦军的乱箭之下。赵军战败,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对抗秦国的力量。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

世人皆知,战国时期爆发了一场“长平之战”,对后来天下的局势几乎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场战争的交战国分别是秦国和赵国,秦国的国力已经日益强盛,而赵国当时也没有受到重创,并不比秦国弱上多少。因此,在交战双方实力并不悬殊的情况下,长平之战成为了当时规模最大、死伤最惨烈的一次围歼战。

长平之战图

长平之战图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内的经济发生了较全面的改革,再加上后世的经营,逐渐变得兵强国富。因此,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的经济实力还是非常雄厚的,战争所需物资的准备也很充足。反观赵国,“地薄人众”是当时赵国国内的现状,虽也经历过改革,但力度和深度明显不如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改革还局限在军事方面,经济上则相对薄弱,农业发展也愈加滞后,因此赵国的战争储备其实并不适合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再来看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秦、赵两国投入的兵力都是数量巨大的,赵国大约为45万人,秦国则是60万左右。秦军民风凶悍,马匹优良,有“虎狼之师”的称号。赵军则以弩弓骑兵为重,骑兵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因此,两方兵马在武力值上是相差不大的。

长平之战中,交战方的秦、赵两国大军将近百万,而且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双方的一次综合国力的较量。但从准备情况以及最后的结果来看,赵国的实力还是要稍逊于秦国的。

长平之战的典故

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结束后,秦统一各国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

长平之战图

长平之战图

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他派遣使者去往赵国,表明愿意将上党郡的城池献给赵国。赵王认为这是大利,便欣然同意。

赵国此举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王决定出兵伐赵。公元前260年,秦军攻取上党,继而去攻打长平,赵王令大将廉颇迎战。之后发生的几次对战中,赵军均失利,两个重要据点被秦军占领,还不断有尉官被俘虏。赵王由此对廉颇心生不满。

此后,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固守不出。其实,这看来是一种消极的对抗方式,但这位老将的心中自有他的一番打算。秦军远征而来,只有急击速战成功的可能性才大。而一旦拖的时间越久,往往就会导致士气低下、攻势受挫,这会大大地有利于赵军。除此之外,秦军还要面临不利的地理位置、气候、粮草、士兵伤痛等问题。为了尽快地取得胜利,秦国派人进入赵国施行反间计,致使赵王撤换廉颇,换上赵括为赵军主将。赵括上任后,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

最终,赵括带领的赵军败给了秦国主将白起。这场战争中,赵国士兵损失约45万人,秦军也伤亡大半。这就是“长平之战”的典故。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

战国时期的一场“长平之战”以规模之大、死伤之惨烈而著于史册。战争结果是秦国的主将白起使用计谋,诱赵军主将赵括贸然率兵出击。白起遂将四十余万赵军围困在秦军阵地附近四十六天,粮草断绝。最终,赵括在突围时死于秦军的乱箭之下,剩下的赵国士兵无奈之下选择投降。

长平之战“赵括突围”图

长平之战“赵括突围”图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白起并没有放过那些降兵。他担心如果不杀掉赵国士兵,会再生出其它事端,于是便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的降兵全部予以坑杀,只让年纪较小的240名士兵回去赵国。这一举动令赵国举国上下陷入了震惊、惶恐和悲痛的情绪中。

在这场战争里,赵国共派遣出了大约45万士兵,可最后活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如此惨烈的伤亡数目给赵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因败于秦国而元气大伤。赵国在战争中不仅失去了众多的兵马,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战后,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军事上的休养生息,赵国都很难再调整恢复到战前的情况。如果说,长平之战没有发生的时候,赵国还拥有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力量。那么,长平之战发生后,它是真的再也无力单独与秦国对抗了。

长平之战除了对赵国产生重创,对当时的天下局势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后,这场战争为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免责声明-- 《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这篇文章828la62552。

【结语】: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长平之战尸骨坑竟埋葬了赵国四十余万降兵】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62552'></small><noframes id='828la62552'>

  • <tfoot id='828la62552'></tfoot>

      <legend id='828la62552'><style id='828la62552'><dir id='828la62552'><q id='828la62552'></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62552'><tr id='828la62552'><dt id='828la62552'><q id='828la62552'><span id='828la62552'><th id='828la62552'></th></span></q></dt></tr></i><div id='828la62552'><tfoot id='828la62552'></tfoot><dl id='828la62552'><fieldset id='828la62552'></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62552'></bdo><ul id='828la62552'></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