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

分类: 小知识

[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

[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

2010-02-22 10:02:03|分类: 民俗风情 |举报 |字号订阅

第三章 婚丧嫁娶

民间婚丧嫁娶与生育皆有定制礼数,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在一定区域形成的约定俗成和共同遵循且相对稳定的社会习俗,这些习俗随着社会制度、生产状况、物质文化的变迁而逐渐有所发展和变化。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在这长达20多年时间,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加之社会长期处在动荡、封闭状态,民间婚丧与生育习俗受到冲击,有许多传统习俗只是一种简单的应从。同时社会制度的变革,对婚丧与生育习俗也有重大的影响。如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起坟平整土地、丧葬制度的改革、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和一对夫妇只生一孩等制度)的贯彻实施。人们对于新法规的贯彻实施开始并不是自愿的,只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体会出了它的利害关系以后,才逐渐被接受,形成自我约束的习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为中心方针指导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扩展,于是一些过了时习俗逐渐被淘汰,如婚嫁中使用的轿子、丧葬中由土葬逐渐火葬、生育中多子多福思想观念等。亦有许多传统习俗,在民间逐渐苏醒、恢复,并注入新的内容,如婚嫁中由从前的请“媒人”说亲,逐渐向自由恋爱迈进;迎亲中交通工具逐步由花轿、自行车、拖拉机、汽车向多车次、高规格排场发展;婚前专门花两千元以上拍摄婚纱照。丧葬中为死者扎制轿车、电视机、洗衣机等人世间所有现代花用器具。生育中进行怀孕期间的胎儿教育、哺育中的讲究营养等。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而逐渐形成新的习俗。在嫁娶习俗中的定亲、送日子、拜天地、坐时辰、迎亲礼仪;在丧葬习俗中的报庙、指路、吊孝、成殓、下葬等丧葬礼仪;在生育中的坐月子、过百岁等礼仪习俗的虽有变化,但传统习俗在平度地区延续了下来

第一节 婚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受到历代人们的重视。旧时在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日、亲迎”以后完成婚姻过程。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婚俗礼仪,平度地区男子结婚称 “将媳妇”,女子结婚称为“出嫁”。婚姻中的“喜主”,通常是指男性家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男婚女嫁”,嫁女随丈夫定居长此以往。民间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俗语,说的是女人嫁谁就要随谁,不能有三心二意。在平度还有“老婆无姓,地无姓”的民间封建意识,女子结婚后是没有独立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的,只有当女子订婚之后才可随着丈夫姓,被誉为“有了主的人”;民间还有对婚姻的评说“女无夫身无主,男无妇家无主”,说明了婚姻对于家庭的协调关系和意义所在。民间对于女子出嫁亦有一些理念,如“嫁出去的闺女,泼出的水”,意思是抚养闺女是为人家养的,年老得不到瞻养与服侍。虽然在这些传统婚姻理念当中存有“男尊女卑”意识,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封建社会,传统婚俗似乎还存有对女子保护与同情的一层含义,这是不能忽略的。结婚礼仪一般要经过提亲(说媒)、看人、下媒柬、送日子、将媳妇、望二日,接三日等多道礼仪程序。

提亲 通常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中提说亲事。由媒人通报男女双方的姓名、职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长相、身高等基本条件以及各自家庭成员职业、财产状况、人品德行、健康状况,年龄是否般配,并严格遵守同姓族不婚,骨血不倒流等传统习俗。双方家庭父母本着门当户对的原则,与家庭成员之间开展议论衡量。如果男女双方家长满意,则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属相是否相克,妨不妨碍家运父母等。看男女属相是否相克的依据是 “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相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还有一说“虎丫头必缺一角”,是说属虎的妻子不是没有儿子,就是日子过的穷或克丈夫、公婆;属羊的也克丈夫当寡妇。所以一般说媳妇自然不愿意要属羊和属虎的。如男女“八字”相合,属相不犯克,就是“吉祥”,男女两家同意联姻。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提倡自由恋爱,但“明媒正娶”的传统习俗,在民间延续了下来,找媒人提亲仍是城乡男女婚事的必要程序。由于旧时婚姻,男女在送入洞房之前是不许相见的。为了防止受媒人欺瞒,男女双方父母只能暗地里互相稍听、了解对方男女的相貌、年龄与媒人说的是否相符。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的婚姻法颁布实施,平度城乡男女婚姻在经过了提亲的过程后,又增加了“看人”的环节,由媒人将男女双方约在一处地方相互见见面,说几句话,如果男女双方觉得合适,再约到饭店吃一顿饭,两人就建立了初步恋爱关系。如果觉得不合适,由媒人告知对方提出不合适的理由-拉到。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青年男女大都婚姻自主,在互相了解、自由恋爱后,经介绍人象征性的“引线”,父母同意、自主定婚。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男女方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在农村大部分男女婚姻,还是靠媒人说亲建立。

验家 男女双方经过多次交往,认为条件成熟,就安排女方到男方“验家”。验家过程往往会影响男女婚姻的成败,因此男方在验家之前,要把家中室内外收拾、整理、粉饰、装修一番,将家中饲养的鸡狗鹅鸭圈拢起来清扫干净,把值钱的东西摆到显眼处,家长要穿戴整洁。有的甚至到邻居借来几样农用工具或生活用具,以显示自家的富有。验家时,男方要准备酒饭和礼钱,女方若答应留下吃饭,说明“验家”成功,亲事可以继续谈下去。20世纪80年代以后,“验家”的习俗在农村仍然有所讲究。女方通过验家进一步了解男方家庭的基本状况和过家之道。但在城镇和公职人员当中却逐渐淡化。

下媒柬 亦称“定亲”。由男方家选好吉日,备好聘礼(彩礼)到女方家定亲。定亲礼品通常有:饽饽、点心、带鳞的鱼。富家男方还要为未婚女子送金银首饰、绸缎衣料、布料。所送彩礼数量视男方的贫富程度而定。20世纪80年代,男女青年定亲所要彩礼花样就更多了。定亲钱常有“万里挑一”或“万里挑七”的数字谐音,但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等是必须在订婚时为女方准备好的。农村从20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到20世纪末,逐渐发展到要农用车辆、电脑、摩托车、电视机、音响设备、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和高档农用机械。如果男方弟兄较多,女方就会将收受彩礼作为向男方要价的条件。订婚时还要讲清结婚后的房屋产权事宜,常有因为彩礼拿不出等原因,而中断婚姻者。

下媒柬除了女方索要彩礼,事先讲清并兑现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议程是:男女双方互换柬贴,即“媒柬”。媒柬是定亲之前提前由男方制作的婚约文书。媒柬匣,长约30公分,宽20公分,高6公分,匣盖连接盒箱,可以开启;媒柬,是在一张16开大红纸上,书写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及属相等的个人简历。定亲时男方将媒柬提前请人写好放在盒内,并在媒柬内放上针与红线,取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交换柬贴,由男方家庭准备柬帖两张,一张写明男方年龄和生辰八字,封面写上“敬求金诺”等求亲字样,用媒柬匣装好送往女家。女方接柬后,照样填好另一张,写上“谨遵玉言”或“愿结秦晋”等允亲字样送还男家,表示同意结亲。订婚这天,女方要设宴招待亲家,宴席上当众交换媒柬。未婚儿媳第一次称呼男方父母 “爹、娘”时,为“改口”。男方公婆要给女方“改口钱”,亦称见面礼(通常在千元以内,但要双数)。下媒柬以后就形成了男女定亲的书面依据,双方夫妻关系正式确立。女方要将男方定亲送来的40只大饽饽,分别送给本族家人和亲戚朋友,告知自己的孩子已经与某家的男孩订亲。亲友们便着手置办嫁妆亦称为“添箱”。20世纪60年代,添箱通常为日用品,如脸盆、暖壶、桌椅、座钟等;80年代以后一般是给添箱钱。戳媒,民间婚嫁之前,在男女一方的家中,说另一方的坏话,称“戳媒”,戳媒是很受民间唾弃的缺德行为。

送日子 是由男方经看日子先生选定好日子后,形成书面“迎娶贴”提前一个月送往女家。选择结婚喜日子,是一件非常认真细致的事情。大凡一个村中总会有看日子的人。看日子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属相与天干地支相结合,逐步推算出两人的喜日。在选择婚日时,一般上半月下半月各选一日,为的是躲开女方的经期,传统习俗认为女子在行经时结婚为“红马上床,家破人亡”。如女子进门以后立刻怀孕,没有来过月经,即称生出的孩子男为“迈门子”,女为“迈门花”。民间有“迈门子妨到底,迈门花妨三家”的迷信传言。在确定结婚日期的同时,推算出迎亲当天新娘子离家前的诸多礼数。如面对喜神的方向,坐时辰(亦称“坐帐”)、开脸、梳妆、上下轿面向方位以及“送客”所忌讳的属相,都要在“迎娶贴”中一一写明。并告知亲友望“四日”与抬嫁妆的日期等。

开脸 平度称“绞脸”。在女方开脸、束发前三天,男方再备礼品和为新娘缝制红布棉衣送往亲家。同时将“开脸”时所需的红线、官粉(俗称铅粉)、开脸钱一并放入木匣内,送往女方家中。在结婚之前,请女性族中之长辈用红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掉,并在绞脸的同时,劝解教育即将成家的孩子,结婚后如何孝敬公婆、服侍体贴丈夫,如何为人媳妇,持家立业、生儿育女等过家处事之道。

坐时辰 新娘进门后,有驾媳妇者将其驾到公婆起居的炕上,按指定的坐向坐10分钟左右,然后到洞房内。

抬嫁妆 女方结婚的前一天,男方组织亲戚朋友,抬着食盒、抬物架(或赶大车)到女方家里抬嫁妆。食盒内装有糕点、鱼、肉等礼品,然后将女方发付的箱橱、梳头匣、桌凳、衣被、脸盆等抬到男方家中。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娘发付的嫁妆以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音像设备为主,男方用汽车将嫁妆拉回家中。

梳妆 结婚当天新娘进行梳妆打扮的过程。要指定的方位开始梳妆,装扮头饰,更换里外新衣新裤,着红长红袍,戴手饰,出门前蒙上红盖头。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婚前梳妆习俗焕然一新,新娘当天早晨婚纱店,由化妆师进行梳妆打扮,租用商店里的婚纱与头饰,不戴红盖头,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婚纱着装模式。

望喜 男方送罢“日子”,喜主逐家逐户向本族家人与亲戚朋友口头下达邀请参加婚宴通知。20世纪60年代前,族人通常送小麦或蒸饽饽,姑姨、老娘家送日用家具不等。80年代以后,除了个别亲戚到面食店订做喜饽饽外,大部分送钱,逐渐由20、40、60、80元,钱数不断攀升,且嫡亲与族人数量相对较多。民间望喜体现了喜主与亲戚朋友之间的融洽关系,如果人家男孩结婚不去望喜或女儿出嫁不去添箱,哪么你家有同样的喜事,别人也不会参加你的结婚宴席。

添箱 是女方在男方送日子之前,女方族人与亲戚朋友,向结婚女子赠送添箱礼品的过程。添箱的物品主要有棉被、线毯、门帘、镜子、茶具等,亦有送现金者数额不等,视亲疏及经济条件而定。在男方送日子那天,邀请添箱的亲戚朋友与男方送日子的客人一起设宴招待。20世纪80年代后,一般送添箱钱。

婚庆筹备 迎亲当日早晨喜主邀请本族家人到家里吃面条,并为街坊邻居挨家送上一碗面条。上午要在里外门上粘贴喜庆对联,在窗上、照壁墙上及沿街各处粘贴大红喜字,在门楼上挂结红布。请男方平辈年龄大于新郎(俗称,“大伯”)的舖炕,铺床时要在炕或床的四周放上栗子、红枣、花生、桂圆等干果,并在铺好的被褥上让一个小男孩在上面打滚、树脊搂,以求早生贵子。在炕头放置木斗一只,内装小麦,并将两把用红线捆绑的斧头置于斗中。将一块棰拨石放在炕下,以备新娘登石上炕。

迎亲 迎亲前,应从男方家族中挑选一位懂礼仪的长辈,俗称“夹毡人”,指点新郎如何施礼。新郎上轿前,脚蹬皂靴,头戴礼帽、冠以金花或鸡翎、身穿长袍、外罩马褂、披红戴花,俨然一幅古时状元的之貌。据说历史上只有出过状元的州县,才有插戴鸡翎资格。因平度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北宋莱州胶水(现平度)人,蔡齐考中状元,此后历代民间男女结婚,新郎均可在官帽两侧插戴花翎以示高尚。待新郎披戴装扮一新,并为长辈行礼后,踏红毡走上“官轿”。出行前还要在“花轿”里面放一只梳头匣子,一切就绪,在鼓乐声中前去娶亲。半路上,新郎要到花轿坐一坐,俗称“换轿”,意为不叫新娘守空房。

迎亲时通常由男方负责租雇轿子两乘(亦有1乘者),一红一绿,绿的称“官轿”,由新郎乘坐,装饰较简单;一乘叫“花轿”, 花轿四周披围着画龙绣凤与金线闪烁的轿衣,并有红绸披挂轿门两侧。家贫时亦有用一乘者,为花轿。旧时民间称男子完婚为“小登科”,故绿轿轿门两侧常有“未卜他年雄甲第,且看今日小登科”的佳句对联。迎亲往返不能走同一条路,途中遇到桥梁、水井、路口、石碾、奇石怪树等景物时夹毡人要指示迎亲小辈贴喜字、扔喜糖,以化吉呈祥。

迎亲执事 亦是民间所说的“吹鼓手”。迎亲执事是旧时婚礼必不可少的礼仪,通常有旗锣伞扇鼓乐组成。走在最前面的是举旗兼敲锣的,即所谓鸣锣开道;紧跟其后是吹长号的,起轿、遇桥、转弯、落轿时吹响;后面是吹唢呐,以唢呐吹奏为主的旧时婚乐常有:“将军令”、“状元游街”、“百鸟朝凤”、“步步高”等;依次是敲小锣和鼓钹者。有的还伴有细乐,如笙、笛、胡琴等。然后是一对掌扇,一对红伞。家庭富裕者还加有金瓜钺斧朝天镫、飞虎旗、肃静回避等执事。

迎新郎 当新郎的迎亲队伍到新娘家的村口时,新娘家听到村头三声号响就按事先定好的路线,由“送客”将轿接到女方门口,按规定的方向落轿后,先由夹毡人挑起轿门帘。“送客”将新郎接到女方家后,先拜女家祖先和岳父母,称“谢亲”。然后由女家 “送客”(俗称“难送”)迎至轿门前恭请新郎出轿,新郎答理后,随“送客”步入宴席就坐。宴罢新郎带上压手点心,随到岳父门前叩拜新娘上轿。

坐轿 新娘上轿前披挂穿戴一新,通常是内着红衣,外套蟒袍、腰系玉带、头戴凤冠、伏以头盖、脚穿红色软底花鞋,俨然一副诰命夫人的风貌。临行前,新娘在自己的闺房中吃罢午饭,盖上盖头。鼓乐声中,由两名同辈青年女子扶驾,踏着红色的地毡走上花轿。出嫁随行的有:新娘的四名同辈弟兄,作为女方的“送客”随行前往新郎家中;还有一位男少年,为陪嫁提箱持钥匙者,箱内放置“小饭”、用具及压箱钱,旧时还有男女情事的图画或瓷制品等器物。在返回的路上新郎、新娘分别坐乘官轿与花轿。女方家要在花轿内放置两把斧子(意喻“双福”的谐音)和压轿钱。途中歇轿休息时,轿身不能落地,此时新娘应将上轿前系在腰间铜镜的光面转向婆家的方向,意为从此开始婆家的新生活。民间有“大姑娘坐轿——头一遭”的歇后语,指的就是此时。新娘在婚前数日即行减食,出嫁当日只能烧吃银杏七枚,以防“坐三日”时白天出恭或小解。回途中路过村庄时迎亲队伍要走的慢一些或顶起轿帘让人观看新郎、新娘。当迎亲轿子回到新郎家的村头时,长鸣三声大号,此时,吹鼓手们抖擞精神,鼓乐齐鸣,细吹细打,旋律幽雅,节奏欢快,高潮迭起;轿夫们在主要街道小步挪动、步调变换,快慢相间、颤动轿杆,使花轿上下颠簸,左摇右晃,屡屡引起观望者的捧腹喝彩。以向喜主讨要“赏钱”,轿内新娘则头昏脑胀甚者晕轿呕吐,使随行的“送客”紧把轿杆减轻晃动,此举俗称“压街”。

当花轿接近男方家门落地前,吹鼓手着力吹响长号,通知喜主来人迎接。俗说男方女眷常常能根据长号声响的粗细,预测新娘第一胎生男或生女。同时男家还应在门旁竖起“杆草个”,外罩小孩新衣裳,称“门卫子”;门槛上放置马鞍,通往新房地上舖红毡;天井中央,坐南面北设供桌。花轿落坐后,新郎之兄掀开轿帘,新郎之妹端去火盆,烘烤新娘的手脚和胸前。然后由送亲男少年将开箱钥匙交给公婆,并由公婆用红包伏将新娘带来的斧子兜到新房的炕上,称“兜福”,此时开始放鞭炮。此时由男方家中两位未婚青年女子走向轿门两侧,递给新娘压手点心和压手钱,并将用红布包好的秤杆、针线让新娘抱住,寓意“抱月子”。两驾媳妇者搀扶新娘,过马鞍,踏红毡,一旁有一位福寿双全年长妇人,朝新媳妇撒谷豆以祝福

拜天地 新郎、新娘下轿后,缓步走到天井的供桌前。供桌坐南面北。供桌之上摆放左右两端各五只大饽饽,猪头、公鸡、鲜等供品;中央摆放香篓、烛台和三纸酒盅。拜天地之前,首先由主持者,点燃红烛两支,焚香三路,浇点水酒三杯,行跪拜礼三叩首。主持人站立一旁引导新郎新娘行礼。旧时行跪拜礼: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一拜天地,即面对香案行礼;二拜高堂,即面对公婆行礼;夫妻对拜,即相互对拜。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迎亲的运载工具演变为使用机动车辆,当迎亲的车子到达男方家门口时,鞭炮、礼炮齐鸣、撒彩色纸筱、抛洒喜糖,放欢快喜庆乐曲。新娘应按预定的方位,由伴娘搀扶下车,并与郎君接受摄影、照相。城镇在楼下农村在庭园中结拜天地,一般家中提前设香案蜡烛,百喜饽饽,备鲜猪头、公鸡、鲤鱼等大典祭品。有的还将一只活公鸡置于祭桌一旁。由本族德高望重之尊长主持拜天地仪式。拜天地的顺序通常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新娘入洞房后。入新婚洞房之前,要在公婆所起居的炕上或床上,按喜神指示的方向坐一会,俗称“坐时辰”。当日晚间兴“闹房”,邻居百舍、青年男女齐聚新房,让新娘唱歌、新人啃苹果、咬糖块、点喜烟等游戏,并做各种动作,嬉笑玩闹。

入洞房 拜罢天地,新郎新娘入洞房。当新娘新娘跨入堂屋大门时,新郎嫂子将红布包裹的铜镜和秤杆送给新娘怀抱,俗称“宝瓶”,入洞房后将其插入炕上的斗中,意喻新娘是“福星”,将为婆家带来好运气。同时新郎的姐姐将红布包裹的糕饼递给新娘,意喻“节节高”,并由新娘入门后放到衣橱上,意喻新婚生活象芝麻开花节节高。入洞房后新娘上炕要脚踏棰拨石、红砖与盛满粮食的“升”上炕,意喻,脚踏金砖,步步高升。上炕后,则将用红纸包好的两块砖,用红线捆上新郎从新娘家带回的两双筷子,放到临街的门楼上。此时新郎便给新娘挑去蒙头袱子(红盖头),脱下披肩与花衣。接着由嫁客为新娘扒饭,新娘新郎跪坐在里屋床前,由陪客指导,两人将半碗面条和上面的两只鸡蛋,各咬一口,于是事先安排在窗外的男童大声吆喝“生不生”,炕上的陪客则大声回复“生!”,仪式结束后,新娘按预定的吉祥方位端坐,俗称“坐时辰”(平度有的地方先到公婆的炕上坐时辰)。此时炕下站满前来看媳妇、要喜糖、闹新房的亲戚朋友与临时百家。新娘子出嫁的第一顿饭,通常不到宴席就餐,而是由陪嫁与嫁媳妇等姑娘们陪同新娘子在新房的炕上吃饭。

婚宴 婚宴是婚礼的重要的日程。婚宴上的主客是陪嫁之“难送”,坐主桌主席位置,并招待所有的“望喜”的街坊邻居与亲戚朋友。平度民间婚宴没有专门的场所,常常是找几间空闲的房屋,在里面设桌摆宴,桌椅条凳与盘碗杯盅等用餐器具,也是从临时百家临时借用;厨师是从村里临时找人做菜;专门由本家小辈们在天井里设炉烧水,供婚宴之用;喜主常提前几天组织专门人员到大集购买蔬菜与副食品,秋冬季节尚可保存多日,遇上春夏季节买回的副食品因为没有冷冻设备,常使买回的食物变质,较好的保鲜方法是暂时放在地窖或水井内。新婚宴席的菜肴是很有定数且上菜的顺序是有规律的,不能上错了前后顺序。通常在开席之前先上“茶食”,茶食是由各类小饼干、糖果、糕点等拼成的四个大盘,由陪客先带领客人喝茶吃点心;正式开席之前先上8个凉菜,这8个凉菜主要是由“猪下货”蒸煮后,切割成片状或丝状与新鲜可生食之蔬菜拼凑而成,在凉拌菜当中八带鮹拌大葱是必不可少的。正式开席是由“鸡打头”开始,到“鱼打尾”结束,期间上16或18道菜。上鸡时,要上整鸡且是公鸡,不能将鸡剁成块;上鱼要带鳞鱼,以红鲤鱼最为常见,鲅鱼、刀鱼等不能上婚宴。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还有:四喜丸子、肘子、脂包、八宝莲子汤、大虾等。婚宴用酒通常均为高度白酒;用茶均为茉莉花茶,水酒品种较为单调。婚宴上所用的酒具是很讲究的,一般使用高脖、带提、尖嘴锡制酒壶往客人的酒盅内压酒;秋冬季天寒时,使用热酒壶,酒壶底大口小呈喇叭状锡壶,有专人燎酒或汤酒供应宴席饮用。婚宴喝酒时用3钱容量的牛眼瓷盅,俗称“瓯子”;喝水时用茶碗,茶碗直立呈梯形,无掇把容3两水的白色瓷茶碗,富户则用整套薄如纸,声如磬,豆皮绿细瓷酒水杯具;茶壶常用锡、瓷提把壶。婚宴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奉陪送客席,席桌用八仙方桌,桌缝呈南北向,每桌八人,其中一位年轻的副陪客坐下首位置,负责提茶倒水,伺候客人。席间由主陪带领喝酒捡菜,席上客人不能随意喝酒和捡菜,处处体现规矩、礼俗。酒过三寻席桌上可以开始划拳喝酒,制造婚宴欢乐气氛。婚宴上,送客享有很高的权威,如果送客不辞壶,宴席是不能住下的,因此席间陪客尽量嚷嚷着送客多喝酒,有许多不自量者,酒后失态,传为民间戏语,引人讲古。只有当送客提出喝中了,才能上饭。婚宴上吃的饭食,均是望喜时亲戚朋友送来盖有粉红双喜的三斤八两一只大饽饽,并将其切成片蒸透后,用新柳条箢篼盛着拐到席上供客人享用。酒席常常要拖延到日落西山,一醉方休才能住下。民间对婚宴菜肴的丰盛如否,常常用“厚”、“薄”来衡量。所谓席厚通常即为大肉大鱼丰盛;所谓席薄为蔬菜见多或席间不够吃的。婚宴结束后送客一行要到新房坐上一会,新房内摆酒菜,茶水再次客气一番。落坐的主要话题是由送客(通常是长兄),说些客套话,诸如:自己的姊妹不懂事,请亲家多管教谅解的话语,然后告辞返回。

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村婚宴仍以自请厨师,新起炉灶,在家请客的方式进行,数日前即购买肉鱼蔬菜,喜宴以传统规格与数量筹办。有两种菜喜宴不可上,一是蟹子、二是蒜薹(忌谐音散台),农村喜宴一般从中午至傍晚,“马拉松式”坐席比干活还累。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婚宴在一些乡镇驻地或较大自然村中逐渐到饭店请客。城镇婚宴则全部到饭店包桌,菜肴大体相同。进入20世纪90年代,平度农村出现了专门为结婚喜宴准备的成套桌凳、餐具和厨师,只要喜主选择好场所,讲究好用餐的标准,一切的准备工作全部由承包应从。在一些较小的村庄和城镇边缘地区,很受喜主的欢迎。二十一世纪,乡村到饭店办喜宴者日渐增多。在婚宴上接受邀请的客人逐渐由本族家人与亲戚,扩展为同学、同事、战友、朋友与同行。平常朋友婚礼所送也逐渐由几十元,增加到上百元,几百元不等。婚宴标准也从20世纪90年代的20元左右,增加到每人60元、80元、100元等标准。婚宴菜肴仍然按传统的程序和套路上菜。婚宴期间专门有主持人主持婚礼日程:首先在轻松愉悦的新婚乐曲中,新郎新娘缓缓走向主席台;新郎新娘双方父母上台。然后主持人用华丽流畅的语言介绍新娘新郎的简要情况;其次是单位领导或尊长致新婚贺词;双方父母与来宾见面,并致答谢词;新郎新娘分别向父母与各位来宾行鞠躬礼。有的还增加西方婚礼内容形式。婚宴开始15分钟左右后,双方父母与新郎新娘分别到各桌敬酒答谢。开席之前餐桌放置喜烟、喜糖;喜宴用酒有瓶装白酒,一般为地方名酒,价格20元左右1瓶、葡萄酒或干红、啤酒、果汁或饮料;用茶一般为绿茶或清茶不等。婚宴餐桌上置高脚杯玻璃酒盅、细瓷茶壶茶碗,竹筷,通常为10人一桌。婚宴专门有酒店服务小姐提茶倒水。喜宴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一小时许。离去前,在宴会厅的出口处由喜主向来宾话别,并分发喜糖。

闹房 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新婚三日内不分辈份高低、年龄大小,亲友远近都可以到新房内闹媳妇,尤其是作大伯(新郎的哥哥)的,平时是不能与弟媳玩笑耳语的,此时也可以参与超常的嬉戏闹房之中。平度乡俗认为新婚喜日则不闹不喜,越闹越吉利。因此闹房尽管常有男女青年的过分之举,使新郎、新娘倍受戏弄,哭笑不得,而新娘不能翻脸恼怒,但新郎可以躲藏起来逃避戏弄。民间有“功夫接了趟,媳妇上了炕”的俗语,说的是小麦镰割极忙之时,觅汉在自己收割的麦垅上得到帮助的时候是最得意的事情,再就是媳妇上炕的时候。

合婚酒 当晚新娘新郎吃新娘随轿带来的“随身饭”,多为面条或饺子。闹房结束后,邻里青年男女离去后。夫妻两人开始喝合婚酒,亦称“合卺酒”,将几种白糖颜色的酒合在一起交杯喝下,意为夫妻关系正是开始,借此机会让新娘认识婆家全家人。

叫二日 婚后第二天,新娘家赶马车带礼品,到新郎家将新娘、新郎(有新郎不随行者)一起接到女方家,对于新郎来说即为上门“拜丈人”,俗称叫“二日”。此日媒人及女方亲友都前来庆贺,吃回门酒,至晚新媳妇与自家的伙伴、姐妹们欢聚一堂取闹嬉戏。

接三日 新婚的第三天是婚期的最后一天。上午由新郎家用马车将媳妇从娘家接回,梳妆打扮后与新郎一起上坟祭祖。而后分别到本族长辈家中磕头,磕头时分给一只喜饽饽,长辈为新媳妇分磕头钱。中午本族长辈将新媳妇请到家里吃饭,以示家族亲切和睦。晚上闹媳妇的游戏掀起了再一次高潮。主要有“滚墩子”、要“荷包”、煮栗子等。滚墩子,在新房炕上,由青年男女将一只木墩子,对准盘坐在炕上的新娘子,滚动碰撞其身,并在滚动的同时念叨“滚墩子!滚墩子!明年抱孙子”;要荷包,荷包是用绸子与布料双层缝制的用于男人抽烟装烟时的布袋,同时缝制家妇做衣时弹线用的“粉袋”,两种吉祥物品,做工精巧而秀丽。新媳妇常专门为大伯(丈夫的哥哥)和抽烟者准备8-12只烟荷包。三日晚上男女青年分别向媳妇讨要荷包和粉袋为乐趣。煮栗子,将放置在橱、桌、床、盆内的栗子收拾煮熟后,连同红枣、花生、桂圆、栗子(形成“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一并盛在茶盘内供闹房者食用。

送小饭 新婚二日,本族及街坊邻居有向喜主送“小饭”的习俗。小饭通常是临时包饺子20只,擀2斤面条,用方盒子送往喜主家。饺子一般为素馅的,质量好孬与关系亲疏有关,喜主将收到的小饭煮食给帮忙的人吃。

婚嫁用车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用花轿作为娶亲的交通工具的习俗逐渐消失;20世纪70年代城乡普遍使用自行车作为迎娶新娘的交通工具,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后,城镇迎娶新娘逐渐开始用轿车;乡村少数用轿车,大部分用大头130客货两用汽车或摩托车多辆,作为迎亲的交通工具。初期城镇嫁娶多借用公家轿车,后来随着私家车增多和禁止机关事业单位使用公家轿车迎娶新娘制度的落实,用公车迎亲的现象日渐减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城乡结婚用车一律使用轿车。新浪、新娘乘坐的主车,要到婚纱店装饰,车顶装花篮、车头有玩具孩童,寓意早生贵子。但城乡却很少使用吹鼓手(执事)。许多繁琐的迎亲乘具礼仪逐渐淡化。轿车的数量逐步由1辆增加至4-6辆不等,轿车通常为黑色、高档,以显示喜主的身份、富贵。另配以摄像车和嫁妆车。车辆路过桥涵、岔路时要撒“喜”字,抛喜糖。迎亲车辆必须在计划的时间到达新郎家中,通常为11点58分,意图吉利之数。男女亲家相距遥远者,必须早动身。有的只好将新娘提前安置在男方的亲戚家或住在宾馆里,等候迎亲车的到来。

影相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镇婚嫁拍摄新婚照片和摄像逐渐开始,到九十年代这一新兴婚礼习俗,迅速蔓延带乡村,现已成为城乡婚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日程。首先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要选择适合的婚纱店,拍摄婚纱照片,通常为到青岛或在平度城内较大的几家照相馆内进行。婚纱店有专门的服饰和道具,除了拍摄婚纱照,还有两人的生活便装照、室外风景照,有许多镜头还要到青岛栈桥、崂山等名胜游览区附近拍摄海边风景照,拍摄后经过现代艺术处理,形成图幅大小不一的艺术照片,编排在“婚纱影集”内留存纪念。21世纪初普通的婚纱照价格在2000元以上。其次是婚礼当日的拍照和录像。通常是新娘到婚纱店梳妆的同时,由婚纱店建议配备拍摄专门人员,负责拍录,也有自己找人录制者。迎亲之前拍摄师乘拖斗车走在迎亲车队的最前方,迎亲车除了拍摄照相外,还负有引路的责任,行车路线往返不能同路,农村尤甚。摄像师到达新娘家后,要对新娘在家的简单梳妆、理正、下炕、上车与新娘与家人合照等场面以及迎娶礼仪,按部就班地录制拍摄下来。男方喜车抵达女方家中后,一般备茶点,稍事休息,一番应酬寒暄后即返回。

婚期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后,平度民间城乡男女婚期,除了仍延续请先生“看日子”的传统习俗外,许多喜主的婚期还选择在新兴节日,如劳动节、国庆、元旦、双休日等节日期间。由于传统的“看日子”风俗相对集中,所以使的一些较上规格的酒店常常应接不暇,而在其它的日子里却很空闲。

旅游结婚 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镇男女一度出现了旅游成亲婚礼的形式。城镇青年在按传统习俗筹办婚事完善后,利用新婚假日,计划到外地旅游观光,俗称“度蜜月”。平度新婚蜜月的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泰山等沿海城市。有许多乡村青年也选择旅游结婚的形式,常常是因为家境较为

招赘 亦称“倒插门”或 “招养老女婿”,是一种男到女家从妻居住的婚姻形式。婚俗的婚礼形式与“男婚女嫁”基本相同,只是在女家举办。旧时入赘者多受歧视,不仅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比较低狭,而且还要从妻改换姓氏。直到三代之后才能复姓归宗。入赘者多为家中多子无力娶妻人家的儿子,男方父母常常在万般无奈,或者迫于形势,不得不入赘时,才选择入赘。被入赘的家庭通常是无儿无女,或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且家庭较富裕者,入赘后为其养老送终。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文化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形式的改变,入赘被歧视的观念逐渐改变,上门女婿与其他家庭成员享有同等待遇。

改嫁 指寡妇或离婚妇女再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妇女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理念的影响下,妇女改嫁倍受人们的歧视与阻挠。改嫁妇女不享受新婚诸多礼仪风俗。改嫁当日,再婚妇女要在天未亮之前到婆家,虽有宴席但不隆重。改嫁妇女在民间受到婚丧嫁娶礼仪的限制,如再婚三天之内不能到新媳妇家,以免冲喜等等。20世纪80年新的《婚姻法》颁布以后,传统的改嫁理念逐渐淡化。

阴婚 俗称“阴亲”,亦称“结鬼亲”,撮合冥婚者称为“鬼媒人”,是一种为死人缔结婚事的婚嫁形式。没结婚的男青年死后,不能过继儿子,因而也就无人继承财产,无人奉祀灵位,就请“鬼媒人”,寻一新近亡故的未婚女子结为鬼亲,冥婚也需双方家长议定,经过一定的阴婚形式,正式结为姻亲。举行婚礼时,男方用轿和棺去女方家迁女尸,抬牌位,由男方家晚辈男童抱牌位举行婚礼,然后将女棺合葬于男墓内。有的婚礼在墓地举行。结为冥婚后,双方来往如同正常婚姻。20世纪70年代前后此俗基本消失,80年代后,渐有恢复。

娃娃亲 在男女孩童时,由双方家长定下亲事,待长大后举行婚礼,结为夫妻。指腹为婚,即两家妇女同时怀孕,孩子还没出生,便由父母做主预定下婚事,如果都生男孩,便结为干兄弟,若为女孩,结为干姊妹。娃娃亲和指腹为婚,在平度民间数量很少出现,常在民间富户人家偶有此为,由于这两种婚俗一经确定不能悔婚,故造成许多人生悲剧。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

童养媳 旧时的一种买卖婚姻。贫家幼女,父母无力抚养,常以有限的粮钱为代价,将其大于丈夫的女儿送往婆家,伺候公婆,服侍丈夫,待长大后圆房成婚。童养媳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家务繁重,草草成婚。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绝迹。

换亲 是两家的子女互换给对方做儿媳或女婿。换亲多由父母作主。一般是男方家境贫寒,正常婚嫁经济困难,男方将闺女嫁给对方,将女方的闺女娶来为儿子当媳妇。两家子女很难个个满意。因此,往往造成家庭不幸和婚姻悲剧。20世纪50年代后,此俗消失。

婚姻禁忌 农历年内有两个“立春”节气的为,禁忌男女成亲,俗说“一年两个春,死了丈夫断了根”。忌属相,如龙虎相斗,鸡狗不合,羊与羊抵角等,属相相克则不能缔结良缘。成婚之日,怀孕和服孝的妇女不能参加;怀孕妇女不能坐新婚夫妇的床,意为:双身“不能压炕”;产妇在哺育期不能看新媳妇、闹新房。送结婚礼物时,不能送钟表,送钟音同“送终”;婚礼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语,如“散伙”、“好不到头”、“断子绝孙”等。

第二节 生育

生育是人类繁衍兴旺的自然规律语必然条件。我国民间历来看重生育子女。旧时婚后十月,即望抱孩子,若是未见孕象,家人莫不急如热锅蚂蚁。开始吃药求子,求佛祈子。神话传说麒麟为仁义灵物,是送子的吉祥之物,传统理念常认为:积德人家求其麒麟可生育得子,所以民间有婚后不生育者,多有举行简单仪式祈求“麒麟送子”;有烧香拜求观音菩萨与“送子娘娘”者;在饮食上也有许多习俗,如食石榴、食红枣、食南瓜等以求生子者应有尽有,五花八门,虽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荒唐可笑的,以其婚后求子的迫切心情,很有诱惑力,而倍受青睐。生育大体由:有喜、添喜、报喜、三日、满月、百岁、生日的传统习俗组成。20世纪6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逐渐在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开展;20世纪70年代国家实行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孩子,公职人员实行只生一胎,农村可生两胎,加大了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与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条列颁布以后,婚姻与生育纳入“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大了计生措施强制性。机关、企事业单位,只能生育一胎;农村则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间隔生育第二胎;孩子有明显生理缺陷或伤残的也可以生育第二胎。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孩的政策后,城乡生育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喜 民间称婚后妇女怀孕,为“得喜”,或称“有喜了”等。得喜后,一般都强调孕妇的饮食营养与家庭保养,尤其是在怀孕初期反应剧烈时,常会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孕妇想吃的尽量给予满足。民间有根据孕妇的行为来预测胎儿性别与贵贱的习俗。通常为如孕妇爱吃酸食时,预兆生男孩;爱吃辣食时,预兆生女孩,被俗称之“酸儿辣女”。在观察孕妇过门槛时,如果经常先迈左腿者生男孩,先迈右腿者生女孩,谓只“男左女右”。胎动强烈而又频繁者生男孩,否则生女孩。人们往往根据这些征兆来作产前准备,缝制小儿衣帽,制作添喜的标识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以对怀孕一定时间的胎儿,通过医疗设备分辨男女胎儿。为维护妇女与女婴的合法权益,国家严禁医疗单位为怀孕妇女分辨男女胎儿。20世纪80年代以后,孕妇在围产期之前,每半个月都要到医院作产前检查胎位是否正常等料理活动;在孕妇生病时,尽量减少服用抗生类药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吃水果蔬菜与高蛋白低脂肪的副食品。服饰上也做到穿着宽松、舒适、肥大的盘带式裤子和上衣。

添喜 婴儿降生后,俗称“添喜”。根据婴儿的男女性别,又有大喜和小喜之分,生男谓之大喜,生女谓之小喜。新生儿一旦降生则合家欢庆,举族相贺,亲戚朋友无不纷纷登门祝贺。若生男孩,家人要用红布包以弓箭插放在临街门楼上。旧时,农村孕妇生产,多在家里请村中产婆接生。产婆俗称“接生婆”,多以助产为职业。遇到难产时,往往念咒作法、求神拜佛,余则束手无策。产妇分娩时,产房内不能有男性、儿童、寡妇和没出嫁的姑娘在场。降生的婴儿,一般要用剪刀剪断脐带,胎盘找个僻静地方埋掉。20世纪70年代前后,农村民间仍有产婆协助接生。由于乡村医疗条件落后,长期以来民间都是以一把剪刀,一锅开水的接生方法。为新生儿接生,一旦遇到难产重则母子双亡,轻则亡及一方或留下终生的残疾。幼婴儿的成活率常常不到一半。到80年代初期,农村取消产婆接生的传统习俗,改由乡镇卫生院或城区医院统一负责接生。进入21世纪,城乡孕妇生产多到城镇医院或城区妇幼保健院接生,母婴安全系数得到保障。婴儿降生后,女婿要到岳父家报喜。

送汤米 新生儿出生后,本族家人、亲戚朋友闻讯后,立即“送汤米”。汤米主要送鸡蛋,还有点心、面条、小米、香油果子等食品,此民间习俗沿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后,除了以鸡蛋为主外,汤米的品种增加了鲜奶、鸡鱼、猪蹄、鸽子、甲鱼等。婴儿出生第三天喜主家,要为送汤米的家人与亲戚朋友送去三日包。

过八日 新生孩出生后第八天,家中设宴招待亲戚朋友。男婴宴请规模通常较大,而女孩则规模较小,只局限于小孩子的老娘(外婆)家和家里人。旧时幼婴儿出生七天内,由于生产期间卫生条件低劣,常受产后感染而得病,统称“七风”。七日内得病的孩子很难成活,因此幼婴儿出生七日是一道过口,过了七天一般就不会夭折。八日这天,除宴请亲友外,要请接生婆为孩子洗身,穿上新衣袜,让赴席亲友看。此外,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为孩子“铰头”,铰头时让孩子拿一棵葱,或将桃枝绑上一个铜线。铰头只用剪刀在孩子额前象征性的铰几下即,可此俗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后,幼婴儿出生八日,依然宴请亲朋好友,且农村男孩的宴请更加兴盛而热烈。由于孕妇生产多在医院接生,幼婴儿患“七风”疾病完全消失。第一次铰头(理发)的时间拖长,并将铰下的头发,花200元左右制作成大小不等的三支软笔,留作纪念。

起名 古人有“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谚语,说明起名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民间为小孩起名,一般由祖父母或父母亲提前起好乳名,亦称“小名”。小名,不能与本族长辈与老娘家中的长辈语音相同的字;小名亦仅限于幼童家中长辈呼唤,稍大上学或从业则忌讳称小名。大名,亦称学名。汉族取名通常三个字组成,即为姓氏、辈分、名号三部分,在少数民族和极少数姓氏中有复姓或多字组成。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姓氏家族中辈分取字早已确定,后辈历代延续,若辈分用字用完,可有族中有尊严的长辈组织文化人商量确定辈分延续用字。名号,即最后一名字,通常也是有家族专门请先生提前题字确定。名号一般带有丰富含义的词组组成,如取名“仁、义、理、知、信”,哪么族中第三代男性孩子,按出生先后顺序,在姓氏、辈分后面加上名字,即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姓名。实际上一个家族在为新生儿起小名时受到虚度忌讳,而他的大名早就约定俗成了。随着孩子成长发育,民间还要为成年人题“字”,“字”通常与“名”在文字的含义上有密切联系。民间有为自己起“号”的用名习俗,用“号”者,通常反映个人身份与职业,如古时的政治、军事、文学家等名人,近代一些学者、有身份的人如文学、绘画、戏剧艺人亦有字号;当和尚、道士有法号、道号当作家还有笔名;作大官的还有封号、官号,死后有谥号等。号在称谓上反映个人意志,随意性较大。

为小孩起名男女有别。男孩则特别讲究,常有以光宗耀祖、保国救民、志向心愿、操守品德、安康长寿、做官发财、威武博大之字命名,还有以出生地、父母祖籍、出生时间或节气、孩子出生时的状况等愿望、节令、环境、事态等因素起名;女孩则常以用女字旁字、花鸟、珍宝、彩艳、德贞、柔情等具有文雅、端庄、娟秀、艳丽物象词起名。以起名的形式来表达反映家庭、宗族的愿望与理想。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城乡居民结婚后实现了只生一孩的家庭状况,民间给孩儿起名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家族所生的孩子不再按辈起名,出现了姓加单字名,姓名由从前的三字组成改变为由两字组成,其小名由叠音称呼,学龄后改为单字名。常见的词有:涛、波、鹏、磊、杰、伟等常用名,如此这般就造成了大量的重名现象。还有使用偏远字者,少有用字号者。21世纪后,城区出现了不少的为新生儿起名专门门店,一般是商业门店兼作此项生意。

坐月子 妇女生孩子后,一个内是不能下炕的,俗称“坐月子”。坐月子期间,产妇的日常生活有专门人服侍,一般是婆婆或自己的母亲伺候月子。为了使孕妇有足够的乳汁哺育幼儿,有一套约定俗成的饮食方法,月子期间产妇的主要食品是鸡蛋、小米稀饭、猪蹄子、老母鸡、面条、红糖、红枣等传统食品,不可吃辛辣涩苦等食品与幼婴生长发育不利的中西药物,以保障产妇有足够的奶水与营养。为了防止母婴生病、着风,月子期间不能开窗透风,亦很少有给小孩洗澡的;男性长辈不能随便到炕前看望幼婴;女性长辈在看望孩子时,要说恭维之言。服侍母婴除了饮食外,还要不间断的为小孩换洗用旧衣布制成的尿布和红布兜;给孩子戴上用红线牵挂猪“耳惊”,防止受惊。小孩生病时常以吓着,为其叫魂驱邪勉灾。孩子满月后,产妇娘家要接婴儿母子去住几天,叫“请满月”。亲家要设宴接待,往回走时,姥姥要为外甥做一“面圈”带回,以图安康。满月后,产妇恢复以哺育、喂养孩子的正常生活。

孕妇禁忌 妇女已经怀孕不能吃驴肉、狗肉、兔子肉。说吃了驴肉生下的孩子驴性,吃了狗肉爱咬妈妈的奶头,吃了兔子肉孩子长三瓣嘴;孕妇不能参加别人的婚礼,说新娘见到双身人一辈子生活不顺利;孕妇不能参加葬礼,说葬事是凶事,“凶冲喜”对胎儿不利;孕妇不能在娘家分娩,如实在躲不过则到场院屋或闲屋生产。分娩时,婴儿不能生在炕上,要在炕旮旯铺上谷草,生在草上,叫“落草”,说生在炕上会冲了炕神。产妇分娩后三日内不能下炕,不出满月不能随便外出走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乡孕妇生产,都在医院,传统生产习俗逐渐消失。

过百岁 新生孩出生后一百天(实为第九十九天)后,民间称“过百岁”。过百岁是人生第一次隆重的纪念日,届时不管家庭穷富荣辱如何都要尽其所有地庆贺一番。邀请一家本当、亲戚朋友设宴招待。在亲戚朋友中小孩的老爷、老娘要为其打造长命锁、脖锁、手镯和脚镯;姑姨要为孩子买各种花色新披风、衣裳、鞋帽等衣饰和玩具;老亲通常带大饽饽、肉鱼、点心等食品。这天还要将方孔铜钱用红线穿编起来,挂在橱门上,以示纪念。长命锁提前有银匠专门打造,锁上镌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等吉祥语。宴席上要把亲戚朋友送来的新衣、新帽、新鞋袜给小孩穿上,将老娘家送来的银质手饰拍挂一新,抱到宴席让客人夸奖一番。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乡居民为新生儿过百岁的习俗则更加盛行,参加“百岁宴”的亲戚朋友,除了老娘家为外甥打造银手饰外,大部分不再送布料或衣物,出现了以钱代物,逐年上升的趋势。宴请场所也逐渐由家庭筹办走向饭店和酒店。有许多家庭专门请摄像与照相师,为宴会来客和孩子照相留念。

过生日 为新生儿过生日。孩子出生头三年过生日,一般要到老娘家过。传说老娘家是孩子的根,连续过三个生日后,孩子的根就扎得深了,身子长壮了,便会长命百岁。一岁生日时要举行“抓赇”庆礼,以昭示其今后成长的命运。庆礼时,陈设各种带有特定意趣象征的小物品,让小儿自愿抓取,借以判断小儿兴趣和日后志向、前途。旧时此礼为小儿之盛礼,一般家庭都作此庆礼,亲友聚之围观。此俗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小孩过生日常是双方亲人聚到酒店一起祝贺,场面更加热闹。不但要给孩子照生日相片,有的还将喜庆宴席拍摄下来与过百岁照片一起形成系统资料。除了有讲究地连续为小孩过三年生日外。民间也很重视过生日

认干爹 旧时由于生产时卫生条件差,设施简陋,孩子的成活率很低,为使新生孩子好养,并显得娇贵,许多家庭在孩子生日时为孩子认“干爹、干娘” ,以男孩为主女孩则极少,意为压着好养。干爹多为“王”、“刘”两姓,取谐音“旺”、“留”之意。认干爹,通常为两家平日相识,提前说好日子,届时由孩子亲爹带着馒头、点心等礼品和写好的帖子,领着儿子到干爹家认亲。孩子叫了“爹、娘”后,对着正北给干爹干妈行大礼。干爹便将“锁子”挂在孩子胸前,双方大人交换帖子后入席喝认亲酒。认干爹之后,就成为“干亲”。每年正月初三要去为干爹干娘拜年;干儿成亲时干爹、干妈要参加婚礼;干爹干妈病故时,干儿子也要为其送葬、尽孝、上坟。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乡百姓为孩子认干爹的习俗渐少。

第三节 寿礼

旧时称,人到五十岁以后,即为上了年纪的人,逐渐开始为其筹办各种形式的寿礼。如生日寿礼、制作寿衣、打制寿材、修筑寿坟等,据说为活人所作这些物质与精神上的筹办事宜,是为了老人的健康长寿。

寿诞 50岁以下的人称“过生日”。到五十岁以上过生日叫“寿日”;60岁以上称“大寿”,八十岁以上过生日叫“高寿”。

旧时为上了年纪的老人祝寿许多讲究,家庭富裕或社会地位显赫者,常有设置寿堂者,寿堂正壁用红纸、绸缎或其它材料绘制成红色或金色的大“寿”字,中堂、楹柱和门扉上挂贴红纸寿联,有的还专门上匾额。寿庆之前,家人亲友和来宾,先与寿星见面祝贺,送赠贺寿礼,致祝寿词。较隆重者还要向寿星行跪拜大礼。为长者庆贺寿诞,一般都是由子女、侄孙、学生、徒弟或其他亲友、同学、同事等出面组织举行。平常家庭为老人祝寿,只是在家里老小相聚小范围设宴祝贺。民间对生日的年龄大小常常采用不同的祝词与特定的称谓,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明,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因旧时以天干地支纪年,六十为一个轮回,为一甲子,故人到六十岁为“满花甲”,简称“花甲”;七十称“古稀”(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九十称“耄耋”;百岁称“期颐”。过生日,这一习俗受到历代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人到七十岁以后,因此在生日与生日宴席上有许多禁忌的用语。如:传统习俗人活到100岁或100岁以上,在祝词时一般不提及岁数,如果要提到只能说“祝贺 99岁大寿”或祝“期颐千秋”,因为古时“百年”是人寿的根限。百年之后意味着人已死去;平度民间有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这实际上是与孔孟二圣所活的年龄相对应有关,故到了这个年龄一般是说虚岁或周岁,躲过这两个年岁数;还有人到四十一岁生日时不能说这个年龄,原因这是老驴活到的年龄。旧时人们祝寿,除已嫁的闺女给老人买新衣(或衣料)外,主要表现形式是全家聚集在一起以改善生活的方式庆贺。酒宴上吃寿糕、吃寿面、喝庆寿酒,菜蔬要双数,话要吉利。此俗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乡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老人的生日礼仪,常有子孙三代聚集一起到酒店安排生日酒宴,女儿女婿为老人购置蛋糕,制作新衣,孙子、外甥为老人买小件纪念品,席间向老人敬酒祝贺,唱生日快乐歌。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祝老人“福寿祥瑞”,为老人拍摄生日照片和录像,逗老人高兴快乐。生日当天吃面条,俗称“长寿面”。由于面条拉得长扯不断,且形瘦细润,谐音“长寿”,象征着福禄绵长、健康长命。献寿桃,夏秋季节送鲜桃,冬春季节蒸制面食寿桃代替。面制寿桃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用以贺礼颇增喜庆气氛。现在做寿桃的风俗已淡化。送寿酒,寿酒既可为祝寿所送之礼酒,又可作为寿筵中饮用酒。寿宴时第一杯酒肴先敬生日者,然后才能宾客共饮。寿糕,也称“长寿糕”,是小辈们为大人过生日专门制作的重要贺礼,因其谐音“寿高”寓意长寿,且味道松软,宜老人食用,故而成为寿诞不可缺少的食品。20世纪80年代之初为奶油蛋糕,进入21世纪以后,多为鲜奶蛋糕,用精细面粉烤制成贺形底座,上面覆盖一层固体鲜奶,并用彩色鲜奶、巧克力、果酱等点缀出各种图案和花纹,给老人送的蛋糕多是仙鹤、松柏等,用果酱写上祝贺吉语。大盒高档生日蛋糕,多是生日当天提前到蛋糕店订做。过生日送蛋糕已成为城乡居民定俗。随着吃生日蛋糕的兴起,相应产生了唱生日歌、许愿、吹蜡烛等一系列习俗。

做寿衣 家庭为长辈老人筹做死后穿戴的衣物,俗称“寿衣”或称做 “送老衣裳”。旧时,一般人过60寿辰,就开始准备布料, 70岁以后将其缝好。寿衣包括衣裤、鞋袜、帽子, 70岁以前亡故的老人,寿衣均为临时赶制。旧时缝制寿衣所用衣料、数量、样式,因家庭贫富、荣辱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个别贫寒之家在老人死后临时缝置寿衣,仅求蔽体而已;民间多数人家都是提前备办,普通家庭用一般的布帛,有钱有势者多做锦衣绸服。传统习俗,无论亡故于什么季节,都要以棉衣为主,兼用棉、绢,取“绵绵”和“眷眷”之意。衣料忌用皮制品、毛织品,否则死者在阴间被误认为兽类,下辈子不能托生为人。寿衣布料颜色男女有别,男性多为天蓝色,以示死后能着蓝色衣服升入天堂成仙;女性则以青蓝、古铜、豆绿等颜色为主制作裙。寿衣忌用黑色,因为黑色代表地狱。寿衣套数,一般只做单数,忌讳双数。衣裤一般有三套,即内衣、中衣、外服,多者可达五套、七套不等。富裕之家多求华美,家贫者以假领、假腰代之,配足其数。全部衣着用新布制作,少数家贫者亦用死者生前的旧衣。寿衣的样式男女有别。男性寿衣,上身为棉袄外衣、夹袄内衣,经济宽裕的可做棉袍、外套马褂;下身为棉裤,另有裤头、衬裤;帽子为棉帽,多数是西瓜皮形的六页瓦单帽,顶部用线缩口;脚穿白棉袜、浅口鞋,系蓝色鞋带,鞋底绣有云彩或莲花,叫“登彩云”,表示乘云上天。女性寿衣,除了带大襟棉袄和裙子外,其余与男性基本相同。缝制寿衣多选取黄道吉日或在闰年或闰月缝。暗示寿衣的使用者会健康长寿。儿女做寿衣时,不能啼哭流泪,如果泪水滴到寿衣上,死者穿后会经常想念儿女,无法安宁。缝寿衣时的针线,末端不能系疙瘩,以免死者在阴间结疙瘩。无论内衣外衣,一律不使用纽扣,只用布带绑系。做好的寿衣放在衣柜里,留待死时穿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民间为老人缝制寿衣的习俗依然延续;城镇则到寿衣店临时购置使用。

做寿材 人死之前打制的棺材,称“寿棺”或“寿器”。20世纪50年代之前,普通人家待长辈一过70岁寿龄,无论日子多么艰难,只要不沦为乞丐,有老人的家庭都要早早积攒足够的钱准备寿材。民间有的把棺材视为吉祥物,把寿棺看作“长寿棺”,认为给老人预做寿材可使之健康长寿、长命百岁。还有的认为“一咒十年旺”,老人重病久治不愈时,做喜棺冲一冲病就会好。提前备好棺材,一旦老人去世,应付繁琐的丧葬仪式可少些麻烦。无儿送终的老人,更是早早为自己做好棺材。

寿材木料质量,依家庭贫富情况而定。在平度富户家庭一般用楸树木料打造而成,一般人家多用杂木,贫苦人家只能是柳木薄皮材。寿材木料以柏木、桐木为最佳,结实耐沤,经久不烂,可长久保护尸体。楸木、椿木、红松、黄花松次之。杨木、柳木最次,不到十年就会沤烂。寿材忌用槐木、榆木。据1958年挖坟平整土地时,挖出的棺材木料看,明清与民国时期打造的棺木一般为秋木、柏木居多,棺材厚度都在10-20公分之间,掘开坟堆上面的土层和覆盖物,墓穴内的棺材,有许多保存完好,可另作它用。

寿材的样式,基本是长2米,两头大小不等,前宽后窄、前高(且有倾斜度)后低,大头宽1.6尺左右,小头宽1.2尺左右,高约1米,有圆头和方头两种。棺木的规格,按木板的厚薄,又有不同。

做寿材也多选取黄道吉日。最后一道工序叫“上底”,即棺材插起四帮后,需将棺材底口朝上,把棺底用钉钉牢,然后再翻过来,叫“翻棺”。翻棺时,主家必要犒赏工匠。棺木的油漆也相当讲究,多是漆黑色或枣红色,有的在漆里调入粗细瓷粉,分期油漆数遍,乌黑锃亮。打制好的寿材存放于厢房或草棚内,常在棺材前头挂一红布条,以示为“喜棺”,以后每年用桐油刷一遍,有的老人每年亲自为自己的棺木上漆。老人不仅自己欣赏寿材,还展示给至亲好友,以此炫耀子孙的孝顺、生活的美满。放置寿材最忌敲打棺盖,民间认为敲棺盖会惊动判官小鬼来此摄走老人的灵魂,折老人的寿。所以不想活下去的老人往往自己去敲打棺材盖。除了老人有经常欣赏自己寿材的习惯,青年男女与小孩常常对漆黑的棺材有一种畏惧感,由于放置棺木放置时间过长,厢房或草屋内鼠狼、狐狸等常有卧居,加之每年进行一次油漆的味道怪异,平时大人小孩没有干靠前观望者,尤其到了夜间漆黑、风雨交加之时,放置棺木场所周围,以其阴森恐惧的氛围,令人望而生畏。唯独是棺木使用者大胆、心细,以此为尚。20世纪50 年代,平度民间许多年长之人,还留有从前做好的棺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城乡居民生活极其艰难困苦,木材匮乏,民间普通百姓死后不仅没有事先准备好的棺木,就连做一般棺材的木料都没有,所以一旦老人死后,就将家里的门板摘下,请木匠应急打制薄皮棺材,成殓埋葬,有的连门板也没有,就用苇席或葫秸脖子卷起来下葬。20世纪70年代前后平度改革旧的丧葬习俗,在城西建第一所火花场,彻底废除了土葬习俗,实行火花丧葬,1973年火花场火花尸体3800余具。实行火花殡葬不再打造棺材,直接将骨灰盒安葬墓穴中,这样做既消除了污染,又节约了木材与殡葬费用,骨灰盒当时仅有20元1只,贵的在100元以内1只。21世纪后,在不少农村百姓死人后,又开始使用小棺材,不过这种棺材样式相似,一般长1.2米,木板薄而轻,饰以黑色并绘有彩色图案,丧主家从火葬场取回骨灰盒后,再将盒内的骨灰均匀地洒在小棺材内,有的直接将骨灰盒放入小棺材内,用棺材只是一种象征性恢复传统成殓的形式。

修寿坟 是在人死之前修建的墓穴,亦称“寿坟”。修建寿坟体现了民间讲究死后安身立命的宿命理念和小辈们对寿坟主人健康长寿的祝福。老人如能生前看到自己死后的安身之地,就会心满意足。修建寿坟比较花费较大,而且有许多讲究。旧时民间通常在60岁以上开始筹划营建寿坟,无子嗣者修建寿坟的时间还要提前。修造寿坟,最重要的是挑选墓地(也称“阴宅”)。坟墓被视为死者居住的房屋,民间认为墓地风水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家运及子孙后代的命运,所认富家必请阴阳先生勘选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葬身之地,而且还要苦心经营墓地和墓室。

墓穴一般为帮砌建造形式。帮砌墓穴呈长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入葬后用砖发券掩埋。墓穴长宽都要大于棺材两三尺,留出放棺的空间。均用砖、石垒砌成拱形,底部平铺一层石灰,一头留门以备日后进棺。寿坟修好后,里面放入石头,将坟丘的土埋成平顶,表时这是寿坟。坟墓的建筑用料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发旋式砖坟,即用砖砌槽,坟顶用砖砌发旋,是最为普通的用料。一种称窜棺坟,墓穴四周用砖垒砌,并在一侧垒出灯窝,再用石灰掺以青色摱平雕饰图案,顶部起悬用三和土夯实,一头留门,下葬时将棺材从开门处推进去;还有全部用石头砌成,下棺后用石板盖住。

破孝 俗语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要提前准备死后子孙穿戴的白布料,在农村俗称“破孝”。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通常要为子女、侄孙等准备孝服。孝服包括:上衣、裤子、布带、表鞋布等。一般折合成两丈白布料,分给小辈们自己制作成衣,一旦长者死后,即可穿用。

孝衣 是用白色面布作底料缝制成的服饰和头饰。通常是死者的年龄越高,繁衍子孙的人数就越多。为了区别丧礼期间死者与后代子孙的关系,除了鞋均挂白布外,孝衣、孝帽的样式因辈份与男女而有所不同。子(侄)穿戴的孝衣最为讲究,通常是粗白布做成有带无扣且无下摆的上衣和裤管不缝边的白裤,外罩白长袍,腰系一根粗配麻绳,头戴用白布缝制成的圆筒尖顶孝帽,扎一条长约2米的孝带,系结后垂于后背;儿媳穿斜襟白褂、白裤,腰系麻绳,即所谓“披麻戴孝”;女儿(侄女)则穿戴斜襟白色无扣白孝衣与白裤,腰系麻绳,头戴用白布折成的尖顶搭头帽,后背垂下系于腰间;孙子(堂孙)穿白衣,头戴伞状抽顶圆形帽;外孙穿白衣,头戴圆筒扇形帽;孙女与外孙女穿白衣,戴搭头帽,毛尖缝制红蓝三角形小布块,红色为孙女,蓝色为外孙女;女婿只扎一条白带,系于腰间。

第四节 丧葬礼仪

丧礼,是将死去的人按照传统习俗所办理的各种复杂的善后事宜。平度民间历来都重视丧葬礼仪,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养儿送终”,还有“坟前断了香火”,这些俗语虽有重男轻女的含义,但主要体现了人死后有没有自己的血脉,为其进行繁琐的丧葬礼仪与延续坟前香火的理念。丧葬礼俗是随着灵魂不灭观念在古老的埋葬习俗中诞生,是一种让人感觉到完全是呼应社会阶级差异的完整体系。所谓葬礼的程序主要有:洗身换衣、拖魂下炕、发倒头马、报庙祭奠、盛殓盖棺、送盘缠、报丧吊唁、出殡下葬、圆坟、“烧七”、过三周年等。土葬曾是平度地区历代延续的传统丧葬形式,其旧式礼仪过程复杂而繁琐。1968年平度县革命委员会发出通告,要求“破旧俗立新风,彻底改革旧的丧葬习俗。1973年县革委再次通知,要求“彻底废除土葬,实行火花”。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彻底改变了由土葬向火葬转化的丧葬习俗。但死者长逝、生者举哀,这一民间传统葬礼习俗仍在延续。

主丧人 亦称“扶丧”。死者家人在病人危重之时,就要研究确定主丧人。主丧人,通常是请族中威望较高的人担任,由于服丧期间儿女们没有心思处理家务。因此丧者家庭所有的日常生活安排和礼仪打点,都有主丧人与家中长子弟兄商量确定。

更衣下炕 病人死后,要对死者擦洗身体,化装整容。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来料理。为死者洗理主要有:擦洗脸面、身体、手脚,修剪指甲、理发、梳头等。然后进行更衣,将事先准备好的寿衣、寿鞋、寿袜、寿帽等一层一层地给死者穿戴身上。寿衣一律订布带作扣子,系活结,无论是什么季节都要为死者穿棉衣。并在其死者手中置放面食和其它信物,以示“不空手”。所有子女围在死者面前,呼唤着各自的称谓,将死者的遗体抬到正间地,然后将死者头朝东安放在提前搭好灵床的被褥上;主丧人用高粱杆夹一黄纸,在死者住的炕上反复地拖拉后,由家中长子,在炕下呈背负状,将象征灵魂的黄纸背到正间地死者的遗体旁放下;然后用黄裱纸盖住死者脸。灵床前放置一张供桌,桌上摆放香篓、蜡台、长明灯和一日三餐更换的饭菜等供品,供桌前放一只灰色陶盆,一切置摆妥当。开始烧纸钱、点长明灯、焚香。挺灵期间严禁狗、猫从灵前走过,以防死者“起尸”。安顿好死者挺灵后,子女披头散发,更换白色孝衣,扎孝绳、戴孝帽、穿白鞋。

烧“倒头马” 灵床安点好后,由主丧者带领丧家子女,主持将事前准备好的纸马、祭品等拿到街头上烧“倒头马”。主丧人先简单地摆设供品,点燃谷秸草和纸钱,然后由长子站在高凳子上“指路”,其他人跪卧在地上哭泣,浇点磕头后返回灵堂,儿女分两边为死者守灵。主丧人为死者挂纸幡,纸幡是根据死者的岁数来选择纸张的多少,将白纸裁剪成连在一起的一串串钱状长条钉在一起,用长杆挑起挂放在街门一旁,随风飘荡,死者男性挂放左边、死者是女性挂放在右边。

报庙 长辈死后,儿孙一日三次到土地庙“报庙”(俗称”送浆水”。第一次报庙时,要将亡灵牌位同时送往土地庙。报庙时儿孙等按年龄大小排成一行,由主丧人夹着盘子,带上香、纸、水酒,挑着浆水罐子(用担杖挑着灰陶罐,从井中打上清水,放入上米、面),到土地庙后主丧人点燃香纸、浇点磕头,倒出浆水;儿孙围绕土地庙跪卧哭泣后,磕头返回。报庙时要持“孝棒”。孝棒,是由主丧人砍一柳树大枝回家,再将分支截成若干枝节条,在柳枝中端用麻绳裹以黄纸,长子持主枝,依次排列,报庙时人手一枝。报庙时男性在前,女性排在后面,去时不哭,回来的路上哀哭。报庙又分报庙和报“全庙”。前两日一般是由子女、儿媳、堂侄、侄媳、孙子女上庙;第三日出殡时报全庙,所有的家族成员和亲戚等都要跟随报庙。

送盘缠 亦称“发盘缠”。长辈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到土地庙前焚烧车马。送盘缠前,丧主家所有家族成员与亲戚报全庙。然后准备送盘缠所需的包袱、钱褡子、车马、车夫(亦称童男)。为童男、马开光。开光时,边念开光词,边用针刺其部位。开光词一般针对车夫、马的“五官”、“四支”与“心脑腚脐”等部位,由十三字组成,如“开口光,开口光,开开口光吃四方”;“开脚光,开脚光,开开脚光走四方”。开光后,再为童男起名,一般为“顺手”、“金童”等,将起好的名字,用纸条贴在童男背后。送盘缠时,去的来回路上不能哭。由长辈端着放有灵位、香、纸、供品的木盘走在前面。子孙们手持谷秸草、纸钱和提前扎制的车马、车夫等。在土地庙前,将扎制的车马“套”起来,将带来的纸钱写好封皮,装入车内,车夫(童男)置于车前;由主丧人主持在庙前烧香、烧纸、祭酒;家中子女、儿媳围跪在土地庙前,反复叫喊亡灵的称谓“吃饭!上车!走吧!”等语。然后将象征灵魂的黄纸片,由长子用托起的长袍慢慢移动送到车上;子女面对车马,呼喊着童男的名字“要听话。一路走好!不用害怕”等劝慰词。一切安顿就绪,由主丧人服侍其长子为亡灵“指路”,同时点燃车马。指路,是由长子(长子不再由长孙代替),手持红缨枪长约两米,站在高板凳上,面对西南方向,大声呼喊,“爹(娘)!上西南走!光明大道,苦处使钱,甜处安身”。呼喊三遍,念一遍,用枪杆在地上捣三下,念完后,儿孙们开始放声大哭。车马焚化后叩头作揖,从原路返回。送盘缠以后不再每日三次报庙,只有在殡葬前报一次庙。传言,男性子孙将细罗扣在眼上,向西南方向隔火张望,能看见死者灵魂骑马或乘车急奔而去。

盛殓 将死者的遗体装入棺内,称“盛殓”。盛殓一般在人死后的第二天天黑之前,将棺内被褥、枕头铺垫周全,一边将遗体往棺材里移放,一边反复呼叫着对死者的称谓“上炕安身啊!”等安慰词语。入棺后,为死者盖上被子,放入生前喜爱的宠物等。如果死者是女的,一定要有娘家人在场,得不到死者的认可是不能入殓的。盛殓盖棺之前,子女们要为死者举行象征性地洗脸仪式,子女们轮换用棉球在死者的脸上反复照量几下后,然后将用过的棉球随手放在一侧。入殓仪式就绪后,将棺盖置放一侧。20世纪70年代实行火化以后,盛殓一俗成为象征性的礼仪。

铭旌 是死者进入“阴间”世界的“户口簿”。无论死者的家庭穷富如何,都要在死者第二天由主丧人请村中文化人题写“铭旌”。铭旌是由约高2米,宽0.8米的绸帛作底料。正中旌表是用金粉加白酒调合成墨汁状染料,用毛笔竖写标有死者姓名、身份、年龄等的铭文。一般有“故先考(妣)*(姓)公讳**(名字)享年**(岁数)之铭旌”文字组成;铭文两边为直立的龙蟠立柱,下方为“八仙图”图案。因死者的年龄不同,旌表的写法也不一样。迎旌时在街头设供桌摆祭品,如用鼓乐时,吹响鼓乐提醒家中子孙,出来接旌。接旌时先有主丧人扶持长子祭奠磕头,然后将写好的铭旌展开置于接旌者头顶,哀哭着缓缓进入灵堂,将铭旌挂放在灵堂之上。出殡时,将铭旌竖掛在“旌罩楼”正中,由前后两人抬着把手,走在灵柩的前头,为死者开路,一直抬到死者的坟边。当死者的棺材下葬到坟穴后,由专人将“旌”从旌罩楼中取下,平铺在坟穴中死者的棺材上,随棺埋入坟中。

报丧 人死以后,主丧人指定专人到死者亲戚家中告知某人于何年月日“老了”或称“归天”,亦有用讣闻,讣告等书面形式,派人送出去报丧者。拟定何时发殡等内容。报丧者是不能进入家中的。嫡系亲戚接到报丧通知,立即整理梳妆赶到死者家中,如是闺女即换白衣、散发,一路哭到灵前;稍远的亲戚赶到后,要在灵堂之前放声大哭一会,然后由主丧人将其扶起。凡是有亲戚朋友灵前吊唁者,守灵之子女均要伴随哭泣。

吊孝 是亲戚朋友对死者悼念的一种祭拜礼仪。吊孝之前要先进行“登礼”。丧家在三日这天专门搭建登礼棚,设专人接受、登记前来登礼的亲戚朋友,然后开始叩拜亡灵。一般在上午10时前亲戚朋友到齐后开吊。吊唁前要燃纸、烧香、点燃白蜡烛,儿女、儿媳跪拜灵堂两侧。主丧人安排来自各方的吊唁者,轮流磕头吊唁。儿女随之恸哭,长子要向吊唁者一一换行跪拜礼,俗称“谢孝”。

开夼 为死者生前未做寿坟者,定点选择墓址。下葬当天早晨未出太阳之前,由主丧人带领身穿孝服,手捧木盘的家中长子,来到本族茔盘,放下牌位、焚烧纸钱、祭酒叩头。然后手握大镢,在选中的坟地上,一边刨着土,一边口中念道着“开夼词”:“一镢金,二镢银,三镢刨开俺爹(娘)的‘门’”。刨完三镢后,将镢转交给开夼做坟的工匠,由他们根据指定尺寸、方向将土坑掘好,用砖石垒砌。砌坟时,在坟坑的四角放上一枚铜钱垫基,以示房基安在钱堆上,有用不尽的钱财,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坟坑一般朝着江河等有风水方向,是约定俗成开夼习惯。并在中午之前将坟做完。提前修好寿坟的死者,也要在日出前将坟上的土石掘开打扫净坟内的土或水,由丧主亲家老年人“望坟”。传说“南方人会看地,北方人会看天”。南方人为了子孙后代致富做官,采的一穴风水好地,提前多年请风水先生采地定点,一旦老人去世,就将骨灰罐子夜间悄悄挖坑深葬。

出殡 一般为死后的第三天(亦有五、七天者)出殡,夜里12点以前咽气者,为小三日,也算一天。晌饭过后,参加出殡的亲友全部集中到死者灵柩前,向棺中死者的遗体作最后告别。所有参加葬礼的族人与亲戚朋友,到土地庙报完最后一趟庙,同时将土地庙内象征灵魂牌位由主丧人取回。由负责殡葬的主持人指挥盖好棺盖,四边用长棺钉钉死,死者的长子手拖孝棒,头顶“火盆”(旁有专人双手端着靠在长子头顶上),一边嚎啕大哭着,一边带领男性亲友走在灵柩前带路;女性亲友在死者女儿、媳妇带领下跟在死者灵柩后,一边哭,一边跟出家门。当死者的棺材抬到大街安放在早已备好的棺梯上,用绳索固定住扣上棺罩后,在死者儿女亲友一片嚎哭声中,乐队高奏哀乐,随着起棺的三声长号,主丧人从长子头顶拿下陶制 “火盆”朝地上使劲一摔,将“盆子”摔碎(一次摔不碎,不能摔第二次,只能有扶丧人用脚跺破。随着“盆子”落地破碎的声音,所有参加出殡的亲友,一齐朝着死者的棺材跪拜。然后丧舆起驾,前头由旗罗、伞旌、童男童女带路开道,儿孙等男性亲友在丧舆之前;女儿、儿媳等女性亲友在丧舆后徐徐前进。帮忙者,提前将祭器、食品(一般有鸡鱼、猪头、大饽饽、锅饼)、纸钱等送到墓地。女婿抱着一个锅饼,走到村外调翻锅饼,从另路返回。吹鼓手随丧舆周围吹打不停,遇到路口、桥梁时,吹响长号以示落舆,子女们跪卧恸哭。

出殡的同时,在家中料理丧事的人,要点燃死者睡过头枕内芯的“秫毛子”,将一铜盆放在上面,盆里盛水放铜币,出殡回来的子女,先用盆子里的温水洗脸,然后从盆里捞出硬币,回家藏进自己的衣箱中,意喻财源茂盛,日子发达;煮制由豆腐丁、蔬菜、白面等划拉的咸汤,等出殡回来的人食用,意喻代代都享福、发财。

摆茶店 送殡路上客人专门为死者临时搭建落脚歇息的客饯所行的礼仪习俗。摆茶店时,提前将桌椅与供品置于丧舆经过的路右,丧舆到达落座后。由摆茶店者掀开丧舆门帘,叩首行礼将亡灵请出,引坐安顿在椅子上,面对供桌烧香浇点,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再将亡灵缓缓送会丧舆。如果摆茶店的亲戚朋友很多,可以在一个茶店同时举行同一仪式,但供品必须是自己携带的。祭毕,丧家长子要为其换跪拜礼。亦有专门请村中文化人代为祭奠者。民间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如果死者有出嫁的闺女,女婿们则要在主丧人的统一安排下,摆上供桌、供品,身穿孝衣,腰束搭包(白布12尺)先点亮供桌上的白烛两支,再点燃香,然后点燃纸钱,奠酒,对着死者的棺材行三拜九叩大礼。此时,全体送葬的亲友子女都要守着棺材跪拜恸哭。礼拜结束后,随着长号声,接着起身向坟地前进。如果有两个女婿,三个女婿……,则要走一段停一会,直到所有的女婿出资办的三供桌礼拜结束,才能将棺材抬进坟地。

守灵 老人死后到出殡的这段时间里,子女、儿媳等,要日夜守候在灵前。守灵时不间断地在火盆里烧纸焚香,随时迎接陪伴前来吊孝的人一起恸哭。表示尽孝道,临时百家常常以子女哭声大小评论是否孝顺。民间传说,如果自己的父母死后子女不哭,哪么后代要出现哑巴。因此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有许多子女在老人生前并不孝顺,而在其死后却恸哭动情。

下葬 当死者的灵柩抬到坟边后,死者的亲友子孙要全部集中跪到坟穴的四周,男性在坟前,女性在坟后,亲友列跪两边。死者的长子要手拿预先备好的扫炕苕帚,到死者的坟中去为死者扫坟。点“长明灯”,由主丧人点燃铜制古式油灯,放在坟壁的小窗户中。儿女们将手中的栗子和红枣,投放进墓穴中。然后将棺罩从棺材上取下,由帮忙人手拽绳索,将棺材抬到坟穴中,坟穴两头各放上两个砖块,垫起棺材,抽出抬棺绳索。在棺顶上覆盖“铭旌”,置放“五谷囤”(一种用细竹篾编制的像征粮囤形的葬品)。然后再有儿女往坟穴抛三把土。同时,所有送葬的子女恸哭决别。主丧人将提前备好的褡子、包袱、纸钱及死者的牌位和童男、童女,统统在坟前焚烧。然后焚香奠酒,全体送葬人先亲戚朋友,再儿女子孙,分别向死者叩头礼拜。而后在死者长子的带领下,将头上扎的白孝带,按男左女右扎活结系在一侧,顺着来路不回头地回家。由帮忙者发悬垒坟、封土形成坟丘。然后垒好火池,并将孝棒插在新坟之上。

设灵堂 死者的遗体埋葬后,子女、侄孙等主要亲友,仍然聚集在死者家中。在正间案桌上摆放死者的牌位,牌位前重摆三盘三碟和用五个圆形小饽饽摞起供品。案桌前正中设香炉,左边摆放打印化开的纸钱,右边摆上装有酒或茶的祭壶,te=mailto:微软用户 dateTime=2002-02-13T02:04>不间断地对着牌位燃te=mailto:微软用户 dateTime=2002-02-13T02:04>烧香纸、祭奠茶酒、叩头作揖;夜里点燃油灯,全家人为其守灵,一直守到死者殡后第二天的早晨饭后“圆坟”结束为止。

圆坟 死者埋葬后第二天早晨,子女上坟第一次祭奠,称“圆坟”。圆坟时,子侄、女儿媳妇身穿白衣、头扎活结白带系于一侧。肩扛木锨、大镢、扫帚和盛放谷黍、高粱、苞米等种子升、钱褡子、祭品等。来到坟前摆上供品,由长子在前,手持大镢,呈刨土动作,次子抱着盛有杂粮的升,并将种子洒向坟墓,依次是用扫帚朝坟墓上扫土,用铁锨往坟墓上培土。同时,子女们一面围绕新坟左三圈,右三圈,刨土、撒种、扫土;一面口中反复念叨“一刨金,二刨银,三刨骡马成了群”。圆坟仪式结束后,开始点香烧纸,一边烧纸,一边呼喊死者的称谓“出来拿您的钱!”。如果坟中埋的是夫妻两人的遗骨,或再没比他(她)们更老的长辈了,则要把坟堆成尖顶。如果夫妻仍有一方健在,或还有他(她)们的长辈健在,那么,坟头只能埋成平顶,以示对活着的长辈的尊重。纸钱烧完,坟头上垫好修圆后,便由长子在坟前执壶奠酒(茶),带领众亲友为死者叩头、作揖礼拜。然后,众亲友各自回自己家中去,丧事才算结束。

戴孝 死者“圆坟”后,子女虽然不再穿白衣、白裤,戴白帽子了,但仍要戴孝三年。

戴孝时,帽子顶上要订一块圆形的碗口大的白布,衣领、衣边、衣袖和裤角上要沿一道白布边,鞋子表面要缝上一方白布,家中的女性三年以内不得穿红衣花衣,过年时三年不贴红纸对联和过门钱(又叫“门彩”),三年以内正月里不得走亲访友,亲生儿子在死者死后一百天以内不能剪头理发,以示孝心。从20世纪70年代,人们又以带黑纱悼念亡者。20世纪90年代后,戴黑纱也逐渐淡化。

烧七 老人去世之日起,每隔七天都要到坟前焚香烧纸祭奠,俗称“烧七”。“七七”祭奠礼俗的根源,是中国的民间招魂文化,经道家三魂七魄之说的糅合改造,形成七七礼俗的雏形。通常一七—七七,由子女在当日上午坟前祭奠。其中“五七”为大祭之日,俗称“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要事先通知亲戚朋友前来“烧五七”。同时扎制“宅子”、“金山”、“银山” 、“摇钱树”、 “地库”、“地柜”、“聚宝盆”等祭品。午前所有参加祭奠的亲友,带着扎制祭品和纸钱、食品、水酒到坟前祭奠焚化。如果烧七时的日期正好与农历的“七”相重,则提前一天。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五七”祭日时增加了扎制小汽车、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与活人有的电器器具,死者一应俱全。且在纸钱外还增加了冥钱,用以变现子女们的孝心。中午设酒宴招待所有参加祭奠的族人和亲友。死者“百日”祭奠只限于子女、堂侄、儿媳等参加。

周年祭奠 死者周年之日,连续三年到坟前祭奠,其中以三周年最为隆重,祭奠的形式与“五七”相似。三周年过后,平日不再专门为死者举行祭奠活动。有生日祭奠者,亦连续三年,由子女、侄孙等参加到坟前祭奠,一般为上供、烧纸、浇点、磕头,形式较为简单。

童丧 婴儿出生夭亡,家里为童尸穿衣后,由族中长者,用炕席卷好,装入粪篓,带一堲块,撅着粪篓子,在天亮之前,到乱葬岗掘空放入堲块掩埋,不留坟丘。儿童(10岁左右)夭折可留坟头,但不能进入祖坟,一般埋葬在地边或乱葬岗。葬时可用一木匣盛殓,尸体上要放一根桑枝和一块生铁,镇住幼童的灵魂,不让它回到家中。青年(20岁以下)死后,凡是没结婚的,也算童丧,一般用棺材盛殓,葬在地头或者在祖坟后的指定地点堆一个小坟头,俗称“小丧”。

竖碑 父母双亡过了三周年后,子女通常在清明节之前,为双亲竖碑。如果父母有一方仍健在,则不能竖碑。竖碑是子女为死去父母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故受到历代人们的重视。碑文一般为竖排,正中为男性之姓名“配”女性之姓氏,左侧落款为立碑的时间与立碑人。个别有功名的人,要在石碑的后面,刻上死者一生的功名简介。石碑的式样与大小各不相同,有齐头碑,有半圆顶碑,有方形碑,雕龙碑。石质通常为花岗岩或大理石两种。碑座为长方体或水泥底座。立碑时,先将已做好的石碑用红布把碑面盖好,立起来后用生铁片塞牢四周,浇上水泥和醋汤,使其在短时间内连成一个整体,不易倒塌。石碑立好后,子女亲友要在碑前烧香烧纸、奠酒叩头、作揖礼拜,并设宴纪念。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平地起坟,墓碑被砸毁,多用于垒墙或垫街,一度所有坟墓没有树碑。20世纪80年代以后,恢复了为故人树碑的传统习俗,且石碑的规格越来越大,50年代损毁的石碑重新竖起。

迁坟 迁坟的原因通常有,后人时运不顺,常有病灾,经风水先生提示为长辈埋葬的地方风水不好,需要找一块好的风水宝地;夫妻双方葬在两地,后代为了将他(她)们的遗骨埋葬在一起,其中的一方必须迁移;因出门在外,死时没条件将灵柩运回家乡安葬,暂时寄埋在外地,后来,家中的后代将遗骨运回家,重新安葬。迁坟的具体做法,是重买或订做一口略小一些的新棺材,外用黑漆或红漆刷好,棺材内两边挂上绸子布(不掛也可),当做墙围,棺材里边底部铺上褥子;开坟前,要由死者的子女先在坟前烧香、烧纸、奠酒(茶)、叩头、作揖,太阳前或在开分之前,搭起棚子遮住光亮,开坟取骨。取骨时用大红筷子一双,将死者的遗骨,一块块仔细地夹进新做的棺材里,按顺序摆好,然后在遗骨顶上盖上红布,合起棺盖,用专用铁钉钉好。然后,有专人将棺材抬入新坟安葬。迁坟时,妇女不能接近;开坟后,要用白酒一瓶喷洒坟坑。然后,才能入坟取骨;死者的儿女不能亲自在坟坑中拾骨,而是由死者的亲友或雇人来拾,儿女验看后,方可盖棺、钉钉、抬运;迁坟时,一般亲友都可参加,但不能哭,不搞大型祭奠活动;新坟迁堆好后,要在坟前烧香烧纸、奠酒叩头祭奠,并招待前来参加迁坟仪式的所有亲友和雇工。夫妻双双过世后,子女要在合葬墓前为其竖碑纪念。

新式丧葬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全面推行火花,习俗较以前有所改变,总的说沿袭了传统的习俗。在农村人一咽气,其后代(一般是儿子)首先要为死者指路,指路者手持长棍,站在凳子上,面向西南,一面呼喊对死者的称谓,一面念念有词,“大陆西南,甜处安身,苦处使钱(传说当年从云南、四川迁徙而来,指回老家),接着要为死者净面,穿寿衣,然后用白布裹紧,随后要上土地庙(报倒头庙),然后通知殡仪车,到火花场火花,火花归来将骨灰盒安放在正堂,曰 “停灵”,改以前停死者遗体为骨灰盒,停灵期间要烧香烧纸,夜间点长明灯,有后代守灵,一般死者去世第二天晚上,扎马扎车,到土地庙焚烧,名曰“发盘缠”。第三天出殡,出殡日要早早在大门外插出灵幡,并设吊孝张桌,设来人接待,需在院内扎灵棚,将骨灰盒移至灵棚内,子女亲人大哭,在午时前开吊,亲朋好友,邻居百舍,到丧主家送纸、送钱(曰上利),中午所有参与丧事活动者聚餐,下午请殡仪车拉骨灰盒去墓地,(曰出殡),临行前要“摔盆”(盛纸灰的泥盆),摔盆者一般为死者长子、长孙,死者的女婿要夹着“锅饼”去墓地。墓穴中应放“五谷囤”、点“长明灯”(实际上掩埋后灯即熄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平度西南部崔家集一带,兴起制作棺木风,将骨灰盒放入棺木中下葬,也有用玻璃做成“水晶棺”,将骨灰盒装入其内下葬者,一是有复古之嫌,二是造成浪费,殡后第二天子女还要去墓地,便烧纸边唠叨:“一刨金,二刨银,三刨骡马成了群”,曰“圆坟”。然后每七天要到墓地烧纸,曰“烧七”,假若“烧七”这天与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遇,称为“犯天七”,解决办法:一是提前一天,再是做一小纸旗,插到坟顶,“烧七”以“五七”(死者去世35天)最隆重,除了直系亲属外,所有亲戚都要参加,死者的女儿要为其扎金山、银山、扎车扎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兴起扎楼房、电视机、小汽车等现代化生活设施。死者去世一百天,称“烧百日”。死者去世一周年,曰“烧周年”,以三周年为最隆重,有“五七三周年,儿女要周全”的说法。

分享:溪流潜伏者 > [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



收藏推荐

--免责声明-- 《[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这篇文章828la6526。

【结语】:[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金瓜钺斧朝天镫]民间信仰_金瓜钺斧朝天镫】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6526'></small><noframes id='828la6526'>

  • <tfoot id='828la6526'></tfoot>

      <legend id='828la6526'><style id='828la6526'><dir id='828la6526'><q id='828la6526'></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6526'><tr id='828la6526'><dt id='828la6526'><q id='828la6526'><span id='828la6526'><th id='828la6526'></th></span></q></dt></tr></i><div id='828la6526'><tfoot id='828la6526'></tfoot><dl id='828la6526'><fieldset id='828la6526'></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6526'></bdo><ul id='828la6526'></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