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时间: 2020-09-01 23:19:50 分类: 美文赏析

《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

《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作者:小派爱电影

发表时间:18-04-0916:59

答|百度派 @李晓鹏

这是一部很有故事情节的电影。我想先讨论故事情节,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主人公的病症。

这原本是一个巨大的骗局,虽然是既被骗钱又被骗情,却看不到被骗后通常会有的咬牙切齿与痛不欲生的悲伤。这倒应了中国古代的两句经典古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以及“不义之财不可取”,结果反而成就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火柴人——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一个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办法用高段的骗术,夸张火柴的效能,并且让一堆人捧着现金抢着向他买火柴。这就是本部电影名字的来源。从这一点上看,与营销案例中关于“如何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颇有些相似之处,因此才有了罗伊的那句话:“我从不使用暴力,人们都是心甘情愿给我钱的!” 罗伊(尼古拉斯·凯奇)是一名患有精神强迫症的骗子,他和野心勃勃的搭档法兰克(山姆·洛克威尔)联手,经营着小打小闹的骗子生涯依靠罗伊高明的骗术,屡屡有人受骗上当。这次哥儿俩又精心策划着一起新买卖,此时却有一个名叫安吉拉(艾丽森·洛曼)的14岁少女闯入了他们的生活,并彻底搅乱了罗伊原本井井有条的世界。安吉拉自称是罗伊失散多年的女儿,一直备受强迫症折磨的罗伊心里又惊又喜,他努力想成为一个平凡的好爸爸,弥补过往失落的亲情,但安吉拉的出现也让不习惯与人相处的罗伊,几度濒临抓狂边缘。更糟的还在后头,劲爆女儿发现父亲赖以维生的“职业”后,竟对骗徒生涯发生浓厚兴趣,她苦苦哀求父亲让她加入骗子这行,但罗伊拒绝了。

与女儿的平淡相处让他很满足,决定金盆洗手,配合法兰克做最后一票,但是出事了。事主通过安吉拉找上门来,打伤了法兰克,情急之下,安吉拉打死了那个事主。无奈之下,他们准备逃离居住地,罗伊忽然受到袭击,转醒发现自己躺在医院之中,一旁的警察追问他法兰克与安吉拉的下落。在罗伊要求下,警察叫来了他的医生。罗伊悄声告诉了医生他的保险柜密码,那里面是罗伊全部的资产,罗伊请求医生转告安吉拉。

我以为就是这样了,虽然距离结束还有将近半小时的时间,我甚至在想着出狱后的罗伊与安吉拉的幸福生活,即使是与前妻破镜重圆那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斯科特可不是这么想。医生走后,罗伊因为酷热难耐,恳请警察开启空调却无人理睬,待他走出屋子才发现,周围除掉一台监视仪早就空无一人了,原来所谓的“医院”不过是某座大厦顶层的一间空置的房间,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他的搭档弗兰克布下的一个局,目的自然就是罗伊的密码,至于安吉拉,这个莫须有的“女儿”自然也是整场戏中的一个棋子,于是,罗伊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的,钱、女儿、伪装的友情,统统又离开了他。以上就是电影的全部情节。

在故事中,罗伊的精神疾病也受人关注,如果不是精神疾病他也不会受到法兰克的欺骗。笼统的说,罗伊患的是强迫症,是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其表现为非自主产生,患者有自知而不能自控,由此而产生焦虑与痛苦,影响日常生活。罗伊身上的是洁癖,是从他的症状表现来来判定的。先看一下电影中男主人公的病症表现:强迫性关门,每次开关门都要数三下,洁癖,不允许自己房内有一点脏东西,游泳池中落有两片叶子,便赶紧捞起,当他没有及时吃他的药后,他的症状加重,开始不停地清扫自己的房间。还有的就是,罗伊明显怕光,在户外身体明显不适应,因此他还请求安吉拉和他一起到室内去而不是在室外进行聊天,当然罗伊自己也说过他不适应户外的生活,这点也可以从他正常要佩戴墨镜看出来在影片中,两位心理医生前后给男主人公吃的药都是“假”药,并不是针对他的病症的,他之所以吃后感觉良好,只是心理作用,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他得的是心理疾病。甚至有一位心理医生给罗伊开出药是女性更年期用药,更可看出罗伊的心理疾病。

先看一下电影中男主人公的病症表现:强迫性关门,每次开关门都要数三下,洁癖,不允许自己房内有一点脏东西,游泳池中落有两片叶子,便赶紧捞起,当他没有及时吃他的药后,他的症状加重,开始不停地清扫自己的房间。他怕光,出门要戴深色眼镜,见到光就头晕。

在影片中,两位心理医生前后给男主人公吃的药都是“假”药,并不是针对他的病症的,他之所以吃后感觉良好,只是心理作用,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他得的是心理疾病。

不管是强迫性洗手,还是强迫性洁癖,其动因都是一样的,就是想去除掉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就这部电影来说,主人公当然是这个原因。他从事的是骗人的职业,这是一种罪恶的职业。虽然显意识里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但是,他的潜意识里排斥这种罪恶感,其结果就形成了由潜意识主导的洁癖,其内在的含意就是想去除内心深处的罪恶感。

就主人公的外在表现也很好解释。房间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清扫房间就是清扫自己的内心。阳光可以象征正义,光明,因此,内心罪恶的人当然害怕见到阳光。门是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通道,强迫性开关门有站在现实心灵深处徘徊不定的意思:他想进入内心深处,但不愿面对内心的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活出真实的自己,却又不愿面对现实。

最后,当主人公被同伙骗了之后,突然有所悟,找到前妻,改头革面,找到新工作,他的病症也就消除了,因为他卸去了心灵的负担,去除了内心的阴影,内心获得了解放,病自然好了

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

影评应该怎么写?观后感不等于影评的三个理由

作者:影评匠

发表时间:18-01-1815:50优质原创作者

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让电影成为一个商业争夺热点变为现实。电影领域中,除了前期的电影创作和中期的电影观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电影的评论,可以理解为是对电影的发展指导。尤其是以时光网、豆瓣电影为平台的一些国内主流平台让电影评论成为每一个人的工具成为可能,即便是不知道蒙太奇为何物的初中生,也可以写电影观后感走上热门,被称为精彩影评。究竟什么是影评?至少不是观众的观后感。

一、影评帮助观影者理解电影

具有深度的电影往往不只是戳中观影者的泪点、激起观影者的兴奋,而是一些社会背景后面,有思考倾向的艺术表达。这一部分东西、以及一些特殊的电影语言,对有艺术追求的观影者而言是疑惑,影评的作用就在于发掘观影者没有看懂或者疑惑的内容,给观众另外一个比较专业的视角去解读一部电影,帮助电影导演去实现一部电影的价值。

二、影评帮助导演完善艺术

影评的阅读受众里面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可能一直被忽视,但一直存在着。就如同一部好看的电影里面,观影者会忽略摄影机的存在一样,影评的另一个庞大的阅读群体就是导演。早在网络影评还没有发达的历史时期,影评人还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文化群体,一个导演拍摄出一部电影之后,都要想方设法的找到一个影评人看看他们的评论。

三、影评不是诋毁或者赞美

一部电影不管其内容如何,总归是导演怀着心血做成的。在进行影评之前,我们至少要明白一部电影的拍摄定为。譬如豆瓣电影网上就有这样的情况:在一部明显的商业电影下面,有热火朝天的影评写道(或者是辱骂导演),拍电影只为了赚钱、主题是非浅薄、除了搞笑还是搞笑,就不能学一学王家卫嘛,搞一点艺术。

非常滑稽,一部纯粹定为为商业片的电影,能拍出搞笑的效果难道不值得庆幸吗?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要求王家卫:你拍的电影就那么的拖拉,看也看不懂,就不能拍一些搞笑吗?

一个有职业修养的影评人,首先是尊重电影、了解电影历史的。不管别的人在做什么、怎么做,至少我们自己要坚守做影评人最初的心、最初的信念

****************

经典电影 观后感

作者:悦佰

发表时间:18-01-3017:47

经典电影观后感一

  这是至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的法语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前看过的法语电影多数以浪漫爱情为主题,但这一部不同,是以音乐和师生间的动人情怀为主题的。听到莫朗奇的歌声时,我就忍不住挥动双手指挥,有一股强烈的愿望想学法语歌曲,怪不得那么多人说法语是最美丽的语言。

  最近看上了戏剧大赛才有冲动想马上看一下这一部电影。

  “我从他的眼睛看到了很多东西,骄傲,被宽恕后的开心,第一次学会的感激。”莫朗儿的声音真的称得上是天籁。他在课室里独自练习的时候不仅震撼了老师,我相信肯定也震撼了所有的观众。虽然戏剧大赛那个人拿了法语歌唱大赛的一等奖,但是我当时也没觉得他唱得有多动听,但是电影里面的小男孩似乎可以唱到人们的心坎里,触动心中的那条弦。一开始离开的那位老师说叫马修小心他,因为他有着天使的面孔以及魔鬼的内心。帅气俊朗的外表下面总是隐藏着一颗常人不易察觉的敏感的心。他的感情是细腻的,热爱着音乐的他在合唱队里表现得漠不关心,深爱着母亲的他在亲人面前表现得冷漠安静。马修在一步步融化他内心外面的冰壳,最后终于在他脸上看到了动人的微笑

  不得不说马修老师真的是一个十分值得人尊敬的老师,从他惩罚学生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温柔的人。让恶作剧的学生停止他们的行为不是用体罚或者禁闭,而是让他们见证恶作剧带来的后果,让他们为自己的后果负责,产生的内疚感会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修会尝试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会轻易生气,把学生的恶作剧和嘲笑一笑置之,还会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们也渐渐地接受这位老师。

  派皮诺是一个让人怜又让人爱的孩子,每个星期六等着爸爸来接他,可惜他早已经是个孤儿,相比起其他孩子,他更羞涩胆怯,但是有着一颗执着的心。每次合唱合练的时候老师把他抱在讲台上,他也特别收到老师的关爱,最后终于幸福地跟着马修老师离开。

  其实,池塘指底的学生也不算是屡教不改的坏学生吧,他们在马修老师的课上还是挺安静的,按照老师的指示来作,只是很偶尔的时候才有一两个学生不听话。马修老师很幸运地是,遇到了一群热爱音乐的孩子,而他也是因为想施展自己音乐才华的老师,他既可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提起了学生的兴趣,令他们从良。他们在最后表演的时候,我被他们深深感动到了,放牛班也有春天!老师就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天赋,而不只是一味揪着他们的错误来惩罚。

  经典电影观后感二

  其实有很多东西想要写,但是还是先挑一些比较重要的说吧。

  首先是关於现实与虚幻的关系;影片一开始呈现给我们的背景就是 2035 年病毒已经大规模传播,人类已经被迫转移至地下生活的世界,从此引发了开始时男主角被选中到过收集信息(information)等一系列情节;但是影片中不断穿插出现的女主角和男主角对於虚幻和现实的讨论让我不得不怀疑,这个预先设定好的背景是否也是假的,是否一切都像女主角向院长汇报时所说的那样都存在於我们的想像(they're all in our mind)之中呢?整部影片所叙述的这样的一个故事,是否也只是男主角脑中的一个梦而已呢?更或者,男主角本身也只是计算机模拟的一个程序呢?

  影片中许多的场景都可以被一一对应起来,比如说:

  未来(2035)——过(1996/1990/1920)

  科学家——精神病医院的医生(注意性别和人数)

  抓到的蜘蛛标本——从窗沿上抓到的蜘蛛

  徵集自愿者(volunteers)——机场徵集志愿者的广播

  时间机器——CT/核磁共振记起(注意外形和运作方式)

  收集信息时进入的建筑——百货超市(注意出售的物品)

  进出地表时的消毒程序——进出精神病医院时的清洗程序

  其他还有很多,甚至连那个神秘的声音也可以算是,大家可以自行寻找;说道神秘声音,它称呼男主角为巴比(Babi),这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而这个神秘的声音是否暗示这男主角的真实身份?是否男主角在现实的世界中的名字是否就叫做巴比?

  然後是关於影片最後一段的一系列情节,这里我们先假设片头 2035 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

  影片中男主角多次表露说自己的身份是观察者(observer),而观察者一词意味着你所能做的除了观察和收集信息(information)之外不能够改变已经发生的过,也就是说影片中的时空旅行是符合自洽性的理论的;病毒的传播、50 亿人类的死亡都是已经发生并且不可盖面的。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何男主角只是弄清楚了十二猴子军与病毒之间的关系就获得了特赦,如果科学家们真的想要改变过,完全可以在监狱中多挑选一些自愿者(volunteers)进行旅行,这样要改变过会容易许多;同时也能够解释最後女科学家的出现亦是来收集信息的,她对於自己身份的介绍中所提的保险(in insurance)应当解释为以防万一;而且如果科学家监视到病毒在机场已经被打开,那麽他们完全可以立刻传送男主角回到现在,并重新进行传送(男主角可以保留大部分记忆,如果在现在为他制定好计画,在 1996 年阻止病毒传播简直是轻而易举)。

  因此我认为这部影片有很大的可能是在探讨有关於精神病人所面对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的混乱世界和这之中的痛苦(注意男主角面对不同世界转换时的精神状态)。

  当然每个人对於同一部电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这里所说的也不过是一些胡言乱语罢了。

****************

影评怎么写?可以拿部电影举例吗?

作者:百度知道

发表时间:05-2919:41

影评全称电影评论,属于一种特别宽泛的体裁,它和文学评论有点像,但是因为其有影像和声音的形式,所以可评价的范围更加广泛。在我看来,浩如烟海的影评其实主要从两个角度分类,内容上和技术上。技术上一般比较专业,比如拍摄、镜头运用、灯光、演员表演、结构形式等等。这种影评一般都是专业人士写,需要细致地拉片,观看不止一遍。大众写的大都是从内容评价,比如电影主题风格、社会意义、思想性、情节、人物等。所以既然有这么多方面,那写影评之前一定要想好,你从哪个角度去写?影评切忌泛泛而谈,什么都说就相当于什么都没说。我们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因为这种经典电影各个角度其实都可以写,所以你必须要确定你的方向,你必须一击即中,不能空洞无物更不能拾人牙慧。写之前可以简单看下剧情简介大致了解下,但是不要看太多其他人的评论免得先入为主。看之前可以先定个大方向,以便带着问题去看,然后再细分,假定在看电影之前我们就确定了要从人物角度写,我们选取男主角程蝶衣,看的时候最好记录下,他在什么时候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做出了什么选择,遇到震撼你的经典台词最好也记一下免得后面翻找,这样一部电影看完你其实算以程蝶衣一生的线索简单拉了个片。观影结束我们进行分析,发现他的一生其实很长,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如果影评字数有限就需要再确定更细的主题。如果确定不了可以给自己提问然后回答,程蝶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出身、性格等等,他与身边人包括父母、师父、师兄弟、以及袁四爷等有影响的票友都是什么样的关系?每一次他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他的选择导致了什么样的转折?对他最后的命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他的命运你是什么看法?在提问的时候你自己就会发现你对什么感受最深刻,最震撼的你的地方、你最想说的话在哪里,就从哪里入手。可以分析这个人一生的悲剧从何而来?或者再缩小范围,电影中反复出现两句话,“不疯魔不成活”“你是真虞姬”,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如果就分析这两句或者其中一句呢?我们捋顺下他的人生,程蝶衣出生在妓院,从小做女孩打扮,因为年龄渐长没法留下而被母亲送到了戏班。由于外貌出色学了旦角,和师兄两人搭档唱《霸王别姬》,后来两人一举成名,而程演的虞姬让人惊叹,这是“真虞姬”。师兄也无数次说他是真虞姬,自己是假霸王,什么意思呢?程入戏太深,人戏不分,甚至产生了性别障碍,真的爱上了自己的师兄。可惜他人戏不分,师兄却分的清清楚楚,还娶了一个沦落风尘的女子。这几乎导致了师兄弟两个后面半生的矛盾。但是分道扬镳的他们却没有各自安好,两人遇上了时代的悲剧,命运几经沉浮无法解绑,直到十年浩劫之后才又言归于好,人人都以为是新的开始,可是程蝶衣却在最后这场戏中拔剑自刎了。当年的“真虞姬”三个字成了他的谶语,他的一生和虞姬绑在了一起,虞姬的霸王死了,所以她随着霸王而去。程蝶衣呢?他的霸王也“死了”,所以他又何去何从?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就是虞姬,虞姬就是他!虞姬谢幕了,他不用演戏了,入戏太深的人就无处可去了,最重要的是他被这个时代抛弃了,他除了演戏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他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这一生的悲剧几乎从一开始就种下了,从他的出生,明明是个男孩,却被当女孩养着,还在那个风尘之地,所见都是媚眼如丝的女子,而后面的学戏,师兄是给了他唯一温暖的人,也是他的依靠,可是师兄却不是他的“依靠”,唱完了戏,师兄去各种潇洒,他却永远是孤独,可是他却看不清这些。包括后来的袁四爷,一个个不过是他短暂的“依靠”,可是最后都会离开他,到了最后他依然是一个人。他收养的小四,更是给他上了一课,这世上多得是狼心狗肺的人。到了最后,他一无所有也一无所依,这时候的他与其孤独地活着不如在戏中死去吧……在最后一场戏他终于又说回了当年那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何尝不是对命运的无奈和控诉。如果分析人物,大概这是其中一个角度。如果从其他方面,步骤也差不多。总之,最重要的几点,首先不要泛泛而谈,一定要沿着某个方向深入下去;其次不要空洞无物,要谈细节;最后,行文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开篇可以总体概括下电影,给一个整体评价,然后再切入自己的角度一二三细致地谈,最后可以谈谈主观感受,但是所有的都是来自电影本身,不能脱离电影,否则就不是影评了。

****************

写一篇历史电影观后感,影片整体应有的大气和悲凉感

作者:阿德娱乐爆料

发表时间:18-03-1922:54

尽管土耳其历届政府和学界一直否认在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915-1917年间,发生过亚美尼亚人坚称的、导致150万族人死亡的屠杀事件,甚至将“承认屠杀”写进新刑法第301条款予以定罪,但包括法国、俄罗斯、美国、希腊、欧洲议会和联合国在内的多方,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承认“种族灭绝”罪行的存在,法国方面甚至针锋相对地制定法案,规定任何否认大屠杀事实的人将被判处1年监禁和4.5万欧元的罚款。反映在电影史上,关于这一历史悲剧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2002年,加拿大籍亚美尼亚裔名导阿托姆·伊格扬,就以象征民族精神的阿拉若山(如今在土耳其境内)为名,拍摄了一部裹挟着移民家族记忆的震撼力作。可作为当今的土耳其人,虽然已经可以在伊斯坦布尔的酒吧里自由讨论这段历史,但如果让他们来拍一部,始终会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事情。好在费斯·阿金是一位土裔德籍名导,只是他大量关于血缘故乡的名作,常被观众直接视作当代土耳其影坛巨匠。由他来审视这段历史,不仅需要历史大局观和政治勇气,还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尴尬处境——是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是残忍的凶手,可总也不能把自己民族刻画的十恶不赦吧?面对着巨大的情感困境和历史野心,他下了大力气将新片《切口》,打造成自己“爱情、魔鬼和死亡三部曲”的终章。

爱情,是2004年的《勇往直前》,一对土耳其裔德籍青年男女轰轰烈烈又遍体鳞伤的爱,让此片荣获了当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魔鬼,是2007年的《天堂边缘》,2组6个人物,串联起从柏林到伊斯坦布尔的两段极具感染力的乡愁故事,也让两个角色置身两地的意外死亡被巧妙的编织而起,此片也强烈的剧情张力荣获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此次的《切口》,则轮到一个亚美尼亚父亲Nazaret,在上世纪初的大屠杀中幸存下来,并千里寻女儿的传奇故事。看上去,像是冲着三大电影节都来捞一遍大奖的节奏?不过一切的追逐和寻找,是串联起三部曲的那串钥匙。可一旦格局拉大到民族悲剧史实层面,这串本该可以同样开启打动观众心灵之门的钥匙,就似乎失效了。以往非常精巧的人物设置和故事冲突,在费斯·阿金宏大的历史观表达欲下,让位给了单主角与大时代息息相关的生命历程,也就随受苦受难时间轴,拉扯成一部流浪相册似的肤浅“景片”。

从妻离子散的土叙边境小城马尔丁,到做苦力筑路的叙利亚小镇拉斯艾因,再从被好心肥皂商解救到的安乐窝阿勒颇,到黎巴嫩教会孤儿院,一战奥斯曼帝国东部的历史,就被强硬的套到亚美尼亚难民身上。开头白鹤飞过天际时,父亲Nazaret对两个女儿说,“这预示着将有一段漫长的旅行”,于是,战后的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寻亲旅程。以邮轮清洁工身份来到古巴哈瓦那,再以偷渡客身份抵达美利坚佛罗里达,随后跟着女儿曾留下的只言片语踪迹,找到明尼阿波利斯毛纺厂,最后相逢于北达科他州荒原上的鲁索。费斯·阿金为这段旅程下了不少资料搜集和阅读功夫,知晓幸存的亚美尼亚人,确实有着从黎巴嫩到古巴再到美国的漂泊线路,也清楚上世纪初明尼阿波利斯发达的纺织行业。可又是与前半段同样的“景片”问题,将这些历史与地理,以人物表演幻灯片的方式生拉出来,再加上一些可有可无、试图表现寻亲艰辛的西部冒险片式段落,让影片整体应有的大气和悲凉感。

【翠华娱乐不一样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欢迎留言评论!

****************

影评应该怎么写?写影评的13个切入点是什么?

作者:影评匠

发表时间:08-3118:01优质原创作者

追溯至文化极为繁盛的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吟诗作对之外,还有什么文化?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它必须有严格的韵律和叙事。就古人来说,从社会制度到意识形态,无一不对人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没有上过私塾的人,是没有理解高雅文化的能力的。于是在市井之中,便流传开来一种门槛不高,但极其容易传播的文化样式——皮影戏。

春节档、暑期档、毕业档,包括临近十月的国庆档电影,就是中国古代皮影戏的衍生品。当然,西方对电影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各地不同的电影流派也有不同的论调。不过,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电影评论,就不展开叙述、以免文章无法收场。

电影最初只是纪实记录,简单的理解就是如今的纪录片。具体来说,所谓的记录就是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整部片子只有一个镜头组成,没有影响和情节设计,更谈不上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直到近代,蒙太奇剪辑手法的出现,使得有故事情节架构的电影不断产生,有故事就有人物,有人物就有情感交杂,有情感就有评头论足,于是影评出现了。但,读故事的评论只是普通大众对影评的认识,专业的影评至少有十三个要说的点。大草也把这十三个点称为影评的切入点,它们分别是:

导演、摄像、演员、剧情、镜头、矛盾、剪辑、色彩、光影、视听、道具、转场、环境。

一篇文章不能囊括一切,所谓包罗万象都是平日里点滴的积累。因此,这篇文章大草就以自己认为最有必要和最常见的四个点展开讨论,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此为基础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大草会将这四个点整合为两个大点。

一、电影缔造者——导演、编剧

导演和编剧于一部电影而言,正如一个人与其父亲、母亲。大草日常看到一个人的品行、举止,就会在脑海里为其父母画像。就大概率事件的基础出发,我认为家教是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成为那样的人的关键。电影院中,一部电影结束总有观众小声评论“这部电影真好看,某某演员不错。”、“这部电影太垃圾了了,某某演员出演的电影果然不中看。”普通观众下意识地把电影的创造者看成了其中的某个演员,而我不敢苟同。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几乎所有的演员即戏子,他们只是听命于导演的机器,参与艺术创作的部分除了天生带来的皮囊和基础的后天教育,还有什么呢?

电影的每一个剪辑点,摄像机的布局和演员的演绎,都在于导演的场面调度。譬如中国导演吴京于创作的《流浪地球》和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两部电影都是科幻片,但因为导演个人的经历和创作意图不同,对电影的评价就会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的向导演个人靠拢,而影片不过是导演个人才华和思想的表现形式。如果一部影评对导演的生平过往只字不提,那这绝对是一篇极度失败或者赚取流量的影评。正所谓:跳梁小丑,哗众取宠。

二、世界构建师——摄像、剪辑

摄像机非常奇怪,他对电影创作者而言是观察和捕捉这个世界的眼睛,但对于观影者而言却是了解电影里那个世界的窗口,唯一的窗口。因此摄像和剪辑同时肩负着造梦和还原梦境的作用,造梦对摄像而言即捕捉影像,对剪辑而言即取舍影像;还原梦境于摄像而言就是还原现实世界,于剪辑而言就是归整世界。

正因为不同的摄像和剪辑的存在,我们才看到了无数部视角不尽相同的电影。摄像的偏好和运用摄影机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一些资深的摄像师非常值得研究和推敲,他们对一部电影的影响远远超过演员和导演。譬如中国摄像师顾长卫,他在电影《孔雀》中就多处运用到三角形构图法则,和三点布光原则,对人物的情感表达普通观众无法感觉到是怎么感受到的。可细细研究,正是摄像机的位置、高度和角度,无形中的艺术修养给观众已心理上的审美满足。

影评中如何分析摄像和剪辑呢?摄像师摄像机的指导者,摄像机的位置、所创造的景别、构图都是可以评论的点,而剪辑则更多,他设计电影的视听感受,每一个帧都有评论分析的余地。

归根到底,影评不是主观的吐槽。专业的影评中,作者应该是没有鲜明的立场的,文章是尽力地还原电影本身。帮助观众理解电影是影评的第一层,帮助电影创作者学习、改进,通过影评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是更深的一层。

****************

观一部影,可以写一篇观后感,出去走走看看,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者:雨蒙蒙天晴

发表时间:18-08-1409:19

当遇到不知道该写什么或者写不下去时,弘丹老师也会采用自由写作的方式帮助自己度过写作瓶颈期。

在《抗压力》这本书中也曾提到过,写作可以缓解压力。我们通过文字记录眼下的境况,表达内心的焦虑,实际上也是走出瓶颈期的最佳方式,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写作是一种输出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无东西可写,下笔困难,那可能是内心被掏空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输入和充电,只有持续不断的输入才有持续不断的输出。

说到输入和充电的方式,弘丹老师建议多阅读,看电影,参加活动等,并指出也不限于这些方式,还可以出去旅行、听别人的故事等。她本人遇到写不出文章的时候,会去看书和看电影,或者找人聊天。在大量阅读之后又会迎来新的创作高潮期。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尝试各种方式去输入和充电。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所思所想,写下属于自己思想的文字。实在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书评、影评和游记是练笔的最好方式了。

读一本书,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观一部影,可以写一篇观后感,出去走走看看,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样缓慢的积累,瓶颈期不知不觉也就过去了。

还有一种写不出来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脑中的灵感一闪即逝,或是灵感太少,不足以集合成文。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留心日常的积累了。我们可以平时把读到的优美词句,看到的故事,还有脑中突然迸发的灵感,都一一记下来。等到再次有类似想法的时候,便可以结合需要的素材,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

怎么样写好观后感?

作者:百度经验

发表时间:16-11-2818:28

观后感是看了一部电影或者其他的电视后,想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通过写文章表现出来,所以怎么样写好观后感,注意一些事项。

标题要明确。你要写的这个感后感,标题要明确,指定写的是哪个观后感,全文都要围绕这篇文章进行展开,不要偏题。

细节要突出。文章要写的如果有亮点,那么细节部分一定要突出,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励志故事,或者把视频中某个很精彩的部分写出来。

把自己的心里表达出来。感后感就是要把自己的心理所想的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表达出来,只要不偏题,文章尽量不要太多错别字,有亮点就行。

文章要优美。有的人可能写文章不会写,观后感更加不会。其实写文章和感后感一样,只不过观后感还拟定好了一个题材,尽量让观后感写的像文章一样优美。

可以写一部电影中最深刻的片段。把电影中你喜欢的最精彩的部分写出来,让你的文章有吸引力。在写这段的过程中,把小细节和小动作用语言表达。

文章中写明喜欢的理由。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话说,想凑个字数,可以加上你写喜欢这个电影中某个部分的理由。

****************

无关电影的观后感—写在《奇异博士》观影之后

作者:子栋带您解说历史

发表时间:18-12-1412:52

几天前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晚饭后去附近的超市购物加散步。超市楼上是一家影院,在超市门口有电影公告,老婆看到了就提议近期看电影。之后一再拖延,最终昨天下午敲定今天看一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起初想看《我不是潘金莲》,毕竟仅是娱乐嘛,就像我晚饭后刷碗时偶尔会听听郭德纲的相声。老婆经常笑我“太低俗”,我则不与争辩,难得休闲娱乐一下,何必还要装逼,岂不是太累了。老婆起初也倾向于《潘》,但考虑下午还有提前给女儿做晚饭,于是就选了时间比较短的《奇异博士》,另外老婆也听同事说是大片儿很好看。对我来说,反正是休闲娱乐,哪个都一样。

最早在超市门口看到奇异博士的海报和片花,我就有强烈的预感,肯定是一个场景动作很酷炫,思想深度等同郭德纲“三俗”的片子,结果整个片子看完也验证了这种预感。

关于这个电影本身,实在没有什么话题可写,但有赖于微友要求写个影评,而我自己也有些题外的话想说,于是就趁着有灵感写一写分享,算是题外杂感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早年,我在德合隆常住期间,曾经有到寺院求法的年轻女居士,一脸虔诚的问我和益西:“你们两个,舍弃内地的繁华安逸,来到这么苦寒的地方来求法修法。平常修法之余聊天时,会谈些什么话题呢?”我抢着答道:“肯定不是你想的佛法,谈的都是是非,各种是非!”益西在一旁也点头认同。

女居士一脸茫然的表情,印证了我的判断,于是我对她解释说:“你想的肯定是,我俩在闲聊时,一定讨论的是深刻佛理,但是你想错了!我们整月、整年的主要精力是闻思修学佛法,早就够够的了,怎么还可能去聊佛法呢?!”女居士虽然一再的点头,但脸上的茫然依然没有散尽,显然她并没有真正理解我的意思,或许还有些失落甚至失望也不一定。就像那个纳闷濒临饿死的灾民“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推测别人。有时即便是汉人心目中遍知一切、至善至美的藏族上师活佛也不能免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早年,大恩上师慈诚藏吾仁波切曾经以玩笑的语气说我和益西:“你们两个实在是太奢侈了,每天吃的都是大米白面,而我每天吃的只是糌粑酥油,啊擦擦!”我则马上反击:“不是哦,活佛,我们吃的大米白面一块钱一斤,都是我们自己花钱买的;您吃的糌粑十几块钱一斤,酥油则是几十块钱一斤,比我们可是奢侈太多太多了。之所以,您觉得我们奢侈,是因为糌粑和酥油都是由您的家人免费供养。我和益西两个汉人,在这里无亲无故,全都靠我们自己,其实才是真的娘吉(藏语,意为可怜或应被怜悯)……”对于我说的,上师仁波切也点头认可。

同样的,世人、初学佛者或者普通居士对于出家人的观感,也太多来自于自身的先入为主的臆想。比如,很多内地的在家居士认为在藏区常住的求法僧众,均超然于物外,然而对于我这个零距离的接触者看来,他们多数贫困的只剩下了尊严……很多内地的居士赶到藏区,一把把的撒钱给藏族的上师、活佛、喇嘛乃至于普通藏民,但并没有多少钱供养给这些汉族的同胞,其实他们真的非常非常需要经济上的支柱,只是因为自尊他们不表现出来而已……写到此处,不禁含泪停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常住藏地的求法者,尤其是出家众,因为贫病交加而困死在藏地,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至此不再多言,只是恳请得见此文的汉地在家佛子,未来到藏区遇到常住藏地的汉地求法者,尤其出家众,不管对方承不承认经济有困难,都多少尽力给些资助。然而,还是需要提醒一点,还是要“睁大眼睛”,即便不便亲手交付,也尽量依靠于靠谱的渠道转交。

他们也是同胞,他们也是佛子,他们也需要关爱!话头转回观影。就像是藏区寺院僧众在每次结夏安居之后,都会举行耍坝子的活动。这或许跟一般汉地在家佛子臆想中的修行人不同,他们想象中修行人就应该数十年日日未有丝毫懈怠的修行,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佛法的修行走的是长期熏习调试之路,长期过度的紧张对于佛法的熏习有害无益,而且还很可能导致走火入魔,反之适当的放松反而会增进修学的境界。正所谓:“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理,对于在家佛子而言,也应该适度掌握好自己的闻思修行的节奏,太松或者太紧都不是正确的道路。就如同释迦佛在《阿含经》中所说:“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懒惰!”对于在家佛子而言,由于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在于工作打拼,能够投入闻修熏习的时间精力比较少,因此应该尽量加大时间和精力投入,但不可太过,否则连看个电影都要悟出些什么佛理,这样又陷入到另一个误区了。就像郭德纲反对“三俗”评价时所说的观点:看相声就是纯粹娱乐,不是去受教育、悟出生活哲理,就像是看马戏耍狗熊,除了休闲娱乐你能悟出什么哲理呢?!

最后谈及有深刻哲理的电影,以个人的经历而言,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在教理譬喻方面超越《黑客帝国1》的(注意是《黑客帝国1》,不是2,更不是3),电影以“网络共同虚拟的梦世界”为核心,这一核心譬喻对于我们消化理解佛法对于“外境虚幻,为众生共业所显”的教理有极大的裨益。或许电影编剧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像诺贝尔发明炸药时并没有预见到其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对于《黑客帝国1》佛理的推崇,并非仅是末学一人,其他还有一些佛教界的学者和名师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很高。在对于佛教修行人的情感刻画方面,我认为目前还没有超越印度版《色戒》的,片中主人公喇嘛扎西的经历,真实的反应了一位修行的出世解脱和世间情感之间的挣扎。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因为都是老片子,搜索一下免费观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说一点,即便是出家僧侣,佛法的修学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没必要凡事儿上纲上线。即便是为了增上修学的境界,适当的休闲娱乐也是必须的。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电影观后感例文:认真与执著,坚韧与坚毅

作者:鸿信文案

发表时间:18-12-1012:30

——《战狼2》引发的工作感悟

《战狼2》一上映,好评如潮,狂刷票房纪录,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与认可。

一部电影能赢得多少赞美,背后必定经历了成倍的磨难。正如影片中的冷锋,被开除军籍之后,跌入低谷的他,内心挥散不去的是中国军人的使命感,他身上有着认真与执著的品质,内心有着坚韧与坚毅的精神。

所以,当他遇到了非洲国家叛乱,眼看同胞和难民就要深陷屠杀之中,他选择了站出来。

很多时候,站出来就意味着承担一切,而那时的冷锋早已忘记了生死,只记得中国军人报国为民的职责。这样的军人风采,让每一个看完电影的人,都感觉到燃情到爆,感到热血沸腾,感到生命的张弛和力度。

一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导演兼主演吴京的认真与执著的专业态度,还有他身上对电影事业的坚持,笃定的精神品质。

我想,要是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事业有这样一份坚定与执著,那么,必将成就一番事业。特别是保险行业,更应该学习战狼精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定自己的选择,用一份执着去干保险。

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坚韧不拔,披荆斩棘,勇敢地往前走。满怀正义,对非法骗保、违规操作坚决说不,主动担起社会责任,热心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奉献一份力量。

吴京的成长故事和电影《战狼2》一样惊心动魄,精彩无比,让人看完不禁心生敬佩之意。为了拍好《战狼2》,他认真到注意每一个细节。在电影开始的那一个跳海镜头,他在外海中连续跳了26次才满意,拍摄过程中差点窒息。

正因为这份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认真执着,坚韧坚毅的态度,才造就了电影票房的辉煌!

抛开电影,抛开吴京,放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职业,坚定执著地完成任务。做好保险,就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条件,向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而且要将该产品的优点和缺点都向客户说明。

当然在此之前,应该下狠功夫,认真研究产品的特征,想客户所想,做客户所需,一切为客户的利益着想。这样,才能将客户留住,把事业做好!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用一份执著与坚韧去努力,相信美好的未来一定会来临!

选择了保险事业,就要像《战狼2》一样,认真对待,执著坚持,坚韧面对困难,坚毅选择无悔!

--免责声明-- 《《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这篇文章828la109823。

【结语】:《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火柴人》电影观后感怎么写?】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09823'></small><noframes id='828la109823'>

  • <tfoot id='828la109823'></tfoot>

      <legend id='828la109823'><style id='828la109823'><dir id='828la109823'><q id='828la109823'></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09823'><tr id='828la109823'><dt id='828la109823'><q id='828la109823'><span id='828la109823'><th id='828la109823'></th></span></q></dt></tr></i><div id='828la109823'><tfoot id='828la109823'></tfoot><dl id='828la109823'><fieldset id='828la109823'></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09823'></bdo><ul id='828la109823'></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