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

时间: 2020-09-02 00:06:41 分类: 美文赏析

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

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

****************

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

作者:初中历史

发表时间:18-01-1519:37

1.秦汉两朝时,我国封建社会首次进入大一统时期,但由秦入汉,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让我们回顾历史,走进这场战争。

【领袖篇】

(1)请根据下列提示语写出上面三幅图片对应人物的名字。

①( )大泽乡起义领导人,在陈自立为王。

②( )领导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③(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他投降。

【成语篇】

(2)图④表现了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情景,请写出这次起义的名称和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成语。

(3)图⑤和图⑥与哪两场战争有关?这两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评价篇】

它直接诱导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打乱了秦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残暴的秦二世的统治的灭亡并最终使其走向灭亡;它同时也间接影响了自此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4)这则材料是对哪次起义的高度评价?请你说出这次起义爆发的时间和爆发的根本原因。

(5)秦朝最终是在什么时候被谁灭亡的?秦朝的灭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2.(16分)战争,自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便同人类数千年阶级社会的发展史如影随形,既扮演过阻碍社会进步、吞噬千百万人生命、耗费大量物质财富的角色,又起过促进社会发展、为新社会“助产接生”的重大作用。

【连环画战争】

(1)按照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4分)

(2)图A和图C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战役?

A: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4分)

【典故出战争】

很多的成语典故,都源于战争。请结合下列材料说出成语并说出涉及的战争的名称。

典故一: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3)成语:_____________ ;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利弊论战争】

(4)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说一说战争的双重性。(4分)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三国时期的什么历史故事?主要突出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

(2)根据图二,请说出这次战役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及影响如何?

(3)根据图三,请写出交战双方是谁?此战役的发生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图四反映的是淝水之战,战役的交战双方是谁?这次战争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请你写出与这次战役相关的一个成语?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二、图三、图四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战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 春秋无义战。——孟子

(4)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

第二组:连环画

(5)“图一”的主人公是谁? “楚庄王图强”后打败哪国军队做了春秋霸主?

(6)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很多的成语出自春秋时期,请你说出一个来,结合图片,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1)①陈胜②项羽③刘邦

(2)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

(3)巨鹿之战和垓下之战。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垓下之战,项羽自刎,刘邦获胜。

(4)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秦的暴政。

(5)公元前207年,被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所灭。得民心者得天下。(言之有理即可)

2.⑴CADB

⑵A: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⑶成语:退避三舍 战役:城濮之战

⑷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一方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3.(1)图一反映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图片主要突出了刘备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精神品质。

(2)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3)曹操和孙刘联军;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前秦和东晋;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选一即可)。

(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4.(1)东周。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强大,不尊天子;分封制瓦解。

(3)原因:齐桓公革新图强。晋文公勤于治国,楚庄王重用人才,越王勾践毅力顽强,雪耻复国。

启示: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4)孟子的说法太绝对了。积极方面:因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战争又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国家趋于统一。

消极方面:战争给人民带来课灾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5)齐桓公、晋国军队

(6)退避三舍。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善于用人,重视人才;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应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

中国地域黑,在古代曾引起战争,成语守株待兔居然是黑宋国……

作者:历史有的聊

发表时间:18-07-0418:28

地域黑这件事,古已有之。毕竟在周朝分封的时候,就留下了祸患。

我们知道在上古时期,地域居中的称为中国,中国以北叫北狄,以西叫西戎,以东叫东夷,以南叫南蛮。

那时大家很单纯,只有中国鄙视四夷这一个选择。

后来周朝分封诸侯,姜子牙分在齐国防范东夷,燕召公分在燕国抵抗北狄,南边没人在乎,楚国自己瞎折腾,而西边就由周王室自己扛,分别在四面八方保卫国家。

而分封在中原的,反而是些陈国、蔡国、许国之类不入流的小国。

这就导致了,边疆大国一开始都是周王室的亲密战友,两代过后谁也不认谁,于是拉开了中国内部地域黑的序幕。

比如燕国天天跟北狄火并,长期游离主流社会以外,时间一长也被当成北狄。 而东周迁都洛阳,西边让老实人秦国接了盘,跟西戎打得火热,于是秦国就被当成西戎。

反而原来被分封在周王室旁边的小国们,升上鄙视链顶端,称为中原诸侯国,长期抱团,各种看不起周围这些和蛮夷杂居的诸侯国。

楚国虽然被称为南蛮黑得很惨,但是国富民强,直接脱离周王室自立为王。

并且时时刻刻想着去砍那些黑自己的人,比如攻打北边的随国时,随国表示:“我无罪!”凭什么要打我。

这时楚国回应了一句震惊天下著名言论:“我蛮夷也!”

反正我是蛮夷,我不讲道理,我就要揍你。

这一套素质三连,楚国势力成功推进到江汉平原。

而不具备楚国这种实力的诸侯国就惨多了。

比如郑国。

像“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和“郑人争年”之类的成语,都塑造了郑国人愚笨、自作聪明还很自大的形象。

眼尖的同学会发现,这三个成语都来自《韩非子》,据不完全统计,书里郑国被至少黑了八次。

这主要是因为郑、韩两国长期敌对,韩国旧都阳翟还被郑国按在地上摩擦过,韩非作为韩王之子,黑郑国再正常不过。

当然,还有比郑国更惨的,那就是宋国,惨到什么程度呢?

黑宋国的故事,如“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野人献曝”出自《列子》;“不龟手药”出自《庄子》;甚至《左传》里还有“郑昭宋聋”这种夸郑国来黑宋国的情况。

要问为啥宋国做了啥,能够招黑到这种程度,那主要还是因为宋国是商朝后裔,文化习俗跟周朝格格不入。这种异类,基本就是那时候的“五仁月饼+处女座+国足”,随便黑,一点压力都不需要有。

乃至要讲笑话,你刚说“宋国人”三个字别人就被笑死了。

归根结底,还是国家太弱。

****************

此人借用一句成语,改变战争进程,消灭诸葛亮亲人

作者:灿烂海滩

发表时间:18-02-2116:12优质原创作者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基传》,发生时间是在曹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年中。故事牵涉的人物有三个,一是控制曹魏朝政的司马昭,第二个是时任代理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和豫州军事的将领王基,第三个这是诸葛亮的族亲诸葛诞。先来看看原文:

诸葛诞反,基以本官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时大军在项,以贼兵精,诏基敛军坚垒。基累启求进讨。会吴遣朱异来救诞,军于安城。基又被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谓诸将曰:“今围垒转固,兵马向集,但当精脩守备以待越逸,而更移兵守险,使得放纵,虽有智者不能善后矣。”

遂守便宜上疏曰:“今与贼家对敌,当不动如山。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诸军并据深沟高垒,众心皆定,不可倾动,此御兵之要也。”书奏,报听。大将军司马文王进屯丘头,分部围守,各有所统。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诸葛诞起兵叛乱,王基以镇南将军代理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和豫州军事。当时魏军主力驻守项县,司马昭认为诸葛诞部队精锐,便下令让王基坚守不出。王基一再陈述自己的意见,要求进兵讨贼。正赶上东吴派朱异率部援助诸葛诞,援军进驻安城。司马昭又下令让王基所部转移到北山固守。

王基对部下表示:“现在对寿春的围困已经日益加剧,兵马也逐渐集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围困,坐等突围敌军自投罗网。如果此时放弃成为阵地转而退守北山,只能使得城中敌军摆脱束缚行动自由。这样的话就算再高明的军事家也无法打赢这场战争。”

于是,王基又上书司马昭表示:“我军对困守寿春的叛军对峙,就应该像大山一样巍然不动,这样才能消灭敌军的斗志。如果将军队后撤至山地依险据守,不但将使我军士气受挫,且会对全军造成重大消极影响。目前我军都已经驻守在深沟高垒之中,斗志昂扬,这种事情千万不能后撤。这是指挥军队取得胜利的关键!”

最终,司马昭采纳了王基的建议,下令各部继续围困寿春,将负责围困的城南、城东二十六军交给王基统一指挥,并命令凡进入王基所辖区域的魏军均交由王基调派。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王基给司马昭上表中的“不动如山”,意为像山岳一样不可动摇,形容防守坚固,军心稳定。不过,这句成语并非由王基首创,而是借用了《孙子兵法》当中的“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诸葛诞的叛乱,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曹魏、东吴和诸葛诞三方的兵力总和超过五十万人。这场战争历时十个月,最终以诸葛诞的灭亡而告终。反对司马氏专权的曹魏势力被消灭殆尽,曹氏宗室势力再也无力与司马昭对抗,魏晋嬗代无法阻挡。王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

参考书籍:《三国志》

****************

介绍给男宝宝几个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作者:宝宝知道

发表时间:17-03-1019:11优质原创作者

作者:宝宝知道 CCYYRR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一夫当关

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讲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

郭嘉首创一成语,当时获得战争胜利,如今已成兵法要诀

作者:灿烂海滩

发表时间:18-02-1414:24优质原创作者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郭嘉传》发生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所牵涉的人物是曹操和郭嘉。原文如下:

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这段话的大意是:曹操的大军进至易县后,郭嘉对曹操说:“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如今我们千里奔袭敌军,所携带的军用物资众多,无法加快行军速度,敌军一旦知道我军前来必将提前做好准备。不如留下军用物资,轻兵兼程前进,出其不意,发动突然袭击。”

曹操同意了郭嘉的意见,亲自率领轻骑秘密通过卢龙塞,直指单于的老巢。乌丸军队突然发现曹曹军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惊慌失措,仓促应战,结果被曹操杀得大败,单于蹋顿及其手下不少将领被杀,袁尚和他的哥哥逃往辽东。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郭嘉与曹操的这番话中,叫做“兵贵神速”,意为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这句成语是郭嘉首创,但很明显是受到《孙子兵法》中“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的影响。

官渡之战结束后,袁绍与曹操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曹操逐渐掌握了中原争霸的主动权。随着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病逝,袁氏集团出现内讧,力量更加虚弱,这也使得曹操加快了统一中原的步伐,并通过数年征战,将袁尚、袁煕等人赶到了辽东一带。

然而,袁尚和袁煕并未坐以待毙,他们与乌丸单于蹋顿相互勾结,企图向曹操发动反扑。同时,寄寓荆州的刘备也向刘表提出了乘虚而入、向曹操兵力空虚的豫州等地发动进攻的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对于是否冒险北征产生了犹豫。作为曹操的谋士,郭嘉认为刘表军事才能低劣,不会听从刘备的建议。他坚持认为只有尽快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才能彻底稳定中原形势。这个建议被曹操采纳,北征乌丸之战由此爆发。

在战事开打之前,郭嘉首创“兵贵神速”这一成语,向曹操提出了快速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和乌丸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也使得曹操很快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中原一带尽归曹操所有。

如今,兵贵神速这句成语已经成为兵法要诀。不但一些实力较弱的国家经常采用此要诀逆转战局,就连实力超强的美军也不时采用这种要诀以获得战争的胜利。

参考书籍:《孙子兵法》《三国志》

****************

此人说出一成语,预测出战争最终结果,可曹操依然心里没底

作者:灿烂海滩

发表时间:18-03-2013:10优质原创作者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荀彧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主人公是荀彧。原文如下: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荀彧说:“纵观古代成功与失败的人,果真有才略的,虽然弱小也必然变得强大。如果不是这块料,虽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刘邦与项羽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现在同明公您争夺天下的人,就只有袁绍了。袁绍外表看似宽厚,但内心诸多忌刻,任用人才但又怀疑他们的忠心。曹公您贤明豁达不拘一格,用人各得其所,这是在器量上胜过他。

袁绍遇事迟疑,顾虑多,缺少决断,缺点在于不会随机应变,往往失去机会;明公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因事制宜,这还少谋略上胜过他。袁绍统率军队宽柔缓和,没有统一的法令,士卒虽然人数众多,其实很难运用,明公您法令明确,赏赐和刑罚都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士兵虽然少,但都拼命作战,这是在武力上胜过他。

袁绍凭借祖先累世的资历悠闲从容,假装有智慧,以此沽名钓誉,所以那些仅有虚名但却没什么本事的人大多依附他。明公您用至诚的仁义来对待别人,注重诚心而不看重虚名,立身行事谨慎简约,从不吝惜对有功者的赏赐,所以天下那些忠诚事主、注重实效的人全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在道德上胜过他。您拥有这四胜的条件,再加上辅助天子依靠正义讨伐逆贼,谁敢不顺从?袁绍的兵势虽然强大,但又有什么作为呢?”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荀彧口中的“扶义征伐”,意为倚仗正义讨伐不拥护朝廷的人。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 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

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前两年,当时曹操不仅实力远不及袁绍,且在东部、南部都有隐患,对于能否战胜曹操毫无把握。此时,荀彧提出著名的“四胜论”,预测了战争的最终结局。不过,在曹操接连击败吕布和刘备、收降张绣,解除了后顾之忧直接面对袁绍之时,心里依然没底。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的袁绍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参考书籍:《三国志》

****************

老国君娶一少女,却因误会致少女改嫁,引发两场战争,诞生一成语

作者:耳东话史

发表时间:18-07-1113:34优质原创作者

现如今,人人都有婚恋自由的权力,咱们在挑选结婚对象的时候,除了财富、地位、身家背景等一些比较现实的条件之外,还是多少会注重对方的“三观”的,这三观不合是很难走到一块,毕竟婚姻是容不得凑合的。可在古代却并非如此,有些男女直至婚礼前夜恐怕都没见过对方,再说了,古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恋自由是不存在的,这也为某些婚姻的悲剧收场埋下伏笔。春秋时期就有这么一位老君王,他娶了一年轻少女,却因为两人生习惯不同而产生误会,最终这少女被赶回娘家,接着改嫁,却不料因此引发了两场战争,还有一个成语因此而产生。

古代国君剧照,图文无关,仅供示意

公元前65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率领着北方七国,包括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等7国的大军行至楚国境内,了解春秋历史的人一定知道,除了齐国之外,这联盟中的其他国家都是小国,不过话虽如此,多国联军一同袭来,那楚成王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的,不过他也知道,这古代出征最忌讳的就是“师出无名”,也就是你来打我,你得找个合理的理由,对于齐桓公来说,他的理由便是“来都来了,顺便打你”,那这齐国本在北方,而楚国在长江流域,这北方联军又谈何“来都来了”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原本是来攻打另外一个国家,而那场战争的起因却是一个误会。

那北方联盟之中的其他小国实际上都是齐国的小弟,他们没少讨好齐国,讨好的方式无非就是和亲或者送礼了,但有这么一个小国,他们也想讨好齐国,却弄巧成拙,此国便是蔡国,蔡穆侯也是想通过这和亲的方式来讨好齐桓公,于是便将自己的妹妹蔡姬献予他,当时的齐桓公已然是大叔(甚至可以叫爷爷了),那蔡姬还是一少女,齐桓公自是不会拒绝,但这年龄的差距,影响的还不止是他俩的婚姻,还引发了一场战争。

古代少女剧照,图文无关,仅供示意

蔡姬嫁给齐桓公后的某日,这老夫少妻也玩起了浪漫,于是泛舟于湖上,蔡姬毕竟还是个小妮子,难免会有些俏皮的小动作,比如往齐桓公身上泼水之类的,起初齐桓公对于这种打情骂俏的玩笑还乐在其中,蔡姬见齐桓公没有厌烦就变本加厉,她用力的摇起小舟,这下齐桓公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连连喊停,小妮子以为齐桓公这是逢场作戏逗她,就摇得更猛了,齐桓公甚是不悦,次日便对蔡姬说:“你回蔡国去吧。”

照理说,这让自己媳妇回娘家也着实是让人误会,在齐桓公看来,他不过是想让蔡姬回齐国反省反省,而蔡姬则认为齐桓公这是要休了她,于是便向蔡穆侯伤心哭诉此事,这妹妹年纪还小,也不愁嫁,于是就安排她嫁给了别人。齐桓公听闻此事之后甚是愤怒,既然蔡姬已成他的妻子,又怎么再嫁他人?于是他这才带着北方八国大军向蔡国杀去,大战一触即发,蔡国本来就是个弹丸小国,自然只能投降,这讨伐蔡国的事其实也就算是过去了,然而齐桓公便萌生了前文提到的那个想法:“咱们八国的军队到都到这了,打也没打痛快,就这么回去?不行,得找楚国(楚国与蔡国挨着)的麻烦!”于是便有了前文提到的那一幕。

古代军队剧照,图文无关,仅供示意

面对八国大军,楚成王虽然慌得不行,又一场战争即将爆发,不过这第二战,乃是一场骂战,双方是动口不动手!楚成王也知道齐国的确是“师出无名”,于是便派大夫屈完去向齐国讨个说法,屈完便问出了那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齐国这便即便派出管仲也无济于事,一番唇枪舌战之后,齐国以及其他北方国家的大军只能撤军,因为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理由支撑“灭楚”这件事,这便是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

古代大臣剧照,图文无关,仅供示意

恐怕那蔡姬都不知道自己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就因为她这活泼的小妮子嫁给齐桓公后因为一个误会改嫁,最终带来了两场战争,一场没怎么打就投降了,一场则是双方在阵前的骂战,还真是挺荒唐的,从整个事件看来,这前因和后果还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

原来成语“一衣带水”看似柔情的背后是一场战争,而被灭的就是纵情声色的“陈后主”

作者:聊史补丁

发表时间:17-07-2711:33优质原创作者

【读音】yī yī dài shuǐ

【释义】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水 ”原指长江)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正音】衣;不能读作“yì”。

【近义】一水之隔,近在咫尺,近在眼前,迫在眉睫。

【反义】天各一方,天涯海角,天南海北,万水千山,万里迢迢。

【用法】一般作主语、定语、宾语。

【结构】偏正式。

【例句】海峡两岸仅一衣带水之隔,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人物】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成语故事】

南北朝末期,陈、周以长江为界,南朝是陈,北朝为周,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南陈北周。北周末,大将军杨坚篡位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隋文帝登基不久,即着手准备消灭南陈统一中国。

当时,南陈的皇帝是历史上称之为后主的陈叔宝,此人品质并不坏,而且多才多艺,是集音乐家、诗人于一身的艺术家。但作为皇帝,醉心音乐、诗文创作,不理朝政,置人民生活、国家安危于不顾,国家自然而然地一天天衰败,朝中那些只图眼前享乐的奸臣为了保住一时富贵,极力迎合陈后主的嗜好,整天陪着他饮酒作乐,听歌看舞,在脂粉软裙的温柔中醉生梦死。

隋文帝看到南朝武备松弛,官员腐化堕落,决计兴兵伐陈,统一中国。

这时有位大臣说:“陈后主虽然荒唐,但并无大罪。我朝无故加兵,恐怕师出无名,请陛下三思。”随文帝对百官说:“陈国人民因陈后主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作为天下之主,怎么能被一条衣带那样宽的江水阻隔而坐视不管呢?”

公元589年,隋朝大将韩擒虎、高颍一举灭陈,结束分裂,中国再次统一。

****************

「史记成语(十七)」要命的战争——长平遗恨和邯郸喋血

作者:枕月眠从霜

发表时间:18-03-1408:49

作者:公子小眠

[成语]:嫁祸于人

[释义]:嫁,比喻转移。把自己的祸害推给别人。

[出处]:《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

“嫁祸于人”这个成语出现在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前期,赵国当时勉强算是唯一能和秦国掰掰手腕的国家了,那时候紧挨着秦国的韩国早已被秦国蚕食的七零八落,敢怒不敢言。隶属于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愿意把上党周围的郡县并入赵国,赵孝成王拿不定主意,当时的贵族平阳君赵豹认为韩国这一招是想将秦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赵国上,嫁祸于人;而平原君赵胜则主张机不可失,应该立马占据上党地区。最终孝成王听从了名满天下的平原君的意见,派兵进驻上党。

可惜本来派了老成持重的廉颇还好,却听信谣言将其撤换,用了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葬送了四十万精锐。赵孝成王是很后悔不听赵豹的建议,实际上从形势来分析占据上党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改变对秦态势,组织作战缓冲地带,而且提升六国士气与长远有利,但是用人不当,后勤保障很成问题,毫无全面防御规划,而且当时的齐国和楚国对赵国的求援均坐视不理。相反秦国则是名将白起领兵,集中了数十万兵力且粮草充足,赵括的失败就是在所难免了。

至今山西高平的长平村遗留白起坑杀赵卒的痕迹,犹可想象当年战斗的血腥与残酷。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关键战役,这以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国就打算一口气灭亡赵国,双方在邯郸爆发了血战——邯郸保卫战。谁也没有想到,六国合纵叫嚣了那么多年,竟然是在这次被迫进行的保卫战里取得了一次胜利。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鄣。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赵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秦围邯郸乃解。”

司马迁只用了这么几句话就一笔带过,实际上这次战斗比长平之战的激烈毫不逊色。邯郸赵国苦心经营了很多年,赵孝成王在大臣虞卿的激将法下也不甘心一败于长平还要割地,所以下定决心在都城邯郸和秦军拼一拼。这时候廉颇的防守战术起到了作用,而平原君赵胜发挥了自己长袖善舞的外交特长,到魏国、楚国搬救兵。而名将白起则和秦相范雎产生了内讧,干脆托病离职。秦昭襄王先后任用王陵、王龁、郑安平三人为将猛攻邯郸。

这次秦军没有取得预想的战绩,王陵率秦军二十万打了整整一年都没有获胜,却在不停的攻城中伤亡了三分之一,后来继续增兵到四十万,并换王龁为统帅,结果伤亡过半还是没能攻克邯郸。长期顿兵于坚城之下,秦赵两国都吃不消了,秦国继续派郑安平为将,而且补充了大批粮草装备,赵国则是到处求援,但他们明白这是亡国的战争,唯有坚持绝不能投降。

平原君到楚国求援,门客毛遂的表现可圈可点,毛遂一席陈词先激将后请将:"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说的楚王羞愧难当,组织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而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平原君的小舅子,有了这层关系,信陵君甚至买通魏王的爱妾盗出兵符,又当机立断命令随行的朱亥用铁椎杀死魏军统帅晋鄙,强行夺权,以精兵八万开赴前线。

燕赵的民气着实被秦军小看了,邯郸的百姓宁死不降,赵国硬是在兵少食尽的强弩之末打出了可歌可泣的气势。赵国的士人李谈招募了三千人的敢死队,出城与秦军血战,以无人生还的代价击退秦军三十里,邯郸的妇女儿童几乎都上城参与防守,邯郸军民在对秦军的刻骨仇恨中作战。就在这样的坚持中终于等到援军的到来,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王龁带剩余秦兵逃跑,郑安平被俘虏。这时候韩国也加入联军,赵、楚、魏、韩四国罕见地终于齐心协力了一回,将仓促撤退的秦军全线击溃。秦昭王被迫与三国议和,将以前占领的河东郡归还魏国,太原郡归还赵国,上党郡归还韩国。

邯郸保卫战可谓是足够惨烈了,除了齐、燕两国没有参与,七雄里的五国拼得你死我活,战国四公子就有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三位登场,秦国则是连连换将,临了还在内讧中杀了名将白起。

要命的在于,长平之战彻底奠定了秦国对东方六国的绝对优势,而邯郸保卫战虽然遏制了秦军的攻击锋芒,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六国之间的矛盾和猜忌,也没有伤到秦国的军事根基,不过作为赵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笔,必将载入战国的史册。

****************

【成语一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场战争其实是刘邦打的

作者:苏苏看历史

发表时间:18-04-1211:37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汉朝能一统天下的最大功臣,被誉为兵家之仙。通常大家认为韩信统兵打仗的第一战,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则成语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不过《史记》上记载并没有明修栈道这一说,出兵也是明渡陈仓,而不是暗渡,而且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其实是刘邦本人,此时韩信虽然被拜为大将军,但作为新人,肯定是不被大家信服,所以是没有统兵实权的。

首先是“明修栈道”的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是没有记载的。这个典故出自元朝杂剧《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从此之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才广为流传。

那么这场战役到底是怎么打的呢?韩信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最主要的贡献是为刘邦定下平定三秦的战略布局,让刘邦有了和项羽对抗的信心。

刘邦被项羽赶去汉中时,依张良计,烧毁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以示无心图谋天下。但短短八个月后,刘邦就兵出汉中,暗渡陈仓,韩信的加盟可谓是功不可没。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就极力主张攻打三秦。他的理由和张良不一样,张良认为项羽势大,刘邦应该避其锋芒,先稳定发展。但韩信是从项羽那边投奔过来的,他对项羽集团更加熟悉。韩信反而认为刘邦有优势,项羽为人傲慢专横,乃匹夫之勇。项羽军队所到之处凶狠残暴,百姓无不怨恨,而且他坑杀秦军二十万人,还安排秦军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管理分别管理三秦。但秦地百姓对这三人可是恨之入骨,不得人心。而刘邦入关中时,与百姓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不犯。所以只要刘邦能出兵三秦,那么百姓必然群体响应,三秦之地就唾手可得。

韩信的这次战略分析,让刘邦最终下定决心,要再次出兵入秦。怎么打这场仗,在《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所以这场平定三秦之战,韩信没有实际统帅军队作战,而是刘邦依照韩信计谋亲自出兵暗渡陈仓,平定三秦。不过,也就是这次战役,让韩信的实力得到了刘邦集团真正的认可,从此之后,韩信的兵仙之路如开挂般,一路顺畅,直到一统天下。

--免责声明-- 《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这篇文章828la110523。

【结语】: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战争”的4道材料题》】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0523'></small><noframes id='828la110523'>

  • <tfoot id='828la110523'></tfoot>

      <legend id='828la110523'><style id='828la110523'><dir id='828la110523'><q id='828la110523'></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0523'><tr id='828la110523'><dt id='828la110523'><q id='828la110523'><span id='828la110523'><th id='828la110523'></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0523'><tfoot id='828la110523'></tfoot><dl id='828la110523'><fieldset id='828la110523'></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0523'></bdo><ul id='828la110523'></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