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

时间: 2020-09-02 01:00:54 分类: 美文赏析

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

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

****************

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

作者:王志龙爱历史

发表时间:18-12-1114:56

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做登飞来峰。这首诗我们也是非常的熟悉的,大多数人应该是会背这首诗的。因为这首诗非常的出名,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气势,写出了诗人的远大的报复。一首简短的诗,表达的意味却是非常的深刻。这首诗,也时刻被一些现代人拿出来作为激励自己的话语,激励自己要有远大的报复,要时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既然这首诗这么的有魅力,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首诗与王安石之间的故事

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一个很聪慧的人,在小的时候表现出了对文学极大的兴趣。他小时候有一个理想,就是希望进入朝廷,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待到他成年之后,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希望通过这个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当然,他的这个愿望最终实现了,因为他通过了考试,得到了当朝皇帝的赏识。那个时候的他非常的高兴,自己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报复了,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那个时候他刚进入朝廷,对于一切都感到很新奇,心中的抱负也渐渐的变清晰,变大了起来。那个时候的他,算得上是热血沸腾,一直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大放光彩,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个拥有伟大抱负的人的存在。他刚开始任职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不管多么累的工作他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样的他,还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少年啊!那个时候他是在东部的一个地方任职,在那任职期满了之后,就准备换个地方继续工作了。而这首诗,就是在他转任的途中经过一个地方所写的。

他在转任的途中,看到了一座很高的山,他就想着在那座山上去看看,俯视一下四周美好的风景。在他登上这座山后,他发现山上的风景很好,并且在他俯视山野的时候,突然心中有万千的思绪迸发而出,也就成就了这首壮阔无比的诗了。他的内心到底迸发了什么,我们从他作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在他登上这个山峰的时候,看到太阳升起,心中的那种斗志又被激发了出来,他借此来表达自己心中那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觉,他很有朝气,他对自己以后的道路充满了自信,他相信自己会越走越好。借这样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还真的很厉害。

他站在山的最顶端,有种俯视群雄的感觉。因为他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官,所以对于一些官员不好好为朝廷做贡献,威胁朝廷统治的人感到很反感,所以,他借着自己站在最高层来表达自己敢于与他们做抗争决心。也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一定会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负使命,勇敢前行。这首诗借着登高的名义,实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那种年少轻狂的想法,他很有抱负,很有骨气,这样的他,确确实实是一个青春年少的拥有远大抱负的青年。

在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他所描写的壮阔的景象所打动。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那样一种埋藏在心底的理想,在我们遇到合适的机会的时候,我们会不顾一切想着那个理想而不断奋斗,不畏过去,不惧将来。谁都有年少的时候,但是每个人年少时的梦想都不一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一颗火热的心。相信那个时候写这首诗的他,也是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吧。

****************

学霸笔记: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蔽眼

作者:山枫说文化与历史

发表时间:05-2223:48优质原创作者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了《登飞来峰》一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上山登塔,举目四望,天下仿佛尽在眼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挡住我的视线呢?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一层。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气势宏大,充满哲理。

王安石是“王安石变法”的领袖人物,这场变法,这场改革,对宋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他当上宰相的时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写出俯览天下的诗并不奇怪,可是写《登飞来峰》的时候,他还离宰相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为什么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写出如此气魄宏大的诗来呢?

杭州宋城

公元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第四,被授于淮南节度史判官厅公事的职务,任期四年。四年之后,按朝廷的规定凡是在科举进士科考中甲科的,在基层担任了一段时间职务之后,就可以申请考试进入集贤院、弘文馆或秘书省等中央机构任职。宋代自立国之时,就重文轻武,所以后来有很多做了高级官员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就是从弘文馆、集贤院和秘书省担任官职开始,迈向了宰执天下之路。

鄞县王安石治水雕像

按一般情况来说,王安石有这样的机会,应该倍加珍惜。可是据史载,他却主动放弃了这次去集贤院等中央机构的机会。王安石主动要求到地方任职,于是就到鄞县做知县,这一年他二十五岁。一转眼五年过去,他又到舒州做通判,等到在舒州做通判做得差不多的时候,不用他自己讲话,朝廷中有大佬出来为他说话,宰相文彦博上书皇帝,说王安石这个人,只愿意做事,不愿意做大官,应该提拔重用。皇帝准许了,但是被王安石婉拒了!其原因有些不可思议:第一奶奶岁数大了,带老人家去东京汴梁生活费用太高;第二父亲没有归葬老家,还得一笔钱;第三弟弟妹妹要结婚,还得不少钱。总而言之一句话,汴梁消费水平太高,“京城居大不易”,没钱啊没钱。行,这次朝廷认了。

王安石像

又三年过去,王安石任期又满了,朝廷这次直接下旨,希望调他入京工作,此时王安石已经三十四岁,他再次拒绝,原因跟上次基本差不多,这次是奶奶已经去世,所以办丧事还要花钱;我反复推辞不做官,这次突然答应了,人家以为我欲擒故纵,借以向朝廷要挟;朝廷不可夺匹夫之志,人各有志,我不去,就不要再催我去了。

也许有人会很纳闷,就不能再找个像样的理由吗?其实真正彪悍的人生,又何需解释?王安石之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愿进京为官,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希望扎根基层,能深耕基层,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州县虽小,但就像麻雀,五脏俱全,“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则天下无不治。”只要把一个小县能治理好,将来治理天下也不会差;第二,王安石在地方长期做一把手,可以自己说了算,有一些改革的方略可以自己做主来推行,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第三,在基层做官,能接近老百姓,事事都想着老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谋求民生富庶。所以,王安石虽然年轻,却志向远大;做的官小,但是他是为天下苍生谋这个理念却很大。

临川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跟一般人不大一样,当年考科举进士回乡探亲,写了一首长诗《忆昨诗示诸外弟》,节选几句:“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大意就是科举确实需要考,因为考中之后就能领到工资养活家人,让家里人高兴。那么他参加科举求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虽然我才疏学浅出身低下,但绝不自卑,我要做尧舜禹时代的稷和契那样的千古能臣。

原来在王安石的心目当中,科举进士只不过是人生道路当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绝对不是根本的目的,未来的事业是不是光明的事业,是否是为民众的事业。王安石变法毫无疑问是为国为民的,不管在改革过程中遭遇了什么挫折,他从来没有低头,也从来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宋人曾评论他说:“其气量高大,视科第为何等事耶?”气度心胸高远阔大,视科举做官为小事,只有国家的事,只有老百姓的事,在他的心里分量最重。

了解了这些,回头再看这首诗就明白了,虽然他当时已经离任知县,要回老家去,但这时候的王安石心中的志向已经是了然于世人,即便他没有告诉他的朋友,也没有告诉他的父老乡亲,但就这一首诗,就能说明一切。

王安石故居半山园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也许是在预见自己的未来,也在预见自己在未来将要承担重大的使命,所以他宣示的这一点,不管将来遇到何等的困难,不管将自己将会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都应该拥有雄视天下,登高一望的气势,只有这样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功业。

****************

只知道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他的这首诗读过吗

作者:史读书

发表时间:18-04-1920:17优质原创作者

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还没当上宰相的时候,路过杭州就曾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表明了王安石想要治理国家的志向。后来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王安石先后推出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免疫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等,并改革学校科举。王安石坚持更革“祖宗旧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此,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次年,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但是由于与宋神宗在变法上有分歧,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王安石得不到更多的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下去。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从此闲居江宁府。后来,宋神宗逝世,宋哲宗继位,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废除新法。王安石忧愤而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文学家。他不仅散文写得好,诗词也很出名。除了上文写的《登飞来峰》,他还有其他著名的诗词,如《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赖有斯人慰寂寥。

你的魂魄早已逝去难以寻找,从你留下的著述中仍可以看出你的理想主义风范。

所有人都说我固执不通情理,可是有了你这位异代知己,即使面对千万人的指责我也不会消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孟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向各国推销“仁者无敌”的理念,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时王安石变法也被称为“拗相公”。

孟子曾说过:“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著作,一直是王安石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王安石认为自己真正理解孟子的思想,决心继承孟子的事业,推行孟子的政治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当世人不识我,后世人当谢我。”王安石在变法中,遭受过种种攻击,但他都不曾妥协,对自己的事业坚信不疑,一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王安石和孟子的理想抱负相同,遭遇相似,所有把一千多年前的孟子作为精神上的知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哲宗上台后,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但有一项却被留了下来。那就是推行《孟子》。很多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却推崇孟子,如程颐和程颢两兄弟;朱熹发展理学,却仍高居孟子大旗。

其实早在唐代,孟子的思想就受到推崇了。著名文学大师韩愈就以孟子传人自居。欧阳修也曾说到:“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欧阳修也期望能有“窥孟子”到成就。到了王安石,他在变法中,改革学校科举,直接把《孟子》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到南宋,《孟子》被列入“四书”,有了更高的地位。即使在后来的几百年,程朱理学占支配地位,孟子也被确认为继孔子之后的“亚圣”。

****************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朱国平书法 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作者:城乡生活周刊

发表时间:05-0808:49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朱国平书法

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免责声明-- 《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这篇文章828la111339。

【结语】: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王安石的一首登飞来峰,道出了自己内心年少轻狂的内心】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1339'></small><noframes id='828la111339'>

  • <tfoot id='828la111339'></tfoot>

      <legend id='828la111339'><style id='828la111339'><dir id='828la111339'><q id='828la111339'></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1339'><tr id='828la111339'><dt id='828la111339'><q id='828la111339'><span id='828la111339'><th id='828la111339'></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1339'><tfoot id='828la111339'></tfoot><dl id='828la111339'><fieldset id='828la111339'></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1339'></bdo><ul id='828la111339'></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