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

时间: 2020-09-02 01:27:39 分类: 美文赏析

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

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

****************

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

作者:吾爱来

发表时间:18-03-2423:49

越调·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夕阳西下之时,片片残霞似火,天际外横卧着一座孤零零的村庄,淡淡炊烟袅袅升腾,几只黄昏归来的乌鸦静静地站立在老树梢头,天空中哀鸣着远去的孤鸿,一派深秋凄凉肃杀的气氛。再看眼前青山座座,绿水潺潺,遍地是白草、红叶、黄花,正装点着这萧瑟肃杀的秋天,为之增添了些许生气。

全篇五句二十八字,却历历如画,形象鲜明,色彩丰富,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了深秋景色特点。作品看起来似纯写景,但实际上景中含情,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寄寓着游子思归的情感

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吾爱来。

****************

每日一首小诗——天净沙秋思

作者:书虫笔记

发表时间:18-07-2323:24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荒凉的古道上,尘土飞扬,风尘仆仆的游子伴着瘦骨嶙峋的马儿,蹒跚而来。站在桥的这头,遥望桥那边的村庄,夕阳西照,倦鸟归巢,绿树萦绕的村庄,升起袅袅青烟。平常人家的相聚,就是最简单的幸福。那远离家乡的人,愁思之苦,寸断肝肠。

上学时学到这首元曲小令时,是非常喜欢的。九组名词组成一幅秋思之图,全诗透出在外飘零的凄凉之情。还记得老师让以此诗扩写一篇作文,当时的语文老师说:“你适合写这个。"十四五岁的年纪,适合这种透出悲凉的文字,而如今人过而立,反而颇为平淡乐观,或许是豁然了。但是单纯以诗词语言之美来说,这首”秋思之祖“也当之无愧。

离家在外,不经意的景象都能勾起在外飘零,无依无靠的悲伤。还记得,有一年临近春节时,一夜大雪,早上出门去,看到工人们在那挂着红灯笼。银装素裹衬着火红的灯笼,无端的冒出的文字是”苍凉“,很感慨的写了《苍茫的街,荒凉的年》,回过头去看还是有所感触的。人是很不愿回首的,就像现在很不愿回头去读以前的文字,如今的成长都透出曾经的稚嫩,如今的淡然也对曾经的强说愁感到羞赧,但是这篇文字,曾经的心情,如今回想还是会心起波澜的。如果你曾经在外飘零过,并飘荡过很多年的话,这首诗,这样的文字都足以打动你,勾起那些曾经的不易。

而如今虽已成家,只是也远离了父母。而立之年,真正的生活才开头,各种纷乱,突然心就老了,就想到红楼中的一句话”反认他乡是故乡“。总觉的生活已趋无力,而心已无波澜。不是没有了愁绪,而是提不起愁绪,或者是更深的愁绪了吧。心,在逐渐枯萎。

****************

马致远古诗《天净沙·秋思》诗意赏析,枯藤老树昏鸦

作者:文学名句

发表时间:02-1823:5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此曲极负盛名。元人周德清曾评为“元人之冠”。此曲妙在何处?王国维认为是由于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倒是看出了此作的源流关系。“诗中有画”,以象传情,应该说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方式之正宗。这一审美思潮,由《诗经》之“比兴”为滥觞,以六朝山水诗的兴盛为波澜,至盛唐之音而汇汪洋,马致远的这首小曲,可说是为这条波澜壮观的长河增加了一朵绚烂夺目的浪花。

此曲前三句共十八个字,由九个名词构成,这种纯由名词构造而不加动词、不用谓语的句式,应该说是上述审美思潮的产物。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排列了六个名词,未云“早行”而“早行”之情态毕现;宋人欧阳修深爱之,仿效其体,作有“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之句;马致远则进一步,连续排列出九个意象,就把萧瑟之秋与游子之思道出,遂成百代“秋思之祖”(《雨村曲话》语)。

然而,此三句九个意象又并非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其中前二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为一组。“枯藤”句充满了萧杀悲凉的意味:“藤”、“树”冠之以“枯”、“老”、这不是春天的嫩枝新芽,也不是夏日的碧叶浓荫,而是花草凋零、树老藤枯了,时候偏又是傍晚,数只寒鸦,在昏暗的天空里、在秋日瑟瑟的枝条上哀鸣……;“小桥”句恰恰相反,它洋溢着温馨家庭气息,散发着某种人情味:那潺潺流动的溪水,那溪水上横跨着小桥,那小桥通向着的人家,你似乎可以听见喁喁的笑语,在桥上散漫飘浮;你似乎能看得见远处人家的烛火,在缕缕炊烟中闪烁……。

王夫之评《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马致远的这一组意象也同样是两种情感的反衬组合,从而达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审美效应。试思: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走在“枯藤老树昏鸦”的古道上,蓦然间,他抬头看见了水流上横跨着的小桥和炊烟燎绕着的人家,一种酸楚的流落感和着一种人生的失落感一并涌上心头,这其中滋味实在是难于诉说的。

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则是由物及我,由客观而转向主观,诗人的审美观照,由萧杀的秋景秋物转向自我形象:一位羁旅他乡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在西风吹拂的古道上踽踽而行,读者至此方才明白,所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都是一位浪客游子的所见所哀,诗人形象与客体自然此时共同构成秋思画卷。

诗人由客入主,自然应接以内心世界的描绘,但诗人却偏不,他偏要宕开一笔,娓娓道出“夕阳西下”四字。此四字极妙,它与首句“昏鸦”处暗相呼应,首尾一体,以不动衬动,以金红色托出昏黑,从而给这幅秋思画卷增添了阔大恢弘的大背景:远处,地平线上,夕日沉沉,欲落未落,在金红色球体的上方,透出了一只凝止的昏鸦的逆光息影,这巨大的球体,笼罩了一切——羁旅之人与人外之物。然后,诗人笔锋轻带,又转向自我:“断肠人在天涯”。此曲前四句中只有第三句侧及主人公形象,其余皆为物之描写,结用“断肠”二字,则使全篇皆化愁痕,遂成绝响。

****************

世人只知《天净沙·秋思》,却不知《天净沙·春》,美到你心醉

作者:诗词人间

发表时间:03-2422:22优质原创作者

唐诗、宋词、元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可见元曲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重要。而说到元曲,不得不提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大家,这就是所谓“元曲四大家”。虽然不同文学史上也有其他的所谓“四大家”排列硬生生把王实甫算进去,其实是比较牵强的。不管怎么说,这足以说明上述四大家,加上王实甫,都是十分有文采的。就连《西厢记》这样的代表性作品都排不上号,今天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想想看,《窦娥冤》、《墙头马上》、《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几乎每一部都是这个民族的艺术瑰宝。这些作品因为题材不同,其实很难比较孰高孰低。这在今天讲求排名的时代,似乎让人有点不过瘾——到底谁更强呢?找来找去,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或许就是白朴和马致远了,因为他们都曾经用“天净沙”这个曲牌写过散曲,只是马致远写的是“秋思”,白朴写的是“春夏秋冬”,最美的当属《天净沙·春》。世人只知《天净沙·秋思》,却不知《天净沙·春》,其实后者也足以美到你心醉!

《天净沙·春》元代: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这首曲的大意是:晴空暖日、春风和煦,卷起帘拢,凭栏远望。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摆动,耳畔传来黄莺啼啭;眼中是燕子飞舞,小桥流水、花瓣飞落。真是太美了!作者通过三幅画面,“春山”“暖日”“和风”展开描述。“春山暖日和风”为我们清晰描绘了春风和煦,晴日暖阳的勃勃生机图景。把读者带入明媚的春光里,在这一句里,词人白朴重点突出春天已经来到来,令人无比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词人由远及近,由“春山”而“楼阁”与“院中”万千景致,通过听觉,视觉,传入主人的心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飘然旷野,莺歌燕舞、意趣盎然。

这首以“春”为题曲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不及的暖色和清丽。这是白朴《天净沙·春夏秋冬》四首中的第一首,可见白朴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充满情感的人。他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戏剧作品也是令人无限感怀。

从这个层面而言,我们既要《天净沙·秋思》那样的沉郁苍凉,更要白朴这样的春日暖阳。因为伤春悲秋自有一番况味,别有一种忧愁,但是人生必经是要不断向前,总是要寻找到新的希望。而春日的万象更新,便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美丽馈赠,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去走完余下的人生旅程。美是最好的解药!

****************

让人哀伤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作者:游录洛阳

发表时间:18-09-0109:52枯藤老树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

这首词是我上学的时候学过的一首,是最让人感同身受作者凄凉哀伤气息的词。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一幅让人忍不住感叹哀伤的场景。干枯的老树上在黄昏的时候有几只乌鸦在叫着,一眼望去有座小桥屹立在那里,桥下的水在缓缓流淌,旁边住着几户人家,冷冷的西风在吹,在古老的道路上骑着一匹很瘦的马顶着前行。夕阳马上都要落下,夜晚将要来临,在外漂泊的游子还在漂泊无法安定。

古道

古人尚且如此,虽然有伤感,但是诗人还是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生活不易,特别是在外地工作飘着的,我们更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继续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

你可能真的不知道,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原来是一首模仿之作

作者:老沙侃文化

发表时间:18-03-1018:32文化达人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历来受到人们最高的评价,被人们称为秋思之祖。作者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大意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老的驿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辉,朝着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文人多悲秋,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小桥流水人家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意象入诗。全曲一共写到了十个意象,这些意象无不满含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唯有小桥、流水、人家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那么温馨。但那些不属于我,我只是一个漂泊在异乡的独行者。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在于此!

然而,你也许不知道,这首小令其实是马致远的模仿之作,曲中的很多意象都是前人使用过的。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一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而在下面两个曲子中,更有多个意象出现在马致远的小令中。

古道西风瘦马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是这样的:

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再有元代无名氏的小令如下:

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很显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受到了以上两个曲子的影响和启发,但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却远远高于这两个曲子。这是因为他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眼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意象的选择上,他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这也就是《天净沙 秋思》被赞为秋思之祖的原因。关于这一点,学习这首小令的同学是不是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

【腹有诗书气自华】+天净沙·秋思

作者:宝宝知道

发表时间:17-03-1921:20优质原创作者

作者:宝宝知道 果&阳妈咪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著作,也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这首诗词的画面感非常的强,它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我记得这首诗是在我初中的时候学的,当时就觉得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的美,虽然有点凄凉,但那个画面还是挺有美感的,如今再读这首诗就会觉得能体会到那种离乡背井的苦楚。

图片来自网络

****************

拥有最有趣称号的诗人,写了一首堪比《天净沙·秋思》的小令

作者:学诗有道

发表时间:07-0223:07文化达人

在读古诗时,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位诗人有一个或多个称号,即“雅号”。比如,李白,号“谪仙人”或“诗仙”;杜甫,号“诗圣”或“诗史”;白居易,号“诗魔”。这三位诗人的称号,由于我们很熟悉,因而看起来挺正常的,不稀奇。而下面品读的这首小令,它的作者有一个稀奇的称号,或许是拥有最有趣称号的诗人吧!是什么称号呢?我们先来看看,他写的这首小令再说吧!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作者徐再思,是元代诗人,最有名的诗句是“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春情》)。因为非常喜欢吃甜食,故号甜斋,这个称号是不是很有趣?而他写的这首小令,堪比同朝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样是写羁旅之愁,都很经典。只不过,马致远采用的一系列名词以抒情,而徐再思采用的是数字。

在开篇“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中,连用四个“一”,“一”字看似简单,却非常传神。老子《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由“一”衍生而来,因而,“一”是巨大的,多的。而诗人巧用“一”,意在说明他的忧愁,犹如连绵不绝的秋雨。

诗句“叹新丰逆旅淹留”中的“逆旅”,是指客舍、旅馆。李白抒情散文《春夜宴桃李园序》也用了这个词,意思相同,是开篇首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指天地啊!万物的客舍。

这首小令,描绘了诗人深夜未眠景象。深秋雨夜,雨水淋到梧桐叶上,打到芭蕉叶上,诗人留宿旅馆,三更梦醒,灯花未熄,棋局未收,辗转未眠,倚靠枕边,回想十年漂泊,叹息一声,只江南双亲,浮现心头。这是一幅萧瑟冷清的深秋雨夜图。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与思亲之情。

读到最后一句“都到心头”,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写思亲之愁,同样是涌到“心头”,“心头”二字,读来千回百绕,用得贴切,诗人此时不正是愁上“心头”么?

****************

足以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另一首神作,究竟好在哪里?

作者:诗词曲精品斋

发表时间:18-08-0314:24

提到元曲,我相信很多人最熟悉的散曲之一便是马致远的那一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只短短二十八个字,便将那种天下游子的孤寂落寞之感,描绘的入景入情,让人一读之下便久久不能忘怀。这首小令也历来备受推崇,被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先生更是大赞:“《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其实除了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写过一首《天净沙·秋》,其天才般的笔触,无论是在意境上还是写法上,都几乎可以和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不相上下,都是不可多得的“绝妙好曲”。这首散曲的作者便是白朴,作者很出名,不再介绍了。直接来感受一下原句: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和马致远的秋思曲相同的是,这首小令虽然题目为“秋”,但是整篇二十八字却无一个秋字,但却将秋写的淋漓尽致,将秋意写的绚丽多姿。其宁静致远的气氛,孤寂萧瑟的心情,尽皆融入其中,但后句又笔锋一转,平添了一段生机。更妙的是,选取了秋季典型的十二种事物,运用出神入化的色彩描写,将其进行组合,堪称神来之笔!

读这首小令,仿佛在欣赏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描绘萧瑟凄凉的景物,后两句又仿佛江河直转而下,立马变得有些绚丽和多姿了,远不是前人写诗词那种一悲悲到底的套路。

前三句运用秋季常见事物,描绘了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景图:黄昏将至,夕阳正在落下最后一丝余晖,天边布满了如血的残霞,一座孤零零的小山村映入眼帘,在淡淡的炊烟中,几只归巢的老鸦,落在了仿佛已经存在了万年的老树之上。就在这万籁俱静之际,一只哀鸣着的孤鸿,从天边急转而下,越飞越远,最终只能看到影子仿佛一个小点。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孤村转到远山,只见青青的山、绿绿的水、白白的秋草、红红的叶子、黄黄的菊(白草,即枯萎但尚未凋谢的白草)。此句一出,在这样的暮色中,变得多么鲜明呵!仿佛混合了多种颜料的彩笔图,让人不禁精神一震,一扫前面的阴霾之感。

白朴的这首词,其实并不是仅为突出秋季的悲凉氛围,比如前两句的“孤村”、“落日”等意象,虽然都代表着悲秋,但是第三句上便有了转折,将这种静态的萧瑟图变成动态的了。而后两句再一出,鲜活的生机便显得自然流畅,不让人觉得造作。而且采用“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远近交织,相杂在一起,瞬间便将萧瑟的秋景变得五颜六色。足可见作者的用心之巧,选词之精。

要知道,历朝历代写秋景的人多如牛毛,写的多了便极容易落入俗套,而这小令,不仅不落俗,而且还很典雅,精致之余还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意境深远,当真是可以媲美《天净沙·秋思》的另一首《天净沙》了!

****************

(纯文)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眼中没有色彩的水墨画

作者:刘牧的牧牛农场

发表时间:18-08-1818:41

马致远眼中没有色彩的水墨画

马致远热衷于追求功名,却不得志,漂无定居潦倒一生,在漂泊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 秋思》。

此诗虽五句二十八个字,却写出了作者的满心悲凉,枯藤老树昏鸦是他看到的世界,小桥流水人家是别人的世界,而古道西风瘦马是他自己的世界,他的眼中没有色彩,看到的是枯,老,昏,古,瘦,感受到的是刺骨的风,而他的仕途如夕阳般不复光明,想必此时的他已明白昨日的壮志凌云已不复存在,而小桥流水人家已然成了他心中的渴望

当我看到这首诗描绘的景物的时候看到的却与作者截然不同,房前有树,树上有鸦,门前有河,河上游桥,桥前有路,房旁耕种,日落而炊,一派静谧祥和,而这样的一幅景象在作者眼中却无颜色,因为他的寂落,他已是断肠人,不知该归向何处

世界因你的光明而光明,因你的黑暗而黑暗,共勉之

--免责声明-- 《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这篇文章828la111743。

【结语】: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一首诗】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1743'></small><noframes id='828la111743'>

  • <tfoot id='828la111743'></tfoot>

      <legend id='828la111743'><style id='828la111743'><dir id='828la111743'><q id='828la111743'></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1743'><tr id='828la111743'><dt id='828la111743'><q id='828la111743'><span id='828la111743'><th id='828la111743'></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1743'><tfoot id='828la111743'></tfoot><dl id='828la111743'><fieldset id='828la111743'></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1743'></bdo><ul id='828la111743'></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