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

时间: 2020-09-02 01:57:34 分类: 美文赏析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恋香衾江城

发表时间:18-08-1922:34

历史上著名的劝学故事凿壁偷光,其励志成分鼓励多少人努力向学,在艰苦的条件下也不要放弃学业,凿壁偷光最终成了一个成语,故事的主角却在历史上并不是很有名,他便是西汉匡衡。

匡衡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经学家,世有“匡说《诗》,解人颐”之言,说明匡衡对《诗》的理解很深。尽管如此,匡衡一开始考博士弟子课试,多次未中,说明他此时的学识水平还未达到后来的高度,匡衡的仕途也并非经由正常提拔而来,而是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被拉拢。当时朝中大臣史高为了对抗萧望之,便将匡衡拉拢过来,萧望之是汉元帝的太子太傅,对儒学研究很深,而史高与萧望之素有嫌隙,为了对抗萧望之,史望便将匡衡推到汉元帝面前,以代替萧望之。

汉元帝素好儒学,曾说过汉宣帝用刑有点过,而汉宣帝认为此子不类自己,只以儒学治理天下终有不足,因此十分担忧,甚至认为此子会乱汉家天下,有改立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精通儒学的匡衡自然不会入汉宣帝的法眼,但他此时与汉元帝交好,为他之后得到重用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36年,匡衡成为宰相,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士子,怀抱着匡扶社稷的理想,自然有一系列的改革整顿措施,但是朝中不乏奸臣,匡衡没有与之对抗,反而曲意逢迎,让当时的士人所轻。匡衡虽然受到儒家的教育,最终却成了一个懂得保全自身为重的政客。在无力抗衡以及无大势帮助之时,选择了妥协。

在匡衡担任宰相的时候,石显正得势,石显身任中书令,因为职位关键,日夜与皇帝朝夕相处,因此深受皇帝的宠幸,石显便凭借着皇帝的信任在朝中专霸朝纲,史书上记载“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权臣之所以得势,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皇帝对他的宠幸,如果这个时候进言反对,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匡衡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选择隐忍了下来,毕竟连萧望之都败在了他的手上,何况与皇上的亲近度连萧望之都不如的匡衡?

西汉时期,甘延寿和陈汤镇守西域,两人虽然手中有军队,但却不足以对付匈奴,在甘延寿和陈汤察觉战机来临之时,假传圣旨调遣西域兵马,大败匈奴。虽然战后的结果是好的,但是他们假传圣旨却犯了大忌,因此受到石显的打压,此时匡衡也上书不断抨击甘、陈二人,朝中大臣多为其鸣不平,认为匡衡与石显勾结,沆瀣一气。

等到汉成帝即位之后,大臣们纷纷上书举报石显的罪名,为了树立自身的威信,解除大臣们心中的怨气,汉成帝铲除了石显及其党羽。匡衡也上书言匡衡罪名,但是因为他此前的不作为,以及他在甘、陈之事中所表现出的与石显一致的态度,使得大臣们纷纷将其看成石显的同党,一并抨击。虽然汉成帝考虑到刚即位不久,没有处理匡衡一事,但是后来匡衡在群臣的不断攻击下终于被贬为庶民,返回家乡,所用罪名是贪图土地,扩大食封邑。匡衡自幼苦读,实现了“学而优则仕”,但是因为过于保全自身反而使自身受到不断攻击,究其根本,都是因为身居高位而不作为的缘故,毕竟他身为丞相,不同别人,即便他人都沉默,他也不应当沉默。但是他的求学刻苦精神传播到后世,影响深远,总的来说还是功大于过。

****************

“凿壁偷光”的一时佳话,最后的主人公到底怎么样了?

作者:响说历史

发表时间:18-03-1509:41优质原创作者

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曾读过一个励志的故事,名字叫匡衡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真的鼓舞了很多孩子们。匡衡家境贫寒,却热爱读书,即使在黑夜里,也要拿出书本看看,但家里穷得甚至都买不起火烛。他的邻居街坊家晚上却灯火通明,匡衡请求街坊能否到他家里读书,不仅被街坊拒绝,还惨遭挖苦讽刺。

回到家中的匡衡没有因此灰心丧气,突然他想到一个主意,在自己家墙上挖了个小洞。这样一来,街坊家的灯光就透进了他家,他也就借用这微弱的光,饱读诗书。

这样一直“偷光”也不是长久之计,匡衡找到一个富裕的人家,做小工,不要银两,只有一个请求,给他一个读书的机会,他能还主人一个世界。

匡衡的科举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连续考了九次,才当上太原郡文学卒史。虽然是不起眼的官职,但因为对《诗经》了解透彻。得到刘奭赏识,将匡衡升为郎中,给事中。

因为丞相逝世,匡衡接任了官职,成为丞相。身处高位的他尽心尽力辅佐元帝,处理国事时,他常常引用《诗经》里的故事。

元帝患病时期,宦官石显搅乱朝政,民不聊生,随后汉成帝登基,匡衡立即上书状告石显,最终惩治了这个宦官。

让人意外的是,匡衡最终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罢免了官职,他处理封地时,在不告知任何一个人的情况下,扩占了四万多亩地,这是不合法的,被揭发后成帝一气之下将他官职罢免,沦为平民。不过几年,抑郁而终。这样的结局似乎不符合我们儿时的幻想,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就如同伤仲永一样最后沦为普通人,这也正告诉我们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

“凿壁偷光”的励志主人公,后来却变成这样,结局你想不到!

作者:古史今感

发表时间:18-09-0211:36

我们的教科书里面,很多时候,讲了一些励志的古人,他们有的勤奋学习,有的壮志凌云。因为他们有着这样优秀的品质,所以他们能被选进我们的教科书里面,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而“凿壁偷光”里面的主人公匡衡,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事情都会有个开头,或好或外,但能走到最后,实在太少太少了。

匡衡出身是农门世家,本是农家子的匡衡,却多了一份农家子没有的兴趣。他喜欢读书,即使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供不起他读书买书,他还是没有放弃这个爱好,宁愿去打散工赚点小钱来读书。家里穷,晚上没油灯, 他就凿开墙壁,让邻居家的光透过来好借光学习。

后来他拜了当时一位博士为师,学习《诗经》,后来他学习诗经,竟然到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地步。传说晋朝的和尚道生法师对石头念经,石头听完他的讲解,不自主地点头了。这个词是形容精通的人来讲他精通的方面,必定能让听的人茅塞顿开。匡衡的确达到了这种高度,当时的儒家学者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当时的经学家都很是推崇他,对于《诗经》的解说,他更是无人能及,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对匡衡更是充满好感。这样一看,我们教科书里面的匡衡很成功,好学,勤奋,并使得大家对他青睐有加。汉元帝即位后,他平步青云,官位直升,后来京城发生日,地震这些灾害。他还为此上书劝谏汉元帝,里面提及“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

汉元帝很是欣赏,以后几年时间里,汉元帝要是想听《诗经》的讲解,首选就是匡衡。后来匡衡更是成为丞相,封安乐侯,位极人臣,荣宠非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后来匡衡变了,变得不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了,他开始变成了我们讨厌鄙视的小人,变成了我们最不想看见的人。

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即位,汉成帝是汉朝有名的昏君,沉迷酒色,还有两位宠妃赵合德,赵飞燕。他把矛头指向了陈汤,陈汤是谁?是那位远讨康居,歼灭匈奴,斩首单于,立功于万里之外的西汉名将,那句气势恢宏的名句就是他说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把歼灭匈奴的财物分给了部下,没有拿回朝廷。匡衡这就不开心,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他联合一堆大臣上书给陈汤施压。就这样,他用自己巧舌如簧的本领,扳倒了这位西汉名将。陈汤官位被免,一生功名,灰飞烟灭。

匡衡也没浪几年,几年后,匡衡的丑事东窗事发了。汉元帝时期他被封为安乐侯,他的封国本来土地标榜有31万亩地,他利用地图错误,以权谋私夺取临淮居民百姓农田4万多亩。他的丑事,在汉成帝时期暴露了,司隶校尉等人举报他,他被免为庶民,赋闲在家,真是可悲可叹。

****************

大家都学过“凿壁偷光”,但是主人公后来的故事有人知道吗?

作者:大司马说史

发表时间:18-07-0517:38

在小学课本中,我们会学到很多关于古代人们为了学习用尽方法的故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悬梁刺股和凿壁偷光,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男子为了能够不如仕途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心酸,说起那个需要偷光才能学习的匡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长大后怎么样了,其实他长大后的人生经历比他偷光的故事还要戏剧。

匡衡小的时候因为家里贫穷,很难能像富家子弟一样去私塾上课学习,所以他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借书学习,只不过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他虽然最后不如仕途当官,可是他的仕途之路却异常坎坷,比偷光还是困难,经历了数次失败,才得到了一个平原文学的小官。

由于他对在文学方面的理解能力特别突出,被很多官员推荐给了汉宣帝,皇帝见匡衡却是很有才能,还提升了他的官职,当时的皇太子因为匡衡的学识,忍不住结识他,跟他一起学习,探讨文学的事情。

汉元帝登基后,匡衡被提拔我郎中、博士,仕途终于开始步入正轨有了起色,匡衡希望趁着皇帝赏识的机会,非常积极主动给皇帝提供建议,利用自己对诗经的理解,让皇帝广开言路。严格执行朝纲纪律,渐渐的汉元帝越来越赏识他,还把他提拔为了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可见,匡衡能够走到这种官职,离不开自己背后的努力,也离不开自己的能力,后来由于他的建议都非常有利于江山社稷和百姓,汉元帝还将他封为宰相,还封他为安乡候,赏赐了食邑六百户。

汉成帝继位后,匡衡继续积极主动的进谏,也是因为匡衡事业心太强,导致他疏忽了家庭教育,他的儿子因为匡衡的不负责任,成了一个颓废少年,他的儿子叫做匡昌,靠着匡衡的关系做担任越骑校尉,由于他喝的酩酊大醉,与人争执,神志不清的杀了人,被捕入狱。

跟匡衡一伙的官员因为与匡衡交好,所以想要设法将他儿子救出来,只因方法是在是太笨,而且还留下了不干净的痕迹,被人发现,禀告了皇帝,那些大臣也只好请罪,希望皇帝能够宽恕他们,汉成帝念在匡衡劳苦功高的份上,便饶了他教子无方的之罪。

除了教子无方不是个好父亲之外,匡衡也算不上是一个好官,他当年其实也做过不少坏事,当年他被封为安乡候的时候,给他了一块大面积的土地,以南边的闽佰为界限,可是在当时的地图上,闽佰是平陵佰的边界,这样的情况下,匡衡一下子多了四百多顷的土地,匡衡获得了这么多土地,不仅没有及时上报朝廷,还隐瞒了十几年,最后被人告发,治了他专地盗土的罪名,贬为庶人。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人性难以抗拒的诱惑

作者:说今道古

发表时间:18-05-1814:33

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听过凿壁偷光这个轶事典故吧,说这个孩子因为家里穷的没有油灯,但是又想读书,突然就看到隔壁有灯光从他家墙缝中透过来,于是拿了把小刀把这个缝隙挖的大了一些,借着隔壁家的灯光来读书。其实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呢,叫匡衡,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要说这个匡衡,小时候就特别想读书,但是家境贫寒,根本没有钱给他去念私塾,不过还好,虽然没钱上私塾,但是家里还是有个亲戚是认识字的,于是匡衡从小就跟着那个亲戚学习认字,最后也才有了读书的能力,可是虽然能读书了,但是没钱买书呀,之后匡衡就趁着农忙的时候,去一些有钱人家里打短工,也不要钱,就是求着人家能够借他两本书回家研读。

匡衡从小这么努力,长大之后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一些成就,因为匡衡熟读《诗经》同时对于这本书还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让当时还只是太子的汉文帝被他的文采学识给深深的吸引了。于是之后汉文帝上位,就开始一心提拔匡衡,而匡衡自己本身也是有能力的,仕途一路坦荡的走到了丞相职位,而且匡衡在当丞相的时候还劝汉文帝要修考制,提倡勤俭,礼让为国。

在政治上也执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于当年那个千疮百孔的腐烂社会可以说做到了大幅度的改变,之后就算汉文帝病逝,汉成帝继位之后,也是对匡衡十分推崇。按理说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只要勤勤恳恳的工作下去,以后肯定是能安享晚年的,但是匡衡可没有,因为在匡衡年级也大了之后,就开始动一点歪心思了。再一次封地的时候,匡衡也是利用自己的职业之便,偷偷给自己多划了四万多亩地在自己名下。

本以为是一套瞒天过海的操作,但是没想到之后给汉成帝给发现了,那汉成帝本身对于匡衡给的就不少,没想到匡衡这么贪,一起之下就给匡衡贬为了平民。并且没收了他的所有家产,之后匡衡不久便在自己的老家病死了。所以说呀,有文采有学识当然是好事,但是历来多少有能力有抱负的官员,最后都死在了一个贪。

****************

好学典范,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

作者:缪帝说史

发表时间:18-08-0915:35历史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纵观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可以发现,好学始终作为一根主脉络贯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也正因为如此,好学已经深深的镌刻在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自古以来,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学之士,比如说头悬梁的孙敬,锥刺股的苏秦;车胤的囊萤而学,孙康的映雪而读……不过就我个人而言,不是很欣赏上述好学之人的做法,为什么呢?头悬梁,锥刺股属于自残行为,囊萤映雪又太过不明智,有点匪夷所思。相比他们来说,还是凿壁偷光而学的匡衡比较正常,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匡衡这个人吧。

匡衡出生于贫农家庭,原本应该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文化,更不要说学习了。可是呢?他非常羡慕那些读书人,他也想成为读书人,于是央求一个识字的亲戚教他认字,而他也挺争气,很快的就学会了很多字,具备了能看懂书的能力。可是能看懂书和能看书是两个概念,当时的书是很贵重的东西,不是他这种贫农之家可以拥有的东西,所以他只能向乡里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可是正如前面讲到的,书是非常贵重的,别人又怎么愿意借给他呢?于是他只好替别人免费干活,以此来换取看书的机会。过了几年,匡衡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必须一天到晚的干农活,这样他白天根本就没有功夫能够好好看书,一卷书要花到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完,这就让想看更多书的匡衡急了,他就想利用晚上的时间多看书,可是他又很穷,买不起照明工具,愁死个人哦。某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诵白天看的书,背着背着,发现有面墙上有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灯光。于是,匡衡就拿了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的光亮也大了,于是他就靠着这些亮光来看书。这也就是凿壁偷光的典故。

正所谓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他的日夜苦读,使得他在《诗经》上的造诣非常之深,可以说是当时公认的《诗经》第一人,有着“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的说法。而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非常喜欢《诗经》,自然就非常欣赏匡衡了,在他登基之后,就屡次升迁匡衡的官职,最后一直将其升到丞相高位,还被封为乐安候,食邑六百户,也正是因为这次封侯划食邑封地为他埋下祸患。当时替他丈量食邑封地时不知哪里出了错,总之就给匡衡多划出了数百顷封地。理论上他应该让朝廷收回这些多余的封地,可是匡衡却企图将错就错,不愿吐出这块到口的肥肉。地方官员畏惧匡衡的权势,不敢得罪他,也没有向朝廷揭发他。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最后依旧被人告发了他的私吞多余封地的行为。尽管匡衡此时已位极人臣,汉元帝也很喜欢他的《诗经》,可是如此狂妄的吞地欺君行为,作为皇帝又如何可以容忍。最终夺了他的爵位,收回了所有的封地,还把他贬为平民。

匡衡生于贫农之家,却勤奋好学,以凿壁偷光的典故闻名于世,甚至一度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因为贪婪而身败名裂,最后又回到当初的一贫如洗的地步,令人唏嘘哦。

****************

“凿壁偷光”中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老师为啥没告诉你

作者:林姐读历史

发表时间:07-2318:38

相信大家在小学的时候都读过一个叫做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们的主人翁在家境贫穷的条件下,通过在墙壁上凿一个小洞,借隔壁家的微光来读书,实则是在告诉我们,每个学子都应该向他学习,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不要放弃读书。

而当时的家长和老师们,都会用这个故事来告诫我们,拿我们与匡衡做对比,说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如此优越,应该更要好好的学习,不过我们只知道,在匡衡小时候偷光学习,但是这个行为维持了多久,之后学业是否有成,我们都不得而知。

因为书本里面,对于他后来的发展并没有详细描述,而老师们也没有对我们讲解,那么匡衡究竟长大后是怎么样呢?有没有更好的发展呢?

据史书资料记载,虽然儿时的匡衡特别的勤奋学习,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可以说是付出和收获并没有对等,不过好在后来,在他的不断的努力之下,还是当了官,虽然只是一个地方父母,职位并不大。

不过,因一次偶然机会,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之后,仕途之路可谓是一路平坦,他的官位一步步被提升,最后,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位,但是随着官位的越来越高,匡衡开始走上了贪污之路,不仅贪污金银财宝,而且还贪污土地,把土地都归入到他的名下。

而其他人碍于他的职位,也基本上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世上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因为贪污数额过多,最后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龙颜大怒,一气之下,便将他贬为庶民,让他回老家去,永远不可以再回到京城。

其实皇帝多多少少对他很失望的,因为他觉得以匡衡的能力,因为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可以有更多作为的,只是为什么如此的贪婪?这明显就是亲手回到自己多年来的努力。

回到老家不久之后,他就死在了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虽然他小时候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但是他长大后的行为却让人不禁感叹,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书本中以及老师们一直没有告诉学生,长大后的匡衡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的原因吧!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长大后过得怎么样?

作者:峰哥看历史

发表时间:05-2418:59历史达人

大家好我是峰哥看历史!记得小时候老师为了鼓励我们认真学习,经常会引经据典,而其中常常出现在我们耳中的一个经典故事便是凿壁偷光。

它大体的内容就是一名叫匡衡的孩子,幼年家境贫寒,却十分好学,而家里微薄的收入只够勉强买很少的书籍。白天要为了生计奔波的匡衡只能在晚上看书,但晚上没有灯光怎么看书呢?点蜡烛啊,但蜡烛对于匡衡来说却是一种奢侈品,怎么舍得买来看书呢。这时候富裕的邻居家经常点蜡,于是匡衡就偷偷在两户之间的墙上凿了个小孔,就是借着这微弱的烛光,匡衡每晚坚持看书到邻居熄灭蜡烛为止。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习匡衡为了学习不怕艰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与毅力,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学习才能改变未来。而匡衡也为我们证明了这个道理,世代务农的匡家在匡衡这一代终于进入了上层社会。在西汉汉元帝时,匡衡登上了人臣之顶点,进封乐安侯,代丞相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

人一旦浸淫权欲之中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就极为容易踏入歧途。这点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身上就充分的诠释了这点,贫寒出生的赵德汉,在掌握绝对权利之后,贪欲便开始侵蚀着自己的,他非但没有学会控制和约束,反倒越陷越深,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而凿壁偷光的匡衡亦是如此,在位极人臣之后,权欲冲昏了他的头脑,最终因为贪腐专权和擅自圈地被废为庶人,没过几年就病死于老家。本应福泽数代,恩荫后世的匡衡,却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让匡家昙花一现,也让自己毁誉天下。

欲望,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而产生的念!当一个人权利过大,他的欲望也会变得十分之大,而想要让自己保持平衡而不跌落,就要学会控制欲望、约束欲望。否则,跌入万丈深渊只是早晚的事情,甚至会遗祸子孙,悔之晚矣!

****************

历史上“凿壁偷光”主人公后来如何,被封侯拜相过?

作者:探索长河

发表时间:18-03-1923:19

匡衡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感到陌生,但如果说起“凿壁偷光”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而匡衡就是这个耳熟能详故事的主人公,大家都知道匡衡少时十分好学,勤奋努力,但很多人不知道长大后的匡衡怎么样了!

匡衡家世代都是农民,但匡衡却很好学,又很努力,家境的贫寒并没有挡住他对读书的喜爱,没有钱读书,他就靠帮工赚取读书费用,没有书读,他就帮别人打工,不要钱,只求别人能将书借与他。匡衡的仕途却并不平坦,匡衡考了九次,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他少时曾和当时的博士学习过《诗经》,对《诗经》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由于匡衡对《诗经》的理解之深,使得很多人推重他,连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对他也有好感。汉元帝尤为喜欢《诗经》,曾多次听匡衡讲解《诗经》,对匡衡很是赞赏,就让他任御史大夫。在公元前36年时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就成了丞相。

成为丞相的匡衡每当讨论政务时,他都引用《诗经》来对答,并提倡推重经学,他的这一主张很得汉元帝支持,故而在汉朝中期时开始兴起了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风气。

在汉元帝后期是,汉元帝重用宦官石显,因有皇帝宠幸,使得石显很是嚣张,私下里结党营私,并把持朝堂,向汉元帝进谗言,加重税收,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成帝即位后,匡衡就上书弹劾石显的罪行,并揭发检举了他的党羽,这也使得匡衡得罪了很多人。

当时的匡衡已不仅仅是丞相,他已被汉元帝被封为安乐侯,获食封土地三十一万亩,而被封侯的匡衡,并没有满足,他利用地图有误的空子,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匡衡当了一辈子的官,也得罪了很多人,他的政敌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就利用他非法扩大食封土地的事弹劾他,最终匡衡由于这份贪心,被汉成帝削去了爵位,贬为庶民。

人有时就是这样,在食不果腹时,却心怀天下,在富有后,却又只顾个人利益,不惜盗用国家公器、搜刮民脂民膏,忘掉了自己的初心。

****************

小时候偷光,长大后偷地,凿壁偷光的主人公长大以后成贪官!

作者:罗胖讲故事

发表时间:17-11-1311:55

匡衡,西汉著名经学家,也是“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公,但是此人长大后却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人无完人,不能尽学啊!

匡衡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出过什么读书的好苗子,到了匡衡这里,匡衡竟意外的好学,他十分痴迷于《诗经》,对《诗经》的理解之深,就连汉元帝也赞不绝口。

少时的匡衡身上的那股子勤奋好学的劲儿,的确值得后人学习。他家里穷,无法拿出多余的钱来送他读书,所以他只能靠自己的那双手,边打工边读书。同乡有个富翁家里的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他从不收工钱,只希望富翁能借书给他。富翁被匡衡勤奋好学的精神打动,答应了匡衡,借给他书看。

可是匡衡白天要做工,根本没时间看书,就只能趁着晚上休息的时间看书了。问题来了,他家没有那么多钱去买蜡烛,他就只好另辟蹊径,把自家墙壁凿了一个洞,借助邻居家的光看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书的少年长大了,他要去参加考试了。

令人意外的是,对《诗经》掌握得最好的匡衡连着考了9次才得了一个丙的成绩。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只要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就是从文学掌故步入仕途的。

汉元帝在位时期多灾多难,既有日蚀,也有地震,匡衡就上书汉元帝,引用元帝最喜欢的《诗经》来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倡导节俭和礼让仁和之风。汉元帝听从了匡衡的劝谏,将匡衡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匡衡的官做得越来越大,他开始打压异己,走上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歪路。著名的抗匈大将陈汤就是被他打压,晚年郁郁而终的。陈汤是武将,他的奏章中第一次出现了那句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一位为国尽忠的将军,匡衡却因为政见不和,而极力打压他,导致陈汤晚年过得极其不顺,最终郁郁而亡。相反,要是站在匡衡这边的人,要是犯了错,匡衡还会替其遮掩。

当时汉元帝封匡衡为安乐侯,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却利用郡图失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匡衡吗?

不过,在匡衡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还是为国家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除掉石显这个大奸臣。汉元帝后期,石显凭借元帝宠信,结党营私,怂恿元帝加重百姓赋税,没有人敢招惹石显。汉成帝刘骜继位以后,匡衡第一个站出来弹劾石显。可是不久以后,匡衡非法扩大国界的事东窗事发,也遭到了弹劾,丢了官职,没过几年就死了。

纵观匡衡的一生,前期勤奋好学,中期忠君为民,后期徇私舞弊,末期走回了正道。人,谁能没有错呢?匡衡最终还是冒着被处死的风险对付石显,他做了其他人不敢做的事,虽然最终他也被弹劾了,但是此时他无愧于心,和之前陈汤一事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汉书》中,匡衡还是被认为是一代名相。

--免责声明--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这篇文章828la112194。

【结语】: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他后来怎么样了?】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2194'></small><noframes id='828la112194'>

  • <tfoot id='828la112194'></tfoot>

      <legend id='828la112194'><style id='828la112194'><dir id='828la112194'><q id='828la11219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2194'><tr id='828la112194'><dt id='828la112194'><q id='828la112194'><span id='828la112194'><th id='828la112194'></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2194'><tfoot id='828la112194'></tfoot><dl id='828la112194'><fieldset id='828la11219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2194'></bdo><ul id='828la11219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