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

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

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诗人回顾两个月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轮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表明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

“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圞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两回圆”是经历两月的艺术说法。这句诗含蕴很丰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人们爱用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离合,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与家人的团圆,现在是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

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回答,却转笔写景:好像诗人并不关心今宵宿在何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碛中之景,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免责声明-- 《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这篇文章828la218580。

【结语】: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218580'></small><noframes id='828la218580'>

  • <tfoot id='828la218580'></tfoot>

      <legend id='828la218580'><style id='828la218580'><dir id='828la218580'><q id='828la21858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218580'><tr id='828la218580'><dt id='828la218580'><q id='828la218580'><span id='828la218580'><th id='828la218580'></th></span></q></dt></tr></i><div id='828la218580'><tfoot id='828la218580'></tfoot><dl id='828la218580'><fieldset id='828la21858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218580'></bdo><ul id='828la21858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