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

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

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本文出自《诗经.秦风》,曾经被古代学者们认定为批评秦襄公不采用《周礼》来治理自己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重用。這首诗与其它的诗有所不同,诗中没有具体的事件和堨景,甚至连伊人的个人信息全然没有,最起码的性别都是未知的,现代多数学者都把它当作怀人的情诗看待。

诗篇一开始,便向读者说明了此时的天气已然到了深秋时节,芦苇叶片上的露水经过秋夜凉风的洗礼显然已凝成了细碎的霜花,说明天刚破晓。秋天原本就是令人伤感的季节,更何况寒意尚未退去的深秋晨,诗人独自来到河边,目的在于追寻那不见踪影的情人,呈现在眼前的却是茫茫无际的芦苇荡。水乃天然的阻隔,霜乃心灵的阻隔,使诗人无法到达河的彼岸,意中人你在何方。清澈略带寒意的“秋水”,把诗人的思念带向那遥远的对岸,使诗人长久地停留在“道阻且长”的地方。纵观全文,诗人根本就不知道心上人的准确位置,水边只是他安慰自己的地方。也许伊人就像曹植笔下的“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一样悠远无定,這使得诗中有种诱惑中略带绝望的思念。“溯洄”、“溯游”即是秋水的流动方向,又包含着诗人随水流的方向不断找寻的动作,人与自然,动与静的结合完美无缺。“宛在水中央”虽然说到最后找到意中人的踪影,但实际上在水中央还是渴望不可及,作者很无奈,惘怅之情油然而生。

作者的這种空幻和虚泛的写法给后人的阐释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同时也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诗中所指的物象,不过是诗人用来歌咏的对象,其中更富内涵,更有象征性。“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是反复追寻和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伊人”虽若隐若现,但还是遥不可及,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成为后世诗人笔下经常出现的主题。“蒹葭之思”和“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往来的客套话,著名诗人曹植的《洛神赋》和李商隐的《无题》等,就是对《蒹葭》最好的回应。[本文非原创,大量资料来源于诗经解析等资料]

--免责声明-- 《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这篇文章828la250031。

【结语】: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诗经蒹葭的赏析(蒹葭之美赏析论文)】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250031'></small><noframes id='828la250031'>

  • <tfoot id='828la250031'></tfoot>

      <legend id='828la250031'><style id='828la250031'><dir id='828la250031'><q id='828la250031'></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250031'><tr id='828la250031'><dt id='828la250031'><q id='828la250031'><span id='828la250031'><th id='828la250031'></th></span></q></dt></tr></i><div id='828la250031'><tfoot id='828la250031'></tfoot><dl id='828la250031'><fieldset id='828la250031'></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250031'></bdo><ul id='828la250031'></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