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

分类: 历史

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

高俅 苏轼

苏轼与高俅这二位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单独拿出来一位大家都清楚是什么人,但是把这二位放一起大家又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个人认为这二位之间的故事其实也是一段美谈。

高俅画像

高俅画像

话说那个时候高俅还是一个破落子弟,在苏府(苏东坡家)当个小官,与苏东坡很是熟识,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大文豪啊,这高俅也是会舞文弄墨的,写好了文章也是会拿给苏东坡看让苏东坡给指正的,于是苏东坡就发现,这高俅文采不错啊,也是个人才啊,于是就高看他一眼,有合适的机会也会想着他。

苏东坡曾将高俅推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但是由于曾府门客已经很多,高俅被人给退了回来。苏东坡又把高俅推荐给当朝驸马都尉王晋卿,为高俅在驸马府谋得了个小官。高俅在驸马府一呆就是小十年,估计也是够郁闷的,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认识了当时的端王即是后来的宋徽宗,因踢得一脚好球而使二人混个脸熟,后来端王继位,高俅因得这层关系再加上会做人情商高一路高歌官路亨通,官至节度使后来又升为枢密使,他爹他哥也鸡犬升天高官厚禄享受着。所以高俅打心里是感激苏东坡的。

在那个时代政治派系斗争是很激烈的,不巧苏东坡就是那个牺牲品,连番贬职、流放,让苏东坡饥寒交迫,可怜一代大家就这样客死他乡。

这两个人在政治上意见相左人生取向也是背道而驰,一个人飞黄腾达的时候正是另一个人落魄失意的时候,那么这两个人又有什么交集?在仕途上高俅帮不上苏东坡或者说是苏家人的忙,但是由于苏家的落魄,在苏家人(苏东坡子孙后代)进京的时候,高俅总是会亲自接待并好吃好喝好住的供着,还给予钱财帮助。就是因为高俅一直顾念着苏东坡对他的知遇之恩,爱屋及乌的一直对苏氏后人加以照顾。

历史上对高俅的评价咱们先不用管,就高俅与苏东坡这一段故事咱们完全可以相信人性美好存在于任何人的心中。

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

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字子瞻,他精通诗词书画,作品众多,词作属于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出生于名门世家,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当时出各的文学家,后人称他们为“三苏”。不过苏轼自己还有个名字——东坡。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1056年,苏轼第一次去京城赶考,文章备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间名动京城,一举成名。苏轼开始走向了仕途,同时具有很高创作热情,名篇佳作不断。当时宋代官僚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苏轼也不免牵涉其中,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差点死于牢中,经过友人的多方营救,才得出狱。

出狱后,苏轼在做黄州了很小的官,从此对官场冷了心,一有空就到处游山玩水,去赤壁山游览之后,感叹历史人物的命运,写下千古流传的“大江东去”。平时还带着家人去开荒种地,开荒的地方是城东的一块坡地,种些粮食和蔬菜,可以维持生活,也可以消磨时间。在那里种地的日子里,苏轼给自己起了一称号,叫做“东坡居士”,还写了两首诗,叫做《东坡种花》,又写名字叫做《步东坡》的诗,他的很多作品集也带有东坡称号。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他在杭州做官的时候,发明了一种红烧肉,后人称那种做法的肉叫做东坡肉。后人便称苏轼为苏东坡。

苏轼62岁时被流放到海南岛儋州,他开始兴办教育,很多人从外地来追随他。儋州至今还有很多地方以东坡命名,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苏轼开创了什么派

在当时那个时代,诗词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那苏轼开创了什么派呢?

苏轼的水龙吟

苏轼的水龙吟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苏轼开创了什么派已经很清楚了。当时的宋朝,豪放派和婉约派是两大派系。两者具有显著区别。豪放派主要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而婉约派主要以李清照为代表。

首先来看豪放派,这一派的作品气势豪放,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奋发的感觉。而与此不同的是婉约派作品,语言含蓄感情细腻,轻松活泼,同时多表达离愁别绪,给人深沉幽怨之感。有时候是写男女恋情,有时候也有写山水自然风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而苏轼的诗作风格和做人风格以及一些个人经历,导致了他的诗风一贯是豪放大气。他应该算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豪放派特点主要体现在是视野广阔,气势雄放,多采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不拘守音律。豪放派的内部分派较少,主要也就是“苏派”,“辛派”“叫嚣派”的阶段性分支。在后期,朝局变化,经历世事变迁,豪放派得到了新的发展,悲壮慷慨的调风随大局产生发展,通过后世等人的继承发展,蔚然成风。在中国诗词历史上,豪放词派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不仅仅只是闪耀宋朝当时的文学历史。从宋朝一直到清末,一直都存在大力学习苏轼、辛弃疾的词人,他们推崇二人首创的豪放派,并以此为榜样,蔚然成风。

虽然苏轼豪放派以豪放为主要风格,但是苏轼却不乏婉约派的细腻,例如他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还有他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都是感情细腻之作。如果说苏轼开创的苏派属于豪放派的代表,那么不可否认的是,苏轼同样拥有婉约派的细腻,他的诗作,是文学史上的一座标杆。

苏轼 守岁

《守岁》,是苏轼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1062年,当时苏轼在凤翔签判任上。同时创作《馈岁》《别岁》,将这三首诗一同寄与苏辙。主要当时恰逢年末,苏轼没法与父亲,弟弟团聚,实在思念亲人,便作此《守岁》诗寄予弟弟苏辙。

《守岁图》

《守岁图》

第一句:“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这里用了生动的比喻说明守岁无益,不是泛泛设喻。而是表达年华易逝,虽想尽力挽回,却无可奈何的悲哀。中间几句用特别平淡的表达描述了每年过年时,孩童的真实写照。但是这种情况却不是当时发生在苏轼的身边,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苏轼膝下只有一个五岁的儿子苏迈。所以这句虽然很平淡,很平常,但是却隐约透露着苏轼的思乡之情。一直在回味故乡习俗,平淡的言语中透着细腻的感情。

最后几句,用反问句,与前文几句形成对照呼应。表示了守岁有一定的道理,应该要珍惜匆匆而逝的时光。最后,由于这首诗是寄给苏辙的,而当时与苏辙分隔两地。所以此作最后又说两地守岁,共同珍惜年华,颇有一番鼓励之意。话锋一转,是点睛之笔,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积极之意。也给诗词带来一种振奋精神的感觉。

苏轼的这首《守岁》,言辞平淡普通,浅显易懂。但是他用平常的言语暗自告诫自己要惜时如金。他用比喻句表现时间易逝,暗示要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做事。

苏轼好学

《苏轼好学》所介绍的是苏轼的一个小故事,由这个小故事所引申出来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

苏轼图片

苏轼图片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他从前在读《范滂传》时候欣赏范滂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法,对他的人生既羡慕又崇拜,很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有着刚毅正直,不为权势所屈服的那种精神,所以一心想要成为那样的人。于是苏轼便询问他的母亲,问他可不可以成为和范滂一样的人。他的母亲节也是个博览群书,十分懂的道理的人,听他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是支持的,便说道,“你若是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自然可以成为范母。”

这样的说法无异于最好的鼓励,苏轼十分的心驰神往。后来苏轼博览群书、并且对社会和各种事情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且每天都能写几千字的文章。更喜欢像贾谊那样伟大的人,这时候他才明白《范滂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禁心生感叹。后来当他读到《庄子》这本书的时候,苏轼心中突然霍然开朗,心中想到从前我读书以后心中有许多的想法和感悟都说不出来,不能明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直到读到这本书才明白过来,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大文豪、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人生无疑是成功,虽然其中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和苦楚,可是他的卓越贡献和成就是无法否认的。而他的成功自然离不开本身先天的天赋和后天自身的勤奋努力,和他的成长环境也是密切相关的。

苏轼墓志铭

苏轼的墓志铭是苏辙所写,原名为《东坡先生墓志铭》。后来,这篇文章被收录在《东坡乐府笺》一书中。苏轼去世之前,曾给弟弟苏辙写信,让弟弟为他写墓志铭。1101年,苏轼去世,按照哥哥的嘱托,苏辙完成了《东坡先生墓志铭》,文中写到了苏轼的人生经历。后来,这篇《东坡先生墓志铭》也成为研究苏东坡的重要材料。

苏轼墓志铭

苏轼墓志铭

苏辙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苏轼的人生经历,并讲述了苏轼为官期间的品行作为,词藻朴实,内容充足,看后不禁潸然泪下。墓志铭开头提到苏轼最后的人生轨迹,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岛。四年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皇帝将苏轼召回。第二年,苏轼北上来到了浙江一带,秋季时,苏轼身患重病在毗陵去世。吴地的百姓知道苏轼去世后,都相聚在集市上抱头痛哭,当地读书人知道这一消息后,络绎不绝的来到家中祭奠苏轼。

霎时间,苏轼的死讯很快地在全国各地传开了,大家纷纷流泪叹息一代文豪的辞世。随后,苏辙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父亲苏洵常年在外为游历,教育苏轼和苏辙的责任就落在了母亲身上。苏轼从小对文学就有很深的见地,他脱口而出的语言,让母亲感叹苏轼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随后,苏辙又讲述了苏轼为官期间的政绩,苏轼和百姓们一起抵抗洪灾,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苏轼三过家门而不入。苏轼生活虽然清苦困顿,但是他的精神很富裕,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免责声明-- 《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这篇文章828la32519。

【结语】: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宋朝名人高俅与苏轼之间有怎么样的故事】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2519'></small><noframes id='828la32519'>

  • <tfoot id='828la32519'></tfoot>

      <legend id='828la32519'><style id='828la32519'><dir id='828la32519'><q id='828la32519'></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2519'><tr id='828la32519'><dt id='828la32519'><q id='828la32519'><span id='828la32519'><th id='828la32519'></th></span></q></dt></tr></i><div id='828la32519'><tfoot id='828la32519'></tfoot><dl id='828la32519'><fieldset id='828la32519'></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2519'></bdo><ul id='828la32519'></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