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

分类: 历史

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的一生

陶渊明(前365年—前427年),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位于今江西省九江西南)人。东晋伟大的诗人、散文家和辞赋家,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亦是文学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出生在没落的官宦家庭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四年后母亲离开人世。陶渊明和妹妹就寄住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是杰出的名士,对陶渊明的影响非同一般。陶渊明自小就习得琴棋书画,才华横溢,颇有外祖父的风范。

陶渊明长到二十岁时,就开始了游宦生涯。在这期间,曾担任过江州祭酒、主簿、镇军将军。彭泽令等职位。陶渊明在官宦与田园生活之间游荡了十多年,三番两次出仕、辞官,又出仕。在这反复无常的日子里,陶渊明一心想施展抱负展示宏图伟愿,另一方面又想念舒适的田园生活。经历了内心纠结的斗争,最终放弃厌恶了官场的黑暗奸诈,选择一心向往追求安逸舒适的田园生活。

前405年,陶渊明最后一次任命的职位是彭泽令。在程氏妹的去世后,陶渊明著作了《归去来兮辞》,表明了他辞官归隐田园生活的心愿。写完这首辞赋后,陶渊明就毅然辞官,回归于农田生活,一直到去世。在归隐田间生活期间,陶渊明著作了五首《归园田居》、十二首《杂诗》等诗歌。在病重清醒之际,还著作了《拟挽歌辞》。

陶渊明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诗词歌赋及散文。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毕竟从关于他父亲拥有小妾的历史记载来看,他的家境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亲去世后,他们家才逐步走向没落。从陶渊明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到了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已经相当贫寒了。

陶渊明自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喜好悠闲宁静的环境,早年陶渊明曾受过儒家和道家的教育与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怀远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这为他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欺负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官场。

陶渊明的成就并不在官场,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文学方面。陶渊明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极高,所著诗作文章皆是极为优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诗歌125首,文章12篇,被后世之人编集成《陶渊明集》。

对陶渊明的评价

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用几句话都不能完全说清陶渊明到底有多优秀,总的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为杰出的诗人。在世人眼中,陶渊明还是一个悠闲飘逸、不热衷于名利的诗人,就好似一个不在世俗之中的隐士,他的诸多诗作都表达了他归自然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之类的厌恶。

陶渊明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虽然自二十岁时为求生计踏入官场,但是功名利禄并没有使得陶渊明随波逐流,与官场上那些为了利益算计他人的那类人一样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忘记自己的本心。陶渊明自幼就是喜好宁静悠闲的人,也因此十几年的官场生涯并没有让他被利益蒙蔽双眼,反而使他更为厌恶充满利益的官场生活,使他最终决定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可见陶渊明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宁愿回归田园过清寒的生活,也不不愿在官场中沉浮。

陶渊明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那些他所写的诗歌,他所写的那些诗作中不管是饮酒诗,还是咏怀诗,亦或是田园诗,都是极佳的诗文作品,被世人纷纷传颂与赞扬。即使是现今,仍然有人将陶渊明的诗作作为自己的精神标杆,虽然在现今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做到如陶渊明那般远离尘世与利益,放弃所有归隐山林以逃避利益竞争,但是却可以学习陶渊明身上那种安贫乐道、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品质。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他的诗文。陶渊明的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以及不愿与那些热衷于利益的尘世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都对后人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和教育作用,但是陶渊明那般辞官隐退的避世态度也给后世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所引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诸多著名的伟大诗人也曾受到他的影响。唐代著名世人李白不愿巴结奉承权贵的自尊不屈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唐朝诗人高适也曾想要学习陶渊明辞官归隐山林的做法,远离世俗利益。不仅如此,陶渊明的诗歌也给后人带去了精神支持与鼓舞。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与清朝诗人龚自珍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赞美陶渊明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因他而得到的感悟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显示了他对于桃花源的向往,而他的桃花源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世中有不少文人学者对陶渊明提出的桃花源社会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此种社会的向往与歌颂。就例如著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经用自己的作品对那般安定和谐的桃花源社会表示赞赏,而对与之相反的现实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感慨。

陶渊明在给后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他那舍弃所有归隐山林,逃避现实的态度也给后世之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后世中颇为有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晚年退隐山林,而在那期间他非常喜爱陶渊明以及他的诗歌,但实际上那只是他在超脱世俗的陶渊明那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罢了。

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建立在江西省庐山西麓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是人物历史纪念馆,为纪念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纪念馆原先馆址在陶靖节祠,位于县南25公里面阳山靖节墓左前麓。

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

1982年,人们将陶靖节祠按照原貌搬迁到江西省的陶渊明纪念馆,陶靖节祠内部的雕像、石刻等均得到全面的修复。2005年,正值陶渊明诞生至今1640周年,人们再次对陶渊明纪念馆进行再次的修复,此次修复花费了三十多万元。修复好后的陶渊明纪念馆将内部分化为陶公墓、陶靖节祠等多个景区。

陶渊明纪念馆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很多记录陶渊明生前事迹、著作、照片、名人书画等等,《陶渊明集》有三十多部线装的,清康熙十一年的蒋薰本是现存时间最早的。陶渊明纪念馆还有陶渊明生活年代的珍贵文物。

陶渊明馆内的景点主要分为三大块:归来亭、陶靖节祠和陶渊明墓。

归来亭的名字是为了纪念陶渊明起的,出自《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知还”。喻指陶渊明十多年来纠结在宦官生涯和归隐家园之间的矛盾心理,终于离开仕途归隐田居时就像被禁锢的鸟儿飞还家园那样快活自由

陶靖节祠最早建立于北宋宣和初年,建立的过程断断续续,直到嘉靖十二年才正式竣工。如今是我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经过批准最后搬迁到今天陶渊明纪念馆的地址。

陶渊明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县。曾遭遇过自然和人为的灾害,后来进行多次的修缮,保存还是比较完好的。为了纪念陶渊明和方便后人敬仰、凭吊,1995年进行了原貌修复。如今,陶渊明墓整体的环境都非常好。

--免责声明-- 《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这篇文章828la38090。

【结语】: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陶渊明的一生有何贡献 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简介】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8090'></small><noframes id='828la38090'>

  • <tfoot id='828la38090'></tfoot>

      <legend id='828la38090'><style id='828la38090'><dir id='828la38090'><q id='828la3809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8090'><tr id='828la38090'><dt id='828la38090'><q id='828la38090'><span id='828la38090'><th id='828la38090'></th></span></q></dt></tr></i><div id='828la38090'><tfoot id='828la38090'></tfoot><dl id='828la38090'><fieldset id='828la3809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8090'></bdo><ul id='828la3809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