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

分类: 历史

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

赵孟頫书法欣赏

赵孟頫博学多才,他在诗文、书画和金石研究都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有着“元人书画之王”的称号。赵孟頫书法的欣赏,是要结合他的楷书来进行欣赏分析。

赵孟頫书法欣赏

赵孟頫书法欣赏

赵孟頫善于书写各种类型的书法字体,但是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法圆熟,创立了“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的书法,因熟而俗,这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评价。董其昌作为明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一生都是早于已做古人的赵孟頫在比赛,可是一生都没能超过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得到的赞誉很高。据传说,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宋高宗赵构的书法,中年时候学习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

此外,他还临摹过唐朝著名的石碑和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

对于赵孟頫的书法的欣赏,是很多人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因为就算你对书法欣赏一片空白,你也能欣赏到赵孟頫书法之中的美丽之处。他的书法,形意结合,不管你是喜欢书法的形态美,还是笔式的韵律美,都能在赵孟頫的书法之中,找到你想要的。

赵孟頫行书

宋元时期的人们比较喜欢行书和草书,而赵孟頫作为元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行书也是非常的出名。中国人喜欢排名,那么赵孟頫行书在历史之中能够排到第几呢?

赵孟頫行书

赵孟頫行书

单就行书而言,从古至赵孟頫的时代,就有公认的三大家,分别为:

第一名,东晋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第二名,唐代颜真卿,代表作是《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第三名,宋代苏东坡,代表作是《黄州寒食诗》,号称天下第三行书。

宋代应该说是行书大家最多的时代,最著名的就是宋四家“苏黄米蔡”。还有许多如赵构、蔡京、岳飞、秦桧等等都是有名大家。行书从西晋开始流行,到现在都经久不衰,西晋和唐朝的行书注重书法的韵味,可是这些韵味在宋代都被抛弃,人民更加注重书法的外在。

到了元代赵孟頫时代,他的行书才重新树起复古的大旗,直追晋人的尚韵的意趣。赵孟頫的行书和他的楷书都有一个中心点,那就是形意结合,他的行书继承了西晋和唐代的行书的精髓部分。注重行书的韵味,赵孟頫行书看起来韵味十足,非常具有观赏性,艺术价值非常之高。

如果非要来排个名的话,赵孟頫行书排在第四应该没问题。赵孟頫号称日书万字,他的行书名作太多了,比如《洛神赋》、《兰亭十三跋》等。其实,他排第四是吃了时间的亏,谁叫他比王羲之要晚出生好几百年呢。

赵孟頫楷书

宋元时代的书法家都非常的喜欢行书和草书吧,因为这些字体略显飘逸,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特别是赵孟頫的楷书。赵孟頫楷书被和颜真卿等人并排位“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楷书,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甚至有很多是国外对于书法有着热爱的人群,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一些书法爱好者。

赵孟頫楷书字帖

赵孟頫楷书字帖

赵孟頫楷书的特点,概括下来有三个:

第一,赵孟頫楷书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融汇古今,楷书的用笔毫不含浑,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让初学者都能很快的看出书法的路径,非常适合书法的初学者去临摹学习;

第二,赵氏楷书虽然外形圆润但是筋骨非常有内涵,其笔画华滋遒劲,字体体宽绰秀美,字体和笔画之间交相呼应。这个文字外柔内刚,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习赵氏楷书的人不仅能够学会其字形,还能够容易的学会他的楷书的内在;

第三,笔意圆润,字体框架非常的正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书写赵体时,需要点画圆润,还要注重结构布白却要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也就是要保持中国方块字的原形。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

另外,赵孟頫在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楷书拥有了流动之美,少了很多的生硬之处,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赵孟頫的楷书,不仅在艺术效果上非常的不错,他在实际的书写和学习之中,也非常的简单易学。但是要想将他的楷书学好,不能照葫芦画瓢,要学会字体的精髓所在。简单的来说,就是学会楷书的真意所在,这才是赵孟頫楷书的珍贵之处。

赵孟頫楷书代表作

赵孟頫,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自创的“赵体”,被称为楷书的“四大体”之一。赵孟頫楷书代表作是《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因为赵孟頫信仰的是道教,所以他对于道家文化是非常的推崇的,也曾多次为一些道观题字。

赵孟頫楷书代表作局部

赵孟頫楷书代表作局部

赵孟頫楷书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刻在玄妙观正门之前的石碑之上,这是赵孟頫楷书的巅峰之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的纸本纵宽35.8厘米,横长为283.8厘米,这个石刻现在还存在于玄妙观之前,不过已经不是赵孟頫的原版了。原版的石刻早在文革时期就不知所踪,也许现在正在某个不知名的墙角之中。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苏州市道教协会的委托,请名家仿刻,共刻有2座石碑。

玄妙观,在苏州古城之中,是一个著名的道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即公元276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后来,晋明帝梦到三清道祖落到玄妙观,就下令重修玄妙观,并改为上真道院,后来唐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元朝,又改回原名。那时的玄妙观经过几百年岁月的冲刷,起起伏伏,有过没落,也有过辉煌,在元朝的时候又被重新修缮。

赵孟頫从小喜欢道教文化,他的书法作品,也有很多和道教有关。例如书法名作《道德经》就是赵孟頫手抄老子《道德经》的书法名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赵孟頫楷书代表作,那是无可厚非,这是赵孟頫的巅峰之作,凝聚了赵孟頫一生对楷书书法的理解。

赵孟頫小楷

小楷,即是楷体小字,通俗的来讲,就是缩小了的楷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而小楷则是在楷书的基础之上,经过了一些改良,变得更加适合书写小字的一种特殊的字体。元代书画名家的也是一名小楷大家,赵孟頫小楷的代表作是他的《汲黯传》和《道德经》。

赵孟頫小楷局部

赵孟頫小楷局部

小楷的创立者是三国曹魏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钟繇,钟繇本是隶书大家,楷书发展起来之后,钟繇也非常的热爱这种超脱于隶书的新的字体。他在书写楷书的时候,笔意纵横,笔势如那蛟龙入海,又如飞鸿戏海,所写的书法作品非常的生动有致。但是,钟繇所写的楷书,在结体的部位宽而且扁,横的笔画非常的长,竖得得笔画又非常的短,还保留着一些隶书的特点。

到了东晋王羲之时期,王羲之对小楷的书法更加的细心钻研,一步步的完善这种奇妙的书法,最终使其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后来,小楷在王羲之的儿子手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王献之的小楷书法《洛神赋十三行》成为小楷的著名代表。

赵孟頫的小楷,是在王献之的基础之上,更加有了进步,他的小楷更加的苍劲有力,笔锋非常的硬朗。赵孟頫小楷的布局错落有致,但是却能够在一条直线之上,所有字体的笔画都能够做到协调一致。另外,赵孟頫小楷行气自然连贯,看着就像一串串的珍珠一样,非常的美丽,有魅力

赵孟頫草书

赵孟頫是一个书法家,但是他擅长的不仅仅是一种书法,他是一个书法全才,后世留存了大量他的各类书法作品,有楷书、小楷、行书,当然还有赵孟頫草书。赵孟頫的草书和他的楷书技艺差不多,但是后世之人更喜欢他的楷书。

赵孟頫草书局部

赵孟頫草书局部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特殊字体,最初的创立是为了书写方便,在简体字出现之前,很多汉字的书写是比较麻烦。笔画较多,结构复杂,是繁体字的特点。后来,隶书的普及,再后来又出现更为简便的草书,草书就是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草书又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其中狂草的艺术价值更高。

草书始于汉代,书法家王羲之也非常的喜欢书写草书,草书的发展是在唐朝,而狂草也是在唐朝出现的。唐朝时候最出名的草书书法家有张旭和怀素,其代表作分别是《肚痛》和《自叙帖》,都是现存的无价之宝。草书的书写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随心所欲,他的写法也是要按照一定的章法来的,不然写的是什么,就连作者也认不出来了。

赵孟頫草书,秉承前人的风骨,他最推崇的就是唐朝的书法画作,所以赵孟頫的草书,有着前人的遗风。赵孟頫的草书,笔势流畅,连绵不绝,结构简单,但是书法的意境深远,观赏性非常的强。赵孟頫的草书勾画相连,但是又自成一体,并没有其他草书的那种拖拉相连。赵孟頫草书的代表作就是著名的《千字文》和《真率斋名》,艺术欣赏价值非常之高。

赵孟頫兰亭序

《赵孟頫兰亭序》又被叫做《赵孟頫临兰亭序》,是赵孟頫临摹晋代书法名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虽说这是一幅临摹作品,但是也可以称为赵孟頫自己的个人作品,因为他临摹出了自己的特色。

赵孟頫兰亭序局部

赵孟頫兰亭序局部

《兰亭序》全称是《兰亭集序》,是晋代书法名家为兰亭集会所作诗词集合所写的序,是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公元353年,东晋的一批文人在会稽山的兰亭举行了一次文人集会,集会之上,曲水流觞,出现了一堆文辞歌赋,人们将这些诗词歌赋整理在一起,请王羲之为此文集写了一篇序。

唐太宗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推崇为尽善尽美之作,世人无出其右,自己还经常临摹,用来赏赐朝臣,死后还将真迹陪葬。世人都将《兰亭序》当成“行书第一帖”,为后世学习行书之人必练的书帖。王羲之的《兰亭序》每个字都像是在跳舞一样,全文共324字,字字特色鲜明,书写技艺非常的高超。东晋之后,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名家,这些书法名家都会去临摹王羲之的这篇《兰亭集序》,但是出名的很少。

《赵孟頫兰亭序》是众多临摹作品之中,最成功的一篇。他的这篇作品曾以935万元的高价被拍卖,这幅作品长只有32厘米,宽也只有13厘米,是一幅很小的书法作品,但是却被拍出了935万的高价,可见这幅作品的价值所在。

赵孟頫兰亭序,在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的书法基础之上,做了很大的改变,创立了儒雅遒劲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赵孟頫书法特点

赵孟頫,不仅仅是元代初期的著名书法家,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主要和赵孟頫的学艺方法有关,那么赵孟頫书法特点有哪些呢?

赵孟頫自画像

赵孟頫自画像

赵孟頫本是宋朝赵家的皇族公子,赵匡胤的后代子孙,真正的治国之才,不是很多,但是出现了很多的书法名家,例如宋高宗赵构,就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早期就是学习赵构的思陵书,中年的时候又学习西晋时期的著名隶书大家,也就是小楷的发明者钟繇。晚年的赵孟頫也是在不断的进步,他通过临摹唐朝时期的书法名家和一些经典的书法碑文,来逐步完善自己的书法技艺。

赵孟頫学遍诸家,但是并没有迷失自己,相反他还是取各家精华,来补充自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赵孟頫书法特点有三:

一是博彩众家之长,在赵孟頫的书法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名家的书法特点,这些特点都能很好的出现在赵氏的作品之中。这不是简单的糅合,而是结合这些书法的有点,进行有机的组合,这就像做菜一样,只有将食材做到物尽其用,才能烹调出最美味的菜肴。

二是基础扎实,赵孟頫的书法适合书法爱好者打基础的时候临摹,赵孟頫生在宋朝,宋朝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变得有点浮夸,注重技巧,反而丢失了那些基础性的东西。赵孟頫在参照唐朝书法特点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造,变得更加的复古,注重基础的应用。

三是形意结合,赵孟頫书法特点最重要的就是形意的结合,他的书法在形意结合方面做的非常的不错。赵孟頫的书法结合前人的书法优点,注重形意结合,让书法有了自己的意韵。

--免责声明-- 《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这篇文章828la39328。

【结语】: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元人书画之王赵孟頫书法欣赏】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9328'></small><noframes id='828la39328'>

  • <tfoot id='828la39328'></tfoot>

      <legend id='828la39328'><style id='828la39328'><dir id='828la39328'><q id='828la39328'></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9328'><tr id='828la39328'><dt id='828la39328'><q id='828la39328'><span id='828la39328'><th id='828la39328'></th></span></q></dt></tr></i><div id='828la39328'><tfoot id='828la39328'></tfoot><dl id='828la39328'><fieldset id='828la39328'></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9328'></bdo><ul id='828la3932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