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魏征生平介绍

分类: 历史

唐朝魏征生平介绍

唐朝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上若干书生若干良臣名将,魏征名列第三。

魏征故居

魏征故居

魏征字玄成,是唐朝时期钜鹿郡人。关于魏征祖籍,人们普遍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现在河北省的巨鹿县,一种说法是在现在河北省的馆陶县。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尽心辅佐唐太宗创建了史称“贞观之治”的伟大事业,真真是“一代名相”。

李世民曾经把魏征称作自己的镜子,也曾经说魏征尽心办事,让魏征做宰相,自己可以无愧先人了。这显然是对魏征很高的评价。

《旧唐书》称赞魏征有着“经国之才”,《新唐书》上说魏征是《诗经》所说的“是以似之”那样的人。

努尔哈赤曾在《清太祖高皇帝圣训》中说:“如所谓皋陶、伊尹、周公、诸葛亮、魏徵诸臣生膺显爵,没垂令闻,斯于臣职为无负耳!”把魏征等人作为臣子典范。

赵翼曾说:“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徵。”

李光地也曾称赞魏征:“郑公作《李密墓志》,感密旧恩,犹之可也,更称赞畅素,极其推高,岂非失言。”

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悲痛欲绝,罢朝五日,这是哪个臣子都无法拥有的恩宠。

魏征爱好无几,爱吃醋芹算是一个,李世民曾拿醋芹戏弄于他,说魏征也不算是无欲无求。魏征回答的很巧妙,说是因为天子无为,所以臣子才不敢有欲。李世民与魏征如此的相处方式,在民风开放的大唐之外,也真的是难见了。

魏征怎么死的

魏征卒于病逝,在旧唐书上详细记载。

魏征剧照

魏征剧照

据记载,魏征病的严重时已经无法上朝,终日卧床不起,滴水难尽。唐太宗知道后,十分重视,派了最出色的宫中御医前去诊治。

御医回来后,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唐太宗心领神会,知道魏征大限之日不远矣。但是唐太宗并没有放弃,他数次召集重臣商量对策。最后派出神医李安俨终日住在魏征家里,时时刻刻观察魏征的病情。各路大臣得知后也纷纷前来送药看望。

大概是命数已尽,满朝文武的种种措施并没有挽留住魏征病情的恶化。公元643年,魏征在病床上去世。李世民悲痛难支,下令罢朝整整五天,然后率领满朝九品以上官员前往魏征家里吊唁。

吊唁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百姓见后纷纷感叹,为臣能到魏征这种地步,夫复何求?唐太宗赐与魏家御用仪仗队和鼓号队,要风光大葬魏征。这被魏征妻子裴氏拒绝,裴氏勤俭持家,粗茶淡饭是在当时出名的,他对唐太宗说,魏征生前从不铺张,陛下如此奢侈,恐怕非魏征心愿

说罢,裴氏招呼家人将魏征遗体放在一辆小车上。唐太宗和满朝文武一起,护送着魏征,送这位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一代俊臣走完了最后一程。出城时,天空阴暗如夜,飘起了毛毛细雨,唐太宗感情伤怀,悲痛的说,魏爱卿啊魏爱卿,你看,老天爷也来送你了。

魏征诗词

魏征,字玄成,是唐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名誉极高的谏臣。

魏征画像

魏征画像

魏征,在早年值隋末战乱的时候,曾经投瓦岗起义军。后来进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在太宗即位的时期,曾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魏徵的性格刚正秉直,才识渊博,更难得可贵的是他敢于犯颜直谏。虽然每次进谏,都惹怒太宗,但他仍不畏王权,神色自若,不稍动摇,连太宗也为之折服。他曾劝谏200多件事,更是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

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但法律或刑罚毕竟也是不可少的,并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

魏徵著有《隋书》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其中,他有许多传世之作。《五郊乐章·肃和》、《五郊乐章·黄帝宫音》、《享太庙乐章·永和》和《享太庙乐章·长发舞》等等。其中《 暮秋言怀》中“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

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表达了魏征无限思愁。蓬莱阁的沉闷,傍晚的太阳使得人更加思念家乡。氛围渲染得无限哀思。

魏征不单是一位勇于谏言的勇士,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其佳作更是遗传至今而不被历史长河所淹没。

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魏征,字玄成,从小便没了爸妈,但好在读书天赋甚高,过目即能不忘。性情闲云野鹤,还曾出家当过道士。

魏征像

魏征像

唐高祖时期,李密兵败无奈之下,魏征跟随着他去向唐朝投降,但都不受重用。在一次战争中魏征被抓了。战败后,魏征回到长安。这次他迎来了人生的机遇,被太子李建成所重用。魏征观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间隙越来越大,便有些担忧,多次劝太子要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可惜李建成并没有采用。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受到秦王李世民重用。魏征终于有种遇到明主的感觉,于是更加尽心辅佐李世民。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太宗想纳一名貌美女子为妃嫔,魏征听说那名女子早有婚配,便冒死进谏,促使太宗坚决地收回召令。可见魏征之果敢,之刚正!

由于魏征的不畏强暴勇敢直谏,使得后来太宗想打猎取乐又怕魏征进谏,便取消打猎的行动,不禁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贞观六年,许多大臣都请求太宗高等泰山,用以封禅。借此向世人展示国家之强盛,但魏征却十分反对这件事。并劝谏唐太宗,说明其中的利弊原理。恰好的是,不久之后,中原的数州发生了洪灾,封禅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从魏征用一次次的冒死进谏中,不难看出他的为人处事。他用刚正的思想,不怕死的精神,为天下谋福利,可见他的大度与无畏。

房玄龄和魏征

最近真的是全民创业,各种创业论坛,各种创业比赛。在大学里,同学们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如果你说你想找份好工作,而不是毕业后去创业的话,都会觉得你没志气。当然只是开个小玩笑,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创业难还是守城难,其实这个问题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两位名臣房玄龄以及魏征进行过深入探讨了。

魏征画像

魏征画像

贞观年间,有一天唐太宗看到自己的国家日益繁荣,逐渐呈现出一派盛世的景象。就突发奇想地问了他的两位爱臣一个问题: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善于谋略的房玄龄说:“天下硝烟四起,各地的割据势力拼得你死我活,如果不抓紧时间抢占市场份额,把自己养肥,就会被其他大公司兼并了,稍微不注意就会破产,所以微臣觉得还是创业更加难”。而一旁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抚了抚胡子眉头一皱地说:“我认为呢,老板您在打天下的时候,是在混世之中打败那些黑心奸商,是正义之师,能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拥护和爱戴,但是在垄断整个市场后,我们就容易会自恃是大公司,然后眼中就只有金钱,不再考虑用户体验了,公司的衰退由此开始,你看看多少大公司都是这样倒闭的,如隋朝,汉朝”唐太宗听后,哈哈大笑言:“房玄龄是和我一起创业共患难的,深知创业之难,魏征是和我一起安定治理天下的,所以深知安逸会导致破产,明白守成之难,但是创业阶段已经过了,公司处于成熟,现在守成才是大家要谨慎注意的”房玄龄听后立马跪下说:“老板能知道这个道理,是我们公司的福气啊”。其实无论是创业阶段还是守成阶段都不能松懈,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国家治理亦是如此。

--免责声明-- 《唐朝魏征生平介绍》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唐朝魏征生平介绍》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唐朝魏征生平介绍》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唐朝魏征生平介绍》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唐朝魏征生平介绍》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唐朝魏征生平介绍》这篇文章828la40019。

【结语】:唐朝魏征生平介绍(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唐朝魏征生平介绍】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0019'></small><noframes id='828la40019'>

  • <tfoot id='828la40019'></tfoot>

      <legend id='828la40019'><style id='828la40019'><dir id='828la40019'><q id='828la40019'></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0019'><tr id='828la40019'><dt id='828la40019'><q id='828la40019'><span id='828la40019'><th id='828la40019'></th></span></q></dt></tr></i><div id='828la40019'><tfoot id='828la40019'></tfoot><dl id='828la40019'><fieldset id='828la40019'></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0019'></bdo><ul id='828la40019'></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