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

分类: 历史

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

本文来源:东方网,作者:佚名,原题:《1973年上海大厦的那道风景》

1973年9月,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华期间,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陪同下访问上海。许多上海市民竟是通过摄像机,第一次俯瞰到了上海滩和黄浦江。原来这座上海数一数二的高楼不只是电影《战上海》里解放军战士勇敢地冲上去,青天白日旗悠悠坠地的战略制高点,这里的风景别有滋味。

上海人发现:原来黄浦江从高处看竟如此壮阔、俊美——宽阔的江面平静而繁忙,巨龙摆尾般甩了几个S弯道奔向东海,仿佛带动着整个城市奔涌的脉搏;原来自己每日穿梭的弄堂老房子从18楼看下去竟也是伟人眼中凝固的历史。尚显荒凉的浦东和肌理丰富的浦西,静静的高矮楼房,滔滔的黄浦江水:从来都是平视,如今第一次俯瞰自己的家园,上海市民从上海大厦18楼得到了别样的感动

中外名流的观景台

位于北苏州路20号的上海大厦,处在外滩苏州河与黄浦江“江河交汇”的地方,又呈东西走向,是一个将外滩风光和浦东秀色一收眼底的绝好方位,也因此曾被称为“浦江最佳观览”。1970年代的上海尊贵外宾的旅游项目中一直有个保留节目:来上海大厦登高纵览。1973年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197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夫妇……都曾来此。如今挂在上海大厦18楼贵宾室里的《登高铭牌》上写到:新中国成立后共有120多批世界各国政要登临上海大厦。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陪同外宾来此,尤其是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青睐此处,多次陪同外宾登临。

1973年9月,身患绝症的周恩来总理由邓颖超随行,全程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最后一站就是看望能够引起他们无限回忆和怀念的城市——上海。周恩来较早地来到上海大厦18楼等候外宾,在贵宾室小憩片刻,周恩来呷了几口茶,信步走上休息室外边的阳台。这一南一北宽大的露天平台,有着咖啡色系的泰山砖面和简约的水泥雕花,不动声色地提醒着来访者历史的厚重。那天的周恩来向陪同人员严肃而深情地回忆了他在上海的革命岁月:古老的大厦,尘封的往事,流淌的江水——真是一幅历史画卷。这次是周恩来总理最后一次陪同外国客人来上海。

淮扬菜的“三头”

陆师傅1964年调入上海大厦做厨师工作,现在已经是顾问。说到上海大厦的菜色,陆师傅回忆到锦江饭店、衡山宾馆、国际饭店、上海大厦、和平饭店和浦江饭店,在当时被称为上海的六大饭店。每家饭店各有专攻,比如国际饭店就以京味餐饮着称,而上海大厦的淮扬菜,被称作“上海滩之最”也不为过。

上海大厦的首任经理是任百尊先生,为使淮扬菜点基础更加雄厚,又先后引进名厨李金生、王寿山、杨文斌等人,其中王寿山先生曾是梅兰芳先生的家厨,一手梅家菜深受梅兰芳先生的喜爱。王先生被上海大厦聘用后,梅兰芳每次到上海,都要再品尝一下他的手艺。有时候外宾住在其他饭店,却要从上海大厦借调厨师。上海大厦出名的菜品有“三头”,即拆烩鲢鱼头、清炖狮子头、扒牛头。拆烩鲢鱼头将鱼头一切两半,洗净用上汤烩制,根据时令加蟹粉或春笋,鲜香滋补。

玉酒杯和十斤鱼头

1970年代的上海大厦,时刻准备着接待外宾的政治任务。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代表团和知名人士在这座1934年建成的大厦里进进出出,每一层楼都会部署精干的警卫,这也让上海大厦在那个年代多了几分神秘色彩。来访者通常会坐上古老的手工操作电梯,到18楼的会客厅吃一顿可口的淮扬菜,再去旁边的阳台观景。有的时候,饭吃到一半,茅台酒酒兴正浓,客人兴致高涨,就会撂下筷子,步入阳台边吹江风边畅谈。因此上海大厦的服务人员不仅都会说上几句外语,还要时刻见机行事,一旦宾主畅谈甚欢,就暂不上菜。这里的餐具也十分讲究,外界很少看到,许多是工作人员去广东路古玩市场淘来的,有时甚至会用玉器盛酒,晶莹剔透的玉杯,盛着茅台、五粮液或者上好的绍兴花雕陈酿,放在特制的温酒筒中,真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外事接待的标准是每个人7元钱,这在当时已经是一大笔钱了,可以吃到现在也是难得一见的大鱼翅,是如今许多餐馆里的小鱼翅不好比的。规定的标准是四菜一汤,炒菜、炖菜和素菜俱全,还要有一条鱼,冷盘、点心和水果也不能少。为了丰富菜色,师傅们常常一菜变两菜,比如清炒虾仁儿和干烧明虾放在一到仍然算作“一菜”。70年代物资比较缺乏,而淮扬菜又从来都是选料严谨,上海大厦餐饮部的采购人员因此也是绞尽了脑汁。接待外宾的任务按照保密级别的不同,提前通知的时间也不等。一旦任务下达,采购部就会忙起来,拆烩鲢鱼头是用野生的大鲢鱼头,十斤以上才能入选。采购人员驱车到鱼产地挑选大头鲢鱼,再马不停蹄地把鱼头带回来。

曾经的百老汇大厦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BroadwayMansions),1930年英商投资500万两白银,由英国建筑师法雷瑞(Mr。BrightFraser)设计,因为地处苏州河边,土地松软,对打桩的要求特别高,耗时4年才完工。这里初为专供来沪洋人租住的高级公寓,建有当时远东最大的汽车库,可停放80辆小车,还有消防喷淋装置和暖气设备,设计十分周到和超前。1937年“八·一三”事变,大楼被日本人强占,原有住户都纷纷逃离。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役中,百老汇大厦成为解放大上海的最后一个堡垒。1951年5月1日,百老汇大厦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改名为“上海大厦”。

周总理则极爱此处的清炖狮子头,此菜常常勾起他思乡之情,因此又名周公思乡;扒牛头则是上海大厦独创的名菜,比传统的扒猪头更酥烂软糯、清雅适口。

--免责声明-- 《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这篇文章828la47521。

【结语】: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70年代上海外事接待标准 让人望眼欲穿】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7521'></small><noframes id='828la47521'>

  • <tfoot id='828la47521'></tfoot>

      <legend id='828la47521'><style id='828la47521'><dir id='828la47521'><q id='828la47521'></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7521'><tr id='828la47521'><dt id='828la47521'><q id='828la47521'><span id='828la47521'><th id='828la47521'></th></span></q></dt></tr></i><div id='828la47521'><tfoot id='828la47521'></tfoot><dl id='828la47521'><fieldset id='828la47521'></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7521'></bdo><ul id='828la47521'></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