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

分类: 历史

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

武昌起义的性质

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持续了两个月,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的性质无疑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迫使溥仪退位,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配图

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起义军领袖中混入不少封建军阀顽固分子,孙中山就任总统没多久就被迫辞去职务,袁世凯借机篡夺了革命果实,“民国政府”的实权落入封建旧贵族的手中。

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不缺乏封建贵族为了自救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如日本的民治维新,但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使得日本走上富强之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照理来说应该更加彻底,但中国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确是更加混乱,20世纪初“一盘散沙”的局面也正是袁世凯死后形成的。

在武昌起义之后的十多年里,中国南北军阀割据,“占山为王”,民主共和体制名存实亡。当我们结合之后十年内的中国局面,回头看武昌起义的性质时,发现,这场战争只是表面上有着民主共和的“幌子”,背后实则为旧势力旧贵族的操控,武昌起义的性质也随着战争进程的变化而变化,武昌起义前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推动,后期逐渐演变为旧势力军阀贵族间的分赃战争。

总之武昌起义的性质的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战争阶段的变化,武昌起义的性质也随之变化。

武昌起义口号

口号或者标语这类的存在在社会变革或者政治运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它的产生总是要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与社会环境。在中国近代史中辛亥革命有着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的开端就是武昌起义,可以说武昌起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在武昌起义时期产生的口号,对武昌起义起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武昌起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那么武昌起义口号有哪些呢?

武昌起义图片

武昌起义图片

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是保路运动,在保路运动中有“破坏保路“等口号,这引领了社会的风向,体现了革命党人斗争的焦点,在这样的矛盾中最终促成了武昌起义,由此可见该时期的口号促进了武昌起义的发生与发展。而在武昌起义时期会有类似于”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这样的口号,这既体现了当时的政治背景与社会现状,又隐隐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动向,从其中能够看出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些问题上,为现在研究武昌起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但是当时的口号很多都倾向于党派纷争中各个党派自身的需求,所以在借鉴参考武昌起义口号的时候要综合口号提出人的党派与政治倾向,结合当时的斗争状况进行研究,不能够片面的只看武昌起义口号字面表达的意思。总而言之,科学的合理的对武昌起义口号进行分析探讨,可以更好的对武昌起义进行研究。

武昌起义门

武昌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南路南端,是武昌现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武昌起义门在民国之前被称为“中和门”,武昌起义门之所以被人熟知,是因为它与辛亥革命息息相关。武昌起义门如今已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深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

武昌起义门

武昌起义门

武昌起义门高7.1米,宽5米,是武昌古城十大城门之一,具有很高的纪念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从外观来看,武昌起义门具有十分鲜明的明清建筑特色,灰色的城墙凸显历史的厚重性。

根据相关记载,武昌起义门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而成,1371年,朱元璋派遣周德兴修建武昌城,在周德兴主持下,武昌城共历时30年而建成。其中,武昌城共修建九座城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只剩下武昌起义门存留至今。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武昌起义门一直被称为中和门,后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中华民国之后,中和门便改名为起义门,以便让后人铭记辛亥革命成功的意义。

2006年10月时,相关考古人员对武昌起义门及其周边的古城墙遗址进行了挖掘工作。经过考古人员的努力,对武昌起义门的挖掘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鉴于武昌起义门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湖北省武汉市相关单位已经对武昌起义门提出了相关保护措施。在维修方案下,武昌起义门会将成为湖北省一个新的景点,以供各地游客前来观看游览。

武昌起义标志着什么

关于武昌起义,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狭义的辛亥革命,是广义上的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在1911年10月10日,其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在中国走民主共和道路,当然因为武昌起义的胜利,使得中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走上了民族共和的道路。那么武昌起义标志着什么呢?

武昌起义油画

武昌起义油画

要问武昌起义标志着什么,那要从两个方面说起。首先武昌起义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更多的人开始接受新思想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了起义的阵营。

其次武昌起义在中国吹响民主共和的号角,标志着中国正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权。 武昌起义期间,积极的选传西方的先进思想,并且还在取得胜利之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这相当于是建立了共和政权的雏形。同时在武昌起义的共和口号的号召下,各路革命人士纷纷响应,使得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的建立起了南京临时政府,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当然,在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之后,通过孙中三与袁世凯的约定,最终满清皇帝溥仪宣告退位,有袁世凯接任民国大总统,这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武昌起义的胜利,标志着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得以被推翻,中国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对中国有着划时代的意思,是中国进步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武昌起义孙中山在哪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而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按理说,孙中山先生应该直接参与了武昌起义的爆发,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并不在中国,那武昌起义孙中山在哪呢?他那时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罗拉多州。

武昌起义孙中山

武昌起义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奔波于各国各地,1911年,他为了发动黄花岗起义筹款,先后到纽约、旧金山和加拿大游说华人华侨,共筹饷15万,黄花岗起义失败,孙中山继续留在北美,宣传革命为革命事业奔波劳累。

此时的孙中山并不知情武昌起义的筹划,甚至同盟会高层也不知道事件的发生,武昌起义是当时武汉的两个民主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联合策划的,按照计划是联合两湖地区的革命势力一起在长江流域发生革命,但是后来计划暴露,引来清政府的镇压,革命党人想到与其坐下等死,不如奋起反抗,新军工程第八营班长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并且迅速得到了其他革命势力的支持,打败了清军驻守武汉的军队,成立了军政府,推选黎元洪为大都督。

孙中山在武昌起义两天后,在美国街上的报纸上看到革命党人攻占武汉,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喜出望外。随后收到同盟会总理黄兴的信件邀请孙中山赶回中国,可能会成立中华民国,要其来出任首任大总统,所以武昌起义孙中山在哪,我们自然就得出了答案。

武昌起义的主力

大清帝国的灭亡之路是历史必然的结果,腐朽封建的政权岌岌可危,革命力量早已经蓄势待发。辛亥革命的爆发更如同清朝为自己埋下的炸弹爆发一样,因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正是清朝培养的掘墓人。

武昌起义剧照

武昌起义剧照

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湖北新军,而新军主要是源于清朝战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实行的新政。新政在军事方面推行整军经武,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在全国编练新军。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技术和武器,新军一律采用西方先进的一套。在士兵招募上,新军在身体、文化及生活习惯、品行等方面的筛选要求也有所提高。张之洞还在湖北新军兴办随营学校,士兵被鼓励边训练边上学,投考营外学堂,湖北新军的文化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近代化军队的清朝哪里会想到各种学习西方的措施反而促使资本主义在新军士兵中萌芽,尤其是直接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公派留学生,他们的思想在革命的新思潮冲击下变化很大。在文学社和共进会宣传工作下,得到推动的新军革命力量越来越强大,甚至后来有三分之一的新军士兵加入革命组织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军。

更为讽刺的是清朝在武昌起义爆发时镇压革命运动的也是新军,没有了稳固的军事力量,清朝政权摇摇欲坠,只能瓦解崩溃。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

革命秘密意外泄露,情急无奈之下,第二天晚上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带头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就此爆发。而作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湖北新军却是清朝战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是因为在学习西方文以及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革命宣传中,他们的革命思想逐渐强烈继而爆发了革命。

武昌起义画像

武昌起义画像

虽然武昌起义运动和同盟会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武昌起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脱离不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参加武昌起义的人有不少是同盟会的领导人、重要骨干和一般成员。起义后革命政府的建立说明了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正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以反封建反侵略、拥护民主平等政治和耕者有其田为中心内容的思想让新军、文学社以及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与同盟会不谋而合,符合了遭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民众心声,响应革命的民情沸腾,引爆了全国各地推翻清朝政权的革命运动,革命得以延续发展,各地革命人纷纷勇敢站起来反封建反帝国,成功保障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清政府,建立起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沿用直至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及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屡屡受挫,孙中山结合实际情况和革命教训对“三民主义”作出了修正,由此演变出新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结果

由“保路运动”引发的武昌起义,对清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中国湖南、陕西、江西等多省先后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经过一年时间的战斗,武昌起义结果终于取得了胜利。

武昌起义油画

武昌起义油画

由革命党人蒋翊武、孙武等人领导的武昌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从而使衰弱的清政府迅速走向灭亡。武昌起义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1日,在汉口和汉阳的革命党人也纷纷起义响应,并迅速控制了武汉三镇。

起义的消息传到清廷后,引起了朝野震动。清政府罢免了瑞澄的职务,改调荫昌前往武汉进行镇压。荫昌协同冯国璋、载涛等人,以三路大军的兵力,朝着起义军逼近。

为了阻止清军的南下,武汉军政府迅速作出决定,令革命党军队扫荡汉口的清军残余势力,并及时向北推进。18日,两军战于汉口。两军从1911年10月18日起,一直鏖战到11月27日。无数革命党军队是士兵死于这场战斗,最终以汉阳失陷告终。这场战斗虽然是清政府方面获得了胜利,但武昌起义军有效地牵制了清军主力,为南方各省的独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911年11月4日,上海、贵州、浙江等地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第二天,苏州、常州也宣布独立,不到41的时间里,中国关内的数省,前后独立,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仍掌握在清政府的手里。

武昌起义结果是辛亥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民主制社会的开端,它使中国历经两千余年的封建制社会走向了灭亡。

--免责声明-- 《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这篇文章828la56184。

【结语】: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武昌起义的性质分析 武昌起义是怎样的运动】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56184'></small><noframes id='828la56184'>

  • <tfoot id='828la56184'></tfoot>

      <legend id='828la56184'><style id='828la56184'><dir id='828la56184'><q id='828la5618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56184'><tr id='828la56184'><dt id='828la56184'><q id='828la56184'><span id='828la56184'><th id='828la56184'></th></span></q></dt></tr></i><div id='828la56184'><tfoot id='828la56184'></tfoot><dl id='828la56184'><fieldset id='828la5618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56184'></bdo><ul id='828la5618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