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

时间: 2020-09-01 23:12:28 分类: 美文赏析

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

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

****************

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

作者:欢乐的小宇宙

发表时间:18-01-2810:11

失恋33天影评(一)

  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投资不到900万,首周票房就过了亿,上映两周破两亿,而且场次没见减少,观众也是与日俱增,照此势头,票房破三亿指日可待。而这一战绩竟然是在前有《猩球崛起》阻击,后有《丁丁历险记》围堵,中间还有《铁甲神拳》和《惊天战神》相伴左右的残酷竞争环境下。可以说《失恋33天》上演了一出国产小片四两拨千斤完胜好莱坞大制作的经典好戏,其在制作和发行上的范例价值丝毫不弱于当年的《疯狂的石头》,值得好好总结

  独家网友影评:电影的发行宣传并不神秘,无非是放映前要找好卖点,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首轮过后,要制造话题,持续发酵,靠口碑吸引观众有增勿减。《失恋33天》在映前宣传策略上值得注意的有二,一是有效地利用了粉丝效应。《失恋33天》本是一篇在豆瓣网上连载成名的网络小说拥有大量的小说粉丝,选这个题借的就是这个势,路数跟张艺谋前年拍《山楂树之恋》一样,只是《失恋33天》的粉丝更年轻。当然片中明星们的粉丝也是必须召唤的对象,所以男主角文章的表演风格被一再拿来说事。谈到粉丝就不能不说到互联网,从某种意义上说“粉丝”是网络时代特有的产物。粉丝与其前身“追星族”最大的区别是,后者表现为个体的疯狂,“粉丝”则是巨量个体有组织的集合,这其中,网络上的百度明星贴吧、QQ群、豆瓣小组和迅速崛起的微博功不可没。《失恋33天》的营销团队正是利用了这些网络媒介,使得宣传的有效抵达率大大提高。

  独家网友影评:宣传策略二是档期选择恰当,话题制造切合。2011年11月11日,由于这么多光棍放在一起,被网友和媒体戏称为“神棍节”,随着现实压力下剩男剩女的增多,光棍节经过了几年的发酵,成为年轻人和媒体热议的话题、商家的跟进进一步炒热了它,爱凑热闹、需要放松的年轻人需要影院中提供针对性的“节庆产品”,《失恋33天》瞅准了这一点,迎合失恋的、未恋的、在恋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关注,把年轻人成功吸引到了影院。该片11月8号上线,仅11月11号一天票房就高达4000多万。

  独家网友影评:然而首轮映过,是否还有观众前赴后继,发行方的掌控力就没那么强了,话语权转移到了观众手里,口碑好坏成为后续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虽然有些发行方会有意识地操纵一些网络意见领袖说好话,但是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归根到底还是要作品过硬。《失恋33天》在某些专业影评网站上评分接近8分,算不上最好,但在国产片里成绩已然不错。这部在视觉上干净清新谈不上有多高艺术性的影片,能在好莱坞视觉系大片的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归根到底一句话,内容不再“假大空”。

  独家网友影评:不假,就是真实,就是人物说人话、办人事,过普通人过的日子,就是情节设计合乎生活,不过分,不做作。听上去,这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大白话,可是中国电影实现起来却总是那么难。就拿同一家公司制作的该片前集《非常完美1》(《失恋33天》又名《非常完美2》)来说,情节设计和人物表演,都搞笑有余、生活不足,有太过之嫌。

  独家网友影评:不大,就是选题要切身,切合主流观众群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要。与《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游刃于大公司的奢华和幸运相比。《失恋33天》中主人公婚庆公司小职员的身份更贴近草根。而且或许是小说作者发帖连载、即兴创作的方式所致,电影在情节走向上类型化痕迹不明显,摒弃了“重口味”的情节剧路线,而以心灵鸡汤式的情感关怀取胜。许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不是来消费感官刺激的,而是来寻找情感共鸣的。

  独家网友影评:不空,就是情节要密实,既不能掺水,稀稀拉拉,也不能陷入类型化的俗套,产生不了陌生化效应。如同小说作者所说,为了与网友较量,自己有意增加了故事多向发展的可能性,失恋的黄小仙究竟是与前男友“重归旧好”、还是与别人的老公“节外生枝”、抑或是与身边的同事“日久生情”,三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情节还算饱满。

  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对抗好莱坞的成功之路并非首创,走的还是冯小刚贺岁片的路子。即不是靠好莱坞式宏大的场面来冲击观众的视觉,而是靠国内导演对民族语言和国人生活得天独厚的熟悉优势,通过紧贴生活、幽默时尚、心有灵犀的对白,通过对主流观众群体现实生活的及时反映来赢得先机。但是与渐活渐老的冯小刚、葛优、王朔和他们打造出来的中年爱情故事《非诚勿扰》相比,甚至与仍在扮嫩的徐静蕾、章子怡、高圆圆主演的《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非常完美》、《单身男女》相比,白百何与文章及其演绎的《失恋33天》都更清新、更年轻,更时尚,更贴近都市电影院里的年轻观众。

  独家网友影评:作为大陆青春时尚片的范本,《失恋33天》继续了《杜拉拉升职记》的题材定位,即关注大都市的职场男女,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台湾校园青春片,鉴于其对主流观影人群生活的贴近,作为一个类型应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毕竟,这些年来更贴近生活的电视剧已经屡屡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导演滕华涛此前的热播剧《蜗居》就是一例。《失恋33天》在票房上的马太效应仍在继续,创作上的马太效应也应该会扑面而来,这过程中会有失败,但对中国电影来说,多一种类型,多一点生活,总是一件让人乐观其成的好事情。

  失恋33天影评(二)

  独家网友影评: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故事很像是十年前的冯小刚和葛优这对老搭档的风格。虽然如今便肯定导演滕华涛和文章的组合是同样的票房灵药,并可以成为黄金搭档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对于这部整体质量不错,故事看似简单却让年轻观众有共鸣的爱情片身上,还是能看到华语片一种希望。即犹如《疯狂的石头》那般“出新”的,所谓依靠电影技法和镜头语言取胜的片子已不算稀奇后。这种依靠文学改编,依靠台词上来静态叙事的“推陈”电影再次回到观众眼前。这种复制冯氏喜剧的路子并非倒退,只是人民喜欢,而他自己又拍不出来,现在长江后浪推前浪,哗啦啦到了你面前,仅此而已。

  独家网友影评:文章同学是个好萌神,这是我对王小贱这个终极妖孽所有要说的话。实际上,这部片子可以看作是电视剧演员对于电影的一次逆袭。无论是张嘉译饰演的语重心长劝人时骂出花来的老板大老王。还是话里有话暗藏杀机的海清惊鸿一瞥亮相,甚至文章本人脱胎于《裸婚时代》和《蜗居》时期的傻劲和好男人范儿。都让人惊呼观众对于小银屏的认知时至今日已经到了可以左右大银幕前途的境况。但是前提条件是,首先这个演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文章的从量到质的转变是厚积薄发的典范。而与此同时,最关键的是需要适合大银幕的演员。大银幕的电影文化往往代表的是比之家长里短,要更高层次的潮范儿审美。生活与艺术的真假之间要个度。而文章恰好用有点“GAY蜜”加“伪娘”的劲头唬住了很多人。再加上原著的那些金句一出现,好运自然来,挡也挡不住。

  独家网友影评:而为何是悲喜剧?实际上,对于一部爱情电影而言,喜剧的爆笑虽有当时的观影快感,却在力道上比之悲剧的杀伤差了一个段位。回忆冯小刚的《甲方乙方》片尾杨立新走在雪地上感叹,如今《非诚勿扰》舒淇动不动哭泣。你便知道《失恋33天》后来那段老夫妻没有穿上婚纱的金婚的故事有多么必要,有多么关键。那是一种对于眼下这动不动便哭天抢地的爱的反击,不动声色,没有死去活来。因为在死亡面前,你宁愿用自己的长眠去换他活过来。没有眼泪的笑不算完美,同理,没有笑出眼泪也算是喜剧的倒退。

  独家网友影评:在夸奖了这个故事的悲悯之后,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文章”的好不仅仅来自于对于爱情刻骨铭心的描述,还在于只有大部分女性观众和失恋人群才能体会到的那种痛,以及对于爱情的探讨。这依托于作者自身经历的讲述与编剧的闭门造车是两回事情。黄小仙的大段独白,失恋后对于尊严的探讨,东方新天地那段校园爱情的追溯,如若没有生活基础打底,是完全不可能如此清晰的直入人心的。所以说,这种片子没有好文学作品改编,一切皆休。的电影导演,滕华涛显得技法上仍然尚需提升。简单的说,通篇线性叙事的直白,加之全片只有几个闪回的镜头语言依旧干瘪。至于老夫妻那段更是显得过渡上稍突兀,虽不算是刻意为之,却依旧比之前半部分有些不够圆润,整体而言达到大银幕上完美的标准尚需时日。不过,这已经不妨碍《失恋33天》的成功。之后,华语电影的那些让人笑着哭和哭着笑的片子可能会故态复萌。在有好“文章”的前提下,它们会纷纷来分一杯羹。而文章的小生之路算是彻底奠定,因为当他能不说话便让银幕下的所有人笑出声,一转身有女生啧啧赞许夸句真帅后。《失恋33天》的姿态完全是奔着黑马的路子在走。

****************

《失恋三十三天》影评:生活是场消遣过得快乐的人不用道歉

作者:全球时尚视线

发表时间:18-11-1812:57

《失恋三十三天》这部电影上映于2011年,改编自鲍鲸鲸的同名人气网络小说。该电影是由滕华涛执导、文章和白百何领袖主演,主要讲述的是白百何饰演的女主黄小仙,从遭遇失恋到第33天走出阴霾的故事。其实爱情差不多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不管你最后得没得到,都一样要去面对。友情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好的友情可以让你终生受益。但是无论是不好的爱情还是不好的友情,哪怕你在经历的时候痛成什么样子,终究还是会给你好好的上一课教给你道理。这部电影的题材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女主的经历中感受人生的真谛。

闺蜜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你最要好、最亲密的同性朋友,你可以完全放心的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她,把自己快乐或者不快乐的经历分享给她。而男朋友又是什么呢?大概也承担着跟你的闺蜜同样的责任,男朋友和闺蜜应该就是我们除了亲人以外最亲的人了。可是如果你认为这最亲的两个人,最后牵着手跟你承认说背叛了你相信这也是最难以接受的一件事——同时失去了两个亲近的人。女主黄小仙遭受的正是这样的双重打击,尽管她再不敢接受不愿意接受相恋七年的男朋友就是跟自己的闺蜜在一起了。就在黄小仙痛苦到不行的时候,她也不得不坚持去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都是校园恋爱是最单纯美好,其实当你真正走出社会以后就会发现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同时当你成年出入社会之后很多事情都不会像在校园里一样简单,你原来依靠的爸妈也不可能搞得定你的工作你的客户。就在黄小仙遭受失恋的痛苦的时候,工作上的事情也让她力不从心,但同时她也因为失恋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工作,就在工作中她慢慢发现原来自己很讨厌的人其实也有可爱的地方。在电影的最后黄小仙不仅在工作中收获了老板和同事的肯定,在感情中她也遇到了那个对的他。透过电影我们其实可以知道,爱情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还要为工作为家人去努力。同时好的感情应该是让彼此变得更好,或许你的那个他就在你的身边,希望大家都可以把握住你的爱情哦。

****************

三十三天,是否可以忘记痛哭——影评《失恋三十三天》

作者:时代最前沿

发表时间:18-09-2715:08

至于这部电影为何火,小编认为这不是因为电影太好了,而是因为有足够的人失去了爱情。事实上,关于失去爱情的主题太多了。从情节来看,这部电影并不新鲜。有一点罕见的是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段子仍然有点有趣。失去爱情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自救和被拯救永远是失恋的主轴。关键是派生的枝条和藤蔓,如何去启迪,这是最能传达女人对爱情的洞察力。所谓的爱情女孩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这么好,我如此与众不同,如此幽默,如此才华横溢,如此年轻美丽,不愧为年轻的女孩,可以配得上一个钻石王老五。

所谓的婚姻甚至更大。男人的想法真是难以捉摸。你刚学会做成一个清汤面。他就喜欢上了夜总会猫。你刚刚学会了做小烟,他眨眼之间就面对着丑陋的脸。相亲之后,有一个好印象,但他并没有主动联系你。你必须每天在线挂QQ并等待他向你展示一个表达方式。

另外,看着钻石王抱着别的姐妹,还要忍受脏乱的家里,然后自己打扫,甚至连死亡的心脏都要拔掉。作为一个女人,小编不得不吐出一股苦水:教育的程度和面容的美丽,迷人的青年,肮脏的自尊,以及准备结婚的心脏;也不能为从事工作的男人而战。女人的解放,在中国,一个父权社会,作为一个爱的弱者,一个女人怎么样?为什么被永远抛弃了,她要去追他的出租车,她会跟着他的脚步,因为害怕被他留下?事实上,今天我们太容易陷入爱河,太容易去爱上一个人,也太容易抛弃或者被抛弃,这三件事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失恋当然比天更大。

在长期的关系中,我们很容易把爱,婚姻内心,灵魂和我们不想做的事情都放在一起。你认为自己很有激情,知道这本书,和他说话,希望他不会背叛。坦率地说,小编一直觉得年轻的女性知识分子混在一堆书中是最难结婚的,也是最难保持的。读完这本书之后,还有一种洁净的精神,但一旦涉及到问题,它就会立即转变。多年来人们已经说过,双重标准,实际上双重标准是我们对待自己。有必要让他爱我们干净的灵魂,也要给他一个长期的保证,同时也要安慰偶尔出现的复杂人格。不要怨恨男人,这世界上的男人真的很累。他们必须买房子,买车,抚养孩子,让你在同学见面时保持自己的面子。你必须问问他们,知道什么是弗洛伊德,了解旅行的艺术,并了解你内心的想法。

你认为你失去了美丽,失去了温柔,失去了理解,大笑话,你只是输了,没有足够的麻烦,太难取悦。如果你是平凡,愚蠢的,可能会有很多男人爱你。但是你愿意轻轻地放下自己并承认自己只是他的一个女人吗?你不愿意。毕竟你不是电影女配角。那你应该死吗?真的累了。如何理解自己。如何选择了解你的人。选他,让他爱你。爱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让对方长久相爱。准备结婚,但要小心背叛,谨防狗式背叛。如果你被踢,准备让自己恢复。这条路就像一场战争。必须记住,复杂的人性只需要简单的爱。在高端社会中,只需要原始关系。

不要探究分手的原因,也不要期望能够在关系中获得固定的爱情体验。出于真正的原因,他可以因为他的个性而放弃,或者因为新的女朋友的胸部比你大两杯,就是这样。分手必须反映你和他各自的人性缺点。如果你不忍心改变自己,你永远不会改变你所获得的爱。谁能保证男人不会打扰他肮脏的自尊心?不要指望爱情,依靠自己的个性。如果有人想问:那种爱有多重要。如果小编说与你的个性成长相比,爱情并不重要。有些人必须开始推断大规模婚姻,那些不谈恋爱的人被迫结婚,品尝咀嚼,没有热情,但要扼杀灵魂,然后合法地保持性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也想采取恩格斯的婚姻伦理理论。但事实是,如果你真的想在长期婚姻中找到爱情,你显然在那里看到它,但它逐渐消失,它可能在你的心里,也许不是。

但到那天,你会发现你并没有死。你真的生活得很好,甚至比抱着一堆爱来温暖你的心的人更好。你和你身边的男人,一个你不懂得爱的人,过着温暖和快乐的生活。你互相依赖,相互信任。至于爱与否,你从未考虑过。也许只有在你去坟墓的那一天,你才发现你仍然彼此相爱。你发现自己平静了,你不再把爱挂在嘴边,你不再有很多男人在追逐,但没有人不认为你活泼美丽。我只能祝贺你,女孩,你已经长大了。从现在开始你不需要爱,你可以过得很好。你终于发现爱不是必需品,它不是奢侈品,它只是你年轻时的记忆,每个人都拥有它,每个人都会失去,不,也许不会丢失,但它是沉淀。每个人都会遇到,提前或迟到。

这是小编在电影之后见过的最大的感受。有一天,和我一样的年轻女孩将不再为这位年轻文学青年的爱情恢复理论而哭泣,因为他们在失恋33天之后就不会知道了。收获一个新的情人只会产生一个更成熟的心脏。从那以后,我也明白为什么他不能因为他的自尊心而挽回他的初恋情人。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个愚蠢的女孩和富人在一起,你就会明白你已经放弃了这样骄傲的灵魂。你轻轻地穿过你所取代的所谓青春之爱。然后你会明白,所谓的爱,最长的东西,只是一种和平与安宁,在那里会有像狗一样的背叛,以及像狗一样的拯救。

如果你仍然要与一个最复杂的人物以最完美的姿势相亲,那么以最顺从的方式收获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如果你仍然使用最恶劣的恶意来推测那些离开你的人,那么很难得到优雅,平静和美丽。如果你认为所有的背叛都必须选择宽恕来结束,那么你只能是一个女人。不同时期,在这个时代,在宽恕之后,我们只能再次背叛。小编没有看到黄小仙有任何成长。她刚刚收获了一段新关系。这就是大多数恋爱中的人正在做的事情,与新情人保持新的关系。我只是认为,要成为一个敢于面对失去爱情的痛苦的人,并且长期保持理性单身,并在一夜之间实现自己的爱情,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生活。

失去了33天的爱情,请好好看看自己,选择如何对待背叛,如何度过失去爱情后的生活。如果你不改变自己,你就永远无法改变爱情。如果你还在做梦,你可以看看它是好的。如果你已经知道如何生活和买盘子,那就没关系了。

****************

悲欢《失恋三十三天》,千姿百态激荡共鸣

作者:爱笑的小王子20

发表时间:18-06-0721:29

一般说一部电影,都说是某个导演的作品,而这部源自豆瓣的《失恋33天》,让人记住的却是编剧,鲍鲸鲸。那时二十出头的姑娘,在一段年轻的、令人伤感任性分手中,巧妙的加入了三段其他年龄的感情,拜金与省事、金钱与分离、修理与相守。每一段感情,不一样的取舍,都有说得通的道理。那些千姿百态的细节中,总能勾起一些观众类似的回忆,形成共鸣。

分手的主线,也是丰满且个性鲜明,前男友不是纯粹的渣男,女主黄小仙也不是唯一受伤的一方,相爱的两人不能在一起,还真是因为性格不合。当然,最出彩的是男主王小贱,兼具男女优点的品性,在我看来,其实他帮黄小仙出出气就好,还真没必要最后为了完美结局而走到一起。

先说三段支线。拜金与省事,是电影中黄小仙和王小贱接待的第一对客户。拜金的女士,是会用河南话骂人龟孙,而平时一口台湾腔的装逼份子。她用漂亮的脸蛋和姣好的身材钓着钻石王老五追求各种名牌和奢华的服务。只要男人给她足够的钱,其他都好说。图省事的富豪呢?很明显他要在表面上维持美好的婚姻,同时又想在外面彩旗飘飘。他虽然有时也追求浪漫,但习惯金钱快速搞定的他,不再愿意去等。这种拜金与省事的组合,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不少。但物质的维系并不如省事男人说得那么牢靠,现实中某位国际传媒大亨的前妻可供参考!

金钱与分离,是电影中未明说的一段感情。为了富养女儿而拼命工作的老板,最终却因忽略了陪伴,离了婚。老板对家庭、对女儿的愧疚,都映射到了失恋的黄小仙身上!

修理与相守呢?就是那场没有来得及举办金婚的老年夫妻。特别喜欢老太太关于爱情的论调,“买台电冰箱,保修期三年,你嫁了个人,还能要求他一辈子不出问题呀?出了问题就修嘛!”那段年轻时老太太智斗小三的片段,也值得维修感情的人借鉴。当然,也是这种修理的态度,让这段感情得以相守!

年轻的黄小仙,在这三十三天的时间里,像看电视剧一样的看过这三段感情。

对于第一段的拜金和省事,她不予评价对错。不过,在试着和那个成功人士约会过后,可以肯定,那样的感情不是她想要得。

第二段呢?她只能为老板感到惋惜,如果老板真的追求她,说不到会发展成一个类似蜗居的故事,不过好在老板单身。但这个情节不会出现,因为,老板只是把她当晚辈。

对于第三段,黄小仙是羡慕和祝福,虽然遗憾没能为老两口举办一场金婚典礼。但那场病床前的沟通,让她对感情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关上了那一段七年的恋爱之门,黄小仙打开了同事这扇窗。最开始进入她生活的当然是她的搭档,王小贱。先是用耳光扇醒了那颗酒醉的自尊。然后是,在同学婚礼的现场帮她整蛊前男友。这些令人有些痛的感受,慢慢的帮助黄小仙从悲伤中走出。黄小仙还参加了同事的聚会,在私下里,她才察觉到,在不同的环境中,原来熟悉同事竟然如此不同。

时间真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虽然,还有物品能勾起那一段回不去的感情,不过内心已能理智的面对。让过去的就这样过去,因为某一刻会有新的开始。

悲欢失恋的三十三天,环境和心态都已悄然改变。生活依然继续,很高兴看到王小贱和黄小仙合租在一起,很羡慕王小贱对黄小仙无微不至的照顾。看过了不同感情的千姿百态,当窗外的霓虹灯再次亮起,点燃了下一段幸福的序曲!

影片结尾处,对现实中失恋的人进行采访,因为其真实而更触动观众的心弦。这种模式,也被最近上映的《后来的我们》所引用。

三篇关于鲍鲸鲸的电影观后感告一段落,你会发现,鲍鲸鲸很奇特,她用精妙的细节处理,成就了个人品牌在观众中的记忆。这三部影片中,都能够找出让观众难以忘怀的细节。当然,由于第一部《失恋33天》的起点太高,于是观众有一种她在走下坡路的感觉。不过我相信,现今只是刚过三十的鲍鲸鲸,一定能拿出更好的作品。

待那时,再相会!!!

****************

《怦然心动》影评,遇到怦然心动的那个他,一定要大胆说爱

作者:亚波聊娱乐

发表时间:04-2410:30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那双迷人的眼睛”这是歌手对一见钟情的诠释。显而易见,一见钟情是非常让人心动的,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

《怦然心动》这部电影就是关于一见钟情,关于初恋的温情电影。影片讲述了女孩朱莉在二年级的时候,被有着迷人蓝眼睛男孩布莱斯,怦然心动。但朱莉喜爱养鸡,喜欢坐在大梧桐树等奇怪的行为,并没有吸引男孩的目光,反倒觉得女孩很缠人。没想到,到了八年级,布莱斯开始觉得朱莉不同寻常的兴趣和对于家庭的自豪感使她显得很有魅力。而朱莉则开始觉得布莱斯漂亮的蓝眼睛也许和他本人一样其实很空洞,二人展开“战争”的故事。

这部影评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好和纯净。电影中男孩女孩没有多么亲密的动作,仅有的就是匆忙触碰脸颊的轻吻,一切都是那样青涩,懵懂,单纯,其实这就是初恋给我们最大的印象。

其实,这部影评,导演想要宣扬的是一种价值观。就像朱莉,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个有梦想的画家,两个哥哥是爱好音乐,不断实现自我的人,一家人相处得很和谐。朱莉喜欢养鸡,她认为她养的鸡蛋是最健康卫生的,但是当她发现邻居家嫌弃自己的鸡蛋时,践踏了她的尊严,决定不再送鸡蛋,最重要的是不再对男孩抱有希望。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就是因为她的幸福家庭给了她自爱,自尊,独立的性格。

而小男孩布莱斯生活的家庭却没有这样幸福,他的爸爸,是那个时代比较典型的资本家,他总是以金钱为重,而很缺乏人情味。作为一个父亲脾气却很暴躁。而男孩布莱斯又是幸运的,他的转变,来自于他祖父的影响。祖父是一个年轻时怀揣梦想,现在也很热爱生活的一位老人。他和朱莉很合得来,都喜欢种花种草,都有自己的想法,都热爱生活。

这部带着美国乡间风情的电影,带给我们初恋时最真切的感受,纯净美好。但外国和中国情感追求方式又不同,他们开放直接,我们委婉含蓄。希望更多年轻人,遇到怦然心动的那个他(她),一定要大胆说爱,收获幸福!

****************

观《王牌特工2:黄金圈》后感:一部拯救世界的故事!

作者:华华来养生

发表时间:18-02-2416:26

《王牌特工2:黄金圈》整个故事说的是英国特工和美国特工联合起来拯救世界的事。这次嚯嚯世界的不再是手机了,编剧转念一想,世界上什么最容易引起纷争的,黄赌毒啊。于是,黄金圈这一毒品贸易组织便粉墨登场。黄金圈,就是用黄金在小哥哥们的胸上或者在小姐姐的屁股上和纹身一样烙上一个圈圈。要我说如果真有这么个组织,早就让人揭露的屁都不剩了,毕竟他这个组织这么大总会有人被逮到吧,警察经常看见这个圈圈难道不会有所调查吗,但是在剧中,这个人人都有黄金烙印的组织居然无人知晓。在经历英美特工的几分钟的调查后,居然就找到了他们的老巢。

故事一开始基本上就是007的套路,先来一段飞车追逐战。然后是获得胜利。在参加女友家族晚宴的时候,引发出一个女魔头,sorry,不得不这么介绍,因为她的表现无论在戏里还是戏外都真的很一般般。女魔头是世界毒品的控制人,很low的人物介绍讨论。准备通过毒品去控制全世界。特工接到命令必须去取得她投放的全世界的病毒,这点还和美国总统勾搭上了。感觉政治大佬们都脑子太不好使了。跑去美国,找到了以前的被认为已经死亡的特工,开始了重新组建了团队。开始了打怪之旅。经历了种种艰辛,终于取回了解药。

整体来说,剧情应该是偏喜剧的。所以,当女毒枭提出那个巨大的绑架计划,我也觉得可以理解,毕竟是喜剧,剧情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无伤大雅,毕竟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一切皆有可能,比如艾格西这种从未接受过训练的人在短短一年内就能够成为一个身手超一流的特工,所以,当她提出这样的荒唐的计划的时候,我毫不置疑,我想说,你这个计划,如果不失败,那么就一定会成功。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快乐,所以女毒枭总是表现出温和友善的一面,她总露出让人觉得安心的笑容

影片中用多处细节来描绘男主角的成长与演变,面对伤后失忆的哈利,他变成让哈利恢复记忆,重回特工队的角色,这时的男主角是重感情的兄弟;为了执行任务,面对来自女色的酮体诱惑,他为了女朋友而保持忠诚,这时的他是爱情忠诚的信仰者。正是通过影片中这一处处设计精巧的细节描写,才让影片的角色不再平面化,而是以生动鲜活而又立体饱满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部影片的剪辑节奏明快,张驰有度。在艾格西去见瑞典国王的时候,瑞典国王为了考验这位“准女婿”问了很多各行各业的非常难的问题,没一个问题结束后没等艾格西回答完毕就用叠画剪切到上菜和敲杯子的画面,并以敲杯子的声音作为剪辑点结合环形的摄像机运动不断变换对话关系,这样的处理加快了这边一部分的节奏,表现了瑞典国王其实问了很多问题而艾格西都能回答自如,这样快节奏的剪辑画面非常工整流畅,也十分搞笑,这部分实为本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的重心,那就是“绅士”。皇家裁缝店是坐落在英国各个角落的制衣店,我们一说英国,现在年轻人眼里立马贴上“腐国”的标签,而在上个世纪,“绅士”代表英国,英国代表着“绅士”,八国联军的事情是英国很不绅士的事情,当然除此之外,英国人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印象,早年电影史中,卓别林的形象就是英国绅士的缩影,从王牌特工第一部开始就奠定了“血可以流,命可以亡,形象不能乱。”立场,这些来自一位英国导演不足为奇,也是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忘记绅士精神。

****************

中国的影评行业实在太落后了|导演毕志飞专访

作者:新京报

发表时间:01-2414:18新京报社官方帐号

今年年初,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后的口碑滑坡引起了热议,其中一篇影评让另一位毕姓导演重新进入了公众视野。很多网友在读过毕志飞的影评后感到不可思议,很难相信这篇看似“有理有据,专业中肯”的影评竟出自于毕志飞之手,不少人感到困惑,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毕志飞吗?

毕志飞评《地球最后的夜晚》文首局部,图片来源:毕志飞微博。

相比毕赣,同样是新人导演的毕志飞在影视圈甚至拥有更大的知名度。毕志飞的处女作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号称花费了12年的努力,却在2017年首映当天遭到豆瓣评分的当头棒喝,长达16小时“全一星”的2.0评分也是豆瓣所能打出的最低评分。不少网友因此把它戏称为“豆瓣史上最烂电影”,毕志飞也被冠以“史上最低分导演”的名号。

到1月24日为止,豆瓣上约7.8万参与评论《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事情的后续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让人感到好奇的不仅是电影本身的槽点,还有这位导演在舆论炮轰之下的荒诞行径。去年年初,毕志飞将豆瓣网诉至法院,控诉豆瓣存在“恶意锁分”现象,要求豆瓣道歉。后来,毕志飞又给国家电影局写公开信,控诉“豆瓣系对中国电影评论业、网络社会舆论强大的操控能力”。毕志飞还曾在微博上说,自己在等待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的消息。毕志飞对自己作品的“自信”成为了网友口中的笑料,很多人以猎奇的眼光打量毕志飞,似乎他本人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奇观。

坐在酒店的大堂里,接受采访的毕志飞显得很平静。这位北大影视学博士侃侃而谈,点评毕赣电影的得失,讨论中国电影的走势,分析好莱坞电影成功的秘诀。被问及为什么开始写影评,毕志飞反复强调现今影评行业的混乱。“很多人知道中国电影还比较落后,但很少人意识到影评行业比电影业还要落后。”在毕志飞看来,影评是一个专业的行为,不仅引领观众,也在为创作者出谋划策,不是随便一个人看完电影就可以写的。很多掌握话语权的知名影评人缺乏专业的系统训练,只会以惊人之语博得关注,却没有切实的建设性意见,对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毫无帮助。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海报。

谈到自己的电影,毕志飞说的话变少了。来到2019年,毕志飞不愿意再评价自己的电影,“给自己打分不可能客观,还是留给观众评价吧”。言语之间,毕志飞流露出对于作品失败的承认。他仍然坚持社会舆论放大了他和电影的偏颇面,但不再“甩锅”给影评网站,承认自己当时定的目标太高,现在需要脚踏实地,总结先前的教训。对于坊间的流言和中伤,如今的毕志飞变得很平和,他也知道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毕志飞一直在澄清谣言,但是公众不愿意听。“你拍了个大烂片,还说什么?”毕志飞苦笑道。

从一个小县城花了两年时间考大学,考硕士花了两年,考博士的时候又用了两年时间。毕志飞的人生并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顺利,一开始崎岖不平,但最终还是得偿所愿。努力就应该有回报,这是毕志飞的人生感悟,当外界以好坏来评价他的电影时,毕志飞以付出的努力作为衡量标准。为什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自大”的印象?毕志飞自己也很困惑,他一直试图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努力、不懈、坚持奋斗励志形象。外界看法与自我认识的巨大反差,仍然会不断地困扰着他。

毕志飞,1979年出生,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硕士、北京大学影视学博士 。他曾自编自导青春励志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一度引起争议;2017年,出版自传《纯洁心灵:一个电影“疯子”的逐梦历程》。2018年,被第9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评为最令人失望导演奖;近期撰有影评评说《白蛇:缘起》《地球最后的夜晚》等电影。图为工作中的毕志飞。

毕赣是被影评“捧杀”的受害者

新京报:我们先谈谈毕赣导演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你对此写了一部影评,称这部电影离经典只差“一步之遥”,是这样吗?

毕志飞:我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我看到了一点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和很多大师的电影在形式上非常像,特别是我们这些学习电影专业的人,看过很多的电影,你在看他的电影的时候不断会想起很多经典的画面,这可能是和普通观众不太一样的地方。其实,总体上来讲,我对这部电影持不太肯定的态度。我说这部电影离经典只差“一步之遥”,指的是外在形式。但我认为,一个电影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容。

很多人在接触我以后,都说你不太像在网络上被舆论包装出来的人。微博上也有粉丝说,其实你不像那个人。我能够感觉到,舆论对一个人的包装是可能会失真的。所以我是很由衷地从实际出发,写一点自己观影的感受,不偏不倚,不吹不黑,就是把我自己个人想法客观地写出来,当然影评也是建设性的。我只是给毕赣导演提了一个意见,希望他拍电影的时候能更多地从内容出发。

《地球最后的夜晚》(2018)剧照。

新京报:这部电影票房滑坡,舆论评价也呈现两极化,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毕志飞:首先,网络上有很多影评人还是很支持毕赣导演,这就和我自己拍电影时遭遇的情况很不一样了。我当时遭遇全网的讨伐,从影评人到观众。但毕赣导演仍然有很多人支持他。国内的影评界和普通观众可能有脱节的地方,毕赣导演的口碑滑坡主要来自于观众和部分影评人,还有很多影评人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

我也看了不少的分析,我认为票房不理想,一个原因是毕赣导演离成熟的艺术片导演还有一段差距。这部电影的宣传和发行都做的很大,这点上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这部电影。投资方和出品方可能受到了国内不太合格的影评人的忽悠,投资方也不可能一门心思地去找骂了,他们也是看到很多吹捧文章,把毕赣导演捧为神人。所以他们也没预料到普通观众的反应是这样的。

但是这部电影对普通观众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这不是一部大众的片子。但这是一件对中国电影来说很有讨论价值的事情,这验证了普通观众不太能理解文艺片,文艺片可能就不适合大规模地放映。

另外一个原因,我认为这部电影是毕赣导演不太成功的作品。从文艺片的角度来看,《地球最后的夜晚》不如他的第一部电影《路边野餐》。大量的投资、明星加盟、工业化的介入放大了毕赣导演在电影上的缺陷。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这部电影在普通观众之间的滑坡是无法避免的。

《路边野餐》(2015)剧照。

新京报:这是不是说之前的宣传过度了,用商业片的方式宣传文艺片,导致了观众心理预期的落差?

毕志飞:我认为这只是一方面。出品方或是宣发方也在探索一个新的路线。他们会想,现在的市场可能不缺商业大片,如果来一个文艺的片子,大家是否愿意花钱去多琢磨琢磨其中的味道。这部电影的卡司是很厉害的,汤唯、黄觉,他们的形象非常漂亮帅气,这样的明星阵容是够商业片级别的,摄影美术和音乐的阵容也很豪华。实际上,它是一个制作很精致的电影。以前人们看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观众看第一遍的时候可能也不是很能看懂,但观众会琢磨其中的味道。在宣发策略上,他们可能也不是完全想把观众骗进去的营销。这部电影在大众片之中是很难被读懂的,也算不上一部好的文艺片。所以是这些因素综合造成的。

新京报:你可以具体谈谈,为什么它在文艺片的角度也算不上一部好的文艺片?

毕志飞:如果比较毕赣导演的两部作品,我认为《路边野餐》要比《地球最后的夜晚》要好。《路边野餐》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电影在内容上单薄了一些,故事没有那么厚重或扎实,但他要讲的东西可能很简单,追求一种淡淡的诗意,很清新的贵州山村的风格。当时在摩托车上用DV拍摄,这很符合当时的美术场景,都有种淡淡的清香感。那时你反倒不会对内容有过高的要求,因为这就是一种田园式的独特风格。所以说它有自己的独特性,他把贵州的山村融合进来,包括长镜头,这给了大家新的体验,虽然制作很粗糙,但会让人感觉是一个年轻导演制作的很特别的东西。这时你对内容的要求就不会那么苛刻了。

但到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就不太一样了。因为现在你有了明星,有了投资方带来的精致的后期制作。这时我就在里面看到很多经典电影的影子,我能想到王家卫、侯孝贤、杨德昌、小津安二郎、塔可夫斯基,但你也不能说他是在刻意地模仿谁。这在《路边野餐》是看不到的。

侯孝贤作品《风柜来的人》(1983)剧照。

《地球最后的夜晚》不足的地方,就是内容不够丰富,不够扎实。你会感觉到这部电影集结了很多的元素和符号。这时候你再去看影片内容,你就会发现内容很单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我认为一个不成功的地方,就是把很多元素糅合在了一起。这时如果你没有一个内容作为核心的话,这些形式是很难融合在一起的。如果你单纯地看一些画面,听一些声音的话,你会感觉这部影片挺精致的,但普通观众不会留意这些,他们更关注内容。

网上也有人说,是一些影评人把毕赣导演给“捧杀”了,我认为这是挺客观的。毕赣导演是一个很有前途、很有才华的新人导演,本来经过时间的打磨,他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导演。但现在你把他仓促地推到前台,有点揠苗助长了。

新京报:你刚才也提到了大众电影和小众电影的区别,你曾给印度演员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写过影评,其中提到一个看法,你认为普罗大众还是喜欢宣扬真善美、相对励志的电影,类似《地球最后的夜晚》在题材上就很难获得成功。你现在还这么看吗?

毕志飞:这是我从观察好莱坞电影得到的感悟。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观众手中赚到了最多的钱,我发现好莱坞大片在进入国内时很少有审查通不过的情况,好莱坞大片不会有太多暴力或色情的元素,他们很注重让电影能够面向最广泛的群体。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流行过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没有好电影是审查的原因,好导演都被审查给绊住了。其实我觉得不能光把锅甩给审查制度,你看好莱坞电影就没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好莱坞的工业体系制定的策略就是“合家欢”的主题,如果电影不适合给小孩或一些宗教人士观看的话,他们认为这就损失了票房。好莱坞想跟大众对话,为了争取最大化的票房利益,争取在最多的国家上映,他们会有意识地弱化暴力、色情和宗教的元素,这就是好莱坞的策略。好莱坞的故事都是“好人必胜”,英雄拯救人类之类宣扬真善美的故事,但不妨碍他们获得普通观众的喜爱。毕赣导演的电影,就主题来说其实并不小众,我认为它想讲的是一种情感,男女之间情感的纠缠割舍。你看其他一些大陆电影——《失恋33天》《情圣》——都是讨论情感的,但它们会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

新京报:你刚才谈到了一些中国电影发展中呈现的特点,你认为现在中国电影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吗?

毕志飞:中国电影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的电影市场,观众的观影习惯慢慢培养起来了,而且还有很大的空间。老百姓进电影院的次数越来越多,但人均观影次数相比很多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没有完全挖掘出来。我们有些地区的电影票价相比美国也不便宜。所以从市场规模来说,中国在往电影第一大国的方向发展,这个趋势是必然的。

同时,挑战或者说危机也是有的。我们研究电影的会注意各个地区的电影发展史。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业比大陆起步早,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市场都“死”过,完全被好莱坞打败了。我们现在越来越开放,现在一个周末,你可能看到一个好莱坞大片可以占到90%多的票房。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好莱坞的攻势也越来越猛,这就是现在面临的危机。好莱坞的理念、技术和演员要比国内先进,如果国产电影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也可能步香港和台湾的后尘,市场慢慢被好莱坞占领。香港直到《无间道》系列上映后,商业电影才开始复苏。

新京报:我们现在也有国产电影的保护政策。你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吗?应该让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平等竞争吗?

毕志飞:在不破坏观众观影习惯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有一些保护政策。国产电影还是一个孩子,你让他跟20多岁的壮年直接PK不太合适。只有在保护下,等这个孩子慢慢成长起来,才有竞争的资本。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政策上是无可厚非的。

毕志飞参与编剧电视剧《朱家花园》(2007)剧照。

“中国的影评行业比电影行业还落后”

新京报:这几年你写了很多的影评,包括《我不是药神》《影》等国产热门大片。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愿意和公众交流,写一些这样的影评?

毕志飞:我在自己拍电影的时候,对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很有感触。一个方面是,相比国外,我们在综合制作和电影人才上还比较落后。国产电影这几年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薄弱了,市场在拉大,但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在退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能出现了人才断层,当年“第五代”导演叱咤风云,如今这方面的人才出现了断层。

另一个方面,也是对我触动很大的是,我们国家的影评行业相对来说非常落后。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我的电影,因为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都是不客观的,还是交给别人去评价吧。在十几年前我还在读书的时候,那时候大部分的影评都是描述剧情,这部电影讲了个怎么动人的故事。可是,电影学院的老师和我们说,真正的影评不是这样子的,这是外行的做法,因为任何看过电影的人都可以从故事角度来评判电影。那时,社会上缺少真正的专业人士,带领读者去解读电影,从导、表、摄、录、美,包括音乐等方方面面,不能光是剧情的分析。

对一部电影的评价要客观。你要给好的电影赞扬,给坏的电影惩罚。但是我们的影评行业没有完成这样的使命。结果十几年过去以后,我发现出现了很多自媒体,这让现在的影评环境更加混乱。我之前参加了一个电影的开幕大会,我同意他们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现在谁骂得好,谁骂得更出彩,谁就能有更多的粉丝,更多的话语权。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

影评界还有一个坏现象,就是吹捧。其实毕赣导演也是受害者,因为别人吹捧你,出品方和宣发方就会说这部电影需要冲一线。这把毕赣推到一个很艰难的位置上,“捧杀”就是这么来的。这次很多人认为毕赣导演忽悠了观众去电影院,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并不是毕赣导演安排的,有些人就是要找自己的存在感,愿意这么去写。可最后害的是谁?大家还是会把罪责归到毕赣导演身上。

这对我的刺激也很大,我看到很多影评完全是瞎写,虚假的批判也有很多。而我是学这个专业的,影评文章从2002年、2003年就开始写了,就是上课的作业,所以写影评文章对我们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 现在影评圈有影响力的大V,很少受过真正系统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影评人很难作为电影创作的支撑力量,他们只能搞破坏。

新京报:所以你写影评,是为了给其他人做个榜样吗?

毕志飞:其实也没有。只是我们影评行业实在太落后了,我觉得自己写也会比他们强一点。当然我从来没想过要带个头,因为我做不到。包括我当时给《地球最后的夜晚》写影评,但我当时也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去看,还有人给了很高的评价。当然,也有人骂,说我写的什么也不是。但给予我好评的数量是超出我的期待的。

新京报:你在挑选电影写影评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标准?为什么写这部电影而不是另外一部?

毕志飞:有些影评在我看来没有写出实质性的东西,或者还有欠缺的地方。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去写一个影评就很有必要。你们也看到了,可能这么做对影评行业有一点点的小贡献吧。

新京报:有一些评论认为,你给时下热映的电影写影评是在“蹭热度”“碰瓷”。

毕志飞:我记得我写的那篇影评,第一条评论就是这样的话,我就把这条评论顶上去了。我是不是“在蹭热度”,这个可以公开讨论嘛。后来这么多网友的留言都替我回答了,说如果你看了这篇影评文章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我元旦就去看了,总体上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形式上超出了我的预期,内容上又缺了不少,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但我当时看完后,也没想写影评。后来,网上评论开始攻击,说姓毕的导演怎么都这样,我的电影是一个什么最低,毕赣导演的电影又是个什么最低。这样针对所有人的攻击就不太好了。这样的情况下,我就想写一些,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真实感受,仅此而已。

新京报:有人调侃说,毕志飞影评写得不错,要不要考虑当一个专业的影评人?

毕志飞:我倒没有成为专职影评人的想法,但是影评行业还是这么差劲的话,我业余地写上两篇,可能也有点正向作用。其实我们当时就是学这方面的。但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影评圈有影响力的大V,经过系统训练的比较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相信很多国内的传播者对影评行业的意见是很大的。我一直有个观点,我们国家的影评行业,比我们的电影还要落后。不去提高影评的水准,对于创作的影响是很大的。好的影评不光能引领观众,还能引领创作者。因为当局者迷嘛,有时候一个导演拍出作品之后,就需要影评冷静地分析,就像一个医生一样。所以可能大家都认为影评好写,都能写两句,但我认为影评是个很专业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写的。我们一直不重视影评行业,知道我们国家的电影落后,但没有想到影评行业也是落后的。

电影拍摄中的毕志飞。

“他们说我人品败坏

后来又说我是个傻子”

新京报: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评论,有些人在说,毕志飞的影评写得不错,但为什么就拍不出好电影呢?

毕志飞:这都是观众的评价。我对于自己的作品都不做评价了。有些评论如果完全是胡说八道的,我可能就不理了,有些很有道理的评论,我会把这些意见都搜集起来。确确实实,经过这一次,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给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了,剧情弄了十几条线,等到操作起来就很困难。我要一步步扎实地走,不能走得过急。这毕竟才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什么事情都会越来越好的。

新京报:你认为你的处女作算是成功的吗?

毕志飞: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现在也不对自己电影做什么评价,只能说我尽力了。可能当时定的有些目标和想法不太现实。很多人问我给自己的作品打多少分,我想来想去,只能评价自己的努力程度。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海报,来自微博帐号@电影纯洁心灵。

新京报:去年三月,你和王宝强一起入选了年度“最令人失望导演”,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毕志飞:当时他们打电话让我去领奖,我没有去。他们跟我说,如果我去现场会有100多家媒体报道你,我说那我也不去。说白了,我不希望自己入围这个奖。

新京报:现在很多人喜欢给你冠上“史上最烂电影”制作者的名号,豆瓣评分一度达到2.0分。你觉得这种评价公平吗?尤其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说,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毕志飞:我有一段时间很痛苦,现在想起来也挺搞笑的。舆论被无限放大,造成了我的情况。其实大家也明白,每年那么多电影,有些电影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那些粗制滥造的,比我的电影更烂的可多了。可为什么就我的电影成为了“史上最烂影片”,为什么我就被扣上了“史上最烂导演”的帽子?这就是国内舆论把偏颇的一面给放大了。

我们这事一进入公众视野,自媒体就造了很多很多的谣言,他们起的标题,让你恨不得点进去就要看。这都是现在的乱象。现在我给公众留下的印象还是如此,有段时间他们说我人品败坏,后来又说我是个傻子。

新京报:你现在愿意回应这些谣言吗?比如说哪些传闻是失实的?

毕志飞:我从去年以来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斗争,但有时大家不关注,不爱看辟谣,动不动就说,你拍了个大烂片,还说什么?我作为一个有过切身经历的人,由衷地呼吁我们的舆论不要去夸大,不负责任地做失真报道。观众看了十万加的爆文,真的就认为你是这样的人。现在公众对我的印象很难消除,我也一直在回应,但大家不信,你说有什么办法?

新京报:当时舆论抨击这部电影,很大的原因是据传在上映前有个电影研讨会,很多专家给了很高的评价,这与后来观众的观影反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你能谈谈这个研讨会吗?

毕志飞:电影是在2017年9月上映,大概在上映10个月前办了这么一次活动邀请一些专家给电影提提意见。当时北大影视剧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报》两家联合办了发布会。其实这种发布会在学术圈很多,但新人导演办的比较少。如果专家上来就劈头盖脸地给你一顿批评,你怎么办?我犹豫了很久,后来我想自己花了很大的努力,第一部作品挨批也没关系,于是就冒险试了试。

新京报:但是专家都给了好评?

毕志飞:是的,这也成为了后来舆论的攻击点。当时专家给好评,他们可能认为新人导演有这个胆量拍电影,要给点鼓励。他们并不是按照商业大片导演的标准来衡量我的作品,刚毕业没两年的人的作品能好到哪里去?结果比他们预想的要好,所以就给了肯定的评价。我认为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吃的亏已经很大了”

新京报:你的求学路并没有那么顺利,经历过两次高考,两次考研,两次考博。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努力的人吗?

毕志飞:真正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下的是死功夫。包括我的电影,这么多年我真是好好在做,但结果是惨败。我当年考大学也是一样,上来就是大失败。舆论有时候谣传,说中金的老总是我爸爸,我有多么深不可测的背景。你说,我要真有这些背景,网上那些负面新闻恐怕早没了吧。我认为我唯一的特长就是努力,其他的都不敢说。我不是那么相信幸运的人。你可能真的需要99%的努力和1%的灵感,我是信奉这样观念的人。

新京报:除了拍摄电影,你好像还出了一本书?

毕志飞:那本书是讲电影背后的故事。说实话,拍那个电影拼尽了我的全力,几次差点夭折。写这本书是想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下来,是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的铭记和感恩。这个过程特别曲折,也能给年轻人一些启发。这本书写了八九个月,写的时候也很痛苦。

《纯洁心灵:一个电影“疯子”的逐梦历程》(作者: 毕志飞;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年9月)书封。

新京报:你的电影海报,包括这本书的书封都放上了你的照片,这会不会给人造成一种自大、自恋的感觉?

毕志飞:这个后来我也反省过,其实我不是一个想要表现自大的人。比如电影的海报,当时设计师告诉我们海报必须有个重点,电影里的角色只有你比较合适。书的封面也是设计师设计的,他们可能是好意,但我还没到那个级别,就会引起大家的反感,这也算是吸取了一个教训。

新京报:你的父母怎么看待你的电影事业?在经历了这么多后,他们的态度有没有发生改变?

毕志飞: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态度是一样的,他们都很了解我,知道我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他们也会劝我总结教训,但没有因为这件事改变态度。因为外界的很多谣言都是假的,他们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新京报:外界的评价对你来说重要吗?

毕志飞:我现在反倒没那么在乎了。当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的心态放松了很多。尤其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七嘴八舌,你都听一遍很累,你都当真也很累,后来我就明白了。有一点启发是,就是坚持做自己的事,大家慢慢会理解你的。

新京报:最近你在忙些什么呢?还打算拍电影吗?

毕志飞:是的。我现在主要在做新电影的筹备,两个计划的剧本和项目的筹备。对我来说,其他的也不会,加上现在是影视剧的寒冬,自己做电影只能是不断吸取教训,我现在想做得更完善点,再开始行动。因为吃的亏已经很大了。

新京报:你能简单地透露一下正在筹备的电影是什么类型的吗?

毕志飞:一部是文艺片,一部是商业片。文艺片打算拍摄边远地区,投资也比较小。商业片我打算起用明星,筹备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点。

新京报:这次的商业片还是打算像上次一样,往喜剧、励志的题材方向前进吗?

毕志飞:我有这样的打算。喜剧是观众都喜欢的,顺便也给大家打打气。

新京报:你在拍摄电影时,是不是也融入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想和大家去分享?

毕志飞:每个导演在拍电影时都会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感悟融入进去。比方说,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告诉我,努力是会有回报的。尽管我的第一部电影这么失败,还被人冠以“烂片之王”,但我还是会努力,不虚度每一天,不去投机取巧,这就是我人生的感悟,可能我会把这种感悟融合进我的电影。

新京报:你理想中的好电影是什么样子的?你特别想拍出怎么样的电影?

毕志飞:好电影太多了,我说一个吧,《幸福终点站》。那个电影很励志,也很喜剧,给人一种温情,很适合给大众看,电影本身有营养,而且也很好看。

《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 2004)剧照。

作者

:李永博

编辑

:覃旦思;校对:翟永军

****************

盘点姚笛几部影评,其中你看过几部,这几部你看过吗

作者:神兽白泽娱乐

发表时间:18-04-0620:33

姚笛,1982年3月17日出生于浙江桐乡市、中国内地女演员。姚笛是很有悟性的青年演员,在扮演各类角色的时候总能找到自己擅长和感觉松弛自然的表演状态,市场观众的认可足可以体现她的实力, 演戏时,姚笛是百变的银幕形象,而现实生活中她却是清新甜美的形象 。姚笛外表清新靓丽,但在与林志颖同台搭档中通过优秀的演技变身男人婆,一位男人的灵魂,外表是女人的身体,得到媒体的赞许。

姚笛参加“红楼梦中人”的选秀,而进入演艺圈;6月,姚笛与李旭丹分别获得宝钗组和黛玉组的第一名。姚笛出演李少红版本《红楼梦》,在该剧中饰演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王熙凤,随后,出演陆川执导的剧情片《南京!南京!》。姚笛与任达华搭档主演了张加贝执导的恐怖片《午夜心跳》,在该片中饰演看似温柔的外表下心机深沉的吴心瑶,在当年贺岁档上线的惊悚片中排名第三;随后,与林志颖搭档主演李旗执导的爱情片《变身男女》,在该片中饰演一个穿梭于情场的女孩小艾 。姚笛与文章、张凯丽、丁嘉丽联名主演了滕华涛执导的都市情感剧《裸婚时代》,在该剧中饰演刘易阳老婆童佳倩,该剧获“国剧盛典十佳电视剧第8名”,令她人气上升 、凭借该片荣获得优酷影视盛典年度最具人气女演员及最受欢迎女演员等奖项。

姚笛与李晨,马苏合作主演了赵宝刚执导的青春励志剧《北京青年》饰演酒吧妹,何北妻子唐娇、该剧获得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姚笛与张默搭档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失恋33天》上星播出,在该片中饰演婚庆公司员工黄小仙。姚笛与任重搭档主演了张晓光执导的都市感情剧《新恋爱时代》,在该剧中饰演郑海潮现任女友 吕晨前女友的邓小可,凭借该剧荣获亚洲偶像盛典年度最具收视号召力女演员奖。姚笛与雷佳音搭档主演了余淳执导的都市言情剧《爱情碟中谍》,在该剧中饰演车子俊的女友丁小羽。姚笛参加江苏卫视综艺节目《超级战队》录制;与郭品超主演了欧阳奋强执导的家庭伦理剧《王小米驯夫记》,在该剧中饰演娱乐杂志的八卦记者王小米。与杜淳、释小龙联袂主演了刘雪松执导的都市情感剧《爱的速递》,在该剧中饰演个性十足,时而傲娇、神经,时而娴静、野性的杨。

姚笛事业更够如此成功,当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姚笛的存在,就像一株绿植,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好了。以诚相待,并且接受多元,允许差异和不同,就是渴望并拥有的绿色关系,现在来看下姚笛的你几部影视作品的影视评价,列如:《失恋33天》、《午夜心跳》、《三笑之才子佳人》、《变身男女》等。

《失恋33天》影评:情节欢快,对白扎实,不仅以王小贱对黄小仙独特的体贴方式,告诉宅男们如何迅速“脱光”,也以幽默的对白和情节向年轻人传达一个积极的理念:失恋并不可怕,也许这是你下一个幸福的开始。整部电影用简单的“失恋学”教程,为大学生和办公室白领营造了一场轻松而温暖的爱情梦幻,够接地气,贴近现代年轻人生活,且情节不纠结,看完电影后让人有一种释怀的感觉。 与之前同类型影片相比,本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从当下年轻人生活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一个故事,无论是情感模式还是故事细节,都不同于之前海归电影人或港台电影人执行操作的同类型影片。这一点意味着在电影创作领域,内地流行文化终于开始在市场上获得观众的认可,并且具备了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午夜心跳》影评:《午夜心跳》该片在中国国产恐怖片中实属罕。而且不少看过该片的影评人等业内人士都给予该片很高的评价,称其代表了中国恐怖片当时的最高水平。《午夜心跳》秉承了亚洲恐怖片一贯的悬疑推理风格,以连环杀人案为主体,带领观众寻找杀人凶手,考验逻辑推理能力。除此之外,《午夜心跳》吸收了欧美电影中常见的“重口味”元素,随风浮动的窗帘渗出鲜血、手持利刃的阴毒护士面露杀气、美女护士值班惨遭杀害、红衣女鬼午夜纠缠主角等,尽显暴力血腥元素。而且,电影根据故事节奏采用震撼配乐甚至不惜真人发声,冲击耳膜。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的结合,使得《午夜心跳》恐怖元素更加多样化,有望挑战史上“最刺激”鬼片。无论怎么说,一个400多万制作成本的小成本电影,最终的实际票房却高达3200万,这并不包括其他各种版权的收入,该片不仅仅创造了惊悚类型片的最高票房纪录,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票房标杆,其票房收益比超过1:6,这是不争的事实。

《三笑之才子佳人》影评:《三笑之才子佳人》该片最有趣、也值得一看的地方,还不在于对于经典故事的颠覆性演绎上,而在于德云社众位相声名家的表演。郭德纲在片中扮演肥版唐伯虎,曹云金扮演管家,李菁跟何云伟扮演华府那对白痴公子,于谦则干脆反串扮演华夫人。他们在影片中带来的笑料,虽然不是直接出自现成的相声段子,但是却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个段子就该是郭德纲或者于谦的,换个别人就不行。故事的构思也完全没有了之前作品的影子,创意、情节以及主题都颇有新意。

《变身男女》影评:《变身男女》影片选用“变性”题材,从情节上加以融入更多喜剧成分,也为这部魔幻片增分不少。虽然讲的是变身男女的故事,在影片中寓含的道理也是浅显易懂的,从清新唯美画面到搞笑桥段,这无疑是一部小清新爱情片。该片是国内首部魔幻爱情电影,被称为华语电影《我知女人心》的升级版,剧情最大的创意就是男女互换身体,从而引发一系列笑料百出的连锁反应。而千年太阳磁暴的效应更是让魔幻程度堪比国外科幻电影。在演员方面,由林志颖、姚笛两大票房保证领衔主演,同时还有犀利哥、表情帝等多位话题人物保驾护航,从一部喜剧电影来说,具有超一流的喜剧班底。同时也是林志颖首次不顾形象,出演“娘娘腔”,更是首度裸身露点,更有许多大尺度表演,如模集体车震、无码一夜情等等。该电影有很多时尚的元素的加入,服饰、汽车、现代味极强的拍摄场景等都体现了时尚、潮流的特征,绝对是一部时尚气息很浓的电影。而且电影有很多喜剧镜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笑声阵阵。影片画面唯美清新,台词笑点不断,而其中转折的煽情点更是让人笑泪俱全,在放松的同时具有对爱情的感动

你们看过几部,对于以上的影评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来留言一起来讨论?你们还有我不知道的影视吗?告诉我

****************

《被偷走的那五年》也只抵得半部好戏,没能一好到底,颇为可惜

作者:那条路呀

发表时间:18-02-2120:30

 白百何所具有的快乐、坚韧的特质都被偷走了,置换成为廉价的眼泪和煎熬,感动不了任何一位观众。

像是一盘烤焦了的鸡翅,也不是不能吃,只是吃多了恶心还危险,没人愿意为了她频繁的冒险。   

我期望现在的白百合面前,能有一个王小贱像在电影里甩她大嘴巴般叫醒她,告诉她什么才是适合,什么才是自己能演绎的。

不要再选错剧本,为了所谓的台湾市场而继续贱卖自己。胡同妞不是不能死,也不是不能为爱而死,但至少不能得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然后挂掉。

如果男主角必须去哭的话,他们需要的也不是一具尸体,而应该是一个藐视一切包括绝症的毅然决然的背影。

****************

《前任3》很戳心,但我就是想吐槽

作者:流量君

发表时间:18-01-1001:03优质原创作者

最近被2018年第一部票房黑马给噎到了,如鲠在喉,不能更准确。

一部豆瓣跌到6分以下的都市爱(情)轻喜剧,竟然能够战胜大时代青春片《芳华》、大制作场景《妖猫传》和大场面制作《星战8》这种口碑片!

(来自豆瓣和猫眼实时票房榜)

上映第二天,上座率高达40%,稳居top1;

第9天票房过10亿,目前已经朝着15亿狂奔而去,真TM神乎!

没错,君君要吐槽的就是这部《前任3》。

《前任3:再见前任》I 2017

豆瓣:5.9

君君鉴片

《前任3》

适用人群:不介意直男癌,泪腺待疏通的想爱人士

推荐理由:辣子鸡汤片,喝完记得流眼泪哦~

时 长:120min

推荐指数:★★★

观看地址:影院热映

继《前任攻略》和《备胎反击战》之后,《前任3》又玩了一把都市直男性爱游戏:

郑恺和韩庚化身一对好基友,一前一后都和女友吵架闹分手。

孟云(韩庚饰)和女友林佳纠结在“搬起砖就没时间陪你,放下砖就没能力养你”的直男癌“搬砖”悖论里,从吵架到分居一气呵成。

果然,缺乏沟通引起的信任危机,依然是现代都市爱情最大的绊脚石。

余飞(郑恺饰)和女友丁点对彼此约炮的事实早已心知肚明,却还非得来个“坦白饭局”。

炮场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坦白一结束,想不game over都难了。

两对情侣分手后的情形,影片也总结了:

男人从放生到回味,女人先坍塌后重生。

所谓放生,就是俩男人朝五晚九地在KTV、沙滩、赌场等各处撩妹约炮。

不但有专人负责甄别妹纸们是否“干净”,还玩起了双胞胎妹纸谁睡姐姐,谁睡妹妹的恶腐兴(性)趣。

而女人的坍塌,则是抱着闺蜜喝酒聊天倒情绪垃圾;

然后林佳顾影自怜“看世界”,丁点约余飞喝大酒后滚床单。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爱时有多么幸福甜蜜,分时就有多么撕心裂肺。

直到俩女人结伴重生,在炮局上另觅新欢,俩男人反而回味起过往的爱情了。

回味的方式也各具特色——

余飞和丁点开启没完没了的“了断局”,三番五次喝大后滚床单;

孟云则切换到爱你在心口难开模式:

想着林佳的好,念着林佳的病,却死要面子不敢面对;

发现林佳有了体贴新欢,又心痛到无法呼吸,转而补偿给“林佳的替身”——新欢王梓。

朋友圈里有观后感说,影片再现了情侣分手后的真实样子。

导演田羽生也表示,所有的素材都是从生活提炼出来的。

但这种“真实”却被影片中充斥的直男癌性爱观和生硬的煽情、鸡汤给毁了。

君君看完,就想好好问问导演和编剧们:

现代都市的爱情虽然快捷,甚至短命,可什么时候朝五晚九的夜(性)生活成为愈合爱情伤口的唯一途径了?!

这TM就是一部披着都市爱情外衣的夜生活手册吧?!

男人分手后赌气or怀念的方式是直接另觅新欢,女人痛苦过后的重生就是找新男人接手?!

如此“巨婴”的直男癌自嗨逻辑,敢不敢再明目张胆一些!

丁点、余飞明知道孟云在等林佳回头,林佳在等孟云服软,不但不制造两人冰释前嫌的机会,还把孟云发给林佳的服软语音给撤回了?!

还真是“好”基友一辈子,塑料花友谊闪瞎眼啊~

几个女主的演技何止是一言难尽来,那个叫韩庚“大叔”的“萝莉”,简直不要太尴尬啊~

而且,从电影本身的主旨和高度来看,这部《前任3》也没有《怦然心动》对爱情的纯粹提炼;

更达不到《甜蜜蜜》这样让人对爱情和成长重新解读的高度;

甚至对前任这个话题的延展度也没有《前度》那么细腻丰富。

那这部《前任3》凭什么拿下14亿票房?

因为戳心!

首先,孟云和林佳从分手到放手的撕扯过程,直到最终各自用记忆里的仪式选择放手的场景,狠狠戳中每一个经历过爱情夭折的都市男女心。

其次,韩庚林佳这对情侣慢慢熬出的爱情鸡汤,也总结得很精辟,每一句都堪称爱情“圣经”:

借着吵架的梗,撒着思念的娇。

紫霞离开至尊宝后,至尊宝才能真正成长为孙悟空。

你以为我不会走,我以为你会挽留。结果我们说散就散。

我的使命就是陪伴,她的使命就是让我成长。成长不一定会得到什么,一定会失去什么······

再者,穿插在影片中的荤素段子,狂踩大众的笑点,加上郑恺这个银幕“谐星”,确实很带感。

作为一部都市轻喜剧,能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大讨论,让网友形成态度鲜明的对立,电影《前任3》确实成功了。

就像近两年的《失恋33天》、《摆渡人》、《情圣》这些自带社会话题的影片一样。

所以,君君对这部《前任3》的观影建议就是:

如果单纯想把曾经美好的爱情再好好悼念一遍,那这部《前任3》还是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冲着多么深刻的爱情片去的,那君君觉得,还是把国内外经典爱情片再撸一遍,或者干脆再等等吧。

今日话题:

你还记得,前任为你做过哪些傻事吗?

--免责声明-- 《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这篇文章828la109715。

【结语】: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独家网友影评:《失恋33天》火得有点离谱!】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09715'></small><noframes id='828la109715'>

  • <tfoot id='828la109715'></tfoot>

      <legend id='828la109715'><style id='828la109715'><dir id='828la109715'><q id='828la109715'></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09715'><tr id='828la109715'><dt id='828la109715'><q id='828la109715'><span id='828la109715'><th id='828la109715'></th></span></q></dt></tr></i><div id='828la109715'><tfoot id='828la109715'></tfoot><dl id='828la109715'><fieldset id='828la109715'></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09715'></bdo><ul id='828la109715'></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