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

分类: 历史

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

鸠摩罗什吞针

众所周知,我国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历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逢我国的传统节日,上山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可见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得道高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鸠摩罗什吞针的故事

鸠摩罗什画像

鸠摩罗什画像

鸠摩罗什是我国东晋时期的高僧,佛经翻译家。据悉,鸠摩罗什自小便喜欢佛经,常常挑灯夜读,彻夜学习。著有数十本佛家经典著作,知道现在还被人传阅。他不喜欢功名利禄,向往佛家清净的生活。在他还未入宫之前,在民间就受到众人敬仰,已经很有名气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位高僧的名字。后来,姚兴攻灭后凉,亲自迎接这位高僧进入长安,并开办了一系列关于佛经的著作和翻译工作,规模很是宏大,轰动一时。我们都知道,出家人是不可以破色戒的,但是姚兴却一直想让鸠摩罗什后继有人希望他可以有子嗣。所以即使鸠摩罗什身为一个出家人,但是却有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这在当时是比较轰动的,甚至变成了一种风气。无数僧侣纷纷效仿,也娶了妻子。这让鸠摩罗什感到很心痛,于是召集僧人,对着满满一钵针说,如果你们能跟我一样吞下针,我就同意你们娶妻,说罢便将针吞下去。众人见到,觉得鸠摩罗什有过人之处,不敢效仿,于是便断了娶妻的念头。

鸠摩罗什是哪的人

鸠摩罗什是在西元334年出生在龟兹国,也就是古时候的西域地区,他的名字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也可以翻译为意泽童寿,简称罗什二字。是当时的一位高僧,以翻译佛经著称。西元409年死在长安逍遥圆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境内。也有记载他是死于413年。

鸠摩罗什雕像

鸠摩罗什雕像

他的父亲叫做鸠摩罗炎是天竺国今印度的名门望族,本应继承相位,却出家为僧,后来成为龟兹国的国师。他的母亲叫做耆婆,是当时龟兹国的公主。因此,鸠摩罗杰是两人名字的合成,因此龟兹国便是他的出生地,也就是祖籍。

在他七岁时,与自己的母亲耆婆一同出家,开始学习小乘佛法。九岁时跟母亲去了如今的克什米尔地区,拜师盘头达多学习杂藏等佛经。十二岁打算跟母亲返回龟兹国,在此途中停驻在疏勒很多年,学习六足论。又从师莎车王子研习《中论》《十二门论》,然后跟从佛陀耶舍学习《十涌律》,之后与他一起作佛经的翻译工作。

罗什回到龟兹国之后,大肆演说经法,是公认的中观大师。当时盘头达多从克什米尔来到龟兹国,罗什教给他大乘佛法的宗义,他十分信服,因此在西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和名声。即使遥远的中国也有所传闻。

382年,前秦时期苻坚派吕光攻打焉耆,灭了龟兹国,把罗什俘虏到凉州,三年后前秦灭亡,吕光占据凉州自称凉主,因此罗什和吕光在凉州待了十六年左右。

401年的后秦姚兴攻破后凉,把罗什请到长安住进逍遥园的西明阁,享受国师的待遇,请罗什在长安展开大规模的议经活动,直至去世在长安。

鸠摩罗什名言

鸠摩罗什,一个混血异族人,出生名门望族,皇室之后,然而他从小学习佛教,天赋异禀读书学字都聪颖过人。幼年跟随母亲出家学道,后来又拜高僧学佛,潜心修行,终成得道高僧。他的名望传播到了汉地。前秦后秦发起两次战争,争夺这位高僧,他命运坎坷却于乱世中传播佛法,译著佛教上百卷,所以也留下很多传世名言。

鸠摩罗什画像

鸠摩罗什画像

他是中国最早翻译佛经的始祖,经由他传播后,佛教在汉族人心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鸠摩罗什虽然贵为皇族出生,却把现实生活起伏动乱功名利禄都看得很大,吃苦钻研,无语无求,用他毕生的修为译出了佛教大乘,金刚经各种伟大的经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译卷,文笔流畅,字义信达,无论老人妇女还是贵族都可以读懂诵记。除了佛教信徒外,他所阐述的佛教教义也给现代的我们深刻的启发。

他的名言包含了许多的智慧。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愿。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这两句浅显易懂的说明了人们对待现实生活贫富的心态的知足常乐道理。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经文精髓在于人生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当自端心,正念求度。这样的名言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佛教教义,蕴含了无数的哲理,鸠摩罗什苦心译著留下的名言,值得我们众生虚心学习。

鸠摩罗什心经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翻译家,是中国佛学先人之一。他在译经和佛学上的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生收了很多弟子,很多弟子在佛学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后秦姚兴年间,专门请鸠摩罗什入住长安,并在长安修建了大型的译场,请他钻研译经事业。鸠摩罗什苦心钻研十多年,译出的经论非常多,其中《心经》就非常出色。

鸠摩罗什剧照

鸠摩罗什剧照

《心经》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心思想可以从全名中体会出来。鸠摩罗什心经是以佛学为中心,高度赞扬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教育我们后来都应该向她学习。不能怀有害人之心,要心存善念,尽力帮助身边的人。

从心经的全名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是比较透彻的。摩诃的意思是:我们要像菩萨一样有包容之心,心胸宽广。般若表意思,主要是教授我们要像菩萨一样远离尘世烦恼,心向自由内心圆满。人应该一切都从心出发,心无杂念,才能走得快乐。后面的经字是契机的意思,我们要像菩萨一样自学助人,一切思想都要符合佛菩萨之道,这样大家才能得到菩萨要样的安乐。鸠摩罗什的心经一直流面意思是智慧,也就是说教诲我们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用智慧去帮助世人。波罗蜜多是彼岸的意思,我们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做事有始有终,才能达彼岸,才能圆满。全名最后两个字心经,心是德性的传至今,成为千古佳作。

鸠摩罗什破戒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同时也是位语言学大师。他出生于现在的新疆库车,家世非常好,先祖为世代相国。鸠摩罗什从小天资聪明,不到一岁就会认字,五岁的时候就能阅读书籍。他七岁的时候母亲带他一同出家,周游很多地方,由于天资聪颖佛学造诣很深。

鸠摩罗什像

鸠摩罗什像

鸠摩罗什是一代高僧,为什么历史上记载他有两次破戒呢?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鸠摩罗什第一次婚姻是被迫破戒。当时前秦吕光攻占龟兹国,鸠摩罗什成了俘虏。由于鸠摩罗什名声远扬,前秦皇帝想收为己用,于是把他灌醉与龟兹王的女儿关到一起。他的这次经历与天龙八步里面的虚竹和西夏公主的结合很相似,只是两对的结局不一样罢了。

鸠摩罗什的第二次破戒更让人不可思议,当时后秦皇帝很喜欢听他讲经义。鸠摩罗什则告诉皇帝,他看到有两个小人站在自己的肩上,只能用姑娘让他走开。后来皇帝赏赐给他一名宫女与之结后,一连生下两个儿子。

鸠摩罗什之所以两次破戒,表面上看都不是自己的意愿。但仔细琢磨,第一次破戒虽说是被破,但还是说明他的个人意志不够坚定。第二次破戒是他自己告诉皇帝,肩上站有两小人,但实际上这是他本人自己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也无人知晓。总的来说,鸠摩罗什的破戒主要是外在力量与主观意识共同作用下决定的。从古至今,像鸠摩罗什这样的得道高僧娶妻生子的还有很多,这并不能判断他们个人的好与坏。

--免责声明-- 《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这篇文章828la38238。

【结语】: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8238'></small><noframes id='828la38238'>

  • <tfoot id='828la38238'></tfoot>

      <legend id='828la38238'><style id='828la38238'><dir id='828la38238'><q id='828la38238'></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8238'><tr id='828la38238'><dt id='828la38238'><q id='828la38238'><span id='828la38238'><th id='828la38238'></th></span></q></dt></tr></i><div id='828la38238'><tfoot id='828la38238'></tfoot><dl id='828la38238'><fieldset id='828la38238'></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8238'></bdo><ul id='828la3823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