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

分类: 历史

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

对陶渊明的评价

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用几句话都不能完全说清陶渊明到底有多优秀,总的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为杰出的诗人。在世人眼中,陶渊明还是一个悠闲飘逸、不热衷于名利的诗人,就好似一个不在世俗之中的隐士,他的诸多诗作都表达了他归自然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之类的厌恶。

陶渊明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虽然自二十岁时为求生计踏入官场,但是功名利禄并没有使得陶渊明随波逐流,与官场上那些为了利益算计他人的那类人一样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忘记自己的本心。陶渊明自幼就是喜好宁静悠闲的人,也因此十几年的官场生涯并没有让他被利益蒙蔽双眼,反而使他更为厌恶充满利益的官场生活,使他最终决定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可见陶渊明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宁愿回归田园过清寒的生活,也不不愿在官场中沉浮。

陶渊明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那些他所写的诗歌,他所写的那些诗作中不管是饮酒诗,还是咏怀诗,亦或是田园诗,都是极佳的诗文作品,被世人纷纷传颂与赞扬。即使是现今,仍然有人将陶渊明的诗作作为自己的精神标杆,虽然在现今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做到如陶渊明那般远离尘世与利益放弃所有归隐山林以逃避利益竞争,但是却可以学习陶渊明身上那种安贫乐道、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品质。

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作为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历史上有很多的关于他故事,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然是一则美谈,还有白衣送酒、葛巾漉酒、颜公付酒钱等世人熟知的故事流传至今。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出自《晋书陶潜传》,故事主要发生在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时期。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渊明为了家中的生计,前往距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就在这年的冬天,陶渊明在彭泽县上任八十一天时,恰逢浔阳郡的督邮前来彭泽县巡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是个名叫刘云的人,他凶残狠厉的为人以及贪婪的个性在附近非常有名,每年两次都以巡视为借口向各县索要贿赂,如果不给贿赂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那个人,因此,他每次巡视完毕后都是满载而归的。

这次前来彭泽巡视的督邮是个非常傲慢又庸俗的人,他一到达彭泽的旅馆,就命县吏叫县令去见他。陶渊明虽然相当瞧不起那些贪图富贵、狐假虎威的人,但是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就立马动身去了。没想到的是却被县吏阻拦,而且还被告知参见督邮需要身穿官服,并且要束上大带,不然是失礼的表现,会被督邮趁机大做文章的。这下子,陶渊明再也不能忍受了,长叹一声后说自己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小人献殷勤呢。

说完之后,陶渊明就取出自己的官印,并且写了一封辞职离开了彭泽,而彭泽县令这个官职陶渊明只做了短短八十多天。

陶渊明金刚怒目

“金刚怒目”是对陶渊明一部分诗歌作品的称谓,形容陶渊明的诗歌风气面目就像四大金刚一样的勇猛无比,让人产生敬畏之情。陶渊明诗歌中具有“金刚怒目”风格的是五言诗《咏荆轲》。

陶渊明“金刚怒目”《咏荆轲》

陶渊明“金刚怒目”《咏荆轲》

“金刚怒目”式诗歌是陶渊明的另一面,其风格与朴质的田园诗截然不同。“金刚怒目”式诗歌风格豪放不羁,充满了反抗精神。《咏荆轲》就是如此。诗中描写荆轲受燕国太子丹所托,进入秦国刺杀秦王的过程。

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咏荆轲》生动的体现了荆轲的刚毅、果敢。荆轲明知秦国是个强盛的国家,就算刺杀成功秦王倒台,还是会有另一个霸主出来统治天下,仍然会有战争和无止境的纷乱,这是一条不归路。但为了兄弟义气和天下太平,荆轲毅然前往。陶渊明这首《咏荆轲》的新意在于写出了荆轲的“忠勇与愚智”,明明知道后果但也能勇敢的反抗、尝试,最终铤而走险丢失了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历史的警钟。

陶渊明对当时昏暗的社会政治充满愤慨之情,特意借助具有强烈斗争和反抗精神的就是荆轲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抗议。这首诗的写作手法隐喻深藏,写作的风格和情调都与其他诗歌反差较大。但是始终仍然保持了陶渊明托人物言志、简单干练、理趣合一的特点,豪放之中隐现愤慨反抗之心,具有“金刚怒目”的霸气。

陶渊明有几个孩子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陶舒俨、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陶渊明对这五个儿子的期望都很高希望他们以后能为才富五车、卓越超群的杰出人才。可是,事与愿违,陶渊明的五个儿子智力都有问题,难成大器,并不能达到陶渊明的期望。

陶渊明与他的5个儿子

陶渊明与五个孩子

陶渊明恨铁不成钢,对这五个儿子非常的失望,于是愤怒的写下了《责子》这首诗:“白发披两鬓……且进杯中物。”诗中描述的五个儿子性格迥异,各有特点。

大儿子陶舒俨年方二十八岁,为人非常的懒散,好吃懒做,没有求学的上进心,一生碌碌无为。这种“懒惰”已经被发挥到世上无人能及,独一无二的境界。

二儿子陶宣俟年将十五岁,是个致力于学习的年纪。可是他到了年龄也不认真学习,不喜欢写文章,不学无术,对考试功名没有任何兴趣。

三四子陶雍份与陶端佚是双生子。这两个双胞胎智力先天愚钝,学习困难。到了十三岁还不认识阿拉伯十位数字,数字六加七之和也傻傻算不出。

小儿子陶通佟已经九岁了,还是年幼无知、个头蠢笨的样子,整天只知道在外头玩耍,爬树摘果子,一点学习的热情和心性都没有。

尽管这五个儿子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一致性的不喜欢读书,不求上进,不像陶渊明那样文采飞扬。面对这些不上进的孩子,陶渊明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

陶渊明妻子

陶渊明先后娶过三位妻子。前两位妻子红颜薄命,早早地就因病去世了,只有第三任妻子翟氏一直陪伴着他走到了最后。翟氏也是陶渊明这三位妻子最引人注目的,在文献《南史·隐逸传》中记载着她生平的事迹。

陶渊明

陶渊明

前376年,陶渊明25岁与第一位妻子成亲,成婚后陶渊明搬到浔阳教书,尔后多地奔走。知道妻子怀孕的消息后就归家探望。可是妻子在临盆时遭遇难产,孩子与大人都双双毙命。

前385年,陶渊明34岁时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下了四个孩子,陶渊明十分欢喜。可是天妒红颜,第二任妻子因劳累过度患了痨病,最终离开了人世,又留下陶渊明孤身一人。陶渊明每天在外奔波,无暇顾及四个孩子。于是,陶渊明又提了一门亲事。

第三位夫人翟氏比陶渊明小十二岁,贤惠能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把家里打理的非常得体。婚后两年,还给陶渊明生了一个儿子,一直陪着陶渊明走向终老。

据文献中记录:“其妻翟氏……能安苦节”。翟氏与陶渊明性情相投,都是安贫守节的人。

对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心愿,翟氏非常支持。可是,陶渊明笔下的翟氏却是“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跟文献记录的不一样。陶渊明抱怨妻子不通情达理,不懂得体贴他。

人的思想是会变的,再相爱的两个人没有了物质基础,怎么生活的下去?翟氏看着家徒四壁的住所,怎能不心生烦躁。虽然起初的体贴知性已被贫困的生活打磨,但是翟氏还是对陶渊明不离不弃,终守一生。

--免责声明-- 《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这篇文章828la38429。

【结语】: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8429'></small><noframes id='828la38429'>

  • <tfoot id='828la38429'></tfoot>

      <legend id='828la38429'><style id='828la38429'><dir id='828la38429'><q id='828la38429'></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8429'><tr id='828la38429'><dt id='828la38429'><q id='828la38429'><span id='828la38429'><th id='828la38429'></th></span></q></dt></tr></i><div id='828la38429'><tfoot id='828la38429'></tfoot><dl id='828la38429'><fieldset id='828la38429'></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8429'></bdo><ul id='828la38429'></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