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

分类: 历史

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

齐桓公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豪杰。

齐桓公又是一个窝囊猥琐的狗熊,是一个遭人唾弃的爬虫。

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这种两面性被齐桓公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他自己身上。

豪杰在哪?

齐桓公任用自己的政敌管仲担任齐国的宰相,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今山东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爬虫在哪?

齐桓公有3个宠臣,分别是公子开方、竖刁和易牙,这3个人陪着齐桓公吃喝玩乐,非常得齐桓公的宠幸。原因为何?因为齐桓公辨别忠诚的准则是谁给人肉谁就忠诚?

齐桓公的忠诚度辨别准则

齐桓公的忠诚度辨别准则

 

公子开方的忠诚

公子开方是个公子,可是并不是齐国的公子,而是卫国的公子。他放弃了卫国公子的地位来服侍齐桓公,而且,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回去奔丧,而是留在齐国陪齐桓公。按齐桓公的话说:公子开方爱我胜过爱他亲爹。

竖刁的忠诚

竖刁原本是一个贵族家的孩子,小的时候被送到宫里来服侍齐桓公。后来长大了,竖刁开始遗精了,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再在宫里干活了,于是被父母接回了家里。可是竖刁对这些事情没兴趣,反而特别怀念宫里的生活,于是趁着大人不在家的机会,自己拿把剪子把自己的小鸡鸡剪下来喂狗了,然后休养了半年,重新回到宫里伺候齐桓公。

易牙是个非常优秀的厨师,也是中国厨师的祖师爷之一。有一次,易牙做了一个烹乳猪给齐桓公吃,齐桓公顺口说了一句:乳猪这么好吃,不知道婴儿肉有没有这么好吃啊?第二天,易牙真的烹了一个婴儿来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吓了一跳,问易牙这是怎么回事,易牙说:主公想吃婴儿肉,我就把我儿子给烹了。

关于易牙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易牙是齐桓公的御用厨师,是现代厨师的祖师爷。有次齐桓公开玩笑说:“寡人遍尝天下美味,唯独未吃过人肉,倒为憾事。”此话本为戏言,而易牙却牢记在心。

齐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碗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便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四岁儿子的肉,为国君身体安康,特杀子以献主公。

这三个人就是齐桓公觉得最忠诚的人,都为了让自己开心而背信弃义。

那么,对于齐桓公辨别忠诚的准则,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呢?

管仲死了之后没多久,齐桓公实在感觉生活没什么乐趣,忍不住又把三宠给招回来了。

后来的事情则完全按照管仲的推论进行,因此齐桓公生病,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明争暗斗,三宠加入了这场争斗,最终易牙和竖刁将齐桓公关在后宫,将他活活饿死了。

“唉,仲父真是圣人啊,我不听他的话,才落得今天凄惨的下场。我死之后,哪里还有脸见仲父啊,呜呜呜呜。”齐桓公临死之前,发出这样的哀叹。

更悲惨的是,齐桓公直到腐尸上的蛆虫成群结队爬出室外,才被人发现。齐桓公去世之后67天才有人为他收尸。

最最忠诚于齐桓公的人到底是谁!

对于三宠,齐桓公的宰相管仲是很不喜欢的。管仲临终之前齐桓公来探视他的时候,他就提到了这3个人。

“主公,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这3个人不是好人,离他们远一点。”管仲说。

“可是,易牙很爱我啊,他把他儿子都蒸来给我吃了呀。”

“人之常情是最爱自己的儿子的,他连儿子都忍心杀掉,对别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可是,竖刁为了留在我身边,自己把自己给阉了啊。”

“人都是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最重,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在乎,他会在乎别人吗?”

“公子开方呢?他放弃了卫国公子的位置来跟随我,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他难道不是真爱我吗?”

“连父母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人不能抛弃?”

管仲的一番话,让齐桓公大感困惑:怎么这3个人的感人事迹到了管仲这里就成了没人性了?

尽管齐桓公有困惑,可是他知道管仲看问题是有道理的。所以,他尽管不愿意,还是把这3个人都赶开了,不许他们在自己的身边。

齐桓公辨别忠诚的准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不要鼓励违背人性

对于同样的3件事3个人,齐桓公和管仲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

齐桓公只看到了表象,却不去探寻本质。管仲从人性出发去看问题,因此能够看到本质。

人性首先是自私的,每个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其次,人是有亲情,父母之恩,妻子之爱,这种亲情甚至超过了自私。不同的文化中,亲情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亲情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但是,亲情是人性重要的一个部分。至于其他,都是次要的。

当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这说明要么这个人有更大的阴谋,要么就是心理变态,人性扭曲。如果一个人基本的人性都不存在,他可能超级高尚,也可能超级残忍。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行为具有不可预知性。

不要违背人性,也不要鼓励违背人性。

在过去的中国,违背人性的东西很多,但是至少一点是符合人性的,那就是司法实践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意思就是父亲可以不举证儿子的罪行,儿子也可以不举证父亲的,这样才符合人性。

其实关于人性,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著名的争论。

在春秋以前,认为人是有廉耻的。所以,春秋时期及以前使用周礼,而周礼是建立在人们普遍懂得廉耻的基础上的。管仲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是“礼义廉耻”,礼义是建立在廉耻之上的。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周礼已经无法规范社会秩序了,也是人们开始思考人性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著名的《三字经》中开头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是孟子的提法,他也被认为是正宗的儒家。

而最早的法家如李克、商鞅等人认为人是没有廉耻的,因此需要刑法来约束。到了荀子,则断言人性本恶。

在对于人性的问题上,西方与中国的做法是有较大区别的。在西方,很少有人会为老人让座,除非这个老人确实难以站立。是西方人的道德水准低吗?有中国人曾经在美国为老人让座,结果美国老人不仅不领情,反而很生气地说“你难道以为我老到不能站立吗?”

而在中国,事情恰恰相反,在我们的极度宣传下,一些老人甚至会对不让座的人拳脚相加。

为什么会有这样事情?还是要归结于人性,西方人在这里体现出人性自尊的一面。

正因如此,在西方越俎代庖是不受欢迎的。譬如你去为一个清洁工扫大街,他会认为你在羞辱他的能力;而在中国,这是好人好事。

问题是,越俎代庖张扬了你人性善的一面,可是同时会触发对方人性恶的一面。

--免责声明-- 《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这篇文章828la46832。

【结语】: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齐桓公忠诚度的评判准则:谁给人肉谁忠诚】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6832'></small><noframes id='828la46832'>

  • <tfoot id='828la46832'></tfoot>

      <legend id='828la46832'><style id='828la46832'><dir id='828la46832'><q id='828la46832'></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6832'><tr id='828la46832'><dt id='828la46832'><q id='828la46832'><span id='828la46832'><th id='828la46832'></th></span></q></dt></tr></i><div id='828la46832'><tfoot id='828la46832'></tfoot><dl id='828la46832'><fieldset id='828la46832'></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6832'></bdo><ul id='828la46832'></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