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名作清明评鉴

分类: 历史

杜牧名作清明评鉴

杜牧清明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这一天正赶上清明时节,杜牧在路上走的时候,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都知道清明时节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

杜牧 清明

杜牧 清明

第一句就用的特别妙,“纷纷”二字形象生动的点出这清明的雨绝不是大雨,是细雨,是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它不同于夏日倾盘而下的暴雨,不同于淅淅沥沥冷瑟的秋雨,这雨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世间每一寸土地上。诗人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将春雨那种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句小有转折,借游人对雨的不理解,通过游客一遇到下雨就慌了阵脚来说明当时人们的心境不是很成熟,或许和时代有关,或许是这景致有些太过凄冷,“路上行人欲断魂”多半是指那些隐藏在人们心中的惆怅失意被这突如其来的处于激发出来,人们在雨中释放者负面情绪,将春雨当作发泄的对象。

诗人在第三句中并没有袒露是向谁问路,为的是引出第四句经典语录,牧童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不仅如此,在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找到酒家,牧童只是远远的指向前方,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之后将会看到一派怎样的田园风光,是否是未知的桃花源在等着自己。

这无限的遐想就需要读者自己体会诗歌全篇没有一个难字,一个典故,通俗的语言却时刻透露出诗人想要和读者引起共鸣的心情,诗人步步推进,将读者引入高潮,随后又戛然而止,这样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唐代诗人,和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因为杜牧晚年住在樊川,也有人称他“杜樊川”。

杜牧

杜牧

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孙子,晚唐人士。在唐文宗年间中得进士曾经担任过史馆修撰,各州刺史,最后成为中书舍人。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的七言绝句尤其出名。

晚唐由盛转衰,大部分的诗人的作品多少有点抱怨的感觉,但是杜牧不一样,他的绝句多抒发美好感情,歌颂赞美美好的事物,杜牧通过诗歌抒发自己想要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除了诗歌,杜牧在行书、草书上也尤为擅长,杜牧三十二岁的时候曾写过字帖,看到的人都觉得这是集前朝书法大家的水平,他的真迹现在也被完整的保存在故宫博物馆内。

杜牧在文学创作方面有诸多成就,在诗、赋、古文上都可以称得上是行家,他认为写文章要一表达的情意为重点,杜牧对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着自己正确的理解,而且杜牧能活用先人留下来的长处,并结合自己加以创新。

在诗歌上,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可见他在诗歌上的地位,杜牧的诗体借鉴杜甫、韩愈,他对于文辞的拿捏十分到位,作品也都深得人心。

晚唐的诗歌普遍现象是藻绘绮密,但是杜甫坚持自己的本性,成为晚唐诗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的作品影响深远,被后人所铭记,是晚唐的代表诗人之一。

独酌杜牧

《独酌》是杜牧在看到悲凉的情景后,触景生情,并产生出想要一个人喝点小酒的念头。

独酌 杜牧

独酌 杜牧

浩荡的天空下万物都到哪去了,难道只有这沉寂的大山和平静的流水才愿意与我为伍吗,但是我不及山的高大,也不及流水的长远,我想要的只是平静的生活,不要让我一个人孤独的漂泊,我不要荣华富贵,不要酒池肉林,只要能给我一个小镇,在这里人们互相尊敬,鸡犬相闻,而我甘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份子,不要勋爵,不要厚禄。

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孤鸟,是要与我做朋友吗。人们总说借酒消愁,一壶清酒的确能让人们忘却惨淡的境遇,就算身处萧瑟,也能在酒精的刺激下得到暂时的放松,醉生梦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是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酒后的我们只会比过去更狼狈,更加不堪一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纵容自己。

山林的尽头有一处寺庙,想必是长久没有人进贡香火而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吧,人们争相拜佛祈愿的场景应该是见不到了,只有院前的树林一直守护者寺庙的宁静,其实并不是人们忘却了什么,而是我们没有守护好要保护的东西。

仍它随风摇摆,仍它被岁月侵蚀,就像我们自己一样,一生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独自漂流的小舟,哪里才是尽头,哪里才是归途。那我也不如手持一壶浊酒,和这景致融为一体好了,我们的力量终归是渺小的,我们会在大自然的伟大面前迷失自己,有时候会问,为什么自己的境遇如此惨淡,为什么自己永远得不到转机。

就当成是自然是神明对我们每个人的考验吧,到头来我还是要一个人品尝手中这壶美酒啊。

鹭鸶杜牧

《鹭鸶》是杜牧在描写景诗中的代表作之一,鹭鸶在杜牧笔下,身披雪白的羽毛,就像穿着雪白的绒衣,再加上一张青玉般的长嘴,美丽动人。

鹭鸶 杜牧

鹭鸶 杜牧

鹭鸶成群结队在小溪中捕鱼的场景被杜牧发现,作者笔下的鹭鸶就瞬间有了灵性,看它们洁白的身影在水面上荡漾,湖水的倒影和湖面上的鹭鸶交相呼应,给人一种和谐安逸的感受,放佛是画中的鹭鸶在动一般。

要是你不小心惊动了正在捕鱼的鹭鸶,它们可是要展翅离去的,作者笔下的鹭鸶多了一份高贵的气息,就连自然造就的鸟兽都那样的风度翩翩,给我们给是一种美的视觉体验,鹭鸶飞向青山中的场景,就像是玉的洁白也青葱交相辉印。

在青山的映衬下,雪白的鹭鸶自由飞舞,姿态是那样的优美端庄,就好像是满树的梨花在清风的吹拂下飘荡,多么舒缓,有多么富有画面感。

这首鹭鸶描绘出人们不常见到的鹭鸶的生活习性,作者并没有着重强调鹭鸶如何的姿态优美,而是描述鹭鸶的“惊飞”和青山的巍峨相互作用,二者一个灵动就像飞舞在山间的精灵使者,一个雄壮伟岸,宁静致远,这样一动一静的结合,给读者充分的遐想空间。

作者又用梨花的飘落来比喻鹭鸶的翩翩起舞,富有想象力,更加生动形象的向我们揭示了当时作者眼中的美景,让人身临其境,这样细致的景物描写是杜牧的诗能够被后人传诵的重要原因。

杜牧和谁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和杜牧一起被称为“小李杜”。小李杜之于唐朝的作用我们不禁要拿来与盛唐时期的大李杜作比较,如果说李白、杜甫两人开创了盛唐时期时期诗歌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杜牧绝对可以算是,能在晚唐没落的诗歌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存在。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候,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不再开明,百姓也大多对唐王朝不抱希望,李商隐出生在一个小官宦世家,家中不算没有一点背景,所以也自然踏上为官从仕的道路。

但是即便如此,李商隐小时候还是过着贫穷的日子,再加上自己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但是李商隐坚持求学,16岁的时候他的文章被白居易赏识,之后接受了一些培训。

李商隐感情细腻他的诗歌风格秾丽,尤其在描述一些爱情生活的时候,李商隐的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的情感独到,女子看了会想要有恋爱的想法,男子看到也能回忆起曾经琴瑟的时光。

这就让很多读者对李商隐的爱情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纷纷要问究竟是经历怎样的红尘往事,才能写出遮掩柔情似水的情诗,其中蕴含的情感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是表达不出的。

李商隐被称为是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受李贺的影响很深,有人给出李商隐的地位仅次于李杜的评价,的确他诗歌的风格独特,后人很少又能模仿的。但是李商隐除了诗歌意外的成就则很少被提及。李商隐作为小李杜被后人铭记是历史的选择,是唐代诗歌发展的必然。

--免责声明-- 《杜牧名作清明评鉴》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杜牧名作清明评鉴》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杜牧名作清明评鉴》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杜牧名作清明评鉴》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杜牧名作清明评鉴》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杜牧名作清明评鉴》这篇文章828la61596。

【结语】:杜牧名作清明评鉴(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杜牧名作清明评鉴】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61596'></small><noframes id='828la61596'>

  • <tfoot id='828la61596'></tfoot>

      <legend id='828la61596'><style id='828la61596'><dir id='828la61596'><q id='828la61596'></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61596'><tr id='828la61596'><dt id='828la61596'><q id='828la61596'><span id='828la61596'><th id='828la61596'></th></span></q></dt></tr></i><div id='828la61596'><tfoot id='828la61596'></tfoot><dl id='828la61596'><fieldset id='828la61596'></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61596'></bdo><ul id='828la61596'></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