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

时间: 2020-09-01 23:26:01 分类: 美文赏析

《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

****************

《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

作者:繁华或枯荣

发表时间:18-12-0214:53

海上钢琴师在海上出生;也在海上结束了他的生命

一天他突然想要去到陆地上;可当他走到铁梯的中间;他停下了脚步;然后回到了船上;

他说:陆地上的路太多了,我不知道该走哪一条,你看到那数不清的街道吗?如何只选择其中一条去走 ,一个共渡一生的女人,一幢属于自己的屋子,一种生与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一想到这个,难道不会害怕、会崩溃吗 ?那架钢琴太大;我无法弹奏。

他到底在说什么鬼?

首先,会不会真的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做这样的决定,甚至是有这样的经历?

在这地球上存在过的人的数量,从古至今可能已经比我们能看得到的星星还要多,存在过什么样的人一定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但是,也不一定说明像钢琴师这类人就是极少数,他的人生经历可能罕见,但与他相同的对生死的选择并不稀少—因为迷茫而选择结束生命。这样的选择从古至今都不稀少。

钢琴师说出的迷惑说不定是大多数在这个星球上生存过的和正在生存的人都迷惑过或正在迷惑中。

曾经没有生活阅历的我多次对自己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故事而已,导演只是为了拍一部戏,讲一个故事,再把它拿来卖钱而已。但是隐约中感觉,这并不能说服我自己,其中一定还有什么我不能理解。现在看来,从前是真的太年轻,活得太少。其实钢琴师说的正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伴侣,房子,怎么活,怎么死,而导演也正是想讨论活法和死法。

面对陌生的真实世界,钢琴师选择让生命随轮船一起消失在海上。

以世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看,钢琴师的态度消极,所有轻生的人都是消极的,如果我们要把"消极"这个概念解释给小孩子,我们还会说:就是不好的。

我不能肯定地说生活有没有正确的生活和错误的生活;好的和不好的。

但是我们是有相对的自由选择生活的方式,我认为钢琴师也只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如果轮船可以一直存在,那我愿意一直呆在这船上弹钢琴,在我喜欢的地方,做我喜欢的事情,既然不能了,那么我觉得这辈子也活得差不多了,就这么结束也挺好。我猜钢琴师就是这么想的。

导演和小说家的确只是在讲故事,但正如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麦基所说: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人之所以要用到比喻,是为了让一件复杂的事物更易于理解而用一种更简化和更具象的方式来表达。

钢琴师的故事是一个比喻,钢琴师人物本身也是一个比喻,比喻的是那些因不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选择结束生命的那些人。

在钢琴师从舷梯上回到船舱中的钢琴旁时,观众已经知道了结局,但是导演还是让镜头对准钢琴师久久不离开,他弹钢琴时的表情,他的手,他的琴键。这正是导演在向那些主动选择自己生命的结束方式的人表达理解和致敬!

****************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言

作者:风云于博文

发表时间:06-1109:52

海上钢琴师,关于一个到过全世界,却从来没有留下自己的足迹的凄美故事。海上钢琴师,是由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艺术剧情片,该片于1998年推出,至今都对艺术电影行业影响甚大,该影片中没有俊男美女,也没有科幻打斗,更没有枪战战争,只是讲述一各平凡,弹奏着可以影响世界的钢琴曲,最后选择路过全世界的故事。这个故事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在远洋客轮上被遗弃的婴儿,被一个在远洋客轮上工作的船工收养,并取名为“1900”,意思是在1900年这个新世纪的第一年收养的他。

该片从开始的取名到养父的去世,都标志着一位普通的远洋客轮船工艰苦养活一个孩子,直到船工因为意外去世,都只是在讲述一个平凡的小男孩的成长,除了中途,讲述了小男孩曾经远远的看了一眼钢琴。

之后养父死后,小男孩本来是可以选择下船,去过当年那个时代的孤儿院的生活的,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不让人找到,之后在一个深夜出现在船上的舞厅之中,无师自通的弹奏着一首没有人教过他的安魂曲。当时因为深夜弹奏钢琴,而把船上所有人都吓醒了,船长也来到了舞厅,来到了1900的面前,听着他弹奏着安魂曲,然后来了一句“1900,你这样是不符合规矩的”,当时,小男孩的回应我到现在都还会笑出声“去他的规矩!”。其实,现在小编想想,如果他当时选择了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之后,从这一次接触了钢琴之后,1900的钢琴天赋正式启发,直到长大成人之后,舞厅的钢琴一直都还是他的专属钢琴,在舞厅之中,弹奏着给所有人听得钢琴曲。说道这里,小编不得不提一句,1900的另一台,放在经济舱的立式钢琴,而在这里,小编说下自己的理解,电影中说,这台立式钢琴,是用来弹奏属于自己的钢琴曲的,属于自己的钢琴曲?是在说,弹奏自己心情的钢琴吗?相信这点不得而知,也只有1900自己才清楚了。

故事中,斗琴的那一幕,相信是很多人都感觉激动的一幕,明明这一幕没有战争炮灰,没有激烈打斗,但是还是会让人心情激动,不说挑战1900的那个钢琴师弹奏的舞曲,就说最后,1900弹奏的那首,双手就像是变成了两双手的弹奏速度,尤其是最后,弹奏完之后,拿一根没有点火的烟,触碰琴弦之后,点燃那根烟那一幕,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想象出,当时的弹奏速度有多快。

故事之中还有一幕,那一幕是,1900在立式钢琴的摆放位置的窗口,看到了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孩,而且因为这个,1900是有下过决定,说要下船的,且已经准备好,踏出了下船的步伐,但是之后,1900在下船甲板上往外看,我们透过荧幕,看到的是一个属于工业化的城市浓烟,他看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故事的最后会说,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他看到的是什么。最后,他收回了脚步,重新回到船上。

故事的最后,战争爆发,远洋客轮也被征用为医疗船,而1900也从此失去踪影,直到麦克斯在船被炸毁之前找到了他,相信也没人知道1900自从战争爆发之后的十几年都还在船上。找到1900的麦克斯,倾听着1900关于当年不下船的原因,我相信,荧幕前的你也跟我一样,在揪心。我们的世界很大,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去过别的国家,1900的世界很小,每一次轮回都只有2000人,但是他去过很多的国家,却也没有留下任何足迹。我们的世界很小,小到我们只为了生活奔波。1900的世界很大,却也不会超出船头船尾。我们在为了生存歌颂自己的人生。1900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发现了这不是他会弹奏的曲子,他弹奏不出来,所以,选择了回到船上的这个世界。

之后,麦克斯抱着黯然的心情,离开了船,船也被开到远离海岸的位置等待引爆,而1900,也在用双手,就像从前那样,虚空弹奏着他的钢琴曲,直到,船被引爆。故事到这里,也已经到结尾,最后的最后,麦克斯接受了典当老板回赠给自己的,原先已经被自己卖出去的小号,重新踏上了属于人生的旅途。

海上钢琴师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故事,在小编心里,始终记得那一句:世界很大,却从来不会超出船头船尾。

****************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09部·海上钢琴师 (1998)

作者:四夕清荷

发表时间:18-07-2618:05

电影《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改编自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这部电影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多雷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一段无法抹去的迷恋与追忆,第三部是2006年的《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一段羞怯与启蒙的岁月,而他的这部《海上钢琴师》则是对诗意和人生归宿梦想的一次守望

故事发生在一艘往返于美国与其他大陆的轮船上,而故事的男主人公的一生也就是在这艘船上度过的。是由一个绰号为“康牌”的小号演奏手讲述。“康牌”是他心爱的小号的牌子,由于贫苦潦倒,他不得不忍痛去卖他相依为命的小号。然而在这家收购各种乐器的店里却发现了一件他朋友的物品——一张钢琴曲的唱片。这张曾被创造者捏碎又被店主复原的唱片传出优美的钢琴曲,这首没有名字的钢琴曲和无名的创作者的故事开始向人们娓娓道来了。

在一艘轮船上,一名船工在空荡荡的头等舱发现了一个原本该放柠檬的箱子,里面竟然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意外地成为了一名父亲,并且为这个孩子取了个特别的名字叫1900。

由于1900在海上出生且由这名黑人船工收养,为了留住孩子,每次面对船上检查时都不得不把他藏在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他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存在记录。这样的日子并不能影响他什么。

在1900还是个孩子时候,好心的父亲却因为一次意外丧失了生命。1900自此以海为生了。也许是注定,钢琴的优美乐声吸引了这个普通孩子的目光,却也告诉人们,他对于钢琴的天分。十岁不到的他便能莫名地演奏出令人赞赏的钢琴曲。

1900与“康牌‘的初次相遇也是与钢琴有关。当时康牌刚到船上工作,还不适应海上生活的他在一个大海咆哮的夜晚在船上步履维艰的走着。从小在海上生活的900却行如平地。两人在头等舱的大厅相遇。1900习惯地坐在钢琴前,让康解开系钢琴的搭扣。康了解解开搭扣的后果,但他事实听从了19900的要求。钢琴和坐在椅子上的他以相对静止的状态随着摇晃的船来回移动,竟也是那么的自然。他还邀康一起坐上他的“船”。起初惊慌的盎也逐渐安心的坐着。1900弹着悠扬的乐曲仿佛在海上起舞,音乐是那样的切合情境。他不仅为海而生,更是为钢琴而生。相信只有亲眼看到的人才能感受到他与海共舞的酣畅淋漓。

1900是个奇妙的钢琴师。他能够用心去观察每个人并且能又钢琴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琴声仿佛在叙述人们的喜怒哀乐,仿佛在传递人们的行动。每当他为不同的人弹奏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之曲时,人们心中都会有莫名的感动。这种个人的心灵触动是他人不能体会的。1900的每一场演出都会随心地弹奏乐曲,虽然这令乐团的团长无可奈何,却能令全场的人尽情的在音乐中舞蹈,好象个个都是舞林高手。

对于1900来说,无限的陆地不是自由爱情也给不了他自由,他的自由,在于钢琴上88个键的弹奏。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1900能够掌控的,始终是他的音乐,他的钢琴,还有一成不变的船上生活。

因为在船上,1900已看透了人世百态,了解到各色人等的千百种人生道路。什么样命运,什么样的人生,他都了如指掌。他没有踏入红尘的心态和技能,他没有准备好,也不打算与此妥协。美好的爱情,还是单恋,并不能支撑他在俗世的生活。因为遇到心仪的姑娘,短暂的心潮澎湃在望见红尘的一刹那,让他立刻冷静下来,所有的可能性都浮上心头。他清楚自己是什么性格,他喜欢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一切自己能够掌控,而他无法明白的陆地生活,是他无法看清,更无法掌控的地方。

两条故事线索,一条是小号手麦克斯叙述,一条是1900生命的过程。麦克斯主要是现实的一条线,1900是回忆中的一条线,一个叙事的线索是现实,一条叙事线索是回忆的,这两条线索也构成了一种叙事的二元性,两条线索并不是平行的,而是两条曲线,两者不断的交互发展,不断了推进影片的发展,在交互中完成对影片的脉络的构建,增加影片叙事的动态性,增强影片的叙事节奏感。

1900选择永远不登上陆地,相信命运赋予他的一切,不管是生命还是对于音乐的天赋以及所遇到的人,都是那艘巨轮与大海赋予的。于是,他选择生在渡轮也死在渡轮上,最终一起沉入大海。那个1900与众不同,是一个传奇人物,人们说起他的时候,都带着神秘的口吻,他却也与我们凡人一样,他会爱会感怀会被旅人的故事打动,但是他的内心却纯洁简单的一如孩童,不被金钱、地位和权利所诱惑……他对现世有一种超然不屑的态度坚持自我并相信命运之神的所有安排。

整部影片就像是一首诗,一首极端浪漫诗歌,一首甜美的、又夹杂着淡淡忧伤的爱情诗,一首不朽的传奇史诗,讲述着从生到死的人生,一个纯洁的人性闪着璀璨的光芒,从生,到死。

I was born on this ship, and the world passed me by, but two thousand people at a time. And there were wishes here, but never more than fit between prow and stern. You played out your happiness but on a piano that was not infinite. I learned to live that way. Land? 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it's a voyage too long, perfume too strong. It's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make. I can never get off this ship. At best, I can step off my life. After all, I don't exist for anyone. You're exception, Max. You're the only one who knows I'm here. You're a minority, and you'd better get used to it. Forgive me, my friend, but I'm not getting off.我生于船,长于船,世界千变万化,这艘船每次只载两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不能舍弃这艘船,但至少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你最好习惯一下。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

电影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为我们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电影,如宝藏。它给你的力量和启示能让你取之不尽。

配图源于网络和观影截图,感谢原图!

****************

电影《海上钢琴师》影评:真正无限广大的世界,是你平静的内心

作者:影迷酷小彬

发表时间:18-11-1300:07

在众多没有获得奖的影片里,往往沙里藏金,也有精品。就像《肖申克的救赎》,当年就没有得什么奖,可是过了许多年以后,我们再回头看看,这部电影却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海上钢琴师》也是一部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电影。但是当年它诞生的时候,确实也没得过任何奖项。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以回忆和现实交叉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位名为1900的钢琴天才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浪漫主义风格,以娴熟大气的拍摄手法,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温柔抒情的音乐,以及演员出色的表演成功打造了这部经典影片。

《海上钢琴师》的题材和视角都非常独特。它是意大利的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作品。在一个,豪华游轮头等舱里,有一个孤儿被遗弃了,这个事发生在1900年,船上的水手把这孩子养大。由于什么信息也不知道,不知道他爸爸他妈妈是谁,只能按他年代起名,就叫1900。1900在船上一天天长大,展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后来他长大了,就在船上的爵士乐队里当钢琴手。他把这个船当做自己唯一的家,他也不想从这船上走下,来到什么纽约,巴黎,这个船停靠的繁华都市。他身边有个朋友叫麦克斯,多次劝他,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应该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陆地上去。但是这个1900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为此错过了自己人生唯一一段爱情。

后来隔了多年以后,这麦克斯早已经从船上离开了。他得到一个消息,说那个游船叫佛吉尼亚号,说最后要把它炸毁了,他才想起这1900是不是还没下船。他再回到这个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这1900在一个角落里还出来,还真跟他见面了,说我生在这条船,死也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后来麦克斯很无奈地离开这条船,远远地看见这个佛吉尼亚号和1900一起被炸得粉碎沉在大海里。

但凡你看过这部电影,我相信99%的人会被这个电影里头这种情节打动。这个片子拍摄起来既磅礴大气,而又低沉深婉。有好多地方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这部电影在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电影配乐史上,它现在经常被当做一部教材来使用。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得说里边的主要演员扮演得非常成功,就是里边演1900这个蒂姆罗斯。蒂姆罗斯在里边展示出来的那种忧郁烂漫,天真的像孩子一样的气质。在船上生,在船上长,没有经过太多陆地上那些世俗的污染这么一个形象。麦克斯刚上船的时候,不适应这船的颠簸,呕吐。这时候1900走到他身边把钢琴的轮锁解开,坐到钢琴前弹琴。弹奏的时候,麦克斯在那看着。结果风浪一起,船一颠簸,整个钢琴在宴会厅里走到这走到那,在地上滑动,在滑动的过程当中,仿佛是在一首乐曲之下,大海和船,与船上的人一起跳舞。使麦克斯当时感觉也很兴奋,这种感觉前所未有。一下子就沉浸在音乐给人带来的欢乐当中。

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觉得里面的钢琴肯定不是蒂姆罗斯弹,认为他不可能弹得这么好。其实蒂姆罗斯是自己用半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学的,包括电影里面的所有的特写都是蒂姆罗斯的。这部电影给人们带来更深的印象更主要在与它的音乐,这部片子几乎说得上是一个音乐片。从头到尾钢琴曲,小号,还有其他舒缓的爵士乐,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麦克斯当时劝这个1900。你这钢琴弹这么好,你还喜欢那女孩,为什么不走下船,和她一起生活。而且你这水平到陆地上能赚好多钱。1900就听从他劝告,收拾好东西准备下船了。来到纽约,在下船之前跟船员们告别。可在他下船的时候,看到繁华的纽约的时候他愣了。

为什么?因为他有点害怕了。他突然发现,这个花花世界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不在这里。如此庞大的陆地,如此光怪陆离的世界,他恐惧了,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了。回头再看看船上,那是生他养他的家园,是他精神的乐园。在这里有他的音乐,有他的梦想。

而这个陆地太可怕了。所以想到这1900没有下去,把自己的礼帽抛向大海上,象征着我和陆地告别了,我抛弃了这种欲望,就这么着他又回到船上。

这部片子它获得一种巨大成功还在于这里边对于人生价值,社会内涵的一种变现。其实看了这部电影,你就会有体会,象征着我们人生过程中一种俭朴淡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不就追求过分的欲望。这个船象征着我们理想当中淳朴的人生观。陆地象征着无边无际的欲望。1900坚守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被物欲所俘虏。而这部电影最后,1900和弗吉尼亚号一起沉到海底象征着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对这种朴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基本坚守。这个电影的最大隐喻应该是我们人生在世的时候,你可以被一些无穷的欲望所沉迷,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在合适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心灵。在自己心灵里放着一艘像弗吉尼亚号这样的船。在适当的时候,我能不被物欲所迷失,能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舟当中。

****************

海上钢琴师的影评

作者:馋嘴猫行天下

发表时间:18-06-2100:01

这部电影

开端: 只要你还有个好的故事和好的听众,你就永远不会完。人生也是如此,只要你做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那么才不算白来这尘世间一遭。只要自己做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无论你的方向是什么,都无所谓。不是有那一句话,不要自己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得可贵。

先说一下这部电影,2战之后,人们的生活,和一个钢琴师的一生经历,从出生,到消失。好像对这电影有争议的很多,但是电影那无所谓好坏只是看你关注的点而已,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很有意思,讲的是你对人生,生活的态度,很适合要起步,但是迷茫的人看,比如当代应届毕业生。

通过迈克斯·图尼的回忆把他的好友也就是钢琴师的一生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现了二战之后人的们的空虚,浮华和 对生活的迷茫。这个主人公1900,也就是海上钢琴师,他对钢琴的天分和他高超的技术。他能准确的看出人的从哪里来,那个地方最漂亮的是哪里,有什么东西。但是他从来没有下过船,仅仅是听来自不同国家各个地方的人说。可能正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下过海,而对这些感兴趣,才能记住各个地方。大部分人反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仅仅是随波逐流。或许还没有从没见过那个地方的人看的清楚。而后1900迎来一个挑战者,一个来取笑他的人,但对于人情世故不是很懂的他,不知道这挑战有什么意思,他只是抱着好奇的态度面对。电影中把挑战者杰力的浮夸,做作,不可一世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还看得出他的生活很奢华,一口烂牙。都说音乐通仙,也有些道理。

最后到了最引人深思的地方,就是1900他已经准备好了要下船,但是没有下去,因为他很迷茫。他说:“这些城市,什么都有,你唯一看不见的是它的尽头。阻止我的脚步的 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 而是我无法看见的东西,在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根本没有尽头,我看不见得试着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就拿一台钢琴来说,琴键有始有终,你知道它有88个键,没有其他可能。琴键有限,你确实无限的。“这段话你可能会理解说他很懦弱,但是你要理解作为一个从来没有下过船,见过陆地的人来说是多么难以抉择。就算是正常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应该选择哪个房子,哪个伴侣,哪个工作,都是很迷茫的,如何选择。拿大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选择哪个行业。

****************

《海上钢琴师》——一生都在船上度过的钢琴大师的故事

作者:古今均如梦

发表时间:07-1408:14

《海上钢琴师》从一个名为迈克斯的号手的视角,分别向不同的人叙述了他的挚友——一生都在船上渡过的钢琴大师——1900的故事,最终迈克斯在1900曾生活的船上发现了孤独的1900,他试图劝说1900离开这艘废弃多年的船,却遭到拒绝,1900与这艘大船一起被炸药化为碎片。

背景

影片的开头先介绍了故事的叙述者——几乎身无分文的小号手迈克斯。随后镜头切换到1900生活的大船——Virginian号,船上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船头人满为患,镜头先后展示了贵妇、老者与贫民在船上的活动与神态。凭借不到两分钟与仅仅几个镜头,影片就展示出了当时的社会的贫富差距。

对于社会的贫富差距,影片在富人与贫民之间明显地更“偏爱”贫民:领养1900的是在船底烧煤的工人丹尼、1900更热衷于在三等舱给贫民演奏,这大概是因为当他在头等舱开始自己的即兴表演时,那些绅士与贵妇们所能做的只有惊叫着,迈着小碎步“群魔乱舞”,而相比之下,三等舱的人们却能随着他翻飞的手指跳出欢快整齐的舞步。

在几个乘客的特写后,有人指着不远处朦胧的自由女神像大喊:“美国!”镜头逐渐拉近,变成第一个喊出“美国”的人眼睛的特写,他的眼睛里投射出美国纽约林立的高楼大厦。在这之后,影片中曾多次出现主要人物眼睛的特写,而影片开头对这一小人物的特写,恰好反应了社会上人们一种普遍的,追名逐利的心态。

影片中还多次出现爵士乐的元素。迈克斯擅长吹奏爵士;1900还是婴儿时被名为丹尼的黑人领养(爵士乐最早被黑人创造出来,是“黑人的音乐”);1900的弹奏模式也与爵士乐很相似:1900总是即兴编曲,而最初的爵士乐也需要演奏与即兴创作同时进行;影片的高潮部分是爵士的鼻祖杰尼与1900用钢琴对决……

不仅如此,影片向观众透露着“喜爱爵士的人数正在减少”的信息:如乐器店老板对想要卖掉小号的迈克斯说:“战争结束了,人们想听点快乐活泼的音乐,不爱听爵士了。”如1900在船上演奏时总被指挥告诫:“按照正常的音调弹!”即按照写好的谱子演奏,而对于真正的爵士,即兴创作才是其精髓,因此这样的做法不免显得本末倒置。

线索

这部影片共有三条线索,分别是情节线:迈克斯的叙事过程以及寻找1900的过程;故事线:1900的人生经历;暗线:1900了解与接触陆地的过程。情节线与故事线以插叙的形式同时进行,合并成为主线,而暗线则埋藏在故事线中。

影片以情节线开始,迈克斯在大船上,自述人生中最大的目标便是吹小号,这一充满希望与理想的镜头结束后,下一个镜头便是夜幕中,落魄的迈克斯将小号卖给乐器店店主的场景,从充满希望的暖色镜头到凄冷而充满无奈的场景,反差与对比引起的矛盾引起了观看者的兴趣。接着经过迈克斯与店主的“讨价还价”、迈克斯口中无人相信的故事、店主的盘问,一个个矛盾进行叠加最终引出了影片的主体——故事线。

暗线是直接关系到电影主旨的线索。虽然1900一生从未踏上过陆地,但他的一生中,与陆地间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1900还是一个婴儿时,Virginian号上的工人、厨师不知如何使他对外面的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将他藏在船底。幼年的1900,对于陆地的印象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

幼年的1900独自穿过船舱上的走廊时乘客们对他抛来的目光是他第一次接触外面的世界和“陆地上的人”,但这样的了解十分浅薄。

1900第一次真正被外面的世界发现是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在深夜弹奏钢琴时被惊讶的乘客发现。纯粹的音乐与陆地带来的世俗,这两样截然相反的事物几乎在同时进入了他的生命。

1900遇到刚被选为船上乐队队员之一的迈克斯则是暗线的一转折点:原本来自陆地的人们只是聆听1900的琴声,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交流,仍然存在着鲜明的隔阂,就像舞厅的门将1900与跳舞的乘客相隔一样。而迈克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隔阂,1900第一次与来自陆地的人交流、成为朋友,第一次从船员们之外的人的口中听到对外面世界的描述。

1900与陆地的联系因为迈克斯而出现了飞跃——他们坐在钢琴凳上随着船身的摇晃颠簸而在空旷的舞厅里肆意滑行,接着,他们冲破、撞碎了那扇曾将1900与陆地上的人们隔开的那扇舞厅大门,这正象征着1900在迈克斯的帮助下,冲破了与陆地间的隔阂,对陆地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陆地在他的脑海中从朦胧变得清晰。

从那以后,1900与陆地,与陆地上的人们的接触越发频繁:他在舞厅里为人们伴奏、在三等舱为人们带来音乐、与来自陆地的好友迈克斯交谈……接着,又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当1900在夜晚独奏时,一位意大利农民情不自禁地拉着手风琴与他进行了一小段二重奏。这位意大利农民因为听到了大海的声音而下决心放弃苦守自己的一小份田地,而到美国放手一搏。

农民告诉1900生命是无限的,不应该永远停留在原地,而应该放手去追求新事物。他的经历深深打动了1900,让1900也想听大海的声音,也想到陆地上开始一段新生活。随后,听众的夸赞和期许、迈克斯极力地劝说他踏上陆地,这些都一步步加深了1900对迈上陆地的渴望。

接着,由于1900的知名度,让爵士乐创始人杰尼开始关注他,杰尼相约与他用钢琴“决斗”,这是两条主线的高潮,却并不是暗线的高潮,而是为暗线的高潮做的一个响亮有力的铺垫。

如果1900与陆地之间相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用数值计算,那么这场精彩的“斗琴”在大大提高了1900的知名度之外,也让他与陆地之间的联系值一路飙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峰。因此,专门有人前来为他刻下了他与陆地间紧密联系的最好证明——一张碟片。

在刻制碟片的过程中,1900从窗外看见了先前意大利农夫的小女儿,1900将他对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孩的爱慕之情化为了乐章被刻在了碟片中,希望将这张碟片赠给她。1900在她即将下船时叫住了她,他们进行了简短的对话,由于人群过于嘈杂,1900却未能将碟片送出去。女孩在与1900告别时邀请他有空时来拜访,女孩的这一举动将1900对陆地的向往与好奇推上了最高峰。

最终,1900下定决心要到陆地上看看,随着他一步步走下舷梯,随着城市的面貌在他面前越来越清晰,他的神色渐渐从原本的坚定而神采奕奕变得迷茫怅惘,最后,他停了下来,望着从烟囱向上空升去的黑色浓烟和纵横交错的马路。这一刻正是暗线的悄无声息的高潮,此时1900与陆地联系的紧密值达到了最高峰——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凝视城市。但这一刻只保持了几秒钟,他又大步返回了船舱。

接连几天他都闭门不出,将刻好的碟片扳成碎块扔掉——这样一来,他就亲自销毁了与陆地之间联系的证明。

最终,当迈克斯在废弃的Virginian号上找到躲藏多年的1900,1900才向他说出拒绝踏上陆地的真正原因——城市看上去无边无际,一直习惯弹奏拥有有限的琴键的钢琴的他面对无限的城市感受到无限的恐慌与迷茫;他看见滚滚浓烟,看见数不尽的大厦,看见匆匆来往的汽车和人群……他意识到这并不是属于他的世界。于是他选择在船舱里渡过余生,即使轮船被废弃,即使轮船被装上了炸药,即使自己与轮船一起被炸成碎片。

这部电影表达出许多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感性的东西,我希望我的表述足够严谨。也许上文中仍存在许多错误,也许这部电影里仍存在许多我没有观察到的细节,我会尽力修复这些错误,在以后的时间里更多地用这种写观后感的方式锻炼自己的语言。

****************

《海上钢琴师》影评,千万不要忘记在合适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心灵

作者:大娜说影视

发表时间:04-2115:15

《海上钢琴师》它是意大利的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作品。在一个豪华游轮头等舱里,有一个孤儿被遗弃了,这个事发生在1900年,船上的水手把这孩子养大。由于什么信息也不知道,不知道他爸爸他妈妈是谁,只能按他年代起名,就叫1900。

1900在船上一天天长大,展示出非凡的钢琴天赋。后来他长大了,就在船上的爵士乐队里当钢琴手。他把这个船当做自己唯一的家,他也不想从这船上走下,来到什么纽约,巴黎。他有一个朋友叫麦克斯,麦克斯觉得他这么有才华应该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1900坚持不下船,后来麦克斯得知了这艘船会被炸毁回去找1900,1900决心生于船死于船。麦克斯无奈离开,最终1900与这艘船沉溺于大海。

这部影片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充满了音乐声,让人赏心悦耳,影片采用浪漫主义风格,以娴熟大气的拍摄手法,以及演员出色的表演,成功打造了这部经典影片。在电影里面的1900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的生活就是音乐就是钢琴,他不会被外界所打扰,在麦克斯强烈要求让她到外界去的时候,他拒绝了,因为他害怕,他怕自己在那个社会中无法生存,他适应不了那样的生活。

这部影片其实还隐藏着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许导演编剧想通过这部电影来告诉我们,要像1900那样不被外界所诱惑,不追求物质欲望。这个电影的最大隐喻应该是我们人生在世的时候,你可以被一些无穷的欲望所沉迷,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在合适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心灵。

****************

影评《海上钢琴师》,一个活在自己孤岛的人,生于那条大船!

作者:玲珑袖头

发表时间:18-09-1109:09

文章纯原创,素材来源自互联网,喜欢的网友可以收藏一下,点个关注!(文章中的内容有小编自己的观点,意在传播娱乐中的正能量,如果有侵权的话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标题与内容相符,且并无虚假/夸大/诱导/不友好)

影评《海上钢琴师》, 一个活在自己孤岛的人,生于那条大船!

我们都知道,作为经典之作海上钢琴师,以其无与伦比的经典镜头,不仅让我们从一个个艺术家的悲剧中感受到了人的生存隐喻,还给我们带来了这对于人的生命和生存的无尽的思考。本文在此仅仅以其独特的拍摄方式对之简单的浅析。

时至今日,这部电影可谓是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它与众多美片不同,这部电影充满了浪漫拉丁色彩,没有激烈精彩的枪战打斗的场面,也没有俊男靓女,只讲述了一段传奇罢了。它仅仅是通过时间的穿插,空间的变换,却使得剧情显得不但充实,而且十分的引人入胜,并且通过生活中朴实的语言对话以及一些小细节上的描绘使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使剧情更富有感染力。以一个简单的镜头为例吧!当1900被善良的danny发现并收养后,在船舱底部的一场戏是本片中第一个声音做得很细致的地方。一开始的一个长镜头将船舱底部的工作环境交代的一清二楚。

这个场景声音很有层次感:首先有前景的每个人的说话声及动作声,背景还有各种的机械声和火炉里的声音等,而且画面左边的婴儿哭声一直从左移到中央。声音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连接的十分紧密,由于在船舱底部的机械操作间,上上下下分为了很多层,各层的人说话,以及大笑,都做的很有距离感和层次感。在1900尿床后,又随即采用跟拍的方式,随着danny的脚步而移动,并将其身边的一系列工人的反映用中景表现出来,随之音乐响起,让人感觉很柔和、温馨、享受,然后用一个danny的大特写和一个仰拍锅炉全景的镜头而结束。这时画外音“好像耶稣的第二次诞生”传出来。是的,在这缺乏温情的钢铁的硬色下,我们感受到的一种温馨,一种欢悦,也让我们想知道在这种盛大欢迎仪式下来到世间的被遗弃的小天使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呢?

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更是让我们震惊于其中,难以自拔。在电影中,让我记忆尤深的一个镜头最是让我为之心动的,max初登弗吉尼亚号的一个夜晚,狂风大作,波涛汹涌,max也被摇摆的船只整的东倒西歪,就是呕吐的一塌糊涂,在其中就是一直用的是跟拍的全景,来表现max的狼狈不堪和可笑,同时这时的音乐是由巴松、短笛、单簧管等木管乐器和钢琴演奏,此刻显得很突出,形象又幽默。此时1900出现了,也是用全景,表现了1900在暴风雨中闲庭信步,如履平川。在坐上钢琴后,1900一个镇定的脸部特写让max把钢琴脚闸打开,弹起了钢琴。

在轻盈动人的旋律中,又用了大量的跟拍和推摇镜头,让他们两个随着钢琴一起在大厅中如流水般滑行回旋。那样悠然自得,那样轻松洒脱,仿佛两个天使在童话世界中自由的飞翔。同时用叠印的手法,将两人悠然自得的脸庞与船舱外恐怖的大浪潮和阴霾的天气叠印在一起,我们听不见窗外那暴风雨可怖的声响,只看见两人在优美的琴声中像极了跳着华尔兹或探戈的舞者。然后用几分钟的跟拍镜头表现他们在飘飘仙乐中冲破了落地窗,滑过了走廊,一直撞进了船长的房间。那是怎样的轻舞飞扬,怎样的诗意浪漫!这是1900在成年后的第一个出场戏,我们又看见了不乏可爱的叛逆的他,却又是如此的超尘脱俗,不负我们所望。让我们不禁为之喝彩!此情此景,我想,也大概也只有如此独特而巧妙的手法方能把这样精彩的画面拍摄出来吧。

在后来的比赛中,影片更是大部分用全景来表现这个盛大的场面,谢利弹奏了三段技艺精湛的爵士乐,可谓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而其中三次倒酒的场面更是表现谢利在听了1900的三段表演后的心理表现。第一回合,镜头打到1900的面部,他冥思苦想片刻,随后凝神而无辜,托着下巴,流泻出一曲圣诞歌。他如痴如狂地弹奏这样一手家喻户晓的几乎不含丝毫技术含量的曲子动摇了在场的其他人的信心,包括马克斯,每个人都认为1900突入的演奏是一种胡闹,也包括了谢利,烟暴露了谢利。烟本是他炫耀的武器,乐止蒂存的骄傲。

然而,在听完1900的圣诞歌后,他把烟丢进了侍者奉他如神明般倒入的酒杯中。在第二回合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都认为1900又输了,他只是完美的模仿了谢利的演奏,谢利本人的态度也可以从听曲子前的谨慎的不让使者倒酒到自己放心的倒酒可以看出他的不屑。但是谢利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和大众文化一样,他的音乐的痼疾就是复制性,而1900的音乐是连自己都不可能复制的,谢利的音乐就像香烟一样,可以风靡全球,只是因为人性,或者说的人性中某些不能自持的阴暗角落,它放纵人类,燃尽了自己。这就是如诗如梦般的钢琴,如此经典,让人陶醉,仅此而已!影评《海上钢琴师》, 一个活在自己孤岛的人,生于那条大船!

大家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可以给小编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

****************

《海上钢琴师》影评,俗人不理解的幸福,孤独的活着,孤独的死去

作者:娱乐玩家四五六

发表时间:18-12-2617:55

有的电影当你看完以后,心中有很多想法但是却不知道从哪开始写,是你脑海中万千想说的却无法有序的说出来,《海上钢琴师》就是这么一部电影。

和电影有关的钢琴,有关的尽头,以及有关的意义,这些我都不知该如何说起,但是对于1900这个人,我却有无限的思路。大家都说他是一个钢琴天才,每个人都为之叹服,从这个特殊的名字开始,他就是一个特殊的人。灯光,掌声赞美,或许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这些,但是对于1900来说,这些东西就想喝水一样简单。掌声和赞美无法让人体会到快乐,也不能持久。

在电影中有一个画面让我很心疼,当众人都在1900身边听他弹钢琴,大家载歌载舞的时候,有人看到了美国,瞬间所有的人都欢呼着跑出去了,只剩下1900一个人独坐在钢琴旁边,再多的赞美和掌声也无法挽救孤独,这个时候他并不是一个钢琴大师,而是一个孤独的人。其实天才是世上可怜的群体,因为天才和普通人比起来是一种异类,不管你多么体面,始终是一个异类,并不会有人真正用力去拥抱你,那些被1900琴技折服的人,在琴声结束以后都回味无穷的慢慢离开。

1900这样的人更像一个瓷器,人们会小心的爱护,也会去赞美,但是当它处于疾驰的车辆面前时,谁也不会过去用自己来代替它。只有小号是懂得欣赏1900内心而不只是钢琴技巧的人,虽然他并不懂1900,但是他尊重1900,尊重他的所有选择,也成全他的独立。有人说如果自己是那个胖子,那么自己会把1900打晕然后带走,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如果这样做了,或许胖子也无法成为1900唯一的朋友了。

我们假想一下,如果1900真的被胖子带下船了,故事应该如何发展呢,胖子朋友无法找一个新船让1900上去,更不可能有一架一模一样的钢琴,他会被磨平自己的棱角,猪逐渐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我认为活着最重要的是要活的安然,其实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普通的选择并不是如何活的安心,而且活下去再说,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天才会把心灵上的安心看的更加重要,生死反而没那么看重,所以普通人可以忍辱负重,但是天才却宁为玉碎,大家都有自己追求的东西,所以谁也不是很吃亏。

我突然发现人类的内心甚至比海洋还要深沉,每个人的差距比天地还要大,我慢慢的开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自从出生起就是不同于别人,就像来自各地的人聚集到了一个地方。虽然我们曾经都以为自己独一无二,但是慢慢的我们接受到了同等的教育,被放到了重复的轨道上,于是我们变成了同一种人,原本鲜活的面孔渐渐变得普通,仿佛我们长的全都一样,只有那些奇怪的,比如1900幸运又倒霉的保留了自己的本色,成为了我们眼中的天才和异类。

因为有差异,所以才会产生孤独,在承受别人崇拜的眼光时,也要独自承受磨人的孤独。虽然众人还保留了些差异,但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丢失了自己的个性,却换来了和大家的共鸣,我们通过某些方面来寻找共同点,在人性的交叉点互相安慰,或者说彼此平衡。而那些天才,在众人之外的圈子里,孤独有忧郁的看着和他长得很像却不一样的我们,叫彼此的差异无限放大,永远都不会产生交叉点,他们也永远无法融入人群,只能在自己的船舱里,在自己的角落,孤独的生存,然后孤独的死去。

****************

《海上钢琴师》在享受孤独获得心灵的宁静

作者:带刺的黄牡丹花

发表时间:18-04-0809:03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 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

众人叫他天才,众人为之疯狂。1900,从拥有这个不平凡的名字起,就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目光、掌声和荣耀,平凡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对于天才的1900就像空气一样稀松平常。 但目光、掌声和荣耀并不能令人幸福,也不长久。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的时候,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鸟兽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此刻他非天才,是个可怜的被遗弃者。

大概只有小号手是愿意聆听1900的内心而非琴声的人,他不理解他,但是他尊重他。他用尊重成全了1900完整的独立。我看到有人说如果他是那胖子他就会把1900敲昏然后拖下船。我想这样的想法也就注定他成不了那个胖子,成不了1900唯一的真正的朋友。 如果我们较真一点,假设小号手真的把1900弄下船了,故事将怎样延伸?

我们都知道,落魄的小号手没有能力去为朋友找一艘新的船,找88个琴键和尽头。1900将无可避免被磨去棱角和平庸,落入红尘变成一个凡人。 活着,还是活得安心。这也是个问题。凡人的选择是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活着"这件事情本身比什么都重要。而天才则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所以凡人可以忍辱,天才却情愿玉碎。每一种人都获得了他最看重的东西,说起来谁也不比谁亏。

我们曾经都很与众不同,鲜活跳跃。但是后来,我们被教育,被纠偏,被放入轨道。于是我们从一个个个体变成一群地球人。我们鲜活的面容淹没在人群之中变得模糊不清,一眼望去毫无分别。只有那些因缘巧合的,比如1900,侥幸保存了自身的独立和个体本色,成为地球人眼中的天才和异类。 差异导致孤独,葆存了差异性的天才在承受异样目光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孤独,远超出凡人的孤独。

凡人们如我们虽然也还都残留一些差异,但大致面貌八九不离十。我们失恋了后觉得痛苦比谁的都大,我们拥抱心爱的人自认比谁都幸福。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每个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没什么区别。我们在不断重复,千篇一律。 我们丢了个性却换来了共鸣。我们借助艺术寻找通感,在人性中相交叉的部分,抹着眼泪互相慰藉,或者说,互相平衡(原来有人比我还惨啊,这下心里舒坦多了)。

而被称为天才的人站在人群之外,忧郁地注视这群有些像他又不是他的物种。用他们ET的本能将那些交叉部分,提炼、放大、直抵内心。那些永远无法交叉的部分,则作为孤独的源头,令他们永远无法融入人群。他们只有躲在自己的轮船里,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地活着,然后死去。在这个大千世界寻找共鸣的我们,内心其实也在“高傲”地观望并与其他人保持着相当的距离的。只不过,我们做不到1900。我们“互相平衡”,给自己种种不得已的借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1900那么勇敢,我们不愿把内心的那点绝望放大而去孤立自己! 当水花四溅,轮船在大海中沉没的瞬间,我的心是紧的,思绪却是豁然开朗。那就是1900的世界——孤独得美丽,非人间寻常物。

作为这世上存在的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出生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取了一生的代号即名字,我们要上户口登记注册,等到十八岁了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当这些东西都被去除之后,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存在,他也没有一座存放他遗体的墓穴,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场悲剧,是他自己能预料到的悲剧。“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漫无尽,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我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再繁华再喧闹,我都只是一个人仿佛置身孤岛,这时我那么孤独但却没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这个城市越来越鄙弃孤独,它不允许你孤独它不给你时间孤独,它让你觉得孤独是可耻的,它要让你融入外面喧嚣的海洋恋爱的洪流,它要你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你拒绝融入,那么你就要承受双重的孤独,外在的内在的,所以你更孤独。而融入,那是一辈子都不会快乐的旅程,你踏着陆地是那样的轻飘飘,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还是孤独,无处安放的孤独。

天才和勇气是无关的 ,打消自己去爱的念头,回绝自己去爱的可能。这是勇敢吗? 如果他下到陆地,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到弗吉尼亚号上去,那才能称作为选择。如他所言: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阻挡他的正是对于未知的恐惧,因为真正的生活不再局限于88个琴键之内,游离于掌控之外。1900是懦弱的,但因为他的懦弱,他的孤独,他是真实的,她的勇敢在于他直面自己的懦弱,直面自己面对未来的恐惧。

三十多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传递着他内心的安静,清明和洁净,这是一个何等的境界,这是一个何等的向往。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当时无论是下等的工人,黑人,还是贵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觉的形式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乐也正契合了这样一种向往和追求,或许那是一种灵魂的诉求。

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妈妈”,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乐,他演奏的简直是仙乐。别人无法进入他的世界,而他却可以“看”到遥远的城市,看到那里的大雾,松涛,甚至行走着的人们的表情,他用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乐的形式传递,抒发。他的乐曲是天籁,一如他的灵魂样纯洁,干净。别人也曾劝他下船,甚至也有爱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终究没有与这些相融。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人类充满了梦想,却又在无数人群的磨合中把那点美梦抹杀去了。所幸他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固执地坚守着一方梦土。带着美梦前行的人注定成为异类,他们孤独,他们在黑夜中独自舔伤。他们的灵魂没有身份,永远也不会有。他用琴声解读着往来的人们,却至死没能遇到读懂他的人。

--免责声明-- 《《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这篇文章828la109915。

【结语】:《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海上钢琴师》个人观后感】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09915'></small><noframes id='828la109915'>

  • <tfoot id='828la109915'></tfoot>

      <legend id='828la109915'><style id='828la109915'><dir id='828la109915'><q id='828la109915'></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09915'><tr id='828la109915'><dt id='828la109915'><q id='828la109915'><span id='828la109915'><th id='828la109915'></th></span></q></dt></tr></i><div id='828la109915'><tfoot id='828la109915'></tfoot><dl id='828la109915'><fieldset id='828la109915'></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09915'></bdo><ul id='828la109915'></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