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

时间: 2020-09-02 01:25:19 分类: 美文赏析

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

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

****************

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

作者:写乎

发表时间:08-1620:50优质原创作者

作者:李大奎

大家耳熟能详的《背影》,是近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因被初中语文课本收录而家喻户晓,成为散文名篇,杠鼎之作。

朱自清饱含深情旳散文名篇《背影》,究竟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

(一)与父亲曾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文中写道:他(父亲)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这段话的背景源自于:朱自清22岁北大毕业回母校扬州八中执教时,与父亲发生的一次激烈的矛盾冲突。

曾任徐州烟卖局局长的父亲朱鸿钧在48岁时失业,赋闲在家心情可想而知,自然"情郁于中"。在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观念左右下,他认为老子领取儿子的薪水实属天经地义,于是凭着与扬州八中校长的私交,未与儿子商量下,径直取走了儿子朱自清当月的工资。

(朱自清)

父亲此举,让受新思想熏陶的儿子朱自清十分不满,于是愤而离职,相继转到宁波、温州和台州执教。后来,朱自清还把妻儿接到杭州安家。父亲朱鸿钧显然对儿子的这份"敌对"安排相当生气。父子之间为此中断交流,在这个时期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两人互不联系。

后来,朱自清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执教后,曾于1922年、1923年两年的暑期,携妻儿回扬州老家看望父亲,意欲与父亲重归于好,但板正庄重、不苟言笑的父亲始终拉着脸,对朱自清爱理不理,朱自清自讨没趣,只好悻悻而归。

1925年,朱自清转到北大执教后,意外收到父亲给他写的信,就是《背影》中引用的话:"我(父亲)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朱自清读到这里,不禁回忆起八年前自己考入北大后,父亲在南京浦口火车站为他送行,拖着肥胖的身体为他买橘子的情形……顿时潸然泪下。父亲其实是疼爱他的,只是放不下家长的威严罢了。

父子之间还有什么过多耿耿于怀的呢?

于是,朱自清感而提笔,一气哈成当即写下这篇饱含热泪的散文名篇《背影》,当年刊发于《文学周刊》,迅速引起反响感动了无数读者。

(二)父亲朱鸿钧是怎样的舐犊之情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生于1869年。

他其实对长子朱自清是疼爱有加的。只是,这份深沉的舐犊之情深深烙上封建、传统的色彩。

朱自清14岁时,那时父亲任着徐州烟卖局局长职务,家景还可以,他"土豪"似的霸气地为朱自清订了婚,女方是当地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武钟谦。在朱自清18岁考取北京大学预科班时,"威严"作主,操办了朱自清与武钟谦的婚礼。那时,朱鸿钧已失去了职务,兼之母亲过逝,家景趋向惨淡。也就是朱自清在《背影》中提到的:"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就在这样的没落状态,父亲朱鸿钧仍不失体面地给儿子朱自清操办了婚礼。

在对待朱自清的教育上,父亲朱鸿钧更是一向严苟。一次,他对朱自清没有按要求完成作文非常生气,竟一把火把朱自清的作文本烧了。朱自清对父亲这样的管教一时很不接受,但又惧怕父亲的威严,只好认真求学。

(朱自清故居)

正源于此,朱自清小时候通过刻苦读书,掌握了深厚的国学底子,这为他后来成为知名作家、高校教师夯实了基础。

朱自清考取北大到北京念书后,父亲朱鸿钧担心儿子朱自清抗不住北方的冷,东拼西凑给朱自清做了一件昂贵的紫皮大衣。这在《背影》中有提及:"我将他(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只是,这件紫皮大衣,朱自清在无钱购买字典时,就把它抵押了,后来也未能赎回。

父爱,就是这样深沉。父亲朱鸿钧对儿子朱自清的爱,亦如此,舐犊之情,就体现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中。

如同《背影》中朱自清回忆父亲买橘子时的场景:他(父亲)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三、《背影》之后的父爱

朱自清写完《背影》后,专致于执教与创作,30岁时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朱自清创作《背影》3年后,在老家扬州,已59岁的父亲朱鸿钧从报纸上看到了《背影》这篇文章。

朱鸿钧读完这篇文章,老泪纵横,理解到儿子朱自清其实对自己也是满满的爱。父子之间不过因所处不同的时代受新旧思想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沟通罢了,父子之间的爱其实是永恒流淌在相连的血脉之中。

父子之间的误会至此冰释。

从此,朱鸿钧不再责怪朱自清的"不孝",还不时去信鼓励,要朱自清努力工作,勿过多牵挂于老家。他在朱物华(朱自清的弟弟)陪伴照顾下,安度晚年,1945年病逝于扬州,终年76岁。

从此,朱自清开始躬耕于自己的事业,成为中国近代集大成的散文大家,知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朱自清33岁时留学英国,34岁回国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后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因日华侵华战争影响,北大、清华等高校内迁,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大,朱自清任联大中国文学系主任,后与叶圣陶合编《国文教学》。1945年在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等人遇难情况下,47岁的朱自清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声支持抗战,并参加了李公朴、闻一多的追悼大会。1946年,朱自清回到北京,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中签字,始终坚守知识分子正直的气节和情操。1948年,朱自清劳累过度因胃穿孔病逝,享年50岁。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伟大父爱,心意相通静然默契下,成就了彼此温暖了世间血脉于水的亲情,谱成千古佳话!

四、后记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除了《背影》外,还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匆匆》等等上乘之作,均脍炙人口、淡雅清新,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散发出散文之美,值得领悟和学习

朱自清与发妻武钟谦的婚姻虽是包办婚姻,但朱自清不似胡适、鲁迅那样看不起原配(分别是江冬秀、朱安),朱自清是钟爱武钟谦的,且恩爱有加。遗憾的事,朱自清与发妻武钟谦的这份婚姻只有12年,武钟谦在1928年病逝,死时30岁。朱自清曾为之写下《给亡妇》一文深情悼念。

1932年,留学回来的朱自清与北平艺术学院毕业、28岁的陈竹隐相识后,才从第一段婚姻的感伤中走了出来,与之续弦,共育二子一女。朱自清不幸过世后,陈竹隐独立地担起家庭重任,还参与了《朱自清文集》的编撰工作,活了86岁,1990年病逝。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相关阅读:朱自清与父亲:要不是因为《背影》,到死都不会谅解对方

****************

雨水泪水带来的感伤(伤感散文)

作者:十味书齋

发表时间:05-2118:59

伤感,几许忧伤,几多迷离。一声轻叹,淡漠多少哀愁;一脸笑靥,抚慰多少心安;一心思念,沉静多少尘埃。

零碎的雨,沙沙作响,稍停片刻,无影无踪。消失得没有痕迹,使我低落的心绪盛不下伤感。也不知是匆匆而过的雨,还是沉默多时的风,让我凝虑的心,停留在这一刻。

雨停了,留下的是寒冷的冰凉;风还在,舞动着凛冽刺骨的空气。本来凉淡的时节,透心的寒冷,更令人窒息。一心眷恋着你的足迹,思绪悠然,也许残存的记忆流失后,就再也无法寻觅。唯有默默地,朝着夕阳的黄昏,在傍晚的寂静里,掩埋。

霎那间,想起有你的日子。看着暗淡的天空,孤瘦的枯藤,凋零的落叶,枝头上留存着蓄泪滴残的凄婉,随着残倦的北风吱吱作响,触目伤怀,欲言又止。也许,有的人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重来。纵使我打开心房的窗,透进的也只有微凉的温度。

从前的回忆,幻化出心中凄凉的伤感。一如晚归的雁子,撕心裂肺的呼唤,只为那奔流天际的感情,恸痛飘泊已久的心。又如枯枝的朝露,化作苦涩的泪水,无声无息,依恋被雨陪伴的的场景,纵然落寞已成往事,却寄托着春天的芬芳。也许只有伤感,才有回忆;只有芬芳,才知珍藏;只有真情,才知眷恋;只有思念,才知慰藉。缕缕思念,是我心中仅存的绿叶,用来勾勒春天的情景,花香的季节。

爱情,缱情,在心中长存。曾经,无尽的伤害,无尽的泪花,在心里不停地翻涌。只有那望梅的情愫,温暖心灵的殇情。

未曾想,你的离去,是生命无奈,还是生命的淡然,萧萧的风雨坠落了那时的希望。只是不知,这般升华的情感,是佛前的祈祷,还是寂寞的感伤。

****************

人生如诗,诗如人生

作者:长文财务

发表时间:18-12-0414:56

柳宗元最初发现小石潭很是欣喜,但呆的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样凄清的环境,一下子勾起了他被贬后的忧伤凄苦的心境,其实是“境由心生”,心情不好,环境也显得冷清,文字也就自然而然有些落寞、寂寥。

同为贬官,欧阳修可比柳宗元豁达得多!

欧阳修在被贬到滁州做太守期间,与民同乐,与百姓一起游山玩水、赏景宴饮,文章一唱三叹,基调明朗和谐,语言音韵铿锵,读来让人能感受到他“既来之则安之”的乐观心态,和愿为百姓兴建和乐家园的美好情愫。

范仲淹面对被贬的事实,想法可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明。

他面对洞庭湖的景色,否定了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因景而异、或喜或悲的消极心态,不同流俗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在此基础上,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心胸,使他的思想境界一下子跨到了不同凡响的高度。

同为散文大家的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在他们的文章中体现的境界孰高孰低,可以说一目了然。每每这样比较,学生也较为认同,对范仲淹的非凡境界表现出无比的钦佩,希望自己也能达到他这样的人生追求

上课结束,回到家,我与女儿分享课堂收获,不料女儿却心生感慨:

,柳宗元真是可怜,他写《小石潭记》,无非就是触目伤怀、有感而发,言为心声嘛!他何错之有?是你们这帮庸人,非得拿他的文章与别人去比,然后还要评头论足,你们有征得过他同意吗?他九泉之下有知,肯定对你们很失望!

想想也对呵,一个人写文章,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声、倾吐自己的情感,可没有刻意要人来看哦,更没想到大家会拿他的文章与别人相比!我们想欣赏便欣赏呗,从中获得点感悟、得到点启迪,他的文章就功德无量了,千万别自以为是/

以为自己可以高高凌驾于其上。

****************

浣花溪·散文|觅春归

作者:封面新闻

发表时间:18-05-0216:34四川封面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潘鸣(德阳)

时光的身影如此匆匆。立春过来,才多大一阵工夫呢,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时令的脚印一个紧趟着一个,转眼间,就踅到了夏的门楣边上。

早先的几天里,都还是“姹紫嫣红开遍”的良辰美景啊。满世界花事欣荣,锦瑟繁华,犹如一场浩然盛大的时装秀,众皆赏心乐事,沉醉不知归路。

忽然间,虚无里如同有隐形的大手凌空一挥,舞台上热闹的鼓乐戛然而止,霓虹的追灯骤然黯淡,满台缤纷争艳的花仙子们随之齐刷刷谢幕,悄然隐去飘逸的身形。

就这样,花事荼靡了。无论舍与不舍,送与不送,几场风雨后,春,终究是要归去了。

情至于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之触目伤怀,惜春、叹春、伤春情愫油然而生。唐代那位身栖秋风破庐还牵念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旷达诗圣杜夫子,面对花败春衰景象,会不禁忧郁地吟哦:“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红楼梦》潇湘馆里多愁善感的娇弱丽人黛玉,更是情殇至痴,竟然携了花篮、花锄和一柄小帚,独自含了悲凉,去溪畔桃林边掘冢葬花。就连宋朝官至宰相、胸怀社稷的大家名儒王安石,也深为伤春情绪所困,怅然扼腕叹息:“春去自应无觅处,可怜多少惜花人。”

其实,四时更迭,是万象轮回、天道行健的轨迹。世人理当坦然受纳顺势。季节转换时,引发心绪仄出几丝涟漪也在情理中,但却没有必要过分凄惶悲慽。

花谢春归,不是消亡与灭绝。是大千世界生机的勃动和嬗变,是纷繁的生命在涅槃蜕生,莘莘芥子在作奇妙异幻的舞蹈。春,既是归去,必然有踪可寻,就看我们是否能沉淀一颗寻常心,舒展视野去达观地追觅。

譬如,你抬起头,往那粉朵褪尽的千木万树上仔细端详:落红后,枝头不是空了虚了残了败了,而是更迭成另一种风情的繁荣。“红瘦”过后,“绿肥”正当时令。

那些大大小小形状千奇的叶片,被明媚的阳光镀成层层叠叠的翡翠,挤挤搡搡地缀满每一根枝条,浓郁得几乎要滴翠了。花影虽然消逝,可是一蒂蒂花托还在呢。

它们的手心里紧攥着一颗颗珠子,那是花魂修成的灵果。一枚枚滴溜的小圆团,起先是跟叶片同样的青绿,几经雨露阳光的催熟,便长成各显魅惑的巧样——有点女大十八变的意思。

樱桃总是抢着早熟的。一颗颗,一串串,像珍珠,似玛瑙,晶莹剔透地在枝叶间闪烁。一些鸟儿从云天里翩跹而来,栖上枝头美滋滋地啄珠衔玉。这样的天馐,任云中君优先品尝是理所当然的。余下的方才由人们小心翼翼釆摘了,盛在竹篮盘盏里。捧着颗颗璀璨的玑珠,爰怜地看了又看,竟有些不忍下口。

枇杷和杏子也赶着暮春甜熟了。它们彼此长相有几分撞脸,都是一副橙黄色的皮面和心瓤。细微的区别仅在于枇杷是敦实的圆乎脸,杏儿生了个巧致的尖下颏。

桃子坠在枝头,懒懒地生长着。它像是不肯轻易长大的孩子,非要磨蹭到入夏好一阵子才下树。我疑心这些猴皮的桃儿在青春期里偷着酗酒,如若不然,成年后,它们为何面颊上总会浮上团团红晕,一副醉意酣然的模样?

还有呢,还有那么多数不尽、看不完的果子,都在落花后的托蒂上枕着花仙子离别时的殷切期冀,继续着它们生生不息的成长梦想。那些李、枣、梨、柿、栗、柚桔、菠萝、葡萄等,它们在将来的时日里,会源源不断地给人们和别的生灵呈奉上百般风味的甘美与香甜。

再把目光延伸到广袤的田野里看看吧。农家的屋前房后,一片片清溪萦绕的菜畦,在这季节交替的时候,花与果竟然当仁不让地并生着。

青的黄瓜、绿的扁豆、紫的茄子、白玉样的苦瓜、红灯笼般的西红柿,在厢垄上长着,竹架子上挂着,身子头里一概地还顶着一朵花。直到这些瓜果们一日日长得英姿勃发了,那些花儿才依依不舍地最终谢去。

这情景,颇有点像我们平时在都市里常见的一种景象:身边儿女已是青葱婷袅了,做母亲的还是那样忘情地花枝招展。母子紧紧依傍在一起,总是企望尽量多共享一段美好的生命行程。

连畴的大田此刻有些寂寥。油菜花缷去满身黄金甲以后,那些欣慕的踏春赏花人和曾经甜言蜜语嘤嗡于花田的蜜蜂们一并杳然遁去,唯余其貌不扬的油菜杆荚,枝枝蔓蔓地在田间相互攀扶蓬立。

小麦更是早过了扬花期,麦穗们正由青转黄,在惠风里轻轻摇晃着脑袋,彼此交头接耳,不知在说些什么悄悄话。然而,这份清孤是短暂的,本质上是一种积蓄和酝酿。

再过不出一月,你来看看吧,每一方田块都将上演丰收的舞蹈。农人们挥舞银镰,刈麦秸割菜杆,然后脱粒翻晒,碾粉榨油。同时起更摸黑腾地翻耕,引水打田,赶着芒种时令把嫩绿的稻秧织入泥水中,为下一轮农季开启新生的序幕。

这一阵,田野里每个人影都是十分忙碌和辛苦的,但忙碌和辛苦中却充满着农人的欢声笑语。艳阳下,空气里终日流淌着一些浓浓的气息——不再是春暧花开的那一抹旖旎芬芳,而是劳动者们饱绽着勤苦与幸福的灿烂汗花之香。

其间,还间杂着油坊榨油时溢出的扑鼻稣心的缕缕异香,以及新麦面发酵后蒸腾出笼的硕大馒头诱人爽口的清香。

谁道春归无觅处,却是转入此中来。

****************

读《背影》——道感人父子情

作者:南方初春的暧昧

发表时间:18-11-3001:01

说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父亲”翻越月台给作者买橘子的场景,那“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以及蹒跚的步履”的形象,感人至深。

背影

然而,父亲对于孩子的爱,又岂能是这一件事情能够说得完的。故事背后的种种心酸历程,有为多少人知晓?让我透过文字,走进作者内心,去发掘那些感人的瞬间吧。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朱自清简介

一句“不想见”看似平常,却又耐人寻味的话语,是不想见?不敢见?还是没条件见?当时的作者还是一名中学生,为何长达两年不会见面?也许在《背影》这篇文章中可见一二。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背影》

朱鸿钧(中)

不难看出,作者对自己的父亲是有些意见的,试想,一个做了许多大事的人,又何以因为琐事能触他之怒?一个家庭怎会落得典当还债,借钱办丧?这不得不让人觉得要给大事二字加上一个引号。“不想见”也是正常的。因为不想见,所以不相见。然而父子关系并非一直这样,几年过后,回忆起车站分别一幕,作者也仿佛明白了许多,改变了对自己父亲的看法。

《背影》插图

车站离别,让作者从新的角度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当回忆起和父亲的对话、父亲坚持亲自去买橘子的时候,两次说道自己那时“太聪明了”,是太聪明了吗?也许正是作者这些年的成长,才恍然大悟,一个在困境中坚持撑起家的男人的不易,才真的明白家道中落带来的种种难处。正如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明白父辈为何会为了几毛钱和菜贩讨价还价,作者年轻时也曾用这样的眼光看过自己的父亲。

背影

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背影》

这是作者对自己的审视,已经完全没有以前对父亲那样的态度了。也许这时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父爱吧!年轻时候得孩子气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对父亲的思念和牵挂。

朱自清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背影》

身体平安,为何又言“大去”?——思儿心切。一句身体平安是为让远在他乡的孩子安心工作,又言“大去”,是一位老人思念儿子,多么渴望能够见上一面啊!读到此处,作者潸然泪下,能不想起那为数不多的短暂相聚吗?又怎能忘怀那挥之不去的背影呢?

一篇感发人深省的经典散文、一份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子欲孝而亲不在”,别让自己“太聪明了”成为愧怍!

《背影》

(品读经典美文,传承优秀文化,愿我们在阅读中收获快乐

****************

小船划水过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散文)

作者:十味书齋

发表时间:03-2423:33

这是夏的一个下午,虽是盛夏,却没有烈日,间或些许凉风,还时时感到快意。郊外到处是荷,池塘里是荷,大部分稻田里也改为种荷了,放眼望去,竟成了荷的世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形容毫不过分。眼前的荷很低很密,几乎全是荷叶,间或有一两株白莲,更少有莲蓬。置身其中顿觉神清气爽,分外振奋。荷叶密集重叠,几乎看不见水,所以像《江南·汉乐府》中描写的乘着小船采莲,“鱼戏荷叶间”,忽东忽西忽南忽北的生动场景是没有的,但却有别处没有的景观。什么景观哪?就是清风荡漾的荷。

一阵风来,荷叶哗哗地翻滚。听之如成千上万人不约而同翻动书页,又像辛弃疾笔下“沙场秋点兵”;阅之则碧波万顷,气象万千,此时每片荷叶经风掀动,都由正面的深绿变形成背面的银绿,随着风远去,荷叶又恢复原状,即又由银绿转为深绿。如此景观,真像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上几百乃至几千人的队形变换。不,比那更壮观,更醉人,这里有清风,有荷香,有白云朵朵,有天籁渺渺。这是天地人和谐的统一,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组合,这是生命的浪花在飞溅,这是生命的绿色在张扬。如是观荷,能不心醉?

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里,咏荷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最早《诗经》就有描述。《诗经国风》写道:“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翻译出来就是:在那不远的沼泽水边,蒲草和荷花齐崭崭。有一个漂亮的小伙子讨我喜欢。我将如何对他施展我的魅力?耿耿长夜不能入眠,急得我泪水直淌肝肠断。把一个少女单相思描写得惟妙惟肖,“发乎情。止乎义礼”,乐而不淫,甚为有趣。

唐宋文人墨客咏荷的就更多,如唐代白居易的《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李商隐的《宿骆氏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宋代白玉蟾《荷花》:“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出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秦观《采莲》“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会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等等。都情意绵绵,清新可人,令人回味。

在这之后以荷为题材的作品也并不少见。但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抒情感怀,赞颂那种“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行以外,通常都把荷和荷花女性化,表达的都是柔美、凄美、婉约之美,或天真烂漫,或触目伤怀,或亭亭玉立,或顾影自怜,或风情万种,或黯然神伤。似乎没有人借荷写出君子情怀,抒发大至大刚的浩然正气。难道荷只能是阴柔的象征而同阳刚无缘?

然而,就在这里我读到另一种荷,泼泼辣辣,轰轰烈烈,顶天立地,与日月争辉,——不是在书斋中,不是在字里行间,而是在田野上,在蓝天白云下,在天地之间。

****************

半命题作文《____滋养了我》写作指导 附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两篇

作者:国子教育笔记

发表时间:01-2504:38

作文题目

生命的成长源自于滋养。五谷杂粮伟岸了我们的体格;诗词歌赋丰盈了我们的心胸;人间温情柔软了我们的心性……请以“_____________滋养了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题目解读:

补全题目,确定“滋养”的主语。导语中已经有了提示,可以实指,如五谷杂粮,可以虚指,如诗词歌赋、人间温情。注意不要填写父母,“滋养”不同于“养育、哺育”,写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就更不合适。“滋养”谁?当然是“我”。不要只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所填的词语,从而忽略了“我”。在行文过程中,要让读者看到“我”的存在,感受到所填词语与“我”的关系、对“我”的意义、对“我”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滋养”应当体现出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在较长时间里对自己产生了影响与作用。文中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且有长度的时间段,切不可写成某一瞬间。方法点拨

审题——抓题眼

落实——在文中体现

补题示例:

书滋养了我、诗词滋养了我、父爱滋养了我、母爱滋养了我、友谊滋养了我……

语文滋养了我、音乐滋养了我、历史滋养了我、书法滋养了我、篮球滋养了我……

一句名言滋养了我、家风滋养了我、《XXXX》滋养了我、XX精神滋养了我……

补题要新颖——有新意;典型——有深意;好写——有含义。

教师下水作文之一: 汗水滋养了我

国子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们总得选一样!”一上初中,老师就这样对我们说。

我什么也不选。

那时的我是个自以为聪明、鄙视苦读的人,理解不了旁边有同学上课要抹清凉油来提神,更理解不了隔壁班的第一名放学后顾不上回家去吃饭的行为。直到后来——

“你怎么连这个也不会?”后边的同学满脸惊讶地问我。在她看来,那道选择题多么简单,对我这样的学生来说应当是小菜一碟才对。可是,那些把我弄得晕晕乎乎的英文词组、啰里啰嗦的介词冠词,我真的不会。

那一刻我猛然警觉,再这样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下去不行了。其实,不光是英语,数学、语文、政治我都感到越来越陌生。

老师的话回响在耳边,我还是选择“眉毛上的汗水”吧。

跟同学借来了传说中的《右脑记忆法》,结果发现除了能把圆周率背到第20位也没什么实效,还是简单粗暴一遍遍地背和写吧。

天知道我把May和March区分了多少遍,把geography写了多少次。英语书每页的右下角,被我用铅笔写了一个个记不住的单词,一翻书就能看到它们,记牢了以后,擦掉换下一组。

夜晚昏黄的台灯下,有我刷题的身影;上学的小路上,我不时掏出政治小卡片背诵;两本蓝色笔记本密密麻麻抄满了《英语周报合订本》的语法知识;就连教室斑驳的墙壁上,都有我用红笔写下的公式……

渐渐地,忘情挥洒的青春的汗水,浇灌出了丰厚的回报,更让我习惯了那种忙碌而充实的节奏。

初三的时候,老师对全班学生说:每天五点四十五,我在教室里等你们!同学们目瞪口呆,我已能处之泰然。而那些顶着满天星斗、走过蜿蜒山路坐进教室苦读的日子,更让我感受到汗水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工作以后,也常常呼唤我早早起床,在别人的沉睡中开始一天的忙碌。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发清醒的认识到,那许多眉毛上的汗水,没有被擦去,没有被风干,而是一滴一滴,潜入心田,淌到脚下,滋养着我不断向上,向上……

教师下水作文之二: 国学经典滋养了我

国子

拔地参天的大树,向叮咚山泉鞠躬:“谢谢你,滋养了我。”源远流长的中原文明,向九曲黄河致意:“谢谢你,滋养了我。”我,要向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说一声:“谢谢你,滋养了我!”

与现在的小孩不同,我们那一代的知识启蒙不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的。在我的记忆里,只在中学课本中浅浅地学习了《论语八则》、《孟子二章》。很久以后,才去翻阅了《弟子规》、《大学》、《道德经》……但孔子孟子的只言片语,不觉已悄然烙印在心灵深处:

当我感到各种知识张牙舞爪般的压在头顶,茫然不知所措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提醒我,该静下心来捋一捋了。

当冰冷的现实,一次次扑打着曾经满腔的热情,我松动了一直咬紧的牙关,想要放弃的时候,孟子当头一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又拾起被拍碎一地的信心,打满鸡血,重新向前。

当天空掠过一只飞鸟,旷野扎根一棵小树,我触目伤怀,感觉自己立于天地之间如此渺小时,耳畔响起孔子的教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那一个个简短而直击人心的句子,初读时只觉朗朗上口,唇齿留香,谁知在悄无声息之间它已在我心头播下了一颗颗指引光明的种子,让我们遇山开路,遇水搭桥,遇悬崖百丈冰犹在枝头俏,遇漫漫长路仍上下求索……

那中学课本上的只言片语,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当我后来再读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感到热血沸腾,又感觉毫不陌生,这扇大门里有人生的真谛,有圣人与智者的叮咛,有治国理政的方略,有民族复兴的希望!

如今国学经典之风盛行相信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滋养,就像它滋养了并将继续滋养着我一样。

****************

关于父亲,这些文章让数亿中国人落泪!

作者:券商中国

发表时间:06-1623:20深圳证券时报社有限公司

今天是父亲节,库叔汇集了几篇旧文,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温那些那些经典的父亲形象,一起去体会父爱的庞大丰沛与海纳百川。

1

《墙角的父亲》

帮老乡大将搬家。在整理一堆旧书籍的时候,大将蹲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

大将打开的是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日常开支,一笔一笔,清晰到一块钱的早餐,三块钱的午餐。稍后,大将讲述了关于他和父亲的一段往事。

大将的家在徐州乡下的一个村子里,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在徐州火车站附近打短工,难得回家一次。

他考上西安的一所大学时,父亲从银行取出一包钱,一张一张沾着口水数,数了一次又一次。

大一的时候,大将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整晚耗在校外的网吧里。他虽然感觉到有些虚度光阴,但身边的同学们都差不多,不是打球,就是看电影,或者上网打游戏,大将也就释然了。

暑假回家,大将在村里待了几天,感觉特别无聊,就忐忑地对父亲提出,想去他那里玩几天。至少那里有网吧!父亲竟然破天荒地答应了。

远远地,大将就看到父亲等在火车站的出口。经过一年大学生活的洗礼,大将第一次感觉父亲在人群中是那么扎眼——衣服破旧,还宽大得有些不合身。

他提醒父亲,衣服太旧了。父亲说,出力干活的,又不是坐办公室,穿那么新干嘛?他又说,那也太大了啊。父亲又说,衣服大点,干活才能伸展开手脚,不然,一伸手,衣服就撕破了。

让大将没有想到的是,在2003年,月入就有四千多元的父亲,竟然住在一栋民房的阁楼里,只有六七平方米。除了一张铁架床之外,还有个放洗脸盆的木架子,那个多处掉瓷的搪瓷盆上,搭着一条看不出本色的旧毛巾……

大将一直以为,父亲在城里过的是很舒服的日子,没想到竟是这样清苦。

父亲把大将带回住处,就说:“你坐着,我要去忙活了。”说着,就咚咚咚下楼走了。大将坐不下去,就悄悄地关上门,下楼,跟在父亲身后,他想看看父亲是做什么的。

七弯八拐,大将跟随父亲来到了徐州冷库。那儿聚集着十多个跟父亲差不多的人,有的推着推车,有的拿着扁担,大将看到父亲从门卫那里推出了自己的手推车。正在这时,一辆大货车进入大院,父亲和大伙一起,跟在车后拥了进去。

几分钟后,大将看到了父亲,他弓着腰扛着大大的纸箱,走几步,停一下,用系在手腕处的毛巾擦额头的汗,再前行几步,把背上的纸箱放到手推车上,接着又奔向大货车,几秒钟后,又弓着腰扛来一个纸箱。

如此反复七次之后,父亲推着那辆车向冰库走去,弓着腰,双腿蹬得紧紧的,几十米外的大将甚至看得到父亲腿上的青筋。

原来父亲赚的是血汗钱!他惆怅不已。

他向门卫打听,搬一次货,能有多少钱?门卫告诉他,五毛钱一箱。

大将在心里算了一下,父亲一次运了七箱,赚三块五毛钱。

大将当天下午就回了家。他不再想着上网了,他的眼前总是晃动着父亲暴着青筋的腿。他还算了算,自己在网吧浪费了父亲多少的汗水。

返校的时候,父亲又从银行里取出厚厚的一沓钱,数了又数,交给大将。大将数了一下,说,“这学期时间短,有两千就够了。”说着,分出一半,留给父亲。

这一天,大将下决心做个好儿子,做个好学生。

但他的这种想法,很快成为过眼云烟。当那些旧日的玩伴又吆喝着去网吧,当他有意无意地看到游戏图案,他内心里总是忍不住躁动。终于,他又一次走进了网吧。

国庆节的时候,室友们组织去K歌,去酒吧,还去洗了桑拿。从家里带来的两千块钱,到十月底就没有了。

大将给母亲打电话,说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带来的钱花完了。

第三天下午,西安突然降温,正在宿舍里和同学打牌的大将接到电话,说校门口有人找他。大将跑到校门口,看到了父亲。

五十多岁的父亲,像个七十岁的老人,老态龙钟,一脸的疲惫,身上背着一床棉絮。

大将把父亲带入校园里,才小声问他:“你怎么来了,我给妈留了账号,你把钱打入那个卡上就行了。你跑这么远,还背着这个东西,又辛苦,又浪费钱。”

父亲讨好地对他笑着,说:“听你妈说,你前段时间病了,现在怎么样了,好了没?要吃好点,照顾好自己,你不用担心生活费,只要你能吃出好身体,学出好成绩,就是再多的生活费,你爸也掏得起。天冷了,这是你妈妈用自己种的棉花给你做的棉胎。”

大将嗫嚅着说:“已经……好了……”

在通往教学楼的路上,父亲说:“看到你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把生活费给你,我就回去。不影响你。”

大将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钱,正想说带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住,父亲又说了,“再有两个月就放寒假了吧?我这次给你带了三千块,你刚生病,要吃好点,把身子养壮点,才能有精力上好学。”

父亲止住脚步,“你回去吧!”

大将知道父亲的脾气,就不再说什么。

他走出不远,回头的时候,发现父亲还站在原地,朝他挥手。他想起读高中的时候,每次父亲送他去县城的学校,都是这个场景,泪就溢满了眼睛。

干瘪的钱包终于鼓了起来,一周不见的游戏又在呼唤大将。晚饭过后,大将又去了校外的网吧。五个小时的凶猛厮杀之后,大将要回宿舍了。和往常一样,他又来到了校外的一棵大榕树下,从那儿翻墙进校。

就在他翻上墙头的那一刻,他的心一下子疼了起来!

昏黄的路灯,照着他的父亲,他偎在那个墙角,身下垫着不知从哪里拣来的破纸箱。此刻,他正把身上的棉衣裹了又裹,而自己高中时围过的围巾,紧紧地缠在父亲头上。

大将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哭了好一会儿,大将又接着说:“后来我妈告诉我说,我爸听说我病了,就不顾一切地要来看我,买不到座位票,又舍不得买卧铺,站了二十多个小时来到西安。为了省下住宿的钱,在我们学校的墙角下蹲了一夜……我在电话这头就哭,在妈妈告诉我之前,我一直装作不知道。因为我知道父亲的固执,我那时就是叫醒他,他也会坚持着在那里。我悄悄回了宿舍,可我的心里却一直疼着,想到他裹紧衣服的动作,我就心疼。我连夜把所有的关于游戏的账号全部删掉了。”

从那以后,大将再也没有进过网吧,再也不浪费一分钱。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准备了这个记账本,开始把以前落下的学业一点点补回来。

“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他命不好,没有享受生活的福气。经过那件事情,我才知道,不是他没有福,而是他习惯了把一切享受给予他儿子……”

“他从十七岁开始在那个冰库做事,一直做到去年春天。”大将说不下去了。

后来,大将的父亲去世了,给他留下了37万元的存款。

大将的父亲是许多父亲的缩影,深沉而又无私的爱。

所幸的是,他的孩子看到了墙角的父亲,但可能还有很多孩子想不到,也看不到墙角里的爱……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

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

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

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

成功,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父亲就是这样

虽不像母亲一样

时常陪在孩子们身边

却总能在关键时刻

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2

贾平凹:祭父

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七个月后便卧床不起,饥饿疼痛,疼痛饥饿,受罪至第二十六天的傍晚,突然一个微笑而去世了。其时中秋将近,天降大雨,我还远在四百里之外,正预备着翌日赶回。

我并没有想到父亲的最后离去竟这么快。以往家里出什么事,我都有感应,就在他来西安检查病的那天,清早起来我的双目无缘无故地红肿,下午他一来,我立即感到有悲苦之灾了。经检查,癌已转移,半月后送走了父亲,天天心揪成一团,却不断地为他卜卦,卜辞颇吉祥,还疑心他会创造出奇迹,所以接到病危电报,以为这是父亲的意思,要与我交待许多事情。

一下班车,看见戴着孝帽接我的堂兄,才知道我回来得太晚了,太晚了。父亲安睡在灵床上,双目紧闭,口里衔着一枚铜钱,他再也没有以往听见我的脚步便从内屋走出来喜欢地对母亲喊:“你平回来了!”也没有我递给他一支烟时,他总是摆摆手而拿起水烟锅的样子,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

守坐在灵堂的草铺里,陪父亲度过最后一个长夜。小妹告诉我,父亲饲养的那只猫也死了。父亲在水米不进的那天,猫也开始不吃,十一日中午猫悄然毙命,七个小时后父亲也倒了头。我感动着猫的忠诚,我和我的弟妹都在外工作,晚年的父亲清淡寂寞,猫给过他慰藉,猫也随他去到另一个世界。

人生的短促和悲苦,大义上我全明白,面对着父亲我却无法超脱。满院的泥泞里人来往作乱,响器班在吹吹打打,透过灯光我呆呆地望着那一棵梨树,还是父亲亲手栽的,往年果实累累,今年竟独独一个梨子在树顶。

父亲的病是两年前做的手术,我一直对他瞒着病情,每次从云南买药寄他,总是撕去药包上癌的字样。术后恢复得极好,他每顿已能吃两碗饭,凌晨要喝一壶茶水,坐不住,喜欢快步走路。常常到一些亲戚朋友家去,撩了衣服说:瞧刀口多平整,不要操心,我现在什么病也没有了。

看着父亲的豁达样,我暗自为没告诉他病情而宽慰,但偶尔发现他独坐的时候,神色甚是悲苦,竟有一次我弄来一本算卦的书,兄妹们都嚷着要查各自的前途机遇,父亲走过来却说:“给我查一下,看我还能活多久?”我的心咯噔一下沉起来,父亲多半是知道了他得的什么病,他只是也不说出来罢了。卦辞的结果,意思是该操劳的都操劳了,待到一切都好。

父亲叹息了一声:“我没好福。”我们都黯然无语,他就又笑了:“这类书怎能当真?人生谁不是这样呢!”可后来发生的事情,不幸都依这卦辞来了。

先是数年前母亲住院,父亲一个多月在医院伺候,做手术的那天,我和父亲守在手术室外,我紧张得肚子疼,父亲也紧张得肚子疼。母亲病好了,大妹出嫁,小妹高考却不中,原本依父亲的教龄可以将母亲和小妹的户口转为城镇户民,但因前几年一心想为小弟有个工作干,自己硬退休回来,现在小妹就只好窝在乡下了。

为了小妹的前途,我写信申请,父亲四处寻人说情,他是干了几十年教师工作,不愿涎着脸给人家说那类话,但事情逼着他得跑动,每次都十分为难。他给我说过。他曾鼓很大勇气去找人,但当得知所找的人不在时,竟如释重载,暗自庆幸,虽然明日还得再找,而今天却免去一次受罪了。

整整两年有余,小妹的工作有了着落,父亲喜欢得来人就请喝酒,他感激所有帮过忙的人,不论年龄大小皆视为贾家的恩人。但就在这时候,他患了癌病。担惊受怕的半年过去了,手术后身体一天天好起来,这一年春节父亲一定要我和妻子女儿回老家过年,多买了烟酒,好好欢度一番,没想年前两天,我的大妹夫突然出事故亡去。病后的父亲老泪纵横,以前手颤的旧病又复发,三番五次划火柴点不着烟。

大妹带着不满一岁的外甥重又回住到我家,沉重的包袱又一次压在父亲的肩上。为了大妹的生活和出路,父亲又开始了比小妹当年就业更艰难的奔波,一次次的碰壁,一夜夜的辗转不眠。我不忍心看着他的劳累,甚至对他发火,他就再一次赶来给我说情况时,故意做出很轻松的样子,又总要说明他还有别的事才进城的。

大妹终于可以吃商品粮了,甚至还去外乡做临时工作,父亲实想领大妹一块去乡政府报到,但癌病复发了,终未去成。父亲之所以在动了手术后延续了两年多的生命,他全是为了儿女要办完最后一件事,当他办完事了竟不肯多活一月就悠然长逝。

俗话讲,人生的光景几节过,前辈子好了后辈子坏,后辈子好了前辈子坏,可父亲的一生中却没有舒心的日月。

在他的幼年,家贫如洗,又常常遭土匪的绑票,三个兄弟先后被绑票过三次,每次都是变卖家产赎回,而年仅七岁的他,也竟在一个傍晚被人背走到几百里外。贾家受尽了屈辱,发誓要供养出一个出头的人,便一心要他读书。父亲提起那段生活,总是感激着三个大伯,说他夜里读书,三个大伯从几十里外扛木头回来,为了第二天再扛到二十里外的集市上卖个好价,成半夜在院中用石槌砸木头的大小截面,那种“咣咣”的响声使他不敢懒散,硬是读完了中学,成为贾家第一个有文化的人。

此后的四五十年间,他们兄弟四人亲密无间,二十二口的大家庭一直生活到六十年代,后来虽然分家另住,谁家做一顿好吃的,必是叫齐别的兄弟。我记得父亲在邻县的中学任教时期,一直把三个堂兄带在身边上学,他转哪儿,就带在哪儿,堂兄在学生宿舍里搭合铺,一个堂兄尿床,父亲就把尿床的堂兄叫去和他一块睡,一夜几次叫醒小便,但常常堂兄还是尿湿了床,害得父亲这头湿了睡那头,那头暖干了睡这头。

我那时和娘住在老家,每年里去父亲那儿一次,我的伯父就用箩筐一头挑着我,一头挑着粮食翻山越岭走两天,我至今记得我在摇摇晃晃的箩筐里看夜空的星星,星星总是在移动,让我无法数清。

当我参加了工作第一次领到了工资,三十九元钱先给父亲寄去了十元,父亲买了酒便请了三个伯父痛饮,听母亲说那一次父亲是醉了。那年我回去,特意跑了半个城买了一根特大的铝盒装的雪茄,父亲拆开了闻了闻,却还要叫了三个伯父,点燃了一口一口轮流着吸。

大伯年龄大,已经下世十多年了,按常理,父亲应该照看着二伯和三伯走,可谁也没想到,料理父亲丧事的竟是二伯和三伯。在盛殓的那个中午,贾家大小一片哭声,二伯和三伯老泪纵横,瘫坐在椅子上不得起来。

“文化革命”中,家乡连遭三年大旱,生活极度桔据,父亲却被诬陷为历史反革命关进了牛棚。正月十五的下午,母亲炒了家中仅有的一疙瘩肉盛在缸子里,伯父买了四包香烟,让我给父亲送去。

我太阳落山时赶到他任教的学校,父亲已经遭人殴打过,硬不让见,我哭着求情,终于在院子里拐角处见到了父亲,他黑瘦得厉害,才问了家里的一些情况,监管人就在一边催时间了。父亲送我走过拐角,却将缸子交给我,说:“肉你拿回去,我把烟留下就是了。”我出了院子的栅栏门,门很高,我只能隔着栅栏缝儿看父亲,我永远忘不了父亲呆呆站在那儿看我的神色。

后来,父亲带着一身伤残被开除公职押送回家了,那是个中午,我正在山坡上拔草,听到消息扑回来,父亲已躺在床上,一见我抱了我就说:“我害了我娃了!”放声大哭。父亲是教了半辈子书的人,他胆小,又自尊,他受不了这种打击,回家后半年内不愿出门。

但家政从政治上、经济上一下子沉沦下来,我们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自留地的包谷还是嫩的便掰了回来,包谷棵儿和穗儿一起在碾子上砸了做糊糊吃,麦子不等成熟,就收回用锅炒了上磨。全家唯一指望的是那头猪,但猪总是长一身红绒,眼里出血似地盼它长大了,父亲领着我们兄弟将猪拉到十五里的镇上去交售,但猪瘦不够标准,收购站拒绝收。

听说二十里外的邻县一个镇上标准低;我们决定重新去交,天不明起来,特意给猪喂了最好的食料,使猪肚撑得滚圆,我们却饿着,父亲说:“今日把猪交了,咱父子俩一定去饭馆美美吃一顿!”这话极大地刺激了我和弟弟,赤脚冒雨将猪拉到了镇上。

交售猪的队排得很长,眼看着轮到我们了,收购员却喊了一声:“下班了!”关门去吃饭。我们叠声叫苦,没有钱去吃饭,又不能离开,而猪却开始排泄,先是一泡没完没了的尿,再是翘了尾巴要拉,弟弟急了,拿脚直踢猪屁股,但最后还是拉下来,望着那老大的一堆猪粪,我们明白那是多少钱的分量啊。骂猪,又骂收购员,最后就不骂了,因为我和弟弟已经毫无力气了。

直等到下午上班,收购员过来在猪的脖子上捏捏,又在猪肚子上揣揣,头不抬他说:“不够等级!下一个——”父亲首先急了,忙求着说:“按最低等级收了吧。”收购员翻着眼训道:“白给我也不收哩!”已经去验下一头猪了。父亲在那里站了好大一会儿,又过来蹲在猪旁边,他再没有说话,手抖着在口袋里掏烟,但没有掏出来,扭头对我们说:“回吧。”父子仨默默地拉猪回来,一路上再没有说肚子饥的话。

在那苦难的两年里,父亲耿耿于怀的是他蒙受的冤屈,几乎过三天五天就要我来写一份翻案材料寄出去。他那时手抖得厉害,小油灯下他讲他的历史,我逐字书写,寄出去的材料百分之九十泥牛入海,而父亲总是自信十足。

家贫买不起纸,到任何地方一发现纸就眼开,拿回来仔细裁剪,又常常纸色不同,以至后来父子俩谈起翻案材料只说“五色纸,就心照不宣。父亲幼年因家贫害过胃疼,后来愈过,但也在那数年间被野菜和稻糠重新伤了胃,这也便是他恶变胃癌的根因。

当父亲终于冤案昭雪后,星期六的下午他总要在口袋里装上学校的午餐,或许是一片烙饼,或是四个小素包子,我和弟弟便会分别拿了躲到某一处吃得最后连手也舔了,未了还要趴在泉里喝水涮口咽下去。我们不知道那是父亲饿着肚子带回来的,最最盼望每个星期六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有一次父亲看着我们吃完,问:“香不香?”弟弟说:“香,我将来也要当个教师!”父亲笑了笑,别过脸去。我那时稍大,说现在吃了父亲的馍馍,将来长大了一定买最好吃的东西孝敬父亲。

父亲退休以后,孩子们都大了,我和弟弟都开始挣钱,父亲也不愁没有馍馍吃,在他六十四岁的生日我买了一盒寿糕,他却直怨我太浪费了。五月初他病加重,我回去看望,带了许多吃食,他却对什么也没了食欲,临走买了数盒蜂王浆,叮咛他服完后继续买,钱我会寄给他的,但在他去世后第五天,村上一个人和我谈起来,说是父亲眼完了那些蜂王浆后曾去商店打问过蜂王浆的价钱,一听说一盒八元多,他手里捏着钱却又回来了。

父亲当然是普通的百姓,清清贫贫的乡间教师,不可能享那些大人物的富贵,但当我在城里每次住医院,看见老干楼上的那些人长期为小病疗养而坐在铺有红地毯的活动室中玩麻将,我就不由得想到我的父亲。

在贾家族里,父亲是文化人,德望很高,以至大家分为小家,小家再分为小家,甚至村里别姓人家,大到红白喜丧之事,小到婆媳兄妹纠纷,都要找父亲去解决。父亲乐意去主持公道,却脾气急躁,往往自己也要生许多闷气。

时间长了,他有了一定的权威,多少也有了以“势”来压的味道,他可以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竟还动手打过一个不孝其父的逆子的耳光,这少不得就得罪了一些人。为这事我曾埋怨他,为别人的事何必那么认真,父亲却火了,说道:“我半个眼窝也见不得那些龌龊事!”

父亲忠厚而严厉,胆小却嫉恶如仇,他以此建立了他的人品和德行,也以此使他吃了许多苦头,受了许多难处。当他活着的时候,这个家庭和这个村子的百多户人家已经习惯了父亲的好处,似乎并不觉得什么,而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猛然间都感到了他存在的重要。

我守坐在灵堂里,看着多少人来放声大哭,听着他们哭诉:“你走了,有什么事我给谁说呀?”的话,我欣慰着我的父亲低微却崇高平凡而伟大。在我小小的时候,我是害怕父亲的,他对我的严厉使我产生惧怕,和他单独在一起,我说不出一句话,极力想赶快逃脱。

恋爱的那阵,我的意见与父亲不一致,那年月政治的味道特浓,他害怕女方的家庭成分影响了我,他骂我,打我,吼过我“滚”。在他的一生中,我什么都听从他,唯那件事使他伤透了心。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出身已不再影响到个人的前途,但我的妻子并未记恨他,像女儿一样孝敬他,他又反过来说我眼光比他准,逢人夸说儿媳的好处,在最后的几年里每年都喜欢来城中我的小家中住一个时期。但我在他面前,似乎一直长不大,直到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一次他来城里,见面递给我一支烟来吸,我才知道我成熟了,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同他商量。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又受家庭生计所累,他没有高官显禄的三朋,也没有身缠万贯的四友,对于我成为作家,社会上开始有些虚名后,他曾是得意和自豪过。他交识的同行和相好免不了向他恭贺,当然少不了向他讨酒喝,父亲在这时候是极其慷慨的,身上有多少钱就掏多少钱,喝就喝个酩酊大醉。以至后来,有人在哪里看见我发表了文章,就拿着去见父亲索酒。

他的酒量很大,原因一是“文革”中心情不好借酒消愁,二是后来为我的创作以酒得意,喝酒喝上了瘾,在很长的日子里天天都要喝的,但从不一人独喝,总是吆喝许多人聚家痛饮,又一定要母亲尽一切力量弄些好的饭菜招待。

母亲曾经抱怨:家里的好吃好喝全让外人享用了!我也为此生过他的气,以我拒绝喝酒而抗议,父亲真有一段时间也不喝酒了。一九八二年的春天,我因一批小说受到报刊的批评,压力很大,但并未透露一丝消息给他。他听人说了,专程赶三十里到县城去翻报纸,熬煎得几个晚上睡不着。

我母亲没文化,不懂得写文章的事,父亲给她说的时候,她困得不时打吨,父亲竞生气得骂母亲。第二关搭车到城里见我,我的一些朋友恰在我那儿谈论外界的批评文章,我怕父亲听见,让他在另一间房内休息,等来客一走,他竟过来说:“你不要瞒我,事情我全知道了。没事不要寻事,有了事就不要怕事。你还年轻,要吸取经验教训,路长着哩!”

说着又返身去取了他带来的一瓶酒,说:“来,咱父子都喝喝酒。”他先倒了一杯喝了,对我笑笑,就把杯子交给我。他笑得很苦,我忍不住眼睛红了,这一次我们父子都重新开戒,差不多喝了一瓶。

自那以后,父亲又喝开酒了,但他从没有喝过什么名酒。两年半前我用稿费为他买了一瓶茅台,正要托人捎回去,他却来检查病了,竟发现患的是胃癌。

手术后,我说:“这酒你不能喝了,我留下来,等你将来病好了再喝。”我心里知道,父亲怕是再也喝不成了,如果到了最后不行的时候,一定让他喝一口。在父亲生命将息的第十天,我妻子陪送老人回老家,我让把酒带上。但当我回去后,父亲已经去世了,酒还原封未动。

妻说:父亲回来后,汤水已经不能进,就是让喝酒,一定腹内烧得难受,为了减少没必要的痛苦,才没有给父亲喝。盛殓时,我流着泪把那瓶茅台放在棺内,让我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上再喝吧。如今,我的文章还在不断地发表出版,我再也享受不到那一份特殊的祝贺了。

父亲只活了六十六岁,他把年老体弱的母亲留给我们,他把两个尚未成家的小妹留给我们,他把家庭的重担留给了从未担过重的长子的我。对于父亲的离去,我们悲痛欲绝,对于离去我们,父亲更是不忍。

当检查得知癌细胞已广泛转移毫无医治可能的结论时,我为了稳住父亲的情绪,还总是接二连三地请一些医生来给他治疗,事先给医生说好一定要表现出检查认真,多说宽心话。

我知道他们所开的药全都是无济于事的,但父亲要服只得让他服,当然是症状不减,且一日不济一日,他说:“平呀,现在咋办呀?”我能有什么办法呀,父亲。眼泪从我肚子里流走了,脸上还得安静,说:“你年纪大了,只要心放宽静养,病会好的。”说罢就不敢看他,赶忙借故别的事走到另一个房间去抹眼泪。

后来他预感到了自己不行了,却还是让扶起来将那苦涩的药面一大勺一大勺地吞在口里,强行咽下,但他躺下时已泪流满面,一边用手擦着一边说:“你妈一辈子太苦,为了养活你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只说她要比我先走了,我会把她照看得好好的……往后就靠你们了。还有你两个妹妹……”

母亲第一个哭起来,接着全家大哭,这是我们唯有的一次当着父亲的面痛哭。我真担心这一哭会使父亲明白一切而加重他的负担,但父亲反倒劝慰我们,他照常要服药,说他还要等着早已订好的国庆节给小妹结婚的那一天,还叮咛他来城前已给菜地的红萝卜浇了水,菜苗一定长得茂密,需要间一间。

就在他去世的前五天,他还要求母亲去抓了两付中草药熬着喝。父亲是极不甘心地离开了我们,他一直是在悲苦和疼痛中挣扎,我那时真希望他是个哲学家或是个基督教徒,能透悟人生,能将死自认为一种解脱,但父亲是位实实在在的为生活所累了一生的平民,他的清醒的痛苦的逝去使我心灵不得安宁。

当得知他在最后一刻终于绽出一个微笑,我的心多多少少安妥了一些。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母亲在悲苦中总算挺了过来,我们兄妹都一下子更加成熟,什么事都处理得很好。小妹的婚事原准备推迟,但为了父亲灵魂的安息,如期举力,且办得十分圆满。这个家庭没有了父亲并没有散落,为了父亲,我们都在努力地活着。

按照乡间风俗,在父亲下葬之后,我们兄妹接连数天的黄昏去坟上烧纸和燃火,名曰:“打怕怕”,为的是不让父亲一人在山坡上孤单害怕。冥纸和麦草燃起,灰屑如黑色的蝴蝶满天飞舞,我们给父亲说着话,让他安息,说在这面黄土坡上有我的爷爷奶奶,有我的大伯,有我村更多的长辈,父亲是不会孤单的,也不必感到孤单,这面黄土坡离他修建的那一院房子不远,他还是极容易来家中看看;而我们更是永远忘不了他,会时常来探望他的。

罗中立创作的油画作品《父亲》(图片来自网络)

3

朱自清: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背影(图片来自网络)

4

龙应台: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

武则天晚年做了什么荒唐事情?武则天守陵的石像为什么都没脑袋?

作者:语文360

发表时间:01-1408:23优质原创作者

武则天公开宠幸的第一个男宠,是僧人薛怀义,俗家名叫冯小宝,原本是洛阳城一个卖药的,中国封建社会一向周朝,虽然取唐王朝而代之,但观其一生,却继承了唐王朝的盛世之路,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唐王朝的经济、人口、户数、生产乃至军事力量,都保持着勃勃发展之势。

  对内,武则天把“劝课农桑”作为考核地方官的重要标准,鼓励发展生产,安置土地兼并下的逃亡农民,缓和社会矛盾;对外,武周王朝重振兵革,收复了被吐蕃侵占的安西四镇。

  巩固了在西域的统治,并且在青海、甘肃、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推广汉族的农业技术,实行屯田。尤其是河套地区,这个今天中国小麦的重要产地,实是从武则天在位时农业开始勃兴。

  而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也在武则天时期到达了一个新阶段。她是寒门出身,因此在科举选拔中重才学而轻门第,大批寒门出身的官员也因此大展宏图。如上种种,不但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更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但是在武则天统治的末期,她和她苦心经营的武周帝国,却实实在在地陷入了危机之中。比起登基后大多数时间的旺盛势头,武则天在位的末期,武周王朝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一切,既有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有她本人的荒唐所致。

  说起武周王朝晚期的种种弊政,可以举出很多,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却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问题,其实不能完全算到武则天头上,因为这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发展了,就会产生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后,穷的要卖地,富的要扩地,如此,就会有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税收缩减,甚至造成动乱。

  对“唐朝——武周”时期来说,土地兼并尤其致命,因为此时中国的税收,以均田制为基础,中国的军事制度,以府兵制为基础,这两者都是建立在国家土地制度前提下的,一旦国家的土地制度因为土地兼并而遭到破坏,造成的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当时的中国,在经过了唐太宗、唐高宗两朝之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贫富差距也因此出现,土地兼并的出现是必然的。但是历朝历代,都会有有识之士出台法令,遏制土地兼并的发展,所以事在人为,如果武则天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把土地兼并遏制在可控制范围的。

  武则天登基之后,格外重视农业,她颁布了《兆农本业书》,把农业生产作为考核地方官的标准,并且颁布了垦荒法令。在早期鼓励农民垦荒,且对垦荒土地给予 免税政策,中国东南,特别是江南地区大量荒田得到开垦,都与这个政策有关,中国南方经济也是从此时开始,逐渐超越了北方。

  武则天在位时期,中国的人口从唐高宗时期的315万户上涨到武周朝末期的615万户,几乎增长了近一倍,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下,土地兼并也不可避免。

  土地兼并,其实在唐高宗在位时期就很严重了。唐高宗在位时期,因为江南土地兼并造成矛盾,浙江就曾发生了农民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一个叫陈硕贞的女子,自号文佳皇帝。

  虽然仅过了一个月就被镇压,但土地矛盾已经凸显。武则天即位初期,为了稳固统治,采取了削减赋税,减少劳役等政策,经济得到了稳定和发展,但是另一件事情,却成为武周朝土地兼并的催化剂。

  武则天能够成功夺位,一方面是凭借了自己深不可测的心机以及李唐皇室势力的衰弱,另一面,来自于她自己“团队”的努力,尤其是作为她后援的武氏宗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武则天一面大行封赏,一面对其宗族的圈地行为,采取了纵容漠视的态度。

  武周时代的名臣狄仁杰,早年就曾揭发过武则天侄儿武攸嗣的圈地行为,武则天非但置之不理,狄仁杰之后反而遭到报复,险些冤死在狱中。

  从此以后,武氏宗族的圈地行为愈演愈烈,仅在河南地区,属于武则天侄儿武三思名下的土地,就多达2000多顷,其中相当多的是府兵的土地,如此一来,不但老百姓流离失所,连军队的土地也没有保障。

  同时武则天也极好“滥封”,对宗族子女的封赏旧唐书》载:天下户口,亡逃过半。615万户的账面数字,在民户逃亡下成了空文,对经济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武则天晚年的另一大荒唐事,就是后人太后时(公元685年)他就得到了武则天的宠幸,而后飞黄腾达。

  为了掩人耳目,武则天命他出家为僧,以僧人身份出入宫廷,以方便二人幽会。对这位小和尚,武则天真是喜欢得不得了,专门为他修建了一所“明堂”,并加封为威武大将军、梁国公。

  这位薛怀义,并非今人想象里凭色相吃软饭的“小白脸”,相反孔武有力。公元693年还曾作为行军道总管,统兵讨伐叛乱的突厥人。而且对于武则天的登基, 薛怀义也起了宣传作用,他极力在民间散步舆论,鼓吹女主下凡,为武则天的登基造势,甚至还专门组织了“和尚请愿团”和“尼姑请愿团”,请求武则天登基,鞍 前马后立了不少功。

  但此人人品确实差,为人飞扬跋扈,在洛阳城专门收罗了一批流氓当和尚,整天横行霸道,就连武三思等武则天的侄儿,见了他也毕恭毕敬,当然也有不买账的。

  有次薛怀义当众辱骂宰相苏良嗣,被苏良嗣一顿痛打,事后薛怀义找武则天哭诉,武则天却很明事理,并不偏袒薛怀义,反而警告薛怀义要老实做人,并让御史周炬将薛怀义属下的小流氓全部治罪,这时候的武则天,公与私还是分得清楚的。

  后来薛怀义嚣张跋扈惯了,又加武则天有了新宠,对薛怀义日益冷落,结果太平公主除掉了,有说被武三思杀掉,总之,不再受武则天宠爱了。

  除了薛怀义之外,武则天早期宠爱的另一个男宠就是太医沈南缪,但这位沈太医为人胆小谨慎性格宽厚,整日里只是小心翼翼地侍候武则天。因为武则天宠信他,气得薛怀义把明堂烧了,事后这位沈太医担惊受怕,没多久就去世了。

  武则天早期宠信男宠,尚限于私生活方面,除了引起许多流言飞语外,并未对朝政造成太多影响,到了她晚年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因为两兄弟的出现——张昌宗、张易之。

  这两兄弟是从公元697年开始得到武则天宠幸的,和之前男宠不同的是,这两人极有政治野心。比起薛怀义的飞扬跋扈,沈南缪的如履薄冰,这哥儿俩却名将魏元忠陷害。

  而后,李旦、李显两个武则天的儿子为巴结这哥儿俩,竟然奏请为他俩封王。晚年的武则天,整日沉迷于和哥儿俩的享乐,国家大事也多荒废,吐蕃进犯凉州,突 厥侵扰朔州,武周朝皆反应迟钝。公元705年正月起,武则天干脆不见群臣,关门和哥儿俩玩乐,大权也不抓了,因此,她的丧钟也敲响了。

  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联合右武卫大将军李多祚,于正月二十六日包围洛阳皇宫,同时迎立皇太子李显复位,逼武则天退位,两位小男宠也被张柬之杀死。内外压力之下,武则天被迫退位,10个月后,83岁的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溘然长逝,留下一座无字碑。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北乾县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有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石刻群雕中有神秘的无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狮,但其中最为神秘的还是那61尊没有脑袋的石像。乾陵为何会用没有脑袋的石像来守陵呢?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在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皇陵。其中最为蜚声中外的要数武则天和她丈夫合葬的陵园——乾陵。乾陵占地有两万平方公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北面有玄武门,南面有朱雀门,东面有青龙门,西面有白虎门,四门的石狮挺胸昂首,雄踞于门前。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残像高在米至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

关于石像没有脑袋的原因,可谓是明朝的百姓砍掉的。

在明末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去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损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庄稼里践踏粮食,然后在第二天又煽风点火似的,和百姓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们在晚上便成精了,开始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砍掉它们的脑袋,让它们不能再出来祸害庄稼。当地的群众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碎了。

如意娘

【原文】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
思念后果,身体憔悴,精神恍惚。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
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注释
⑴看朱成碧:朱,红色;碧,青绿色。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
⑵思纷纷:思绪纷乱。
⑶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
⑷比来:近来
⑸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本意是指红色裙子,转意指女性美妙的风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说。

【作品鉴赏】
《如意娘》“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

《如意娘》一诗极写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为此句所本。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

《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再现诗的主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它丰富了诗歌的情绪构成。“不信”句诉说着“断肠”的相思,也隐含着相思的无可奈何,相思的难以喻说。《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名家点评】
钟惺《名媛诗归》卷九评曰:“看朱成碧”四字本奇, 然尤觉患。 “思纷纷”三字,愦乱颠倒得无可奈何。”“老狐媚甚,不媚不恶。”
谢棒 《四溟诗话》说:“ 凡起句当如曝竹, 骤响易彻” ,“ 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

作者介绍


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中文名

武曌

别 名

武则天、武媚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

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 业

皇帝、政治家、诗人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废唐,改国号为周


主要成就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代表作品

《臣轨》《如意娘》

籍 贯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谥 号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 号

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在位时间

690年―705年

享 年

82岁

陵 寝

乾陵


****************

初中三年所有成语,一线老师熬夜整理!为孩子收藏!

作者:她的课

发表时间:03-0400:35

七年级上

1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淋淋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8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9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

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0 油然而生:很自然的产生。

11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12 疲倦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13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4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

认真、不深入。

15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6 恍然大悟: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

来。

17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18 美不胜收:胜:尽,完。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9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20 漠不关心: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21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22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24 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

25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26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

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27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28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9 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30 畏罪潜逃: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31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yì, 主观地,缺乏客观依据的)断轻易、随便地

下结论。

32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33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34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35 不可救药: 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36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7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38 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39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40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41 莽莽榛榛:莽莽和榛榛两个词均用来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42 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43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七年级下

44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

赞叹;泣:流泪。

45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4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

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47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48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49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50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同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51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杀场。

52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叠,重复;穷:穷尽。

53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

懈,至死不渝,死而后已。

54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55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56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57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58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沥:滴。

59 潜心贯注:形容专心致志,高度集中精力,用心专而深。

60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激动昂扬,痛快顺畅。

61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62 昂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63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贬义

64 群蚁排衙: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

拜长官的情状。

65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66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67 刮目相看: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8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多指他人有了转变。贬义词

69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

70 浩浩荡荡:水势大。常用来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71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72 磨刀霍霍: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

行动前频繁活动。

73 面如土色:脸色跟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疲惫惊恐。

74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75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或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76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恭顺小心、顺从的样子。

77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78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79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80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言、语:说话。

81 言外之意: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82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83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84 南腔北调: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85 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86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则,准则,榜样,规范。

87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88 鞠躬尽瘁: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鞠躬,弯下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

尽瘁,竭尽劳苦。

89 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90 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诲:教导;诱导;倦:厌烦。

91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指紧张的心情过去后的轻松愉快。

92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

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93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94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95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96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97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

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98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99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理。

100 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琼,美好;浆,酒。琼浆,比喻美酒。

101 盘虬卧龙:①盘曲的虬,卧居的龙。比喻隐藏的人才。②文中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

,盘旋,弯曲;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102 蜂围蝶阵:是指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释义比喻花开得非常茂盛,以至于

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103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垂垂,渐渐。暮,(时间)将近,晚。

104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05 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106 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

107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不松懈。

108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109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110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11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112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乐。

113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114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115 洋洋得意:非常称心如意的样子,含有贬义。

116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117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118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119 语无论次:话讲得很乱,没有层次。

120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121 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122 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123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124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125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

126 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了极点。

127 屏息凝神: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128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129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

130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期,约定时日。

131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八年级上

132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133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阻挡。当,抵挡。

134 眼花缭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135 如梦初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136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37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138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39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140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141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42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143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144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接受。任,担当,接受。

145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146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47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148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149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150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51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152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153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154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155 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

156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157 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158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159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160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模仿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161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162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163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164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向。

165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166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167 俯仰生姿:无论是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168 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169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170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挨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171 络绎不绝:(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八年级下

172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173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174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175 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176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177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178 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179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180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诗文、话语等)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181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

182 海枯石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

183 落英缤纷:指落花繁多的样子。

184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85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作为正派。

186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

187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

188 平易近人:态度和蔼,使人感到亲切,容易接近。

189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190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191 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群众运动。

192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193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194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195 震耳欲聋:指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96 历历在目:指远景看得清清楚楚或往事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197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198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99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曼,柔和。

200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

201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

202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03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204 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205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206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207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的知识。

208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益:更加 ,多 ; 善 :好。

209 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210 狗皮膏药:贬义词,比喻骗人的货色。

211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212 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213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214 含苞欲放: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常用来形容少女。

215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216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

217 怒不可遏: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18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219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九年级上

220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221 风流人物:这里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222 敬业乐群:意思是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223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224 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法门,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

225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226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227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

228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荡然,完全空无。

229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堂皇,气势盛大。

230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231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232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友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233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234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235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36 一意孤行:指顽固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专行,不采纳别人的意见。

237 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

238 忸怩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239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240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41 间不容发:两物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242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清瘦。

243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244 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245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显著。

246 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7 金戈铁马: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248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249 可望而不可即:看得见,但不能接近。形容希望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

250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251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252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认真。

253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254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狂叫的状态。

255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256 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257 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258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59 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足,够得上。据,证据。

260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261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262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263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容易动摇。

264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

265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266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267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68 自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269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270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九年级下

271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形容人心理和身体受过很多伤。

272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273 取义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

选取。成,成全,实现。

274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275 唠唠叨叨: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276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不值得。

277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278 无缘无故:形容(事物)没有一点原因。

279 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

280 千钧之力:常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281 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恐惧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

慎的样子。

282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情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

完成。

283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284 两肋插刀: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285 如坐针毡:好像坐在了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286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天伦,原指兄弟这种天然的伦理次序亲属关系。

287 望眼欲穿:意思是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288 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289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90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291 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292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293 狂妄自大:指及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294 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295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296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297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298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299 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作诗和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形容写作时在语

言上下苦功夫。

300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301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302 轻描淡写:用浅浅的颜色轻轻描绘,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303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04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305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

考。

306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307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308 赫赫扬扬:意思是显赫的样子。

309 蹑手蹑脚:形容走步时脚步放得很轻。

310 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有这样了。

本文为一线教师熬夜精心整理,想了解更多教育资料,别忘了关注“她的课”哦,后续会有更多教育资源与大家分享哦!)

--免责声明-- 《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这篇文章828la111708。

【结语】: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朱自清饱含深情的散文《背影》,钩沉了多少潸然泪下的父爱?】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1708'></small><noframes id='828la111708'>

  • <tfoot id='828la111708'></tfoot>

      <legend id='828la111708'><style id='828la111708'><dir id='828la111708'><q id='828la111708'></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1708'><tr id='828la111708'><dt id='828la111708'><q id='828la111708'><span id='828la111708'><th id='828la111708'></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1708'><tfoot id='828la111708'></tfoot><dl id='828la111708'><fieldset id='828la111708'></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1708'></bdo><ul id='828la11170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