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

时间: 2020-09-02 01:47:47 分类: 美文赏析

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

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

****************

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

作者:说文解字论名著

发表时间:18-11-0421:44优质原创作者

文/雪月溪

凡作奇文,必有异事。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骗人!尽言世上有果报,说啥因果报应,由来不爽。果真如此,莫知其详。

《红楼梦》读者每阅其故,凡读到贾宝玉太虚幻境一游,读曲窥册览经风月之事,以为与可卿染,与袭人作,又言“天香楼”“更衣”“遗簪”情由,故为索隐,以为凡百杂务,殊不可言。更有一等人,每言与贾珍之事,津津乐道,更觉不值一提。对于这一类人,不妄以为,与夫恶俗者,何不竟看《金瓶梅》!何不竟看《肉蒲团》!何不竟看《素女经》!

世道因果循环轮替,果否报应不爽?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么见乎种瓜不收,种豆不获?况于人事,你今享人十斗,不曾还人一升,人不怪你,有诸?你便没有欠人,人惯来挑唆,又如何?

人心不过方寸,世事总道无常!什么是无常?

常价里跟别人说起《红楼梦》,我手上从不备任何资料。我也不看《红楼梦》。

并不是说我的记性好。其实我忘性比记性要强一些。

不过《红楼梦》读过多遍,也能记个七七八八。

起先就是这样。我就是心里想到点啥,就便就说点啥,没有章法,也不受任何一种说法的影响。

慢慢我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才开始接触各家的资料,拿来进行比较。

之前我为啥不看别人的资料?怕自抱成见,会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读人的文章,受人的影响,那别人的观点,终究不是咱自己的观点,并不是咱自己心里面想出来的观点。有了这样底子,自己的思想都要受其影响。所以觉得,还是不看为好,不看为妙。

就是现在,凡事总要打我心里头过,什么情况下必定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你说的这种情况有几分把握保证它会出现。

生活无情人有情,世路无情人有情,天道无情人有情...是不是这样?

人都有情了,作者之情往哪搁?这样,作者岂不就是那个冷心冷面的冷二郎么?

但若是众人都无情,作者之情不也嫌过头了。

待仔细想,作者不这样,我们便也看不到这一部书!《红楼梦》的作者,其实是一种至情至性的人。他是大众情人,他自有亲民的思想。

“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幻境漫游,警幻对过宝玉尝言:“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

”‘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这一段文字,自来人们对它有不同解释。不妄实不以为然。

人生在世,当不过是酒色财气!笑世人望文生意,但见一个淫字,只把作皮肤滥淫解释,不知,凡事得可,自应有度,过即为淫。

笑世人俚浅,良莠不识不辨,不懂的作者之心。

世如观剧,展眼处,诸多的少儿不宜;《红楼梦》之作者,用心何往?无非,作者之心,欲使此书宜乎各类人群,每位读者。读者心意如何?

人各一心,而心不如常;生有千面,惟止一心。事非其类,得无异乎?人非一人,得无异乎?作者之心,视其表里,得无异乎?

便如赤子,初似白纸一样。渐次挨灰染绿,傍青点蓝,无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似!易习之风,不甚相侵!风俗流变,易习易染,变生不测,近出腋下。恶变并不全在于环境,而环境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学者欲考究《红楼梦》的未删之文,胡相欺?

《红楼梦》作者之意,无非欲洁净其文。作者之意,不欲以恶俗文艺害世,屡增屡减,屡改屡删,就是要向读者献上一部至真至纯的文艺作品,意在于净化文学这方天空,这片土地,所以洁净其文字,不想以淫词滥词污秽世人耳目。

儿童心性,最易腐蚀!不良环境的影响,仅仅是日常所见?日俗百杂,莫不相违!然其种种,还数文学的影响最厉!惟故文人宜讲口德,莫作害世文章。

单就一个“淫”字来说,什么叫淫?它不仅仅是指皮肤滥淫。世人常说,凡事要适可而止。试问什么叫适可而止?为人处世,处处为师。凡事不可太执!可怎了就好?轻浅了是不足,若嫌过分,便也就是“淫”了。但不管怎么的罢,说来说去,其实它也是不足。

凡事无绝对。若说这也不好,那就象渔人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这样便好?

什么事本身并无对错,价值观的取向不同。要成一事,没点子恒心不成。但为不值当的沉溺不悔,就显的有点不合适了。就拿《红楼梦》本身的事实来说,偏左偏右往东往西,怎么都不如适中。可是这“中”在哪里,谁又说得清呢。

《红楼梦》作者所言,它既不是如你所言,也不是如我所言,它并不是我们大家所言。或者我们中间,有人说的没错。可你并不知道谁对谁错。因我们并不是作者。我们觉得谁对谁错,这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作者的交代。

我们拿啥验证自己想法的对与错?说是没辙,咱就是没辙。成百上千种想法,成千上万种观点,都有对的可能,也有错的必然,你说谁对谁错?斟酌众说而求一当,这一当偏自落空,这不是不可能。所以还是没辙。

世上什么最公平?羡人有,讥人无,何时能叫平等?你有的,我未必会有,我有的,你也未必会有,这样咋叫公平?

我们谁是在娘胎里就读过《红楼梦》的人吗?有谁在娘胎里就知有妙玉尤三姐吗?那《红楼梦》这本书未曾到你我手中,我们读啥子《红楼梦》?

无非,《红楼梦》在世上流行,它到在谁手上,谁又刚好把它翻了几页,那他也就算是这《红楼梦》的一个读者罢了。你就两眼睁着滴溜溜圆,书在你手里,你总不看它一眼,那不也是“鸡屁股拴线”!

历史,我们真的是不知该打哪讲起。当时那景,我们都没赶上,现想着追它也没用。谁不就是那几十年的功夫?《红楼梦》流传至今,有几百年了,这各家所言,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们说是略知一些,其实也并不确切。人说的你就信,这样就好?人说的你不信,这样就对?

且不说每一个人有时都会骗人,那谁不犯错?

自然《红楼梦》的作者也不例外。可《红楼梦》是作者之作,便是作者有错,那错也是事实对不?

所以说,咱先把《红楼梦》的事实整明白了,然后再说咱各自的观点,也还不晚。

《红楼梦》没跟读者见面之时,它有读者吗?除了作者,一个都没有!慢慢它有了读者,那读者一开始也是少之又少,不是吗?

慢慢的,慢慢的,经了多少慢慢的,《红楼梦》流行开了,《红楼梦》盛行开了,《红楼梦》开始火了,《红楼梦》开始暴红,《红楼梦》火了再火红了再红,一发而不可收了...

可质之当初,它还是没有公开。只可惜,有好些人,你就是拿着利斧来切他们的脑壳,也还是搞不清这什么叫当初。

人生在世,凡事只讲一个缘分!有缘相逢,无缘也相逢,对不?《红楼梦》原稿,作者守它一世,守得了永久?黄土一抔,谁不得经过?后事谁理?自有后来人!

谁亲谁不亲,扯淡!你说你就是大舜正矞,未必你的骨血,它就不含一些杂质。历史的车轮子辗过,打从有了人开始,到这会有多少年了,你是你爹的儿女,不还有你妈的骨血...

实际上,传统文化的遗传和继承,也和这一样一样的。所以说,《红楼梦》的事实依据,它仅仅是局限于《红楼梦》这一作品本身。余外,全都是旁证。

****************

这是一篇来自红迷的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少读红楼

发表时间:17-01-2813:45优质原创作者

1

癞和尚嘲笑甄士隐: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是在英莲三岁时说的。那个时候已经注定了以后的命运。意思大意:你把有命无运的这么娇惯做甚?菱也就是以后香菱、现在的英莲。空对雪,雪即是薛蟠。澌澌,也就是香菱的命运注定被薛蟠欺凌折麽。甄士隐去,贾雨村言。《红楼梦》 诗句一出,那就是预言。

2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诗言志,贾雨村为自己作的诗句,与其说月色,倒不如说自己时运即来,马上出人头地。所谓起落。他这个时候是落,但马上要起。因为他想做官,想考取功名,想有财富。而甄士隐则反之,他的落魄也即将开始。他们所崇尚的也不一样,一个是儒家心态,一个是道家庄子心态。

3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跛足道人一首《好了歌》想点拨甄士隐,可惜聪明的甄士隐当时不懂,因为智慧与宿惠的不同,正是经历了落败才悟出以下的感悟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霄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世家文化在有无与真假来回间变换。沉迷于人世喜剧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生悲伤之时。真正完整的人生是两者皆有。

4

娇杏因为在贾雨村落魄的时候多看了他两眼,便种下两人之后的缘。冥冥中并没有多深情,只是因为好奇对看了两眼,却改变了以后的命运。在佛学里也叫孽。

当然,男子贾雨村却是不一样的理解,因为在落魄之时这是一种慧眼识英雄,这是一种鼓励,一种肯定。这是贾雨村需要的。所以娇杏之后会有从一个丫鬟变成了官太太的命运。缘分在眼神对望时已经种下。

5

林如海是皇帝钦点巡盐御史,家里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在古时候两者兼并的并不多,可想而知林黛玉的出生不凡。

因为林父对女儿的疼爱,固请了西宾,西宾也就是古时候对私塾老师的尊称。而贾雨村被革职后所谓的两袖清风游览山河,其实暗地里是为自己的仕途谋略,但他也如愿以偿的攀到了林家(后面因为林黛玉的原因接触到了其舅舅贾政)做起来黛玉的老师。

6

贾雨村看见智通寺的时候可以说是他官运败落的时候,往往在红楼梦中出现寺庙的时候其实是有点醒人的意思,可是他一心想为官,这个时候也未必看得懂这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做事要给自己留点余地,无路可走时回头也是岸。这句话的禅机也是给他日后作为的一种警示,可是这个时候的他理解不了。我们往往在追寻梦想路上,无视很多东西,而这个东西恰巧是真正需要懂的。

7

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待人奇特:不待见的只见白眼珠,待见的却能看见黑眼珠。嵇康四十岁问斩的罪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世傲世, 不为所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

这是从古至今多美多搞笑的罪名。真性情原来可以出自绝美的男子身上。多么有才的人,他的书、赋、论、琴曲、其它,有空要好好去研读一下这些杰作。

那首幽愤诗很多人说无解,其实人的真性情有解的。只是特立独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在嵇康身上或许你也看到贾宝玉身上的这种特质。这种品质。

8

红楼梦在列出那些人物时就可以看出,那些人都是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又如东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曾是乾隆皇帝收藏在圆明园的宝物,在八国联军入侵后,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后人评说他为:画绝、才绝、痴绝。画和才就不用说了,何谓痴,就是你生命中有个爱好或人可以让你到痴迷,你会完全忘记了现实的功利关系,专注于那个东西为痴。不管是科学家或是现在企业家的成功都离不开痴字,当然感情也亦如此。因为这是一份执着。当然,他另一幅作品《洛神赋图》也是极其有名,虽然真迹可能看不到了,但能看看模版也是不错的。

艺术这条路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都是很辛苦,可是真因为有了这些如痴如醉的人的那份执着,才有后面如此的成就,红楼梦在列出这些人物时,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人要活出真性情。

9

唐明皇、宋徽宗,这两个皇帝都是亡国之君。

宋徽宗作为一个皇帝的无奈也许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前面的继承人都一个个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一死去,就只剩他,是那种赶鸭子上架做的皇帝,他喜爱球类运动,也爱诗词歌赋,长的也是极美,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极有天分和造诣的艺术家,却因为皇室制度成了皇帝。

他不是大仁也不是大恶,但他因为亡国遭到的批判,使得他在艺术上的作为也受到影响。但他对于绘画支持和博物馆的建造和收藏是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的。

唐明皇,一个开元盛世,可想而知他对政治对国家又着多大的作为,而那个时候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可是后期他因为一个女子杨玉环怠慢了政治,进而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明皇其实是一个多么浪漫温情的人,只是在五十多岁时忽然滋生了恋爱之心。那种欲望,那种对美对情感的欲望,也让后人对他有着不可原谅的批判,因为他是一个皇帝。

曹雪芹有意把那些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列举出来,而那亦正亦邪之人正是从这里面出来。人性观点有时候重不重要,自己要去深思。那些历史人物,我们更应该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

10

曹老爷子在第二回里面提到了唐代才女薛涛。她的父亲薛郧不但是朝廷官员,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对唯一的女儿寄予厚望。

在薛涛八九岁时,他的父亲在梧桐树下歇息时随口吟诵: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她随口续上: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而对于她如此的天赋和才学。父亲并不是感到十分之高兴,而是喜忧参半。就像宝玉的父亲在宝玉一岁时候让其抓阄,父亲希望孩子可以精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那才是正途。而宝玉恰恰是不喜欢这些,独爱在女孩堆里厮混,西厢记更是倒背如流。他的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更是说明了他的喜好和性情。

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只能做一个普通人。 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在,我们给孩子一些自主的选择权利,在孩子感兴趣的方向让其自由发展,是否就不会泯灭了孩子的天性。我们能否做到这样的真性情?

另一个思考点:宝玉在见了其父亲时一般是低着头等着挨批,一股正派好孩子的模样,这也符人性在人前的一面,你可以说是伪装,当然用修饰或更好。

想想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在人前是有着约束和修饰的。这不代表虚伪,这是人性必要的一面。而另一面是什么?那就是不修饰,完全的自我,那个时候是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就像宝玉在大观园一样,他在里面可以完全做自己,和姐妹们打闹,吟诗作对。只有两面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我”。

看看我们紫禁城就知道一条路笔直且两旁是对称的,大殿也是如此。这就是儒家伦理。大观园的路却是弯弯曲曲的,所谓的曲径通幽就是这样,而大大小小的园林都会这样,走进去会感觉到舒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也是老庄伦理。园林的世界,可以恢复自我。

正厅是用来谈事的,而后花园是可以用来放松的地方。人分两个我,一个是人前的,一个是人后的,合起来那才是一个完整的我。基于这样去看人读物,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1

卓文君是史记里的女子,也是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的《白头吟》“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更是经典佳句。她也是背着父亲和司马相如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即使现在,这样的女子也是属于叛逆的,而在古时候她要面临的阻力和所遭遇的歧视就更是可以想见。

她在第一任丈夫死后,认识了才貌双全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用一首凤求凰来表达她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意。其实价值观也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是儒家思想,女子是要从一而终的,不管目的是冲喜还是什么,哪怕没有圆房,丈夫死后必须一辈子守寡。到老了,皇帝会给你颁发一个贞节牌坊。其实每一个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到了卓文君,其实他或许是在鼓励女子应该活出真正的自我来。当然,对于正统的历史来说,像前面提到薛涛和这里的卓文君,都不可能持有鼓励的姿态。但是曹老爷子在红楼梦却提到这些人物,这一点上也不难理解,曹雪芹是欣赏这些活出自我的女性的。

12

红楼梦第五回是作者对全书结局的预设,有时候我看到后面的时候不免会回头再去看看第五回,而人对命运的依靠始终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我们对未知的事情总想能提前知道,就好比我们会去庙里拜佛求签,而且求的签我们当时可能看不懂,但都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有很多人会觉得准,那是因为模凌两可,因为怎么解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理解。

人的命运悲剧其实就是个性的悲剧,并没有什么好坏之说。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当读懂这句的时候你是否想你起你的青春期那种无言以说的闲愁,现在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本文为原创首发投稿,作者乔,转载请获取授权,违者必究)

****************

这是一篇来自红迷的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少读红楼

发表时间:17-01-2813:45优质原创作者

1

癞和尚嘲笑甄士隐: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是在英莲三岁时说的。那个时候已经注定了以后的命运。意思大意:你把有命无运的这么娇惯做甚?菱也就是以后香菱、现在的英莲。空对雪,雪即是薛蟠。澌澌,也就是香菱的命运注定被薛蟠欺凌折麽。甄士隐去,贾雨村言。《红楼梦》 诗句一出,那就是预言。

2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诗言志,贾雨村为自己作的诗句,与其说月色,倒不如说自己时运即来,马上出人头地。所谓起落。他这个时候是落,但马上要起。因为他想做官,想考取功名,想有财富。而甄士隐则反之,他的落魄也即将开始。他们所崇尚的也不一样,一个是儒家心态,一个是道家庄子心态。

3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跛足道人一首《好了歌》想点拨甄士隐,可惜聪明的甄士隐当时不懂,因为智慧与宿惠的不同,正是经历了落败才悟出以下的感悟: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霄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世家文化在有无与真假来回间变换。沉迷于人世喜剧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生悲伤之时。真正完整的人生是两者皆有。

4

娇杏因为在贾雨村落魄的时候多看了他两眼,便种下两人之后的缘。冥冥中并没有多深情,只是因为好奇对看了两眼,却改变了以后的命运。在佛学里也叫孽。

当然,男子贾雨村却是不一样的理解,因为在落魄之时这是一种慧眼识英雄,这是一种鼓励,一种肯定。这是贾雨村需要的。所以娇杏之后会有从一个丫鬟变成了官太太的命运。缘分在眼神对望时已经种下。

5

林如海是皇帝钦点巡盐御史,家里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在古时候两者兼并的并不多,可想而知林黛玉的出生不凡。

因为林父对女儿的疼爱,固请了西宾,西宾也就是古时候对私塾老师的尊称。而贾雨村被革职后所谓的两袖清风游览山河,其实暗地里是为自己的仕途谋略,但他也如愿以偿的攀到了林家(后面因为林黛玉的原因接触到了其舅舅贾政)做起来黛玉的老师。

6

贾雨村看见智通寺的时候可以说是他官运败落的时候,往往在红楼梦中出现寺庙的时候其实是有点醒人的意思,可是他一心想为官,这个时候也未必看得懂这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做事要给自己留点余地,无路可走时回头也是岸。这句话的禅机也是给他日后作为的一种警示,可是这个时候的他理解不了。我们往往在追寻梦想路上,无视很多东西,而这个东西恰巧是真正需要懂的。

7

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待人奇特:不待见的只见白眼珠,待见的却能看见黑眼珠。嵇康四十岁问斩的罪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世傲世, 不为所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

这是从古至今多美多搞笑的罪名。真性情原来可以出自绝美的男子身上。多么有才的人,他的书、赋、论、琴曲、其它,有空要好好去研读一下这些杰作。

那首幽愤诗很多人说无解,其实人的真性情有解的。只是特立独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在嵇康身上或许你也看到贾宝玉身上的这种特质。这种品质。

8

红楼梦在列出那些人物时就可以看出,那些人都是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又如东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曾是乾隆皇帝收藏在圆明园的宝物,在八国联军入侵后,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后人评说他为:画绝、才绝、痴绝。画和才就不用说了,何谓痴,就是你生命中有个爱好或人可以让你到痴迷,你会完全忘记了现实的功利关系,专注于那个东西为痴。不管是科学家或是现在企业家的成功都离不开痴字,当然感情也亦如此。因为这是一份执着。当然,他另一幅作品《洛神赋图》也是极其有名,虽然真迹可能看不到了,但能看看模版也是不错的。

艺术这条路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都是很辛苦,可是真因为有了这些如痴如醉的人的那份执着,才有后面如此的成就,红楼梦在列出这些人物时,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人要活出真性情。

9

唐明皇、宋徽宗,这两个皇帝都是亡国之君。

宋徽宗作为一个皇帝的无奈也许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前面的继承人都一个个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一死去,就只剩他,是那种赶鸭子上架做的皇帝,他喜爱球类运动,也爱诗词歌赋,长的也是极美,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极有天分和造诣的艺术家,却因为皇室制度成了皇帝。

他不是大仁也不是大恶,但他因为亡国遭到的批判,使得他在艺术上的作为也受到影响。但他对于绘画支持和博物馆的建造和收藏是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的。

唐明皇,一个开元盛世,可想而知他对政治对国家又着多大的作为,而那个时候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可是后期他因为一个女子杨玉环怠慢了政治,进而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明皇其实是一个多么浪漫温情的人,只是在五十多岁时忽然滋生了恋爱之心。那种欲望,那种对美对情感的欲望,也让后人对他有着不可原谅的批判,因为他是一个皇帝。

曹雪芹有意把那些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列举出来,而那亦正亦邪之人正是从这里面出来。人性观点有时候重不重要,自己要去深思。那些历史人物,我们更应该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

10

曹老爷子在第二回里面提到了唐代才女薛涛。她的父亲薛郧不但是朝廷官员,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对唯一的女儿寄予厚望。

在薛涛八九岁时,他的父亲在梧桐树下歇息时随口吟诵: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她随口续上: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而对于她如此的天赋和才学。父亲并不是感到十分之高兴,而是喜忧参半。就像宝玉的父亲在宝玉一岁时候让其抓阄,父亲希望孩子可以精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那才是正途。而宝玉恰恰是不喜欢这些,独爱在女孩堆里厮混,西厢记更是倒背如流。他的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更是说明了他的喜好和性情。

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只能做一个普通人。 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在,我们给孩子一些自主的选择权利,在孩子感兴趣的方向让其自由发展,是否就不会泯灭了孩子的天性。我们能否做到这样的真性情?

另一个思考点:宝玉在见了其父亲时一般是低着头等着挨批,一股正派好孩子的模样,这也符人性在人前的一面,你可以说是伪装,当然用修饰或更好。

想想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在人前是有着约束和修饰的。这不代表虚伪,这是人性必要的一面。而另一面是什么?那就是不修饰,完全的自我,那个时候是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就像宝玉在大观园一样,他在里面可以完全做自己,和姐妹们打闹,吟诗作对。只有两面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我”。

看看我们紫禁城就知道一条路笔直且两旁是对称的,大殿也是如此。这就是儒家伦理。大观园的路却是弯弯曲曲的,所谓的曲径通幽就是这样,而大大小小的园林都会这样,走进去会感觉到舒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也是老庄伦理。园林的世界,可以恢复自我。

正厅是用来谈事的,而后花园是可以用来放松的地方。人分两个我,一个是人前的,一个是人后的,合起来那才是一个完整的我。基于这样去看人读物,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1

卓文君是史记里的女子,也是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的《白头吟》“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更是经典佳句。她也是背着父亲和司马相如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即使现在,这样的女子也是属于叛逆的,而在古时候她要面临的阻力和所遭遇的歧视就更是可以想见。

她在第一任丈夫死后,认识了才貌双全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用一首凤求凰来表达她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意。其实价值观也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是儒家思想,女子是要从一而终的,不管目的是冲喜还是什么,哪怕没有圆房,丈夫死后必须一辈子守寡。到老了,皇帝会给你颁发一个贞节牌坊。其实每一个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到了卓文君,其实他或许是在鼓励女子应该活出真正的自我来。当然,对于正统的历史来说,像前面提到薛涛和这里的卓文君,都不可能持有鼓励的姿态。但是曹老爷子在红楼梦却提到这些人物,这一点上也不难理解,曹雪芹是欣赏这些活出自我的女性的。

12

红楼梦第五回是作者对全书结局的预设,有时候我看到后面的时候不免会回头再去看看第五回,而人对命运的依靠始终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我们对未知的事情总想能提前知道,就好比我们会去庙里拜佛求签,而且求的签我们当时可能看不懂,但都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有很多人会觉得准,那是因为模凌两可,因为怎么解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理解。

人的命运悲剧其实就是个性的悲剧,并没有什么好坏之说。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当读懂这句的时候你是否想你起你的青春期那种无言以说的闲愁,现在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本文为原创首发投稿,作者乔,转载请获取授权,违者必究)

****************

散文《解读红楼梦》

作者:小晴天楚云EKQ

发表时间:18-03-1809:13

《红楼梦》里有个“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家庙起名“铁槛寺”,门槛的寓意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门槛,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估计很多80、90后都不知道门槛长什么样子。根据《说文解字》:“槛,从木,指门下面的一根横木。”其实门槛在古代很常见,高低厚薄和材质都有很多讲究。

电视剧里,常见古人撩起衣服,迈过高高的门槛,走进高大气派的房屋内。所以封建贵族家庭或者是富豪人家会被称做“高门槛”,这个“高”不光是一个形容词,是真的高,体现住宅的气派。而且有钱和最有势的人,门槛上要包铁皮,荣宁二公将家庙起名“铁槛寺”,当然是希望荣华富贵永远不倒流传千年的意思。而贫寒如刘姥姥,吃穿尚自要靠凤姐接济,想来对门槛这根小小木条也不会太上心。

朋友家最近在装修,考虑要不要装“过门砖”,我对装修完全在门槛之外,不懂“过门砖”是什么意思。朋友告诉我,就是门下面的那块地板,跟别的地板颜色和材质都不一样。我恍然大悟,哦,这就是现代特色的“门槛”吧?

回到《红楼梦》,里面多次提到门槛。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生日,袭人、晴雯带领几个小丫头,替宝玉过生日。宝玉喜得眉开眼笑,意外之喜来自妙玉,给他留下一个祝寿的拜帖,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宝玉不解“槛外人”的意思,打算去问林妹妹,正好遇见邢蚰烟,邢蚰烟告诉他,妙玉为人清高自诩,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自称‘槛外之人’。”还教导宝玉:“你只要自称‘槛内人’,他便喜了。”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回房写了帖子“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几字,亲自拿了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就回来了”。

其实也是妙玉过于清高了。她自诩处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门槛”之外,视别人全在蝇营狗苟的“门槛”之内,这种脱离实际“众人皆浊我独 清”的想法,看似高雅实则偏激有余智慧不足。可见,自称“槛外人”的妙玉,还是在“自命清高”的门槛内。其实,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绝不会只在门槛内追名逐利,或者只在门槛外自命风雅。

我理解真正的智慧,绝不为一道“门槛”所阻碍,而是能够自由跨越于门槛内外。理解并接受门槛内的世 情百态,所以宽容;懂得并欣赏门槛外的精神高度,所以慈悲。

曾于山中遇一小庙,老人坐在门槛上剥玉米。山色清明老人淡然,哪管什么槛内槛外!

****************

散文《解读红楼梦》

作者:小晴天楚云EKQ

发表时间:18-03-1809:13

《红楼梦》里有个“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家庙起名“铁槛寺”,门槛的寓意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门槛,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估计很多80、90后都不知道门槛长什么样子。根据《说文解字》:“槛,从木,指门下面的一根横木。”其实门槛在古代很常见,高低厚薄和材质都有很多讲究。

电视剧里,常见古人撩起衣服,迈过高高的门槛,走进高大气派的房屋内。所以封建贵族家庭或者是富豪人家会被称做“高门槛”,这个“高”不光是一个形容词,是真的高,体现住宅的气派。而且有钱和最有势的人,门槛上要包铁皮,荣宁二公将家庙起名“铁槛寺”,当然是希望荣华富贵永远不倒流传千年的意思。而贫寒如刘姥姥,吃穿尚自要靠凤姐接济,想来对门槛这根小小木条也不会太上心。

朋友家最近在装修,考虑要不要装“过门砖”,我对装修完全在门槛之外,不懂“过门砖”是什么意思。朋友告诉我,就是门下面的那块地板,跟别的地板颜色和材质都不一样。我恍然大悟,哦,这就是现代特色的“门槛”吧?

回到《红楼梦》,里面多次提到门槛。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生日,袭人、晴雯带领几个小丫头,替宝玉过生日。宝玉喜得眉开眼笑,意外之喜来自妙玉,给他留下一个祝寿的拜帖,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宝玉不解“槛外人”的意思,打算去问林妹妹,正好遇见邢蚰烟,邢蚰烟告诉他,妙玉为人清高自诩,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自称‘槛外之人’。”还教导宝玉:“你只要自称‘槛内人’,他便喜了。”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回房写了帖子“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几字,亲自拿了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就回来了”。

其实也是妙玉过于清高了。她自诩处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门槛”之外,视别人全在蝇营狗苟的“门槛”之内,这种脱离实际“众人皆浊我独 清”的想法,看似高雅实则偏激有余智慧不足。可见,自称“槛外人”的妙玉,还是在“自命清高”的门槛内。其实,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绝不会只在门槛内追名逐利,或者只在门槛外自命风雅。

我理解真正的智慧,绝不为一道“门槛”所阻碍,而是能够自由跨越于门槛内外。理解并接受门槛内的世 情百态,所以宽容;懂得并欣赏门槛外的精神高度,所以慈悲。

曾于山中遇一小庙,老人坐在门槛上剥玉米。山色清明老人淡然,哪管什么槛内槛外!

****************

读《红楼梦》的最高境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者:细读红楼

发表时间:06-2315:07文化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很多人读《红楼梦》,只看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内涵很深,深到倘若你眼中只有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就太浅显了。

这本书至少要读5遍,才能堪堪了解其中真意。

一、年轻时,爱情很重要

少不读红楼,是因为没有人生阅历积累,错以为爱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读《红楼梦》的第一遍,总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错以为书中描述宝玉和黛玉互动的情节,才是最关键的存在。第一遍读红楼梦,往往只觉得这是一本爱情小说,去看里面的琐碎小事,去看两个青少年的恋爱故事。

一个才华横溢,一个多情浪漫。

像极了年少时期的爱情。

那时候的我们,都不是最好的自己,如黛玉会耍小性子,如宝玉会看上别家姐姐的胭脂水粉。

第一次遇见爱情,最能够奋力去爱,也最不懂得如何去爱。

宝玉和黛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曾在一个桌上吃饭,在一张床上睡觉。黛玉和众姐妹打闹,头发乱了,宝玉只需要一个眼神,黛玉便懂得回房间去将头发梳理好。

他们好的时候如胶似漆,闹别扭的时候轰轰烈烈。

宝玉挨打,疼到死去活来,还担心黛玉为他担心,赶忙送去两块旧手帕。黛玉在上面提诗,诉说满腹说不出来的情谊。

这样的感情,像极了初恋

会哭,会闹,发乎情,止乎礼,满身心都在你的身上,却爱得太用力,反而常常没有好结局。

二、中年方知,众生皆苦

年岁渐渐增长,再读红楼,眼中也能看到众生皆苦。

宝钗稳重端庄,做人做事仿佛都有目的性。可随着年岁增长,我们忽然也会心疼她,心疼她无父亲可以依靠,心疼她年纪轻轻却要替懦弱的母亲扛起家业,心疼她有个不成器的兄长,常常牵扯她的后腿。

人生若能永远恣意潇洒,谁愿意满腹心机地成长。

可大家族,从来不是可以自在的地方。黛玉可以潇洒,是因为上有贾母呵护,还有宝玉怜惜,外加王熙凤能管理家业。

可宝钗,却什么都没有。

恶奴欺主,从来都不少见。母亲是个懦弱的哥哥是个不成器的,父亲早亡,只有薛宝钗站出来,挺起摇摇欲坠的薛家。

元春做了贵妃,却与父母再无当年亲昵;探春厉害,也有不成器的母亲赵姨娘;迎春生得千金小姐,最后被父亲送入虎狼之地。甚至连王熙凤那么狠辣的人物,也会爱而不得,也会痛失腹中的孩子,也会有烦恼,有悲哀

众生皆苦,人生仿佛一场声势浩大的修炼。

红楼梦开篇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第一遍第二遍读时,常常只看得到宝黛之间的爱情,看不到细枝末节,看不到细微之处才是最珍贵的情节。

三、老年时,看淡世事

这世间事,或许只有走过一遭才懂得,富贵不是长久的富贵,穷困不是长久的穷困痛苦不是长久的痛苦,爱情也并非长久的爱情。

黛玉还泪而来,泪尽而去,却也算得上一种幸运

她的生命留在最美好的年纪,没有被生活风吹雨打,没有让生活磨去棱角,她还是人们心中那个最美的黛玉。

大观园里的青春笑语,最后随着贾府的轰然倒塌,尽数消散。

那些所谓亲情和睦,最后变成反目成仇,如巧姐被自己的亲人卖到烟花之地,如探春远嫁,如宝玉出家。

曾经的美好,终究会消散,可人生本就如此,是一条必然走向死亡的不归路。

人世间,荣华富贵,最终都会幻化成一场虚无。

那么,这个过程里,到底什么最珍贵?我想,这或许是读《红楼梦》带给我最大的思考。

还记得第五次读完《红楼梦》,脑海里满满地都是那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那么,你们呢?

读了《红楼梦》以后,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可以分享一下吗?

****************

精粹:《红楼梦》里的精彩词句,全部拿来做作文素材,绝对实用

作者:专注学习资料分享

发表时间:18-06-1517:45教育达人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和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特别是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词句,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为同学们整理了《红楼梦》里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地阅读和体会。并且,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同学们将这些素材正确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绝对加分!

****************

一梦南柯红楼梦(原创散文)

作者:十味书齋

发表时间:18-10-3022:11

红楼本就是一场大梦,这场梦给人以一种飘渺的感觉。

写书的人是在回味他的记忆过往,他是梦里的主人;看书的人是为了入梦,他们需要一种热泪盈眶,需要一种感动;评书的人是因为他们洋洋自喜的认为自己走对了方向,他们在梦里圈圈点点的画上标记,想着告诉别人他走对了,其实他们错了,他们错得离谱,实际上他们早已经渐走渐远,偏离了方向。

红楼梦虽写于清代,但它并不属于某个时代,它给人的只是一种感觉,它有着自己的明暗色彩,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咸,有着自身的欢快和悲哀,它可以在时光的长河的任何一处地点靠岸或者继续航行下去,forever

红楼的描写,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笔墨把握得恰到好处,甚至有些部分还会特地留下些空白,让每一个读者去想,去猜,去思考。

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黛玉葬花,是多么的凄美的场景,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

三生石,绛珠草,一世的泪水还恩情,突然之间就有了种心痛的感觉。

袭人出嫁,一日大雪,闻门外诵经化斋声甚熟悉,至门前,内为袭人,外为宝玉,彼此相视,久久不能语,终两人皆仆地而亡矣。

“红楼梦”本为“石头记”,石本乃冰冷之物,可它偏偏很执着地要愿化身一座石桥,承受着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有一天她能从桥上走过,可是这世上真有那么多的五百年么,花开花又落,红粉骷髅,多少春秋寒暑,石桥还是那座石桥,只是物是人非罢了。

世上有南柯一梦一说,红楼又何尝不是一梦呢!

****************

如何才能读懂《红楼梦》,千万别用解读文章代替你阅读原著书籍

作者:饼子读行

发表时间:18-07-1817:43优质原创作者

连载系列《如何读懂红楼梦》第1篇:前言

自己写了半年的《红楼梦》解读文章,总共近三百篇几十万字的内容,今天应部分网友要求,开始进行整理,并对过去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修正,按回目前后顺序进行系统的讲解关于《红楼梦》这本书,我是希望大家通过我的解读文章,能让你更容易的走进《红楼梦》世界。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不能以解读文章代替自己亲自阅读原著,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其实原因在于我们读书,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而故事情节只是次要,如果读书仅仅只是为了无聊的打发时间,我还是建议来一句“王者荣耀”更好一些。

这个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其实就是自己的一套思考逻辑,这这个思考逻辑源于你读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辨别、评判,自身深入到故事情节中感受别人的经历和人生带给你的启发,然后通过别人的解读文章,你进行对比自己的理解,从而客观的认识自己思维方式。

读解读文章,其实就是和解读作者进行沟通,然后看看别人的见解和自己的见解有何区别,看看需不需要自己矫正自己的理解方式,还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新的认知。

这样你才会在读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认知,从而实现提升自己对待任何事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这对于你自己实现人格的独立,思想的成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现在《红楼梦》解读,五花八门层次繁杂,会给你造成理解的混乱,扭曲你读书的初衷,甚至误入歧途,现在我就通过我的这个系列的文章,为你打开《红楼梦》的一扇门。

在读我这个系列的解读文章之前,我通过这篇前言,先和大家重新认识关于阅读《红楼梦》的几个认识,首先就是作者和文本内容,有人在关于作者和文本内容上有一种不合理的理解,总是将两者混为一谈,我是不建议大家把这两种知识在一开始,同时的带入到《红楼梦》阅读过程中去,这样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误读。

作者和文本内容首先要完全的分开,有人把解读文章理解成红学,这本身就已经误读了,红学是研究作者,还有索引这些内容,不应该掺入到文本阅读中去,有人会说,你不认识作者,不认识故事背后的历史,你怎么能读懂《红楼梦》?

这是一部分人,把读懂书理解成读懂历史,这完全是两码事,我们是要读懂书中的故事,和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背后是一些道理,一些经历,一些哲学,这些完全不需要作者的家史,作者在完成一本著作之后,这本著作本身就成为一个独立的身份,完全可以脱离开作者,如果一个作者连故事都讲不清楚,需要我们去拜读他的家史来阅读故事,那我只能认为是这个作者不会写故事。

因此作者是不是曹雪芹,在我们读《红楼梦》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意义不大,甚至可以忽略,我们只需要了解书中给我们的文本内容即可,有多少读多少,如果因为残缺,而无法完成理解的内容,我们完全在这个阶段可以选择放弃,如果后期你对这本书有更深的探索需求,那就另当别论。

然后,就是读《红楼梦》这本书之前,我们可以化繁为简,首先分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故事层面,就是书中描写的表面故事,第二个层面就是思想层面,就是理解作者讲述这个故事要表达的意义,也就是书中的灵魂。

我们估计从小都知道,读书就是和作者交朋友,书就是作者的语言,我们交朋友都有个这样的认识,就是我们通过和朋友的交谈,可以认识到朋友的人性好坏,但这个认识的过程,是你通过交谈的内容进行理解,进行思考判断的结果,而不是朋友亲口告诉你他是好还是坏。

这样大家都理解读书为什么要思考,要理解思想层面了吧,因为书面的故事内容,就如同它不可能告诉你这个朋友是好是坏,而必须通过这些表面内容对其分析,这就是读书的意义,你在分析分过程中懂得了故事,就如你在分析朋友的过程中懂得了处世一样。

敲黑板讲重点:1、前期不要把曹雪或者是红学掺杂到阅读《红楼梦》这本书的过程中去;2、《红楼梦》这本书我们的阅读方向是了解故事层面和分析精神层面。

文:饼子

欢迎关注百家号:饼子读书,连载系列《如何读懂红楼梦》第01篇。

****************

有些人误解了红楼梦解读!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定会有新的认识

作者:饼子读行

发表时间:18-05-0916:27优质原创作者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为这两天有些文章阅读量比较高,因此带来了很多人的议论和指责,甚至是含沙射影的谩骂,其主题多集中在这一个方面:就是这些所谓打着红学研究的幌子出来招摇撞骗的主题留言议论。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几十万的人里面有这么一两个,但我觉得有必要写这篇文章。

在这里我想给看文章和看红楼梦的人开脱,也给我开脱!首先我没有把我列为红学研究者,或者是红学相关的人员,我认为红学研究者,中国只有那么几个人,如周汝昌、胡适、张爱玲等等,就连刘心武也自称自己是秦学而不是红学。其二,我自始至终都认为我就是和大家一样,类似于和大家一起看了一场球赛,比赛结束于是走出球场的那一段时间和一起看球的朋友们闲聊几句球场的事,比如这个队员今天脚太臭,那个裁判恨不得扔块砖头给他,我说的和你留言回答的其实都是这场球赛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如果试想一场球赛结束大家集体走出体育场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人说了一句:大家都不准说话,不准说与球赛相关的话题。就这样大家一路走回家,这和去参加一场葬礼有什么区别?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语言交流与之类似的几乎占到我们生活的一多半以上,剩下的就是:吃饭了没?喝水了没?等等这些闲话,包括一家子人看完一场电影,追完一集连续剧都会为此而议论一番,甚至是嘲笑一番!不管是什么评价,褒的贬的,但对这些剧的存在与否似乎大家都没有什么争议,就像一个班级,只有第一名剩下的都回家,那这个第一名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互联网就像一个现实空间,有发表言论的,有吐槽的,这些都是自由和提倡的,但你非要说某某不适合存在,存在没意义,这就有点狭隘和浅陋,就像在公交车上,一对大妈在聊自家孩子的事,你过去朝他们大喊,:你们别说了,这些话题太无聊了。我想别人一定会拿异样的眼光看你!有些东西你觉得不合适,可能对别人却合适的,也许这个大妈就在互相交谈闲聊中对比中,获得了教育自己孩子的合理方式等等!

今天碰到一个网友留言,一位老师以鄙视的口吻说:红学养活了一大堆人!首先这句话我觉得很不妥当,我不是在为我辩解,我是在为那些真正红学家辩解,如果以这位老师的理论,那有人说:是这些学生养活了老师!这句话他愿意听吗?我要说的就是“养活”这个字用的不恰当!

又有人说:这些文章一解决不了吃饭,二起不了生产力的提升,有何用处?这显然就是把生产力和吃饭当成唯一的一种生活思维,我想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肯定是个“守财奴”,如果以这种标准评价世界和左右着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合适你,就是“监狱”。那里你除了吃饭和干活别的一概不需要!

最后用王阳明的那句话结束这篇文章吧: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别把这句话想的太复杂另一种意思就是: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别人看到的世界就是别人的世界,你的世界只会因为你的主观意识改变而改变。

文:读行客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聊名著!再此感谢那些中肯留言和评论的网友、粉丝,不管是褒是贬,我都欢迎,唯一不欢迎的就是去讨论别人是否值得存在。

****************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其实是个好人,不要被黑她的文章所蒙蔽

作者:娜娜聊红楼

发表时间:18-12-0712:47

王夫人年轻时,据刘姥姥说也是一个非常爽快的人物,而且待人极好,但是王夫人后来的命运不好,她的大儿子贾珠早早就去世了,而贾珠被公认为是能使贾府中兴的人。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打击,王夫人才会变成后来的那个每天只吃斋念佛的样子。在有一些文章中,王夫人被黑得不成样子,但是这其实都是对王夫人的一些污蔑,作为大户人家的媳妇,她其实很用心,很多地方做得非常恰当,分寸把握得极好,不愧是王家出来的女儿。

王夫人对于贾母是非常孝顺的。这一点连贾母都认为如此,而且贾母也没少夸赞她。在书中有一回,贾母在大观园中玩耍,觉得十分累,就在稻香村中休息此时的王夫人也特别累,她累得躺着就睡着了,却在睡着之前,依然在旁边等着老太太,而且还跟丫头说,如果老太太那里有信息的话,就一定要叫她。在书中,老太太不是只有王夫人一个儿媳,她还有一个大儿媳,但是大儿媳却跟她不是一条心的。贾赦想要求娶鸳鸯为妾,而鸳鸯是老太太管账的丫鬟,所以说她其实是盯上了老太太的体己。老太太也知道这点,所以对来跟她说这件事的邢夫人就没有好脸色,还把她骂了一顿。此时的王夫人也受了一点牵连,但是王夫人的庶女探春替她解释,解释之后,贾母就没有那么愤怒了,还对薛姨妈说,王夫人特别孝顺,和她的另一个儿媳不一样,另一个儿媳在婆婆面前只不过是凑数而已。

也就是因为王夫人既孝顺处事又公道,所以说贾府的管家权才在她的手中,而不是在大儿媳妇手中,而且,她也是把自己的管家权交给了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名义上还是大房的人在管账,自己只顾在老太太身边奉承。由此能看出来她的孝顺,因为贾政毕竟是一个官员,他不可能长时间待在家里,所以跟老太太相处时间长的也就只有王夫人这个儿媳了,而王夫人又很孝顺婆婆,所以才讨到了婆婆的欢心。

王夫人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对丈夫很好,尊敬丈夫的观点。在书里,贾母说,贾政年轻的时候性格也比较古怪,而且比现在的贾宝玉还古怪,直到娶了妻子之后才懂了一些事情。说宝玉现在都比贾政那个时候懂得体谅人情。这说明在年轻的时候,贾政的脾气也是一个非常怪的人,但是这两个人相处的却很好,这说明王夫人能够体谅丈夫,有有作为正妻的态度,而且她还为贾政培养的了优秀的贾珠和当贵妃的元春,可以看得出来,她还是非常有正妻的能力的。而在这本书中,除非贾宝玉挨打,不然的话,这两个人两个人的交流都是比较和气的。而且贾政也因为看到王夫人,想起来王夫人只有这一个儿子了,所以对宝玉的反感之情减少了很多。

王夫人的第三点好处是非常宽容,她和性格粗俗的赵姨娘是相当相处不来的,但是她却并没有对赵姨娘的女儿迁怒。她对庶出的女儿探春比较好,探春也是在她身边长大的。而且探春也知道她的好,她和王夫人比她跟赵姨娘更处的来。而王夫人对大房的迎春也是很不错的,迎春的亲生父亲都不管她,把她嫁给了人渣,然后她在夫家遭受到了虐待,回来有苦也只能对王夫人说,也说幸好在她这边过了几年的好日子。而在迎春继续回到孙绍祖家受罪的时候,作为继母的邢夫人,并没有觉得怎么样,但是王夫人抚养了迎春一场,所以觉得特别难过,在自己的房间中叹息了一回。而且她对于自己的亲戚不管穷富都很好。例如穷亲戚刘姥姥的到来,知道这件事的王夫人跟王熙凤说,今天她来看我们,那么就说明她是好意,她是好意的话就要对她好一点,而且在巧姐向王夫人求救的时候,王夫人特别同情巧姐,在那里愣了半天,然后又为了帮助巧姐,去找邢夫人说闲话,绊住了邢夫人,用这种方法使巧姐逃过一劫。

小编认为王夫人是一个非常和气的妇人,她上对婆婆尊敬,中间对丈夫有商有量的,而且在对待其他的亲戚的时候也是非常好的。愿意救助穷困的刘姥姥,也愿意帮助走投无路的巧姐。所以说王夫人是一个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好人。

****************

北京高考作文:《红楼梦》--论搬砖

作者:彦曰

发表时间:18-06-2908:43文化达人,优质原创作者红楼yan'yu

《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就是事情的产生发展及其存在是有原因的,有条件的。当所需的条件不足以支撑时事情就会消失,也就是事务的因果关系。而所谓无为法,就是不可求,就像太阳照了几亿年,还TM在那里照着,你一点办法一点脾气都没有。对于人类来说,估计只能干有为法了。《红楼梦》给我们讲了一个由贾源、贾演兄弟俩因功受封的大家族最终被抄家的故事。大家族已经余荫三代,诗礼簪缨;尊享百年,花温柳柔。然鸡鸣狗盗、作奸犯科,可谓腐蠹入骨。柳湘莲曰:只有俩只石狮子是干净的。贾府的败落表面是人才凋零、入不敷出,实质上是追求缺失、价值观混乱导致的生活糜烂,荒淫无度。试问,如果这样的家族养育出一个为社会有用的人,造就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扛起这个国家的栋梁的人,你敢相信吗?

天如果不灭了他,他也会自己去找死的。与其说曹公讲述一个贵族的灭亡,或封建社会的灭亡,不如说曹公在讲述一个靠祖荫封赏的罪恶家族集体裸奔着如何去找抽找死的故事。可惜的是当事人却发出“天亡我”的感概,悲哉!怜哉!。

贾府的灭亡,是必然!没有什么可讲的。一个没有努力,没有奋斗,整天胭脂堆鬼混的人如果成为国家干部,享受高级待遇,还真是社会的不公与不幸。不要为宝玉悲哀,更不要为他的家族悲哀。他们就是一泡狗屎,一堆蛀虫。死有余辜!

或曰:宝玉的婚姻是不幸的,这或许有点道理。但所谓“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大家族讲究门当户对,强强联合,都知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的婚姻观,是每个家庭的必然走向。他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是政治联姻的悲剧,是无法反抗的悲剧。从这点上来说是值得同情的。但如果给宝玉自由选择的权力,宝玉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吗?可以肯定地说,不可能。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宝玉并不理解这句话,不了解婚姻的幸福建立在三观相同的基础之上。不管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都逃脱不了姑表亲,姨表亲,亲上加亲,宝钗的致仕,黛玉的清高都帮不了宝玉这个花瓶,败落是必然。虽然宝玉表面反抗着这个家族,但骨子里浸透的依然是政治联姻,依然是大观园里的那些婆婆妈妈们,又怎么可能有幸福?痴人说梦而已。

所以,《红楼梦》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梦幻泡影,如露如电。隔离天日、各抱地势、美轮美奂的阿房宫,架不住一把火,小小的大观园又能如之奈何?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价值,没有目标,没有归宿的家族,再大也只是空壳而已,倒塌是迟早的,对于百姓来说晚倒不如早倒,都是害人虫,都在吸人骨髓,同情之心何来?除非脑子进水了。

红楼yan'zhi

倒是搬砖,是实实在在的花费着自己的劳动所得,没有亲娘,没有干爹,却在帮着建设着高楼,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小份。日复一日,风雨无阻,难以逃脱。

平凡的现实、美丽的梦想。

每个搬砖的人,都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子女有朝一日能够不再搬砖,不再受累,过上宝玉前半辈子的生活。花红柳绿,蜂迷蝶恋,当干爹再忙也不累。

或许这就是人类的幸与不幸,共同重复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半梦半醒间总在生生不息。

这也就是不管是搬砖的还是打酱油的,都在上演着笑话看着笑话,并乐此不疲。生机盎然,零落成泥,投胎随风。纵使如来投胎成佛,也难逃孔雀这个飞来的母亲。人世间反转轮回,又岂少焉!

子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无所好”。可求与不可求间的距离,就是该干嘛时干嘛。这是人活得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的人,终究不会活得好。以为有个好出生就可以造作的贾府,四代而塌。兴亡何其暴也,但贾家还真不典型。秦楚之际,隋唐之沿,明清之接都是中国历史中兴亡急速更替的美妙画卷,并非“天亡我”。不管是积重难返还是烟云际会,都是咎由自取。积功累德,修仁行义;操行不轨,专犯忌讳都有自己的因果归宿,没有所谓的护身符,免死券。

红楼也是一句笑话

作为个人来说,更应该“云从龙,风从虎”,“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一个不懂得选择朋友,选择配偶的人,在生活中更易时常碰壁,事业难以顺遂。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躺在身边的是猪队友,何来幸福?事业伙伴想法需要不一样,但目标和价值观最少需要一致吧。否则,很多的时间都在处理和目标无关的杂事,或许不久就自己倒下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志同道合才能相与为谋,相互帮助;各怀鬼胎,不如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宝玉开始并不懂,经历了也懂了,但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去搬砖了。

搬砖就是生活,说明宝玉最终是品味了生活的。每个搬砖的人,心中都有操蛋的想法,我为什么是穷二代?搬到麻木之时才明白自己就是个搬砖的,没有所谓的希望与绝望,简简单单搬砖就好。

所以,人的一生,看着出生是基础,其实品德与努力才是基础,出生固然重要,但不足以让你享受荣华。品德与努力最终决定是保有前人的根基、毁坏这个根基,亦或在这根基之上再盖一层楼。孤寂与选择是前进中的挚友,只有孤寂的时光才会思考,才会做出合理的判断。世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人生需要把握世界和家庭给与的时机,也需要掌握当下的趋势潮流,然后判断自己是千里马还是伯乐,去寻找那个属于自己伯乐或千里马,命运才可能在自己手心。这也是《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道理,成功与失败总在冥冥之中创造因果。

搬砖是因果,不搬砖也是因果,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努力,搬着不一样的砖。

好了,工头已经叫了我三次了,要去搬砖了。再不走,中年大叔要失业了。

--免责声明-- 《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这篇文章828la112051。

【结语】: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红楼梦读后感:不忘初心!】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2051'></small><noframes id='828la112051'>

  • <tfoot id='828la112051'></tfoot>

      <legend id='828la112051'><style id='828la112051'><dir id='828la112051'><q id='828la112051'></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2051'><tr id='828la112051'><dt id='828la112051'><q id='828la112051'><span id='828la112051'><th id='828la112051'></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2051'><tfoot id='828la112051'></tfoot><dl id='828la112051'><fieldset id='828la112051'></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2051'></bdo><ul id='828la112051'></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