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

时间: 2020-09-01 23:26:55 分类: 美文赏析

「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

「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

****************

「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

作者:大鹏带你走进生活

发表时间:18-12-0311:13

近日,公司组织全体职员观看学习了视频《大国工匠》。在认真观看之后,我深有感触,在这里详细与大家交流以下:

一、工作不分高低贵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职业利益有大小,社会贡献有多少,劳动强度有轻重,但职业并无优劣贵贱。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主要是看自己的定位以及付出的努力,和职业是什么并没有太多的关联。

在视频中,一个钣金工、铣工、焊接工等,为何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靠的就是自己对于工作的一腔热血,和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满腔热情。面对平凡的职业,只要用心去做,也定会在平凡中感受到伟大,在辛苦中体味到幸福

二、工作标准不断提升,精益求精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6月,习主席在太原考察企业时,同职工亲切交流,勉励他们发扬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作出更大贡献。

精益求精是工匠们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

中国蛟龙号潜水器装配组组长——顾秋亮,担任着国家级水下探索战略发展的重担,潜水器在水下7000米内,需要承受每平方近7000吨水压力,这就非常考验潜水器异体镶嵌窗玻璃的精密度,顾秋亮却能依靠精湛的手艺把缝隙控制在0.2丝之内,被工友笑称为——顾两丝。

三、不断突破,攻关难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办法总比困难多。工匠们在完成上级要求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中铁集团负责研发马蹄形盾构机的负责人——李刚,就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研发出简化数万根电缆的盾构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可李刚迎难而上,昼夜攻关成为常态,常常在家深思改良工作……最终,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马蹄形盾构机的简化。

四、技艺传承,做好传帮带

匠人会老,手艺不能丢。顾秋亮在高龄退休之际,依旧放不下潜水器的最终安装工作,时不时回单位再去把把关。对于徒弟杜坤,顾秋亮也是亲手将吊装遥控器交到了他的手上,把毕生所学所获所感,都传授给弟子,为中国潜水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对于己身的现实意义

作为操作工的我,虽然没有工匠们的诸多精神,但可以持续不断的学习与进步。在工作中,有许多的盲点、出错点,在无监配人员的情况下,一不小心就会发生配错等现象,因此,在下步工作中,我将会着重标注易出错的地方,尝试将其优化改进,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

新华网评:激活大国工匠“一池春水”

作者:央广网

发表时间:18-03-2415:07央广新媒体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宋 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了多项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等的具体措施。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技术人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生力军,让每一个技术人才既有待遇又有机遇,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发挥出最大效能,才能真正激活大国工匠“一池春水”。

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让高技能领军人才更有获得感。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领军人才肩负着工业强国梦,是“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大国工匠不能只说在嘴上,更须落实在行动上。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水平,全面加强服务保障,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优越的人才环境,竭尽全力栽好“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

激励机制为保障,让技术工人更有自豪感。大国工匠需要匠心,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匠薪”。企业不仅应完善符合技术工人工作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还应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探索长效激励机制,持续不断地提升长期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技术工人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可以更有尊严、更体面地工作和生活。

以职业培训为手段,让技术工人更有价值感。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锤炼大国工匠要注重构建技能形成和提升体系。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校企合作培养力度等,都是为技术人才赋能“充电”的有力之举,也是进一步提升技术工人职业“含金量”、价值感的必要之措。

以成长成才为目标,让技术工人更有安全感。全方位拓展技术人才的成长空间,充分激活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是打造大国工匠的务实举措。完善技术工人评价工作和技术工人平等享受待遇政策,加大劳动和技能竞赛培养选拔力度,落实好技术工人休息休假权利,广泛宣传技术工人劳动成果和创造价值,竭尽所能创造“软环境”,让更多技术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技术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骨干力量。我们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遗余力兴人才,不惜一切为人才,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吸引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加入到助力产业升级转型,筑牢“中国制造”基石的队伍中来,让他们在更宽阔的舞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

匠心精神,大国工匠的精神

作者:现实存在的社会

发表时间:18-10-0912:05

匠心精神

何为匠心精神?我国是一个大国,当然能工巧匠多不胜数,那些独具一格的建筑物,有哪个不是工匠用心血雕刻出来的?工匠的那种精神使我敬佩!

大国工匠

中国的圆明园是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的, 可惜被外来者破坏了,其实有人想重建造它, 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曾经见过一个人,他花高价买了一块紫檀木,首先我以为他要做家具,可谁知他用电锯把一块好好的紫檀木,锯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立体,也许我是一个外行,不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向别人讨教,别人说:他是钱多的没处花。

圆明园

我以为他是个败家子,每天早晨上学时,都会发现它拿在手中的刻刀已经是树皮满满了,我以为六点已经很早了,见他那满地的树皮和大汗,就知道他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就这样一天过去了,见他起起早贪黑,渐渐的发现他不是一个败家的人,因为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坚持,一个人一天都不换地方,就在那里打磨一块木头,谁能做得到?如果你能,请试一下。

艺术品

一个月过去了,他在紫檀木已经大体成型,是某种动物的头,现在看不出,我终于忍不住上前问道,大爷你这雕刻的是什么呀,他轻快的回答:国鹿。我当时就在想,不就是路鹿吗?为什么要叫国鹿呢?明白就不搞了,那就是当时的我,当初锯掉的木头原来是为了鹿角的形状,当初锯木头的时候要用精度量器呢!三个月后鹿头终于成型了,经他一上色本来栩栩如生的鹿头更加生动形象,大老远看上去以为是一只鹿,他终于闲下来了,我立马跑上去问,大爷,你这鹿头是用来卖的吗?

工匠雕刻

谁知他立马变脸很严肃的对我说,一个好的工匠是不会随意买卖自己的作品,在他那严厉的态度下,我只好结束话题,踏上上学的路。回到校园里我反复思考这句话,直到一岁岁的长大,我慢慢明白了工匠含义,更明白了作为大国工匠的殊荣。

匠心精神

他走了,和我们集体告别了,他临走前送了我一个礼物,是一个雕刻的小孩,木牌上写着“匠心精神”四个大字,我现在明白了,匠心精神是工匠们特有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下,你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做出好的成就。

匠心精神我会向你学习!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吴福全:踏实认真的八零后青年

作者:华声在线

发表时间:17-11-1819:01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中国西藏网讯 看见吴福全的时候,记者们都略感惊讶。跟已有概念中经验丰富的工匠不同,吴福全很年轻,只有32岁,还长了一张一笑就露酒窝的娃娃脸。

11月15日,“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重庆站采访活动来到重庆百立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立丰),吴福全在这里担任工程部经理。

图为吴福全(中)介绍他所负责生产的部分产品。摄影:杨月云

百立丰是一家研发、营销智能终端的高新科技企业,目前的主打产品是智能手机。因为手机生产需要静电防护和粉尘防护,记者不便进入车间,穿着拖鞋的吴福全就在透明的车间外,简要介绍手机的生产流程。

图为吴福全(前)简要介绍手机生产流程。摄影:杨月云

面对陌生的镜头,吴福全略显拘谨。但是说起熟悉的生产线,他的话就多了起来。手机的哪些部分是由机器拼装,哪些需要人工组装,哪些是焊接,每一道工序怎么操作,吴福全如数家珍。

图为生产线上作业的年轻人。摄影:杨月云

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吴福全说,他的老家在1000多公里外的广东河源。2006年,21岁的他来到重庆参加工作,最初做售后服务,后来转到了生产线。

刚开始工作时很辛苦,因为劳动强度大,吴福全常常干到手都麻木,所幸是无铅的锡焊,车间也有排烟系统,不会对身体有损害,但是因为操作目标太小,线路板密集,非常耗费眼力,非常考验工人的技术,如果焊接略有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微小的内部问题,表面看不到,实际却影响线路板的运行功能。

图为吴福全(身穿黄衣者)与流水线上的同事沟通。摄影:杨月云

吴福全就是在这个环节中脱颖而出的,2年的时间里,他的锡焊技术越来越精湛,甚至超过了当年教他的师傅,成为百立丰公认的“锡焊第一人”。不仅如此,吴福全还把焊接不良品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而最好的焊接机器人,也只能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

企业负责人独具慧眼,于是,比机器人水平还高的吴福全,逐步走上了管理岗位。

图为吴福全(左)与媒体记者交流。摄影:杨月云

最初以为自己会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不断跳槽的吴福全,因为出众的工作能力、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企业的重视,一直留了下来。他曾经给自己定过目标,什么时候成为技术员,什么时候成为工程师。但是实际的成长速度,超过了他的预期。

吴福全说,虽然说如果遇到了绕不过又比较难焊接的新机型,仍需要由他率先示范,但随着技术的更新,所需要的工艺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难了,有时甚至可以从源头上简化设计,比如用卡扣替代锡焊。对他来说,工作难点已经从技术转向了管理。作为一名年轻的管理者,“我还有很多新的领域要去了解和探索”。(中国西藏网 图、文/杨月云)

****************

“大国工匠”冯鸿昌: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作者:中国经济网

发表时间:05-2314:52中经网传媒有限公司

奋斗着的青联委员

“大国工匠”冯鸿昌: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校企联合、工学结合模式,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技术工人队伍建设,让更多年轻人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副主席、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冯鸿昌工作室组长冯鸿昌提交的议案,再次引发社会对技术人才培养的关注和重视。

出生于1979年的冯鸿昌,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做起,通过潜心钻研,攻克了现代港口机械维修、监造工艺等一个个技术难关,逐步成长为社会公认的“大国工匠”。2014年12月,他获得我国产业工人的最高奖——第12届“中华技能大奖”。

2012年,冯鸿昌工作室成立,通过工作室的锻炼平台,多名青年职工成为技术骨干,在全国港口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工作室也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示范性劳模工作室。

进步的法宝就是学习

学习,在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冯鸿昌看来,是他一路走来不断取得进步的法宝。

1997年3月,冯鸿昌被厦门机械技工学校南靖教学点推荐到海天码头实习。有一次,公司发生了龙门吊发动机水管漏水故障,冯鸿昌自告奋勇申请处理,但眼看半个小时过去了,问题却迟迟还没解决,闻讯赶来的师傅却只用两分钟就解决了故障。

看到师傅的从容处理,再对比自己的手足无措,冯鸿昌深深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他上班时间跟着师傅学,晚上就窝在宿舍再将自己各种容易遗漏的问题记录总结,技术水平提升很快。

1999年,公司从国外引进许多新设备,但技术资料多用英文阐释,这让只有中专学历的冯鸿昌一下子蒙了。设备维修就得用上这些资料,面对领导和工友的疑问,冯鸿昌作出一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决定:保证在相应时间内完成任务。

于是,他拿出半个月工资买了台电子学习机,每天一有时间就学习英文,对着图纸一一标注。半年后,他最早在工厂拿出了一份完整的中文资料,标注了各种技术参数。不久,公司决定让他负责美国卡特彼勒柴油机大修,他的班组仅用一周便顺利完成这项重任。他还组织技术交流,培养出40名技术骨干,并编写了《龙门吊培训教材》等通俗易懂的材料,

“学习能让自己有实实在在的提高。”冯鸿昌又自费报名参加了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高职班,每天下班,他就骑上1个小时自行车,从公司赶到学校上课。

通过学习,冯鸿昌在随后几年相继获得电大大专文凭,拿下高级钳工、计算机操作员等数十个职业资格证书。2002年,他参加厦门市第七届职工技术比赛荣获机械维修专业第一名,成为一名技术状元。2011年,冯鸿昌作为全国劳模,被免试保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习。

“学习是立身之本,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得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冯鸿昌说。

潜心钻研攻克技术难关

从一线岗位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冯鸿昌越来越被公司委以重任。

2004年5月,公司购买了8台价值高达6000万元的龙门吊,公司安排冯鸿昌监造大型设备,对整体技术和安全性能进行把关。为了能严格监控每道工序,冯鸿昌干脆把日常生活用品都带到了厂里,直接扎进了工厂车间。

“设备的液压系统等技术存在问题,你们看能否修改完善一下?”“不不不,我们制造的产品享誉全球,不可能存在任何问题!”面对冯鸿昌的建议,外资设备制造厂的德籍工程师断然拒绝。

冯鸿昌虽然着急,但他还是一遍遍打电话发邮件和公司技术团队进行探讨,不断剖析问题,最后还当场自己动手对设备进行调试,终于让工程师信服。

有了掌握技术的底气,冯鸿昌又不“满足”了,他希望能够和同事们一起推动技术不断创新进步。   2009年,针对传统龙门吊作业噪音大、耗能高的问题,冯鸿昌与班组成员对系统进行改造,用电力驱动替代传统的柴油发电机组。项目改造后,每吊一个箱子可节省6元。在项目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就节约能源2278吨标煤,节省成本1708万元,减少碳排放8976吨。

2010年,冯鸿昌还与班组成员吸收国内外各大型码头的经验,完成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改造,解决了生产设备实时监控、故障报警、设备维护等难题。

针对工作实际,冯鸿昌和同事还专门研制了危险品箱处置容器。2013年8月,厦门一码头在装卸作业时,发生箱内液体泄漏事故,经紧急调用危险品箱处置容器协助处理事故,最终化险为夷。  2013年10月,冯鸿昌与班组成员进行理货模式革新,使传统的一人一条作业线转变为一人多条作业线,码头人员可在办公室进行远程操作,办公条件及安全性得到提升。

当代青年逐梦正当时

2012年8月,公司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冯鸿昌工作室。该工作室由33名职工构成,平均年龄35.5岁,团员4名、团干3名、党员21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青年高技能人才32名,多人获得市级五四奖章、岗位能手、优秀班组长等称号,是一支充满朝气活力、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工作室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培养青年骨干的孵化器为目标,以技术攻关与创新、成果展示与转化、技术培训与双培养、远程技术支持与服务、党代表联系群众为功能定位,以青年党员创新承诺责任项目和岗位示范等形式,积极参加公司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成立以来,工作室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组织课题研究、开展攻关活动,完成174项技术革新项目,为公司节省维修费用294万元,节约能耗1300吨标煤,促进了公司的创新发展。

“冯鸿昌工作室”成员陈瑞锦说,从冯鸿昌身上,他看到了一个产业工人对企业、对国家发展的责任。“在冯鸿昌身体力行的影响下,我们更意识到需要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

“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青年奋斗正当时。”冯鸿昌说,在新时代的建设中,技能人才大有可为。他会继续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模范带头作用,把工匠精神带到工作岗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智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

作者:山东现代学院

发表时间:18-12-1717:01

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

诠释极致追求

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

传承匠人精神

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打磨“中国制造”

他们是大国工匠!

为了响应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号召,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近日,在各二级院系组织下,同学们利用晚自习时间观看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并进行观后感活动。

匠人

《大国工匠》节目选取了胡双钱、孟剑锋、高凤林、张冬伟、宁允展、周东红、管延安、顾秋亮8名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技术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品质的高尚与伟大。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大国工匠们,以默默无闻、波澜不惊的“技术奉献”和特有的“匠心”,激励着青年人才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这些大国工匠们,有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从事的行业也不起眼,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有的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不出现一个漏点,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体现,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书写着劳动者的品质,创造着中国制造业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他们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我们应该时刻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自己在以后可以大有作为,成为大国工匠的一员。”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我们应该向这些前辈们学习,在学习上具备这种匠人精神,精益求精,将简单的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致敬,大国工匠!”

同学们如是说。

劳动之美,不仅仅有轰轰烈烈、震撼眼球视觉效果,更有默默无闻、波澜不惊的技术奉献,他们用平和的心境,任劳任怨的心态,经营好小细节、小技术,这就是最为平常的劳动者的姿态,也是“微而著”、“小而实”的劳动之美。通过《大国工匠》专题节目,同学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同学们继续秉承“天道酬勤”的校训,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现代精神,用自己的青春汗水书写更精彩的人生篇章。

文/苏兴花

(学生处供稿)

****************

马上评|致敬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作者:澎湃新闻

发表时间:03-0218:10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3月1日晚,“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0位年度人物是劳动者的荣光,传承着工匠精神,凝聚着时代力量。他们走上领奖台、接受致敬。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焊接工高凤林是焊接火箭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电焊工李万君实现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钳工夏立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天文装置,检修工王进在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检修,地质队工程师朱恒银发明的深度钻探技术颠覆传统,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保持25年核燃料操作零失误,工人陈行行以极致的精准向技艺极限冲击,维修工王树军突破进口生产线技术封锁,试油工谭文波发明石油试采新装置,文物修复师李云鹤独创技法修复敦煌壁画。

10位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人才,他们的精湛技艺与创造本领令人叹为观止,但更令人动容并深受鼓舞的是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他们坚守与忠诚的给社会注入一股清流,他们的踏实与创新把握着时代的机遇,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激发人们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回顾国家制造、创造与建造成就时,向大国工匠致敬。在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发展的道路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人队伍是时代的要求,大国工匠们无疑是其中的一股坚强力量。他们胸怀理想、破茧成蝶,靠的就是一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自己的工作,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他们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进程中勇于突破、探索创新,从学徒工人成长为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

将目光从颁奖典礼转移到我们的身边,“工匠精神”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普通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干到最好,同样能成就人生的精彩,同样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颁奖典礼上对10位年度人物的表彰不仅是讲述这几个人个体的故事,它更是一面镜子和一声叮咛。它既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在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要忽视他们的默默奉献和苦苦耕耘,又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初心,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事业中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一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震撼人心、动人心弦。但是在致敬楷模的同时,别忘了反观自身;别仅仅让致敬停留在此时此刻,更要将“工匠精神”铭记心中,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工匠精神”早已成为社会热词,成为社会的价值标杆,将其真正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让其真正扎根在我们的精神价值和理想信念,才是我们真正期待与呼唤的。

****************

走进“大国工匠”的石油人——记西部钻探井下工具工谭文波

作者:环球网

发表时间:18-08-1008:46环球时报在线(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对我来说钱很重要,但它无法代替我对工作的追求!——谭文波

【环球网综合报道】谭文波,这位荣获“全国五一奖章”“全国最美职工”称号的西部钻探一线员工,成为中国石油人走进央视“大国工匠”的第一人。

谭文波1992年从四川石油管理局东观技校测试专业毕业,毅然服从组织分配,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来到祖国的大西北,头戴铝盔在茫茫戈壁立井架,一干就是25年。他立足岗位,自掏腰包收集车床、铣床上报废的工件,攻克难题,发明创造。他创立了“谭文波工作室”,以“引领、聚力、攻关、创新”为理念,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近三年来,带领队友们先后完成技术论文24篇,开展小改小革3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4项,被同事们称为石油一线“土专家”。

夜以继日奋战

实现封堵作业新突破

喜欢动手捣鼓,是我从小就有的兴趣爱好。”参加工作以来,谭文波把自己的兴趣与工作结合,从小改小革入手,与队友们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动手设计、加工了一系列试油现场实用的工具、工件、元器配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

“过去,驱动坐封工具主要以火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来完成封堵作业。”西部钻探工会副主席常永铎是位老石油,他说,由于火药属于危险品管理,审批手续繁琐,且由于火工品的感度、敏度,会影响施工质量。

2013年3月,为了彻底摆脱传统火药作为动力源的坐封方式,谭文波曾连续十几个工作日坚守在生产一线。

3月19日清晨,当人们刚刚从睡梦中清醒时,顶驱队的厂房依然灯火通明。

厂房中央,谭文波围着水泥地上横卧的2米多长井下工具上下忙碌,测量着每一处参数。

最终,调试电机,紧固工具,链接打压泵,第七次打压坐封。随着逐级打压,压力表盘数值达到指定负荷时,电机工作正常,工具运转正,坐封成功

为提高工具现场应用的成功率,谭文波白天带领团队征战各个作业区,夜里又带着发现的问题改进工具。在他的带动下,2014年顶驱队在完成217井次的电缆桥塞施工中,成功率达到100%,实现了新工具应用的又一个突破。并在实用新型创新发明领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新型电动桥塞工具”刚刚研发成功,就有几家企业找到谭文波,希望购买新工具的专利,甚至有的公司直接开出年薪200万,提出“你孩子将来出国留学的钱我们包了。”

“对我来说钱很重要,但它无法代替我对工作的追求!”当时,谭文波家里值钱的家当就是一个柜式空调和1994年结婚时购置的一台电视机。尽管这样,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仰:是企业成就了我的现在,我是一名技术工人,我能为企业创造的最大价值就是把手头的活做细、做精、做好。

“忠孝”难两全

攻坚克难停不得

2015年7月,对于谭文波来说,终生难忘:井下作业工技能大赛在紧张地进行着;新型桥塞工具改进实验进入关键阶段;儿子高考牵动着全家人的心,但接下来的突发情况让谭文波刻骨铭心。

深夜一个电话,将他本就不能平复的心情瞬间打入谷底,电话那头,传来了母亲因癌症晚期住院的消息。谭文波知道,母亲的生命在以小时计算。

次日,请好假,交代好工作,谭文波立即赶回重庆。病床前,见到母亲的那一刻他陷入沉思:自己除了工作,还干啥了?深深的愧疚,除了泪流满面,谭文波不知道还能表达什么……

谭文波心里非常清楚,新型坐封工具改进进入最关键阶段,任何时间都耽误不起呀。

一头是工作,一头是母亲。阵痛沉思后,谭文波带着忏悔的心做了一个足以让普通人后悔一生的决定:和医生商量,通过特效药物微创介入控制病情,延长母亲的时间,撑到他完成工作再次归来。得到医生同意后,他含着泪毅然踏上了返回工作岗位的征程。

时间、生命诚可贵,攻坚克难停不得!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谭文波下了飞机,就同队友们冒着炎炎夏日,赶赴一线,完成了打捞及钻铣桥塞作业。

每次工作成功之时,谭文波总是默默无语,悄悄走到无人的戈壁,双膝跪向东南方向,向着母亲深深地忏悔,祈求上天原谅这个“不孝之子”!原来,在他为项目实验忙碌的这段日子里,母亲已经悄然离世……

经历了人生悲欢离合,谭文波并没有被击垮,这个四川铁汉子依然早出晚归,忙碌在自己热爱的各个作业现场。

2015年对谭文波来说,是多事之年,同时也是收获之年:新型电动桥塞工具成功通过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自主创新产品鉴定;自主创新研发的《电动投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多级液压桥塞坐封装置》《电动液压桥塞坐封装置》《回油复位单向阀装置》等4项成果获发明专利。

小发明大环保

“小诸葛”勇闯科研路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生态环境。”油田作业中环境保护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在常规的油井抽汲求产施工中,会出现因防喷盒密闭不严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不让油污落地?谭文波用自己的"小发明"给出了答案。

2017年3月的一天,谭文波在完成日常施工任务之余又围绕着“抽汲防喷盒”的加工改造日夜忙碌,这已经是他为新项目开发连续作战的第三天。他先后尝试四种“新型防喷盒”的改造方案,但都均被自己一一否定。

改造进程受阻,神经高度紧绷的谭文波告诫自己:“不能急,要保持头脑清醒,重新整理思路,一定有一种方案可行”。

凌晨1时,创业基地顶驱队内夜深人静,谭文波在厂房外大口大口地抽着闷烟。他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防喷盒与抽汲绳完全动态密封”的问题。突然,灵光一闪,一个新想法从他脑子里蹦了出来--既然要密封,现在围堵不行,疏浚可否?

说干就干,他打开厂房灯、启动电焊机按照新思路对工具开始连夜加工。终于,经过反复多次试压和动态模拟试验,看到所有参数符合要求后,他按捺着喜悦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却还在担心现场试验的真正考验。

次日,谭文波带着他的“新型抽汲防喷盒”亮相百34井,进行首次现场试验。

随着抽子的快速上提,紧盯着防喷盒的谭文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方罐罐口出油了!”试油队员工大声报告着。谭文波看着自己制作出的新型防喷盒矗立在数米高的防喷管上静若处子,整个抽汲过程安全环保,无油滴落地。

终于,他紧缩多日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会心地笑了。至此,一项从研发到应用仅用不到10天的革新发明工具诞生了。

同在现场观察新型防喷盒应用实际效果的公司副经理肖辉,一把握住谭文波的手激动地说:“太棒了,真是好样的!感谢你,这个小发明可为咱们试油抽汲工艺解决了环保大问题呀!”

2017年5月,新型抽汲防喷盒在原防喷盒的基础再次改进,丝毫不增加原防喷盒尺寸,结构紧凑,现场使用操作简单、环保使用效果很好,深受施工作业队的欢迎。

“我们是中国石油从事钻探工程技术服务的专业化公司,起源于1939年成立的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成长于钻探行业的专业化重组,具有铁人基因、石油精神。多年来,我们始终不忘找油找气的初心,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秉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以‘立足西部、面向中亚,建设市场竞争力强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为目标,强化企业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西部钻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宝增说,“谭文波是石油行业的宝贵财富。我们正是拥有像谭文波一样众多优秀员工组成的铁人队伍,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地区比较优势逐渐凸显,为中国石油西部各油田和中亚地区油气增储上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石油报记者黄智明 通讯员唐泽生)

****************

大国工匠!中国手工艺品惊艳伦敦

作者:新华社视频

发表时间:18-05-1115:27新华社官方帐号00:45

【简介】2018伦敦手工艺周中国展区9日在伦敦友好俱乐部开幕。本次中国展区以“技艺中国”为主题,旨在宣介中华非遗技艺的历史与传承,展现中国手工艺品的品质,以及东方工匠精神的纯粹与坚持。

记者:梁希之、报道员朱敏

编辑:李姝莛

--免责声明-- 《「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这篇文章828la109929。

【结语】:「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很急!」公司急求一篇600字关于《大国工匠》有感】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09929'></small><noframes id='828la109929'>

  • <tfoot id='828la109929'></tfoot>

      <legend id='828la109929'><style id='828la109929'><dir id='828la109929'><q id='828la109929'></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09929'><tr id='828la109929'><dt id='828la109929'><q id='828la109929'><span id='828la109929'><th id='828la109929'></th></span></q></dt></tr></i><div id='828la109929'><tfoot id='828la109929'></tfoot><dl id='828la109929'><fieldset id='828la109929'></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09929'></bdo><ul id='828la109929'></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