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

时间: 2020-09-01 23:26:20 分类: 美文赏析

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

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

****************

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

作者:千瓦网

发表时间:18-09-1808:54

浪漫轻松温馨爱情家庭阳光轻喜剧的标签有些长,却一直是在平淡乏味甚至丧气低落的生活中为我带来元气的良药。这种风格的美国电影是小编最喜欢的电影类型之一,特别的情节、特别的取材、特别的演技和特别的幸福组成了这一部好看的轻喜剧,轻松的情节中又能给观众带来很多的感触。

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

讲述的是连个夏令营小女孩不打不相识,竟然发现了自己是利益的双生花姐妹,于是在两人的一致决定下开始了一段再度复合父母的历程,这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亲情

这里的天生一对并不仅限于爱情故事,还包括一对相隔天南海北的双胞胎姐妹冥冥之中相遇并相认的故事。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林赛·罗韩一人分饰两角更是如此纯真可爱

高中夏令营期间老师给我们放了这部影片,在课堂上混乱的看完,只留下了一对双胞胎在夏令营期间相互针对把老师同学们闹得鸡飞狗跳的画面。

大学期间再次翻出这部影片观看,惊叹于一对双胞胎为何长得如此相像,连雀斑都生的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为同一名演员所饰演,又惊叹于11岁的小女孩能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个性把握得如此完美

温馨搞笑的剧情是这部影片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大亮点,两个极为相似的小女孩在夏令营中不打不相识,意外发现自己其实是父母隐瞒下的一对双胞胎,于是她们互换身份来到了从未见过的父亲母亲家里,开启了一段帮助父母找回爱情的旅程。

如愿以偿的圆满结局让人感受到爱情浪漫的同时内心也如清风拂过一般清澈舒适唯美活泼的故事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故事中青春活力的小女孩又让我想到中西方国家的差异之处,大多数中国小女孩含蓄内敛,也很少有独自参加遥远夏令营的机会,而电影中的她们生活开放并且无拘无束,流露出自然真实的美。

心情烦忧的时候选对一部治愈系的电影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两姐妹最初相遇时在夏令营中是一段搞笑的闹剧,来到从未见过的亲人身边又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温馨亲情片,最后撮合父母的桥段又是浪漫的爱情故事。

这部影片充满着欢笑、泪水,让人感到温馨快乐,还有感动生命中每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又是那么的不同寻常,爱情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每个人都有资格得到它,不管你特不特别,有不有趣,它会让你神魂颠倒,生活天翻地覆的同时还能创造奇迹。

****************

经典电影 观后感

作者:悦佰

发表时间:18-01-3017:47

经典电影观后感一

  这是至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的法语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前看过的法语电影多数以浪漫爱情为主题,但这一部不同,是以音乐和师生间的动人情怀为主题的。听到莫朗奇的歌声时,我就忍不住挥动双手指挥,有一股强烈的愿望想学法语歌曲,怪不得那么多人说法语是最美丽的语言。

  最近看上了戏剧大赛才有冲动想马上看一下这一部电影。

  “我从他的眼睛看到了很多东西,骄傲,被宽恕后的开心,第一次学会的感激。”莫朗儿的声音真的称得上是天籁。他在课室里独自练习的时候不仅震撼了老师,我相信肯定也震撼了所有的观众。虽然戏剧大赛那个人拿了法语歌唱大赛的一等奖,但是我当时也没觉得他唱得有多动听,但是电影里面的小男孩似乎可以唱到人们的心坎里,触动心中的那条弦。一开始离开的那位老师说叫马修小心他,因为他有着天使的面孔以及魔鬼的内心。帅气俊朗的外表下面总是隐藏着一颗常人不易察觉的敏感的心。他的感情是细腻的,热爱着音乐的他在合唱队里表现得漠不关心,深爱着母亲的他在亲人面前表现得冷漠安静。马修在一步步融化他内心外面的冰壳,最后终于在他脸上看到了动人的微笑

  不得不说马修老师真的是一个十分值得人尊敬的老师,从他惩罚学生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温柔的人。让恶作剧的学生停止他们的行为不是用体罚或者禁闭,而是让他们见证恶作剧带来的后果,让他们为自己的后果负责,产生的内疚感会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修会尝试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会轻易生气,把学生的恶作剧和嘲笑一笑置之,还会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们也渐渐地接受这位老师。

  派皮诺是一个让人怜又让人爱的孩子,每个星期六等着爸爸来接他,可惜他早已经是个孤儿,相比起其他孩子,他更羞涩胆怯,但是有着一颗执着的心。每次合唱合练的时候老师把他抱在讲台上,他也特别收到老师的关爱,最后终于幸福地跟着马修老师离开。

  其实,池塘指底的学生也不算是屡教不改的坏学生吧,他们在马修老师的课上还是挺安静的,按照老师的指示来作,只是很偶尔的时候才有一两个学生不听话。马修老师很幸运地是,遇到了一群热爱音乐的孩子,而他也是因为想施展自己音乐才华的老师,他既可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提起了学生的兴趣,令他们从良。他们在最后表演的时候,我被他们深深感动到了,放牛班也有春天!老师就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天赋,而不只是一味揪着他们的错误来惩罚。

  经典电影观后感二

  其实有很多东西想要写,但是还是先挑一些比较重要的说吧。

  首先是关於现实与虚幻的关系;影片一开始呈现给我们的背景就是 2035 年病毒已经大规模传播,人类已经被迫转移至地下生活的世界,从此引发了开始时男主角被选中到过收集信息(information)等一系列情节;但是影片中不断穿插出现的女主角和男主角对於虚幻和现实的讨论让我不得不怀疑,这个预先设定好的背景是否也是假的,是否一切都像女主角向院长汇报时所说的那样都存在於我们的想像(they're all in our mind)之中呢?整部影片所叙述的这样的一个故事,是否也只是男主角脑中的一个梦而已呢?更或者,男主角本身也只是计算机模拟的一个程序呢?

  影片中许多的场景都可以被一一对应起来,比如说:

  未来(2035)——过(1996/1990/1920)

  科学家——精神病医院的医生(注意性别和人数)

  抓到的蜘蛛标本——从窗沿上抓到的蜘蛛

  徵集自愿者(volunteers)——机场徵集志愿者的广播

  时间机器——CT/核磁共振记起(注意外形和运作方式)

  收集信息时进入的建筑——百货超市(注意出售的物品)

  进出地表时的消毒程序——进出精神病医院时的清洗程序

  其他还有很多,甚至连那个神秘的声音也可以算是,大家可以自行寻找;说道神秘声音,它称呼男主角为巴比(Babi),这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而这个神秘的声音是否暗示这男主角的真实身份?是否男主角在现实的世界中的名字是否就叫做巴比?

  然後是关於影片最後一段的一系列情节,这里我们先假设片头 2035 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

  影片中男主角多次表露说自己的身份是观察者(observer),而观察者一词意味着你所能做的除了观察和收集信息(information)之外不能够改变已经发生的过,也就是说影片中的时空旅行是符合自洽性的理论的;病毒的传播、50 亿人类的死亡都是已经发生并且不可盖面的。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何男主角只是弄清楚了十二猴子军与病毒之间的关系就获得了特赦,如果科学家们真的想要改变过,完全可以在监狱中多挑选一些自愿者(volunteers)进行旅行,这样要改变过会容易许多;同时也能够解释最後女科学家的出现亦是来收集信息的,她对於自己身份的介绍中所提的保险(in insurance)应当解释为以防万一;而且如果科学家监视到病毒在机场已经被打开,那麽他们完全可以立刻传送男主角回到现在,并重新进行传送(男主角可以保留大部分记忆,如果在现在为他制定好计画,在 1996 年阻止病毒传播简直是轻而易举)。

  因此我认为这部影片有很大的可能是在探讨有关於精神病人所面对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的混乱世界和这之中的痛苦(注意男主角面对不同世界转换时的精神状态)。

  当然每个人对於同一部电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这里所说的也不过是一些胡言乱语罢了。

****************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152部·《搜索》阳光一点,请尊重别人的努力

作者:四夕清荷

发表时间:18-09-1818:13

电影改编自唯一一部网络作品入选 “鲁迅文学奖”的小说《网逝》,《网逝》最初发表在“晋江文学城”上,时名为《请你原谅我》,讲述了一个关于网络暴力的故事。

《搜索》是个写人的电影。故事从一个极小的社会事件开始,逐步深入,通过不同的人物线索表现各个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实景,通过千姿百态的人物的种种选择,触及到大家今天真正关心的种种问题,折射出大变革时代的价值观。

电影主要关注的是网络暴力,也是当下非常现实的现象,常常发生在我们周围。一个身患绝症的漂亮白领叶蓝秋,由于情绪低落,拒绝在公车上向老人上座,并出言不逊。偏偏一切让实习记者MM拍了下来,后来资深电视人陈若兮不断炒作,逐渐歪曲事实,群众不明真相,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所以,观看本片时有一种不是电影,而是新闻报道的感觉

都市白领叶蓝秋,在一个如常的早上,因为没有在公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的命运

上市集团老总——城中富豪沈流舒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涡,沈流舒是国内一家声名显赫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一位从草根一路打拼上来的成功人士,不是富二代,所以他身上保有平凡阶层的特质,在做买卖上也有非常过人的一面,但事业心过强也就相应的会影响到家庭生活,虽然他对老婆非常疼爱,上千万的珠宝也是毫不手软,可是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 ,因他的秘书叶蓝秋“公车不让座”被电视台记者陈若兮盯上,进而卷入整个事件当中……

阔太太莫小渝因此勇敢地从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庭中落荒而逃;媒体新鲜人杨佳琪因此 看透职场冷漠并借机成功上位;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因此红极一时却又急转直下职场情场两失意;失业且负债累累的杨守诚因此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却也因此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意外旅行”。

叶蓝秋宛若南美洲丛林中得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引发了一场发生在中国南方都市里的“南太平洋风暴”。七天时间,因为一件公车上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几个人被卷入其中,生活被迫推离既有的轨道,甚至命运都被彻底改写。

叶蓝秋最初被媒体关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尊老爱幼的传统下,不让座的行为以及一句超有创意的气话足可以引起公愤。但是事态的发展愈发失态,围观叶蓝秋不再仅限于“不让座”,围观演变成为消费。媒体在消费她的话题,记者通过消费她得到业内认定,老板消费她而获得营销,公众消费她已获得对“小三”等等话题的宣泄以及道德感的自慰。在由整个社会所建立起的媒体网络里,叶蓝秋已经不再是那个富豪的秘书,不再是一个淋巴癌晚期患者,不再是一个寻找生命最后慰藉的弱者,而是被型构成一个骚货、不道德者、坏女人

就像这人物漫画海报所写,其是绯闻女孩,男人视为知己,女人视为祸水。其有成为网络红人的资本,所以可以由一个屁大的让座事件引发小三说,人肉搜索搞得满城风雨。方其被道德帝们群起攻之时,各种脏水泼来;而最后其身死真相大白时,虽然片中未说明网友们的反应,我想道德帝们肯定是话锋一转,转而当起眼镜姐捍卫者,攻击那些当初泼脏水的记者、车上人员及其他网友,这就是网络,一个可以随时转变身份的世界。

最后,叶蓝秋的离开,换来了各方的原谅、理解、同情、支持,当然,最可贵的则是她所不知道的杨守诚的爱和一生的怀念。陈若兮却因此落尽了沈流舒的圈套、遭遇了杨守诚的背叛

网络时代里的人肉搜索让更多的人成为手中有刀者,且让更加多的人成为心中有刀者。被围观的叶蓝秋已然毫无私密可言,通过各种或貌似正当或下作龌龊的手段,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叶蓝秋变成一个透明人。有人说,不道德者无隐私可言。但谁又能说暴露他人隐私又会是道德的行为呢?网络、媒体让人无处遁形,公共资源所隐藏着的暴力元素令人发冷。

在现在这个媒体发达的社会,不再有单纯的受众和传者,每个人既是受众,亦是传者,就好比微博,每个人在转发的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一次受众向传者身份转化的过程,同时完成了一次次级传播。这样一来,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用错误去批判错误!

这个世界最高的智慧并不是智商,而是冷静!多一点冷静也就多一点思考,多一点思考就会少一点无知,少一点无知就会少出卖自己的善良

阳光一点,请尊重别人的努力!

------------------------------------------------------------------------------------------

电影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为我们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电影,如宝藏。它给你的力量和启示能让你取之不尽。

配图源于网络和观影截图,感谢原图!

****************

无名之辈电影观后感

作者:小辫子的时尚生活

发表时间:18-12-1809:35

今天下着小雨,和闺蜜闲着无事一起来看《无名之辈》,感慨颇多,无名之辈正如电影名字,讲述的是发生了一宗乌龙劫案,继而一群看不清前景的失落小人物被串到一起,各自命运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怀抱着不同的目的各自奔忙,笑对生命。

马嘉旗在轮椅上的那一段,慌乱羞愧不安甚至带着绝望,牙尖嘴利的对哥哥大呼小叫的咒骂和叫嚣,却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说“我原谅他了”。高老板做房地产破了产但没有选择跑路,反而是积极筹款努力面对。

还有大斌与霞妹的爱情,大斌说,我从不在乎她以前是做什么的,我只在乎她以后是做什么的,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卑微,是懦弱,这简直就不是个男人,可是他爱,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连命都可以不要,何况只是妥协呢?爱情都是需要妥协的,没有人可以在爱情里活的高高在上。

其实现实生活也是,成年人没有容易两字,每个人都用力的活着,虽然有时候用力过猛,每个人也都认真的拼着,这个影片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更是熨帖到心底的温暖。

我们心中都有过那个疯狂的无名之辈,奔跑在荒谬的世界跑道上,好像没有按下暂停键的权利, 一段一生只有一次的经历。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剧情分线彼此联系又相互牵制,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没有人能是完美的,但所幸大家都是真实的。人生并不完美,却并不代表它不美。所以活着,才可能更接近幸福。

****************

写一篇历史电影观后感,影片整体应有的大气和悲凉感

作者:阿德娱乐爆料

发表时间:18-03-1922:54

尽管土耳其历届政府和学界一直否认在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915-1917年间,发生过亚美尼亚人坚称的、导致150万族人死亡的屠杀事件,甚至将“承认屠杀”写进新刑法第301条款予以定罪,但包括法国、俄罗斯、美国、希腊、欧洲议会和联合国在内的多方,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承认“种族灭绝”罪行的存在,法国方面甚至针锋相对地制定法案,规定任何否认大屠杀事实的人将被判处1年监禁和4.5万欧元的罚款。反映在电影史上,关于这一历史悲剧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2002年,加拿大籍亚美尼亚裔名导阿托姆·伊格扬,就以象征民族精神的阿拉若山(如今在土耳其境内)为名,拍摄了一部裹挟着移民家族记忆的震撼力作。可作为当今的土耳其人,虽然已经可以在伊斯坦布尔的酒吧里自由讨论这段历史,但如果让他们来拍一部,始终会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事情。好在费斯·阿金是一位土裔德籍名导,只是他大量关于血缘故乡的名作,常被观众直接视作当代土耳其影坛巨匠。由他来审视这段历史,不仅需要历史大局观和政治勇气,还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尴尬处境——是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是残忍的凶手,可总也不能把自己民族刻画的十恶不赦吧?面对着巨大的情感困境和历史野心,他下了大力气将新片《切口》,打造成自己“爱情、魔鬼和死亡三部曲”的终章。

爱情,是2004年的《勇往直前》,一对土耳其裔德籍青年男女轰轰烈烈又遍体鳞伤的爱,让此片荣获了当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魔鬼,是2007年的《天堂边缘》,2组6个人物,串联起从柏林到伊斯坦布尔的两段极具感染力的乡愁故事,也让两个角色置身两地的意外死亡被巧妙的编织而起,此片也强烈的剧情张力荣获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此次的《切口》,则轮到一个亚美尼亚父亲Nazaret,在上世纪初的大屠杀中幸存下来,并千里寻女儿的传奇故事。看上去,像是冲着三大电影节都来捞一遍大奖的节奏?不过一切的追逐和寻找,是串联起三部曲的那串钥匙。可一旦格局拉大到民族悲剧史实层面,这串本该可以同样开启打动观众心灵之门的钥匙,就似乎失效了。以往非常精巧的人物设置和故事冲突,在费斯·阿金宏大的历史观表达欲下,让位给了单主角与大时代息息相关的生命历程,也就随受苦受难时间轴,拉扯成一部流浪相册似的肤浅“景片”。

从妻离子散的土叙边境小城马尔丁,到做苦力筑路的叙利亚小镇拉斯艾因,再从被好心肥皂商解救到的安乐窝阿勒颇,到黎巴嫩教会孤儿院,一战奥斯曼帝国东部的历史,就被强硬的套到亚美尼亚难民身上。开头白鹤飞过天际时,父亲Nazaret对两个女儿说,“这预示着将有一段漫长的旅行”,于是,战后的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寻亲旅程。以邮轮清洁工身份来到古巴哈瓦那,再以偷渡客身份抵达美利坚佛罗里达,随后跟着女儿曾留下的只言片语踪迹,找到明尼阿波利斯毛纺厂,最后相逢于北达科他州荒原上的鲁索。费斯·阿金为这段旅程下了不少资料搜集和阅读功夫,知晓幸存的亚美尼亚人,确实有着从黎巴嫩到古巴再到美国的漂泊线路,也清楚上世纪初明尼阿波利斯发达的纺织行业。可又是与前半段同样的“景片”问题,将这些历史与地理,以人物表演幻灯片的方式生拉出来,再加上一些可有可无、试图表现寻亲艰辛的西部冒险片式段落,让影片整体应有的大气和悲凉感。

【翠华娱乐不一样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欢迎留言评论!

****************

关于电影《影》的影评和观后感

作者:子栋带您解说历史

发表时间:18-12-1314:37

昨天父亲忽然提议看电影,我选了这个。不得不说选了个相当不适合的片子,对阖家观赏来说太血腥了点。

画面唯美,整体黑白灰三色,光影把握也很好,几乎每帧都能截出来当屏保...不过我有些好奇为什么不拍3D,观影者身浸水墨世界里的体验一定很新奇醉人吧。

看完后剧情给我的感受,像是向一幅落笔浓重而大面积留白的雾雨山水画上,忽然挥去大片浓黑的鲜血。

江山的争夺何曾纤尘不染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几个存疑或者觉得有趣的点。

①电影开头便是结局时小艾惊恐奔去殿门,却没有勇气打开沉重的门的画面。世上无旧事,终即始。

②关于境州的母亲。我倾向于是沛良杀了她。第二波刺客确实是子虞派去的,与其妻子有染,又是真正有战胜杨苍之功的影子都督,子虞不会留他。但子虞回选择在境州与母亲相会心情放松时动手,其母只是目不能视的衰老妇人,刺杀的难度全由境州制造,移动困难的母亲还会是他的拖累。让他看到母亲的遗体只会让他警惕和愤怒,刺杀难度剧增。而沛良杀了他的母亲,可以嫁祸给子虞,更通过杀死子虞派来刺杀他们的杀手让境州憎恨子虞,服从于他。境州对杀手怒吼时杀手对视,我认为是疑惑,因为刺杀目标之一已死。我想境州也已经想明白,所以才杀了沛良,因为对他来说无论为君为臣都无差异,杀之,报仇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③子虞扮作斥候进殿时,有境州和小艾表情的特写,两者都是惊讶,小艾的表情没有悲伤。一是相伴多年的妻子,一是瞒天过海的影子,两人都已看出,斥候就是子虞。小艾是子虞的妻子,没有警示沛良可以理解;而境州也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早已对沛良心存杀意。沛良竟觉得自己是决定这盘棋命运的人,正为终于除掉心头大患而放声大笑手舞足蹈,实在可悲。

④关于清萍。由于鲁严从敌而被许给杨平作妾的长公主。沛良知子虞会趁境州挑战杨苍时夺回境州城,自然知道这婚约不过是缓兵之计,却自始至终没有给清萍说。性格浅薄任性的清萍会一同攻城报羞辱之仇,对于朝夕相处的兄长来说并不难猜。我想,清萍的死也是沛良设计的,也许他已经不再想要这个见过他谨小慎微,处处与他为难的妹妹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⑤我认为田战归属了境州。田战与子虞密谈前后,都有他与境州对话的特写。而子虞也并不信任田战,打算事成之后杀之后快,因为他不想田战于他,是他于沛良。因此即便扮作斥候进殿时已身负重伤,也并未向田战寻求帮助。田战也已经意识到他的杀心,因此才归属了境州。沛良让诸大臣离殿,以及境州出殿说沛良驾崩之时,他都没有惊讶的情绪,一脸淡漠。

⑥沛良看到‘装着子虞头颅的匣子’时,激动的扔剑,然后被子虞一剑刺倒在地;子虞刺伤沛良后,疲惫的扔剑,准备偷袭境州市,被境州一剑刺倒在地...我说这么剑拔弩张的环境里你们扔什么剑啊剑这么好的东西拿在手里不好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⑦我一直以为沛伞就是那把黑色的大伞。对上帝视角的我来说,大概境州在训练沛伞的那段时间是最平静的吧,虽然有人逼迫,却是在平稳的变强,突破障碍。江湖若如此多好,子虞持翠竹,境州持黑伞,无刀刃与兵戈。

⑧最后的结局应是境州成为新的主公,小艾为后。小艾之所以奔走而停,是因为她知道,即使向群臣说,这个人不是子虞,这个人杀了主公沛良,那又如何?境州是夺取城池的功臣,不是子虞,不是主公;境州已杀死杨苍成为新的战神,又有田战辅佐,武将不能胜之,文臣更不必说;即使揭发境州,也不一定能扳倒他,就算扳倒境州又如何?背叛丈夫与境州有染,又揭发境州弑君之罪,境州要杀她,群臣不会容她,终归会死无葬身之地。与一国王后的待遇相比,她会选哪个?

⑨剧组的音效投资全用来制作剑入肉体的声音了吧?

⑩子虞的发型好飘逸啊,想拥有。所有角色的服饰都好飘逸啊,想拥有。

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部分写得好差,真佩服写故事提要的人。)疯癫怯懦的君上忌恨都督功高盖主,气恼臣下背主求荣,却表面上依然戏作昏君模样,暗中设计对方,以江山棋盘杀人;癫狂病弱的都督子虞为报一剑之仇,囚影子境州一生,贪婪境州之土和主公之座,愤怒妻子与境州之私,弑主篡位;隐忍迷茫的境州杀死子虞之敌,终归故地再无亲人,杀死子虞和沛良后偷梁换柱,成为新王。

前期叙事的感觉太强节奏过慢,觉得多些回忆杀的话境州的角色会更丰满。然后清萍这个角色吧...你说你和你哥在夺位时步步为营相依为命怎么就把你养成这么个嚣张跋扈的性格,对方羞辱你你就亲自去刀人家还把自己送了,夺位怎么可能没点羞辱的事,这都没被整死,其实是你的主角光环在剧情开始的时候忽然没电了吧?暴言预警,可能是因为这种全程生气/噘嘴瞪眼比较好演。

3.总之,这个电影给人的视觉感受还是不错的,像是国手在安静绘制一幅山水画,在境州打开沛伞的一刻,忽然层层叠叠挥上数道浓郁的鲜血。但是后半段总是忽然一剑,让人心脏都不好了。

整个故事情节对一个电影的时长来说来说还行吧,角色塑造也不错,但是前半段略感拖沓仿佛是个太极/中国风宣传片,本可以放入更多细节进去。虚构故事不可信可以理解,但毕竟是打算走进国际的,普通的持剑去挑战不好吗,为什么要发明一把伞刀...阴柔之气入伞,妖娆三步,不了解的人不会对中国武侠产生什么误解吗?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电影地久天长观后感

作者:Rombo爱分享

发表时间:03-2206:26

错乱的时间线剪辑手法,一开始让人有些分不清时代转场,但又像故意设悬一般,让人边揪着心猜测边害怕情节是自己猜测的那般(上次有这种感觉时还是暴裂无声),将近3个小时的片长显得有些闷而漫长,却让人物的细腻情感来得更为透骨。

整个故事的内核像极了余华的《活着》,丧子之后的痛即使不是感同身受也是让人难过万分。片中有句台词大致是“时间早就在那时候停止了,剩下的时间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慢慢等着老去。”那种感觉就像他们抱着遗憾活了下来,却多少失去了些活着的意义,仿佛这一刻直面死亡也无所谓,但还是要为了活着的彼此强撑下来。时间真的带不走这类伤痛,你真的,也不知道他们故作坚强后又会在哪一秒爆发悲伤,去恨谁,又该同情谁?最后只能感慨一句命运弄人。

影片里刘耀军(王景春饰)的手机铃声从头至尾都是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就是she曾经引用到《不想长大》里的旋律),似乎显得格格不入,但却是拉人“出戏”的有效手段,否则像我这样的很容易就陷到角色悲伤中无法自拔(还错以为这是自己亲眼见证的一段悲惨人生)。这首曲子估计也是刻意选之的,因为莫扎特在创作它时也正经历着人生中悲惨难熬的时光。

说说演员,还是会偏爱齐溪,这个自看过她的话剧舞台后就让我疯狂爱上的女人。穿一身红裙翩翩起舞时,那种天真烂漫的少女感,真的好美。抽烟的镜头总是能看到“明明”的影子,又一次地出演不讨喜又挑战人三观的矛盾角色,但还是忍不住去偏爱她,看《浮城谜事》的时候也是如此。或许,我天生同情这种“一头扎进爱情里,卑微又执着”傻女孩儿。她们是天真的,又是易碎的。

剩下的角色中,王丽云(咏梅饰)这个角色则太过悲苦计划生育的受害者,男权社会中最为乖顺的那种女人。不曾责怪自己的丈夫,那个男人明显带着普世的“懦弱感”,最关键的时刻总是掉链子,但她还是没怪过他,所有的苦只是往自己的肚里咽。身为女人拥有第六感明明感知到什么,却还是为丈夫着想的多些。那个时代戕害了多少普通人,尤其是心肠本就柔软的,女人。

最后影片选择了所有人物“和解”这一结果,意料之中的事儿理想,却也是让所有人物“放过自己”。你知道的,带着恨意生活,实则是在折磨自己。人物既已被虐的体无完肤,没必要再狠到掐灭他们身上残存的希望之光。像“古希腊那种冤冤相报的悲剧”,很多当代人已经不懂得也不愿意去接受和欣赏了。影片当然可以再悲惨一些,但,真的也没必要。

****************

推荐《一次别离》电影观后感

作者:专业综合解说阿贞

发表时间:18-10-0909:30

电影结尾在二人离婚孩子被问选择谁时,孩子泪如雨下,二人则出去坐在走廊里的长椅上。西敏时不时瞥向丈夫,纳德,纳德又回避般的扭向一边。二人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又好像真的反悔了但是却谁也不肯低头。

刚开始看到女佣瑞茨战战兢兢打开纳德家的门,瑞茨的小女儿也被嘱咐不要乱动的时候,心里是充满同情的。本能的意识是可怜的孩子,每个人生下来就不是平等的,小孩子的世界都是美好而天真的。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告知哪些东西是不属于你的,哪些东西不要乱动我们付不起责任,孩子看到母亲严肃的警告,当真是胆怯的眼神。之前就有一篇文章讲述寒门难出贵子,其实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真实性。环境很能塑造一个人成形,你去职场就会发现那些爱开玩笑,不太按规则行事,很有主张的人大部分出身是家庭条件好些的。那些工作了很久也安分守己,战战兢兢的,相比之下多半是家庭条件欠佳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份工作难得,理应珍惜。这些穷人家的小孩整天被长辈教导的是要遵纪守法,别迟到,别太出风头……可生活没有说可怜谁就让谁成才的,教育也决定了性格,也许做起事情来就没那么有魄力了。社会在进步知识也是需要积累,如果不能左右自己的出身,那我们就努力为下一代打好基础,让她们也可以活得骄傲些。

社会是有阶级差别的,可能你是个穷光蛋,他是个工薪阶层。你俩同时对质,大家会更信任那位工薪阶层说的话。现在碰瓷的不稀罕了,老人摔倒的事情也不稀罕了。之前大家也许会同情那些本来就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后来发现被同情的人是带着某种利益去博得大家的感情的,知道真相的我们大跌眼镜。从此,多了些麻木,真真假假的也不愿去猜了,真的也好假的也罢,我们都不问了。不知道这样算不算一种悲哀。

夫妻吵架,原本就想离婚女方本着快速解决问题的想法,提出出钱和解,免得瑞茨丈夫威胁家人。而纳德却不以为然,不是我的错凭什么让我去承担,我要证据。他还告诉西敏做事情不要逃避要去解决问题直面问题。最终两人不欢而散。沟通是简单的,可当沟通时一人捂住了耳朵那么就难了。西敏是女人,她在搬回娘家住的时候多次从女儿口中试探纳德有没有难过,其实她还是爱他的。而纳德在与媳妇争吵后也向女儿说也许你妈妈是对的,他也是听进去了。这些细节都是爱的表现。一段感情中女人若能多些崇拜,男人若能多些宠爱,日子定不会太差。唯恐就是男人在女人身上看不到自身价值,女人在男人身上体会不到被在乎的感觉。爱其实很坚固的,但人心都是脆弱,所以我们需要别人给予拥抱亲吻。过日子也挺难得,男人不可能天天花着心思去考虑老婆,老婆也不可能在被冷漠后还去恭维丈夫。最终结果是我选择离开,只是证明我比你洒脱,就想看你生气,你生气了那么我就平衡了。其实转过身的一刹那她就会流泪了。有爱却分开了,多半是一种无奈

再说下信仰,我觉得分两面看比较好。

为了生命的存活,瑞茨只能说谎,但同时她又惧怕上帝的惩罚,害怕遭受报应。上帝让人成为精神的虔诚者,却无法解决物质的贫乏。当纳德让瑞茨把手放在古兰经时,她不敢发誓。如果她发誓流产是纳德推造成的,她就将得到一笔可以偿还家里债务的钱。可是面对上帝,她不敢撒谎,不敢发誓。信仰某些程度上对人有着道德的约束,但也有些愚昧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真诚的,她们渴望和平渴望爱。孩子最怕父母离婚,每次看到他们吵架,自己都是恐惧。怕她们分开怕自己的爱再也不完整。他们从小就会看爸妈眼色,稍有希望便去撮合。但当吵架的环境一直持久很长时间,孩子就不会再有太多希望了,他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也许她会突然叛逆,突然学会了抽烟,突然变得内向。不管变化成什么样,都是在对父母关系的一种挣脱与无奈。

尊严和金钱本不是矛盾的,可当真的没钱了,你的尊严还会被看得很重吗?面对被怀疑小偷,瑞茨多次奋力解释。面对明明可以对上帝发誓就可以得到一笔钱的瑞茨,最终选择了放弃。为纳德撒谎的女儿最终还是流泪了。虽然纳德可以免于坐牢,但是谎言让心灵受了责备。

生活本来就是有很多琐碎,我们都是社会一份子。法律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就让我们一直善良下去,多去关爱身边人,多遵从事实吧。

第一次写影评,写了这么多,我的感情世界也真丰富呀。

****************

2018年电影观后感·第58部《英雄》

作者:四夕清荷

发表时间:18-04-2621:59

把美好的东西毁给人看,那是悲剧。而建立在美好之上的牺牲,是伟大的英雄。

刺客不杀,为天下。杀刺客,同为天下。《英雄》讲一个中式哲学的刺秦故事,摄影构图美,配乐美,服装美。一个故事一套色彩,一套服饰比一套淡雅无杀气,一个故事比一个接近真相,寓意也美。

黑红黄蓝绿白,色影艺术,浪漫古典,象征权力和神秘的黑色,象征欲望和谎言的红色,象征信心和矛盾的黄色,象征理智和猜疑的蓝色,象征回忆和冲动的绿色,象征纯净和真实的白色,共同构成了《英雄》这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在短时间内(1小时20多分钟)高效的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例如,琴棋书画,国学哲学,老子庄子,武侠武术,历史厚重,秦朝宫殿,千军万马,山水风景。

《英雄》就很完美的营造出了一种让人心驰神往陶醉沉迷的情境和氛围,是视听乃至心境上的巨大享受与满足的境界,通过华丽、壮美、宏伟、精致得如同一幅幅无可挑剔的画卷般的场景设置,加上大气、悲怆、哀怨、凄婉和缠绵的配乐,仿佛把人带到了一个纯净无暇充满东方美学和神韵的国度中,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秦国之所以是黑色,这是有原因的,秦始皇根据齐国人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金、木、水、火、土,周朝是火运,秦朝是水运,五行相克,水能灭火,五德再和五色相配——白、蓝、黑、红、黄,秦朝尚黑。所以在《英雄》里边,秦始皇大殿和秦军,布置的一切都是黑色。

电影用叙述、猜测和正解。通过身穿不同颜色服饰的同一人物群来加以区分,冷暖色调的对比,对人物情感和情节意外的转变也起到了一定意义的象征作用,无名编造的‘叙述’中充斥着背叛、嫉妒、愤恨和悲痛,烘托这种激烈而强劲的情感浓烈的红就再适合不过了。有人常说蓝是种神秘、忧郁和怀疑的色彩,理所当然也就很恰当的用在了第二幕秦王的‘猜测’中。第三幕‘正解’又被划分成了两个小部分:回忆和结局,前者用的是绿后者用的是白,绿代表着暂时远离江湖的残剑和飞雪幸福安定的生活,及对‘家’的期盼,而白则不仅代表着他们纯净坚贞的爱情,内心崇高无私的美德和思想境界,同时也是最后他们洗净了杂念和卸下重负后的一种凄美而完美超脱的象征。

第一幕是无名编造的叙述,其中的冲动,背叛,嫉妒和愤恨,用红色这种热烈张扬的色彩去表现,落日前的残阳和只在秋天才飘红的枫叶都代表着终结,残剑、飞雪在和如月之间上演过一出莫名其妙的三角恋后,生命不出意料的终结了。

第二幕在秦王的猜想中,神秘、忧郁带有怀疑色彩的蓝色。

第三幕的绿色,表示希望和安定的未来。纯白的色彩,残剑飞雪间忠贞高格的爱情使原本肃杀悲凉的背景多了一份纯净和心驰向往的幻想,英雄们内心无私的思想境界和洗净杂念的凄美超脱。

影片的最后,在所有的欺骗、猜疑、洒脱的支撑下,苍凉的大漠孤烟,残剑写出了两个字“天下”。曾经一往无前的他,在字中悟到了天下大义,剑意的终极便是和平。使一场仇杀上升到国家大义的层次上,关乎天下的人文主义情怀。

无名为了报仇,十年磨一剑,十年,没有名字,只是为了报仇,这是仇恨的力量,可以说无名天生也是一个很有觉悟的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所以没有名字;

残剑一个觉悟颇高的剑客,也许应该叫“圣侠”,浪迹天涯,和飞雪几乎是一见钟情,刚开始是为了帮她报仇,另外作为一个赵国人,他也身负国家的仇恨,三年练书法,从书法中体悟剑术。

庄子《说剑》中说,剑有三种,有天子剑,诸侯剑,百姓剑。这意思与影片最后秦王悟到的三重境界是一样的:“手中有剑,人剑合一,随意一片叶,也是利器;手中无剑,心中却有,剑气伤人;最后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用一颗包容 的心看待世界。”这正是天子剑中讲的,和平,不杀。

赵文王喜欢剑术,门下聚集剑客三千,每日对击,死伤无数。庄子扮作剑客前往与大王“说剑”:号称自己的剑法“十步杀一人,千里无阻挡”。赵王兴奋,挑出剑客与他比试。庄子不动,却说自己有“三种剑”,一种是“天子剑”,一种是“诸侯剑”,一种是“庶人剑”,他分别论述三种剑的不同制造和用法,说服了赵王以“天下”为重,不再玩剑,不再杀生。而《英雄》显然就是将庄子的这个故事移植过来,通过几位剑客在“刺秦”过程中的转变,用现代电影手段演绎了庄子的“自然”、“无为”的哲学理念。

整个电影看下来,爱的境界让你感动,从男女之爱到苍生的大爱,从家国之爱到天下之爱,诠释仇恨,爱情和天下三者,如何取舍。

电影中,侠就是英雄,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人甘愿牺牲自己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这就是英雄。

“一个人的痛苦,与天下人比,便不再是痛苦;赵国与秦国的仇恨,放到天下,也不再是仇恨。”

电影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为我们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 多希望。

好电影,如宝藏。它给你的力量和启示能让你取之不尽。

配图源于网络和观影截图,感谢原图!

****************

《找到你》电影观后感,剧情虽不够吸引人,但足以凸显人性和现实

作者:张焰青但愿花开如初

发表时间:02-1522:11

【原创首发,禁止复制抄袭,违者必究】

近年来,新闻上总是出现,拐卖,丢小孩事件。这部电影说不上是拐卖,也说不上是诈骗,但是处于现实角度来思考的话,这部电影确实令人深思。

都说这部电影是双女主,分别是姚晨和马伊琍。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律师妈妈做了离婚官司中被告男的律师,而此时她也正准备和父亲离婚,但是存在财产争夺问题,这时孩子不见了,最后知道是被保姆带走了,大家去探求原因,知道原因后,最后也选择了偏向自己负责案子中的母亲。这部电影剧情不吸引人,也不够悬疑,但是的确凸显人性和现实。

剧中开始交代了,精英律师妈妈在酒桌上出于无奈必须为那位多金的被告男打赢离婚官司。这与后来形成了一个对比。这位母亲当孩子不见的时候,在街头撕心裂肺的喊着寻找,寻求警察,自己找线索等等,凸显了孩子对于母亲的重要。到后来知道保姆把孩子带走,并且一直寻找原因,原因逐渐浮出水面之后,她心中虽有理解,但也无法原谅她偷走自己的孩子。

剧中母亲的生活状态,就是现在多数母亲面临的,这已经不止是生活了,这更是中国女性的一种困境。在职场上是精英,她们依靠知识改变命运。但是爱情和婚姻也该被列入自己的规划当中,毕竟这是人生中必须有的一个思考,工作婚姻如何权衡。只有做好了打算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令人难过的是,虽然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但是女性就该在家庭中承担起重任这种思想枷锁任然十分牢固,这个时代,女性追求理想,赚钱养家十分应当和普遍,但是由于性别歧视还在,这就对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境,如何权衡家庭和工作成为了女性应当的思考和决断。

这确实不太公平。剧中的母亲也确实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可经历了保姆抱走孩子这个事件以后,她深感家庭重要,她也选择抛弃被告男,十分坚定的站在母亲的立场上。令人悲叹的是,虽然法律会同情弱者但是,不得不说,法律会站在强者的一边。这次这位妈妈的胜利并不是法律有情,而是侥幸。

剧中的保姆也令人憎恨,令人心疼。她最初的婚姻是一个巨大的火坑,感情破碎不说,她丈夫还对她进行家暴,尤其是怀孕的时候。她为了孩子一忍再忍,可终究没有逃离生活的魔掌,从不幸的婚姻中走出来,又走入了生活的现实当中去,孩子患病,因为凑不够钱,被撵出医院,自己日夜照料,出去打工,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但是最终还是被生活打败,孩子去世,自己丧失心智。

令人歌颂的是母爱伟大,令人心疼的是明明有办法治疗的,单单缺少钱,让孩子走向死亡的深渊,令人震惊的是,无奈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帮不过来的。还有些暗自庆幸自己的处境,觉得自己往昔的烦心,根本就是无关痛痒。厌恶自己面对生活的矫情。保姆一生都活在丈夫和孩子为她设计好的轨道中,挣扎前行,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不公呢?

保姆这类群体,在社会中多得很,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她们感受了生活贫穷,也被贫穷逼疯。她们本心善良,但却被生活磨去了棱角,无奈苟活。这类人,在国家的福利制度中,可能状态会改进,但是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中国的某些角落里,人们肯定还在过着这种生活,为了吃饭而发愁,每天都挣扎着,只为活着,不为别的。

电影,本是悬疑电影,但确实在现实方面给人当头一击,敲醒那些只为了工作而忽视家庭的人,敲醒那些明明身处优境还在每天为生活矫情发牢骚的人,敲醒那些没有对家庭工作作出权衡的女性,要清醒,无论一个女性投身事业,还是只顾家庭,一旦出事,外界都会指责,因为他们无法面临自己所处的困境。

最好的办法还是做好预期和规划。当然,只要未来某一天,性别歧视真正变成男女平等了,这一系列问题也会随之淡化,或者消失。我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让深陷婚姻痛苦的一类人快点感受到婚姻的美好。所以,目前权衡好自己,只最理想的状态。选择好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喜欢电影的各位朋友,如果对本文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欢迎大家交流评论,小编会继续创作出更加优质的内容,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这篇文章828la109920。

【结语】: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天生一对电影观后感:温暖治愈的力量,让人如沐春风的美国轻喜剧】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09920'></small><noframes id='828la109920'>

  • <tfoot id='828la109920'></tfoot>

      <legend id='828la109920'><style id='828la109920'><dir id='828la109920'><q id='828la10992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09920'><tr id='828la109920'><dt id='828la109920'><q id='828la109920'><span id='828la109920'><th id='828la109920'></th></span></q></dt></tr></i><div id='828la109920'><tfoot id='828la109920'></tfoot><dl id='828la109920'><fieldset id='828la10992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09920'></bdo><ul id='828la10992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