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

分类: 历史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秦统一六国后,始皇帝认为分封制于国家统治不能长久,于是下令推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并且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除法家之外)的士者以及他们的著作都焚毁,以实现思想的统一。

 郡县制

郡县制

从以分封制治国到以郡县制为治国主要制度,首先是社会层次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中国从奴隶社会跨入了封建社会,开始了以皇帝为统治中心的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国家。分封制满足的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土地是属于诸侯的;郡县制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需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便可以购置土地。

其次是君与臣关系之间的改变,分封制时,周天子看似是国家的统治者,但实质上周天子只对他所辖地区有管理权,他不能插手各个诸侯国的事务,到后期实质上权利是臣大于君。郡县制则是皇帝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臣子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臣关系说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中国封建王朝当中,分封制和郡县制作为两项基本制度是经常被替换使用的。如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推行分封制,明太祖开国初期也采取分邦建国的政策,但是最后都导致了国基不稳,诸侯王发生叛变。所以之后的统治者选择均倾向于郡县制。

从中国二千多年的朝代更替中,可以看到郡县制虽然中央集权,也有诸多弊端,但相对于分封制而言,其层层递进,上下级分明的行政管理模式还是值得后来借鉴的。

秦始皇郡县制

郡县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时期,在出现郡县制之前都是实行分封制,在古代中央给皇亲贵族,功臣子弟或者前朝移民分封领土和统治权,相当于是各自为王的封建制度。这种分封制到最后就出现了一个弊端,那就是间接壮大诸侯称霸的机会。秦始皇上台后,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什么是郡县制呢?

秦始皇郡县制模型图

秦始皇郡县制模型图

郡县制就是以郡统治县,设立郡县这两个行政区域来管理的一种制度,郡县制的出现和盛行消除了分封割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中央集权,皇帝的权利更大了,能直接控制各个地方的行政制度。

郡县制的推行与盛行对于秦始皇开创的高度集权国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郡县制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渗透并起着一定的作用。郡县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毫不犹豫的采取了这项举措,将这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运用在这个封建王朝上,当郡县制一提出受到了各方的反对,他们对于此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秦始皇没有受他们的影响,他依然坚定着自己的原则,毅然执行,也是有着这一份决心与毅力,终于让郡县制在历史上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也宣告着世人,秦始皇成功了。

郡县制的推行告诉各诸侯不能在世袭了,郡守,县长等职位都要由皇帝亲自任命,这种制度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仅让政治稳定更让经济快速发展。

郡县制的作用

郡县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统治者阶级的利益。它的推行是古代中国从奴隶社会跨入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使得中国第一次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中央政府的地位第一次被真正重视。

郡县制

郡县制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郡县制就是中央集权制度。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统治者的手上,地方官员没有实质的权力,只要君主不要太过荒淫无道,就不会发生百姓造反的事件,而类似于周朝后来诸侯称霸和西汉初期的七王之乱的事件更不可能会发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保障了帝王的权威。

其次,郡县制虽然主要维护的统治者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普通百姓的权益。在周王朝分封制度下,一个人的地位是由出身决定的,一辈子都不能更改,等级森严。然而,郡县制中的官吏是由皇帝任命的,虽然改变身份的机会也很渺茫,但是如果拥有足够的才华,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有的,历史上寒门出贵子的例子也有不少。

郡县制这项制度,基本上是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王朝的。虽然在各个朝代都有相应的改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最基础的制度还是郡县制。现今我国施行的行政区划制度也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推动的是一个时代进步。

郡县制的弊端

通俗一点来说郡县制的本质就是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中央的权利高度集中,而地方政府官员手上并没有实质的权利,所有官员都只是皇帝思想的执行者,整个国家的政策法令和经济文化都取决于皇帝一个人的想法。

秦始皇

秦始皇

郡县制对国家的管理主要靠法律,秦国的法律十分的严苛。以县令为例,只要这个县有一个小官吏违法了法令,那么县令就要承受一半甚至于全部的处罚。在这样子的连座法令之下,地方官员为了避免自己遭受惩罚,会选择对底下违法的官吏包庇纵容。如此就极易导致官吏做出欺瞒上级残害百姓的事情,致使民心不稳。

地方官员对于所辖地区的土地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土地的收益好坏,于他本身而言并没有太大的联系,那么他就不会放出很多的精力在地方治理上。况且从人性的阴暗面来看,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自己的利益是最优先的。周朝由于分封诸侯,诸侯的封地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赚了是自己的,亏了也要自己承担,因此他们对于土地的治理就会比较上心,国家容易致富。但是郡县制的管理体制是不利于国富民强的。

各个地区的官员没有向心力,没有责任感。官吏重视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哪里利益多往哪里去,对于国家没有太多的感情。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区纷纷有人一同揭杆而起反对秦政,秦王朝汲汲可危的时候,没有哪个郡县说帮助皇帝抵御叛军。一是因为他们手上没有军队,二也是因为对他们而言天下哪个皇帝都没关系,只要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好些就行。民众内心没有对国家的忠诚感。

秦朝郡县制的影响

秦代一改周朝“分邦建国”的分封制为郡县制,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格局。从政治层面看,秦代郡县制确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帝称号,给予“皇帝”这个称号最高的地位,权力集中的帝制被之后的历代皇朝沿袭。

秦始皇

秦始皇

由上而下,层层递进的郡县制决定了法律是治国的前提,依法治国的理念首次被实践到国家管理当中,保障了社会的稳定。秦之后的皇朝,即使有些推行德治,但基石还是法制。依法治国的理念影响至今。

秦始皇在郡县制的基础之上,在全国推行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的措施,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所有的军事力量只集中于中央,使得中央军事力量强大。始皇带领军队在外开疆拓土,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但是皇帝的权力过于集中,皇帝的事务会过于繁多,极易造成皇帝不能完全兼顾到所有地区的事件。皇帝一直处于皇宫之中,对于地方的事务只能凭借官吏的奏则了解,容易产生贪官污吏,以及部分官员欺下瞒上、仗势欺人的事情发生。百姓的诉求和冤屈很多不能被解决,郡县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的是统治者阶级的利益,而底层百姓的利益却难以得到维护。

郡县制下设置有一千多个县,皇帝不可能完全任命,皇帝身边的宦官成为皇帝轻信,造成宦官参政的事情发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是秦朝只存在二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这篇文章828la62030。

【结语】: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大一统封建制国家逐步建立】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62030'></small><noframes id='828la62030'>

  • <tfoot id='828la62030'></tfoot>

      <legend id='828la62030'><style id='828la62030'><dir id='828la62030'><q id='828la6203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62030'><tr id='828la62030'><dt id='828la62030'><q id='828la62030'><span id='828la62030'><th id='828la62030'></th></span></q></dt></tr></i><div id='828la62030'><tfoot id='828la62030'></tfoot><dl id='828la62030'><fieldset id='828la6203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62030'></bdo><ul id='828la6203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