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

时间: 2020-09-02 01:10:32 分类: 美文赏析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

****************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

作者:大明王朝史

发表时间:18-01-2815:59

伴随棉织和丝织业的大发展,生产工具也在逐步改进。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脚踏纺车和轧棉的搅车,产量是元朝的几倍。民谣说:“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在今浙江嘉善)纱。”每年供应宫廷、官吏、军队等的1500万—2000万匹棉布,由实物税改为折征银两,政府再到市场上去购买,反映了棉布的商品化。松江地区的棉布,已是“衣被天下”。棉纺织业已成了农家的主业,甚至城内也兴起纺织业。江南有些地区的丝织业已经与原料生产分化,丝织品和原料都已成为商品。在湖州城内出现了专以机织为主的手工业者——机户,农民把蚕丝卖给机户,机户把蚕丝织成丝织品卖给商人,商人再到四方行销。至此家庭手工业已经是商品化了。手工业工匠由服徭役改为征银,促进了民间独立手工业的发展。在采矿业中,民矿迅速发展,门头沟的煤窑,绝大部分都是民营。制瓷业中,民窑逐渐代替了官窑,景德镇的瓷窑,民窑有900座,占总窑数的93.95%。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标志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许多以某种行业著称的城市开始出现,江西景德镇以制瓷著称,铅山以造纸著称,广东佛山以冶铁著称,湖北汉口以商业著称。苏州的盛泽镇,震泽镇,嘉兴的濮院镇,王江泾镇,湖州的双林镇,菱湖镇,都以丝织业著称。特别是盛泽镇,从五六十户人家,发展到拥有5万人口的大镇。冯梦龙的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第18回《施闰泽滩阙遇友》描写盛泽镇:“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疋,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脚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松江的枫泾镇、朱泾镇、朱家角镇,则以棉织业著称。

商业城市集中于运河和长江两岸,北方少南方多,南北并不平衡。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数量增加,商人在各地设立会馆(或同乡会馆),组成各种商帮,从事于转运贩卖各种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少数商人是拥有几十万至一百万银两资本的大商人,分为北南两大系统,北系的代表是西商,即山西商人,南系是徽商,即安徽商人。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有的商人收购大宗棉花、棉布、粮食、甘蔗、茶叶等进行加工,直接投资于手工业。譬如有的商人在湖州买丝,至芜湖染色,带到福州织造,这种商业资本标志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白银代替了钱钞成为市场流通的主要货币。江南地区,特别是苏、松、嘉、湖、杭地区商品经济的明显发展,创造了资本主义萌芽条件。在苏松地区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苏州出现了拥有二十余张或四十余张织机的机户,雇佣数十个工人从事生产,这样的机户就是最初的产业资本家。

《醒世恒言》里的《施润泽滩阙遇友》一回中的施复夫妇,家中就有三四十张织机,还雇了许多工人,他已经是一个资本家了。在苏州城内有数千个机工(织工)和数千名染工,他们都是不靠土地生活,自己没有织机,受雇于人,“得业则生,失业则死”,“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完全与生产资料脱离,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他们与机户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所得报酬是“计日受值”。这些机工摆脱了封建依附关系,成为受资本家剥削的“自由”的雇佣工人。资本主义萌芽只局限于苏州的丝织业等江南地区的少数城市和少数行业,非常微弱,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气息。但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中国的地平线上升起了未来社会的新的曙光。因此,公元16—17世纪,是“天崩地解”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具有“别开生面”的特色。这个时代不仅兴起了启蒙社会思潮,还兴起了启蒙科学思潮。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杰出的科学家,写出了一些著名的科学著作,在医药、农业、手工业及地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州人,毕生以行医为业,采访四方,阅书800余种,写成《本草纲目》52卷。该书190余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比以前新增374种,并附有动植物插图1100余幅,内容十分丰富。这部书全面地总结了在他以前的我国药物学的巨大成就,把我国药物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世界的药物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徐光启(1562—1633),人,是明代卓越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农学方面,都做出了很多贡献。在农学方面,留下了一部巨大著作——《农政全书》。该书60卷,约70余万字,内容比以前所有农书都要全面,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有详尽的记录,特别对于番薯和棉花的种植技术作了重点的介绍,对屯垦、水利工程及备荒三项作了系统的叙说。书中大量保存了《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并且还有所增补。这部书不仅整理总结了古代农书,而且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实际经验,富有实践的科学精神,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书。

王夫之(1619—1692),又称王船山,湖南衡阳人,明代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明确肯定物质世界是独立存在的,说“天下唯器而已”,“器”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无其器则无其道”,“道”是指事物规律。又说“理在气中”,“理”是指事物的规律,“气”是指客观事物。这样就在“道”、“器”或“理”、“气”的问题上,批判了宋、明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外界事物的存在不以人的认识与否为转移。他以浙江的山为例指出,不管人们是否看见山,山都是存在的。此外,王夫之在《噩梦》中还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认为土地不是帝王的私产,人民生长在土地上耕种土地,土地分明是耕者所有。这是很进步的。

****************

听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讲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作者:大明哥讲历史

发表时间:18-08-2310:28

宋应星是明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这首《思怜诗》诗中表达了他的科学态度,讽刺那些相信风水的人,指出应该正确对待人的死亡。宋应星对封建社会奉行的各种迷信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各种自然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他把所有的思想汇集在一起,写成了一部备受世人瞩目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

宋应星纪念馆雕像

平凡的一生

万历十五年(1587),宋应星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其曾祖和族人曾任工部官员。这样,宋应星从小就受到工业和手工业等方面知识的熏陶,比较看重实际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万历四十三年,二十八岁的宋应星考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四十七岁的宋应星被任命为江西分宜县教谕,举世瞩目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写成于任职期内。崇祯十一年任汀州府(今福建长汀) 推官。崇祯十四年,任亳州(今安徽亳县)知府。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明亡,宋应星不愿在清朝为官,所以毅然还家不仕,卒于清朝顺治年间。

汀州府现代图

博学多才、著述颇丰

宋应星生活在明末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代。当时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都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分工细,规模大。但是,明末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宋应星并没有施展自己伟大抱负的政治舞台。明亡后,宋应星毅然弃官归家,从事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宋应星本人博学多才,一生著述颇多,例如《谈气》《论天》《野议》《思怜诗》等。《谈气》和《论天》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在书中认为充满天地之间的都是气(物质),此外还对日食作了比较科学的描述和分析。《野议》发表了自己的政治见解,提出要进行政治改革的主张。《思怜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精神。但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他在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方面的成就,这就是备受世人瞩目的《天工开物》。

思怜诗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八卷。每卷一目,例如"乃粒第一"主要论述粮食作物和部分植物作物的生产;"乃服第二"主要写衣服原料的生产;"彰施第三"主要写染料的生产;"粹精第四"主要写粮食作物的加工工艺等等。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包括冶铁、制糖、交通工具的制造、兵器和火药的制造、造纸等许多方面。

《天工开物》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凡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问题,几乎全部包括在内。书中对我国古代各种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科学技术, 对各种手工业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方法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和图解,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天工开物》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体制宏大的科技学著作。《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主要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制作工艺,有利于科学的传承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走向繁荣。

天工开物tuhua

《天工开物》以科学的态度对自然界现象,例如鬼火、雷电等,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解答。破除了封建社会人们一些迷信观念,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科学知识,也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天工开物》还记录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是我们今天研究明代社会的宝贵资料。《天工开物》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天工开物》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

首先,《天工开物》对有些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技术的记载,有不科学的地方。其次,书中对数学理论的推导是其最薄弱环节,这使他在总结生产实践的科学理论工作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其自序中也说"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 故临梓删去"。最后,书中仍或多或少地受到封建社会文化的影响,保留了一些迷信的传说。不过,瑕不掩瑜,《天工开物》仍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一部不可多得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刊行后,很快被日本、法国、德国等国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广泛在这些国家中流传,成为世界性的科技学著作。

****************

一起了解下,天工开物——乃粒浅谈

作者:星火谈谈

发表时间:18-07-2709:36

生活应该充满趣味,这样才能够在苦难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对于都市中的白领来说,生活有时候就略显得乏味与枯燥了,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两点一线的样子,从住所到公司然后加上去公司的路途,在这个忙碌的日子里,要想不在现实迷失自己,那么最好且最为廉价的方式就是读书了吧,笔者认为书是人们精神的食量,可以忍受物质的贫瘠,但是始终无法忍受精神的匮乏,所以要在闲暇的时间里多读一点文章,充实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

闲话莫提,言归正传,今天在这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天工开物》 ,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书的作者可谓是家喻户晓,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宋先生其字长庚,在28岁的时候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赶考均告失败。但这并不能阻止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虽然考场失意,但他在田间、作坊的亲身考察中获得了许多生产技能与知识。亲身的经历让他从心里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也因此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于是从1638—1654年,耗时16年最终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手工业,农业生产和科学的书籍--《天工开物》。

这部著作不仅在中国有着很高的评价,在国际也享有高的评价英国的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称宋先生为“中国的狄德罗”。很庆幸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让人骄傲的人存在,在如今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很难有人能够按捺住浮躁的心去执着追求一些真谛了,但也不乏有这样的人存在,似乎话题被拉得太远,思绪的飞舞让整个人都感觉到精神抖擞,也不能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胡乱的奔驰,今天想聊的话题就是这部著作中的第一部分乃粒,简单的翻译一下就是说的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下又有十二部分,今天不能一一说完,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去聊关于这部分的内容。

乃粒:出自于《书.益稷》:“烝民乃粒。”,说的意思是百姓以谷物为食。通篇文章也不用在这里写出,因为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想要浏览简直方便到极点,或许我们正处在一个极好的时代,但是对于朝气磅礴的人来说是无法满足于现实的,总会想要获得更好的东西,总有想要去追求的美好,但是不要让思想落下,思想才是生命的港湾,也是人生的导航。乃粒的内容就如同现在文章的摘要,或者说是一篇文章的简述概括吧,说的是作者宋应星,就叫他宋先生吧。

他提到关于上古传说中发明了农业生产文明的神农氏,因为源自上古所以总觉得神农氏不是真的存在,又好像是真的存在,一种虚虚实实的感觉,然而仔细体会品味,这“神农”二字其实是对开创农耕文明人的一种赞美和褒扬。所以神农二字对于今天的意义也是深远的,人类自身是不能长久存在的,而短暂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原因在于人们能够依靠五谷杂粮养活自己,可另一方面五谷并不能自己生长,而是需要依靠人类的种植,而种植需要土壤,土壤的性质也会会随着漫长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同样谷物的种类, 特性也会随着土壤的不同而又有所区别的。

否则,从神农时代到唐尧时代,人们食用五谷的时间已经长达千年之久,神农氏教导天下百姓种植,并且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耕种,很多地方如今还在使用,而后的时代,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品种,这个代表的人物就是和神农有着重要地位的农业先祖后稷了。宋先生还说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们,将伟大的劳动人民看成罪人,而那些死读书的人把“农夫”当成辱骂人的话,他们却饱食终日,只知道早晚餐饭的美味,忘记了关于粮食的来源,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宋先生认为将开创农业生产的先祖视为“神”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了,而这也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

以上内容仅仅是简单的对乃粒的叙述,想要真正的看到精华的东西就需要亲自去读一读原文了,毕竟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每个人看到东西的角度不同,体会也就自然不同了,而如今的农业真的已经渐渐的淡出了很多人的视线了,仿佛很难看到有亲自耕种的人了,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耕种技巧的地方真的是少了很多,人们总觉得农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生活的需求了,而因此农耕地土地爷变得越来越少了,对于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不能保持高的耕种,着实让人感到无助与担忧。宋先生虽然是处在明代,但发人深省的描写,也同样在今天是实用的,或许是名以食为天吧离开了食物我们同样无法长存,但是如今似乎有一些看不懂了,高楼林立,到处都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味道,却很难看到一块充满生机,充满朝气的农田了,我们这个时代也有宋先生一样对于农业同样有着真知的人,那就是要首推袁隆平了,被誉为水稻杂交之父的人,提高的是水稻的产量,可服务的却是大众,毕竟每个人都需要事物,即使是家财万贯的富翁也不例外。

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更过的是对于农业的情怀吧,曾经的自己也身处在绿莹莹的田间小路上,闭着眼睛就能感受到作物的呼吸,那是连接着自然与人的地方,宁静,美好,祥和,但是同样有着另一个标签,那就是贫穷。为了除去标签,为了美好,为了生活,我们选择了远方,选择了我们的梦想,想要走得更远,走的更加坚定,但不论是在哪里,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的牵动起那颗心,牵动起梦,或许不论走多远,不论身在何处,也不会忘记那份朴实与真挚。一本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引导我们思考,引导我们去发现我们未曾发现的东西,喜爱阅读就像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样,那是一份难以割舍的东西。我们不要让自己与书离得太远,我们要让自己充满智慧的活着。

****************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兄弟的中年经历,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

作者:三国兴霸史

发表时间:18-01-2816:08

宋应星已45岁,宋应升已54岁,他们的宝贵的青壮年时间,就这样消磨在科举上面,从此他们绝了科举之念。虽然宋应星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但这五次水陆兼程的万里跋涉,并不是一点意义没有。在这些长途旅行中,他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扩充了社会见闻。沿途他们经过了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许多城市和乡村。沿途他有机会在田间、作坊从劳动群众那里调查到不少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为后来写作《天工开物》等书做了准备。没有这些经历,他就难于写出这些著作。

宋应星也在几次进京会试途中耳闻目睹了明末社会的现实情况,这些情况不容易在书本中了解到,只有到基层做细致的社会调查,才能真正观察和体验到明末的许多腐朽的社会现象,掌握到更多的实际资料。这时候,社会矛盾激化,尤其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土地兼并越演越烈,赋税繁重,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城市居民和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也发生激化,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明朝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像宋应星这样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却得不到录取,说明科举考试本身都充满了腐败。所有这些,在他的很多政治性的文章当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映。宋应星在他多次应试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体会到终生埋头书本而缺乏实际知识,是真正的不足为道。他终于下决心放弃科举,转向实学,钻研与国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宋应星在实践中悟出这些启发后,就利用原有的文化知识虚心向工农群众请教,并及时记录下有关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知识,终于写出了不朽的《天工开物》这部宏伟的科学巨著。

担任县学教谕 公元1604年时,宋应星弟兄已各自成家,就分居了,宋家的地产从此化整为零。几次万里征程,也花费了许多钱财,娶妻生子,家庭支出日渐增多,经济状况已经不如过去,整天在家闲居,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宋应星决定在社会上谋求一项公职,再借此施展他研究实学的志愿。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在公元1632年谋求到浙江桐乡县令的职务。但是不久,他们的母亲魏氏亡故,宋应升、应星把母亲安葬在本乡的塘尾,就按照封建社会的习俗,在家“守制”。公元1634年,宋应星担任了本省袁州府分宜县县学教谕的职务。应升则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为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分宜县在奉新的西南,中间经过上高,不算太远。县学有20名学生,教谕则是个未入流的文职衙门中的下级官员。宋应星在这个职务上一直到公元1638年。

宋应星在分宜担任教谕的时候,类似于我们现在不坐班学校的教员,授课后的余闲时间较多,同时又能接触到一些图书资料,为他从事写作提供了条件。宋应星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根据以前的调查所得,再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从事着极其紧张的著述工作。公元1636年3月,宋应星在分宜县令曹国祺支持下,完成了万言的政论集《野议》,并出版。《野议》集中反映了宋应星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是宋应星在一夜之间写成的。由于宋应星没有在朝做官,所以称为《野议》。宋应星写《野议》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明末社会所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期望社会由乱而治,使国家转危为安,体现了宋应星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爱国思想,可以看成是宋应星希望崇祯皇帝实行变法的万言奏议。

****************

张宝云原创散文丨如水人生

作者:真言贞语

发表时间:08-1011:02

如水人生

文/张宝云

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总是人流如水。或骑哈罗、摩拜,或骑电动、摩托,或开汽车、坐公共汽车,或撑伞步行。行色匆匆,熙熙攘攘的人或东或西,或南或北,四面八方,赶到某一个地方,又如倦鸟归林般回到家里或某一个栖息地。人总是匆匆地行走在时间的流水里,只有在等红绿灯时才有片刻的停留。

金文中的“走”字,您看:一个矫健的人,两只手前后摆动,而且步子很大,好像要腾空而起一步万里,来不及看周围的一切,奔向未知的将来,路上留下了一串脚印。这个字像极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走在人流里,脑中总是映出“人生如水”四个字。阳光总是漫不经心地从窗外洒落进来内心储存的磁盘不由得慢慢打开,路过的航迹悠悠地走来,在心头慢慢放映、放大、清晰:因为居住在黄河的岸边,从幼年便羡慕“水”,只是因它的“无腿而行”,总是痴心想象水一样无拘无束地走过山川大河,去看未知的精彩世界。

人只要有健康的双腿就会走路吧?我学会走路却比同龄的孩子要晚很多。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为生计无暇顾及幼小的孩子,时常把我塞进细沙土袋里,或者用绳子布条之类把椅子围成圆圈把我放在里面,让还是孩子的大姐看着。后来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早已会走,才把我“解放出来”。没有了羁绊,我便常常床上、地下的爬着、滚着、扶着床沿蹒跚着,终于无师自通般学会了走路。会走以后,村里村外、池塘、大堰到处乱跑。到吃饭时,根本见不到我的影子,母亲便沿大街拖着长音喊我的乳名,我也一度成为村里的“名人”。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成人的世界里这句话只是一个意向,只是在精疲力尽、重复乏味的时候增加的一味“活力剂”,换个环境打开心,重拾起前进的动力。孩子的世界却不同,往往会为某一句话做出让人觉得可笑的“傻事”来。你看,有个又瘦又矮的黄毛丫头,在拔完猪草的黄昏“脑洞大开”,挎着拔满猪草的篮子,穿着变了形的鞋子,沿着黄河大堤向黄河水流来的方向走去,只是为了想去寻找“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的“具象”。斜照的夕阳洒在黄河的水上,更加绚丽辉煌;女孩的剪影像纸片又瘦又长,脚步却异常坚定,嘴角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细节早已模糊,只是肯定没有到达。有时内心不免惶惑: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呆想和行动。虽不敢再远行,但还是常常望着河水不免犯傻:“水是有脚的吧?要不就是偷了龙王的坐骑?”后浪推前浪匆匆地赶来?!真想成为河水中的一滴去看看它经过了多少险滩,翻过了多少高山;去看看这黄色的河水如何变换成了大海的蓝色……

童年的生活里,最喜欢做的事是拔野菜。不记得有人教哪种野菜是猪、兔子们能吃的,便学会了辨别。在这时,不仅能逃避体力劳动,还因为没有管束可以“无法无天”而惊喜不断。几个人或一个人都好,可以扑蜻蜓、逮蚂蚱、摸神仙、采野花,穿着衣服跳到小河里洗澡……要拔野菜最好的地方,当然是村西的芦苇荡。那里的野菜“曲曲芽”特别多,猪、兔子都喜欢吃。芦苇荡里有很多野鸟和野兔,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鸟蛋。一个夏末秋初的傍晚,拔野菜忘记了时间,天慢慢黑下来,在芦苇丛里转“晕”了,找不到来时的路,边走边用手扒开芦苇,常常鸟被惊起,鸣叫着“呼啦啦”地飞向天空;或有野兔从眼前“嗖”地跑过,惊出一身冷汗,身上起了一层“小米”,大有“常记村西日暮,拔菜不知归路,尽兴晚回归,惊起荡中鸟兔”的景象。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出了芦苇荡,到了大堤上,茫然四顾却不知怎么回家了。多亏在黄河管理处工作的一个远房姑姑骑自行车路过,发现了我。我坐在姑姑的自行车后座上,很快忘记了刚才的害怕。双手搂着姑姑的腰,腿在车边悠闲地荡悠着,凉凉的小风如水拂过脸颊,自行车的轮子快速的旋转,不一会就到了家,不由暗想:自行车多像哪吒的风火轮,有了它我就可以去我梦中的远方。

梦想是实际行动的动力。当时,家里仅有一辆卖菜用的破旧二手“大金鹿”自行车。从春到秋,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姐姐就起床,骑上后座上装满两大篓筐蔬菜的自行车,驶向城里。那还带着露水的蔬菜是全家人一年的希望。我学自行车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反对。这,难不倒我。下午放学后,只要自行车在家而父母不在家,就偷偷推出自行车,先从“遛”自行车开始,从家门口的斜坡上,刹着后闸,双手紧紧攥着车把,左脚踩在脚蹬上,右脚悬空,缓缓地溜下斜坡,一遍一遍,常常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有时摔得鼻青脸肿。父母训斥过多次,总不见效,只好让姐姐抽空教我。自行车太高还有大梁,我个子矮无法坐在车座上骑,姐姐便在车后使劲按着后座,我双脚套在大梁下使劲蹬脚蹬子套着骑……随着身高的增长,学会了坐在大梁上骑,逐步坐在座位上快速而稳当地骑行,但始终没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父母许诺:考上学就可以给我买一辆“专车”。这个许诺犹如给我的学习热情装上了“马达”,常常全家人都睡了,我还在灯下学习。鸡还未叫便起床,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再做从老师那里借来的课外题。上学放学的路上也不能耽误,常常是边走边背诵课文、英语单词等需要背诵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考上了师范学校。父母也兑现诺言:倾全家之力为我买了一辆黑色的小轮“永久”自行车。虽然有梁,但不知比“大金鹿”小巧漂亮了多少倍:黑亮亮的油漆,银光闪闪的车轮,按一下铃铛“叮铃铃”的那么悦耳、动听。兴奋地立刻骑上它在村里的土路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妹妹那羡慕的眼神至今让我难忘。晚上把它放在的我的床边,半夜醒来,看看它,摸一下甜蜜地睡去。有了自己的专车,赶集、去学校办手续、去串亲戚,去承包地里干活,我都骑着它,甚至去村里不到20米的代销点买盐也骑上,碰见人还忍不住地按响铃铛……每天晚上我都用专用的手绢把它擦得铮亮,连一根根车条也细细地擦过。

我骑着“专车”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除了周末骑着往返20多公里回家外,还骑着自行车去同学家或者去大明湖、趵突泉等旅游景点玩。最难忘的是去泰山,学校离泰山大约80多公里。大约有10多个同学,有两个女生没有自行车,男生自告奋勇骑车带上她们。沿途我们有说要笑,边骑边唱,速度很快。但到下午时,已累得筋疲力尽,休息时坐在地上都不愿起来,最惨的是坐车的同学,屁股硌得生疼,双腿都麻木的无法站立……其他的细节早已模糊,只记得回校后有好多天不愿骑车。

生活之水没有停歇,参加了工作,自行车换了一辆又一辆,直到儿子上幼儿园时,单位离家远,为了不耽误上班,才买了一辆红色的轻骑“小木兰”。每天骑上“木兰”,迎着朝阳,载着儿子,行驶在洒满阳光的柏油马路上,心里总是充满了希望。2008年因为是济南全运会筹备工作服务人员,离家远公交车又极不方便,便借了一部分钱买了一辆银灰色的polo,车虽小,但性能不错,停车又方便。有空时便载上全家人,去济南周边游玩。丈夫与我回老家的次数也勤了起来,有时亲戚家有事也极力帮忙亲人间走得更加亲近了。为了走得更远一些,2014年又换了一辆宽敞的“途观”,时常开着它外出旅行,行驶在宽敞而又平坦的公路上,望着窗外美丽的风景,不再觉得路途遥远。

交通工具日新月异,方便快捷。在公交车上见证了它从破旧脏乱、杂味呛鼻、摩肩擦踵到现在的“干净整洁,四季如春”。坐过飞机,感受过“人在天上行,云在下面飘”的空灵;坐过7天的轮船,感受过“水缓船稳好赏景”的悠闲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气势;坐过高铁动车,感受过风驰电掣又稳当舒适的“中国速度”……

乘坐着不同的交通工具,游走在人生的河流里。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游过了暗礁与鲜花交替出现的日子。感受过“风吹桃林花瓣雨落、水载花瓣暗香浮动”的美好;也因头撞暗礁而头破血流;曾亲眼目睹孩子单纯笑容和老人纵横的皱纹;曾经历婚丧嫁娶、婴儿降生;经历过这边目送故人归去眼泪盈盈,那边娶妻生子欢笑满天;阅过“胜却人间无数”的美景和都市的繁华;一路走来,有欢喜也有悲伤,又兴奋也有幽怨;遇到过喜欢或讨厌的,认同或不认同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无数个瞬间里,一句话、一个人、一件事总会触动柔软的内心,不仅眼泪潸潸。或许正是它们用鲜花或礁石点化并丰盈了我人生的河流?!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到了人生的中年,人生的河水慢慢变得清晰:不再埋怨因为大山的阻挡,只看到山这边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春种秋收、四季变换,因为知道这才是人间最美的风景;不再后悔人生之水在几条河的交岔口,选择汇入了不知名的小溪,因为只有在这里能听到潺潺的水声和欢快的歌声;不再因无法登上高山而痛苦彷徨,在山脚下拐弯也许会遇见人间的“桃花源”;不再忧虑流水的变化莫测、捉摸不定和难以把握,顺其自然、努力向前也许会给你无限的惊喜和收获……

人生的流水日夜不停地向前流着,时代的大潮何曾停息。你看,它正用“后浪推前浪”的涛涛气势推动着整个社会向更美好的未来奔去……

【作者简介】张宝云,山东济南历城区人,现在济南历城区机关工作,曾在《农民日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经济日报》《齐鲁晚报》《家庭与生活》等报刊发表作品。

****************

散文:天人合一的地下美景

作者:作家荟原创文学

发表时间:18-07-1321:35百+计划作者,优质原创作者

文/赵心放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是一个溶洞迷,前不久偕两文友游览金佛山,寻觅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地下美景,让人十分欣喜!

说来话长,新世纪初叶,我游览一处人类老祖宗栖息地——广东韶关马坝溶洞后,使我眼界大开。洞内除千姿百态的钟乳石造型外,还塑造有12.9万年前生活在这一带的“马坝人”群像。亲临其境,身傍前人,我亦真亦幻了,仿佛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当年,成为他们其中一员,和成年人在共同劳作,和孩子们在一起嬉戏......

但令人遗憾的是,老祖宗的生活群像是现代人塑造的。寻觅天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的天人合一地下美景,从此成了我游览溶洞的目标!如今我按自拟的地下美景目标来管窥,全市乃至全国,非南川金佛山的金佛洞和古佛洞莫属!

金佛洞位于金佛山与东坡龙崖古城相连处,系高山喀斯特溶洞,2015年5月下旬,新西兰核子研究所与美国普度大学在金佛山喀斯特洞穴联合探测出距今570万年的卵砾石层,据初步推算,该石层约形成于中新纪,石层所在的高海拔洞穴系统,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具有实际测年结果的最古老洞穴。已探明长度为12公里,洞高10-40米。在洞中发现的熬硝遗迹具有重大的文化和科研价值。国际洞穴协会副主席安德鲁·伊文思曾说:“金佛洞熬硝遗迹为世界罕见的巨大地下工场。”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保罗·威廉姆斯曾两次考察金佛山,他感叹道:“金佛山洞穴系统反映了地球演化和地貌变化历史。金佛山采硝遗迹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制造提供了重要证据,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金佛洞内的沉积物含有丰富的硫酸盐和硝酸盐。据考证,洞内早在宋朝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如今保存有完好的宋代熬硝遗址。在洞内比较宽敞处,垒在一侧的砂石上,还有火药点过的痕迹,从地里挖出来熬硝用的土灶十分完整,被熬硝的烟灰熏得斑斑驳驳的洞顶显出一种独一无二的色彩。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我饶有风趣地给同行的张王两文友讲:“说不定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老先生当年来考察过这里。”两文友笑我想象力丰富。我说有书为证:“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称盐硝,生山东者俗称土硝......这里出的硝就是川硝嘛,宋老先生不会信口雌黄的!”张文友说:“顺着你的思路来看,当年合川钓鱼城在南宋末年能坚持抗元这么多年,可能这里还做出过贡献哩。”

古佛洞则是别树一帜的天人合一地下美景。它深藏在金佛山海拔最高处,系全国著名的高山天然溶洞,形成于3.5亿年前。这洞事实上是一个巨大的古潜河河系的河道,在数米高狭洞的顶部,潜河水流形成的痕迹似一条脊梁随洞形蜿蜒,当地人称其为“龙脊”。随着这条支流往深处走上约百米,古潜河巨大的主河道赫然出现在眼前,一个高约10多米、面积约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古潜河回旋区让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宫殿之中。在其高耸的石壁上,古潜河河流在混沌飘渺的远古时代,刻下的诡奇密麻波动水纹,好似一个鬼斧神工般画师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画卷长达300余米、高近30米,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

我们三人与“壁画”亲密“互动”,争着见仁见智地指认:“这是浩瀚磅礴的名山大川、这是翱翔驰骋的飞禽走兽、这是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这是.....”我诙谐地指着一段长长的铁路列车状造型图案说:“你们看看,如今令国人引以为豪的高铁动车也在画中......”

2014年6月15日,金佛山风景区顺利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继武隆之后,重庆拥有的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风景区系国家5A级景区,融山、水、石、林、泉、洞为一体,集雄、奇、幽、峻、险于一身,如能加大对地下美景的开发和宣传力度,与地面美景携手并进,那就锦上添花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

不妨读读这篇文章,告诉你孩子真正的“大器晚成”

作者:小松子说育儿

发表时间:18-10-1523:10

文/甜说事,本文为百家号“甜说事”创作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百家号:甜说事。

孔子是40岁以后才开始活跃的,但是他15岁便有志于学了,到了30岁已有了规模,40岁时已不惑。孔子的成就虽迟,但他对大器早成却深有认识,他说“后生可畏”,又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还有一次,孔子的老朋友原壤叉开两腿坐着接待孔子,孔子生气地用手杖敲着他的腿说:“你小时候不讲孝悌,长大了没有什么成就,老了还不快死掉。真是个害人的人!”清代的张履祥说这三句话自是相因,小时候不讲孝悌,不懂礼貌,不好好学习,到长大时必然没有什么成就;长大时没有成就,到老时还不死掉就是个害人的人,既有负其初心,则必败于其末路矣。

我国早期心理学家张耀翔言:“四十岁以前有相当成就,以后继续发展至更大进步,这是常有的事,这是宝刀不老,而非大器晚成。早年毫无表现,希望到了晚年,忽然蔚为大器,这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有“大器晚成”这一说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是人们将“成”字理解偏了,将成名同成功视为一体。其实成名固然有时同成功同时,但更多的是成名比成功要迟,甚至要迟得多,从这个方面说“大器晚成”应为“大器晚成”。

在1932年第六届国际遗传学会议上,威尔逊曾向聚会的代表们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遗传学家,过去也不曾是遗传学家。只是马马虎虎地被人认为是个遗传学家。所以,如果我暂且吹嘘一下自己在遗传学这个领域中的还没有受到过表扬的功绩,大家将会感到吃惊吧!那功绩就是远在40年前即1900年孟德尔业绩复活之前,我就发现了这位新的非常优秀的孟德尔式人物,就认识到这位人物是如何的出类拔萃。他就是众所周知的本届遗传会议的名誉主席——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其次是人们将“晚”字理解偏了,将“终成”理解成了“晚成”,将最终的成功同它开始的努力割裂了。尽管大器们的确常常晚成,但他的努力却很早就已开始,在这方面“晚成”应该是“终成”,因为它与“早始”是对应的。

套用一个人所共知的年表,司马迁的《史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历时18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1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22年;法布尔的《昆虫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30年;谈迁的《国榷》3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摩尔根的《古代社会》40年,歌德的《浮士德》前后有60年……

固然,这些著作是“晚成”,但却是“早始”的,是到了晚年才最终完成,绝非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晚成”。

对“大器晚成”理解褊狭的还在于“大器”,以为“大器”才会晚成,而这种“大器”又是一鸣惊人式的,曹雪芹式的,殊不知这种“大器”是由“小器”不断地累积而成的。

邓小平是在年近八十时才在中国政坛发出一生最耀眼的光芒,才最终成为一位世界级的政治家的,但是这“大器”却是由“小器”“中器”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就邓小平来说大的起伏就有三起三落,而每一次站起来都更加有力,他曾戏说如果世界上有政治家的奥林匹克金牌的话,他能获得。

不断地由“小器”“中器”发展到“大器”是几乎所有的“大器”成长的普遍过程,由于不断进步,到了人生后期成果比先前更为壮观,这是大器们的最常见的现象。

有不少人割断成才的前后过程,认为“大器晚做”的天才多得出人意料:夏目漱石迈出作家的第一步时是40岁,富冈铁斋作为画家出名时为50岁,摩西从一个牧羊人到成为统率民众的预言者时为80岁。因此怂恿那些放松儿童教育的观念。如果说从勉励的角度鼓励那些没有抓住大好时机的人努力尚可理解,但如果认为玩他几十年也能一朝成名,则只会助长人们的投机心理,且最终也是绝对不可能兑现的谬论!

所以父母不要期望孩子早期不教育,还能“大器晚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应该从小开始教育和培养孩子,从不断的“小器”中成就孩子的“大器”。

****************

邻居家的怪树(散文)

作者:沧浪歌声文化苑

发表时间:05-0403:05

文/刘训山

回想童年不需要假设和求证,它就是一个富有的王国,它所能给与我们回忆的那些日子,大多是快乐,明亮而充满诗意的。

就拿我最近重新认识的一种树来说吧。春末在广德城中行走,河边院前,竟然不时可睹见它的身影。这种树很是奇怪,一棵树上的叶子,竟然是多种形状的,有手掌形的,有心形的,有心形而却上一点的。它学名叫构树,又名楮树,家乡则唤它楮桃树。

对于楮树我很有亲切感。因为我老家的对门邻居刚爷家的巷边墙根,就长着两三棵这种树。楮树之所以又叫楮桃树,是因为它会结一种桔红色的果实,如杨梅大小,味道微甜,但却不似桃杏枣梨好吃。我们小孩子会偶尔无聊时摘上几个尝尝。更多的则成为了鸟雀的食物。鸟雀也吃不完,于是地上便常常落一地的红色楮桃。

其实我们更喜欢楮树上生的一种虫子,就是天牛。天牛有长长的一对长辫子,很能让我产生戏剧中武将雉冠的联想。天牛会飞,在它的颈部拴一根棉线,就飞不远了。天牛的大板牙也蛮好玩的。拿草茎、树叶放在牙间,咔嚓一声,草茎树叶一剪两段,实在是让我们入迷的玩具呢。

因为觉得天牛好玩,就在家里院子里,留了几棵楮树苗。楮树实在是繁殖力旺盛,它可以根生,也可以种子繁殖。所以乡下村里田间所处可见。不过我留的那几棵楮树苗都被母亲拔掉了,母亲说这树没有用。但何以邻居家却种着这种树呢,母亲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仔细想想,春夏秋时,楮树树影婆娑浓密,宋代的刘克农有诗云:“楮树婆娑覆小斋,更无日影午窗开。一端能败幽人意,夜夜墙西碍月来。”但乘凉很好。好像楮树叶可以在做豆浆的时候盖在豆酱上,究竟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楮树的木材想来也可以使用,但专门种植楮树的乡亲却并不多。想来它的材质并不如榆桐槐楝。后来我长大了,对于楮树便渐渐不在意了。但夏季走过刚爷家门口,巷子地上落着红红的楮桃,他家的土墙上的碧绿的仙人掌上开着黄艳艳的花,印象很唯美的。

后来我离开村子,娶妻,参加了工作。刚爷也搬走了,原地则留给了他的儿子居住。他的儿子我唤做林辉叔,也是我的同学发小。土墙换做了砖墙,楮树还在墙边,碗口粗细,似乎并没有长粗多少。再后来我离开了家乡,来到异乡谋生,回去极少,对于那楮树、楮桃、天牛则常常想起。对于刚爷家楮树的存在,我则有一个奇想:听说刚爷家解放前曾经富过,这两三棵楮树会不会是他家藏的金银财宝做的记号。

近日看电视,有一个电视节目竟然说到了这种树。说它的学名叫楮树,可以做树皮衣,并且是造纸的好原料。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据说就是见它可以做树皮衣而有了灵感的。

于是我另外也从一些书上,网上查到了很多关于它的丰功伟绩。《诗经·鹤鸣》载:“鹤鸣于九皐,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云:“谷者楮也。”朱熹注云:“谷,一名楮,恶木也。”《毛诗品物图考》注解:“榖,木名,也叫楮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圆形。树皮可用来织布、造纸。其汁白色,可团丹砂。”

《天工开物》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

晋代葛洪《抱朴子》载:“柠(即楮)木实赤者服之,老者成少,令人彻视。道士梁须年七十,服之更少壮,到百四十岁,能行及走马。”

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谷田久废必生构,叶有瓣曰楮,无瓣曰构。”看来楮树在我国的历史由久以来。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楮谷乃一种也,不必分别,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叶无桠杈,三月开花成长,穗如柳花状,不结实。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皮白而叶有桠杈,亦开碎花,结实如杨梅,半熟时水澡去籽,蜜煎作果食。二种树并易生,叶多涩毛。楮本作柠,其皮可绩为纻故也。楚人呼乳为谷,其木中白汁如乳,故以名之。

谷楮实亦名实、楮桃,主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别录。壮筋骨,助阳气,虚劳,健腰膝,益颜色。大明。

,主治:小儿身热,食不生肌。可作浴汤。又主恶疮生肉。别录。治刺风身痒。大明。治鼻衄数升不断者,捣汁三升,再三服之,良久即止。嫩芽茹之。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苏颂。炒研搜面做饨食之。主水痢。甄权。利小便,去风湿肿胀,白浊疝气癣疮。时珍。

枝茎,主治:隐疹痒,煮汤洗浴。别录。捣浓汁饮半升,治小便不通。时珍。

白皮,主治:逐水,利小便。别录。治水肿气满。甄权。喉痹。吴普。煮汁酿酒饮,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为散服,治下血血崩。”

于是忽然就吃惊起来,原来乡人不太重视的楮树,朱熹视为的“恶木”,竟然浑身是宝啊!可惜我竟然熟视无睹,真是失敬。

也罢,人家的树是宝树,那是人家有慧眼。自己也该种下有用的树来,这样就不必老是羡慕人家,你说是不是?

****************

值得收藏:史上最全语文、文学常识

作者:娜娜广漂族

发表时间:18-05-2215:31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七、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八、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不详)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

(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

(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

(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作者不详)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南朝·刘勰)

(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现代·鲁迅

(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现代·郭沫若)

(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

(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南北朝)

(19)陆游: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南宋)

九、世界十大文豪1.古希腊诗人荷马;2.意大利诗人但丁;3.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5.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6.法国著名作家雨果;7.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8.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期泰;9.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10.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十、我国的第一部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药典是《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编年体是《春秋》

第一部传记体是《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是《汉书》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是《文心雕龙》 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茶叶专著是《茶经》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

十一、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 《广陵散琴曲》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阳鼓》 《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十二、我国文学家之别号

①四明狂客:初唐诗人贺知章; ②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 ③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杜甫;④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⑤玉溪生:唐代诗人李商隐;⑥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⑦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轼; ⑧山谷道人:北宋诗人黄庭坚⑨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十三、我国的三大国粹: 中国画、中国医学、中国京剧。

十四、“第一”的雅称:桂冠、螯头、问鼎、领衔、榜首、夺魁、夺标、执牛耳。

十五、我国的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十六、我国的“四大”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青藏。

十七、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四大文化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十九、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十八、我国古代计时: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寅时:三至五时卯时:五时至七时辰时:七时至九时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戌时:十九时至十二时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

二十、古书之最

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2.第一部词曲《尔雅》

3.第一部韵文书《切韵》 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5.第一部字书《字通》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9.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10.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11.第一部记传体史书《史记》 12.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13.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 14.第一部兵书《孙子》

15.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16.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17.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18.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19.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 20.第一部中医学书籍《皇帝内经大素》

21.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22.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23.第一部戏典史《宋元戏曲韵史》 24.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25.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26.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永乐大词典》

二十一、世界十大文豪

①.荷马——古希腊诗人 ②.但丁——意大利诗人

③.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④.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⑤.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⑥.雨果——法国作家

⑦.泰戈尔——印度诗人和社会活动家 ⑧.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巨匠

⑨.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

⑩.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十二、孔子被称为至圣,下面几位圣贤指谁?

亚圣(孟子) 诗圣(杜甫) 画圣(吴道子) 书圣(王羲之)

商圣(范蠡) 酒圣(杜康) 史圣(司马迁) 医圣(张仲景)

武圣(关羽) 草圣(张旭) 茶圣(陆羽) 兵圣(孙武)

谋圣(张良) 木圣(科圣 )(张衡) 药圣(孙思邈)

二十三、模糊的时间小集

凌晨:零时到6时的一段时间。 黎明:天刚亮时。

拂晓:天快亮时。 清晨: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早晨:从天刚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上午:清晨到正午12点的一段时间。

中午:白天12点前后的一段时间。 下午:从正午12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晚上:日落到深夜的一段时间。 傍晚:临近晚上时。

黄昏:日落到星出前的一段时间。 午夜:夜里12点前后。

夜间:天黑至天亮的一段时间。

二十四、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中国十大才子书

《窦娥冤》——元朝关汉卿 , 《救风尘》——元朝关汉卿 , 《三国演义》

《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 《西厢记》——元朝王实甫 , 《水浒传》

《精忠旗》——明朝冯梦龙 ,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 《好逑传》

《清忠谱》——清朝李玉 , 《中山狼》——明朝康海 , 《平山冷燕》

《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墙头马上》——元朝白朴 , 《玉娇犁》

《汉宫秋》——元朝马致远 , 《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云, 《西厢记》

《琵琶记》——明朝高则诚 , 《幽闺记》——元朝施君美, 《琵琶记》

《娇红记》——明朝孟称舜 , 《绿牡丹》——明朝吴炳, 《花笺记》

《长生殿》——清朝洪升 , 《玉簪记》——明朝高濂 , 《斩鬼记》

《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风筝误》——清朝李渔 , 《三合剑》

二十五、其他

1、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2、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文房,即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品类及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名手辈出,且品类丰富,风格独特。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3、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4、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梅、竹”见上条

5、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6、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7、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8、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9、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10、古代对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陬月、孟月、端月、孟春、征月、华月、早春、新正

二月——女月、杏月、仲春、令月、如月、丽月、酣春

三月——寐月、桃月、李月、蚕月、桐月、季月、晓春、茑月、樱笋时、桃浪

四月——余月、槐月、孟夏、阴月、梅月、初夏、正阳、朱明、清和月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荷月、伏月、季夏、旦月、焦月、暑月、精阴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兰月、凉月、瓜月、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秩、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穷秋、杪秋、青女月

十月——阳月、孟冬、良月、初冬、开冬、正阳月、小阳春

十一月——葭月、仲冬、畅月

十二月——涂月、腊月、季冬、蜡月、暮冬、残冬、末冬、星回节、嘉平月

11、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12、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14、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15、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二十六、小说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

⑴、记叙文 这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现一定的中心思想。记叙文以记叙为主,兼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手法。记叙文一般要求内容具有六要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和结局。

⑵、议论文 是作者对事物或人发表看法、评价。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则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一般这样表达三要素的联系:论点要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则要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议论文有两种基本方式,即立论和驳论。

⑶、说明文 是一种以说明方法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事件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等。这种文体一般要求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画图表等。

⑷、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⑸、散文的特征可归结为三点,即取材广泛、结构灵活和手法多样。散文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即或叙述事件发展,或描写人物形象,或托物言志抒情,或评介议论。“神不散”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明确集中,无论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必须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⑹、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平达和古罗马的卡图鲁斯、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古典诗歌形式采用逐句分行和押韵,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极大丰富,伸缩性极强。诗歌的基本特点:①抒情性。诗歌是情感激流的表现。②音乐性。节奏是诗歌音乐性的主要因素。诗歌音乐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押韵。③语言的高度凝炼和形象性。

⑺、戏剧的分类(话剧、歌剧、舞剧;独幕剧、多幕剧;历史剧、现代剧;悲剧、喜剧、正剧)。

****************

让努力变成你的习惯

作者:爱音乐的老胡

发表时间:18-05-2322:50

无论你正在做什么,你需要做出选择,是否完全努力取决于你的选择,找借口很简单,但你想要变强,必须要让努力成为习惯。加油吧,这一路苦乐参半!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

--免责声明--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这篇文章828la111489。

【结语】: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生平简介】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1489'></small><noframes id='828la111489'>

  • <tfoot id='828la111489'></tfoot>

      <legend id='828la111489'><style id='828la111489'><dir id='828la111489'><q id='828la111489'></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1489'><tr id='828la111489'><dt id='828la111489'><q id='828la111489'><span id='828la111489'><th id='828la111489'></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1489'><tfoot id='828la111489'></tfoot><dl id='828la111489'><fieldset id='828la111489'></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1489'></bdo><ul id='828la111489'></ul>